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作业2--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设计
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
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引言模型参考自适应是一种用于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方法。
其目标是通过参考相似的模型来优化自身模型的性能,从而提高预测精度并减少误差。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方法,并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原理模型参考自适应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引入其他模型的信息来改善已有模型的性能。
具体而言,该方法通过构建一个参考模型集合,其中包括多个与目标模型相似的模型。
然后,通过参考模型的输出结果与目标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对比,来调整目标模型的参数,以逐步优化其性能。
方法1. 构建参考模型集合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组与目标模型相似的参考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是同一任务的其他已有模型,也可以是类似任务的模型。
我们可以通过基于数据集的特征选择或者领域知识来筛选这些模型,确保它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2. 训练参考模型接下来,我们需要对选定的参考模型进行训练。
这个过程与常规的模型训练相似,通过使用训练集来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其能够根据输入数据进行预测。
训练的目标是使得参考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训练集。
3. 应用参考模型在得到训练好的参考模型后,我们可以将测试数据输入参考模型中进行预测,并得到相应的输出结果。
这些输出结果将作为参考,用于后续目标模型的优化。
4. 优化目标模型最后,我们使用目标模型来对测试数据进行预测,并得到其输出结果。
然后,将目标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参考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它们之间的差异。
根据差异的大小,我们可以调整目标模型的参数,使其逐步接近于参考模型的预测结果,从而提高模型的性能。
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的任务中,包括图像分类、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例如,在图像分类任务中,我们可以使用已有的多个相似模型来构建参考模型集合,通过比较目标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参考模型的结果,来优化目标模型的参数,提高分类准确率。
结论模型参考自适应方法是一种有效的优化模型性能的方法。
通过引入其他模型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和调整,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减少误差。
自适应第二章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r (t ) a0 (t ) e1 (t ) y p (t ) b0 (t ) b0 (t ) e1 (t ) y p (t ) 自适应律:a0 (t ) e1 (t )r (t )
渐近稳定要求:
1、t ,e1 (t ) 0
m 1 m
自适应律: (t ) e1 (t ) (t ) 则:-v(e1 , ) am e12 (t ) 0(正半定)
平衡点e1 (t ) 0, (t ) 0是稳定的(即e1 (t )、 (t )有界)。
(t ) e1 (t ) (t )
(1) (1) (1) 3 r 11(1) 22 33
(1)
1(1) 0 (1) 2 0 (1) 3 1
1 0 2
1 0 0 0 令 0 0 1 = 0 b 1 2 3 1 0 1(1) 0 (1) 1 2 0 r (1) (1) b r (1) (1) 3 3 1
am e1 (t ) km {[a0 (t )
kp km
]r (t ) [b0 (t )
am a p km
] y p (t )}
令: a
* 0
kp km
,b
* 0
am a p km
* * e1 (t ) am e1 (t ) km {[a0 (t ) a0 ]r (t ) [b0 (t ) b0 ] y p (t )}
(1)
aT
前馈滤波器(传函表示)
的特征多项式:
s
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设置参数可调的控制器,与模型一起组成参数可调系统
前馈可调增益 反馈可调增益
u
t
使ymt
完全跟踪
ypt
p(s)
r(t)
kp
y p (t )
s ap
- e1(t)
a0(t)
前馈
M (s)
+ u(t) km
-
s am
+
ym (t )
反馈 b0(t) 可调系统
其中:
模型的输入控制u t 为
u t a0 t r t b0 t yp t
J
t 0
e2 (t)dt
min
,其中:e(t)
ym
yp
假设系统参数的改变完全由自适应作用。
自适应律推导:设性能指标为:J t e2 ( )d 0 使J下降的方向为它的负梯度方向。
则kc
B'
J kc
B'
t 0
2e1
e1 kc
d
B
t 0
e1
e1 kc
d
kc
Be1
e1 kc
而开环传函:e (s)
MRAC结构图
3.1.2 MRAC的设计问题
一、模型完全匹配的条件
设模型状态方程为: xm Am xm Bmu ym Cxm
对象的状态方程为: x A t xp Bp t u
yp Cxp
模型匹配的条件 自适应律 lim e t 0 t
用试探法寻找。
第二节 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3.2.1 概述 3.2.2 一阶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3.2.3 一般高阶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3.2.4 线性误差方程及其参数辨识算法
3.2.1 概 述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e
c
(Km
'eym
K
p
Kc
)r
设在t=0时,输入r(t)=R(阶跃),假定ym的动态响应比e的自适应调
整过程快得多,则当时间充分长以后,ym取稳态值KmR,yp取稳态
值Kc(0)KpR,此时输出的广义误差e满足:
a2e a1e e -KmKp' R2e
a2e a1e e KmKp' R2e 0
r(t) Kc
自适应机构
KpQ(s) P(s)
e -
y
图 1 增益可调的参考模型自适应 控制系统
即e(t)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P(D)e (Km KcK p )Q(D)r
微分算子:D
d dt
,
D2
d2 dt 2
.
