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体架构收集整理复习课程
2023-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1
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是指为了规范化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数据,最终达到以数据驱动医疗服务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服务质量和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为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围绕“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进行阐述的步骤:第一步:确定数据要求为了保证数据的规范化和准确性,需要对医疗服务数据进行具体的分类和标准化。
例如,可以根据医疗服务机构、患者基本信息、就诊信息、检查检验信息、诊断信息、治疗信息、费用信息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类,并进一步细分各个维度的数据要求,形成可操作的目标标准。
第二步:确认数据收集方式确定数据要求后,需要进一步确定数据的收集方式,即谁来收集、如何收集、何时收集等问题。
因此,需建立相关机构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之间的数据交互,采用标准格式下发数据收集任务清单。
第三步:制定数据标准规范在满足各方数据需求的基础上,需要在数据规范的制定过程中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应我国情况的数据标准规范。
同时,还需制定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国际标准的数据标准。
第四步:实施数据标准规范在数据标准规范的实施方面,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推广和宣传,促进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的全面运用。
同时,需要加强和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规范数据共享的流程和安全等级,保证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第五步:盘点标准规范实施效果为了实现数据标准规范的顺利实施,需要监督和评估数据共享的效果,促进现有的数据共享机制的优化、调整和改进,使规范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疗服务数据集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并为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2016年9月目录一、惠民服务 (1)(一)预约挂号 (1)(二)智能导诊 (1)(三)双向转诊 (1)(四)统一支付服务 (2)(五)检验检查报告查询 (2)(六)出院病人随访服务 (2)(七)出院病人膳食指南 (3)(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3)(九)中医治未病服务 (3)(十)健康档案查询 (4)(十一)健康评估 (4)(十二)慢病管理 (4)(十三)精神疾病管理 (4)(十四)接种免疫服务 (5)(十五)医养服务 (5)(十六)用药服务 (5)(十七)健康教育 (6)(十八)新农合结算服务 (6)(十九)生育登记网上办理 (6)(二十)计划生育药具网上配送 (7)(二十一)计划生育服务和指导 (7)(二十二)医疗信息分级公开 (7)(二十三)贫困人口健康信息服务 (7)二、业务协同 (8)(二十四)疾病监测业务协同 (8)(二十五)疾病管理业务协同 (8)(二十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协同 (9) (二十七)妇幼健康业务协同 (9)(二十八)卫生计生监督应用协同 (10)(二十九)血液安全管理业务协同 (10)(三十)院前急救业务协同 (10)(三十一)分级诊疗协同 (11)(三十二)医疗医药联动应用协同 (11)(三十三)药品(耗材)采购使用联动应用协同 (11) (三十四)计划生育业务协同 (12)(三十五)出生人口监测业务协同 (12)(三十六)跨境重大疫情防控协同 (13)(三十七)药品(疫苗)监管协同 (13)(三十八)食品安全防控协同 (13)(三十九)医保业务监管协同 (13)(四十)爱国卫生与健康危害因素应用协同 (14) (四十一)健康促进与教育业务协同 (14)三、业务监管 (15)(四十二)医改进展监测 (15)(四十三)综合业务监管 (15)(四十四)卫生服务资源监管 (16)(四十五)医务人员职业行为监管 (16)(四十六)医疗行为监管 (16)(四十七)传染性疾病管理业务监管 (16)(四十八)慢病管理业务监管 (17)(四十九)精神疾病业务监管 (17)(五十)预防接种业务监管 (17)(五十一)妇女保健业务监管 (18)(五十二)儿童保健业务监管 (18)(五十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管 (18) (五十四)食品安全监测业务监管 (19)(五十五)医院运营情况监管 (19)(五十六)基建装备管理 (20)(五十七)预约挂号业务监管 (20)(五十八)检验检查互认业务监管 (21)(五十九)医疗质量情况监管 (21)(六十)医院感染情况监管 (21)(六十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监管 (22) (六十二)中医药服务项目监管 (22)(六十三)基本药物运行情况监管 (22)(六十四)合理用药业务监管 (22)(六十五)健康促进与教育业务监管 (23)(六十六)人口决策支持管理 (23)(六十七)人口信息服务与监管 (23)(六十八)远程医疗业务监管 (24)(六十九)电子证照管理 (24)(七十)居民健康卡应用监督 (24)四、平台基础建设 (25)(七十一)数据规范上报和共享 (25)(七十二)平台主索引 (26)(七十三)注册服务 (26)(七十四)数据采集与交换 (27)(七十五)信息资源管理 (28)(七十六)信息资源存储 (29)(七十七)信息资源目录 (30)(七十八)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30)(七十九)区域业务协同 (31)(八十)信息安全 (32)(八十一)平台管理 (34)(八十二)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 (36)(八十三)大数据应用支撑 (36)一、惠民服务(一)预约挂号为广大居民提供预约专家号、普通号服务,可以通过健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实现。
沈阳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
收稿日期:2020-12-01基金项目:沈阳市重大科技创新研发计划(YJ2020-9-005);沈阳市卫健委2019年青年科研专项(2019-28)作者简介:从闯(1981-),男,辽宁沈阳人,工程师,硕士。
