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对颈椎病
黄帝内经治颈椎的方法
黄帝内经治颈椎的方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其中也有关于治疗颈椎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黄帝内经中常见的治疗颈椎的方法:
1. 穴位按摩:黄帝内经提到了一些穴位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如风池、天突、风府等。
可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疼痛。
2. 饮食调理:黄帝内经强调了饮食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对于颈椎问题,建议多食用一些具有滋养作用的食物,如鱼肉、芝麻、核桃等,同时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 运动锻炼:黄帝内经中提到了一些运动方法可以改善颈椎状况,如颈椎操、颈围摇摆、颈椎侧弯等。
这些运动能够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的灵活性。
4. 调节情绪:黄帝内经认为情绪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颈椎问题与情绪不稳定、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调节情绪、放松心情可以缓解颈椎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医学经典,其中的方法并非现代医学所认可的科学方法。
因此,在治疗颈椎问题时,建议还是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采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古籍对颈椎病的认识
中医古籍对颈椎病的认识好呀,今天我们来聊聊颈椎病,特别是中医古籍是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
说到颈椎病,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脖子痛,动一下头就像老古董一样嘎吱作响。
这可不是简单的脖子疼,而是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
你想啊,现代人坐办公室,低头玩手机,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脖子累得就像被压了一千斤,终于忍不住发出抗议的声音。
你说,这年头,颈椎病简直是年轻人的“新宠”。
不过,中医对这个问题早有深刻的见解,真的是值得我们认真听听。
翻开中医古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个“气血”的概念。
你看,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气血充盈。
如果气血不足,脖子里的筋骨就得不到滋养,久而久之,颈椎就开始“罢工”了。
古书上说,颈椎病可不是单单靠药物就能解决的事儿,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都得考虑。
比方说,爱吃凉的东西,喝冷饮,久而久之,脖子也会感觉到寒气入侵,这就容易导致颈椎出问题。
很多人喝了冰水,肚子是凉快了,脖子却在默默抗议。
中医说得好,“病从口入”,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再说到“经络”,在中医看来,脖子的痛疼和经络的畅通也息息相关。
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条大河,河水畅通无阻,大家都高高兴兴。
如果有地方堵了,那可就麻烦了,水流不动,河边的庄稼都得受影响。
颈椎病也一样,经络一旦堵住,气血流通不畅,疼痛就像小蚊子一样,咬得你心烦意乱。
中医常常用针灸和推拿来疏通经络。
想象一下,针灸就像给身体开了一条“小河”,让淤积的气血顺畅流动。
你要是不试试,根本不知道那种感觉有多好。
人们常说“针灸一针,百病皆去”,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还有拔罐、刮痧这些“绝招”。
拔罐一来,那小气泡就像调皮的小朋友,吸着吸着把你身上的疲惫全都吸走。
刮痧呢,就像给脖子做了一次美容,红红的痧印像是给你加了个滤镜,疼痛感也随之减轻。
你看,传统的中医真是把治病和养生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忍不住想为它点赞。
中医还特别讲究“养生”,不仅仅是治病。
脖子疼了怎么办?那你平时可得注意点,别总是低头埋在手机里。
中医经典对颈椎病
2024/7/19
13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指出“凡拔伸, 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 有正拔 伸者, 有斜拔伸者”“若骨出向左, 则向右边拔 入, 骨向右出, 则向左拔入”。
这些原则不论在骨折整复, 还是在颈椎病等软 组织损伤的治疗上都在采用。
2024/7/19
10
葛洪《肘后方》&王叔和《脉经》
葛洪在《肘后方》中应用药物治疗类似疾病, 如“虎骨膏”、“丹参膏”、“独活酒”等。
他对类似疾病的治则主要以辛温活血为主, 配合膏摩。
内服药多为酒剂或用酒送服, 认为酒能活血。 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类似疾病的治疗要
“以药熨之, 摩以风膏, 灸诸治风穴。”
2024/7/19
12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书中提出瘀血致痹证、致瘫的病机、症状,
如“……有瘀血, 灌注四肢, 烦满不安……诸般风疾, 左瘫右痪, 手足顽麻”, “瘀血留滞, 外肿内痛, 肢节痛 倦”。
并提出了内伤经络气血的七步治法。
如第六步用麻丸子治疗“……百治不止, 手足久损, 筋 骨差爻, 举动不能, 损后伤风湿, 支节挛缩, 遂成偏废。 劳伤筋骨, 肩背疼痛, 四肢疲乏, 动作无力, 常服壮筋骨, 活经络, 生气血”。
2024/7/19
22
药物治疗方面(2)
然而,古人认为方药治疗并不总是有效的,就 象《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的那样: “痛定于 肩背,此着痹之类,必用外治之药,以次提之, 煎药不能取效也。”
