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合集下载

中山大学2013届毕业生生源介绍

中山大学2013届毕业生生源介绍

5
2 3 3 4 11 5 7 7 12 12 11
东校区 汤慧杰老 师,02039332655 南校区 毕耀华老 师,02084114266
陈海华老 南校区和 师,020珠海校区 84113831
13
5
28 7 12 10
东校区
26 11 6 9 4 6 8 2 11 12
南校区
张春华老 师,02039332659
2 1
附属第 二医院 (孙逸 仙纪念 医院)
儿科学 耳鼻喉 科学 妇产科 急诊医 康复医 学与理 口腔医 临床检 验诊断 麻醉学 皮肤病 学与性 神经病 外科学 眼科学 影像医 学与核 中西医 结合临 肿瘤学 分子医
32 7 7 12 1 1 5 1 3 5 6 30 2 11 2 5
北校区 张琳老 师,02081332468
10 12 1 11
南校区 董婉老 师,02084113458
32
1
12
南校区
50
黄晶老 师,02084115619
14
28
叶玮茵老 师, 珠海校区 07563668114
19 4
9
15
4
8
陈建存老 师,02030332303 或02084113150
14
东校区
7
6
法学硕 士(环 境与资 源保护 法学硕 士(刑 法学) 法律硕 士(法 法律硕 士(非 法学) 行政管 政治与 政治学 公共事 原理 务管理 社会保 土地资 学院 源管理 财务与 投资管 产业组 织与管 工商管 理硕士 (MBA) 管理科 学与工 会计学 管理学院 会计硕 士 (MPACC 技术经 济及管 金融学 旅游管 企业管 营销学 资产评 估硕士 中共党 马克思 主义基 本原理 马克思 主义发 马克思 主义中 国外马 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克思主 思想政 治教育

中山大学2015年免试研究生拟录取考生名单

中山大学2015年免试研究生拟录取考生名单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14511143 20111811713 U201116296 35110214 35110218 201130650435 41130025 U201116380 34110516 11353074 11328027 11328264 11328180 11316102 11328087 11327034 11328152 11328232 11328245 11328046 11328243 11328222 11328188 11327007 11328033 11328050 11328287 11327030 10378038 11336246 11328012 11328172 110602103 320110906560 201100030107 201100080126 201104019 11328037 11328197 11328263 11356088 2011303072 2011014192 20110562 83110611 201100070169 201103124 2011211051 23120112203965 4303110407 34110333 34110736 20110601224 11328270 11328124

关于聘任杨泽生等31人教师职务的通知

关于聘任杨泽生等31人教师职务的通知

中大人事〔2010〕8号关于聘任杨泽生等31人教师职务的通知各学院、直属系:经所在学院、直属系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评审、推荐,学校教师编制核定与职务聘任委员会审议,学校批准,同意聘任杨泽生等7人为教授,聘任蔺志强等20人为副教授。

经所在学院、直属系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审议,学校审核批准,同意聘任黎黎等4人为讲师;同意认定在站博士后权家玉等3人具备助理研究员资格(名单附后)。

以上教师的岗位等级执行新聘职务的最低等级。

本校教师职务聘任时间、岗位等级聘用时间从2010年6月11日起开始计算;来自校外的新聘教师职务聘任时间、岗位等级聘用时间从正式报到之日起开始计算。

境内外应届毕业生必须在取得正式颁发的最—1—高学位证书后才能受聘教师职务。

在站博士后的资格认定时间从进站之日起开始计算。

特此通知。

附件:聘任杨泽生等31人教师职务的名单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二日主题词:人事聘任教师通知中山大学校长办公室2010年6月22日印发责任校对:刘玉亮—2—附件聘任杨泽生等31人教师职务的名单一、教授(共7人)中国语言文学系:杨泽生历史学系:温春来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张和清生命科学学院:苏应娟、辛国荣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康显桂、农革二、副教授(共20人)历史学系:蔺志强岭南学院:才国伟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周燕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张鹏管理学院:邓靖松教育学院:姜海龙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杨燕、张俊玉工学院:胡玲玲、谭晓军、张辉地球科学系:成谷海洋学院:李雁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元新、吴维刚、张木水、郑慧诚、周凡药学院:毕惠嫦、欧田苗—3—三、讲师(共4人)传播与设计学院:黎黎、苏芸旅游学院:马凌护理学院:张利峰四、在站博士后具备助理研究员资格(共3人)历史学系:权家玉(2009.08.19)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何运兵(2009.07.09)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汤新艺(2009.07.17)—4—。

夏南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说课讲解

夏南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说课讲解

Valuation of alternatives
• Together, these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provide the rationale for making decisions: if the decision maker does not perceive alternatives, or sees no reason to choose between the alternatives if they are perceived, then no decision will be made. Therefore, the valuation method used must be related to the objective involved in making the decision and the way in which that objective is expressed.
• 3.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on the capital invest• ment decision—Chapters 9 and 10. • 4.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 ext—Chapter11. •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axation, i• The nature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 An overview • The course covers a particular area of managerial
economics: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 by business corporations. Nevertheless such a theory cannot succeed in its task if it is developed in isolation from what actually does happen in practice, so we should guide and enric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ormative approach.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6年夏令营名单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6年夏令营名单

申请专业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 2 页,共 9 页
ID编号 288 289 291 292 299 305 309 322 327 330 333 344 348 349 350 351 357 364 365 366 370 371 372 377 378 398 400 402 404 422 425 427 431 434 437 439 443 452 455 465 473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6 487
第 1 页,共 9 页
ID编号 86 89 93 94 95 99 100 104 105 108 109 110 111 116 118 123 126 127 132 137 138 140 147 154 164 169 193 197 198 201 206 208 210 211 216 223 229 230 234 235 239 241 244 246 248 251 253 256 257 269 274 280

中大岭院2012年硕士录取情况表

中大岭院2012年硕士录取情况表
岭南学院2012年硕士生复试录取结果
姓名 吴昌旻 梁秀贤 何焕明 彭远洋 刘华清 宋晓静 王环 肖莹 孟令昊 刘嘉伟 乔立 王秋韵 郑弘书 梁安琪 张佳颖 蒋薇 王菁 肖智泉 左乐曾 曾沛 梁溥森 杨斐 刘开毅 谢卓之 陈左茜 报考专业名称 初试成绩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金融 414 402 375 393 371 389 386 380 369 378 374 372 387 358 357 368 366 344 348 345 334 348 357 369 348 复试成绩 421.0 421.6 443.2 420.0 427.6 405.6 406.4 411.6 421.0 406.6 409.8 396.0 380.2 402.4 402.8 391.4 391.4 409.4 401.2 403.0 413.0 397.0 382.6 367.6 385.6 总成绩 835.0 823.6 818.2 813.0 798.6 794.6 792.4 791.6 790.0 784.6 783.8 768.0 767.2 760.4 759.8 759.4 757.4 753.4 749.2 748.0 747.0 745.0 739.6 736.6 733.6 复试录取结果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建议录取 财经新闻方向 备注
第 1 页,共 2 页
刘青 申亚秋 郑昊先 陈伟杰 刘凇源 刘文慧 万晓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录取情况2011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录取情况2011

