唐诗三百首 (3)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三)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三)](https://img.taocdn.com/s3/m/ae128d99102de2bd96058898.png)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诗(三)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属于近体诗的范畴。
全诗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共40个字。
五言律诗讲究声律,对偶。
每两句为一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五言律诗发源于南朝,至初唐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王维,孟浩然等是五律创作的杰出代表。
1.岁暮归南山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岁暮:年终。
南山:作者的家乡岘山。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休上书:停止进奏章。
敝庐:自己破落的家园。
不才: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
明主:圣明的国君。
故人:老朋友。
疏:疏远青阳:指春天。
逼:催迫岁除:年终永怀:悠悠的思怀。
寐:睡觉虚:空寂。
译文: 不要再去北阙上书了,还是回到南山破旧的家里吧。
没有才能,所以不被明主赏识;身体多病,连老朋友都疏远我了。
白发渐渐增多,催着我慢慢老去,新春一到,旧的一年就要过完了。
心中怀有忧愁,难以入睡,只见松林间的月亮在空寂的窗扉上。
2.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分野色: 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云根:山石。
幽期:时间非常漫长。
负言:食言,失信的意思。
译文: 附近没有人家为邻,只有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庭院。
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敲响了这座庭院的门。
过了桥,原野景色格外秀丽,夜风轻拂,天上的云随风漂移,仿佛山石在移动。
我暂时先回去,过一段时间再来,我会按约定与朋友一起归隐的。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破山寺:即兴福寺。
古寺:指破山寺。
初日:早上的太阳。
高林:高树之林。
幽:幽静。
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悦:使…高兴。
滩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
万籁:各种声音。
译文:清早,我走进这座古老的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的树林。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精选10篇)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f3fd3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e.png)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精选10篇)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一1、春怨金昌绪〔唐代〕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江雪柳宗元〔唐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二1、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代〕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三1、渡汉江宋之问〔唐代〕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八阵图杜甫〔唐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四1、登乐游原李商隐〔唐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听筝李端〔唐代〕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五1、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怨情李白〔唐代〕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六1、问刘十九白居易〔唐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2、哥舒歌西鄙人〔唐代〕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7.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七1、竹里馆王维〔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送别王维〔唐代〕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8.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八1、杂诗三首·其二王维〔唐代〕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2、鹿柴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9.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九1、新嫁娘词王建〔唐代〕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2、相思王维〔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十1、行宫元稹〔唐代〕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唐诗三百首幼儿3
![唐诗三百首幼儿3](https://img.taocdn.com/s3/m/14eea5d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45.png)
唐诗三百首幼儿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必背篇一游子吟朝代:唐朝|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简介《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诗作。
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翻译/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注释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诗体名称。
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言:说。
寸草: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