.
.
.
两边对Kc求导:
P(D) e Kc
K pQ(D)r
ym
– 对实际控制系统来说,带有微分因素的控制规律对系统的环 境变化或扰动较敏感,容易引起系统的不稳定,而且实现纯 微分环节也较困难.
– 因此,该自适应规律在具体实现上有一定困难.
– 为此,可在选择P矩阵时使P满足PB=μCT =[μ 0 … 0]T,
– μ>0此时就有
K c
er,
K p
i0
i0
下面基于李氏稳定性理论,设计比例调节器的增益Kc的自适应 规律.
• 首先定义如下广义误差 e=ym-y • 因此,误差e的传递函数为
E(s) r(s)
(Km
-
Kc Kp )
N (s) D(s)
自适应控制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
自适应控制中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研究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设计和应用都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也是十分复杂的。
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在控制器中嵌入智能算法的方法,可以让控制器根据被控制系统的状态自适应地调整参数,以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在自适应控制中,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是一种常见的算法,其原理和应用将在本文中进行介绍。
一、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被控制系统的模型和控制器的模型进行匹配,通过模型匹配的误差来适应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其主要流程包括:建立被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控制器的模型;将被控制系统的模型和控制器的模型进行匹配,计算出模型匹配误差;根据模型匹配误差来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调节法和间接调节法两种。
直接调节法是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中的误差直接反馈到控制器的参数中,以达到自适应控制的目的。
间接调节法则是通过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中引入额外的参数,间接地调节控制器的参数,以达到自适应控制的目的。
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应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磁浮列车的高精度控制系统中,通过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来适应不同运行条件下的参数,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
另外,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还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控制、电力系统控制等领域,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优缺点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适应不同的被控制系统和环境条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另外,它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不过,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模型误差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比较大,不易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等。
四、结论综上所述,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是一种重要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组成。
参考模型实际上是一个理想的控制系统,其输出代表了该系统 期望的动态响应,当参考模型与实际控制对象输出有差异时,经 比较器检测后,通过自适应机构做出决策,改变调节器参数,以 消除误差,使过程输出和参考模型输出相一致。
参考 模型 自适应机构 控制 对象
ym + e
y
r(t )
调节器
图 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这个自适应规律,可以设计如下图的MIT自适应控制系统。
r
kc
km
N (s) D( s)
ym
+
e
kv
N (s) D(s)
y
u
-
ym e
MIT自适应控制系统 优点: 利用的是输出偏差而不是状态偏差,信号易获 取,自适应律易实现 ; 缺点: 不能保证稳定性,需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校验。
三.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设计方法
由此可见,上式就表示可调增益J的自适应调节规律,那么只要 求出 ,增益调制规律就可以确定,而
则:
在实际系统中 容易获得的信息。 由结构图看出,断开适应回路,求由参考输入r到输出广义误差 e的开环传递函数W(s)为: 不易直接求得 ,因此需要寻找与其等效而又
引入微分算子 经推到得: 其中,
上式即为可调增益的调节规律,亦即系统的自适应规律,根据
参考模型与可调系统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由自适应机构保 证,所以自适应机构的设计十分关键。性能一致性由状态 误差向量 或输出误差向量 度量。
被辨识过程 u 可调模型 e
自适应辨识机构
模型参考辨识
过程是不变的,模型是可调的,用广义误差 e经过自适应机构来校 正模型,使得模型动态与实际过程动态尽可能一致,这个模型就是所 要的辨识结果,这称之为模型参考辨识。 利用这种方法把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设计和系统辨识有效结合。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说明