沈阳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设计与实现从闯1,周强1,鞠金玲1,李颖慧1,刘爽1,徐文辉2,刘宏楠3(1.沈阳市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辽宁沈阳110000;2.沈阳智享大健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3.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校,辽宁沈阳110000)摘要:《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7〕6号)提出,全面建成互通共享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强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及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
结合沈阳市医疗卫生现状建设沈阳市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全市范围内医疗卫生数据协同、共享,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区域人口健康平台;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数据协同共享中图分类号:R319;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603(2021)02-0056-05DOI :10.13888/ki.jsie (ns ).2021.02.011第17卷第2期2021年4月Vol.17No.2Apr.2021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Natural Science )1项目建设背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7〕6号)提出,要推动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拓展完善现有设施资源,全面建成互通共享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强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
各省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体架构收集整理
4631-2工程”整体架构“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
深圳市12361整体框架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又可简称为“12361”工程 ,即:“1”一个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是连接深圳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计生服务机构以及健康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融合共享的基础性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网络、存储、计算等基础设施资源的配置和部署、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以及建立权责明晰、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等。
“2”二个保障体系:即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既包括全民健康信息化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平台接口、安全架构、系统建设、运维管理、绩效评估等相关技术标准建设,推进健康服务领域万物互联,又包括深圳市智慧服务体系的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认证和评价制度、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全面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三大数据中心:即以深圳市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资源汇聚;是面向全民健康六大业务领域和大健康产业的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用于实现深圳市各卫生计生机构间及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协同、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的全民健康信息资源体系。
基于三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全民健康大数据中心,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探索建立大数据应用体系,构建全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采用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平台数据交换范围与格式、交换方式与流程、交换管理等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设计,以及交换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适用于规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数据规范WS/T305-2009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365-20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WS37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3-2012医疗服务基本数据集WS37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5-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WS376-2013儿童保健数据集WS377-2013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T447-2014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82-2016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WS/T483-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502-2016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WS537-2017居民健康卡数据集WS538-2017医学数字影像通信基本数据集WS539-2017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542-2017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数据集WS374.1-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WS374.2-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二部分:卫生监督行政许可与登记WS374.3-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三部分:卫生监督监测与评价WS374.