这说明为什么临床上往往见到外用药效果胜于 内服药,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的道理。
2024/7/19
23
中医经典文献对肩颈痛的相关记载分析
中医经典文献对肩颈痛的相关记载分析《中医经典文献对肩颈痛的相关记载分析》肩颈痛是现代人常见的疾病之一,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
而中国古代的中医经典文献中,对于肩颈痛有着丰富的记载和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分析,探讨其中的经验和治疗方法,为现代人理解和应对肩颈痛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黄帝内经》中的肩颈痛记载《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最早文献之一,对于肩颈痛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有着全面的记载。
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肩颈痛的出现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失调有关,如肝郁血滞、气滞血瘀等。
因此,治疗上要重点调整脏腑功能,清理瘀血、活血化瘀,以达到舒缓疼痛的目的。
二、《伤寒杂病论》中的肩颈痛记载《伤寒杂病论》是个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肩颈痛的论述。
根据《伤寒杂病论·温病深论》,肩颈痛可能是由于表里不和、寒湿之邪入侵所致。
治疗上以温经散寒、利湿除湿为主,可采用艾灸、草药等疗法,以恢复气血的流通,消除寒湿之邪。
三、《玉函经临证指南医案》中的肩颈痛记载《玉函经临证指南医案》是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所撰,其中的医案多以临床实践为基础。
该书对于肩颈痛的治疗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治疗方法。
例如,一例病案中提到采用针灸疗法,通过激活穴位,调和气血,以缓解肩颈痛症状。
这种方法在很多临床实践中被验证有效,并成为了中医治疗肩颈痛的重要手段。
四、《证治准绳》中的肩颈痛记载《证治准绳》是明代李时中撰写的一部经典医书,其中对肩颈痛的治疗也有所记载。
根据该书的论述,肩颈痛多与风寒湿邪侵袭有关,容易引起经络堵塞,导致气血不畅,形成痛楚。
治疗上可运用外治法,如艾灸、拔罐等,以温通经络,驱散湿寒,消除病因。
总结起来,中医经典文献中对于肩颈痛的相关记载主要包括病因认识、治疗方法和有效案例等方面。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中医治疗肩颈痛的主要思路是调理脏腑功能、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等。
此外,中医的针灸疗法和外治法也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经方案例
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经方案例治疗颈椎病的中医经方案例:1. 方案一:桂枝汤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生薏苡仁、杏仁。
方剂作用:桂枝汤具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2. 方案二:祛风活血方方剂组成:川芎、红花、当归、白芍、川木香、秦艽、丹参、白马齿。
方剂作用:祛风活血方可促进颈椎周围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麻木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后温服。
3. 方案三:四逆汤方剂组成:附子、干姜、大黄、生姜、炙甘草。
方剂作用:四逆汤有温阳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对于颈椎病引起的寒性疼痛有效。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4. 方案四:鳖甲胶囊方剂组成:鳖甲、当归、红花、桃仁、甘草。
方剂作用:鳖甲胶囊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方剂用法:每日饭后口服,每次2粒。
5. 方案五:温经通络方方剂组成:川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生薏苡仁、杏仁。
方剂作用:温经通络方可以活血化瘀、温通经脉,改善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6. 方案六:活血化瘀方方剂组成:当归、红花、桃仁、川芎、白芍、香附、丹参、三七。
方剂作用:活血化瘀方可以改善颈椎病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问题,缓解疼痛和麻木感。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后温服。
7. 方案七:通络止痛方方剂组成:川芎、桃仁、红花、当归、白芍、丹参、甘草、三七。
方剂作用:通络止痛方可舒筋活络、止痛安神,对颈椎病引起的疼痛和紧张感有效。
方剂用法:将以上药材煎汤,每日饭前温服。
8. 方案八:活血化瘀颗粒方剂组成:丹参、红花、川芎、桃仁、白芍、香附、三七。
方剂作用:活血化瘀颗粒可以改善颈椎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问题,缓解疼痛和麻木感。
方剂用法:每日饭后口服,每次10克。
9. 方案九:驱风活血方方剂组成:川芎、红花、当归、白芍、丹参、甘草、秦艽、白马齿。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引言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颈椎受损等原因引起。
中医学认为,颈椎病属于"五劳七伤"范畴,主要病因为肝肾不足、气血不畅等原因引起。
本文将探讨颈椎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诊断
通过中医诊断,对于颈椎病患者需要了解其症状,包括是否有头晕、眼花、耳鸣、肩背疼痛等情况。
