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救助制度
美国社会救助及其主要内容

浅谈美国的社会救助及其主要内容社会救助在美国亦被称为公共援助,是帮助贫困阶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这里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保障项目,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应用更多的是”社会福利”的概念,其主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社会救助。
1935年罗斯福执政时,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这也标志着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初步确立。
[1]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与发展,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日趋完善。
目前,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有70多项,主要有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补充保障收入、医疗救助、住房补助、食品补助、教育补助、一般援助等。
一、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afdc)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是联邦政府推行的向贫困家庭提供现金补助的项目,这也是在美国备受争议的一个救助项目。
该项目专门用于帮助那些双亲之一缺少的家庭(如配偶一方亡故、离婚或出走)、残疾人家庭、未婚生育的单亲家庭、双亲属于失业状态并在积极寻找工作的双亲俱全家庭等。
对于受供养的子女,通常救助到18岁,18岁或18岁以上的子女就不能再享受该项救助。
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的前身是1935年联邦政府颁布的、作为社会保障条例一部分的”对贫困儿童补助计划”,当时该计划的重点是以孩子的名义对其母亲给予帮助。
但根据该计划,若一个家庭里居住着有能力和身体健康的父亲,那么这个家庭就不能得到该项救助。
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做父亲的离家出走。
1962年,”对贫困儿童补助计划”被更名为”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更名后强调的是对家庭单位的补助。
此项救助的费用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尽管联邦政府支付此项救助一半以上的费用,但该项目的行政管理权却委托给了州政府。
由州政府决定项目受益资格标准和受益水平。
因此,不同的州制定的标准差异较大,资助的标准也不相同。
给付标准由各州根据受益人的家庭收入和救助标准决定,申请补助者必须接受对其资产、劳动收入和其他收入来源的调查。
第十章 西方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经验

第十章西方国家社会救助制度经验第一节各国社会救助概况一、社会救助水平与各国救助标准尽管自19世纪末德国创建了社会保险,很快为欧美各国普遍采用,大多数西方国家纷纷建立起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不同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并没有能够取代社会救助。
在20世纪30年代遍及欧美各国的经济大萧条中,社会保险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及社会救助来得重要。
如英国政府面对300万失业大军,在1930年和1934年连续颁布了两个失业救助法,扩大对失业者得救助范围。
在法国,主要也还是依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建立的范围广泛的社会救助网来渡过难关。
美国著名的罗斯福新政,主要的社会保障措施也是以工代赈,即组织大批失业工人修建公共工程,这是典型的社会救助手段。
社会救助以其保障的基础性和直面贫困与弱势群众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或缺,即使是最富裕的国家和最发达的社会也是如此。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式的变化,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与改革又逐渐成为各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社会救助水平问题在当今世界上,市场经济国家都有一个普遍的社会救助(或称公共援助)制度,以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因为各种主观的或客观的原因生计断绝时,不至于陷入无助的境地。
这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的意义尤甚,可以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基本的社会措施之一。
纵观一部社会救助发展史,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即社会救助的水平也应该与经济发展程度相适应,社会救助水平一般用替代率来衡量。
它可以定义为救助金平均水平与相同家庭结构人群的平均收入之比。
表10-1 OECD国家社会救助金替代率(1992年数据)(单位:%)从表10-1可以看到,24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救助金的平均替代率分别为39%和57%,对有子女的救助对象提供的救助金比无子女救助对象高出18个百分点。
社会救济助理论认为,个人的预期收入是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收入的,对于社会救助制度处于建立或改革之中的国家而言,其社会救助水平应设置为既能维持受救助者的基本生活又不致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合理层次上。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

FOOD STAMP
目
对
SSI
比 福利形 TANF 式 FOOD
STAMP
SSI
供给方 式
TANF
FOOD STAMP
贫困老年人、失明者、残疾人
父母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死亡、长期离 家出走和失业的家庭里的孩子
城市最低生活 保障
美国公民
五保供养制度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单个人为2000,夫妻或两个人为3000美
(二)、美国社会救助项目 救助项目
现金救助
➢贫困家庭临时援 助(TANF) ➢补充性保障收入 (SSI)
非现金救助
➢医疗援助 (MEDICAID) ➢住房救助 (House Relief) ➢ 食品券 (Food stamp)
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ANF)
