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师恩难忘》教案设计(精品)
小学语文:《师恩难忘》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师恩难忘》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70466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0c.png)
小学语文《师恩难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感恩,理解老师的重要性,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师生情谊。
(2)如何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标记出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我最尊敬的老师”的作文。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1)详细解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 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的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讲解其中的修辞手法。
(3)讨论课文中所体现的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抽象的概念。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
(2)通过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八、教学资源与环境:1. 教学资源:(1)课文《师恩难忘》文本。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环境:(1)教室内的座位排列便于学生互动和讨论。
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94968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0.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教案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语文《师恩难忘》一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珍惜老师的教诲。
课文内容详细描述了作者在小学时,遇到的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老师对作者的关心和教导,让作者受益终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教育学生要尊敬老师,珍惜老师的教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3.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和付出,教育学生尊敬老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教师节为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教师的重要性,引出课题。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例题讲解:通过课文中的例子,讲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教育学生尊敬老师。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进一步体会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师恩难忘老师的关心和教导作者的感激之情尊敬老师,珍惜教诲七、作业设计1. 请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内容包括老师的特点、你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等。
答案略。
(1)作者在小学时,遇到了一位________的老师。
(2)老师对作者的________和________让作者受益终生。
(3)我们应该________老师,珍惜老师的________。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学生们能够理解并体会到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教育了学生们要尊敬老师,珍惜老师的教诲。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小学语文课师恩难忘课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课师恩难忘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5fa0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0.png)
小学语文课《师恩难忘》优质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师生情谊。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情感。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师生情谊。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深层次的含义,如老师的奉献精神、学生的感恩之情等。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巩固知识。
(2)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师恩难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其含义。
(2)讲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师生情谊,引导学生感受老师的奉献精神。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练习:(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并讲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要求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师生情谊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在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a1e97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d.png)
《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师恩难忘》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理解“师恩”一词,使学生了解启蒙老师田老师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使他成功地走上了文学之路,感受作者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激发学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2、在自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练习画出自己的问题,学做批注笔记。
3、学认生字13个,学写10个,在阅读中理解和积累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及俗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等。
4、仿照田老师编故事学语文的方法,引导学生给古诗编故事,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学习语文。
5、学写摘录笔记。
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三、了解课文大意。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
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
1、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3、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嘎然而止、引人入胜、年近古稀、恭恭敬敬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
5、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
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
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
6、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7、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
(简介“刘绍棠”,帮助学生理解。
)8、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五、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
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3篇
![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19f5c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8.png)
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学设计1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走近人物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了解到作者刘绍棠在这篇回忆录中,偶遇小学老师田老师的情形,并引发他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走近刘绍棠笔下那位口才、文笔都很好的田老师,走进刘绍棠的内心世界……2.齐读课题。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直奔重点,对比理解。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文中的“我”最难忘田老师的是什么?(故事教学法)(2)想想你们一年级时老师是怎么教学这一课的?对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一种教学方法?为什么?(3)品读重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引人入胜”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个故事中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你也能娓娓动听的来讲述这个故事么?(二)“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1.田老师的故事启蒙让年幼的“我”有哪些收获?请学生回读故事教学法这一部分,讨论交流。
(学生联系故事,明白可以学到知识,体会到快乐,明白做人的道理,爱美护美懂得保护环境等等)2.品读重点句“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1)从“上千个故事”中,我们懂得了什么?(2)为什么这里要用“春雨点点”作比喻?滋润着我的到底是什么?再次引导学生体会教师教学之道背后的深刻内涵——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三)“恭恭敬敬”——感“教诲”之恩1.品读重点句: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1)回读全文,搜索田老师对“我”的文学上的启蒙是什么?(2)学生交流、汇报。
2.联系课文体会:(1)他口才、文笔都很好——像田老师那样有丰厚的文化积累。
(2)编写故事中体现出来的想象力、遣词造句、做人到里的渗透等诸多功能——像田老师那样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表达水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语文课文《师恩难忘》教案
