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色彩学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PPT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7ff9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3.png)
色相和饱和度调整技巧
色相调整技巧
通过改变图像中颜色的色调来调整色相,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中的色相滑块或颜色选择器进行调整 。不同的色相可以赋予图像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饱和度调整技巧
类似色调搭配法
定义
在色环上选择相邻的色相进行搭 配。
效果
营造出柔和、温馨、自然的氛围。
示例
绿色与蓝色的搭配,如绿叶与蓝 天的组合。
类似色调搭配法
定义
在色环上选择相邻的色相进行搭 配。
效果
营造出柔和、温馨、自然的氛围。
示例
绿色与蓝色的搭配,如绿叶与蓝 天的组合。
对比色调搭配法
定义
在色环上选择相对的色相进行搭配。
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越高,色彩越明亮 ;明度越低,色彩越暗淡。
色彩心理学简介
色彩心理学定义
研究色彩与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
色彩心理学应用
通过了解不同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可以应用于室内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 计等领域,创造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色彩环境。例如,红色可以激发人的热 情和活力,蓝色则能使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饱和度调整技巧
通过增加或减少图像中颜色的纯度来调整饱和度,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中的饱和度滑块或颜色选择 器进行调整。提高饱和度可以使颜色更加鲜艳、明亮,降低饱和度则可以使颜色更加柔和、自然。
滤镜和特效增强表现力
滤镜应用技巧
使用滤镜可以为图像添加各种特殊效 果,如模糊、锐化、噪点等。不同的 滤镜可以营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风 格。
不同的色彩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 心理感受和联想,从而影响人的 情绪和行为。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e6d2f9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8.png)
红色
代表激情、爱情、力量和勇气, 也可能引起紧张和愤怒。
黄色
代表快乐、活力、温暖和创意, 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视觉疲劳。
紫色
代表优雅、神秘、高贵和精神 性,有时也与财富和权力相关。
颜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含义
01
02
03
04
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好运、 繁荣和喜庆,而在西方文化中 可能与危险、禁止或爱情相关。
同一搭配法
01
无彩色搭配
运用黑、白、灰等无彩色进行搭配,营造出简约、大气的设计风格。
02
同一色相搭配
选用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或纯度色彩进行搭配,如红色系中的深红、浅
红、粉红等,表现色彩的丰富性。
03
同一色调搭配
在同一色调中选择不同明度或纯度的色彩进行搭配,如暖色调中的红、
橙、黄等色彩的不同明度或纯度搭配,形成温馨、和谐的视觉效果。
04
色彩在设计中应用
平面设计中运用
色彩搭配
01
通过对比、调和等手法,创造出和谐、醒目的视觉效果,增强
设计作品的吸引力。
突出主题
02
运用色彩心理学原理,选择与主题相符的色彩,突出设计主题,
加深观众印象。
营造氛围
03
利用色彩的情感属性,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如温馨、浪漫、紧
张等,增强设计作品的感染力。
产品设计中运用
饱和度
指色彩的纯度或强度,即色彩中所 含单色光的纯净程度。饱和度越高, 色彩越纯净;饱和度越低,色彩越 浑浊。
冷暖色调区分
冷色调
以蓝色为基调的颜色,如 蓝、绿、紫等,给人以清 凉、宁静的感觉。
暖色调
以红色为基调的颜色,如 红、橙、黄等,给人以温 暖、热烈的感觉。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21cf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1.png)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一、色彩的定义与属性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色彩就是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光线进入我们眼睛所产生的视觉感受。
色彩具有三个主要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黄、蓝等颜色的名称。
它决定了色彩的种类。
比如,红色与黄色就是不同的色相。
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亮程度。
从最亮的白色到最暗的黑色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灰色调。
就像在同一色相中,淡粉色的明度就高于深红色。
纯度,也称为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和鲜艳程度。
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夺目,如纯红色;而纯度低的色彩则显得较为灰暗,像是加入了灰色的红色。
二、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分为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大类。
无彩色系包括黑、白、灰,它们没有色相和纯度的区别,只有明度的变化。
有彩色系则是指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以及它们之间混合产生的无数种色彩。
在有彩色系中,还可以根据冷暖感觉进行分类。
暖色系通常包括红、橙、黄等让人感觉温暖、热烈的颜色;冷色系则有蓝、绿、紫等给人带来凉爽、宁静感受的颜色。
三、色彩的混合色彩的混合方式主要有三种:加法混合、减法混合和中性混合。
加法混合是指色光的混合。
比如,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在舞台灯光、电脑显示屏等领域常常运用这种混合方式。
减法混合是指颜料的混合。
例如,将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会得到黑色。
绘画、印刷等行业就是基于这种混合原理。
中性混合包括空间混合和旋转混合。
空间混合是将不同的色彩并置,通过人眼的视觉调和产生新的色彩效果。
旋转混合则是将色彩涂在圆盘上快速旋转,从而产生新的色彩。
