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正式版)

合集下载

毒物危害手册

毒物危害手册

1.木粉尘:木尘漂浮在空气里,被人吸入后能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打喷嚏、咳嗽、气喘。

长期吸入这种木尘,能引起肺纤维病变,使肺泡间质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造成肺功能明显下降,有效通气量减少,发生呼吸不畅、憋气、哮喘等。

有的还能引起鼻黏膜炎症,使纤毛和腺体分泌功能受损,容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如果木粉尘长期作用于鼻腔黏膜,可引起鼻癌、副鼻窦癌;木粉尘进入消化道和胃,能引起喉癌、肺癌和白血病、骨髓病等。

松节油:急性松节油中毒的主要表现有发热、消化道刺激、皮肤黏膜刺激、肾、呼吸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等。

口服后有烧心、恶心、腹痛和呕吐。

长期接触松节油可有呼吸道刺激、食欲减退、乏力、嗜睡、头痛和眩晕等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和蛋白尿。

皮肤接触可因脱脂而发生干裂与皲裂,对本品敏感者反复接触后可造成局部甚至全身过敏性皮炎。

患有慢性湿疹等皮肤病和肾脏疾病者不宜从事接触松节油的工种。

粉尘:通过鼻腔、气道粘膜纤毛装置、肺泡和肺间质的清除,可使进入呼吸道的绝大部分粉尘排出,但长期吸入大量粉尘可使防御功能失去平衡,粉尘在呼吸道沉积,损伤呼吸道的结构,甚至引起疾病。

生产性粉尘主要引起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及炎症反应,可直接危害人体呼吸系统,并对其造成影响,甚至引起肺部改变(如肺部纤维化、尘肺等)。

噪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既可引起听觉系统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最终导致噪声性耳聋;噪声也可以对非听觉系统产生影响,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代谢系统等,还可以影响生殖功能和胚胎发育;此外,工作场所中的噪声还可以干扰语言交流,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引起意外事故。

苯: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苯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也可以少量吸收。

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苯蒸汽可导致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症状,严重者呼吸停止,直至心跳停止。

高浓度苯对眼、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

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编订:XXXXXXXX20XX年XX月XX日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简易版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1)铅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327℃,沸点1620℃。

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成烟尘。

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

卟啉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血。

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

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病变。

(2)汞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密度13.6,熔点-38.87℃,沸点356.9℃。

黏度小,易流动和流散,有很强的附着力,地板、墙壁等都能吸附汞。

常温下即能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不溶于水,能溶于类脂质,易溶于硝酸、热浓硫酸。

能溶解多种金属,生成汞齐。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

汞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3)铬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7.20,熔点1900℃,沸点2480℃。

氧化缓慢,耐腐蚀。

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热硫酸。

铬化合物中六价铬毒性最大。

化肥工业催化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56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56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100
二甲苯
喷漆
50
100
Ⅳ级︵
轻度危害︶
甲醇
甲醇制造
25
50
溶剂汽油
橡胶制品生产
300
丙酮
丙酮生产
300
450
氢氧化钠
烧碱、造纸生产
2
10
25
铬酸盐重铬酸盐
铬酸盐及重铬酸盐
0.05
G1
八氟异丁烯
二氟一氯甲烷裂解、残液处理
0.001
பைடு நூலகம்铍及其化合物
铍冶炼、铍化合物制
0.0005
0.001
氯甲醚
双氯甲醚.一氯甲醚
0.005
羰基镍
羰基镍制造
0.002
氰化物
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
1
丙烯腈
丙烯腈.聚丙烯腈制
3
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甲酯制造
0.5
甲苯二异氰酸酯
20
锰及无机化合物
锰矿开采冶炼、高锰焊条生产
0.15
四氟乙烯
聚全氟乙丙烯生产
30苏