美国“贫困家庭临时援助计划”(TANF,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由议会通过立法产生,并于1996年在克林顿总统授 权下成立。由《个人责任和工作调解法案》(PRWORA)缔造的 TANF计划,脱胎于之前作为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的一部分而存 在的“未成年儿童家庭援助计划”(AFDC,Aid to Families with Dependent Children)。
TANF项目是一个现金救助项目,受益的家庭多数是单亲或父母中有一 人无劳动能力或长期失业,这类家庭的户主多为女性。一般三口之家 的补助金额在200美元到700美元之间。同时,TANF项目还对受益者 采取了严格的受助时间和工作小时等限制,并将重点放在督促和帮助 失业者再就业方面,旨在通过提高受助人的工作愿望和增加他们的个 人责任来减低他们对福利救济的依赖,使他们树立“以工作求自立” 的理念。
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

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一、本文概述《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救助制度的共性与差异,以期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本文首先概述了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概念、历史演变和主要功能,强调了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文章通过对比分析中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现状,揭示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立法保障、财政投入、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外社会救助制度的典型模式和实践案例,总结了不同国家在社会救助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文章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立法保障、增加财政投入、优化管理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以期为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概述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和政策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它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权益为目标,通过国家财政支持,结合社会各界的参与,为那些因各种原因陷入生活困境的公民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国家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多个方面。
这些救助措施覆盖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重拾生活信心。
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中国建立了以城乡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生活救助体系。
通过设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他们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
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方面,中国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成年人提供特困供养服务,包括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疾病治疗、住房保障、教育救助等方面的帮助。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的、相互协调的福利体系,旨在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券和补充营养援助计划食品券是由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用于抵消食品费用的证券,可以在超市等零售商店使用。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SNAP)是一个联邦政府资助的、旨在解决饥饿问题的项目,通过向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券来提供帮助。
这些食品券可以帮助贫困家庭获得足够的食物,并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2.医疗援助和医疗保健医疗援助包括医疗保健和医疗补贴。
医疗保健方面,美国政府设立了医疗援助计划(Medicaid)和儿童健康保险计划(CHIP),为低收入人群和儿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医疗补贴方面,政府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和社区健康中心向需要医疗服务的贫困人群提供经济上的援助。
3.住房援助住房援助包括低收入住房补贴、租房券、住房修缮补贴等。
美国政府设立了多个住房援助项目,以帮助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获得安全、舒适的住房。
4.现金援助和劳动福利现金援助包括联邦政府提供的现金福利,如失业救济金、基本收入保障金等。
劳动福利方面,政府设立了劳动福利制度,为有工作的人群提供各种劳动保障和福利,如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退休金等。
5.教育和培训援助教育和培训援助包括联邦政府提供的教育和培训资助,如 Pell Grant、助学金等。
这些援助项目旨在帮助贫困人群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总的来说,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是一种全面而复杂的社会福利体系,旨在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援助。
然而,该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福利依赖、贫困陷阱等。
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不断努力改善和完善该制度,以更好地满足贫困人群的需求和提高整体的社会福利水平。
美国照护社会救助制度及对我国的启示

、
美国长 期照 护服 务简述
二 战后 , 美 国 出现 婴儿 潮 , 最 早一 代婴 儿潮 已在 2 0 1 1年前后 达 到 退 休 年龄 。根 据 美 国人 口统 计 局 的统计 , 2 0 0 0年 至 2 0 3 0年 间 , 老 年 人 数 量 将 翻倍 ;
至2 0 5 0年 , 6 5岁 以 上 人 口 比例 将 达 到 2 1 . 5 %, 8 5 岁 以上人 E l 将 达到 4 . 5 % ¨ 】 ( 见图 1 ) 。老 年人 一旦