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精选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篇二秋夕杜牧〔唐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译文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注释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
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
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古诗赏析篇三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唐诗三百首全集(3)
![唐诗三百首全集(3)](https://img.taocdn.com/s3/m/73f7d0fb852458fb770b56dd.png)
唐诗二百首全集《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晓》唐孟浩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鹿柴》唐王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相思》唐王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杂诗》唐王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听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勃《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10首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b28e2c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c.png)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10首1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篇一春晓孟浩然〔唐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及注释一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不知吹落了多少娇美的春花。
注释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注释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
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知:不知,表示推想。
2.唐诗三百首加翻译及原文篇二乌衣巷朝代:唐朝I作者: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诗简介这是一首抚今吊古的诗,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
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熠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引导人们去思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含着深刻的寓意。
翻译/译文朱雀桥边一些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唯有夕阳斜挂。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注释朱雀桥:在金陵乌衣巷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跨秦淮河。
寻常:平常。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古诗唐诗三百首欣赏
![古诗唐诗三百首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b481c7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7.png)
古诗唐诗三百首欣赏第1首、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唐代-李贺)赤兔无人用,当须吕(lǚ)布骑。
吾闻果下马,羁(jī)策任蛮(mán)儿。
第2首、送杨瑗尉南海(唐代-岑参)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shèn)气,邑里杂鲛(jiāo)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第3首、听晓角(唐代-李益)边霜昨夜堕(duò)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sài)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chán)于。
第4首、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唐代-李白)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
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zhì)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
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chóu)怅(chàng)清路尘。
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què)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
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平憔悴滞(zhì)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
折翮(hé)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
第5首、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倒新停浊(zhuó)酒杯。
第6首、寄左省杜拾遗(唐代-岑参)联步趋(qū)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xiàn)鸟飞。
圣朝无阙(quē)事,自觉谏(jiàn)书稀。
第7首、楚宫怨二首·其一(唐代-李涉)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第8首、对雪(唐代-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qióng)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qí)。
唐诗三百首古诗大全300首
![唐诗三百首古诗大全3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eccea8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8.png)
唐诗三百首古诗大全300首1、归雁二首(唐代-杜甫)万里衡(héng)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zhān)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叶唇柱。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wèi)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xūn)。
伤弓逃难羽,行断苦不堪言言。