四、色彩的对比色彩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不同色相之间的对比。
比如,红色与绿色相对比,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明度对比是指色彩明度的差异对比。
高明度与低明度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
纯度对比则是不同纯度色彩之间的对比。
纯度高的色彩与纯度低的色彩搭配,能够突出重点,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8ebc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7.png)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一、引言色彩是自然界中最美的现象之一,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心理和生理。
色彩学作为一门研究色彩的科学,对于我们认识和应用色彩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介绍色彩基础知识,帮助大家了解色彩的来源、分类、属性以及色彩的应用,从而提高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水平。
二、色彩的来源1.色彩的产生:色彩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物体会吸收部分光线,反射或透过剩余的光线。
这些反射或透过的光线进入人眼,经过视觉系统的处理,形成我们所看到的色彩。
2.光的组成:光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成的,波长越长,光越偏向红色;波长越短,光越偏向紫色。
人眼能够感知的光波长范围大约在380纳米到780纳米之间。
3.色彩的三原色:色彩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
在光学中,三原色混合遵循加法原理,即红、绿、蓝混合后形成白光。
三、色彩的分类1.按照色彩的来源分类: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
自然色彩是指自然界中的色彩,如天空的蓝色、植物的绿色等;人工色彩是指人类创造的色彩,如绘画、设计等。
2.按照色彩的属性分类: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橙、黄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越高,色彩越亮;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饱和度越高,色彩越鲜艳。
3.按照心理感受分类:冷色和暖色。
冷色给人以清凉、沉静的感觉,如蓝色、绿色等;暖色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如红色、橙色等。
四、色彩的应用1.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色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服装、家居、广告等。
恰当的色彩搭配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好。
2.色彩在艺术领域的应用:色彩是绘画、设计等艺术领域的重要元素。
艺术家通过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3.色彩在科技领域的应用:色彩在科技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显示屏、照明等。
科技的发展使色彩的应用更加丰富和便捷。
五、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解和运用色彩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水平。
色彩构成—第七讲(调和)PPT课件
![色彩构成—第七讲(调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c6eacab4daa58da1114acf.png)
• 从美学意义上讲,色彩的调和可以说是各种色彩的配 合在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和谐。
•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色彩构成的基本的原理,表现色
彩的多样变化主要依靠色彩的对比,使变化和多样的
2021/6色/4 彩达到统一主要依靠色彩的调和。
3
• 一、秩序调和构成 • 客观事物总是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在有序的状态
• 如果画面由邻近色与类似色的色系组成,则画 面平稳温和,色调明确,对比微弱从而达到自 身的调和。
2021/6/4
34
2021/6/4
35
2021/6/4
36
2021/6/4
37
2021/6/4
亚利桑那州俱乐部
38
• 五.隔离调和构成 • 凡对比色相并置在一起,由于色彩的同时对比作用,在相邻的边
。
• (6)将各色混合无彩色中的灰构成含灰色调。 • 由于多色构成中混入了同一种色素,因此相互间都减弱了个性,增
强了共性,各种色彩由此具有内在的联系,配色也就易于调和了。
2021/6/4
19
混合同一种冷色
混合同一种暖色
2021/6/4
20
同时加白
2021/6/4
同时加白
21
同时加灰
2021/6/4
• 色彩构成总是要通过各种色块的组合去完成的,因此 各种色块所占据的面积比例对色彩配合是否和谐关系重 大。
• 如果在色彩构图中,有一组对比色过分注目,则可缩小 其面积达到色彩的调和。如果采用几组对比色构成,则 应以一组为主,通过协调色彩的主从关系达到色彩的调 和。如果配色运用冷暖两种调子,那么应该加强主色调 的倾向性,或多用暖色少用冷色,或多用冷色少用暖色 ,所谓“三色法”构成就是采用二暖一冷或二冷一暖比 例的配色。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bad4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8.png)
色彩的情感表达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 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如用暖色 调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用 冷色调来表达冷静、专业的形象。
色彩的搭配原则
在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色彩 搭配原则,如对比、和谐、统一 等,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和情
感表达。
色彩的运用场景
在不同的场景中,需要运用不同 的色彩来适应和表达不同的氛围 和主题,如商业广告、家居装饰、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
目录
• 色彩的基本概念 • 色彩的感知与心理效应 • 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 色彩的审美与文化差异
01 色彩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色彩
01
色彩是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 物体反射或发射出来的光线,通 过视觉感知而产生的。