岭南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董博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 418.0 122.0 202.0 620.0 建议录取2 贺淑玉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391.0 126.3 207.3 598.3 建议录取3 李明慧区域经济学区域发展与产业组织 411.0 111.6 186.6 597.6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谢红献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415.0 122.0 216.0 631.0 建议录取2 郝占超西方经济学公司制度与治理 418.0 114.0 202.0 620.0 建议录取3 黄维钊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研究 387.0 126.0 217.0 604.0 建议录取4 赵鹏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研究 405.0 102.0 182.0 587.0 建议录取5 王廷西方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 403.0 100.8 181.8 584.8 不录取6 干思炯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研究 388.0 86.5 178.5 566.5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于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 389.0 126.8 221.8 610.8 建议录取2 王音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84.0 138.6 223.6 607.6 建议录取3 谢颖婷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 373.0 139.2 223.2 596.2 建议录取4 黄蔼霞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383.0 95.0 177.0 560.0 不录取5 肖丽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 373.0 96.4 181.4 554.4 不录取6 张晓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与规划 380.0 95.2 169.2 549.2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韩彩银数量经济学金融市场与投资 399.0 108.0 187.0 586.0 建议录取2 尹源远数量经济学数量金融与保险 381.0 100.0 177.0 558.0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财政学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翁振军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 407.0 113.0 190.0 597.0 建议录取2 韩然财政学会计与公司治理 393.0 118.8 184.8 577.8 建议录取3 吴利锋财政学税收理论与税收法律 384.0 118.2 185.2 569.2 建议录取4 陈文秀财政学会计与公司治理 412.0 90.6 145.6 557.6 不录取5 刘翠玲财政学会计与公司治理 384.0 92.6 154.6 538.6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周贵接国际贸易学跨国公司贸易与投资 395.0 123.6 204.6 599.6 建议录取2 孟媛华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 399.0 121.2 193.2 592.2 建议录取3 吴丽红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与企业发展 407.0 106.4 184.4 591.4 建议录取4 林凡国际贸易学跨国公司贸易与投资 394.0 114.4 178.4 572.4 建议录取5 袁冰国际贸易学国际营销 392.0 103.6 170.6 562.6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世界经济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冯娜世界经济国际金融 408.0 121.3 207.3 615.3 建议录取2 李威世界经济国际商务研究 415.0 128.8 195.8 610.8 建议录取3 吴玲俐世界经济国际金融 409.0 122.5 197.5 606.5 建议录取4 周竹平世界经济国际投资 405.0 110.8 196.8 601.8 建议录取5 鲁凌云世界经济国际金融 400.0 123.3 201.3 601.3 建议录取6 杜曙明世界经济国际金融 400.0 118.0 194.0 594.0 建议录取7 余松世界经济国际金融 414.0 83.8 160.8 574.8 不录取8 刘盼盼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市场研究 401.0 95.3 169.3 570.3 不录取9 马涛世界经济国际金融 405.0 82.5 149.5 554.5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金融学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要400分以上,那里是公布的360分)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贾晓伟金融学公司金融 422.0 119.8 204.8 626.8 建议录取2 何路伟金融学金融市场与投资 421.0 120.0 196.0 617.0 建议录取3 周卓熙金融学金融工程 405.0 134.6 209.6 614.6 建议录取4 李韵祺金融学公司金融 420.0 134.0 194.0 614.0 建议录取5 费腾金融学金融市场与投资 426.0 126.2 183.2 609.2 建议录取6 李婧金融学金融市场与投资 400.0 123.8 199.8 599.8 建议录取7 赖林婷金融学金融市场与投资 401.0 122.2 196.2 597.2 建议录取8 吴蒙金融学金融市场与投资 410.0 124.4 184.4 594.4 建议录取9 周星星金融学金融工程 407.0 106.6 179.6 586.6 不录取10 黄丽珍金融学公司财务 410.0 109.2 175.2 585.2 不录取11 石楠金融学风险管理与精算 404.0 105.4 180.4 584.4 不录取12 朱燕华金融学理财与精算 400.0 92.0 164.0 564.0 不录取13 李霖金融学国际金融 403.0 93.0 159.0 562.0 不录取注: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金融硕士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钟浪金融硕士公司金融 402.0 140.0 206.0 608.0 建议录取2 黄韡金融硕士金融投资 419.0 120.0 187.0 606.0 建议录取3 陈沐霞金融硕士风险管理与金融工程 393.0 130.0 193.0 586.0 建议录取4 冼彬麟金融硕士金融投资 402.0 108.0 182.0 584.0 建议录取5 孙孟明金融硕士金融机构管理 363.0 132.0 192.0 555.0 建议录取6 陈梦欣金融硕士金融投资 381.0 86.0 152.0 533.0 不录取7 陈建新金融硕士金融投资 369.0 88.0 157.0 526.0 不录取8 戚春艳金融硕士金融投资 362.0 85.0 145.0 507.0 不录取(后面三个初试成绩都不及格)"注:1、此表为原报考专业为金融硕士的考生复试及录取情况2、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金融硕士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调剂生)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备注1 许硕金融硕士金融市场与投资 396.0 122.0 215.0 611.0 建议录取金融学调入2 郭其伟金融硕士国际金融市场研究 389.0 140.0 209.0 598.0 建议录取世界经济调入3 刘凯金融硕士国际投资 388.0 120.0 208.0 596.0 建议录取世界经济调入4 郭李鹏金融硕士国际金融 398.0 118.0 193.0 591.0 建议录取世界经济调入5 黄丽珍金融硕士公司财务 410.0 109.2 175.2 585.2 建议录取金融学调入6 覃日明金融硕士公司金融 395.0 108.0 190.0 585.0 建议录取金融学调入7 石楠金融硕士风险管理与精算 404.0 105.4 180.4 584.4 待定金融学调入8 郭延峰金融硕士国际金融 388.0 123.0 194.0 582.0 待定金融学调入9 叶培亮金融硕士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 394.0 106.0 180.0 574.0 待定金融学调入10 张路金融硕士金融理论与政策 390.0 143.0 183.0 573.0 待定金融学调入11 杨淳金融硕士公司金融 386.0 132.0 186.0 572.0 待定金融学调入12 王莹金融硕士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 386.0 102.0 185.0 571.0 待定区域经济学调入13 李逊金融硕士国际金融 399.0 116.0 171.0 570.0 待定世界经济调入14 严夏金融硕士国际投资 389.0 136.0 180.0 569.0 待定世界经济调入15 胡东霞金融硕士公司财务 395.0 107.0 173.0 568.0 待定金融学调入16 王毅宏金融硕士金融市场与投资 388.0 91.0 179.0 567.0 待定金融学调入17 孙经宇金融硕士金融市场与投资 386.0 104.0 179.0 565.0 待定金融学调入18 朱燕华金融硕士理财与精算 400.0 92.0 164.0 564.0 待定金融学调入19 李霖金融硕士国际金融 403.0 93.0 159.0 562.0 待定金融学调入20 陈敏华金融硕士国际金融 393.0 97.0 162.0 555.0 待定世界经济调入21 闵姣金融硕士国际金融 389.0 92.0 165.0 554.0 待定世界经济调入22 孙敦想金融硕士区域经济一体化 390.0 91.0 151.0 541.0 待定区域经济学调入"注:1、此表为调剂到金融硕士的考生复试及录取情况2、录取情况为“待定”的考生,是否能被录取视学校扩大的专业学位招生指标多少而定3、体检不合格者,自动取消录取资格"岭南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1 李毅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415.0 123.0 201.0 616.0 建议录取2 王佩管理科学与工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406.0 122.0 206.0 612.0 建议录取3 路萍萍管理科学与工程运营管理 404.0 131.0 206.0 610.0 建议录取4 吴琼管理科学与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410.0 124.0 199.0 609.0 建议录取5 李玮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 398.0 124.0 209.0 607.0 建议录取6 喻晓晴管理科学与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407.0 122.0 199.0 606.0 建议录取7 梁文澜管理科学与工程营销管理 401.0 127.0 205.0 606.0 建议录取8 白若琪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398.0 128.0 204.0 602.0 建议录取9 陈金枝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411.0 116.0 185.0 596.0 建议录取10 肖俊管理科学与工程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404.0 117.0 191.0 595.0 建议录取11 张淯管理科学与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386.0 124.0 204.0 590.0 建议录取12 吁彬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93.0 112.0 188.0 581.0 建议录取13 何璐管理科学与工程信息管理 392.0 114.0 187.0 579.0 建议录取14 赖泽凯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92.0 110.0 179.0 571.0 建议录取15 梁柏军管理科学与工程运营管理 386.0 121.0 178.0 564.0 建议录取16 张乐管理科学与工程质量管理 391.0 101.5 171.5 562.5 不录取17 张芳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89.0 98.0 163.0 552.0 不录取18 蒋凤管理科学与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387.0 97.0 165.0 552.0 不录取19 赵华珍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 400.0 68.0 147.0 547.0 不录取20 明经宇管理科学与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392.0 74.0 149.0 541.0 不录取21 凌俊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389.0 72.0 147.0 536.0 不录取22 邱磊管理科学与工程项目管理 387.0 65.0 148.0 535.0 不录取23 上官高通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 386.0 72.0 149.0 535.0 不录取24 靳维新管理科学与工程商业模式创新与管理咨询 386.0 75.0 145.0 531.0 不录取岭南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单考班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总成绩排名考生姓名复试专业研究方向名称初试成绩面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录取情况备注1 黄贤旺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443.0 123.0 211.0 654.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2 谭超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422.0 119.0 196.0 618.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3 赵冰冰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408.0 123.0 202.0 610.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4 白韶辉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414.0 116.0 192.0 606.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5 张黎宁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418.0 113.0 186.0 604.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6 王斌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412.0 111.0 186.0 598.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7 庞健辉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84.0 130.0 211.0 595.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8 张晓莉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80.0 128.0 204.0 584.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9 李燕琴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91.0 119.0 192.0 583.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10 段润虎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72.0 116.0 192.0 564.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11 唐静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59.0 116.0 197.0 556.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12 左彪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58.0 113.0 191.0 549.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13 邱陶标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54.0 115.0 190.0 544.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14 邓奇志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38.0 114.0 193.0 531.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15 王志玺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34.0 114.0 190.0 524.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16 邓穗兴管理科学与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329.0 108.0 180.0 509.0 建议录取单独考试。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秋季学期)通识教育课程安排一览表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2013学年第二学期(秋季学期)通识教育课程安排一览表