美 国照 护 社会 救助制 度及对 我 国 的启 示
刘 晓 雪
(6 2 )
摘 要: 在 老年 人 的 生活 质量 被 日益 关注 的今 天 , 处在 社会 最底层 的贫 困失能 老人 更 应该 得 到
社会 的重视 , 应 该对他 们优 先提供 照护社 会救 助 。通过 对 美国的 照 护社 会救 助 制 度 进行 介 绍和 分
z000 2010 2015 20 2 u 2025 2030 205b 2 040 2 0 4b 2050 2055 U60
图 1 美国 6 5岁 以上老 年 人 口 占总 人 口的 [ ; 1 7 1  ̄ l J ( 2 0 0 0— 2 o 6 o )
障底 线 , 也 是政 府和社 会完 善养 老保 障机 制 、 破 解养 老 困局 的关键 。本文将 对 美 国的照护 社会 救助 制度 进 行 介绍 和分析 , 梳 理 美 国 在 照护 社 会 救 助标 准 的 设定 、 救助 服务 的提供 、 救 助制度 的支 出等 方 面 的成 功经 验 , 以期 对 我 国照 护 社会 救 助 制 度 的建 立 提 供
浅析中外社会救助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浅析中外社会救助制度的比较与启示作者:程琳来源:《活力》2016年第02期社会救助是国家和政府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与公共服务的一种制度安排。
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若要完善该制度还需要借鉴先进的经验与模式。
本文将美国的生活救助、英国的医疗救助及日本的灾害救助与我国的相应制度进行对比,以期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中美生活救助制度的比较与分析生活救助是为保障弱势群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需求而提供一定的现金或服务的救助项目。
美国的生活救助的项目主要包括:食品券、贫困家庭临时救助、补充保障收入等。
食品券是美国联邦政府为穷人提供的一种用于购买食物的票券。
这种票券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商铺里购买食物,不能调换成非食品类的物品,也不能出卖。
可接受食品券的人群必须要接受经济调查。
一般家庭的毛收入不能超过贫困线的130%,家庭资产不超过2000~ 3000美元;“贫困家庭临时救助”旨在帮助那些单亲家庭或是父母双方当中有一人无劳动能力或是长期失业的家庭。
其经费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承担,一般来说联邦政府的支出能占到总投入的50%-80%;“补充保障收入”是一项针对特殊人群的救助项目。
它是由政府出资,给那些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盲人等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的救助项目。
其经费来源于联邦政府的拨款。
各州可以根据实际的操作需要进行一定的增补。
目前,我国统一性的基本生活救助项目包括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农村的“五保”供养制度。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群体是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生活来源的贫困群体,以及那些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是人均收入标准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家庭。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国家对农村中的缺乏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以及残疾人员,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予适当的安排和照顾,保证他们的吃、穿和柴火供应,保证年幼的受到教育和年老的死后有所安葬。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1 对于领取救 济金者而 言一强制工作 。T F对 于领 取 . AN 救 济 金 者 的 影 响 可 以从 以 下 几 方 面 观 察 : 是 工 作 : T 一 在 ANF 方案里 , 领取福利 两年或准备好 了就要 工作 , 工作” 而“ 的定 义 由各州制 定 。二是减 少 和终 止福 利 : 如果 救济 金 领取 者不 配 合“ 工作” 要求 , 政府 可 以减 少或 是终 止福 利 。三是很 少 有 州 人 能 不 工 作 : 免 除 参 与 工 作 的人 只 有 那 些 需 要 照 顾 一 岁 以 被 下儿童 的单亲母亲 、 未成年父母 为户主 的人 , 他们需 要接 受 但 学 校 教 育 和 参 加 与 就 业 有 关 的教 育 作 为 替 代 。 四 是 工 作 时 间 要求提高 : 了有 6岁以下子女 的母亲 , 除 成人领 取福 利者需要 工作 的时间大 幅提 高 , 19 在 9 7年全 家仅 需 要每 周工 作 2 O小 时 , 了 2 0 年 则 需 要 每 周 工作 3 到 00 O小 时 , 亲 家 庭 则 需 要 每 双 周工作 3 5小 时。五是儿 童照 顾不 被保证 : T 在 ANF方 案 中, 州政府认 为即使无法 找 到儿童 照顾 者 或付 不起 照顾 费 用 , 单 亲 母 亲 仍 需 要 工 作 , 使 得 有 些 母 亲 可 能 因 此 陷 入 配 合 州 政 这 府要求 与为子女提供充 足照顾 时间的两难之 中。 2 对 于社 会 救 助 政 策 的执 行 而 言 一 扩 大 州 权 。 . () 经费 支持方 面 , 1在 TANF 的 资 金 来 源 ADF 时 代 不 C 同, 以往 是 州 政 府 每 支 出 1元 钱 , 邦 政 府 支 出 的 配 合 款 大 联 约为 4 钱 , 且配合 款 会 充分 考 虑各 州 的经 济状 况 而定 。 元 而 但 在 TANF方 案 中 , 邦 政 府 则 以 包 裹 方 式 补 助 , 政 府 如 联 州 果 要 多 支 出 则 需 要 自 己想 办 法 。 () 2 在工作 参与率 提 升 上 : 了参 与工 作 的小 时 数增 加 除 外 , NF要 求 的 参 与 率 是 :9 7年 为 2 , 年 增 加 5 , TA 19 5 每 到 20 0 2年 达 5 , 势 双 亲 家 庭 1 9 O 弱 9 7年 与 19 9 8年 为 7 , 5 19 9 9年 需 达 到 9 。 0 () 3 提高参 与工作 活 动 的 比率 : 要求 领 取 福利 的成 年人 领取福 利两 年后参 与 工作 。州 政 府 如果 未 能 达 到参 与率 的 要 求 , 面 临 第 一 年 减 少 5 的 包 裹 补 助 款 , 后 每 年 加 将 此 2 , 积 被 减 款 数 可 达 2 。 累 1 () 4 州政府 需设 计 更 多 的 福 利 就 业 方 案 。能被 TANF 所 接 受 的 工 作 方 案 包 括 : 补 贴 的 就 业 、 贴 的 私 人 或 公 共 未 补 就 业 、 区 服 务 、 职 训 练 、 职 与求 职 准 备 方 案 等 。 社 在 求
社会救助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02区域治理THE WHOLE WORLD作者简介:蒋浩飞,生于1996年,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