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四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T546-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GB/T4658学历代码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
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一、政策背景《“十三五”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发展规划》(国卫规划发〔2017〕6号)要求,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平台(或称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将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数据库为核心,在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下,有效整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业务协作网络。
1、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承建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一期工程总投入为3.4 亿元,搭建“1+6”国家医疗健康中心,即以国家医疗数据中心为核心,依托于疾病控制、中医药、新农合等六个业务应用平台,形成一个医疗卫生的私有云,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各省级平台实现连通,全面建成标准统一、融合开放、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六大业务应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2、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民健康四级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技术方案》要求,四级平台部署架构如下:●国家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包括两部分:1、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用来适应非标准化平台的接入以及数据采集;2、企业服务总线以及十个基础服务构成的基于文档采集和协同服务平台。
●省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参照国家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也包括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和企业服务总线平台。
向上与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对接;省属医疗机构及下级平台接入支持协同服务以及数据采集两种功能。
●地市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参照省级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
市属医疗机构、下级平台或其他部门接入支持基于文档和基于中间库两种形式。
●县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县级数据采集交换架构参照地市级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
县(区)属医疗机构及其他部门接入支持基于文档和基于中间库两种形式。
部署方式:逐级某(同时具备完备的市级、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省份,可选择逐级某模式)、市级直连(没有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地区,可选择市级直连模式)、省级直连(没有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地区,可选择省级直连模式。
2024年人口政策培训资料整理
全面放开三孩政策
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 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 展。
生育配套措施
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 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 支持政策。
影响分析
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增 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 社会发展。
户籍制度改革与迁移政策
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取消城乡户籍限制, 推动人口自由流动。
居住证制度
实施居住证制度,保障非 户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务。
把握舆论方向
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动态,针对人口政策相关话题进行积极引导,防 止负面舆论的扩散。
传播正面信息
积极宣传人口政策的正面信息,包括政策的意义、目的、措施等, 增强公众对政策的认同感。
回应社会关切
针对公众对人口政策的疑虑和关切,及时回应并解释说明,消除公众 的误解和疑虑。
线上线下宣传渠道拓展
线上宣传渠道
05
人口政策与地区发展协调 推进
地区间人口流动现状及影响因素