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脉象,以及舌象等情况,帮助确定病情。
治疗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针对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方式。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不同的药物配方,如桂枝茯苓丸、四物汤等。
同时,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可以采用针灸疗法,如风池、大椎、天柱、太阳等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
运动治疗
对于颈椎病患者,定期进行正确的颈椎保健运动也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如颈部转动、头部左右转动、头部前后倾等。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
预防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坚持良好的姿势惯
- 颈部需要保持适当活动
- 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等
结论
中医诊疗方案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大大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痛苦。
预防颈椎病的发生也十分重要,需要重视自身的颈椎健康。
中医治疗颈椎病
颈椎病的外治良方
方一:葛根500克,藁本、川芎各200克,血竭、乳香、没药各15克,共研粗末,用白酒炒热,装入布袋,睡时枕于颈部。
方二:食盐炒热,装入布袋,趁热熨颈部、肩背部或疼痛沉麻处。
1日1次,每次30分钟。
方三:乳香、没药、吴萸各50克。
共研碎,装于布袋中,用酒湿润放于患处,外放热水袋。
每日两次,每次治疗30分钟。
方四:伸筋草、五加皮、乳香、没药各12克,秦艽、当归、红花、土鳖虫、路路通、桑枝、桂枝、骨碎补、川乌、草乌各10克。
水煎熏洗患处,1日两次,每剂药可用3日,连续使用。
方五:葛根30克、丹参15克、川芎30克,白芷15克,乌蛇10克,黄芪30克,威灵仙15克,洋芋适量。
上述除洋芋外,共研为细末。
每取20克,与适量洋芋(连皮)共捣为泥状,外敷于颈部,以纱布包扎,1日1次,7天为1疗程。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措施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措施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和肩背疼痛等。
传统中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引起的,因此,中医护理在缓解颈椎病症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护理措施来帮助缓解颈椎病症状。
中医护理方法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护理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导致的,因此,调理气血对于缓解症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调理方法:1.补气药物:常用的补气药物包括黄芪、党参等,这些药物能够提高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2.活血祛瘀药物:常用的活血祛瘀药物包括川芎、丹参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3.温经药物:常用的温经药物包括肉桂、姜黄等,这些药物能够温暖经络,舒缓颈部的不适感;4.祛风湿药物:常用的祛风湿药物包括秦艽、狗脊等,这些药物能够祛除风湿,缓解病情。
穴位按摩中医的穴位按摩也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按摩方法:1.太阳穴按摩: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区域,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缓解头痛和眼睛疲劳;2.风池穴按摩:以指尖或拇指压按颈部的风池穴,每次持续3-5分钟,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3.大椎穴按摩:用拇指从颈椎发际开始向下按摩至第七颈椎。
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肩背疼痛。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中医饮食调理的建议:1.增加营养:平时应注重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2.祛湿食物:可多食用白菜、山药等祛湿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和寒凉食物;3.补气养血食物:可多食用糯米、黑豆等补气养血食物,以调理气血。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颈部和周围区域的穴位和经络,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推拿手法:1.拉扯法: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用力向上拉扯头部,然后向左右两侧拉扯,每次持续5-10秒钟,可缓解颈部僵硬和疼痛;2.摩擦法:用手掌搓热后,以适当的力度在颈部和肩部来回摩擦,每次持续3-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3.揉搓法:用双手揉搓患者的颈部和肩部,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舒缓肌肉的疼痛和紧张。
颈椎病中医经典条文
《聊聊颈椎病的中医经典条文》嘿,朋友!今天咱来唠唠颈椎病和中医经典条文那些事儿。
咱先说说啥是颈椎病哈。
这颈椎病啊,现在可老常见了。
脖子疼啊,肩膀酸啊,有时候还头晕眼花的。