第四章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4.1 稳定型概念及基本定理在研究线性系统时,由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可以判定系统的稳定性:特征根实部但对于非线性系统,难于求出特征根,微分方程难于求解,不能用特征根来判断系统稳定性。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是非线性系统,不能用研究线性系统稳定性方法来研究其稳定性。
用直接法不需要解微分方程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
1. 稳定性定义1)平衡点设被控系统由向量微分方程描述(4.1-1)在初始条件()下它的解为:式中状态向量向量函数若状态空间中某一点(某一状态)对所有时刻均满足则称为系统的一个平衡点。
只要无外力作用,则系统永远处于该平衡状态。
对于线性系统,若为非奇异矩阵,则系统只有一个平衡点对于非线性系统,可能存在一个或多个平衡点。
通常假定平衡点为原点2)稳定性定义定义4.1-1(稳定性)如果对于给定时刻,只要,就总有,也就是说只要不越出邻域,则就不会越出邻域,则称平衡点在意义下是稳定的。
图4.1-1稳定性示意图如图4.1-1所示,其中为向量的范数——以为球心的超球体的半径,就是以为球心,为半径的超球体。
一般来说,是和的函数,记为。
若邻域, 和无关,对于任意稳定条件不变,则称平衡状态是一致稳定的。
定义4.1-2(渐近稳定性)图4.1-2渐近稳定性示意图若满足下列条件,则称系统平衡状态是渐近稳定的:平衡状态(点)1) 是意义下稳定的;2) 存在一个实数,使得只要就有其中是系统的解。
表明只要初始状态在邻域内,则从出发的解当,最终收敛于(平衡点),渐近稳定性的解示意图如图4.1-2所示定义4.1-3(全局渐近稳定性)若平衡状态对所有(n维实数向量空间)都具有渐近稳定性,则称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图4.1-3不稳定平衡点示意图定义4.1-4(不稳定性)若对于一个实数,总找不到一个实数,使时,有,,则称平衡状态为不稳定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从平衡点的邻域出发的系统轨线,不管多小,均离开区域,如图4.1-3所示。
自适应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自适应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自适应系统是指能够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自动调整和适应自身的系统。
自适应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机器学习、软件工程等领域,并且正在成为当今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概念、设计模式、应用领域、未来趋势等角度进行阐述,探讨自适应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第一章概念自适应系统最早由荷兰人J.C. Willems在1986年提出,其核心理念是系统应该能够自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自适应系统分为两种:基于控制论和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系统。
基于控制论的自适应系统通过调整系统的控制参数来实现自适应,这种方法适用于反馈控制领域。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系统通过对自身的学习和适应来实现自适应,这种方法适用于模式识别等领域。
第二章设计模式在设计自适应系统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设计模式:反馈控制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和强化学习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的核心是对系统的误差进行反馈控制,调整控制参数来使系统的误差最小化,从而实现自适应。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来实现自适应。
强化学习系统是一种基于奖励和惩罚的学习方法,在系统面临不同的环境时,通过最大化奖励来选择最优策略,从而实现自适应。
第三章应用领域自适应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机器学习、软件工程等领域。
在计算机网络领域,自适应系统可以帮助网络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流量情况自动调整带宽、缓存等参数,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
在机器学习领域,自适应系统可以通过学习样本中的特征来自动调整模型的参数,提高模型的准确率和可靠性。
在软件工程领域,自适应系统可以帮助软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用户体验。
第四章未来趋势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自适应系统也将越来越普及和成熟。
未来,自适应系统将会更多地应用于物联网、自动驾驶、智能城市等领域,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自适应第二章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
辨识问题分为两类: 1、黑箱问题(完全辨识问题):被辨识系统的基本特性 完全未知。辨识这类系统很困难,目前尚无有效的办法。 2、灰箱问题(不完全辨识问题):系统的某些特性已知。 这种情况下,系统辨识简化成阶的辨识和参数估计问题。
二、辨识步骤
由于辨识目的不同,辨识精度要求 以及模型型式等就不同。
试验设计包括:变量的选择;采用 何种输入信号(包括信号大小); 采样速率(时间间隔大小)等。 参数估计是系统辨识中最主要的 部分。方法:最小二乘法;极大 似然法等。 模型的有效性、正确性只能通过 试验来验证。 系统辨识是研究如何用试验分析 的方法,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的一门学科。
r (t ) am e1 (t ) km [ ] * b0 (t ) b0 y p (t )
* a0 (t ) a0 T
r (t ) [ *] ] (t ) 令: (t ) [ b0 (t ) y p (t ) b0 (可调参数向量) (参数希望值-常数) (输入信号向量)
*
k m a* ( s ) 0 ( s) Dm ( s) kmb ( s) D p ( s) k p N p (s)
*
令0 ( s) Dm ( s) q( s) D p ( s) kmb* ( s )