02
色彩的形成与物体表面的反射性 质、光源的特性以及观察者的视 觉系统有关。
西方文化中的蓝色
代表沉稳、宁静,常用于表达深沉的 情感和信仰。
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趋势
色彩的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色彩逐渐 融合,形成多元化的色彩设计风格。
色彩的心理暗示
现代色彩设计更加注重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通 过色彩调节情绪和氛围。
可持续发展的色彩
强调环保和可持续性,使用可再生和低环境影响 的色彩材料,推动绿色设计理念。
家居装饰
在家居装饰中,应注重营造温馨、 舒适的氛围,选择柔和、自然的色 彩以提升居住品质。
04 色彩的混合与调配
色彩的混合
原色混合
原色是红、绿、蓝三种基本色,它们无法通过其他颜色混 合得到。通过将两种或多种原色混合,可以得到新的颜色。
补色混合
补色是指两种颜色在色轮上互为对立,混合后会产生白色 或灰色。例如,红色和绿色互为补色,黄色和紫色互为补 色。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60ae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a.png)
色彩的混合方式 有加色混合和减 色混合两种分别 对应RGB和 CMYK两种色彩 模式。
色彩的运用在艺 术、设计、摄影 等领域中具有重 要意义能够传达 情感、表现主题、 增强视觉效果。
色彩的属性
色相:表示颜色 的种类如红、黄、 绿等
明度:表示颜色 的明亮程度从黑 到白的渐变
饱和度:表示颜 色的鲜艳程度从 淡到浓的渐变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大纲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色彩的运用与搭配
04
色彩的基本概念
02
色彩的感知与心理效 应
03
色彩的调色与调整
05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
06
添加章节标题
色彩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色彩
色彩是光的一种 属性由物体反射 或发射的光线在 人眼中产生视觉 效果。
色彩有三种基本 属性:色相、明 度和饱和度决定 了色彩的外观和 感觉。
色彩的未来发展 与趋势
数字时代的色彩变化
数字技术的普及使 得色彩的运用更加 丰富多样
虚拟现实、增强现 实等技术为色彩带 来了新的表现形式
数字时代的色彩变 化与时尚、艺术等 领域相互影响
色彩的未来发展将 更加注重情感表达 和个性化需求
未来生活中的色彩趋势
数字化色彩: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色彩将在未来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保色彩: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色彩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用:对比度调整是色彩调整中的重 要环节它能够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层 次感使图像更加鲜明、生动。
技巧:在对比度调整时需要注意不要 过度调整以免导致图像失真或细节丢 失。同时要根据图像的具体情况选择 合适的调整方法。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6f26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15.png)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一、色彩的定义与属性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感知和行为。
那么,什么是色彩呢?简单来说,色彩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
色彩具有三个主要属性:色相、明度和纯度。
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比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它是区分不同色彩的关键特征。
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明亮程度。
从最亮的白色到最暗的黑色之间,存在着无数的明度变化。
就像在一幅画中,通过调整色彩的明度,可以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
纯度,也叫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夺目,而纯度低的色彩则显得较为柔和、淡雅。
二、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分为原色、间色和复色。
原色是指不能通过其他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包括红、黄、蓝三种。
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世界的基础,其他所有颜色都可以通过它们的混合来产生。
间色,是由两种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比如,红色和黄色混合得到橙色,黄色和蓝色混合得到绿色,蓝色和红色混合得到紫色。
复色,是由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复色的种类繁多,色彩变化丰富。
三、色彩的情感与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往往会引发我们不同的情感和联想,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红色,常常让人联想到热情、活力、爱情和危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
橙色,给人一种温暖、欢快的感觉,常与活力、创造力相关联。
黄色,代表着光明、希望、快乐,是一种引人注目的色彩。
绿色,通常与自然、生命、和平相联系,能给人带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蓝色,象征着冷静、理智、信任和忠诚,常常让人感到沉稳和安宁。
紫色,富有神秘、高贵的气质,常与浪漫、优雅相关。
白色,代表纯洁、清新、无辜,在很多场合都被视为纯洁的象征。
黑色,往往与严肃、神秘、力量相关,有时也会让人感到压抑和沉重。
四、色彩的搭配原则了解了色彩的基本属性和情感象征意义后,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色彩的搭配原则。
1、对比搭配通过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如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色彩理论第七讲(情感联想之黑白灰)
![色彩理论第七讲(情感联想之黑白灰)](https://img.taocdn.com/s3/m/c4b65926453610661ed9f498.png)
黑白灰是没有饱和度的中性色,属于无彩色系, 是明度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过渡的最佳表现。
黑色
生活中哪些事物、现象是黑色的?