氨制造、氮肥生产
20
30
三硝基甲苯
三硝基甲苯制造、军火加工
0.2
0.5
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制造硝基苯
15
25
硝基苯
硝基苯生产
2
G2
六氟丙烯
六氟丙烯制造
4
敌百虫
敌百虫制造、储运
0.5
1
氯丙烯
丙烯磺酸钠生产
2
4
甲苯
甲苯制造
50
56种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230-2010)
级别
毒物名称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及职业中毒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及职业中毒
臭氧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3mg/m3,相当于0.14ppm; 活性炭对臭氧有极好的吸附能力;
24
2.3 氮氧化物(硝气)
• 氮氧化物:N2O、 NO、N02、N203、N204、N205; • 工业生产——NO、N02; • 主要来源:
22
2.2 臭 氧
• 正常空气中:含臭氧0.04~0.1mg/m3
23
2.2 臭 氧
臭氧的危害:
臭氧有强氧化力,其危害是对眼粘膜和整个呼吸道都有刺 激作用,更高浓度可致肺水肿(>4mg/m3);
低浓度下,长时间作用能引起视力障碍、头疼、头昏、血 液红细胞减少、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
工业生产——电焊——臭氧——注意通风
• 皮肤损伤处 –破损的皮肤可进入大量毒物,尤其与剧毒物质(砷、氰 化物)以及放射性物质接触是十分危险的;
11
1.2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3、消化道
• 具体途径:误食、随食物链进入、故意吞服; • 吸收部位:
• ①口腔——吸收量不大,剧毒除外,如氰化物; • ②胃——不太大;
• 因为胃是酸性环境,对酸性物质,具有阻止电离的作 用;而对于碱性物质,又具有中和作用;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及职 业中毒
1
本章内容
1
毒理学概述
2 工业环境中的气体毒物
3 常见金属与非金属毒物
பைடு நூலகம்
2
第一节 毒理学概述
1
生产性毒物 及其存在形 态
2
毒物进入人 体的途径
3
毒物的毒性
3
毒理学
毒理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工业卫生角度,其任务是: 研究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接触的各种物质的毒性、作用机 理、代谢过程(吸收、分布、转化、排出)和中毒治疗 等问题。

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实用版

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实用版

YF-ED-J1224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实用版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实用版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1)铅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327℃,沸点1620℃。

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成烟尘。

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

卟啉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血。

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

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病变。

(2)汞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密度13.6,熔点-38.87℃,沸点356.9℃。

黏度小,易流动和流散,有很强的附着力,地板、墙壁等都能吸附汞。

常温下即能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不溶于水,能溶于类脂质,易溶于硝酸、热浓硫酸。

能溶解多种金属,生成汞齐。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

汞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3)铬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7.20,熔点1900℃,沸点2480℃。

氧化缓慢,耐腐蚀。

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热硫酸。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
是重要辅助措施。包括个体防护用品 佩戴和作业场所必要的卫生设施。
耳罩
呼吸器
21
2.2.8 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4.个体防护
是重要辅助措施。包括个体防护用品 佩戴和作业场所必要的卫生设施。
耳罩
呼吸器
22
Lead-in

1. 观看视频片段 思考: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23
Contents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12
2.2.5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3.联合作用
(1)毒物的联合作用
在生产环境中常有几种毒物同时存在,并作用于人体。 此种作用可表现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作用。
(2)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环境中的温、湿度可影响毒物对机体的毒作用。在高温 环境下毒物的毒作用一般较常温高。 高温环境还使毒物的挥发增加,机体呼吸、循环加快, 出汗增多等,均有利于毒物的吸收;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毒
3
2.2.1 概念与分类

生产性毒物的来源
来 源
原 料 辅 料 中 间 产 品 成 品 副 产 品 夹 杂 物 废 弃 物 反 应 产 物
4
2.2.2 存在形式及接触机会

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
包括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的形式。

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粒子直径为
0.1-10µ m的固体微粒。

烟: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µ m的固体微粒。


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
气溶胶(aerosol):漂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
统称为气溶胶。
5
2.2.2 存在形式及接触机会