这可太难受啦!好多人都被这颈椎病给折磨得不行。
不过呢,咱老祖宗可有办法。
中医经典条文里就有不少关于颈椎病的记载呢。
有一条文说啊,“项背强几几”。
啥意思呢?就是说脖子和后背硬邦邦的,不自在。
你想想,咱有时候坐久了,或者低头看手机时间长了,是不是就有这种感觉?这就是颈椎病的一种表现呀。
还有一条说,“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里面提到了葛根汤。
这葛根汤可是个好东西呢。
据说可以治疗颈椎病引起的脖子疼、后背硬。
咱老祖宗可真厉害,这么早就知道用啥药来治这毛病了。
另外啊,中医还讲究经络。
有条文说,“膀胱经循行于项背部”。
啥意思呢?就是说膀胱经这条经络啊,是从咱的后背和脖子这儿经过的。
如果膀胱经不通了,那就容易得颈椎病。
所以啊,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时候,常常会通过疏通膀胱经来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可多啦。
有针灸、推拿、拔罐啥的。
这些方法都能起到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作用。
咱可不能小看了中医经典条文哦。
虽然这些条文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但是里面的智慧可大着呢。
现在很多中医大夫还在用这些条文来给人治病呢。
要是你也有颈椎病的困扰,不妨去看看中医。
说不定中医就能帮你把这毛病给治好呢。
不过啊,咱也不能光靠医生。
自己平时也得注意保养。
别老低头看手机,坐久了就起来活动活动。
这样才能让咱的脖子和后背舒服点,远离颈椎病的折磨。
中药治疗颈椎病的15个验方
中药治疗颈椎病的15个验方方剂1羌活、独活、桑寄生、秦艽、川芎、赤芍、当归各15克,防风、杜仲、川牛膝各12克,细辛、桂枝、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淤血阻络加桃仁12克,红花10克,鸡血藤30 克,元明15克,痰浊阻络加制半夏、天麻、茯苓适应症:颈椎病方剂2寄生、川断、熟地、川芎、僵蚕各12克,丹参20克,葛根、威灵仙、木瓜各15克,黄芪30克,牛膝10克,乳香、没药各9克制用法:水煎服。
同时可将上方药渣用纱布过滤,包好,加白醋50克,上笼蒸20分钟,取出稍凉后热敷颈部,每日2次,适应症:颈椎病方剂3红花、赤芍、乳香、没药各9克,当归、伸筋草、木瓜、狗脊各12克,川芎、防风各6克,三七3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方剂4白花蛇,焙黄10克,乳香、没药、肉桂、川乌、草乌、胡椒、白芥子各5克,麝香1.5克,冰片少许制用法:共为细末,同时取药末撒在麝香虎骨膏上,贴于患处,每周换药 2次。
同时内服下述汤药:葛根、威灵仙各30克适应症:颈椎病方剂5全蝎、片姜黄各10克,白芥子、五灵脂各15克,炒皂刺、熟地各30克,穿山甲、麻黄各6克,制川、草乌各15克(先煎40分钟)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方剂6全蝎10克,蜈蚣2条,鹿衔草、川芎、当归、自然铜、乌梢蛇各15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方剂7羌活、胆南星、龙胆草各6克,白芷、桃仁、赤芍、延胡索各10克,川芎、白芥子各5克,威灵仙15克,桑枝、葛根各15-30克制用法:水煎服,随主加减。
可配合食疗,方为怀山药30克,熟地、枸杞、莲子肉、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6克,炖母适应症:颈椎病方剂8苍术、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桔梗、干姜、厚朴、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方剂9紫贝齿(先煎)、磁石(先煎)各30克,粉葛根、炒白芍、丝瓜络各15克,炙甘草9克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颈椎病脊髓型方剂10桂枝、白芍、黄芪、知母各9克,葛根18克,生地24克,钩藤、桑寄生各12克,生石膏、桑枝、茅根各30克,琥珀6克制用法:水煎服。
中医经典对颈椎病
中药治疗
1 2
中药治疗
根据个体情况,开具针对性的中药方剂,调理身 体气血,缓解颈椎病症状。
中药治疗的优势
从整体上调理身体,改善颈椎局部环境,减少复 发。
3
中药治疗的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
03
中医经典预防方法
颈椎锻炼
颈椎锻炼
中医经典提倡通过颈椎锻炼来预 防颈椎病,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这些锻炼可以活动颈部肌肉,增 强颈椎的稳定性,预防颈椎病的
经典治疗方法 • 中医经典预防方法 • 中医经典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 • 中医经典治疗颈椎病的案例分享
01
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
病因病机
01
02
03
肝肾亏虚
由于长期劳累或年老体衰, 导致肝肾精血不足,无以 濡养筋脉,引发颈椎病。
外邪侵袭
风寒湿邪侵袭颈部,导致 气血痹阻,筋脉失养,进 而引发颈椎病。
01
患者情况
患者张先生,27岁,是一名游戏设计师。由于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他
经常感到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经过西医检查,被诊断为颈椎病。
02
中医治疗
经过中医经典治疗,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段,同时结合中药调理,
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03
治疗效果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基本消失,工作和生活
诊断标准
症状
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 限,可伴有头晕、头痛、 上肢麻木等症状。
体征
颈部肌肉紧张、压痛明显,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颈椎 活动受限。
影像学检查