人口流动规模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地区间人口流动规模持续扩大,流动趋势日益 明显,主要表现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地区间人口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 会、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环境等。其中,经济因素和 就业机会是影响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协调推进地区间人口均衡发展措施
优化人口空间布局
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
通过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人口政策,引导 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促进地区间人 口均衡发展。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提升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提升其经 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与 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
居民健康档案培训资料[1]
居民健康档案培训资料[1]平武县南坝中心卫生院居民健康档案培训资料南坝中心卫生院 2010年4月23日1一、个人信息主要主要内容(1)一般情况,体温、脉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升高、体重、老年人应检测认识功能。
(2)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有无烟酒嗜好。
(3)脏器功能,检查包括口腔、视力、听力、运动功能。
(4)查体,内容包括:皮肤、巩膜、淋巴结、肺、心、肝、肾、四肢、妇科应检查乳房、生殖器等。
(5)辅助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空腹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
6)现存主要问题:脑血管、肾脏、心脏、血管、眼部、神经系统有无病变。
(2(7)住院治疗情况:有无住院,用药名称。
三、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1)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花耳鸣、呼吸困难、心悸胸闷、鼻衄出血不止,四肢发麻、下肢浮肿等。
(2)体征,查血压、体重。
(3)生活方式,有无烟酒嗜好,运动、饮食习惯。
(4)用药情况,有无药物过敏。
四、糖尿病患者随访(1)症状:有无三多一少情况,视力模糊感染、手脚麻木、下肢浮肿。
(2)查血压,体重。
(3)生活方式,有无烟酒嗜好,运动饮食情况。
(4)实验室检查情况: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用药情况、以及其它检查。
五、重性精神病患者随访(1)目前症状:是否交流困难、猜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兴奋话多,伤人毁物、无故出走。
(2)自知力:是否完全、不完全或缺失。
(3)睡眠情况:可以、一般或差。
(4)社会功能情况:能否生活自理、家务劳动、学习能力、社会人际交往等。
(5)危险行为评估,以级别、具体表现而定。
3(6)服药:是否自行服药、家属监督下服药、间断服药、拒绝服药等情况。
六、重性精神病患者评估(1)应填写患者监护人姓名、住址,与患者关系、电话以及辖区村委会联系人电话。
(2)精神疾患家族史,是否曾经患过类似精神病。
(3)既往诊断情况,治疗情况以及治疗结果。
4)既往主要症状:有无、行为怪异、兴奋烦躁、自语自笑等。
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体架构收集整理复习课程
各省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体架构收集整理“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 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 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 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 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 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 体系。
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 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
深圳市12361整体框架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又可简称为“12361”工程,即: “1” 一个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是连接深圳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计生服务机构以及健康相关部门和其他社4辑更生信息平台•超率与人口乾隹管理¥白,由好人口佬麻乎白• &市班人11时1*依规三巴干件,也处明八口钟修时嫉书应中钟 ___ 1_____________ /、6项业务应用 咨其卫生-医针♦畀.快仃双鼻. 技品管理.弱迪士青.擦大书理d) Q②顶层设计——聋46312工程4631-2工程”整体架构3个基域数据悻1个融合网篇 人 口导杷培2个体系♦人I.**陌M 桂肚”第•后我文钺军会组织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融合共享的基础性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网络、存储、计算等基础设施资源的配置和部署、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以及建立权责明晰、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等。
“2”二个保障体系:即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既包括全民健康信息化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平台接口、安全架构、系统建设、运维管理、绩效评估等相关技术标准建设,推进健康服务领域万物互联,又包括深圳市智慧服务体系的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认证和评价制度、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全面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操作手册