即:
0 ( s ) Dm ( s )
Dp ( s)
*
商:q( s)
余式:kmb* ( s )
N m (s) Dm ( s )
首1互质多项式,1≤k-L≤n-m
已知:Dm ( s)是Hurwitz多项式(即稳定)
辨识目的:根据r (t )、y p (t )决定k p和N p ( s)、Dp ( s)的系数。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程实现
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程实现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自适应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和自动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自适应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能够根据环境和工况的变化自动调整控制参数,以保持系统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工程实现。
首先,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MRAC)和直接自适应控制(Direct Adaptive Control, DAC)两种主要方法。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基于系统模型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它首先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来调整控制参数。
具体而言,该方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模型参考控制器和参数调整器。
模型参考控制器的作用是根据系统模型和误差信息计算出期望控制量,而参数调整器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调整控制参数,使系统输出逼近期望输出。
直接自适应控制是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自适应控制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系统模型,直接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来调整控制参数。
直接自适应控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参数调整器和控制器。
参数调整器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调整控制参数,而控制器根据调整后的参数计算控制量,使系统输出逼近期望输出。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工程实现。
在实际工程中,自适应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基准模型、控制器和参数调整器等组成部分。
传感器用于感知系统的工作状态和环境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
执行器根据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来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
基准模型是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参考模型,用于设定期望输出以及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
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和实际输出计算出控制量,以调整系统的工作状态。
常见的自适应控制器包括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PI)控制器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等。
比例积分控制器根据误差信号的大小和变化率来调整控制量,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根据系统模型和误差信号计算出期望控制量。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析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概念和分类,主要介绍了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特点和结构原理,并通过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了状态变量可测时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既能求出参数调节的自适应规律,又能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字:自适应控制系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自适应规律;稳定性1引言自适应控制器应当是这样一种控制器,它能够修正自己的特性以适应对象和扰动的动特性的变化。
这种自适应控制方法应该做到:在系统运行中,依靠不断采集控制过程信息,确定被控对彖的当前实际工作状态,优化性能准则产生自适应控制规律,从而实时地调整控制器结构或参数,使系统始终自动地工作在最优或次最优的运行状态。
自适应控制系统主要分为自校正控制系统和模型参考适应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及其它的应用举例。
2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2.1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特点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是一类重要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它的特点是不需要进行性能指标的变换,实现容易,自适应速度快,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对于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事先难以确知或它们的数学模型经常变化的系统,常规控制往往难以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可以处理这类控制问题。