X线、CT或MRI等影像学 检查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或颈椎间盘突出等异常表 现。
02
颈椎病内服外用秘效验方
颈椎病内服外用秘效验方颈椎增生(临床经验方)通痹汤[主治] 颈椎骨质增生及因颈椎引起的头疼、麻木等症。
[组成] 白芍30—6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5克、鸡血藤15克、甘草10克、桂枝10克、葛跟30 克、姜黄10克、当归20克、川芎2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服一剂,每剂分2次服用。
颈椎病头晕疏通血脉方`凡颈椎病,头晕者众。
有秘方,用数千例病人,疗效非常好。
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药30克,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复花3克。
凡颈椎病头晕皆可以用之。
每天一剂,少量频服,其效果在一二剂以内即有效果。
颈椎病神方秘方:葛根12g麻黄9g桂枝、白芍、炙甘草各6g,生姜9g,大枣12枚。
用法:如上肢活动受限加桑枝10,鸡血藤各15g;肩臂疼痛加姜黄12g。
方解:麻黄、桂枝能发汗散寒,温经通络;芍药、甘草能养阴止痛。
透骨草根和葛根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成分】透骨草根(滇白珠根)15克葛根15克(回族方)【用法】以上2味药水煎服,每天3天,每次1茶杯,1天1剂,亦可将其切碎,用开水冲泡当茶喝,可冲泡6次,每次1茶杯。
颈椎病验方白花蛇4条,威灵仙72克,当归、土鳖、血竭、透骨草、防风、川芎各36克, 白芍、葛根各60克,桂枝40克, 将诸药烘干,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或制水丸),每丸重 6克,每日2次,早晚各服6克,温水送服。
或者打粉,装零号胶囊,每服8粒,日两次.1个月为1疗程。
颈椎病秘方姜黄10 g桂枝10 g羌活12g伸筋草15g年健12g地龙12g乳香10g没药10g甘草6g 治疗颈椎病有疗效治颈椎病秘方黄芪15克黄柏6克白芍6克蔓荆子9克党参16克葛根9克升麻4.5克炙甘草3克(一剂的量)上方应该连服五剂,每天一剂,会有特效。
颈椎病秘方:【组成】葛根、白芍各30克,威灵仙15克,木瓜、姜黄、甘草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日服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功用】祛风除湿,缓急止痛。
颈椎病的中医病名词解释
颈椎病的中医病名词解释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肩背酸痛等不适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颈椎病可以用多个病名来进行诊断和描述。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中医病名,从而更好地理解颈椎病的中医诊疗。
一、寒湿侵袭颈脖在中医中,寒湿侵袭是一种常见的致病因素。
当颈部受寒湿侵袭时,局部的气血运行受阻,导致气血郁滞,进而引发颈椎病。
病人会感觉颈部僵硬,疼痛难忍,并伴有湿气重的表现,如酸胀、沉重等感觉。
此时,中医治疗会通过祛寒湿的方法,以温经通络来缓解症状,如通过艾灸、走罐等方法,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二、肝肾不足导致颈椎病在中医理论中,颈椎病与肝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肝主筋,藏血养肌;肾主骨,藏精养髓。
当肝肾功能出现不足时,就会影响到颈椎的正常运行。
病人会表现出颈腰酸痛、乏力、头晕等症状。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滋养肝肾,补益肝肾之气来改善病情。
例如,采用中药调理肝肾,养护骨髓,以及运用针灸疗法来调理经络,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三、气血不畅引起颈椎病在中医理论中,气血的运行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当颈椎部位气血运行不畅时,就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病人会感到颈部疼痛,以及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在中医治疗中,通经络、活血化瘀是关键。
中医师会通过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来促进局部气血的流通,改善颈椎病的病情。
四、痰湿阻络所致的颈椎病中医认为,痰湿内生是导致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体内湿气过重,且失去正常排泄的能力时,就会产生痰湿,阻碍气血的正常流通,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病人会感到颈部疼痛、头晕、恶心等症状。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祛湿化痰的方法,调理体内湿气,清净络脉来缓解病情。
例如,采用艾灸、穴位按摩等方法来祛除湿气,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五、肝郁化火引发颈椎病在中医理论中,情绪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当人体内肝郁过重时,就会导致火气内生,进而影响颈椎的正常运行。
病人会感到颈部疼痛、眩晕、易怒等不适症状。
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平衡情绪,清除体内的火气来改善病情。
颈椎病中医名词解释
颈椎病中医名词解释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由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或颈部劳损引起。
中医
学中对颈椎病有一些专有名词,下面将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
1. 风寒湿痹:这是中医中用来表示颈椎病的一种术语。
其中,“风”指的是寒冷
或湿气进入身体,导致气血循环不畅;“寒”表示寒冷的性质,容易导致疼痛和僵硬;“湿”指的是湿气滞留在身体中,使得关节和组织容易受到损伤;“痹”表示痛苦和阻塞。