120 180 180 180 220 160 120 120 120 120 30 30 40 30 30 30 30 30 200 200 200
中国历史上的女性与社会性别(通 易素梅(讲师(高校)) 识课) 走近文化人类学(通识课) 摩登舞(男女班) 时尚校园舞蹈 现代网球运动(提高班) 游泳(初级) 游泳(初级班) 羽毛球 羽毛球(提升班) 自由泳 地球、海洋与生命 地球、海洋与生命 分子营养与健康饮食 姜娜(讲师(高校)) 张晓红(讲师(高校)) 张晓红(讲师(高校)) 范宏伟(副教授) 张新萍(副教授) 王守力 王守力 武东海(讲师(高校)) 杨茜(副教授) 袁建平(教授) 袁建平(教授) 袁建平(教授)
当代英文励志经典小说选读(通识 杨晓红(高级讲师) 课) 当代英文励志经典小说选读(通识 杨晓红(高级讲师) 课) 英国社会与文化(通识课) 英美文学选读(通识课) Joanna Wilk 朱坤领(讲师(高校))
42 珠海校区 43 珠海校区 44 珠海校区 45 珠海校区 46 珠海校区 47 珠海校区 48 珠海校区 49 珠海校区 50 珠海校区 51 珠海校区 52 珠海校区 53 珠海校区 54 珠海校区 55 珠海校区 56 珠海校区 57 珠海校区 58 珠海校区 59 珠海校区 60 珠海校区 61 珠海校区 62 珠海校区
外国语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岭南学院 岭南学院 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教育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海洋学院
俄罗斯与东西方(通识课) 基因、疾病与健康(通识课)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通识课) 昆虫世界与人类社会(通识课) 生命起源与进化(通识课) 生活中的经济学 管理学(通识课) 投资项目评估(通识课)