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操作手册1. 简介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是一个用于管理和查询人口信息的综合工具。
该平台提供了多种功能,包括人口数据的录入、查询、分析以及报表生成等。
2. 平台登录在使用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之前,首先需要登录平台。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登录:1.打开浏览器,并输入平台的登录网址。
2.在登录页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3.点击登录按钮。
3. 主界面登录成功后,会进入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的主界面。
主界面上显示了各种功能模块的菜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4. 录入人口信息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方式来录入人口信息。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在主界面上点击“录入信息”菜单。
2.在弹出的窗口中填写人口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
3.点击保存按钮,完成人口信息的录入。
5. 查询人口信息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可以根据各种条件对人口信息进行查询。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在主界面上点击“查询信息”菜单。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查询的条件,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3.点击查询按钮,系统将显示符合条件的人口信息列表。
6. 数据分析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人口信息。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在主界面上点击“数据分析”菜单。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要分析的数据,如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等。
3.点击生成报表按钮,系统将生成相应的报表。
7. 报表生成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支持根据需求生成各种报表。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在主界面上点击“报表生成”菜单。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报表类型,如人口数量统计、人口增长趋势等。
3.点击生成按钮,系统将生成相应的报表并显示在界面上。
8. 导出数据人口信息综合业务平台支持将数据导出到其他格式,如Excel、CSV等。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在主界面上点击“导出数据”菜单。
2.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导出的数据类型和格式。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技术创新,变革未来
汇报主题
1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试点成果 2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目标和效果
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历程
电子健康档案录入系统 健康一卡通
区域平台应用建设 地州(市)级平台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基于健康档案的公共
区域平台基础建设 县级区域平台(叶城)
发放1000余万张健康 一卡通,实现区域医疗、 新农合就医、公共卫生、 医疗服务一卡通。
建设成果:一张网
建设成果:接入
✓12家三级医疗机构 ✓30余家二级医疗机构 ✓3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的数据接入 ✓中小型数字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健康档案的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 ✓健康一卡通管理系统等
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科学合理配置; • 加强医生行为监管,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缓解医患关系。
医疗便民服务平台
建立区域统一的一站式医疗便民服务平台
提供诊间服务 提供预约诊疗服务
提供信息公示服务 提供医疗查询服务
提供导医导诊服务
支持移动支付服务
区域卫生监管分析
药厂医院关联分析
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持 续健康发展
•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实现分级诊疗
• 推动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 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
均等化
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医疗行为管理
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平台
华为、 浪潮、 曙光