2、春夜闻笛(唐代-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属于,迁于客泪眼泪八十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3、九月九日尼里玄武山(唐代-卢照邻)九月九日眺(tiào)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zhuó)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4、送穷文(唐代-韩愈)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并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有载糗舆粮,牛繫轭下,引帆上樯。
三揖穷鬼而宣告之曰:“闻子行存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抹,窃具船与车,已时糗粻,日吉时荣,龙德四方,子饭一盂,子啜一闲游,偕同朋挚俦,去故就新,驾尘风,与电争先,子无底滞之尤,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急于于行乎?”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敥嘎嘤,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
门神户灵,我叱我呵,包羞诡随,志不在他。
子迁南荒,热烁湿蒸,我非其乡,百鬼欺陵。
太学四年,朝韮暮盐,唯我保汝,人皆汝嫌。
自初及终,未始背汝,心无异谋,口绝行语,於何听闻,云我当去?是必夫子信谗,有间于予也。
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齅臭香,糗粻可捐。
单独一身,谁为朋俦,子苟备知,可数已不?子能尽言,可谓圣智,情状既露,敢不回避。
”主人应当之曰:“不予吾为真无人知晓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在十去五,满七除二,各存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并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其谓之智愁:矫矫亢亢,恶园喜方,羞为诬欺,不忍心危害;其次谓之学穷:傲数与名,剥抉杳发微,低挹群言,执神之机;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够,怪怪奇奇,不容时施,祗以自西野未;又其次曰命愁:影与行殊,而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缴愁:搓肌戛骨,吞进心肝,企不足以等待,寘我仇怨。
唐诗三百首(杜牧诗词10首)3
![唐诗三百首(杜牧诗词10首)3](https://img.taocdn.com/s3/m/1095f49f767f5acfa0c7cd50.png)
唐诗三百首(杜牧诗词10首)
1.《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将赴吴兴登乐游原》[唐]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5.《金谷园》[唐]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6.《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遣怀》[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8.《赠别二首》[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9.《赠别二首之二》[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0.《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精选11篇)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精选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54f722f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b6.png)
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精选11篇)1.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一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2.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二送梓州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三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赠孟浩然/李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四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5.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五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六寄人/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七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8.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篇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诗三百首1-100
![唐诗三百首1-100](https://img.taocdn.com/s3/m/6d333a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d.png)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海潮南去过浔阳,牛渚由来险马当。横江欲渡风波恶,一水牵愁万里长。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dī。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头上白接篱,倒着还骑马。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船上齐桡乐,湖心泛月归。白鸥闲不去,争拂酒筵飞。
刬chǎn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日落歌吹濛。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62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63 夜雪 64 村夜 65 白云泉 66 池上(其一) 67 池上(其二) 68 遗爱寺 69 观游鱼 70 直中书省 71 邯郸冬至夜思家 72 问刘十九 73 建昌江 74 暮江吟 75 大林寺桃花
唐诗三百首(李白3)
![唐诗三百首(李白3)](https://img.taocdn.com/s3/m/27db50ffe2bd960591c6770c.png)
唐诗三百首(李白)25《子夜四时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6《子夜四时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27《月下独酌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8《月下独酌其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29《月下独酌其三》三月咸阳城。