总结:无色无彩就是黑色的本质,造成人们色彩 感觉中的空洞
恐怖
阴森、恐怖、死亡
寂寞、空虚、无助、绝望
恐怖
永恒的沉默,没有生机,没有希望
伤感
许多高级汽车、精密仪 器几乎都用灰色来表达 高雅、精致和高科技的 形象。
单调的、大面积的灰色容易使人感到无生趣,显得 枯燥、平凡和忧郁,因此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层次的 变化。
另外还有两类颜色,分别是无性格色和光泽色。 无性格色指的是褐色、土黄、赭色等在可见光谱上 见不到的复色,它们象征着朴实、中庸、坚实、平和 敦厚和于世无争。 光泽色指的是质地坚实、表层平滑、反光能力很强的 物体色,如金银彩色玻璃等反射出来的色彩,他们具 有富丽堂皇、高贵和科学发达的时代感。
刚正、坚毅的黑色
平静
尖端科技的形象
威严、高贵和尖端科技的形象
白色
生活中哪些事物、现象是白色的?
明亮、干净、纯洁、神圣和坦荡。
光冷冻食品常用的色彩之一
象征哀伤与痛苦
象征爱情的纯洁与坚贞
灰色
是视觉最易于接受的颜色。具有谦虚、柔和、高雅 的情感表现。是永远流行的颜色。 是一种顺从的颜色,与其他颜色搭配可以取得很好 的效果。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49292dcc7931b765ce1569.png)
74
7579
80
81
82
83
84
40
一、 水粉画的特点与工具
水粉画的特点: 水粉画的性能简言之为一个“水”
字,一个“粉”字。即是指用水调合粉质 颜料所作的画,称水粉画。因此对于颜料 的色量和水量的了解是初学水粉画首先遇 到并应掌握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技法运 用和画面的效果。
41
水粉画的工具和材料
颜色
摸布
42
颜料
水粉画颜料属于不透明的水溶液颜料,其成份由 颜料粉、白粉和调合剂根据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黄色类:柠檬黄、中黄、土黄、橙黄等; 红色类:朱红、大红、玫瑰红、深红; 褐色类:土红、赭石、熟褐、生褐; 绿色类:粉绿、土绿、
45
在调色盒里颜色的排列
在调色盒里挤颜料,要注意由浅入 深、由暖到冷的次序。白、黄色系列、 红色系列、棕色系列、蓝色系列、绿 色系列、最后是黑色。
46
正确的调色方法
47
错误的调色方法
48
实训——调色
观察静物(苹果与蓝色布) 苹果的五大调 高光—白色 亮部—柠檬黄、淡黄(半亮部—大红) 明暗交界线—大红+普兰(暗部—暗红) 反光—环境色、固有色的补色 阴影—同明暗交界线
色彩学与色彩静物
1
在某工厂车间,在搬运一批箱子时,工人抱怨说太 沉,总经理知道后,来到仓库视察,他发现箱子的 颜色都是黑的,于是在当天夜里请人把箱子都涂成 了淡蓝色,工人再搬运时,都说箱子变轻了。
2
原色 间色 复色
原色: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色彩,大多数 颜色可以由它们调配而成,而它们却不 能用其他的颜色调配。
27
28
29
30
返回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c6c490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c9.png)
05
色彩调整与优化方法
饱和度调整方法
增加饱和度
通过提高颜色的纯度,使色彩更加鲜艳、生动。适用于需要突出主题或增加视觉冲击力的场 景。
减少饱和度
降低颜色的纯度,使色彩更加柔和、自然。适用于需要营造柔和氛围或降低视觉刺激的场景。
局部饱和度调整
对图像中的特定区域进行饱和度调整,以突出或弱化某些细节。
明度调整方法
《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色彩基本概念与原理 • 常见色彩类型及其特点 • 色彩搭配原则与技巧 • 色彩在各个领域应用实例 • 色彩调整与优化方法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色彩基本概念与原理
色彩定义及属性
01
02
03
色彩定义
光作用于人眼后引起的除 位置、形象以外的视觉特 性。
色彩属性
色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如设计、艺术、建筑等,不同领域对色彩的 运用有不同的要求和规范。
实际案例分析讨论
01
案例一
某品牌标志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分析其如何运用色彩塑造品牌形 象。
案例二
02
03
案例三
某电影海报中的色彩搭配,探讨 其如何通过色彩传达电影的主题 和情感。
某室内装修设计案例,解析其如 何运用色彩营造空间氛围和风格。
功能性分区
通过色彩的变化和对比, 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 提高空间利用率。
装饰性效果
利用色彩的视觉冲击力, 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立 体感,提升整体装饰效 果。
服装设计领域应用
01
时尚潮流引领
服装设计师运用色彩搭配和流行趋势,打造出引领时尚潮流的服装款式。
02
个性化表达