![语文课文《师恩难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08a81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1.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师恩难忘》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师生情谊,理解“师恩难忘”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课文结构。
(3)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感恩图报的情感。
(2)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师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师生情谊,理解“师恩难忘”的含义。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从课文中提炼主题,分析课文结构。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对师生情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师恩难忘”的原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师生情谊。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学习生字词,并理解其含义。
3. 合作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4. 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
2. 深入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理解“师恩难忘”的含义。
(2)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恩师的感激之情。
3. 实践拓展(1)学生进行课堂练笔,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教师点评学生的练笔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庭作业:以“我想对老师说”为主题,写一封信给自己的老师。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范文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27f58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4.png)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师恩难忘》。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老师的关爱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师恩难忘》,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师恩难忘》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过去所学过的关于尊敬老师的课文。
(2)提问:你们对老师有什么样的感情?你们认为老师对你们有哪些影响?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师恩难忘》。
(2)让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和查阅字典,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同学们对课文有什么疑问或感悟?(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解答疑问。
4. 教学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讲解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恩之心。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师恩难忘》。
2. 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老师”的作文。
3. 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鼓励学生尊敬老师、感恩老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学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分享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培养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价值观。
《师恩难忘》教案(3篇)
![《师恩难忘》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7fc03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f.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教师节的来历,感受教师节的氛围。
(2)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2)通过范文赏析,让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教师、感恩教师的良好品质。
(2)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激发写作灵感。
(2)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障碍,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教师节的来历,让学生了解教师节的氛围。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哪些老师给予我们关爱和帮助?3.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师恩难忘》。
(二)课堂讨论1. 小组讨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分享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范文赏析1. 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师恩难忘》作文,让学生欣赏。
2. 分析作文的优点,如:结构清晰、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等。
3. 学生学习写作技巧,为写作做好准备。
(四)写作指导1. 教师讲解写作要点,如:如何选择题材、如何安排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始写作。
3.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作文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总结写作优点和不足。
3.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师恩难忘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课后作业1. 以《师恩难忘》为题,写一篇作文。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af8e6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4.png)
《师恩难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难忘”、“教”等词语造句。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难忘”、“教”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题《师恩难忘》,引导学生读题。
b. 提问:你们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c.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和词语。
c.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3. 体会感情a.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师恩难忘”?b.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c. 学生讨论:你认为怎样的老师让你难忘?d.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4. 拓展延伸a. 学生谈一谈自己难忘的老师或事情。
b.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5. 小结作业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课后给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c. 学生作业,教师批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以及他们在朗读时的情感表达。
2. 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拓展环节的参与度,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是他们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主题。
3. 评估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增加或调整教学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推荐与主题相关的文章或书籍,如其他描述师生情的作品。
师恩难忘教案5篇
![师恩难忘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0585b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6c.png)
师恩难忘教案最新5篇《师恩难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听写生字词:教诲、炊烟、娓娓动听、身临其境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师恩难忘(投影)通过小第一天上学的情景,表现了对田老师的敬爱之情。
二、学习新课1、问:这件事发生在不满6岁的时候,而且已经过去了整整四十年了,但它在的脑海里却一直那么清晰,仿佛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天见到田老师的情景。
2、自由朗读课文第二段,边读边想:小第一次见到田老师是怎样的感情呢?(敬佩)(板书)敬佩3、为什么会敬佩老师呢?(投影)一位教师,教四个班;17岁就开始教书了;口才、文笔都很好。
4、从这几点,你看出田老师哪些值得敬佩的地方呢?(板书)能力强;经验足;才学出众。
应该怎样朗读呢?让我们怀着敬佩的感情来朗读这一段吧!(反复朗读)5、让我们来看看田老师是怎样的“才学出众”。
请快速的读文章的第3—4小节,对照插图,找出最能表现插图内容的语句。
(他先… …,又… …,然后… …,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6、老师讲了个什么故事呢?自读故事,待会我请同学来复述。
7、请一个同学复述,其他同学想,听了老师的故事,“我”是什么表现呢?8、请学生朗读第6小节,其他同学考虑: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说明田老师讲的故事很吸引人。
)9、在以后的每一天里,田老师都要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朗读第7小节,想一想的现在的感受如何?(喜欢上田老师的课)(板书)喜欢请同学读出小的“喜欢”来。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学案精选9篇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学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6eb50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9.png)
师恩难忘教案《师恩难忘》教学案精选9篇《师恩难忘》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