它不需要对被控对彖进行在线辨识,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控制器的参数是随着对彖特性的变化和坏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的,从而使系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只要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参考模型,就能使自适应控制需要的时间足够小,从而使被控对象参数变化过程比起参考模型和对象本身的时河响应要慢得多。
2.2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结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典型结构如图 1所示。
它主要由参考模型、可调系统和自适应机构组成,其中可调系统包括被控对象和可调控制器。
参考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控制模型,这就使得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控制,它不需要对性能指标进行变换。
可调系统和参考模型之间性能的一致性由自适应机构保证,性能一致性程可以由可调系统和参考模型之间的状态误差向量或输出误差向屋来度量,自适应机构按减小偏差的方向修正或更新控制律,以使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期望性能指标。
模型参考自适应器的设计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基本概念,做出了模型参考自适应的系统结构图,然后介绍了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三种常用的方法。
结合遗传算法的学习,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设计自适应PID控制器,在论文中,随着交叉互换率与突变率随基因的适应度值而变化,因而增强了算法的性能。
最后结合MATLAB的学习,举出了一个例子,做出了仿真。
从仿真的结果来看,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超调量,使系统更加稳定,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
关键字:遗传算法自适应控制器仿真1.前言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是从模型跟踪问题或模型参考控制(model reference control,MRC)问题引申出来的。
在MRC中,只要设计者非常了解被控对象(其模型已获知)和它应当满足的性能要求,即可提出一个被称为“参考模型”的模型,用以描述希望的闭环系统的输入输出性能。
MRC的设计任务是寻求一种反馈控制率,使被控对象闭环系统的性能与参考模型的性能完全相同。
但在对象参数未知的情况下,MRC是不可行的。
处理这种情况的一种途径是,采用确定性等价方法,即用参数估计值代替控制率中的未知参数,从而得到了MRAC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结构由图1可知,MRAC 系统有两个环路组成:内环和外环。
内环与常规反馈系统类似,由被控对象和可调控制器组成,称为可调系统;外环是调整可调控制器参数的自适应回路,其中的参考模型与可调系统并联。
由于加在可调系统的参考输入信号同时也加到了参考模型的输入端,所以参考模型的输出或状态可用来规定希望的性能指标。
因此,MRAC 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根据被控对象结构和具体控制性能要求,设计参考模型,使其输出m y 表达对参考输入r 的期望响应;然后在每个控制周期内,将参考模型输出m y 与被控对象输出y 直接相减,得到广义误差信号y y e m - ,自适应机构根据一定的准则,利用广义误差信号来修改可调控制器参数,即产生一个自适应控制率,使e 趋于零,也就是使对象实际输出向参考模型输出靠近,最终达到完全一致。
自适应系统的设计
自适应系统的设计自适应硬件自动地改变它们的行为以适应故障和环境的变化需求,这些改变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发生才会有效。
因此自适应系统应具有容错性和实时两方面特性。
容错包含两个不同的过程:故障检测与隔离(Fault Detection and Isolation,FDI)及故障恢复(Fault Recovery)。
演化硬件对FDI过程没有作用,但它很适合于进行故障恢复操作。
故障检测与隔离FDI方法可用来判断一个系统的行为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是,则判定系统的特定部位发生了故障。
理论上故障检测很简单:只要观察系统响应是否与期望的响应一致。
通常以性能阀值作为判定标准,超过阀值则表明系统出现故障。
不过在设置这些阀值时需要注意:若阀值过宽,则会出现漏检;若阀值过窄,则会出现误判。
实际上,真正的困难的是故障隔离,其根本在于可能会出现多种故障变现为同一症状的现象。
关键的术语:(1)事故(Mishap):任何意外的或一系列导致伤害、死亡或其他灾难情况的事件(2)危险(Hazard):任何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可能引发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系统破坏或崩溃、环境破坏的条件。
(3)失效(Failure):无力完成指定任务(4)故障(Fault):可能引起失效的缺陷这几个术语之间存在一个因果关系,具体表现如下:故障——失效——危险——灾难(5)故障模式(Failure Mode):对系统或组件的行为以及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类缺陷。
判断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后果可能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典型的方法包括:故障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Analysis,FMEA):一种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可检查每一个组件的故障模式,并判断这些故障如何影响系统性能。