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展现穿着者的个性和品味,满足个性化需求。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PPT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546ab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6.png)
常见色彩搭配方案
红配绿
红色和绿色是互补色,搭配在一起可 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常用于节日 和喜庆场合。
蓝配黄
蓝色和黄色是对比色,搭配在一起可 以产生明快、清新的感觉,常用于自 然风光和家居装饰。
黑配白
黑色和白色是中性色,搭配在一起可 以产生简约、高雅的感觉,常用于时 尚和商业设计。
紫配橙
对比与和谐原则
在色彩搭配中,应注重色彩之 间的对比与和谐,以达到视觉
在色彩搭配中,应保持整体色调 的统一,同时注重色彩之间的变 化,以增加层次感和动态感。
重点与呼应原则
在色彩搭配中,应选择一个主色 调,并选择其他色彩作为辅助色 ,以呼应主色调,突出重点。
节奏与韵律原则
在色彩搭配中,应注重色彩的 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增强视觉
详细描述
在绘画和摄影中,颜色混合可以帮助艺术家和摄影师创造丰富的色彩效果。在电影制作 中,颜色混合用于调整场景的色彩平衡和对比度。在广告设计中,颜色混合用于吸引观 众的注意力并传达特定的品牌或产品信息。在印刷和网页设计中,颜色混合用于创建和
谐的视觉效果和引导用户的视觉流程。
06 色彩的感知与表现
色彩的视觉感知
色彩的情感表现
色彩的情感属性
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例如,红色通常代表热情、 活力;蓝色则代表冷静、沉着。
色彩的情感表达
在艺术和设计中,色彩被用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例如,电影中 的色彩可以用来营造氛围和表达角色的情感状态。
色彩的情感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色彩也被广泛用于产品设计和室内装饰,以营造特 定的氛围和情感体验。
间色
橙、绿、紫是原色两两相加得到 的颜色,被称为间色。
复色与补色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
![《色彩基础知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8e1b49915f804d2b16c1ab.png)
对比色
•
色 。
( 包 含 其 邻 近 的 色 ) 称 对
在 色 相 环 上 相 对 应 的 色
比
《色彩基础知识》
• 定义:在色相环上,任何直径两端相对 应的 色称为互《补色彩色基础知。识》又称强对比色
补色与补色规律 《色彩基础知识》
与黄色相邻的背景 倾向于紫味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与蓝色相邻的背 景倾向于橙色
《色彩基础知识》
与红邻近的灰色倾 向于微绿
《色彩基础知识》
热情、活泼、热闹、革命、温暖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冷暖
• 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阳光、烈火,故称“暖 色”。如图中燃烧的火焰,如果你没看到图,听到火, 肯定会想到是红色,灼热的感觉。
纯度:色彩的纯粹程度。绘画中以标准色的纯度
为最高。 ①以标准色+黑或标准色+白,逐渐加多就降化纯度。 ②色相之间的纯度关系。
纯度强→纯度弱(三《原色彩色基础→知三识》间色 →复色)。
色相:色彩的相貌,颜色最 基本的特征。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明度:指色相表面上深浅不 同的明暗程度.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红:
具体联想:火焰、太阳、 鲜血…… 抽象感情:热烈、危险、 活力、愤怒…… 红色的纯度高,注目性 高,刺激作用大。用红 色做主色的多媒体作品 不多,因为在大量信息 的页面里有大面积的红 色,不易阅读。但,如 果搭配合理,可以起到 振奋人心的作用。
《色彩基础知识》
例1:
• 带有神秘色彩的暗红色,卡通插图,先进、野性。
《色彩基础知识》
例2: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PPT
![色彩的基础知识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e4ff050b1c59eef9c7b42a.png)
高纯度
中纯度
低纯度
•越多的颜色相混合,颜色的纯度越低。
回主目录 回本章目录
回主目录
不同色相颜色的不同色彩情感
•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文化、宗教、传统、个人喜好等。