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
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师恩难忘我田老师描红,学古诗编故事,讲故事爱好文学培养兴趣《师恩难忘》教案篇二师:在学习了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有位同学得到启发,也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班主任》,在作文中,他写了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然后说一说,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老师出示例文,学生自读)生:在作文中,小作者写了冯老师帮助我纠正写字姿势的事。
我在读了以后,觉得那个老师真是一位关心同学的老师。
师:你说的很好。
小作者写的这件事太平常了,但很感人。
请你再仔子细细地读一读例文,画出描写冯老师关心同学的语句,读一读。
生:(继续读例文)生: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
生: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
师:这两句是从什么方面写冯老师的?生:这两句是从动作方面来写冯老师的。
生: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象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师:这句话又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生:神态方面写的。
师:冯老师给你的印象深不深了?为什么?生:因为小作者抓住冯老师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具体的。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方案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2fec5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86.png)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方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原文《师恩难忘》一文讲述了一个关于学生感恩老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词汇的掌握。
难点:理解课文中深刻的含义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课题。
3.2 课文阅读与讲解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老师对他们成长的帮助和影响,并分享彼此的感受。
3.4 个人思考与表达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最尊敬的老师”的短文,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第四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课文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短文的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师恩难忘》原文6.2 教学图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老师与学生互动的图片等6.3 教学视频:关于感恩老师的短片或纪录片,以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6.4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教学PPT等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讲授法:用于讲解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7.2 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分享,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7.3 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角色,增强情感体验7.4 写作指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第八章:教学步骤8.1 课前准备:检查教学资源准备情况,确保教学顺利进行8.2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新课内容8.3 讲解课文: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8.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老师的感激之情8.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第九章:教学策略9.1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9.2 引导思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能力9.3 情感共鸣:通过故事、图片等素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9.4 鼓励表达: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9.5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第十章:教学反思10.1 教学效果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教学成果10.2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情况,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10.4 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10.5 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第十一章:教学拓展11.1 相关阅读材料:推荐与感恩老师主题相关的文章、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aaf4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e.png)
《师恩难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师长、感恩图报的良好品质。
(2)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引导学生珍惜师生之间的感情,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掌握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和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新写作。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手法。
4. 实践活动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提问:“你们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谁?为什么?”(3)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课文《师恩难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感人情节。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要求学生掌握。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写作手法。
(3)通过细节描写,让学生了解人物品质和情感。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尊敬的老师的故事。
(2)选取代表性小组进行分享,让大家感受师恩难忘的情感。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023最新-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3最新-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29ef6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3.png)
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质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5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质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篇一师恩难忘教案及相关资料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2、理清课文脉络。
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全文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牛牛范文○(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一(1 )“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二(2-7)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三(8-9)“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
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1、2、3。
2、认真诵读课文。
教后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方案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93b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4.png)
《师恩难忘》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讨论、问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师生情谊,懂得珍惜和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通过讨论、问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写作手法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引起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邀请学生分享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瞬间。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尝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解析课文的写作手法,如叙事、描写等。
4. 讨论与问答:(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理解课文。
5. 写作练习:(1)让学生以“我心中的老师”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拓展作业:(1)采访家人或朋友,了解他们心中的难忘老师。
(2)绘制一幅关于老师的画作,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了解学生对课文写作手法的掌握情况。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教案(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优秀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f4f11adfd0a79563c1e72a6.png)