2004-2005学年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4-2005学年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2004-2005学年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励金获奖名单公示2002级一等奖:(12人)胡洁洁江舒韵郑洁燕李碧鸾梁嘉怡何惠湘程锐敏禹嘉琦邓汜杨丹曾雪仪林璜二等奖:(24人)李勤周永治卢志焜谢明华欧媛媛李翠玲洪丹霞蔡萍萍廖丽梁莹凌桃根许琼瑶何旻郭滢珊姚倩文王石秋邱晓雯连燕妹曹梦可王卉杨文隽黄琪琪吴瑞清容飞三等奖:(37人)蒋兴周建强黄健威陈锐徐冠杰史春燕贾茜张露艳陈宇敏潘静唐治敏古菲许子君杜超彦杨伟光李俊王夕虹龙建飞黄兆坤曾诚吴燕玲凌敏邹巧娣张人旭沈金秀黄何丽蒋民姜领华陆智明戴碧兰尹婵媛罗洁何静阳袁元张婧刘芸婷乔峰单项奖励金:(推迟公示)2003级一等奖(14人)张尧苏元焜杜帼睿郑丹丹郭伟文陈玉锋黄丹桦陈慧明蒋萍林建浩袁春妹何淑芬刘静宇马飞燕二等奖(27人)林晓燕宋瑜陈静雯曾敏黄颖钟伟东刘思思林卓然梁浩鲲陈立才黄载良陈升贾佳陆宝莹区烨璇李丽仪蔡丽莹高忆王宁谢基路李璐关宇冯冬莹余桂香李键津南溪邝晓婵三等奖(41人)陈金忠郝佳吴红黄锦峰林君怡何露媚凌瑞青李筱耿陈舒汀王俊杰胡秋生陈晓梅梁鸿雁林丹玮詹焕秋魏志坚陈佳丰滕志琪罗佩怡李翔宇吴琳华璀周文瑗刘云霞林珊珊杨莹莹孙鸿刚邝志铭赵子乐叶伟高郑绪婉徐敏陈燕娜何菲刘燕陈志锋曾令琤郑玉华劳溢宏贾脱颖甘婕单项奖励金:(8人)赵智文梁宇斌蔡卓斯冯莹莹廖伟池时榴林畅颖张展图2004级一等(14人)陈嘉(数分)程琳(数分) 范晓仪(金融)胡嘉琳(金融)陈浩贤(保险)朱穗莹(财政)李少吟(财政)陈班雁(经济学)袁鉴(经济学)赵碧莹(国贸)王喆(国贸)崔志鹏(物流)万凯蕊(物流)陈满(数分)二等(27人)麦晓婷(数分)邹凡(数分)陈诗璐(数分)王楠(数分)方楚旭(金融)吴淑仪(金融)曹范(金融)毛彧(金融)杨泽坚(保险)张寅天(保险)王仁仲(保险)邓翠文(财政)吴玉珊(财政)姚晓龙(财政)李俊(财政)杨烁(经济学)王海青(经济学)韩嘉定(经济学)邓小莉(经济学)葛菲(国贸)庞启富(国贸)冯倩仪(国贸)何仲彬(国贸)黄嘉劲(物流)黄伟佳(物流)麦锦燕(物流)王曦娜(物流)三等(42人)舒彬孜(数分)李微茜(数分)李静(数分)林剑菁(数分)王夕子(数分)唐吟(数分)蔡赟东(数分)戴文君(数分)滕强(金融)陈天然(金融)李跃云(金融)包杭芳(金融)赵鉴(金融)曾旸(保险)林丹妮(保险)陈敬豪(保险)钟艳(保险)凌翠玉(财政)邓琳(财政)关琨泉(财政)杨茵(财政)陈小飞(财政)钟祥敏(财政)俞汉平(经济学)张穗苹(经济学)郑丹淼(经济学)杨路辉(经济学)刘鹏(经济学)柯东璇(国贸)刘娜(国贸)罗子东(国贸)许亭秀(国贸)周茜(国贸)黄璧晖(国贸)李海燕(国贸)聂文静(物流)孙日开(物流)詹光耀(物流)何曦(物流)江小婷(物流)曹寅云(数分)梁嘉丽(国贸)单项奖励金(8人)严丽坤(数分)李瑾(国贸)王城坚(经济学)陈孟毅(财政)张娜华(保险)梁笑浪(金融)张奕然(物流)李勤(国贸)说明:1、以上获奖名单只是院系初评,最终获奖名单将由学校审核确定并公布。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物流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物流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的物流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理论和物流工程专业技能的国际化物流管理人才”。

我们培养物流人才的模式是“物流工程理论+国际化管理能力”。

项目特色国际化的师资和课程设置物流技术与管理技能并重全国领先的物流实验室和研究中心通过国际组织(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专业资质认证师资介绍学院借鉴国际国内著名商学院的办学经验,广纳人才,吸引优秀的专家学者到我院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目前,已有近40名本院教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后归国执教。

此外,还有来自其他国际顶尖学院的外籍教授、外国政要、国际著名经济学人、商界领袖来院授课讲学。

下面是部分物流专业领域的教师。

陈宏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管理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现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经济管理系系主任(兼),岭南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会副会长。

教学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企业成长与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践;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绩效。

张建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博士生导师。

2002年至2007年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

教学研究:企业理论与企业战略。

陈功玉,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现代物流技术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主任,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

教学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系统工程、技术创新与管理。

杨永福,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社科规划学科会议评审组专家,《中国大企业集团发展研究报告》系列年度报告专家(自2001年至今),广东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广东决策科学研究院教授,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教学研究:现代物流与价值链、经济复杂性系统、网络治理与公司发展。

“医药卫生管理EMBA学位项目”2008开学典礼圆满结束

“医药卫生管理EMBA学位项目”2008开学典礼圆满结束
汪 建平 副校长 肯定 了 “ 医 药卫 生 管理 E M B A 项 目 ” 在 医疗 卫 生 管理 教育 方面 所做 的成绩 , 并 向新
学员们提 出了新期望 。 随后 , 岭南 学院董事≤
卢光 启教授给新学 员们 介绍 了学 院的历 史 , f1
学员们 不仅要把这 个班看作学 习班 , 更要把t
“ 2 0 0 8 年 中国最 具 影 响 力M B A /E M B A 排 行榜 ’’
由 《世 界 经 理 人 》周 刊 和 《首席执行 官 》杂志 联合主办 的2 0 0 8 年 “ 中国最具 影 响力M B A 排行 榜 ” T- 9 8 1 6 目 在 发 布 , 中 山 大 学 M B A 项 目 荣 获
视 窗 EMBA
I
1 ........ ... .
“ 医 药 卫 生 管理 E M B A 学位 项 目" 2 0 0 8 开 学典 礼 圆满 结 束
中山大学岭南 ( 大学 ) 学院 “ 医药卫 生管理 E M B A 学位项 目 ” 2 0 0 8 开 学典礼于 2 0 0 8 年9 月2 6 日 举行 , 中山大学汪 建平 副校长 , 原 中山医科大学校 长、 岭南学 院董事会顾 问卢光启 教授 , 0 3 级 h — E M B A 校友、 广东省卫 生 厅 耿庆 山副厅 长等 领导应邀 出席 , 岭南学院张文彪书记 主持 了开 学典 礼 。
看作研 讨班 , 共 同研 究如何 更 好地 实施新 的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 , 学 有所成 , 学 有所 用 ! 陈宏辉 副院长代i
学 院欢迎 第六 届 的h — E M B A 新学 员们 , 勉压
同学秉承
博 学 “ 、
审问、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通识教育课程分类表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通识教育课程分类表

课程类别
核心课程第1类 核心课程第1类 核心课程第1类 核心课程第1类 核心课程第1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2类 核心课程第3类 核心课程第3类 核心课程第3类 核心课程第3类 核心课程第3类 核心课程第3类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进化(2 济、社会 个校区开) 第三类:科技、经 通识 经济学 济、社会 第三类:科技、经 通识 管理学 济、社会 第三类:科技、经 通识 投资项目评估 济、社会 第三类:科技、经 通识 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 济、社会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与经典阅读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 伦理学问题讨论 与经典阅读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 中国艺术史 与经典阅读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 在地图中发现历史 与经典阅读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 佛学导论 与经典阅读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 科学哲学 与经典阅读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 宗教学 与经典阅读 第四类:人文基础 通识 《忏悔录》导读 与经典阅读 通识 通识 第二类:全球视野 古希腊文学史
09、10 09、10 09、10 09、10 09、10 09 10 10 10 09、10 09、10 09、10 09、10 150 160人(开两个班) 200 120 100 180 100 200 180 180 180 160 180
副教授 博士 博士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讲师 教授;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任课教师
杨泽生 熊寰 尤洪波 魏志江 李欣荣 余成普 欧素英 蔺志强
职称及学位
教授 博士 讲师 博士 讲师、硕士 教授 讲师/博士 讲师、博士 讲师 副教授 博士