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
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
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
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
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
此乐最为甚。
30《月下独酌其四》穷愁千万端。
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
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
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
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
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
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
乘月醉高台。
31《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32《子夜四时歌·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33《子夜四时歌·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唐诗三百首(王翰崔颢4人)[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唐]崔颢《长干曲四首》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幼儿必学唐诗三百首(5首)
![幼儿必学唐诗三百首(5首)](https://img.taocdn.com/s3/m/ee19d2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d.png)
幼儿必学唐诗三百首(5首)1.幼儿必学唐诗三百首篇一相思王维〔唐代〕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红豆生长在阳光明媚的南方,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想我的人多采点,因为最能寄托对相思的爱。
注释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金合欢,是一种生于江南的植物,结出的种子略扁,呈鲜红色,像豌豆。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
采撷(xié):采摘。
相思:想念。
2.幼儿必学唐诗三百首篇二早发白帝城李白〔唐代〕一大早,我告别了高入云霄的江陵城,远在千里之外,船只有一天。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早晨,我告别了高耸入云的白帝城。
江陵千里,舟行一日。
海峡两岸的猿猴还在我耳边回响,轻快的小舟已过万重青山。
译文二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归;返回。
唐诗三百首(3).pdf
![唐诗三百首(3).pdf](https://img.taocdn.com/s3/m/fd2afdfb01f69e31433294b2.png)
《唐诗三百首》李书磊我许多次想就《唐诗三百首》写点什么,但许多次都住手了。
我不太敢轻易碰这本书。
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太不寻常了,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床前明月光”是我们生于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赋予的感觉“春眠不觉晓”“来体味世界,体味美丽、缺憾和爱。
其实这本书不过是清朝一个自由选家随意的选本,但在它与我们的生命发生那么深的纠葛之后,它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必然,就是一种不可更易的天赐。
第一首诗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就只能是这首诗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我手头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9年印刷的1959年新一版,翻开来每一页都是那么亲切。
唐诗的时代早已经久远了,但我们今天读起《唐诗三百首》仍觉得那样贴近,所以我相信唐诗的位置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即使在20世纪,它的意义仍不在于它属于中古而在于它属于中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唐诗中的地名。
唐诗中地名出现得极其频繁,“渭川田家”“春泛若耶溪”“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俯拾即是;地名甚至溶进诗句:“落日欲没岘山西”“洛阳女儿对门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地名入诗直到了浑然不觉的程度,使人感到在这些诗人眼中,他们居住的村落、城市、家园与日月星辰、春夏秋冬一样地永恒。
他们的生命带着鲜明的地域性,脱离开这块土地就无法想象他们的存在:他们毫不踌躇地就把生命依托于这片土地,这里的山川草木都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生命内容。
他们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展开了他们无限的情感与愿望:你能离开“巴山夜雨”想象他们的深情吗?能离开“燕台”和“玉门”想象他们的雄心吗?就连最有想象力的李白,他的梦中幻想也寄托于台州的天姥山。
或许你可以指出他们人生的局限,他们没有但丁《神曲》所代表的视野和精神漫游,他们甚至把神话也坐实在蓬莱和昆仑山上,然而他们的人生却并不浅陋,可以说他们充分体验了人生与人性的深度。
他们执著于这一方烟火,把生命落到实处,与立足的土地有一种不可分离的亲情,使人生变为真切而具体的过程。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诗歌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c6747d5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1.png)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诗歌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代〕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
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
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
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
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