《师恩难忘》教案课题1、师恩难忘课型新授本课题课时数2备课时间8.30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授课时间:9.1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谈话:同学们,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渗透了老师的心血,不少人都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就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我们能深切体会到作者的一片尊师之情。
2.板书课题:师恩难忘1.播放课文录音。
2.“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指名读课文(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齐读课题。
听课文录音。
带着问题“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自读课文,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认读词语。
按照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正音。
交流自读时思考的问题。
看图,在文中找出三、通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四、布置作业1.指导学生用提取中心段的方法分层: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引导交流分段以及段意。
3.请小组分段读课文。
1.完成《习字册》。
2.熟读课文。
概括图意的句子。
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小组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aca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c.png)
《师恩难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师恩难忘》。
(2)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敬老师、感恩老师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师恩难忘》。
2. 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写作技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师恩难忘》文本。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师恩难忘》的作者及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印象中最难忘的老师是谁?为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中心思想,培养写作技巧。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学习内容。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学生珍惜老师的教诲,努力学习。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师恩难忘》的故事。
(2)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写作练习。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包括作文和对课文的理解。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恩难忘》的教学教案
![《师恩难忘》的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d8ba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8.png)
《师恩难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师恩难忘》这篇文章,了解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感受师恩的伟大和难忘。
2. 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欣赏优美的散文。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习文章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如“师恩难忘”的含义。
2. 学会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师恩难忘》的PPT或黑板。
2.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起自己尊敬的老师,引出本课的主题《师恩难忘》。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师恩难忘”的含义。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表达对老师感激之情的方式。
5. 总结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尊敬和感激老师。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老师”的作文,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作文作业,评估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深度和对老师感激之情的表达。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合作交流能力。
七、教学反思:1.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考虑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对师恩有更深刻的体会。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计划,可能在下一节课中加入更多感人的教师故事,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2. 增加写作练习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九、附加活动:1. 组织一次“感恩教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有机会在班级层面上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师恩难忘》教案
![《师恩难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bfd6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d.png)
《师恩难忘》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师恩难忘》。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师生情谊,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分享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通过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树立学生感恩的心。
(2)培养学生珍惜师生情谊,懂得感恩和回报。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面对困难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师生情谊,培养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师恩难忘》文本及配套练习题。
2. 生字词卡片或屏幕展示。
3. 教学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师恩难忘》的深入学习。
2. 朗读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初步感受师生情谊。
3. 学习生字词:(1)呈现生字词卡片或屏幕展示,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生字词所在句子,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深入理解课文:(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师生情谊。
(2)让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5. 写作实践:(1)布置写作任务:以“我心中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和表达方式,发挥创造力,写出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6.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相互交流和学习。
(2)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优秀4篇)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aed3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e.png)
《师恩难忘》教学设计(优秀4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13个生字,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较好地理解课文。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1.齐背《老师,您好!》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描写老师的课文(板书课题《师恩难忘》)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难忘的是什么呢?(提出读文要求:读准字音,在重点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
粗略知道文章大意。
)2.交流反馈(1)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检查是否读准了字音。
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戛然而止”的“戛”。
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恭恭敬敬”中的“恭”字。
3.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4.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感知情况小结。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重点词句意思。
(一)阅读质疑1.默读课文,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提出质疑。
预设:(1)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或为什么说是田老师在“我”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师恩指什么?(3)“我”为什么会难忘师恩呢?......(二)探究感悟引导理解:田老师上课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1.抓住第7自然段中“我听得人了迷”这句话,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影响之大。
(结合“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理解感悟。
)2.从“听了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等内容体会对“我”的影响之大。
3、抓住“在文学方面,让我开了窍”这句话,理解体会田老师编故事对“我”的影响。
(理解“开窍”词意。
)(三)感悟重点段落过渡:田老师编的故事到底有什么特点才会让作者如此迷恋,以至于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1.引导学生找出田老师所讲的小故事。