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

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

收稿日期:2022-09-18㊂ 修回日期:2023-06-11㊂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环境经济均衡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应研究 (17B J Y 06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的多维测度及其经济绩效影响研究 (18C J L 034)㊂作者简介:周杰琦,男,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学;陈达,男,通信作者,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电子邮箱为c h e n d a _s l u t s k y @163.c o m ;夏南新,男,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学㊂D O I :10.20069/j.c n k i .D J K X.202305003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技术赋能和结构优化周杰琦1,陈 达1,夏南新21.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广州5103202.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51097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摘要:人工智能作为中国抢占科技战略高地的重要抓手,能否显著释放绿色发展效应备受关注,也是理论研究亟待探讨的重要命题㊂融合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意涵,利用超效率E B M 模型测算中国省级绿色发展效率,系统考察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㊂研究发现:(1)人工智能会直接赋能绿色发展,赋能效果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㊂以地区高校平均科技产出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冲击为工具变量强化内生性控制后,结论仍成立㊂(2)人工智能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提升绿色发展效率㊂(3)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差异使得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具有异质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㊁科技人力资源积累程度越高,技术㊁资本要素越密集,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效率的赋能效果越强㊂(4)拓展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对提升绿色发展效率具有时滞性,且依托国内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比依托国外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时滞效应更明显㊂因此,应把握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开放融合创新中塑造技术竞争新优势,进而带动绿色发展转型㊂关键词: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率;超效率E B M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时滞效应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23(05)-0030-16一㊁问题提出长期以来,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㊁产业链底层环节,中国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的高污染㊁高环境风险产业,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扩大了经济规模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 重速度轻质量 及环境治理综合能力较弱,引致了产业结构性污染㊁能源消耗强度变大㊁环境风险激增等不可持续问题,发展方式亟须调整㊂尤其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叠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拓展㊁大国博弈加剧㊁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分工格局变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向集约化㊁效率化和生态化路径转变,有效促进绿色发展,成为中国获取内涵式发展新动力㊁健全循环低碳经济体系㊁解决增长与环保对立矛盾的根本之策㊂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㊂特别是在全球绿色竞争背景下,经济㊁生态和社会效益共赢的抓手是绿色技术创新[1]㊂实践中,相较传统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在前期资金投入大㊁风险评估难度大㊁获利周期长等方面的特征更明显,加上融资约束㊁生产技术具有路径依赖等桎梏,绿色技术创新面临瓶颈㊂现阶段,具有通用技术属性㊁全产业链条赋能和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人工智能技术无疑是驱动绿色技术创新㊁实现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支撑㊂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大数据结合超强算法算力,依靠深度学习和科学决策,在突破信息传播时空约束㊁减轻信息搜寻成本㊁加速创新资源互补和交换等方面具备较大优势,为推动节能降耗提供了新途径㊂并且,中国在转变发展方式㊁提升发展质量及完善民生福祉等方面也有着依托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现实紧迫性㊂然而,就现实情景而言,国内对于智能技术的运用仍处于前期探索阶段,而对于如何通过变革传统技术模式构建持续竞争力,加速神经网络㊁深度学习㊁自然语音处理等智能技术挖掘技术创新潜力㊁实现产业优化转型,进而赋能绿色发展,已成为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㊁构建新发展格局㊁抢占未来大国博弈高质量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突破口㊂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学界围绕人工智能的经济发展效应从不同角度开展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从多方面强调了实施 智能+ ㊁数智融合㊁智能产业价值创造与获取的重要意义,为社会经济领域技术创新向智能化转型奠定基础㊂并且,既有文献也各有侧重地从劳动力市场冲击[2]㊁产业空间转移[3]㊁资本结构优化[4]及产业价值链地位攀升[5]等细分维度对人工智能的社会经济后果进行探讨,认为不同经济体㊁产业或企业可以凭借智能技术优势在智能经济时代构建持续竞争力,并通过调整要素配置结构,重构技术创新过程和资源配置方式,加强经济运行效率,获取竞争新优势㊂随着粗放发展方式引致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发尖锐,已有少数文献开始从智能技术视角关注绿色发展问题㊂主流观点认为,数字经济㊁智能制造等能在资源整合㊁传统产业转型及需求结构优化方面为绿色发展提供有效支撑[6],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要素配置效率提高㊁剩余劳动力释放及人力资本有效积累均能实现经济绿色转型[7]㊂现有研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人工智能和绿色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这对加快智能技术应用㊁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㊂然而,学术界大多基于一般技术进步的环境绩效间接推断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㊂如许宪春等[6]研究表明,大数据技术能实现绿色转型,并指出智能制造具有节能减排㊁优化经济效率的作用,尚缺乏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逻辑链条的系统探讨㊂不仅如此,在智能技术应用推进绿色发展转型的整体环节中,有关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在二者之间的渠道作用也尚未剖析㊂研究表明,一方面,人工智能会助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㊂就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而言,新一代人工智能其技术演进呈现高度发散性㊁非线性与非连续性特征,能在创新技术模式㊁创新理念模式和创新组织制度模式等方面较原有技术取得更大突破;就技术发展历史进程而言,历次技术进步在大规模开发㊁应用和创新的动态演进过程中不断调整要素配置结构和提升生产率方式,加速生产模式转变,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且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3]㊂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能够不断调整㊁改变㊁优化创新成果产出及产业发展动能,更好地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1]㊂此外,既有文献也较少立足于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外部挑战,探索国内循环内生动力㊁要素配置和资源禀赋变动等现实情景,从实践层面深入探讨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的差异㊂因此,本文将技术创新因素㊁产业结构优化因素纳入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并在 