故障树(Fault Tree Analysis,FTA):一种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起假定已经发生了某个故障,然后逐个分析子系统,查找故障源。
故障模式与效应测试(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Testing,FMET):向系统注入故障并观察其影响效果。
自适应作业2--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的设计
自适应控制作业二: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姓名: 学号:Tasks a)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does the model have the property of perfect following?原系统:原系统:y ay bu·=-+参考模型:参考模型:参考模型: y a y b u m m m m c ·=-+控制信号为:12u y c q q -u=我们总是希望原系统的输出y 能跟参考模型的输出y m 一致,即希望y 与y m 有如下关系式:有如下关系式:y y m y y m··=ìïí=ïî那么,将12u y c q q -u=代入到y ay bu ·=-+中,再让y y m ··=可得:可得: ())1221y ay bu ay b u y a b y b u c c q q qq ·=-+=-+-=-++(a yb u y m m mc ·=-+=若要上式成立,只需要令若要上式成立,只需要令 /11()/22b b b b m m a b aa ab m m q q q q ==ììïïÞíí+==-ïïîî 所以当选择/1()/2b b m a a bm q q =ìïí=-ïî时,参考模型和原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时,参考模型和原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b) Design an adaption law using MIT rule so that the error between plant output and model output goes to zero. Draw a block diagram of such MRAS design scheme.Tracking error :e y y m =- Choose cost function :21()()2J e q q = Update rule : d J ee dt q d d g g dq dq=-=- 对于此系统:)21y a y b u m m m m cy a b y b u cq q ··ì=-+ïíï=-++î( 可见q 仅与仅与y y 有关,与y m 无关。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在控制领域,自适应控制技术是一种高级的控制方法。
它可以根据被控对象的变化实时地调节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更是创造了更高的控制层次和精度,提高了现代化控制技术的水平。
本文旨在介绍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是一种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系统的控制方法。
该方法需要先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将模型参数作为实时输入,实时地调整模型,以达到更加精确的控制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适应系统的变化。
它可以针对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等问题进行动态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加精确的控制目标。
同时,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调整参数,使系统具有更好的智能化。
二、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1. 系统建模在进行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系统的设计时,首先需要对被控对象进行建模。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数学方程,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稳态特性等。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建模方法,如动力学法、神经网络法、滑模控制法等。
2. 参数辨识在建立完系统的模型之后,我们需要对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
参数辨识是指通过对系统进行实验,利用数据处理方法,确定系统数学模型中的各个参数。
常用的参数辨识方法包括极小二乘法、脉冲响应法、阶跃响应法等。
3. 控制算法设计在确定系统模型和参数之后,我们需要设计控制算法。
常用的基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算法包括最优控制、模型预测控制、直接自适应控制、间接自适应控制等。
4. 控制器实现在完成算法设计之后,我们需要将算法转化为实际可行的控制器。
控制器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如使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控制器芯片来设计。
也可以通过软件实现,如使用MATLAB或者Simulink等软件进行模拟仿真。
5. 控制器调试和实验在完成控制器实现之后,我们需要对系统进行调试和实验。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建大)
代入(2.1)式: Kc B e ym (2.5)
其中 B
B2
Kp Km
为一系数。
自适应律为一积分适应律:Kc(t )
Kc(0)
t
B0
e
ymd
(2.6)
系统构成框图:
Kmq(s)
ym
R
P(s)
+e
-*
Kc
Kp
q(s)
p(s)
yp
*B
+
Kc(0)
需要两个乘法器和一个积分器,可用模拟元件构成。
当其它参数,如T、τ发生变化时,也可仿效这种方法设计,
自适应律为: Kc Beym
R为一阶跃信号,即R(t)=A×1(t), 当t →∞,ym 达到稳态,此时,ym=Km × A 此时,e 的动态方程为( 把 Kc 代入,方程两边对t 求导),
b2e b1e e -K pK c R -K pBeym A -K p ABeKm A