•每个色相都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色彩情感。不同色相 在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构成 了色彩本身特有的艺术感情
•以下是几种常见色相的习惯性色彩情感:
热情、奔放、浮躁
含蓄、深沉
神秘、严肃
热烈、明快
平和、自然
高贵、典雅
回主目录
不同明度颜色的不同色彩情感
•相同色相,不同的色彩明度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情感。
深红:深沉、高贵 大红:热情、奔放 浅红:明快、清爽
•不同色相,明度越高,越醒目、明快;明度越低越神秘、 深沉、不醒目。
低明度
高明度
回主目录
不同纯度颜色的不同色彩情感
绿、紫等色给人的感觉是不 冷不暖,故称为“中性色”。
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在同 类色彩中,含暖意成分多的 较暖,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较冷。
原色、间色和复色
三原色辨认
在这么多颜色当中,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 (原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
三原色
红
黄
蓝
三原色、间色、复色
三间色的形成
红+蓝=? • 红+蓝=紫
也就是色彩的样貌, 每种色彩的名 称即是色彩的色相.
例如:
红色相
黄色相
蓝色相
回主目录 回本章目录
明度 即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有黑、白、灰之分。
•相同色相的明度关系对比:(从明度低的向明度高的依次排列)
深红
大红
浅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学基础知识有时候,观察我们拍完的照片,会发现,整体色调和我们看见的不一样,可能有点偏红,或者偏蓝,或者偏其他色彩,这是为什么呢?色不同,其实是光在作怪。
光与色摄影作品主要是借助光完成的,没有光就没有摄影。
我们能看到被摄体及被摄体的颜色,就是光的作用。
或者说,只有被摄体使人眼有光感时,才能使人眼有色觉。
有光有色,无光无色,在漆黑一片的屋子里,根本谈不上看到被摄体的形状和颜色。
物体有两种,一种为发光体;一种为不发光体。
我们所讲的多是不发光体,发光体极特殊,对摄影作用不大,故不在论述之中。
光分为两种,一种为可见光;一种为不可见光。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光一般为白色,实际上光不是单纯的白光,而是一种混合光。
当日光通过三棱镜时,才能分解成一系列色光,这也称为色散现象。
日光分解后大部分光人眼看不见,人眼能看到的只是极少一部分。
凡是人眼看不到的光,就称为不可见光,凡是人眼能看到的光,就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谱的色光有七种: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些可见光都是按照不同的波长排列的。
也可以说,光是按波长辐射的一种电磁能,就如水的波纹一样,是波浪式进行的。
日光辐射的电磁能有伽玛线、X光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
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光波的波长极其微小,以毫微米为单位,每一毫微米等于一毫米的百万分之一(mm/1.000.000)。
人眼对波长辨别的范围,大约在380毫微米(光谱中紫色)到760毫微米(光谱中红色)。
但是,当波长小于400毫微米时大于700毫微米时,人眼对这两端光的感受能力接近于零,所以把可见光谱定在400到700毫微米的波长范围内。
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是红色光,最短的是紫色光。
其实在整个光谱中,波长为700~600毫微米的光,呈现出不同的红色;在600毫微米左右为黄色,然后为绿色;500毫微米左右为青色,最后转为蓝和紫色。
在光谱中红、绿、蓝这三个色段均为主要色,也叫摄影三原色。
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把日光中所含的光谱成份显示出来,这和三棱镜分解日光中(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各种光谱成份的道理基本一样,也很好的证明了上述的观点。
客观世界中的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色彩,由于不同的物体和不同的表面对光吸收和反射不同,人眼是按以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来确定物体颜色,这就是彩色摄影对被摄体固有色来源的依据。
固有色,在摄影学上,把物体在白光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称为被摄体固有色。