社会救助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蒋浩飞摘要: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公民最低限度基本生活所需的最后一道防线,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先进诸国的制度实践正好为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首先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介绍了美英德日四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对其基本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救助;国际经验;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法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1)03-0102-0003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起源是1993年于中国部分地区引入的面向生活困难者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形成于1999年颁布实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救助制度也进一步丰富,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并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正式实施后,我国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发挥核心作用,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发挥辅助作用,临时救助发挥补充作用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虽然我国已建立起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法制化水平欠佳、救助水平低、城乡分立、地区差异明显、管理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
一、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显著问题(一)法制化水平亟待提高《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发布机关为国务院,效力级别属于行政法规,立法层次偏低。
这导致《办法》缺乏强制力和可操作性,对于一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也未能予以覆盖。
(二)社会救助制度不统一(1)城乡分立。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分立由来已久,在制度创设之初便已显雏形。
英、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演变及其启示

19 7 5年 ,英 国 开始 实 施 “ 宾汉 姆 制 度 ” 斯 ,其 基 本 内容 是 根 据 食 品 价格 决 定 基 本 工 资 标 准 ,对 不 能 达 到 基 本 工 资
慈 善救 济 在 中 世 纪 英 国 的 社 会 救 济 中也 发 挥 着 重 要 作 用 ,
活保 障线 而 生 活 发 生 困难 时 ,都 有 权 利 得 到 国家 和 社 会 按
10 年 ,英 国颁 布 了著 名 的 < 丽 莎 白济 贫 法 》 61 伊 ,规 定 政府 有 责 任 对 没 有 工 作 能 力 的 贫 困 者 提 供 帮 助 ,保 障 穷 人
照 明文 公 布 的法 定 程 序 和 标 准 提供 的现 金 和 实物 救 济 。
当 前 ,世界 上 大 多 数 工 业 化 国 家 都 实 行 以 保 障 全 体 国
民基 本 生 存 权 利 为 目标 的 社 会 救 助 制 度 。 社 会 救 助 制 度 通 常 的做 法是 :根 据 维 持 最 起 码 的 社 会 需 求 的 标 准 设 立 一 条
最 低 生 活 保 障 线 ,每 一 个 公 民 , 当其 收 入 水 平 低 于 最 低 生
外 ,还 包 括 其 妻 子 和 孩子 等 家庭 其 他成 员 。
纪 的英 国和 欧 洲 ,行 会 组 织 曾 经 是 十 分 重 要 的 经 济 和 社 会 组 织 ,行 会 组 织 所 提 供 的 各 种 救 济 在 英 国 与 欧 洲 的 社 会 救 济 中发 挥 了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
展 ,特 别 是 教 会 的 慈 善 救 济 事 业 与 行 会 的 社 会 救 济 行 为 。 但 是 ,中世 纪英 国 的社 会 救 济 事 业 还 没 有 形 成 系 统 的 制 度 。
美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

美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美国社会救助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化时期。
在那个时候,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很多人陷入贫困和无助的境地。
1890年代,一些慈善组织和宗教机构开始提供针对穷困人群的救助活动,比如教堂、救济院等为他们提供食物和庇护所。
然而,这些私人慈善组织的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随着美国社会对贫困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政府开始介入社会救助的领域。
1911年,威斯康星州率先成为第一个引入工伤保险制度的州,为工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这一做法逐渐得到了其他州的效仿。
在大萧条期间,由于经济衰退和失业率的上升,政府感受到了对灾民的救济的迫切需求。
1935年,美国通过了社会安全法案,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这个制度为失业者、老年人、残疾人和家庭提供了一定的福利和保障。
同时,该法案也设立了联邦医疗救助费用项目,为需要医疗帮助的人提供了援助。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发展。
1964年通过的《全国福利法案》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福利的范围,为低收入者提供医疗保险(医疗救济和医保)、现金援助和食品券等帮助。
然而,美国社会救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有人认为救助项目的扩大导致了财务压力和经济负担的增加。
另一方面,也有人质疑这些制度是否真正能够解决贫困问题,并担忧福利制度会让个人丧失工作动力。
近年来,美国社会救助制度一直在进行调整和改革。
政府试图通过提高工资、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来帮助人们脱离贫困和依赖福利援助。
总的来说,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视为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旨在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提供更好的福利和保障。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