综上所述,风寒湿痹是指颈椎病中湿气、寒冷和风邪造成的疼痛和不适。
2. 活血化瘀:这是一种中医术语,指的是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的方式来促进血液
循环并消散淤血和瘀血。
在颈椎病的中医治疗中,活血化瘀被认为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恢复颈椎功能。
3. 散寒温经:散寒是指通过中药或其他治疗手段来调理体内的寒邪,温经是指
通过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来恢复正常的经络功能。
在中医学中,散寒温经被用来治疗因寒冷引起的颈椎病症状,如颈部不适、疼痛和活动受限。
4. 软坚散结:软坚散结是指通过中医药物或理疗手段来软化颈椎周围的坚硬结节,恢复颈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个术语在中医中常用于描述颈椎病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中医对于颈椎病的名词解释主要包括风寒湿痹、活血化瘀、散寒温
经和软坚散结。
这些术语都是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于描述颈椎病的病理和治疗过程。
在中医治疗颈椎病时,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中医对于颈椎病的论述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和中医体系中的痹证或痿证中的头痛,眩晕,项强等类似。
中国古代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对痹证是这样描述的“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而且中医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临床出现部位,还将痹证分为筋痹、脉痹、骨痹、皮痹和肌痹,这些描述中包括了对颈椎病的描述。
中医学认为痹症状出现的病因是因为外伤、或者气血不和、或者风寒湿邪侵袭、或者经络不通等所导致的。
所以颈椎病的出现在中医看来多肝肾亏虚,精髓不足,气血衰少,而导致盘骨失于濡养,痹着经络出现颈椎病的表现。
在西医看来引起颈椎病的原因多是因为长期低头工作,使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或者由于头颈部的任何一种损伤引起的,或者是颈椎的退行性变,当然外邪的侵袭、或者毒邪的感染、或者先天性的畸形都可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如果是痹症型表现,即临床表现以肩颈、上肢的疼痛、麻木为主,这时治疗采取温经活血。
如果是眩晕型表现,即临床以发作性眩晕、转动头颈或猝倒临床表现为主,则治疗方宜补中益气,祛湿化痰,调和气血。
如果是瘫痪型表现,则治疗需要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简而言之颈椎病在中医看来需要辨证论治,只有分清颈椎病的病因才能对症治疗,才能事半功倍。
老中医治疗颈椎病效验方
老中医治疗颈椎病效验方一、颈椎病热敷方处方:蔓荆子50克,川芎50克,乳香、没药各100克,红花90克,丹参90克,防风10克,皂角刺50克,白芷100克。
诸药共捣烂,分成2袋,用布袋装好封口,用蒸锅蒸热,在蒸热时洒陈醋50克。
热敷颈部,反复交替使用。
功效: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治颈椎病颈部肌肉僵直、活动受限、头晕、耳鸣等。
(容小翔)二、中药热敷疗颈椎病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有很多,如牵引、理疗、推拿按摩、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现笔者介绍一种中药热敷疗法,该法是集中药与理疗相结合的一种较为简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对颈椎病早期和手术恢复期治疗很有效果。
配方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五加皮10克,海桐皮10克,刘寄奴1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川断6克,黄柏6克,牛膝6克。
将上药打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分为两包,每包加入白酒(有发热症状、骨刺重的改加白醋)20毫升,置入空罐内盖好,放入水中炖热后,先取一包热敷患部(颈椎病痛处),凉后再换另一包,轮流热敷40分钟,一月为一疗程。
功效:使增生骨质软化,以达到控制至消失。
注意事项:皮肤病或溃破者勿热敷。
该方法还可适应肥大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症、骨刺增生、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疼痛等骨质增生症。
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李仲雄)三、颈椎病服黄芪桂枝五物汤颈椎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治疗方法很多,笔者在临床中用张仲景治痹症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羌活、川芎、葛根、红花、乳香等治疗,屡用屡效。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出张仲景名著《金匮要略》,由黄芪20克,白芍12克,桂枝12克,生姜12克,大枣8枚组成。
此方古人用于治疗痹症。
痹症初起多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而闭阻经络气血而致。
病初以实症为主,但由于此病在进展过程中反复发作,迁延发展,缠绵不愈,时间一长则可由实症变为正虚邪实。
由于此病治之较为困难,反复发作,如病久深入,气血渐耗,则筋脉失养,最后可变为正虚邪恋之症。
病人由于此时以正虚为主,所以用黄芪为主药补其虚,用大枣益其气,再加入一些通痹止痛、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舒筋通络的药物。
治疗颈椎病的中医方剂。神经根型颈...