各种颜色的色光都有不同的波长,光的波长变化能引起人眼对色觉上的变化,实际上在人眼的视网膜里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感色单元体,从日光中分解出来的红、绿、蓝色光,能在人的视觉器官上产生色觉,就是由这三种色光的不同波长的光波对感色单元作用的结果。
我们必须理性的认识光与色的辩证关系,具有一定色彩知识的摄影人,看到了光时,也就看到了色,光是有色的,色能表达光源色温(下面将介绍色温的概念)的性质。
无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光,在摄影中的光都有颜色,不同的光必将对被摄体的固有色产生不同的影响。
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在创作时科学的预见各种光与色。
如自然光的颜色随着时间、天气变化;人工光的颜色是根据光源的性质(色温)变化。
通常情况下人眼不会准确的看出光源的颜色,因此人眼对不同的色光有一种“色适应”的能力。
比如,一只普通灯包含红颜色多,含蓝色少,并非是真正的白色光,当看的时间稍长一点就会误认为是白色光。
日落时从室外进入室内,开始就会感觉到室内灯光是橙黄色的,稍过一会就误认为橙黄色灯光是白色的,实际上室内的灯光是橙黄颜色,只不过人眼对橙黄色光适应了;那么阴天室外的光由于色温较高,带有一定的蓝色调子,看上去同样误认为白色,不能准确判断光的颜色,就是人眼具有一定的“色适应”能力的结果。
为了在彩色摄影创作中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各种光源的光谱成份,才能真正的利用好各种光源色在作品中的体现。
色温色温就是指光源所含的光谱成份。
黑白摄影对光源只需要考虑光源强度,不需要考虑光源平衡色温。
但彩色摄影必须在创作时考虑光源的平衡色温,否则被摄体固有色要受到光源色的影响,其色彩不能按照创作意图获得正确的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人眼分别在日光和灯光下观察同一物体,其颜色表现是不一样的,因为不同的光源所含光谱成份的比率不同。
为了使彩色胶片真实地再现物体的颜色,无论彩色负片还是彩色反转片都分为日光型和灯光型两种。
这两种胶片在乳剂制造上也有差别,日光型彩色胶片适合色温5500K左右拍摄,灯光型彩色胶片适合色温3200K左右拍摄。
色温的含义从物理学上来讲,就是发光颜色实际温度的物理量,黑体温度变化的一种色光,它和放射能的光波长短有关。
就是把标准黑体以绝对温度(—273℃)为起点,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所呈现出来的颜色,这种光的颜色是随着温度高低而变化。
色温的计量单位是K度,也可以称为凯尔文度。
因为色温的标准单位是由英国凯尔文氏(Kelvin)1860年制定的,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并以他名字的第一个字母K作为色温的表示符号。
当时凯尔文用一块黑色的铁做试验,把这块黑色铁加热至800K度(相当于800—273=527℃)时,发现这块黑色铁出现了暗红色光;加热至5600K度时,这块黑色铁出现了白色光(类似日光的平衡色温);加热至25000K度时,这块黑色铁出现了蓝色光。
由此可见,色温的含义就是指光源的光谱成份,而光谱成份主要看光源中短波光和长波光的比例。
光谱成份中的短波光占的比例多,长波光占的比例少,其色温就高;反之,光谱成份中的长波光占的比例多,短波光占的比例少,色温就低。
例如,晴天中午左右的日光所含红、绿、蓝摄影三原色的比例基本相同,在视觉感受上感觉为白光。
又如,一盏灯的色温为3200K度,在灯前加一张淡黄色的透明纸,其色温就低于3200K度;而在灯前加一张淡蓝色的透明纸,其色温就上升而高于3200K度。
在彩色摄影中的色温高低,只意味着光源中所含红、蓝的色光比率不同,以平衡色温来看,主要影响色温变化的就是红和蓝这两种色光。
我们所讲的平衡色温的高低,就是指光源中所含的光谱成份,与实际生活中的温度无关。
由于彩色感光材料在控制色彩平衡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能在光谱成份不同的光源条件下还原被摄体颜色,在胶片时代,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有两种。
拍摄时根据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选择光源,也就是说,光源色温必须和彩色感光材料的平衡色温相一致,否则被摄体颜色在色彩还原上就会失真。
在不同色温的光源下观看被摄体的颜色有很大的差别,已知该胶片平衡色温的情况下,既使光源的色温不同,也能很准确的预见到该被摄体受光源色影响的程度。
光源色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而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是无法改变的,要想获得色彩平衡,光源色温必须达到彩胶片平衡色温的要求。
实际上光源色温和胶片的平衡色温保持一致时,就能获得色彩的真实再现,如光源色温大于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时,就会出现偏蓝色调;如光源色温小于彩色胶片的平衡色温时,就会出现偏红色调。