美国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点是:(1)适时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本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引起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普遍关注。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老年人生活处于最困难境地,社会退休金成了老年人的希望所在。
1934年,罗斯福成立了经济保险委员会,1936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
经过几年准备。
在积累了一大笔基金后,于1942年付诸实施,开始支付退休金。
二次大战中没有新的变动。
50年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
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老年法定退休保险具有强制性、贡献性和福利性,退休和医疗保险基金有正常来源渠道,能自我调整和自我调整。
其退休金的收与支是按照现收现付、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的,根据人口老龄化的预测、退休费支出的需要,不断调整保险税税率,通过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循环正常运转的目的。
(3)发展保险公司经营的自愿投保退休金保险,吸收闲散资金增强经济实力,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美国的一些人寿保险公司除经营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死亡保险外、还大力经营集体和个人自愿投保性质的私人退休金保险,作为法定退休保险的补充。
集体退休保险,由企业雇主为雇员投保,根据企业经营好坏和雇员个人情况投保可多可少,雇员退休后逐月领取。
政府通过对退休保险金免税手段予以支持。
并通过投资获取的利润,用来弥补膨胀使投保金额贬值的问题,以保证退休者收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感。
(4)严格控制失业救济金发放标准和发放时间,以利于失业者积极再就业。
联邦立法规定由企业雇主缴纳失业保险税款,雇员不缴。
利率由各州自行确定,全国不统一。
救济发放时间,大多数规定需经一周等待期后方可使用,最多支付26周,联邦法规定在失业高峰期可延长合乎法定救济周数的50%,即最多追加13周。
美国社会救助及其主要内容

浅谈美国的社会救助及其主要内容社会救助在美国亦被称为公共援助,是帮助贫困阶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这里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保障项目,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应用更多的是”社会福利”的概念,其主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社会救助。
1935年罗斯福执政时,通过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这也标志着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初步确立。
[1]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与发展,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日趋完善。
目前,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有70多项,主要有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补充保障收入、医疗救助、住房补助、食品补助、教育补助、一般援助等。
一、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afdc)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是联邦政府推行的向贫困家庭提供现金补助的项目,这也是在美国备受争议的一个救助项目。
该项目专门用于帮助那些双亲之一缺少的家庭(如配偶一方亡故、离婚或出走)、残疾人家庭、未婚生育的单亲家庭、双亲属于失业状态并在积极寻找工作的双亲俱全家庭等。
对于受供养的子女,通常救助到18岁,18岁或18岁以上的子女就不能再享受该项救助。
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的前身是1935年联邦政府颁布的、作为社会保障条例一部分的”对贫困儿童补助计划”,当时该计划的重点是以孩子的名义对其母亲给予帮助。
但根据该计划,若一个家庭里居住着有能力和身体健康的父亲,那么这个家庭就不能得到该项救助。
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做父亲的离家出走。
1962年,”对贫困儿童补助计划”被更名为”抚养未成年儿童家庭补助”,更名后强调的是对家庭单位的补助。
此项救助的费用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尽管联邦政府支付此项救助一半以上的费用,但该项目的行政管理权却委托给了州政府。
由州政府决定项目受益资格标准和受益水平。
因此,不同的州制定的标准差异较大,资助的标准也不相同。
给付标准由各州根据受益人的家庭收入和救助标准决定,申请补助者必须接受对其资产、劳动收入和其他收入来源的调查。
美国社会的救助和福利政策

美国社会的救助和福利政策
唐政洪
【期刊名称】《中国民政》
【年(卷),期】2016(0)10
【摘要】自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保障制度以来,美国已形成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开始时,主流媒体和民众都觉得不会长久,很重要
的一个原因是美国有很强的社会保障体系。
美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大概包括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社会福利制度。
【总页数】3页(P54-56)
【作者】唐政洪
【作者单位】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国社会福利政策演变考察
2.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
3.价值观念与社会福利政策选择--以美国公共救助政策改革为例
4.美国的社会福利政策及其社会工作
5.小议社
会福利政策及社会多样化原则的推行——兼谈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

美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美国社会救助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美国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救助措施,旨在帮助那些需要援助的人们。