具备数据均衡分布技术。 14)配置服务质量管理QoS流量控制管理功能。 15)配置服务质量管理按优先级控制功能;(提供配置截图)。 16)配置 自动分级存储功能。 17)配置远程复制功能。 18)主机License:配置 ≥256个连接主机的License。 19)★配置同步镜像功能,不占用主机计 算资源, 网络资源, 镜像方式分为: 一是同步——同步镜像; 二是异步—— 异步全球复制,支持以上两种模式之间的在线转换。 20)有功能全面,图形化的管理软件及多路径软件,包括: 盘阵,卷管理软件。配置存储服务器的图形化管理配置和监控软件。 21) 服务:现场安装及不少于三年维保,提供原厂授权和售后服务承诺函。 6 DMZ核心 交换机 1)★交换容量≥2.88Tbps,包转发率≥2160Mpps,业务槽位≥3,整机万 兆端口密度≥120个。 2)★支持40GE单板,本次配置36个千兆电口,12 个千兆光口,配置4个千兆光钎多模模块。 3)整机线速万兆端口密度≥ 36个,支持全分布式转发;支持IPV6,并提供IPV6 Phase II认证,要求 提供IPV6 Ready网站的链接。 4)支持GE端口平均每端口支持200ms的大 缓存,要求提供原厂官网公开链接证明。 5)支持CPU保护技术,提供权 威第三方机构测试报告,提供原厂官网公开链接证明。 6)支持G.8032 开放环或SEP、REP半环协议,可与其他厂商设备混合组网,要求倒换时间 ≤50ms,提供第三方测试报告,提供原厂官网公开链接证明,可测试。 7) 支持G.8032环网保护技术, 可与其他厂商设备混合组网, 要求倒换时间≤ 50ms,提供原厂官网公开链接证明。 8)支持Y.1731端到端时延的检测和 监控,提供原厂官网公开链接证明;支持在线设备批量补丁,配置文件, 启动文件等自动按需下发升级。 9)支持坏件零配置更换升级,不少于三 年维保,提供原厂授权和售后服务承诺函。 7 入侵防 1) 采用专用硬件平台、安全操作系统和功能软件的软硬件一体化设备。 ★内置SSD固态硬盘,配置热插拔时冗余电源。 4) ★配置≥6个 10/100/1000M电口(至少具备2组硬件Bypass)、4个SFP插槽和2个SFP+ 插槽, 不限制接口的使用数量和IPS防护的链路数。 5) 支持HTTP类攻击、 WEBCGI类攻击、远程代码执行类攻击、溢出类攻击、应用层拒绝服务类攻 击、系统漏洞类攻击等的检测和阻断。 6) 支持网络扫描行为、高风险网 络访问行为、木马和蠕虫通信行为的检测和阻断。 7) 支持报文丢弃、日 志记录、连接复位、黑/灰名单、原始报文抓取等多种事件响应动作。 8) ★内置的攻击特征库≥3000条记录, 支持自动在线更新, 为确保攻击检测 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提供网络查询截图和链接)。 9) 支持基于HTTPS 协议的WEB管理界面,并提供本机日志存储和报表生成功能。 10) WEB管 理界面内置攻击趋势图、攻击类型分布图、攻击事件排名表、受攻击主机 排名表、攻击源排名表、攻击源区域展示地图、受攻击区域展示地图等攻 击可视化图表(提供相关功能监控界面的截图)。 11) ★IPS应用层检测 性能≥10Gbps (加载完整的特征库时) , 支持的并发会话数≥300万。 12) 原厂服务, 为确保服务过程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提供原厂授权和售后服务 承诺函。 13)★特征码和软件3年免费升级。 2 天融 信、网 御星 云、华 为 御(IPS) 2) 支持路由、 NAT、 交换、 虚拟通道、 IDS监听及混合等多种工作模式。 3) 1 华为、 思科、 H3C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2016年9月目录一、惠民服务 (1)(一)预约挂号 (1)(二)智能导诊 (1)(三)双向转诊 (1)(四)统一支付服务 (2)(五)检验检查报告查询 (2)(六)出院病人随访服务 (2)(七)出院病人膳食指南 (3)(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3)(九)中医治未病服务 (3)(十)健康档案查询 (4)(十一)健康评估 (4)(十二)慢病管理 (4)(十三)精神疾病管理 (4)(十四)接种免疫服务 (5)(十五)医养服务 (5)(十六)用药服务 (5)(十七)健康教育 (6)(十八)新农合结算服务 (6)(十九)生育登记网上办理 (6)(二十)计划生育药具网上配送 (7)(二十一)计划生育服务和指导 (7)(二十二)医疗信息分级公开 (7)(二十三)贫困人口健康信息服务 (7)二、业务协同 (8)(二十四)疾病监测业务协同 (8)(二十五)疾病管理业务协同 (8)(二十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协同 (9)(二十七)妇幼健康业务协同 (9)(二十八)卫生计生监督应用协同 (10)(二十九)血液安全管理业务协同 (10)(三十)院前急救业务协同 (10)(三十一)分级诊疗协同 (11)(三十二)医疗医药联动应用协同 (11)(三十三)药品(耗材)采购使用联动应用协同 (11)(三十四)计划生育业务协同 (12)(三十五)出生人口监测业务协同 (12)(三十六)跨境重大疫情防控协同 (13)(三十七)药品(疫苗)监管协同 (13)(三十八)食品安全防控协同 (13)(三十九)医保业务监管协同 (13)(四十)爱国卫生与健康危害因素应用协同 (14)(四十一)健康促进与教育业务协同 (14)三、业务监管 (15)(四十二)医改进展监测 (15)(四十三)综合业务监管 (15)(四十四)卫生服务资源监管 (16)(四十五)医务人员职业行为监管 (16)(四十六)医疗行为监管 (16)(四十七)传染性疾病管理业务监管 (16)(四十八)慢病管理业务监管 (17)(四十九)精神疾病业务监管 (17)(五十)预防接种业务监管 (17)(五十一)妇女保健业务监管 (18)(五十二)儿童保健业务监管 (18)(五十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管 (18)(五十四)食品安全监测业务监管 (19)(五十五)医院运营情况监管 (19)(五十六)基建装备管理 (20)(五十七)预约挂号业务监管 (20)(五十八)检验检查互认业务监管 (21)(五十九)医疗质量情况监管 (21)(六十)医院感染情况监管 (21)(六十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监管 (22)(六十二)中医药服务项目监管 (22)(六十三)基本药物运行情况监管 (22)(六十四)合理用药业务监管 (22)(六十五)健康促进与教育业务监管 (23)(六十六)人口决策支持管理 (23)(六十七)人口信息服务与监管 (23)(六十八)远程医疗业务监管 (24)(六十九)电子证照管理 (24)(七十)居民健康卡应用监督 (24)四、平台基础建设 (25)(七十一)数据规范上报和共享 (25)(七十二)平台主索引 (26)(七十三)注册服务 (26)(七十四)数据采集与交换 (27)(七十五)信息资源管理 (28)(七十六)信息资源存储 (29)(七十七)信息资源目录 (30)(七十八)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30)(七十九)区域业务协同 (31)(八十)信息安全 (32)(八十一)平台管理 (34)(八十二)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 (36)(八十三)大数据应用支撑 (36)一、惠民服务(一)预约挂号为广大居民提供预约专家号、普通号服务,可以通过健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实现。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