生产性毒物的接触机会
原料的开采与提炼 材料的搬运、储藏、加工 加料和出料 化学反应 辅助操作 其他生产过程

新版有毒物品与高度物品目录-新版.pdf

新版有毒物品与高度物品目录-新版.pdf

一般有毒物品目录(2002年版) (206种)序号毒物名称MAC(mg/m3) PC-TWA(mg/m3) PC-STEL(mg/m3)1 1,1-二氯-1-硝基乙烷——12 242 1,2,3-三氯丙烷——60 1203 1,2-二氯乙烷——7 154 1,3 -二氯丙烯—— 4 105 1,3-丁二烯—— 5 12.56 1,3-二甲基丁基醋酸酯——300 4507 1,3-二氯丙醇—— 5 12.58 1-硝基丙烷——90 1809 2-N-二丁氨基乙醇—— 4 1010 2-氨基吡啶—— 2 511 2-二乙氨基乙醇——50 10012 2-己酮——20 4013 2-硝基丙烷——30 6014 2-乙氧基乙醇——18 3615 2-乙氧基乙基乙酸酯——30 6016 N-甲苯胺—— 2 517 n-乳酸正丁酯——25 5018 N-乙基吗啉——25 5019 N-异丙基苯胺——10 2520 氨——20 3021 氨基磺酸铵—— 6 1522 氨基氰—— 2 523 奥克托今—— 2 424 巴豆醛12 ————25 苯胺—— 3 7.526 苯基醚(二苯醚) ——7 1427 苯乙烯——50 10028 吡啶—— 4 1029 苄基氯 5 ————30 丙醇——200 30031 丙酸——30 6032 丙酮——300 45033 丙烯酸—— 6 1534 丙烯酸甲酯——20 4035 丙烯酸正丁酯——25 5036 草酸—— 1 237 抽余油(60~220℃) ——300 45038 碲化秘(按Bi2Te3计) —— 5 12.539 碘 1 ————40 碘仿——10 2541 碘甲烷——10 2542 丁醇——100 20043 丁醛—— 5 1044 丁酮——300 60045 丁烯——100 20046 对苯二甲酸——8 1547 对二氯苯——30 6048 对特丁基甲苯—— 6 1549 对硝基苯胺—— 3 7.550 二苯胺——10 2551 二噁烷——70 14052 二甲胺—— 5 1053 二甲苯(全部异构体)——50 10054 二甲基苯胺—— 5 1055 二甲基二氯硅烷 2 ————56 二甲基甲酰胺——20 4057 二甲基乙酰胺——20 4058 二聚环戊二烯——25 5059 二硫化碳—— 5 1060 二氯甲烷——200 30061 二氯乙烷——7 1562 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 —— 1 2.563 二氧化硫—— 5 1064 二氧化碳——9000 1800065 二氧化硒66 二氧化锡(按Sn计) —— 2 567 二乙撑三胺—— 4 1068 二乙烯基苯——50 10069 二异丁基甲酮——145 21870 钒及其化合物(钒铁合金)、五氧化二钒—— 1 2.571 氟化氢 2 ————72 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 —— 2 573 锆及其化合物—— 5 1074 过氧化苯甲酰—— 5 12.575 过氧化氢—— 1.5 3.7576 环己胺——10 2077 环己酮——50 10078 环己烷——250 37579 环氧丙烷—— 5 12.580 环氧氯丙烷—— 1 281 环氧乙烷—— 2 582 己二醇100 ————83 己内酰胺—— 5 12.584 甲苯——50 10085 甲醇——25 5086 甲酚——10 2587 甲基丙烯腈—— 3 7.588 甲基丙烯酸——70 14089 甲基丙烯酸甲酯——100 20090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5 ————91 甲硫醇—— 1 2.592 甲酸——10 2093 甲氧基乙醇——15 3094 甲氧氯——10 2595 间苯二酚——20 4096 糠醇——40 6097 糠醛—— 5 12.598 考的松—— 1 2.599 联苯—— 1.5 3.75 10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2.5 6.25 101 邻苯二甲酸酐 1 ————102 邻二氯苯——50 100103 邻氯苯乙烯——250 400 104 邻仲丁基苯酚——30 60 105 磷酸—— 1 3 106 磷酸二丁基苯酯—— 3.5 8.75 107 硫化氢10108 硫酸钡——10 25 109 硫酸亚铊110 硫酸以及三氧化硫—— 1 2 111 硫酰氟——20 40 112 六氟丙烯—— 4 10 113 六氯乙烷——10 25 114 氯苯——50 100 115 氯丙酮 4 ————116 氯丙烯—— 2 4 117 氯丁二烯—— 4 10 118 氯化铵烟——10 20 119 氯化氢及盐酸7.5 ————120 氯化锌烟—— 1 2 121 氯甲烷——60 120 122 氯气 1 ————123 氯乙醇 2 ————124 氯乙醛 3 ————125 马来酸酐—— 1 2 126 吗啉——60 120 127 钼,不溶性化合物—— 6 15 128 钼,可溶性化合物—— 4 10 129 萘——50 75 130 萘烷——60 120 131 尿素—— 5 10 132 氢醌—— 1 2 133 氢氧化钾 2 ————134 氢氧化钠 2 ————135 氢氧化铯—— 2 5 136 氰氨化钙—— 1 3 137 氰化氢或氢氰酸 1 ————138 氰化物 1 ————139 溶剂汽油——300 450 140 三次甲基三硝基胺(黑索今) —— 1.5 3.75 141 三氟化硼 3 ————142 三氯化磷—— 1 2 143 三氯甲烷(氯仿)——20 40 144 三氯氢硅 3 ————145 三氯乙醛 3 ————146 三氯乙烯——30 60 147 石蜡烟—— 2 4 148 石油沥青烟(按苯溶物计)—— 5 12.5 149 双丙酮醇——240 360 150 双硫醒—— 2 5 151 四氯化碳——15 25 152 四氯乙烯——200 300 153 四氢呋喃——300 450 154 四溴化碳—— 1.5 4 155 松节油——300 450 156 钽及其氧化物—— 5 12.5 157 碳酸钠—— 3 6 158 羰基氟—— 5 10 159 铜尘—— 1 2.5 160 钨及其不容性化合物—— 5 10 161 五氧化二砷162 戊醇——100 200 163 纤维素——10 25 164 硝化甘油 1 ————165 硝基苯—— 2 5 166 硝基甲苯(全部异构体)——10 25 167 硝基甲烷——50 100 168 硝基乙烷——300 450 169 溴化氢10 ————170 溴甲烷—— 2 5 171 氧化钙—— 2 5 172 氧化镁烟——10 25173 氧化锌—— 3 5 174 一甲胺(甲胺) —— 5 10 175 一氧化氮——15 30 176 一氧化碳(非高原)——20 30 177 乙胺——9 18 178 乙苯——100 150 179 乙醇胺——8 15 180 乙二胺—— 4 10 181 乙二醇——20 40 182 乙酐——16 32 183 乙基戊基甲酮——130 195 184 乙腈——10 25 185 乙硫醇—— 1 2.5 186 乙醚——300 500 187 乙醛45 ————188 乙酸——10 20 189 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20 40 190 乙酸丙酯——200 300 191 乙酸丁酯——200 300 192 乙酸甲酯——100 200 193 乙酸戊酯——100 200 194 乙酸乙烯酯——10 15 195 乙酸乙酯——200 300 196 乙酰水杨酸—— 5 12.5 197 钇及其化合物—— 1 2.5 198 异丙胺——12 24 199 异丙醇——350 700 200 异佛尔酮30 ————201 异亚丙基丙酮——60 100 202 茚——50 100 203 正丁胺15 ————204 正丁基硫醇—— 2 5 205 正丁基缩水甘油醚——60 120 206 正己烷——100 180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54种)序号毒物名称CAS No.