2.默读思考,这个故事编得象我们学过的什么文体?感觉怎样?3.引导学生联系学习过的“文包诗”的学法体会所编故事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师恩难忘》教案设计(苏教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两个词语造句。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同学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初读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
2、带着"是一件什么事使作者难以忘记老师的恩情的"这一问题自读课文。
读文时字字入目,读准字音。
3、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姥姥念叨戛然而止引人入胜身临其境4、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卡片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是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分层。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讲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学生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读书。
第二段(第3-7自然段):教语文的田老师在讲课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4年都是如此。
第三段(第8-9自然段):"我"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分段读课文六、作业认真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段简洁明了,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回忆往事的?("那年")(3)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4)用陈述语气读这一段。
2、细读第一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阅读思考,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①师:第2自然段的描写虽然简单,但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流露了作者对田老师的敬佩之情:"17岁就开始教书",足见出道早,经验足;"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他能说会写,才学出众)3、细读第二段(第3--7自然段)。
②师: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生: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他再给一年级上课。
③师:他为学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生:他把《一去二三里》这首诗编成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给学生听。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形容田老师说得生动,使人爱听)④故事与小诗有什么关系?对于刚人学的孩子来说,这故事有意思吗?(故事巧妙地把小诗的诗句意思串连讲解出来。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有教育意义,教育他们要爱护花草)⑤从哪儿看出"我"听得"人了迷"?联系上下文理解"身临其境"、"戛然而止"。
生:我听得人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联系上下文"身临其境"的.意思是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⑥师(指图):看,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娓娓动听的讲着故事,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甜甜的笑了。
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生交流:“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要乱折花草树木,美好的东西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我不知不觉地就记住了那首小诗。
”“田老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听田老师的课一点都不觉得累,是一种享受。
”“听田老师的课,我感到很快乐。
”(板书:快乐知识道理)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
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快乐,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师的故事好像是什么?出示:“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生:上千份知识!)师:谁能也这样来说一说。
生1: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懂得了上知个道理。
生2: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一次快乐,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感受到了上千次快乐。
生3:如果说一个故事就是一滴春雨,那么上千个故事就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读读文中的这句话。
(生读)师:老师的故事是春雨。
还记得那首描写春雨的小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老师的教育就像这春雨,悄无声息,飘进我的心田。
再来读读。
(生再读,找到春雨的感觉)师:在密密春雨中,知识的种子在发芽,在长叶,感受到了吗?一起读。
(生齐读)师:在田老师的故事中,我慢慢地长大,可田老师给我的仅仅是这些吗?老师这儿有一段刘绍棠的介绍请大家看一看。
出示:刘绍棠简介。
刘绍棠简介刘绍棠,河北通县人,生于1936年2月。
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
《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生对刘绍棠取得的成就不断发出赞叹)师:你还想说什么吗?生:刘绍棠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许和田老师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田老师讲了这么多的故事,才使他对文学这么感兴趣。
生:是田老师为我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生:是田老师带我进入了文学的殿堂。
师:刘绍棠给自己的这篇文章原来取什么题目?(《老师领进门》。
)是什么意思?师:所以,想起田老师,想起田老师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来不能忘记的田老师的教诲之恩!你能再读读这句话吗?生(齐读):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这就是田老师,一个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个个故事,点点春雨的老师,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老师。
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乡,在村边遇到了老师,望着白发苍苍,恩重如山的老师,我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读读课文的八九自然段。
师:此时的我已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而且已经是个大作家了,为什么还行小学生一样的礼?生:在我心目中,老师的教诲之恩是永远也忘不了的。
见到老师,非常感激,所以恭恭敬敬地行礼。
生:在我的心中,小时候田老师是我的老师,长大了田老师还是我的老师。
师: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生:终身为父!生:田老师对我的教诲之恩我永远记在心中,我永远尊敬老师。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小节,感受我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5)小结并板书。
难忘:像40年前行礼深深感谢三、朗读全文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词语2、听写句子。
二、总结全文,朗读课文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课文有什么特色?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本文生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2、看看左右两半所占比例各有什么不同?3、指导书写。
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注意左右比例。
注意"歇"左半边的写法。
4.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作业1、读一读,再抄写。
念叨炊烟茂盛邻近娓娓动听歇脚往事心田滋润身临其境2、照样子,写词语。
例:歇歇脚恭恭敬敬:春雨点点:3.读句子,然后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田老师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娓娓动听……“与之搭配的词语有:讲故事、说话、唱歌、歌声、声音)王林的口才真好,她,我们都听得入迷了。
(2)我听得入迷了,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身临其境……读了《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我仿佛,直到时钟的"丁当"声把我"唤醒"。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五年级教材里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
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教学时重点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学习作者选择典型事例凸显中心的写作方法。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把田老师与自己怎样教学第一课进行对比,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一形象的第一个层面的解读。
本环节以学生喜欢的内容入手,直奔田老师故事教学法这一最有趣的内容。
而后采用对比,再次紧扣重点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了解田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故事教学法。
然后抓住重点句子比喻句从“春雨点点”——悟“教诲”之质。
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第二个层面的解读。
这个环节承接上一环,体会“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深刻内涵,使学生明白田老师对我的教诲之恩不仅仅有知识的教学,还有人生道理的启蒙,同时也感悟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从“恭恭敬敬”——感“教诲”之恩等。
这是本课对田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第三个层面的解读。
体会到一个好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的作用,同时把作者对老师的敬意的表达与传递作为本环节的重点。
揭示了本文的题意“师恩难忘”的真正内涵。
另外本文从我的表现中来引导学生感受一个成功人士的成长:从“听得入迷” ——感上课专注,从“文学的种子” ——感喜欢写作,这也侧面衬托了田老师上课讲故事的精彩,这是作文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要活学活用。
把课文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使自己的作文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