省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目录一、惠民服务 (1)(一)预约挂号 (1)(二)智能导诊 (1)(三)双向转诊 (1)(四)统一支付服务 (2)(五)检验检查报告查询 (2)(六)出院病人随访服务 (2)(七)出院病人膳食指南 (3)(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3)(九)中医治未病服务 (3)(十)健康档案查询 (4)(十一)健康评估 (4)(十二)慢病管理 (4)(十三)精神疾病管理 (4)(十四)接种免疫服务 (5)(十五)医养服务 (5)(十六)用药服务 (5)(十七)健康教育 (6)(十八)新农合结算服务 (6)(十九)生育登记网上办理 (6)(二十)计划生育药具网上配送 (7)(二十一)计划生育服务和指导 (7)(二十二)医疗信息分级公开 (7)(二十三)贫困人口健康信息服务 (7)二、业务协同 (8)(二十四)疾病监测业务协同 (8)(二十五)疾病管理业务协同 (8)(二十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协同 (9)(二十七)妇幼健康业务协同 (9)(二十八)卫生计生监督应用协同 (10)(二十九)血液安全管理业务协同 (10)(三十)院前急救业务协同 (10)(三十一)分级诊疗协同 (11)(三十二)医疗医药联动应用协同 (11)(三十三)药品(耗材)采购使用联动应用协同 (11)(三十四)计划生育业务协同 (12)(三十五)出生人口监测业务协同 (12)(三十六)跨境重大疫情防控协同 (13)(三十七)药品(疫苗)监管协同 (13)(三十八)食品安全防控协同 (13)(三十九)医保业务监管协同 (13)(四十)爱国卫生与健康危害因素应用协同 (14)(四十一)健康促进与教育业务协同 (14)三、业务监管 (15)(四十二)医改进展监测 (15)(四十三)综合业务监管 (15)(四十四)卫生服务资源监管 (16)(四十五)医务人员职业行为监管 (16)(四十六)医疗行为监管 (16)(四十七)传染性疾病管理业务监管 (16)(四十八)慢病管理业务监管 (17)(四十九)精神疾病业务监管 (17)(五十)预防接种业务监管 (17)(五十一)妇女保健业务监管 (18)(五十二)儿童保健业务监管 (18)(五十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管 (18)(五十四)食品安全监测业务监管 (19)(五十五)医院运营情况监管 (19)(五十六)基建装备管理 (20)(五十七)预约挂号业务监管 (20)(五十八)检验检查互认业务监管 (21)(五十九)医疗质量情况监管 (21)(六十)医院感染情况监管 (21)(六十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监管 (22)(六十二)中医药服务项目监管 (22)(六十三)基本药物运行情况监管 (22)(六十四)合理用药业务监管 (22)(六十五)健康促进与教育业务监管 (23)(六十六)人口决策支持管理 (23)(六十七)人口信息服务与监管 (23)(六十八)远程医疗业务监管 (24)(六十九)电子证照管理 (24)(七十)居民健康卡应用监督 (24)四、平台基础建设 (25)(七十一)数据规范上报和共享 (25)(七十二)平台主索引 (26)(七十三)注册服务 (26)(七十四)数据采集与交换 (27)(七十五)信息资源管理 (28)(七十六)信息资源存储 (29)(七十七)信息资源目录 (30)(七十八)全程健康档案服务 (30)(七十九)区域业务协同 (31)(八十)信息安全 (32)(八十一)平台管理 (34)(八十二)居民健康卡注册管理 (36)(八十三)大数据应用支撑 (36)一、惠民服务(一)预约挂号为广大居民提供预约专家号、普通号服务,可以通过健康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方式实现。
居民健康档案培训内容PPT课件
否 到 机 构 接 受 服 务 者
调取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
更新档 案内容
您是在本辖 区常住么? 复诊 是 首诊 0~6岁 儿童
您建立 过健康档案 吗?
尚未 建档
还不想 建立
您愿意建立 健康档案吗?(解释 健康档案作用) 同 意 建 立 预约 建档 即时 建档 建立 健康 档案
新生儿访视
辖 区 重 点 管 理 人 群
调 取 档 案
0~ 6~ 儿童 孕产妇 老年人
重 点 管 理 人 群
慢性病患 者 重性精神 疾病患者
填写 相关 重点 人群 管理 记录 表
传染 病报 卡流 程
是 否 需 要 转 、 会 诊
否
是
填写转、 会诊记录 表
发放健康档案信息 卡(医疗保健卡)
传染病患 者
到机构就诊者或随访者 出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医疗保健卡),调取就诊者健康档案。 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 由责任医务人员调取管理对象健康档案。
姓名 性别
本人电话 联系人姓名
〉
〉
编号 8位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文化程度
联系人电话
常住类型 民族 血型 职业
〉
〉
〉
〉
〉
婚姻状况
药物过敏史
医疗费用
暴露史
〉
〉
既往史
填写建档时询问情况,若建档后出现相关疾病,填 写接诊记录单或健康体检表。 重性精神疾病须有专科医院诊断。 手术:曾经接受过的手术治疗。 外伤:曾经发生的后果比较严重的外伤经历。
症状
填写最近2周的主要症状
一般状况
体质指数——必须填写 血压左右侧至少填写一侧 意义:判断肥胖的标准
生,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而 进行的活动。不包括因工作或其他需要而必须进行 的活动,锻炼方式填写最常采用的具体锻炼方式。 填“4”——不锻炼,后面可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省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整体架构收集整
理
4631-2工程”整体架构
“4”代表4级卫生信息平台,分别是:国家级人口健康管理平台,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地市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及区县级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6”代表6项业务应用,分别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计划生育、综合管理;“3”代表3个基础数据库,分别是: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和全员人口个案数据库;“1”代表1个融合网络,即人口健康统一网络;最后一个“2”是人口健康信息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依托中西医协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疗健康公共服务系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家卫生计生资源体系。
深圳市12361整体框架
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又可简称为“12361”工程 ,即:
“1”一个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是连接深圳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医疗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机构、计生服务机构以及健康相关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融合共享的基础性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网络、存储、计算等基础设施资源的配置和部署、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以及建立权责明晰、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体系等。