别名英文名称MAC(mg/m3)PC-TWA(mg/m3)PC-STEL(mg/m3)1N-甲基苯胺100-61-8N-Methyl aniline—25 2N-异丙基苯胺768-52-5N-Isopropylaniline—1025 3氨7664-41-7阿摩尼亚Ammonia—2030 4苯71-43-2Benzene—610 5苯胺62-53-3Aniline—37.5 6丙烯酰胺79-06-1Acrylamide—0.30.9 7丙烯腈107-13-1Acrylonitrile—12 8对硝基苯胺100-01-6p-Nitroaniline—37.59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100-00-5/25567-67-3p-Nitrochlorobenzene/Dinitrochlorobenzene—0.6 1.810二苯胺122-39-4Diphenylamine—1025 11二甲基苯胺121-69-7Dimethylanilne—510 12二硫化碳75-15-0Carbon disulfide—510 13二氯代乙炔7572-29-4Dichloroacetylene0.4——14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582-29-0/ 99-65-0/100-25-4Dinitrobenzene(all isomers)—1 2.5 15二硝基(甲)苯25321-14-6Dinitrotoluene—0.20.6 16二氧化(一)氮10102-44-0Nitrogen dioxide—510 17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584-84-9Toluene-2,4-diisocyanate(TDI)—0.10.2 18氟化氢7664-39-3氢氟酸Hydrogen fluoride2——19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Fluorides(except HF), as F—25 20镉及其化合物7440-43-9Cadmium and compounds—0.010.0221铬及其化合物305-03-3Chromic and compounds0.050.15—22汞7439-97-6水银Mercury—0.020.04 23碳酰氯75-44-5光气Phosgene—0.524黄磷7723-14-0Yellow phosphorus—0.050.1 25甲(基)肼60-34-4Methyl hydrazine0.08——26甲醛50-00-0福尔马林Formaldehyde0.5——27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s—0.10.3 28肼;联氨302-01-2Hydrazine—0.060.13 29可溶性镍化物7440-02-0Nickel soluble compounds—0.5 1.5 30磷化氢;膦7803-51-2Phosphine0.3——31硫化氢7783-06-4Hydrogen sulfide10——32硫酸二甲酯77-78-1Dimethyl sulfate—0.5 1.5 33氯化汞7487-94-7升汞Mercuric chloride—0.0250.025 34氯化萘90-13-1Chlorinated naphthalene—0.5 1.5 35氯甲基醚107-30-2Chloromethyl methyl ether0.005——36氯;氯气7782-50-5Chlorine1——37氯乙烯;乙烯基氯75-01-4Vinyl chloride—1025 38锰化合物(锰尘、锰烟)7439-96-5Manganese and compounds—0.150.4539镍与难溶性镍化物7440-02-0Nichel and insolublecompounds—1 2.540铍及其化合物7440-41-7Beryllium and compounds—0.00050.00141偏二甲基肼57-14-7Unsymmetricdimethylhydrazine—0.5 1.542铅:尘/ 烟7439-92-1/7439-92-1Lead dust0.05——Lead fume0.03——43氰化氢(按CN计)460-19-5Hydrogen cyanide,as CN1——44氰化物(按CN计)143-33-9Cyanides,as CN1——45三硝基甲苯118-96-7TNT Trinitrotoluene—0.20.5 46砷化(三)氢;胂7784-42-1Arsine0.03——47砷及其无机化合物7440-38-2Arenic and inorganiccompounds—0.010.0248石棉总尘/纤维1332-21-4 Asbestos—0.80.8f/ml1.51.5f/ml49铊及其可溶化合物Thallium and solublecompounds—0.050.150(四)羰基镍13463-39-3Nickel carbonyl0.002——51锑及其化合物7440-36-0Antimony and compounds—0.5 1.552五氧化二钒烟尘7440-62-6Vanadium pentoside fume anddust—0.050.1553硝基苯98-95-3Nitrobenzene (skin)—2554一氧化碳(非高原)630-08-0Carbon monoxide not in highaltitude area—2030备注:CAS为化学文摘号。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摘要:
I.引言
- 简要介绍工业生产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II.有害物质的来源
- 列举几种常见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并介绍其来源III.有害物质的影响
- 阐述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污染、疾病等
IV.相关法律法规及管控措施
- 介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工业生产中有害物质的管控措施
V.结论
- 总结全文,强调有害物质管控的重要性
正文: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害物质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及其来源、影响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管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例如,冶炼、化工、印刷等行业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严重。