即: b2e b1e e BK pKm A2e 0
(2.3)
Kc
p( D)
欲消去 q(D) / p(D),
ym Km q( D)
R
p( D)
即:
q( D) p( D)
ym R Km
代入(2.3)式,
e Kc
-
Kp Km
ym
(2.4)
e
Kp
Kc - Km ym
Kc
-
B2e
e Kc
(2.1)
第三章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2 局部参数最优化设计方法
时,系统不稳定。
作业:实验2 用局部参数最优化方法设计MRAC
实验二 用MIT方法设计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适应控制作业二: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姓名: 学号:Tasksa) 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does the model have the property of perfect following?原系统: y ay bu ∙=-+ 参考模型: y a y b u m m m m c ∙=-+ 控制信号为:12u y c θθ-u=我们总是希望原系统的输出y 能跟参考模型的输出y m 一致,即希望y 与y m 有如下关系式:y y m y y m∙∙=⎧⎪⎨=⎪⎩那么,将12u y c θθ-u=代入到y ay bu ∙=-+中,再让y y m ∙∙=可得:())1221y ay bu ay b u y a b y b u c c θθθθ∙=-+=-+-=-++(a yb u y m m mc ∙=-+=若要上式成立,只需要令 /11()/22b b b bm m a b a a a b m m θθθθ==⎧⎧⎪⎪⇒⎨⎨+==-⎪⎪⎩⎩ 所以当选择/1()/2b bm a a b m θθ=⎧⎪⎨=-⎪⎩时,参考模型和原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b) Design an adaption law using MIT rule so that the error between plant output and model output goes to zero. Draw a block diagram of such MRAS design scheme.Tracking error : e y y m =-Choose cost function : 21()()2J e θθ=Update rule : d J e e dt θδδγγδθδθ=-=- 对于此系统:)21y a y b u m m m m cy a b y b u c θθ∙∙⎧=-+⎪⎨⎪=-++⎩( 可见θ仅与y 有关,与y m 无关。
而))2121y a b y b u py a b y b u c c θθθθ∙=-++⇒=-++(( (这里p 为微分算子)()2112p a b y b u cb uc y p a b θθθθ⇒++=⇒=++因此:12b u c e y y y m m p a b θθ=-=-++ 221122bu ey c p a b e y b yp a b θθθθθθ∂∂⎧==⎪∂∂++⎪⇒⎨∂∂⎪==-⎪∂∂++⎩ 其中:()22211*2222b u b u y b bc c y p a b p a b p a b p a b θθθθθθθ∂=-=-=-∂++++++++理论上来说,在选择控制器参数的时候,我们选择了()/2a ab m θ=-,那么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2m p a b p a θ++≈+,因此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式子改写为:21mm bu ec p a e b y p a θθ∂⎧=⎪∂+⎪⎨∂⎪=-⎪∂+⎩ 那么很容易就可以推算出:1221m mm m bu bu ec c re re r e t p a p a e by by re re r e tp a p a θθθθ∂⎧∂=-=-=-⎪∂∂++⎪⇒⎨∂∂⎪=-=-=-⎪∂∂++⎩这样就利用MIT-Rule 就得到了调节装置的参数,对这个系统进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方框图如下:c) simulate this MRAS using different adaption gain. plant output and model output Plot.此时,0.5()12()2m cY s U s Y s U s ⎧=⎪⎪+⎨⎪=⎪+⎩Matlab 仿真图如下:Case 1:相同的信号,不同的r 值●方波信号下,不同r 对应各参数的情况周期为10s ,幅值为1的方波信号 (1)误差时间t误差e(2)输出跟踪情况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0.2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1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5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7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3)调节器参数趋于理想值的情况由第一问可知,当选择/1()/2b bm a a b m θθ=⎧⎪⎨=-⎪⎩时,参考模型和原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对于此系统,最好的调节器参数应该为12/2/0.54/21/0.52m m b b a a b θθ===⎧⎨=-=-=⎩()(),下面讨论在不同r 的条件下,调节器参数趋向于理想参数的过程r 不同时,调节器参数一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1r 不同时,调节器参数一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 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2当r=0.2时,1θ和2θ在t=5000时还没达到理想值。
当r=1时,1θ和2θ在t=1300附近达到理想值。
当r=5时,1θ和2θ在t=200附近达到理想值。
当r=7时,1θ和2θ在t=130附近达到理想值。