治疗颈椎病的中医方剂。
神经根型颈...治疗颈椎病的中医方剂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君药用血竭、当归为主。
如果疼痛厉害,稍加乳香和没药。
对于交感型颈椎病,以天麻、钩藤、葛根为主。
辅助用半夏、茯苓、陈皮来治疗恶心呕吐的兼症。
如果头痛,加用白芷、川芎如果肩背痛,加用桂枝、姜黄药中加砂仁,为了防止中药损伤脾胃。
对于交感型颈椎病,我向邢斌老师抄方的时候,也看到过类似的防眩晕方剂,主要成份也是大剂量的:天麻、钩藤和葛根。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症状体征1.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
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2.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3.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4.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5.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
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
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6.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
有时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1.颈部症状视引起根性受压的原因不同而可轻重不一。
主要因髓核突出所致者,由于局部窦椎神经直接遭受刺激而多伴有明显的颈部痛、椎旁肌肉压痛及颈部立正式体位,颈椎棘突或棘突间的直接压痛或叩痛多为阳性,且这些表现尤以急性期为明显。
如系单纯性钩椎关节退变及骨质增生所致者,则颈部症状较轻微,甚至可无特殊发现。
2.根性痛最为多见,其范围与受累椎节的脊神经根分布区域相一致(图1)。
此时必须将其与干性痛(主要是桡神经干、尺神经干与正中神经干)和丛性痛(主要指颈丛、臂丛和腋丛)相区别。
中医论治颈椎病
中医论治颈椎病颈椎病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
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伴手指麻木、肌肉萎缩、头痛、眩晕或出现视物模糊、耳鸣,甚至肢体瘫痪等临床症状。
颈椎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极易复发等特点。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项筋急”“颈肩痛”“眩晕”等范畴。
中医认为肝肾亏虚或气血不足、急慢性外伤、风寒湿邪、痰瘀凝阻是颈椎病发生的基本病因和病理。
治疗多采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和舒筋止痛等法进行论治。
片姜黄治颈椎疼痛片姜黄6~9克。
用法:研为粗末,水煎去粗渣服,可连服二煎。
适用于颈椎病颈项、肩臂疼痛。
(中国中医研究院编《常见病验方研究参考资料》)葛根二藤汤通络止痛葛根30~60克,鸡血藤30~60克,钩藤10~30克。
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活血化瘀,宣痹通络,解痉止痛。
加减:眩晕、呕恶,苔白腻,加天麻、白术、清半夏、茯苓各10克;苔黄腻加竹茹、橘红、枳实各10克;枕部头痛加川芎、羌活各10克;颈项痛重加僵蚕10克;巅顶痛加藁本10克;头晕不清加石菖蒲、菊花各10克;双侧头痛加川芎、蔓荆各10克,额连目眶痛加白芷10克;久痛或有外伤史酌加全蝎10克,蜈蚣1~2条;背胀痛加羌活、姜黄、白术各10克;胸痛及背加丹参15克,瓜蒌3 0克,薤白10克;手臂麻加桑枝15~30克,伸筋草15~30克;臂痛不举加土鳖虫、地龙各10克;颈椎骨质增生加威灵仙20克或炮山甲10~15克;肢冷畏寒背凉选用桂枝、淫羊藿、肉苁蓉、鹿角霜各10克。
[《山东中医杂志》1991年第1期]蠲痹汤治颈椎病羌活、防风、片姜黄各12克,当归10克,赤芍、炙黄芪各15克,炙甘草8克。
水煎服分早、中、晚三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20天为1个疗程。
功效:益气和营,祛风祛湿。
加减:若项臂冷痛加制川乌、木香各10克,蜈蚣1条;痛剧者再加田七粉6克,分3次冲服;有头晕目眩者加天麻、钩藤各10克;血压偏高者加牛膝、杜仲各15克;纳差加山药15克,白术10克;腹胀者加陈皮10克。
中医舒缓颈椎病
中医舒缓颈椎病颈椎病是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疾病之一,被称为"现代青年的第一杀手"。
长期的不良姿势、工作压力、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颈椎病的高发。
中医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治疗手段被广泛运用于颈椎病的预防与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中医在舒缓颈椎病方面的方法和疗效。
一、中医对颈椎病的认识中医认为,颈椎病是因为寒湿痰气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颈部疼痛和功能障碍。
因此,中医推崇通过调理经络气血,通畅筋络,以达到舒缓颈椎病的目的。
二、中医舒缓颈椎病的常用方法1. 中草药疗法:中医常用一些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中草药来治疗颈椎病。
例如,川芎、砂仁、羌活等具有温通经络、舒筋活血的功效。
这些中草药可以通过中药煎剂或外敷贴膏的方式使用,以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消除炎症,缓解疼痛。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作为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颈椎病的舒缓效果显著。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风池、天柱、太阳等,在专业针灸师的操作下,可有效缓解颈椎疼痛和局部肌肉紧张。
3. 推拿按摩: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经络调理的手法,可以通过按摩颈椎周围的肌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揉、拿、捏、推等,可以通过促进气血流通,缓解局部疼痛和僵硬感。
4.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养生的重要性,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精神压力密切相关。
因此,中医建议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颈椎病的发生。
三、中医舒缓颈椎病的疗效评价中医舒缓颈椎病的方法多样,适应于不同阶段和病情的患者。
基于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颈椎病的症状,缓解疼痛,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尤其在早期和轻度颈椎病患者中,中医舒缓的疗效显著。
但对于部分慢性和重度颈椎病患者,中医疗法可能需要结合其他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
结论中医在舒缓颈椎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治疗的论述
《素问·缪刺论》有针刺治疗颈肩痛记载: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张仲景对病因的认识