在19世纪末的美国,扶贫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经济危机和农业危机,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
为了解决扶贫问题,美国政府成立了一系列的慈善机构和慈善组织,例如美国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
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一系列的进步运动,其中包括社会改革运动和妇女权利运动。
这些运动促使政府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采取了更多的救助措施。
例如,1909年,美国成立了一个名为联邦儿童局的机构,为贫困儿童提供福利和教育机会。
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美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为了帮助那些因为大萧条而失去生计的人们,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救济计划,例如公共工程项目和食品救济计划。
这些计划提供了失业救济和食品券等援助,帮助人们渡过难关。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进入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分享到了这种繁荣。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如民权运动和战争反对运动。
这些运动推动了社会救助的进一步发展。
对社会救助的需求和意识的提高,推动了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政策。
例如,1965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医疗保险计划(即医疗保险)以提供医疗援助给那些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的人们。
同样,1964年通过了民权法,禁止了种族隔离,并推进了种族平等和公平的理念。
到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美国社会救助的发展重点转向了福利改革。
由于许多人依赖政府的救助计划,福利开支持续增加,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因此,美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福利改革计划,旨在减少不必要的福利开支,并鼓励人们寻找工作和自给自足。
在新世纪的今天,美国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通过提供财政援助、医疗保险、住房援助、食品券等方式,致力于帮助贫困和弱势群体,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机会。
美国政府公文标准

美国政府公文标准对美国政府社会福利体系的认识摘要:美国社会福利体系包括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前者涉及社会安全保障、联邦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后者涉及对无工作能力人群导致贫困的救济和对有工作能力贫困群体的救济。
关键词:社会福利社会安全确保社会救助美国社会福利体系逐渐完善是近50年发展的结果。
由于年到年的美国经济危机,出现了股票大跌,经济萧条,通货膨胀,进而产生通货紧缩,失业增加,大量的失业人群没有社会保障构成潜在社会动乱的威胁,使美国政府把社会保障提到了议事日程,年总统罗斯福签署,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从此美国开始了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时期。
二战后,50年代,美国进入经济恢复最好阶段,也是全美就业的最好阶段,这也使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有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美国国会的重要议题。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取向与美国的宗教价值观有较大的联系,它的基础思想和文化理念是鼓励勤奋工作,多劳才能多保障,不养懒汉。
美国政府的社会福利主要彰显在社会安全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上。
社会安全保障体系主要由美国联邦政府负责管理。
针对的人群主要就是对社会存有贡献,曾经缴纳过总收入税的人群。
同时,必须具有以下条件之一:年龄在65岁以上或年龄没65岁,但因各种原因引致失聪或残疾的人群;已故受益者的子女和子女:失业者。
资金来源就是由美国联邦统一征税的社会保障税。
资金征税部门就是联邦国内税收服务局(相等于我们的国税局)。
管理部门就是联邦社会保障安全局。
监督部门就是美国国会。
社会救济体系主要由各州政府负责。
针对人群是无社会安全保障的困难群体。
对要求获救济的人员有严格的资格审查。
资金来源是各州的收入税。
管理部门是各州的劳工或健康和人力资源部门。
监督部门根据项目不同有所不同,对与联邦政府合作的项目由联邦社会保障安全局监督,其他的由州议会负责监督。
一、美国的社会福利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社会安全保障1、社会安全确保的功能:向缴纳社会安全保障税的劳动者、受益人的子女或子女、已故劳动者的子女、子女或被赡养父母的父母缴付社会安全福利。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各国都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便更好地维护国民的福利和幸福感。
而美国这个拥有着先进经济体和高科技实力的国家,其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首先,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可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很多人生活质量低下、卫生状况差、就业条件苛刻,他们需要政府和慈善机构的帮助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于是,政府开始提供税收资助的社会福利服务,如老年津贴、国家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这些福利措施帮助了极多努力生活的美国家庭,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然而,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却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显得十分复杂和不完善,尤以其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上,美国的医疗保险由个人和雇主分担,但这种保险形式却存在巨大的问题,如每个州的束缚力和保险费用的高昂,这致使了许多美国人无法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