(4)控制信号U时间t控制信号ur 不同时,控制信号u 的情况比较明显的可以看出,上面四种情况下,1)当r 越大时,实际输出与模型输出下的误差能够越快的趋向于0 2)当r 越大时,实际输出可以更快更准确的更准确的跟踪模型的输出 3)当r 越大时,调节器参数能够更快更准确的趋向于理想值为了验证r 越来越来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r 增大会不会带来副作用,我们继续增大r ,观察这些参数的状态▼依次增大r ,观察各参数的状态,以下给出,r=1000时对应的情况 (1)误差时间-t误差-e(2)输出跟踪情况时间-t实际输出y 模型输出y m方波输入下,当r =1000时实际输出跟踪模型输出的情况(3)调节器参数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1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2可见,方波输入下,当r 很大很大时,虽然系统会出现明显的波动,但是实际输出还是能够很好的跟踪模型输出的,为讨论折现的情况出现是否跟输入信号有关,下面也会给出正弦信号和阶跃信号下,r 很大时,各参数的状态的。
●正弦信号下,不同r 对应各参数的情况 (1)误差误差e时间t正弦输入时,不同r 下的模型输出与实际输出的误差(2)输出跟踪情况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0.2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1-0.500.51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1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时间t 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5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1-0.500.51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7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3)调节器参数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由第一问可知,当选择/1()/2b bm a a b m θθ=⎧⎪⎨=-⎪⎩时,参考模型和原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是完全一样的。
因此对于此系统,最好的调节器参数应该为12/2/0.54/21/0.52m m b b a a b θθ===⎧⎨=-=-=⎩()(),下面讨论在不同的条件下,调节器参数趋向于理想参数的过程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1r 不同时,调节器参数一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2r 不同时,调节器参数一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4)控制信号U时间t控制信号ur 不同时,控制信号u 的情况可见,在正弦输入下,有着同样四种情况,增大r 继续验证▼依次增大r ,观察各参数的状态,以下给出,r=1000时对应的情况 (1)误差时间-t误差-e(2)输出跟踪情况时间-t实际输出y 模型输出y m(3)调节器参数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1正弦输入下,当r=1000时调节器参数t h et a1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2正弦输入下,当r =1000时调节器参数t h et a2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可见,正弦信号下有着与方波信号下类似的结论,虽然波动比较大,但是还能能够跟踪模型输出的,当然正弦信号下的跟踪能力明显没有方波信号下好,存在这相位差,而且调节其参数很不稳定,关于输入信号的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下一小问在讨论。
●阶跃信号下,不同r 对应各参数的情况 (1)误差误差e时间t阶跃输入时,不同r 下的模型输出与实际输出的误差(2)输出跟踪情况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0.2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1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时间t 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5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时间t模型输出y m 与实际系统输出yr =7时,模型输出ym 与实际系统输出y 的比较(3)调节器参数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1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2r 不同时,调节器参数一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4)控制信号U时间t控制信号u可见,在阶跃输入下,有着于前两种输入信号同样的四种情况,增大r 继续验证▼依次增大r ,观察各参数的状态,以下给出,r=1000时对应的情况 (1)误差时间-t误差-e(2)输出跟踪情况时间-t实际输出y 模型输出y m(3)调节器参数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1阶跃输入下,当r =1000时调节器参数th et a1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时间-t调节器参数-t h e t a 2阶跃输入下,当r =1000时调节器参数t h et a2趋向于理想值的情况可见,阶跃信号下有着与强两种信号下类似的结论,虽然波动比较大,但是还能能够很好的跟踪模型输出的,阶跃信号下的跟踪能力明显比前两者好,误差很快就趋于0了,且之后不会再有波动,然而调节器参数总是无法达到理想值,可见不同的输入对不同的参数有影响(这点下一小题在讨论)。
总结:综合上面的各种情况来看:(1)在合理的条件下,r 越大,系统收敛得越快,跟踪能力越好,调节器参数能更快的趋向于理想值。
(2)对于一阶系统,r 很大很大时,只会引起较大的波动,但是不会出现发散即实际输出不能跟踪模型输出的情况。
(3)r 越大,理论上讲,系统收敛的越快,然而,由于r 越大,有可能引起很大的波动,所以,当r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系统的状态会变得非常的不好,因此,个参数的稳定性和其收敛的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然而在r 可以取值的范围内,能够选择到一个比较理想的r ,使得两者都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