人工智能 绿色发展效应 范式中嵌入要素市场化配置和科技人力资源元素,对中国不同地区有效选择人工智能发展路径㊁推进绿色发展转型提供理论支撑㊂有鉴于此,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包括:(1)学理层面,结合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与中国情景,构建 人工智能 绿色发展 统一逻辑框架,不仅以智能化生产方式㊁产业链条变革和经济系统优化作为人工智能释放绿色发展效应的嵌入路径,剖析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直接赋能效果,还较早从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系统地探讨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的作用机制,揭示人工智能推动中国绿色发展转型的 黑箱 ㊂(2)实证层面,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导致经济变量间往往存在着大量非线性关系,忽视这种非线性关系将难以有效解释经济现实,因此,在考察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人工智能赋能绿色发展的非线性特征,为更好把握智能技术发展规律提供依据㊂(3)异质性分析方面,解析人工智能与绿色发展关系中要素市场化配置㊁科技人力资源的调节作用,并基于各地区技术㊁资本和劳动要素密集度状况,捕捉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的效果差异,丰富了中国绿色发展转型的前因研究㊂(4)立足于动态视角,进一步区分与剖析国内㊁外两种技术来源的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时滞效应,为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明晰智能技术发展特征,进而在开放融合创新中塑造技术竞争新优势,推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价值参考㊂二㊁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一)人工智能的绿色发展效应实现绿色发展是一个全局性和系统性过程,外在约束条件变化或公共政策(如环境规制)冲击均会成为破除粗放发展方式的诱因,以局部㊁短期和不连贯方式驱动绿色发展,但是,真正有效推动绿色发展的底层逻辑和长期动能却是技术进步㊂现有研究对于一般技术进步对绿色发展积极的线性影响给予充分肯定,却忽视了人工智能赋能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的特殊性与复杂性㊂本文基于经济逻辑和已有文献,结合智能技术发展特征,研判人工智能不仅能直接释放绿色发展效应,且这种释放效应是一种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过程㊂首先,从智能化生产方式视角看,人工智能加速 拥抱 实体经济,制造业生产方式数字化㊁网络化协同步伐加快,呈现智能化变革的趋势特征㊂各类企业沿着 智能制造要素 智能制造能力 智能制造系统 的发展方向,在研发设计㊁生产制造㊁经营管理和服务跟进等环节,分阶段且持续性地获取智能制造要素,完善智能制造能力,最终打造完整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统,进而利用系统的自动感知学习㊁自主决策执行及自发适应调整等能力有效应对生产活动的复杂性,精准把控投入产出效率,防止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凸显更高的资源利用率特征,助推绿色发展水平提升㊂并且,在人工智能㊁移动互联网与先进制造技术不断融合的基础上,依托智能化连接载体,生产主体(企业)和消费主体(用户)的动态反馈与双向互动程度不断提高,推动企业凭借定制化平台,在产品的设计㊁生产过程中利用差异化的定制参数,实施以消费主体为中心的方案设计和柔性生产,进而帮助企业合理设计产品回收和再利用工序,有效降低资源能源消耗[8]㊂其次,从产业链条变革视角看:一方面,人工智能基于渗透性㊁协同性㊁替代性和创造性四项技术 经济特征,将形成包含不同数量和节点的多层次产品网络㊁技术网络㊁生态网络和价值网络,全面推进经济系统内产业链延伸㊁价值链跃迁㊁供应链补缺和创新链提升等交叉互补过程的多链融合㊁链群组织结构形成和产业生态系统优化[9],从行业全方位㊁多角度㊁全链条的数智耦合㊁多能协同和关联创新等方面提升绿色发展效率㊂另一方面,产业链上的不同企业利用智能化平台可以提升生产资源和创新资源的获取便利性,并通过产业链 智慧赋能 ㊁数字协同等途径加速自身信息㊁资源整合和优势能力的重点运用[10],从而强化企业从创新设计㊁定制化服务㊁供应链管理㊁网络协同制造㊁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动态优化能力,带动绿色发展效率提高㊂最后,从经济系统优化视角看,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会削弱不同部门间经济活动的边界性[11],这不仅有利于要素供给结构优化和要素资源重新整合,并打破自然市场分割的桎梏进而建立起智能化经济流通渠道,提升现有资源获取自由和使用效率,还会在以新技术㊁新业态㊁新模式和新产业为导向的产业链群中凸显技术创新和绿色创新动能,助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绩效改善㊂此外,在基础层次的智能化生产和运转层次的智能化管理支撑下,经济系统依托智能化㊁定制化和动态反馈的信息处理方式,全面提升了智能技术的信息交互能力,促使系统的组织结构精简化㊁扁平化[12],这种组织结构变动会大幅度降低系统运行维护成本,增强了系统内不同主体的资源管理能力,例如快捷投放㊁灵活处置及精准把控等,优化了资源处置决策,为绿色发展效率改善创造有益条件㊂尽管前文阐释了人工智能可以直接推动绿色发展,但结合文献梳理与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人工智能是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路径的非连续性重大调整①,其与传统技术的替代与互补会在新旧范式的转换过程中加速技术效能以非线性形式释放[13],本文推断人工智能释放绿色发展效应呈边际效应递①新一代人工智能以全新知识或各种知识融合为基础,是一种革命性技术,可以改变现有技术生产竞争模式,创造新的经济结构,并且随着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可以从技术范畴延伸到产品㊁过程㊁管理和组织等更广义的领域,最终通过影响技术轨道跃迁㊁技术范式非渐进性转换㊁产品跳跃升级等诸多方面,并较传统连续型创新而言,在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路径上产生非连续性重大调整或呈现非连续型创新特征㊂增的非线性规律㊂具体而言,短期内,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和反馈成本㊁不同生产流程对智能技术的匹配程度和吸收能力㊁持续进行人工智能前沿开发面临的融资约束以及实现智能生产管理理念的革新,无论对于企业综合能力抑或经济系统的调节能力都是一项新的考验㊂因而,这一阶段人工智能在生产㊁流通等环节还未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降低资源耗损的技术最优解,且特定领域智能技术获得的创新补偿效应无法覆盖技术转换和资源重置成本[12],对绿色发展的推动效果较小或依然以不连贯方式呈现㊂但是长期中,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不断提高及市场制度环境优化有利于非连续性创新的系统化㊁重点化与精准化转变[13],使得制约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的不利条件得以改善,而且在智能技术网络关联下,各部门生产目标制定㊁要素资源安排及发展路径选择能够统一协调,联合运营的边际成本持续降低,更有利于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更能把握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的创新机会,进而统一塑造整合产业内外部资源以满足日趋急迫的绿色发展诉求㊂同时,人工智能逐步涵盖各领域,就能进一步通过推动绿色技术的改进和优化㊁节能产品制造与应用,推广节能低碳生产体系㊁构建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等多元化途径促进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融合发展[6]㊂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说:H1:人工智能会直接释放绿色发展效应,且该效应呈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㊂(二)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的作用机制:技术赋能和结构优化在人工智能泛化应用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智能技术赋能绿色发展,实现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均衡统一,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㊂虽然已有文献关注了智能技术的绿色经济效果,但较少深入分析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的实现路径和驱动机制㊂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够释放绿色发展效应,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赋能效应与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两个作用机制发挥作用㊂就技术创新效应而言,非连续性技术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由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应用过程,会以触角式渗透方式在产品形态㊁组织构架和商业模式等更广泛的领域延伸拓展,从技术㊁制度和组织的不断交互与融合中综合调动㊁合理配置各种要素资源,提高要素资源利用效率㊂并且,随着信息通信技术(I