张仲景在《金医要略》中指出:“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挟背行……皆因劳得之。” 痹挟背行是指肩、颈、腰、背部气血痹阻而引起疼痛,是劳损所致肾气不足(脉大)的痹痛,
中医经典对颈椎病
颈椎病的概念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的各种症状和体 征的一组症候群,又称颈椎综合症。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 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
颈椎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 但是近年来呈现发病率不断上升和发病年龄不断提前的趋势。 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
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
书中提出瘀血致痹证、致瘫的病机、症状, 如“……有瘀血,灌注四肢,烦满不安……诸般风疾,左瘫右痪,手足顽麻”,“瘀血留滞,
外肿内痛,肢节痛倦”。 并提出了内伤经络气血的七步治法。 如第六步用麻丸子治疗“……百治不止,手足久损,筋骨差爻,举动不能,损后伤风湿,支
节挛缩,遂成偏废。劳伤筋骨,肩背疼痛,四肢疲乏,动作无力,常服壮筋骨,活经络,生 气血”。 其中有很多症状类似颈椎损伤及颈椎病。其治则仍然是当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法则。
认为颈部肌肉肌力不平衡(颈肌痉挛),易导致颈椎力学失衡引起关节错位,从而发生颈椎病。
汪机在《医学原理》中明确指出:“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筋 肉,以至经隧凝滞而作麻者”。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称:“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由挫闪 及久坐而致颈项不可转移者,皆由肾气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有很多类似颈椎病的描述: 如“头重痛”、“头眩项似拔”、“项直不可顾”、“暴挛”、“足不任身”、“肩臂项
痛”、“五指不可屈伸”; 主张颈椎病的治疗以针灸为主。 例如对“腰脊痛强引背少腹,俯仰难,不得仰息,脚萎重,尿不举,溺赤,腰以下至足清不
仁,不可以久坐”的病症,就用膀胱经穴位来治疗。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指出“凡拔伸,且要相度左右骨如何出,有正拔伸者,有斜拔伸者”“若折整复,还是在颈椎病等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上都在采用。
宋金元时代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称 “夫痹之为状,麻木不仁,以风寒湿二气合而成之” ; 元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首次描述了脊柱骨折及其悬吊复位法; 李仲南《永类铃方》记载了脊柱骨折的牵引过伸复位法。 这些方法不仅是脊柱骨折脱位治疗的创举,而且对于后世颈椎病牵引治疗有着一定的启示。
发病及症状特点论述
《素问·至真要大论》称:“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 似拔”。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二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 气胜者为着痹。”
《素问·长刺节论》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 《素问·金医真言论》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最早有关颈椎病的论述
首见于《内经》。 《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额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 —
—类似现代神经根型颈椎病 。 《素问·逆调论》指出:“……骨痹,是人当挛节也。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
何疾?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 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 ——类似现代脊髓型颈椎病。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颈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 耳鸣,胫酸、眩晕……。” ——类似现代椎动脉型颈椎病 。
轶方
《金匮要略·脉证并治第十九》:“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身体瞤瞤者,黎芦甘草汤主之”。 此条描述非常类似于现代脊髓型颈椎病,可惜的是原方已不存。
葛洪《肘后方》&王叔和《脉经》
葛洪在《肘后方》中应用药物治疗类似疾病,如“虎骨膏”、“丹参膏”、“独活酒”等。 他对类似疾病的治则主要以辛温活血为主,配合膏摩。 内服药多为酒剂或用酒送服,认为酒能活血。 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出类似疾病的治疗要“以药熨之,摩以风膏,灸诸治风穴。”
认为风寒湿邪客与筋脉,注于经络,留于关节,气血失和而痹阻,久之淤血痰阻经络,出现 颈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称:“颈项强痛,肝肾膀胧病也。二经感受风寒湿邪,则项强。”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称:“颈项强急之证,多由邪客二阳经也,寒搏则筋急,风搏则筋弛, 左多属血,右多属痰。……颈项强急,发热恶寒,脉浮而紧,此风寒客十阳经也”。
中医学的认识
虽然在中医学中并无“颈椎病”的病名,但中医学早就有关于其症状的论述,散见于“痹 症”、“颈筋急”、“颈项强痛”、“颈肩痛”、“头痛”、“眩晕”等疾病中,所述内容 涉及了本病的病因、病机、病位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由于祖国医学强调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每个病人的体质特点、主要症状、体征各不相同,所以没有明确提出颈椎病的名称,而主要 以主要病机或主要症状等命名,未能形成一种独立的病种。
多见于五、六十岁的人。
张仲景创立的治法
《金医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称:“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 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伤寒论》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第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现代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这三首方剂治疗颈椎病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明清时代的认识更趋全面
《普济方》称:“经曰:太阳之病,项脊强痛而恶寒,以太阳感受风寒则经脉不利,而项为之 强,颈为之急尔。”“动则先引伸其颈尔,项背强者动亦如之,非如几案之几而堰屈也。太 阳伤寒项背强,其或太阳中风,加之寒湿而成痉者,亦项强也。”
何梦瑶在《医碥》称:“气项强痛多由风寒邪客二阳,亦有痰滞湿停,血虚闪挫,久坐失枕所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