2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宋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空一作:崩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一作:人间;尊同:樽)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唐诗三百首苏轼经典2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宋代〕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断一作:断肠)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来表达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https://img.taocdn.com/s3/m/e28d73d626fff705cc170ab3.png)
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注释(1)梦天:梦游天上。
(2)老兔寒蟾:神话传说中住在月宫里的动物。
屈原《天问》中曾提到月中有兔。
《淮南子·览冥训》中有后羿的妻子姮娥偷吃神药,飞入月宫变成蟾的故事。
汉乐府《董逃行》中的“白兔捣药长跪虾蟆丸”,说的就是月中的白兔和蟾蜍。
此句是说在一个幽冷的月夜,阴云四合,空中飘洒下阵阵寒雨,就像兔和蟾在哭泣。
(3)云楼句:忽然云层变幻,月亮的清白色的光斜穿过云隙,把云层映照得像海市蜃楼一样。
(4)玉轮句:月亮带着光晕,像被露水打湿了似的。
(5)鸾佩:雕刻着鸾凤的玉佩,此代指仙女。
桂香陌《酉阳杂俎》卷一:“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
”此句是人想象自己在月宫中桂花飘香的路上遇到了仙女。
(6)三山:指海上的三座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7)齐州:中州,即中国。
《尚书·禹贡》言中国有九州。
这两句说在月宫俯瞰中国,九州小得就像九个模糊的小点,而大海小得就像一杯水。
(8)泓:量词,指清水一道或一片译文月亮因为天色不明朗而愁苦、哭泣。
半开高楼的墙壁上在月亮的斜照下变得惨白。
那月上仙女所乘车的轮子因沾染了露水而显得雾蒙蒙的。
我和那佩戴着鸾配的仙子在月宫中相逢。
看着海中三座神山的沧海桑田,在天上也不过只有白驹过隙般短暂。
遥望整个神州大地的九州,与之相比大海就像一杯水一样。
赏析浪漫主义诗歌的突出特点是想象奇特。
此诗写梦游月宫的情景,前四句写在月宫之所见;后四句写在月宫看人世的感觉。
诗人的用意,主要不在于对月宫仙境的神往,而在于从非现实的世界冷眼反观现世,从而揭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道理。
《李长吉集》引黎简的话说:“论长吉每道是鬼才,而其为仙语,乃李白所不及。
九州二句妙有千古。
”《唐诗快》评价说:“命题奇创。
诗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梦,正不知梦在天中耶?天在梦中耶?是何等胸襟眼界,有如此手笔!”在这首诗中,诗人梦中上天,下望人间,也许是有过这种梦境,也许纯然是浪漫主义的构想。
(完整版)唐诗三百首(带拼音)
![(完整版)唐诗三百首(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521c8b9fcc7931b765ce15f6.png)
唐táng 诗shī 三sān 百bǎi 首shǒu 全quán 集j í1.《春chūn 晓xi ǎo 》 唐táng 孟mèng 浩hào 然rán春chūn 眠mián 不b ù 觉jué 晓xiǎo , 处chù 处chù 闻wén 啼t í 鸟niǎo 。
夜y è 来lái 风fēng 雨y ǔ 声shēng , 花huā 落luò 知zhī 多duō 少shǎo 。
2.《鹿柴》l ùc h ái 唐táng 王wáng 维wéi空kōng 山shān 不b ú 见jiàn 人rén , 但dàn 闻wén 人rén 语y ǔ 响xiǎng 。
返fǎn 景jǐng 入r ù 深shēn 林lín , 复f ù 照zhào 青qīng 苔tāi 上shàng 。
3.《相xiāng 思s ī》唐táng 王wáng 维wéi红hóng 豆dòu 生shēng 南nán 国guó, 春chūn 来lái 发f ā 几j ǐ 枝zhī。
愿yuàn 君jūn 多duō 采cǎi 撷xié, 此c ǐ 物w ù 最zuì 相xiāng 思s ī。
4.《杂z á 诗shī》唐táng 王wáng 维wéi君jūn 自z ì 故g ù 乡xiāng 来lái , 应yìng 知zhī 故g ù 乡xiāng 事shì。
唐诗三百首之《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唐诗三百首之《咏怀古迹·其三》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c7264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2.png)
唐诗之《咏怀古迹·其三》赏析《咏怀古迹·其三》即《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咏怀古迹五首》的第三首。
此诗吟咏王昭君,并对王昭君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在写作手法上,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解1、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州相近。
2、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古迹之意。
3、一去句: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漠连在一起了。
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
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朔漠:北方沙漠,指匈奴所居之地。
4、画图句:意谓元帝对着画图岂能看清她的美丽容颜。
5、环佩句:意谓昭君既死在匈奴不得归,只有她的'魂能月夜归来,故曰“空归”。
应上“向黄昏”。
环佩:妇女装饰品,指昭君。
6、千载两句: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相传汉武帝以公主(实为江都王女)嫁西域乌孙,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
因昭君事与乌孙公主远嫁有类似处,故推想如此。
又《琴操》也记昭君在外,曾作怨思之歌,后人名为《昭君怨》。
作胡语:琵琶中的胡音。
曲中论:曲中的怨诉。
译文千山万壑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赏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唐诗三百首(带拼音)
![唐诗三百首(带拼音)](https://img.taocdn.com/s3/m/c32afdaafd0a79563c1e72ff.png)
唐táng 诗shī 三sān 百bǎi 首shǒu 全quán 集j í1.《春chūn 晓xi ǎo 》 唐táng 孟mèng 浩hào 然rán春chūn 眠mián 不b ù 觉jué 晓xiǎo , 处chù 处chù 闻wén 啼t í 鸟niǎo 。
夜y è 来lái 风fēng 雨y ǔ 声shēng , 花huā 落luò 知zhī 多duō 少shǎo 。
2.《鹿柴》l ùc h ái 唐táng 王wáng 维wéi空kōng 山shān 不b ú 见jiàn 人rén , 但dàn 闻wén 人rén 语y ǔ 响xiǎng 。
返fǎn 景jǐng 入r ù 深shēn 林lín , 复f ù 照zhào 青qīng 苔tāi 上shàng 。
3.《相xiāng 思s ī》唐táng 王wáng 维wéi红hóng 豆dòu 生shēng 南nán 国guó, 春chūn 来lái 发f ā 几j ǐ 枝zhī。
愿yuàn 君jūn 多duō 采cǎi 撷xié, 此c ǐ 物w ù 最zuì 相xiāng 思s ī。
4.《杂z á 诗shī》唐táng 王wáng 维wéi君jūn 自z ì 故g ù 乡xiāng 来lái , 应yìng 知zhī 故g ù 乡xiāng 事shì。
唐诗三百首(全集注音版) (3)
![唐诗三百首(全集注音版) (3)](https://img.taocdn.com/s3/m/370dddbdf90f76c660371a23.png)