“2”二个保障体系:即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既包括全民健康信息化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平台接口、安全架构、系统建设、运维管理、绩效评估等相关技术标准建设,推进健康服务领域万物互联,又包括深圳市智慧服务体系的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管理规范、认证和评价制度、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全面支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3”三大数据中心:即以深圳市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资源汇聚;是面向全民健康六大业务领域和大健康产业的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用于实现深圳市各卫生计生机构间及与其他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协同、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市民健康的全民健康信息资源体系。
基于三大数据中心建设全市统一的全民健康大数据中心,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探索建立大数据应用体系,构建全民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链。
“6”六项业务管理:即涵盖深圳市卫生计生部门有关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等六项业务应用系统;主要用于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上面向卫生计生部门六大业务工作的协同服务和监督管理服务。
“1”一项健康惠民云服务:是利用“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建立以居民身份证为主索引,面向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为前提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创新服务应用。
“12361工程”总体架构图如下:
“12361工程”总体架构图
“12361工程”项目是以市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电子健康档案库、全员人口信息库、电子病历库三大核心库,市级区域全民健康信息资源库为核心,着重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层卫生、计划生育、药品保障、医疗保障等业务之间的协同服务,实现卫生计生行业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以及卫生计生与社保等外部部门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
应用系统可以划分为公共卫生业务、计划生育业务、医疗服务业务、医疗保障业务、药品管理业务、综合管理
业务六大业务领域,各自形成应用体系,依托市级区域全民健康数据中心,建立面向深圳市民的健康惠民云服务,初步搭建区域全民健康大数据支撑体系。
“12361工程”的整体目标:
深圳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成标准统一、融合开放、安全可靠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与相关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服务协同和医患互通;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深入推进“一网式、一站式”健康医疗服务,提升市民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海南省26311架构
按照“263112”顶层设计架构
2个平台:建设省级和海口、三亚区域全民健康信息两级平台;
6大应用:支持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
3大数据库:建设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基础数据库;
1张卡: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
1套网络:建设统一融合网络服务体系;
2个标准:完善信息安全和标准体系;
吉林省
以云计算技术来构建医改信息化综合平台,构建一个全省大集中的医药卫生信息数据中心,制定统一的标准,有效整合医保、医药、医疗和公共卫生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保、医药、医疗和公共卫生业务协作网络。
总体架构如下图:
9地市卫生数据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医院
医保/新农合村卫生室专线(MPLS VPN\ASDL)
市政府部门
吉林省医改数据中心
专线/政务网
吉林省医改信息化综合平台—总控中心
交换平台
交换平台
双向数据交换
省级监管平台交换中心、索引中心
数据资源中心指挥中心
地市级医药卫生服务平台交换中心、注册中心、索引中心数据中心(健康档案库、电子病历库、
区域影像/检验等)、应用中心
吉林省卫生灾备中心
国家卫生数据中心
省医保/新农合
省政府部门
省级医院
公卫机构
医改信息化综合平台总体架构图
医改信息化综合平台是在统一医疗卫生信息标准、互联互通网络环境、以及共用信息资源业务模式基础上支撑各个业务信息系统,为医改部门、各级各类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业务监管、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综合管理等应用服务,并面向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卫生咨询、健康教育等公众服务。
医改信息化综合平台需要接入全省所有344家医院、986家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9800多家村卫生室),采集并整合卫生主管部门、公共卫生机构(疾控、卫生血站)、医保、药监、物价、民政、计生等相关机构信息,建设医保、医药和医疗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体系、区域综合卫生管理系统、公共卫生业务管理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和居民健康服务平台;医改信息化综合平台还需要预留与公安、财政等系统接
市县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口,为将来进行数据交换作好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