因此,美国在2009年实施了《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这个法案是对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旨在提高医疗保健的覆盖率和效率,减少穷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并保障人们获得更好的健康状况。
另外,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其他国家的制度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方面,美国的福利制度主要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提供资金来支持,而其他国家的福利制度则主要由中央政府来负责。
因此,在美国,不同州之间的福利标准和政策会有较大的差异,导致某些州的福利标准较为优越,而有些州却较为落后。
另一方面,美国的福利措施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其领取条件相对较为苛刻,许多人即便符合条件,也往往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才能获得政府的帮助,这使得美国福利制度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
在美国社会福利制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解决的出路。
例如,为了提高医疗保健利用率,一些美国州正在探索采用更多的私人保险公司来扩展其医疗保险市场,以此来提高健康保险的覆盖率,同时也增加公民的选择自由度。
国外护理社会救助

国外护理救助部分(加粗字体是重点)外国的护理社会救助一:美国的护理社会救助(一)产生老年人处在生命周期的晚年,由于经济状况变差和身体状况的下降,使老年人面临更大的医疗风险和财政风险,一方面老年人对需求的增多,另一方面疾病治疗和长期护理的费用更加昂贵,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使得私人保险公司不愿意向老年人提供保险,即使有商业护理保险,其保险费也高的惊人,因此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1965年,有关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的立法正式生效,后来医疗改革计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计划,另一部分是针对穷人的医疗救助计划。
医疗救助比医疗照顾包含更广的的长期护理费用补偿,他可以支付因为慢性病或者损伤导致的长期护理和看护服务。
在大部分州,医疗救助是家庭和社区长期护理费用最大的公共支付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医疗救助计划几乎成为了一项长期护理计划,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医疗救助计划承担了一半以上的长期护理服务,而且长期护理费用占了整个医疗救助总费用的一半以上。
因此医疗救助几乎成了一个长期护理计划。
(二)内容1 救助对象和内容救助对象:低收入的老年人以及有较大医疗开支的人。
救助内容:在美国,医疗救助主要包括在护理院内接受长期护理和在家庭社区内(HBCS)接受长期护理两项内容。
家庭社区护理服务是一种在美国医疗照顾和救助服务支持下建立的各个州规定的尝试性服务。
联邦法律中仅规定了护理院护理,没有规定和家庭社区护理服务,也不允许选择长期护理。
家庭社区长期护理服务的享受资格是由州政府来决定的,不同的服务类型有不同的的标准。
一般来讲,家庭社区护理服务的对象一般包括65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和智力迟缓者等。
但是一些基本服务是必须包括在内的,包括住院和门诊服务、化验和X光服务、熟练护理和家庭健康服务、医生服务、家庭计划以及周期性健康检查等。
此外各州可以自主选择是否提供非机构的LTC项目,如日常生活社会辅助,成人日健康护理等。
英美两国及大中华地区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反思

乏保障 新加坡 的中央公积金并未包含失业保障 (K u, 2003; Lee and v aso , 2005; T ang
社会津贴 (Soei alal ow anee) 属于社会补偿 (S ei l o alcom pensat on) 的福利, 它属于普 i 及性而非供款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 给付对象主要是长者和残疾人士 , 而社会津贴的经费来 自 税收 随着人 口老龄化 日趋严重 , 申领津贴的数 目不断上升 , 社会亦关注社会津贴的财政可 持续性的问题 (K u , 2003 ; T ang and M i ey , 2005) dgl
不断增加 , 令以税收支付的综援 的财政可持续性引起公众关注 (见表 1 )
(二 ) 发展 国家社 会救 助特 点
社会救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 , 是社会安全 网的最后一道防线 现金援助 儿童及家庭 的津贴 房屋津贴 公共医疗服务
社会救助的保障范围包括
额外 的经济援助 (如更换家具
丧葬的开支 ) 及其 他社 会服 务 , 其 受助 资格 和水平 因应 不 同地 区的个别 情 况有所 不 同 (A de a, 2 0 ) 虽然, 不少欧 m 0 6 美和部分大 中华地区已实行社会保险制度 , 但是 , 社会救
救助经费来 自税收, 申请人须经资产审查 , 才可获得相关 的援助
弱势群体分为 值得帮助的 不值得帮助的
为避免造成福利依赖 , 社
会救助着重工作伦理的原则 (w o k e h o P i i e ), 强调照顾个人需要是家庭 的责任 , 并将 r t i r n pl c 贫 困人士 (deservi poo: and undeservi ng ng o r p o ), 前者属于那些缺乏劳动能力 的人士 , 如长者 儿 童; 后者多属于有工作能力的失业 人士或单亲家庭 因此, 除了现金援助外 , 政府亦对有工作能力人士实行 工作福利 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最低生活 保障 五保供养制度 城市最低生活 保障 五保供养制度
现金
现金和实物 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农村集体经济、地方和中 央财政共同负担
Thank
You !
只能用来购买人的食 品以及用来生产食品 的种子和种苗,不得 用于购买酒精饮品、 烟草、维生素或药品 宠物食品、热食品、 在商店内食用的食品 以及其它非食品类商 品(种子、种苗除外 )食品券只可用于购 买规定的食品,不能 兑换现金。
医疗援助(MEDICAID)
。 •于1965年设立, 目的是为部分 低收入个人、 家庭提供医疗 服务支持,帮 助无力支付医 疗保健费用者 享受基本的医 疗卫生服务, 费用由联邦政 府与州政府共 同承担 医疗援助项目 包括住院服务、 门诊服务、产 前保健、儿童 免疫、医师服 务、专业护理、 家庭护理和X 光服务及早期、 定期检查、诊 断和治疗服务 等。
福利类型
提供职工 (单位) 福利、关 怀贫弱职 工
自愿、资助 服务及其他 非营利性服 务
脱贫、收 入保障、 医疗救助 、住房补 贴等
中 支持程度 美
强 弱
弱 弱
弱 强
弱 强
美国
项目 SSI TANF FOOD STAMP SSI 目标群 体 贫困老年人、失明者、残疾人
中国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制度 城市最低生活 保障