C T)资本积累增加及产业占比不断提高,人工智能不仅会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而且延伸了创新技术边界[14],进一步推动企业从产品创新设计㊁定制化服务㊁供应链管理㊁网络协同制造㊁系统解决方案和信息增值等生产经营全周期的系统化㊁协同化创新[9],并加速企业在上述环节的不同节点以及同外部环境中各类组织机构间的创新资源交换与知识互补,进而促使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和进行技术优化的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改进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耗损,有效拉动绿色发展㊂此外,人工智能带来的技术创新还体现在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清洁度,即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减少污染排放;加速生产性资本更新,即顺应技术进步需要不断更新自身设备,符合绿色环保与节能减排需要㊂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人工智能将生产端和创新端紧密衔接在一起,实现了供需互动式创新[15],促进更大范围的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耦合协同,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转型,最终提升经济系统整体的绿色发展效应㊂就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而言,演化经济学家C a r l o t a P e r e z认为以人工智能㊁大数据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是人类历史上最新出现的技术 经济范式,其革新会通过技术扩散和吸收㊁经济主导技术结构更替和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促使经济结构调整[16]㊂因此,本文沿袭这一脉络并进一步拓展,考察人工智能影响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与合理化),驱动绿色发展的逻辑链条㊂智能技术和产品服务在生产的多元节点㊁产业的不同层面及经济关联的各类渠道上的功能实现,会直接作用于传统产业部门,改造和替代固有的㊁成熟的主导技术与生产方式,驱动原产品和服务技术路线变轨㊁技术特征革新,优化原产业的成本函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㊁引致产业发展质量提升㊂首先,这一进程会改变资本要素流动方向,推动有形资本,如货币资产㊁对外投资等和无形资本,如专利权㊁专有技术等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清洁行业转移[4],加深此类行业的资本深化程度,使落后产能被淘汰,优质产能获得发展㊂这种资本流动方向转变也有助于打破创新要素被不当挤占的束缚,加速绿色技术创新[7],提高生产效率㊂其次,随着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渗透于生产的不同层次领域,不仅引导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智能化改造,重塑传统产业业务模式,还衍生出多种智能产业类型和产业业态(如智能制造㊁数字支付等),在拓宽产业范围的同时,形成激发产业活力的新动能,带动产业升级,实现更高产业水平下的节能环保,并提供绿色产品,改善环境绩效㊂最后,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依托,向产业层次更高水平迭代的新经济结构模式,在能源利用和消费结构上能够扭转传统高能高耗产业的生产惯性[17],并通过自主操控㊁自主学习㊁高速寻找最优解等技术手段辅助工序流程管理,有效减少低端制造业能源投入冗余,达到高效的节能控制,实现绿色发展转型中的能效优化目标㊂智能技术的渗透融合,在产业间的延伸发展㊁产业内部同其他非智能核心技术的重组连接会改变不同要素的边际递增趋势和边际下降速度,影响不同要素的经济产出与增长回报,驱使潜在生产要素向高技术效率和边际产出比的生产方式和产业部门集中,带动技术转移,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㊂人工智能通过改变要素配置关系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不仅能有效发挥经济系统对优化资源投向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㊁引导生产和消费需求等多方面的环保溢出效应[18],还强化人工智能在产业融合㊁协同改造过程中精准对接各类生产要素㊁降低资源能源耗损的辐射带动效果,进而实现经济效率整体提升㊂并且,人工智能的渗透性㊁替代性㊁协同性和创新性使全流程生产的不同环节得以广泛应用各种新技术㊁新方法和新模式,智能化平台运营也能够先验且精准地量化基础性要素投入㊁中间投入和最终产出等环节的需求与供给情况,从而协调好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㊁产出品为链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㊂人工智能通过改变产业间比例关系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能够加强产业间有效联动,协调产业间组合关系,为清洁产业和更一般化绿色经济活动的协同集聚提供有效支撑,促进集聚范围内不同企业环保经验㊁节能减排知识及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的共享,提升企业绿色生产效率和能耗控制水平[19],实现经济增长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共赢㊂综上,本文提出以下假说:H2:人工智能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优化效应驱动绿色发展㊂(三)调节效应分析从实践角度解析,在应对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外部挑战㊁探索国内循环内生动力㊁考虑要素配置和资源禀赋变动的现实情景下,如下特征事实亟待考虑:要素市场化配置步伐加快,生产要素的潜力与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退㊁质量优势开始凸显,智能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载体,即科技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日渐明晰㊂因此,基于上述特征事实,人工智能释放绿色发展效应的边界约束包括:第一,要素市场化配置调节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影响㊂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提高将显著降低劳动力要素市场㊁资本要素市场㊁技术要素市场及数据要素市场的错配和扭曲程度,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推动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和智能服务广泛落地,从而加速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效应释放㊂具体而言,劳动力要素市场化,会大幅提高劳动力市场透明度,促进多种类型人力资本的清晰定位及在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合理㊁有序㊁准确配置,劳动者能力和价值创造大小得以正确反馈和匹配,激发研发人员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促使智能技术研发效率提升和智能成果应用转化加快㊂资本要素市场化,不仅促使资本市场供应链融资㊁贸易融资㊁直接融资功能不断完善[20],有效对接市场资金供给与需求,提高企业进行智能技术研发的资金使用效率,减少其资金交易成本,还保证资本的时空配置结构得到优化,驱使其向生产率㊁回报率更高的企业㊁产业和地区流动,使不同地区㊁产业和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力度㊁改善其投资效果㊂技术要素市场化,有利于技术创新环境优化㊁技术市场供应链条通畅及技术成果落地加速[21],为人工智能研发㊁测试和商业化应用等关键环节和中间节点提供配套技术和互补性支持,实现高标准和高水平人工智能技术市场建设㊂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规范数据交易市场秩序㊁厘清数据流通边界㊁实现数据收益按贡献分配及推动数据确权化[22],最大化发挥数据资产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迭代更新和加速演变中的基础性作用㊂第二,科技人力资源调节人工智能对绿色发展的影响㊂人工智能在提升生产效率㊁增加生产复杂度的同时,基于高技术和高强度资本投入属性,必然伴随着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与升级[23],而相对于一般性人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在知识储备㊁思想创造和经验学习等方面更具持续竞争优势,能够更好地与新型技术模式协同配合,实现更高效率的资源投入和创新产出比,因而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资源耗损㊂并且,科技人力资源能更好地掌握和利用各种物化类有形科技成果,从而在实际运用中更有效地将。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9年硕士生复试(第一批)录取结果的通知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9年硕士生复试(第一批)录取结果的通知