《春ch ūn 晓xi ǎo 》作zu ò者zh ě:孟m èn ɡ浩h ào 然r án春ch ūn 眠mi án 不b ù觉ju é晓xi ǎo,处ch ù处ch ù闻w én 啼t í鸟ni ǎo。
夜y è来l ái 风f ēn ɡ雨y ǔ声sh ēn ɡ,花hu ā落lu ò知zh ī多du ō少sh ǎo。
《鹿l ù柴ch ái》作zu ò者zh ě:王w án ɡ维w éi空k ōn ɡ山sh ān 不b ú见ji àn 人r én,但d àn 闻w én 人r én 语y ǔ响xi ǎn ɡ。
返f ǎn 影y ǐn ɡ入r ù深sh ēn 林l ín,复f ù照zh ào 青q īn ɡ苔t ái 上sh àn ɡ。
《相xi ān ɡ思s ī》作zu ò者zh ě:王w án ɡ维w éi红h ón ɡ豆d òu 生sh ēn ɡ南n án 国ɡu ó,春ch ūn 来l ái 发f ā几j ǐ枝zh ī。
愿yu àn 君j ūn 多du ō采c ǎi 撷xi é, 此c ǐ物w ù最zu ì相xi ān ɡ思s ī。
《杂z á诗sh ī》作zu ò者zh ě:王w án ɡ维w éi君j ūn 自z ì故ɡù乡xi ān ɡ来l ái,应y īn ɡ知zh ī故ɡù乡xi ān ɡ事sh 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三百首》李书磊我许多次想就《唐诗三百首》写点什么,但许多次都住手了。
我不太敢轻易碰这本书。
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太不寻常了,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是我们生于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赋予的感觉来体味世界,体味美丽、缺憾和爱。
其实这本书不过是清朝一个自由选家随意的选本,但在它与我们的生命发生那么深的纠葛之后,它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必然,就是一种不可更易的天赐。
第一首诗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就只能是这首诗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我手头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9年印刷的1959年新一版,翻开来每一页都是那么亲切。
唐诗的时代早已经久远了,但我们今天读起《唐诗三百首》仍觉得那样贴近,所以我相信唐诗的位置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即使在20世纪,它的意义仍不在于它属于中古而在于它属于中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唐诗中的地名。
唐诗中地名出现得极其频繁,“渭川田家”“春泛若耶溪”“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俯拾即是;地名甚至溶进诗句:“落日欲没岘山西”“洛阳女儿对门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地名入诗直到了浑然不觉的程度,使人感到在这些诗人眼中,他们居住的村落、城市、家园与日月星辰、春夏秋冬一样地永恒。
他们的生命带着鲜明的地域性,脱离开这块土地就无法想象他们的存在:他们毫不踌躇地就把生命依托于这片土地,这里的山川草木都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生命内容。
他们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展开了他们无限的情感与愿望:你能离开“巴山夜雨”想象他们的深情吗?能离开“燕台”和“玉门”想象他们的雄心吗?就连最有想象力的李白,他的梦中幻想也寄托于台州的天姥山。
或许你可以指出他们人生的局限,他们没有但丁《神曲》所代表的视野和精神漫游,他们甚至把神话也坐实在蓬莱和昆仑山上,然而他们的人生却并不浅陋,可以说他们充分体验了人生与人性的深度。
他们执著于这一方烟火,把生命落到实处,与立足的土地有一种不可分离的亲情,使人生变为真切而具体的过程。
中国使唐诗“实”化了,而唐诗则使中国诗化了。
我在中国旅行每到一个什么地方,比如说扬州,比如说敦煌,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从小在《唐诗三百首》中读过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不度玉门关”,好像我们这一生的中国旅行,就是为了印证我们的童年读物《唐诗三百首》。
而正是有了这种印证,中国无数大大小小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就不单单是一片风景,它还是一段历史、一种境界、一种终于相认的亲缘。
《唐诗三百首》使我们与中国紧紧相连。
也许我们会走遍世界,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保留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憧憬,我们最终必将回到这片土地,在这里承担起杜甫和杜牧、李白和李商隐所赋予我们的情感与使命。
《唐诗三百首》李书磊我许多次想就《唐诗三百首》写点什么,但许多次都住手了。
我不太敢轻易碰这本书。
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太不寻常了,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是我们生于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赋予的感觉来体味世界,体味美丽、缺憾和爱。
其实这本书不过是清朝一个自由选家随意的选本,但在它与我们的生命发生那么深的纠葛之后,它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必然,就是一种不可更易的天赐。
第一首诗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就只能是这首诗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我手头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9年印刷的1959年新一版,翻开来每一页都是那么亲切。
唐诗的时代早已经久远了,但我们今天读起《唐诗三百首》仍觉得那样贴近,所以我相信唐诗的位置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即使在20世纪,它的意义仍不在于它属于中古而在于它属于中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唐诗中的地名。
唐诗中地名出现得极其频繁,“渭川田家”“春泛若耶溪”“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俯拾即是;地名甚至溶进诗句:“落日欲没岘山西”“洛阳女儿对门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地名入诗直到了浑然不觉的程度,使人感到在这些诗人眼中,他们居住的村落、城市、家园与日月星辰、春夏秋冬一样地永恒。
他们的生命带着鲜明的地域性,脱离开这块土地就无法想象他们的存在:他们毫不踌躇地就把生命依托于这片土地,这里的山川草木都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生命内容。
他们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展开了他们无限的情感与愿望:你能离开“巴山夜雨”想象他们的深情吗?能离开“燕台”和“玉门”想象他们的雄心吗?就连最有想象力的李白,他的梦中幻想也寄托于台州的天姥山。
或许你可以指出他们人生的局限,他们没有但丁《神曲》所代表的视野和精神漫游,他们甚至把神话也坐实在蓬莱和昆仑山上,然而他们的人生却并不浅陋,可以说他们充分体验了人生与人性的深度。
他们执著于这一方烟火,把生命落到实处,与立足的土地有一种不可分离的亲情,使人生变为真切而具体的过程。
中国使唐诗“实”化了,而唐诗则使中国诗化了。