色彩三属性色彩三属性就是指色彩的色相、明度、饱和度。
了解掌握色彩三属性的变化规律,对构成艺术摄影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各种物体的色彩,是由白光照到物体上,不同程度的吸收和反射,并由反射出来的不同波长的色光混合起来形成的。
因此物体的色彩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也就是色彩的三属性,即色相、明度、饱和度。
色相色相就是指各种色彩之间的区别,色相也称为色别。
通常情况下色相可分为两种,有色和无色,在摄影学上就把无色称为消色。
黑、白、灰、金、银就是消色。
因此,色相可以说是各种物体颜色与消色的区别。
消色只有不同的明暗变化,没有色的变化,只有色彩才具有各种颜色性质的差别,如红、绿、蓝、黄、青、紫等,色相变化也可以用光谱色的相对波长来说明这一点。
色相的表达是彩色摄影很关键的部分。
明度色彩的明度就是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
明度也可以说是同一色别的相对亮度,是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如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光谱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最亮);橙和绿色的明度低于黄色;红、青色又低于橙色和绿色;紫色的明度最低(最暗)。
受光强弱对色彩本身也能产生不同的明暗变化,例如,黄色本身明度就很高,光源直接照射的部分,不但明度高,色彩的纯度也高,没被直接照射的阴影部分就显得较暗。
同是一种色彩受光照射情况不同而产生的明度变化也不同。
在实际运用时色彩的明度要与创作意图相统一,如拍摄高调作品就应选择明度高的色彩为主调;拍摄低调的作品就应选择明度低的色彩为主调等。
在彩色摄影中对色彩明度的认识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掌握各种色彩的明暗变化,以及恰当的运用色彩的明暗关系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在提高色彩明度的同时,色彩的饱和度有可能下降。
饱和度色彩的饱和度就是指色彩的纯度,或者说色彩本身的鲜明程度。
正确认识色彩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在彩色摄影中十分重要,明度高的色彩,色彩的饱和度不一定高,而明度低的色彩,色彩的饱和度不一定低。
因为光的作用会产生褪色现象(色彩饱和度的变化),色彩饱和度与空气中介质密度的大小成反比。
空气中介质密度大,色彩饱和度就小,饱和度相同的色彩,距离远色彩就比较清淡;空气中介质密度小,色彩饱和度就大,饱和度相同的色彩,距离近色彩就比较纯正。
色彩饱和度变化的这种关系,能使画面增加纵深感效果。
色彩饱和度大小与物体表面结构有关,物体表面光滑,色彩饱和度就大,丝织品就比棉织品的色彩鲜艳。
雨后的花草树木,就比雨前的色彩饱和度大。
曝光对色彩的饱和度也有影响,无论被摄体的色彩纯度多高,只要曝光正确,被摄体的饱和度就大;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都对色彩的饱和度有极大的影响。
原色早在19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克拉克·马克斯韦尔(1831-1879)就提出了视觉三原色的理论,认为人眼视网膜可以分辩各种色彩的视锥细胞,并含有与光谱中三种主要色彩相适应的三种感红、感绿、感蓝色素,在实验中证明红、绿、蓝三种色光相加能获得白光,如把这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又能产生各种颜色不同的新色光,使色彩变化无穷无尽。
虽然红、绿、蓝三色光能混合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也不可能超出物体对三色光作不同程度的吸收与反射的范围。
所以,红、绿、蓝色光是三种基本色,在彩色摄影中就称为三原色。
摄影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种不同的色光,绘画三原色是指三种不同的染料,即红、黄、蓝。
摄影三原色和绘画三原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必须指出摄影三原色光等量混合可获得白光;绘画三原色(染料)等量混合可获黑色。
补色彩色摄影中所指的三补色就是黄、品红、青。
当加色法形成不久,法国查尔斯·克劳和杜·奥隆也发表了减色法原理。
实践证明,两个原色光相加可产生另一种色光,这样就分别产生三种补色光,即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红光+蓝光=品红光,某一补色光与三原色光中的某一色光相加(等量混合)能获得白光,这两种色光就称为互补色光,即原色光、补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