复试录取 结果
拟录取学科 专业
拟录取 候补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候补1 候补2 候补3 候补4 不录取 不录取 不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姓名
李青 王鑫 林彩霞 刘旖 叶宇 武艺萌 曾志刚 彭钰佳 李思航 叶维皓 宋仕泽 刘阳 王琪 栾子扬 张珧欣 黄林钰 白梦珂 林泓宇 杨京儿 王圣洁 唐齐敏 卢宁锴 罗忠中 英宇
考试编号
105589100113410 105589100113430 105589100113866 105589100113863 105589100113806 105589100113903 105589100113527 105589100113478 105589100113353 105589100113867 105589100113709 105589100113921 105589100113686 105589100113587 105589100113658 105589100113613 105589100113630 105589100113507 105589100113756 105589100113608 105589100113761 105589100113920 105589100113901 105589100113891
报考专业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2019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拟录取名单

2019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拟录取名单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02
215 259 474 非
(MBA)
工商管

国际工商管理



105589103524092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02
203 230.2 433.2 非
(MBA)
工商管

陈文思
国际工商管理



105589103524108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02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工商管
(MBA) 理
01
234
国际工商管理
205.8 439.8 全 日 制
105589103523925 王利婷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工商管
(MBA) 理
01
235
国际工商管理
205.8 440.8 全 日 制
105589103523893 王帅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工商管 01
105589103523890 谢宇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工商管 01
205 256.4 461.4 全
(MBA)
国际工商管理



105589103523886 徐向前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工商管 (MBA) 理
01
234
国际工商管理
247.6 481.6 全 日 制
105589103523865 徐雁飞

国际工商管理



105589103524088
103 岭南学院 125100
02
205 243 448 非

第一学期中山大学推荐赴境外高校本科交换生名单

第一学期中山大学推荐赴境外高校本科交换生名单
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山大学推荐赴境外高校本科交换生名单
序号
学院(系)
专业
学号姓名性别 Nhomakorabea派往学校
交流学习时间
1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
赵盛翘

新加坡国立大学
2012.8-2012.12
2
亚太研究院
国际政治
耿晴川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2012.7-2012.11
3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苏淋玮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66
资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罗夏兰

台湾中原大学
2012.9-2013.1
67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
张莹

台湾铭传大学
2012.9-2013.1
68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林贝静

台湾铭传大学
2012.9-2013.1
69
传播与设计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陈丹娃

台湾铭传大学
2012.9-2013.1
70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30
哲学系
逻辑学
陈锦盛

台湾中正大学
2012.9-2013.1
3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曾佳

台湾中正大学
2012.9-2013.1
32
哲学系
逻辑学
么雪洋

台湾东吴大学
2012.9-2013.1
33
翻译学院
英语
崔璨

台湾东吴大学
2012.9-2013.1
34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9年硕士生复试名单(第二批)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9年硕士生复试名单(第二批)

外国语
61 79 73 70 76 78 87 65 75 67 83 81 82 68 62 61 68 53 75 59 66 50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初试总成绩 复试学科专业
147
136
417
理论经济学
138
110
398
理论经济学
124
90
362
理论经济学
134
103
378
理论经济学
131
96
报考专业
理论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保险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金融硕士 金融硕士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政治理论
73 71 75 71 74 80 77 77 71 71 74 69 70 73 68 77 68 73 68 78 71 62
88
333
应用经济学
86
88
3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26
95
364
金融硕士
96
80
313
金融硕士
11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3
376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9
100
32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备注
一志愿上线考生 一志愿上线考生 一志愿上线考生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一志愿上线考生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调剂生源 少数民族计划 少数民族计划 少数民族计划 少数民族计划 退役士兵计划 退役士兵计划 退役士兵计划 退役士兵计划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硕士导师简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硕士导师简介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硕士导师简介陈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国际金融、金融理论和政策、国际经济学个人简介概述: 陈平教授1965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1984年7月毕业于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0年12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1997年在LOYOLA UNIVERSITY OF CHICAGO 和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作为访问学者,2004.1-2004.6在麻省理工学院作为访问学者.1991年1月开始任教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先后任国际金融教研室主任、国际贸易金融系主任助理、国际贸易金融系主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所长。

2002年起,任岭南学院副院长,金融学和世界经济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经济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目前主持的主要课题有:1.《多主体建模与外汇市场微观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资本帐户开放》(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人民币汇率变动:微观传导机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效应》(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4.《广东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广东省高校重大研究基地项目);5.《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广东省金融风险的防范管理》(广东省十一五特别委托课题);6.《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微观传导机制及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基于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实证研究和对策分析》(广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7.《不确定条件下广东海洋资源的最优开发》(国家海洋局908专项课题)8.《经济学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教育部)9.《国际金融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教育部)陈平教授近年主要的学术论文有:1.“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决定”,《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9期;2.“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体系作用的功能分析”,《中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与李广众;3.“中国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世界经济》,2001年第5期,与李广众;4.“人民币汇率的非均衡分析与汇率制度的宏观效率”,《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与王曦;5.“进口国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6期,与熊欣;6.“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 AR系统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3期,与李广众;7. “中国股市涨跌停绩效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世界经济》2003年第2期,与龙华;8.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12期,与黄健梅9.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作用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3期,与杨全发;10. “人民币汇率回滞问题的供求分析及SUR检验”,《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5期,与谭秋梅;主要著作有:1《国际金融》(修订版),1998年,四川人民出版社(钱荣堃主编,陈平、马君璐著)2《国际金融》,2002年,南开大学出版社,(钱荣堃、陈平、马君璐主编,陈平、马君潞、牛鸿、陈英顺著)3《国际金融》,2005年,科学出版社,(马君潞、陈平、范小云主编);4《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翻译),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5《现代金融体系》(主译),2001年,经济科学出版社陈平教授主讲课程为: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本科);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研究、宏观经济学、金融学研究、汇率与国际收支(研究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on the capital invest• ment decision—Chapters 9 and 10. • 4.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 ext—Chapter11. • Th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axation, inflation
Valuation of alternatives
• Together, these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provide the rationale for making decisions: if the decision maker does not perceive alternatives, or sees no reason to choose between the alternatives if they are perceived, then no decision will be made. Therefore, the valuation method used must be related to the objective involved in making the decision and the way in which that objective is expressed.
• development of any theory that aspires to real world application.
The decision process
• We have first to discuss to discuss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a decision needs be made. We can specify two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 decision situation:
• Rationally a person willcts that some of the perceived alternatives will be preferred to others in relation to attaining the desired objective.
• 1. The existence of alternatives • 2. The existence of an objective or goal
• The existence of alternatives is necessary because, if there are no alternatives from which to choose, then there is no need for a decision.
• For example, if our objective were to drive from A to B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time, then we should value the alternative routes from A to B by a common value criterion which was related to our objective of time, and choose whichever route took the shortest time, Suppose there were three alternative routes and one we valued by time, one by distance and one by scenic beauty. We obviously could not make a decision because the alternatives have different measures or yardsticks of value and so cannot be compared.
Preface
夏南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The value base
•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theory developed in this course is founded on the valuation bases that come from capitalism and the idea of the free market economy.
and capital scarcity will a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will the concept of risk and the fact that the future is uncertain.
A warning
• As a final point, the learner should be constantly aware that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which is presented here is neither in a state of general detailed agreement, nor does it yet provide complete solutions to many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In order to reflect this state of affairs, we shall examine the cause and evidence of these controversies and point out the irrationalities, ambiguities and inconsistencies that necessarily accompany the
The “model” approach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ext
• We have structured this text in four sections: • 1.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xt of financial • decisions—Introduction and Chapters 1 • and 2. • 2. The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Chapters 3 to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