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社会 救助制度的改革阶段。随着福利 开支的日益庞大,迫于公共舆论 及财政负担的压力,自20世纪 80年代开始,美国对社会救助制 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 影响比较深远的是克林顿时代通 过的《个人责任与就业机会调整 法案》。
美国社会救助主要内容
一、贫困标准的设定
1965年,美国依据家庭规模和家庭总收入两个因素制 定了一条贫困线标准,随后每年都重新测算、核定。 2005年美国家庭贫困线是:单身年收入9570美元、两 口之家12830美元、三口之家16090美元、四口之家 19350美元、五口之家22610美元。如果一个家庭的年 总收入低于当年联邦政府划定的标准线,就被认定为 贫困家庭,有权获得政府资助。全国统一贫困标准的 设定,保障了多数低收入家庭被纳入到社会救助体系 之中。
增加工作要求 接受援助的单亲父母两年 内每周工作至少20小时
限制受益时间 未成年子女家庭的资助时间是成年(18岁) 每个家庭只能获得累计60个月的援助 单亲父母在领取福利金的两年内必须每周 工作20个小时 实施制裁措施 联邦政府要求各州必须有一半的受益者每周工 作30小时孩子年龄超过5岁的家长拒绝由社会 工作者提供的工作,将失去援助资格。
通过对低收入出租 房税收减免,联邦政 府间接地为低收入 租户提供救助。
提供低租金公共房
租金补助
税收减免
三、美国社会救助的特点
救助内容和项目的法制化
救助资金和载体的多元化
救助补贴和时效的有限化
权利义务与责任的一体化
中美社会组织对贫困群体的福利支持比较
家庭 抚养儿童 、照顾老 年人及其 他贫弱成 员、经济 支持、情 感支持 工作单位 非营利组织 国家
•
公共住房创设于 1937 年是美国资 助贫困家庭住房的 一种最久远的项目。 公共住房的租金不 1 到一般住房租金的 一半。联邦政府规 定,这些住房只能 供当地收入不超过 中等收入水平的 80% 的家庭购买 或租用。
即向贫困家庭提供 住房租金补助,由贫 困家庭自由选择居 住地、租用私人或 公共住房,避免低收 入家庭集中居住所 带来的各种社会问 题,同时也可充分利 用现有住房来解决 贫困者的住房困难, 减轻政府负担。
FSP 计划于 1961 年开始示范,1964 年被确定为永久性食品援助 计划。食品券计划是由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向无收入或低收入的老人、 残疾人、失业者发放的一种购买食品的票券,在指定的食品零售商店使 用。按规定食品券不得用于购买酒精饮料、香烟、维生素、药品和宠物 食品,也不得用于购买现场加工的食品。除少数无家可归者之外,食品 券也不得用于购买餐馆或快餐店的食品。其目的是确保贫困者能获得基 本的食物需求。目前,该项目为了照顾被救助者的自尊,已经改为发放 等值现金卡。
受助对象
受助资格
适用范围
FSP
低工薪阶层、失 业者或打临工者 、接受社 会福利或其他救 助者、收入很少 的老年人和残疾 人,以及无家可 归者
家庭资产价值不 2000 美元(如果 家里 1 名或多名 60 岁以上老人时, 家庭资产不足 3000 美元)、家 庭月毛收入不足联 邦贫困线 130%或 月净收入不足联邦 贫困线的 100%时
城市居民
中 美 社 会 救 助 项 目 对 比
五保供养制度
农村居民
经济调 查
TANF
城市最低生活 保障
收入和资产低于当地贫困 线的规定
FOOD STAMP
SSI 福利形 式 TANF FOOD STAMP SSI 供给方 式 TANF FOOD STAMP
五保供养制度
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 孤、寡以及残疾人
第二 阶段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社 会救助制度的发展阶段。1960年 代,伴随经济的成长、国力的雄厚 以及民权运动的兴起,美国的各项 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发展。 克林顿时代通过的《个人责任与 就业机会调整法案》 布什政府又提出了第二阶段深化 福利改革的方案,出台了《为自立 而工作法案》
第三 阶段
TANF
补充性保障收入(SSI)
目标群体
经济调查
给付金额
Hale Waihona Puke 老人、盲人、 伤残者年龄要 求在65岁及65 岁以上。 提供最低水平 的现金救助
财产来源限额 是个人 2000 美元,夫妻 3000 美元
在特定的月份 中取决于个人 在此特定月份 拥有的其他收 入和财产来源 的数额
食品券(Food stamp)
援助对象:一是绝 对性救助群体,即 联邦政府规定各州 政府必须救助的绝 对贫困人群; 二是选择性救助 群体,即各州政府 可以自主决策选择 救助的贫困人群。
住房补助(House Relief)
联邦政府为解决低收入阶层住房短缺和居住条件低下的问 题而建立的救助计划。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主要采用政 府资助建造公共住房并提供租金补贴的办法,从1974年开始, 美国政府把住房补助项目的主要方式转变为向私人房产主提 供租金补贴,即低收入家庭只需向房主缴纳收入固定比例的 房租,其余部分由政府补贴。
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美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 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社会 救助制度的建立阶段。1929年10月 ,美国爆发特大经济危机,失业率 超过20%,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1933年,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 ”,并于当年5月,签署了《联邦紧 急救助法》,建立起第一个全国性 的救助机构“联邦紧急救助署”, 开辟了社会救助的新纪元。1935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 。该法案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公共救 助,将妇女、儿童、老年退休、残 疾人与失业纳入了公共援助体系, 形成不同类别的援助计划。
二、美国社会救助项目
救助项目
现金救助
贫困家庭临时援助 (TANF) 补充性保障收入( SSI)
非现金救助
食品券(Food stamp) 医疗援助( MEDICAID) 住房补助(House Relief)
贫困家庭临时援助(TANF)
• 美国“贫困家庭临时援助计划”(TANF)由议会通过立法产生, 并于1996年在克林顿总统授权下成立。由《个人责任和工作调 解法案》(PRWORA)缔造的TANF计划,脱胎于之前作为 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未成年儿童家庭 援助计划”(AFDC)。 • TANF项目是一个现金救助项目,受益的家庭多数是单亲或父母 中有一人无劳动能力或长期失业,这类家庭的户主多为女性。 一般三口之家的补助金额在200美元到700美元之间。同时, TANF项目还对受益者采取了严格的受助时间和工作小时等限制 ,并将重点放在督促和帮助失业者再就业方面,旨在通过提高 受助人的工作愿望和增加他们的个人责任来减低他们对福利救 济的依赖,使他们树立“以工作求自立”的理念。
TANF
FOOD STAMP SSI
父母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死亡、长期离 家出走和失业的家庭里的孩子
美国公民 单个人为2000,夫妻或两个人为3000美 收入要求不超过州贫困标准的185%。财 产价值不能超多1000美元 收入不能超过贫困线的130%。没有老年 人的家庭其资产不能超过2000美元。有 老年人的家庭,其资产不能超过3000美 元 现金 现金 实物 联邦拨款、地方增补 联邦和州政府共同提供经费 联邦和州政府共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