首先,有害物质会通过大气、水体等途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生长。

其次,人体长
期暴露在有害物质中,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癌症等。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法律法规,对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控。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标准。

此外,政府部门还会对工业企业的有害物质排放进行监测和处罚。

总之,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培训知识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培训知识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培训知识概述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各种生产性毒物,这些毒物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生产性毒物及其相关职业中毒培训知识对于保护员工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及其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相关的职业中毒培训知识。

常见的生产性毒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性毒物:1.化学物质:如溶剂、酸、碱等。

这些化学物质常用于制造工业产品,但过量或长期接触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重金属:如铅、汞、镉等。

重金属在许多行业中使用,但长期暴露可能导致中毒,并对神经系统、肾脏和肝脏产生慢性影响。

3.放射性物质:如铀、镭、钚等。

这些物质在核能行业和其他一些行业中使用,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

4.粉尘:如煤尘、木尘、金属尘等。

这些物质常见于建筑、采矿和制造业中,吸入过多的粉尘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因毒物种类和接触方式而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危害:1.呼吸系统问题:吸入有毒化学物质或粉尘可能导致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皮肤和眼睛损伤:与有害化学物质接触可能导致皮肤炎症、化学性灼伤和眼睛刺激。

3.神经系统问题:暴露于重金属和某些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病变,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和运动协调问题。

4.癌症风险:某些生产性毒物,如乙烯二聚物和苯,与肺癌、尿路癌等癌症相关。

5.肝脏和肾脏损害:长期暴露于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可能导致肝脏和肾脏功能损害。

职业中毒培训知识为了保护工人不受生产性毒物的损害,需要进行相关的职业中毒培训。

以下是一些职业中毒培训知识:1.了解工作场所的风险:了解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以及相关的防护措施。