我在中国旅行每到一个什么地方,比如说扬州,比如说敦煌,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从小在《唐诗三百首》中读过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不度玉门关”,好像我们这一生的中国旅行,就是为了印证我们的童年读物《唐诗三百首》。
而正是有了这种印证,中国无数大大小小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就不单单是一片风景,它还是一段历史、一种境界、一种终于相认的亲缘。
《唐诗三百首》使我们与中国紧紧相连。
也许我们会走遍世界,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保留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憧憬,我们最终必将回到这片土地,在这里承担起杜甫和杜牧、李白和李商隐所赋予我们的情感与使命。
《唐诗三百首》李书磊我许多次想就《唐诗三百首》写点什么,但许多次都住手了。
我不太敢轻易碰这本书。
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太不寻常了,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是我们生于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赋予的感觉来体味世界,体味美丽、缺憾和爱。
其实这本书不过是清朝一个自由选家随意的选本,但在它与我们的生命发生那么深的纠葛之后,它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必然,就是一种不可更易的天赐。
第一首诗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就只能是这首诗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我手头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9年印刷的1959年新一版,翻开来每一页都是那么亲切。
唐诗的时代早已经久远了,但我们今天读起《唐诗三百首》仍觉得那样贴近,所以我相信唐诗的位置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即使在20世纪,它的意义仍不在于它属于中古而在于它属于中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唐诗中的地名。
唐诗中地名出现得极其频繁,“渭川田家”“春泛若耶溪”“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俯拾即是;地名甚至溶进诗句:“落日欲没岘山西”“洛阳女儿对门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地名入诗直到了浑然不觉的程度,使人感到在这些诗人眼中,他们居住的村落、城市、家园与日月星辰、春夏秋冬一样地永恒。
他们的生命带着鲜明的地域性,脱离开这块土地就无法想象他们的存在:他们毫不踌躇地就把生命依托于这片土地,这里的山川草木都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生命内容。
他们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展开了他们无限的情感与愿望:你能离开“巴山夜雨”想象他们的深情吗?能离开“燕台”和“玉门”想象他们的雄心吗?就连最有想象力的李白,他的梦中幻想也寄托于台州的天姥山。
或许你可以指出他们人生的局限,他们没有但丁《神曲》所代表的视野和精神漫游,他们甚至把神话也坐实在蓬莱和昆仑山上,然而他们的人生却并不浅陋,可以说他们充分体验了人生与人性的深度。
他们执著于这一方烟火,把生命落到实处,与立足的土地有一种不可分离的亲情,使人生变为真切而具体的过程。
中国使唐诗“实”化了,而唐诗则使中国诗化了。
我在中国旅行每到一个什么地方,比如说扬州,比如说敦煌,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从小在《唐诗三百首》中读过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不度玉门关”,好像我们这一生的中国旅行,就是为了印证我们的童年读物《唐诗三百首》。
而正是有了这种印证,中国无数大大小小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就不单单是一片风景,它还是一段历史、一种境界、一种终于相认的亲缘。
《唐诗三百首》使我们与中国紧紧相连。
也许我们会走遍世界,但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还保留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的憧憬,我们最终必将回到这片土地,在这里承担起杜甫和杜牧、李白和李商隐所赋予我们的情感与使命。
《唐诗三百首》李书磊我许多次想就《唐诗三百首》写点什么,但许多次都住手了。
我不太敢轻易碰这本书。
对于我们来说这本书太不寻常了,它乃是我们精神的源泉和归宿,它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春眠不觉晓”“床前明月光”是我们生于人世最早倾听的声音,我们通过这本书所赋予的感觉来体味世界,体味美丽、缺憾和爱。
其实这本书不过是清朝一个自由选家随意的选本,但在它与我们的生命发生那么深的纠葛之后,它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必然,就是一种不可更易的天赐。
第一首诗是“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就只能是这首诗而不能是别的什么。
我手头的版本是中华书局1979年印刷的1959年新一版,翻开来每一页都是那么亲切。
唐诗的时代早已经久远了,但我们今天读起《唐诗三百首》仍觉得那样贴近,所以我相信唐诗的位置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即使在20世纪,它的意义仍不在于它属于中古而在于它属于中国。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唐诗中的地名。
唐诗中地名出现得极其频繁,“渭川田家”“春泛若耶溪”“秋登兰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俯拾即是;地名甚至溶进诗句:“落日欲没岘山西”“洛阳女儿对门居”“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地名入诗直到了浑然不觉的程度,使人感到在这些诗人眼中,他们居住的村落、城市、家园与日月星辰、春夏秋冬一样地永恒。
他们的生命带着鲜明的地域性,脱离开这块土地就无法想象他们的存在:他们毫不踌躇地就把生命依托于这片土地,这里的山川草木都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生命内容。
他们在这块有限的土地上展开了他们无限的情感与愿望:你能离开“巴山夜雨”想象他们的深情吗?能离开“燕台”和“玉门”想象他们的雄心吗?就连最有想象力的李白,他的梦中幻想也寄托于台州的天姥山。
或许你可以指出他们人生的局限,他们没有但丁《神曲》所代表的视野和精神漫游,他们甚至把神话也坐实在蓬莱和昆仑山上,然而他们的人生却并不浅陋,可以说他们充分体验了人生与人性的深度。
他们执著于这一方烟火,把生命落到实处,与立足的土地有一种不可分离的亲情,使人生变为真切而具体的过程。
中国使唐诗“实”化了,而唐诗则使中国诗化了。
我在中国旅行每到一个什么地方,比如说扬州,比如说敦煌,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从小在《唐诗三百首》中读过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不度玉门关”,好像我们这一生的中国旅行,就是为了印证我们的童年读物《唐诗三百首》。
而正是有了这种印证,中国无数大大小小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就不单单是一片风景,它还是一段历史、一种境界、一种终于相认的亲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