2.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的不同,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等。

3.遵守安全操作程序:遵守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程,确保正确使用和储存化学品以及正确处理废弃物。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范本(2篇)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范本(2篇)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范本职业危害和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威胁,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这些危害物质在工作场所中常常存在,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的范本描述,旨在帮助了解和认识这些危害物质。

1. 甲醛: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体,常见于家具、建筑材料、纺织品等制造过程中的胶合剂使用。

长期接触甲醛会引起眼痛、鼻炎、气喘和皮肤过敏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白血病和鼻咽癌等恶性疾病。

2. 苯: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广泛用于化学工业中。

长期接触苯可导致贫血、皮肤炎症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苯还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与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生有关。

3. 铅:铅是一种有害金属,被广泛应用于电池、涂料、印刷和冶金工业等领域。

长期吸入铅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贫血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铅的毒性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发育不良和行为问题。

4. 砷:砷被用于玻璃制造、养殖业和农业中的杀虫剂。

长期接触砷会引起皮肤病变、呼吸系统问题和肺癌等健康问题。

砷还被认为是一种致癌物质,与皮肤癌和肺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5. 氨:氨是一种刺激性气体,在化肥生产和制造过程中常见。

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氨气中会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和眼痛等症状。

此外,氨还会引起鼻炎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6. 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广泛应用于化工、矿产和石油工业中。

与硫酸接触会导致眼睛和皮肤灼伤,进一步还可能引起肺部损伤和消化系统疾病。

7. 氰化物:氰化物是一类有害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电镀、药品制造和农药生产中。

长期接触氰化物会引起头痛、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

8. 石棉:石棉是一种天然矿物质,以其耐高温和绝缘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

长期吸入石棉纤维会导致肺部纤维化和肺癌等严重健康问题。

石棉因其致癌性质而在许多国家被严格限制使用。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

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原创版)目录1.工业有害物质的定义和分类2.工业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和危害3.如何减少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污染4.工业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监管5.工业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正文一、工业有害物质的定义和分类工业有害物质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危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化学性质和危害特点,工业有害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1.金属毒物:如有甲基汞、镉、铅、砷等。

2.亚硝基化合物:如 n-亚硝基化合物等。

3.多环芳族化合物:如苯、芘等。

4.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等。

5.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6.蒸汽:如氨气、硫化氢等。

7.余热:如高温废水、废气等。

8.余湿:如潮湿环境、冷凝水等。

二、工业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和危害工业有害物质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燃料燃烧、原料和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污染:工业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质量恶化。

2.空气污染:工业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人体健康。

3.水污染:工业有害物质排放到水体中,影响水质,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4.土壤污染:工业有害物质排放到土壤中,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

三、如何减少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污染减少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污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生产工艺: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2.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修,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有害物质的泄漏。

3.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有害物质排放。

4.采用环保设施:安装除尘、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减少有害物质排放。

5.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强企业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遵守国家环保法规,减少环境污染。

四、工业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监管为了保障工业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需要加强对工业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监管,具体措施包括:1.定期检测:对企业排放的废气、废水等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有害物质排放达标。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
凡对人体有毒理作用而不能归于 上述三类的气体和挥发性毒物均 属此类。如金属蒸气、砷与锑的 有机化合物等。
一、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
㈡工业毒物的毒
60mg的氯化
性。毒物毒性大
钠一次进入
小可以用引起某
人体,对健
种毒性反应的剂 例 康无损害;
量来表示。在引 起同等效应的条 件下,毒物剂量 越小、表明该毒 物的毒性越大。
⒉经皮肤吸收:在作业过程中经皮肤吸收而导致中 毒者也较常见。经皮肤吸收有两种,经表皮或经 过汗腺、毛囊等吸收,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⒊食入:较少见,可为误食或吞入。氰化物可在口 腔中经黏膜吸收。
二、职业中毒
㈣职业中 毒的类型 侵入人体 的生产性 毒物引起 的职业中 毒,按发 病过程可 分为三种 类型:
㈤职业性致癌因素 ⒈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 与职业有关的、能引起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肿瘤的有害因素称为
职业性致癌因素。由职业性致癌因素所致的癌症 称为职业癌。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有明确证据表明 对人有致癌作用的物质,称为确认致癌物。
一、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
⒉职业致癌物引起的职业癌 我国已将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
一、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
㈣毒物作用于人体的危害表现 中毒有急性、慢性之分,也可能以身体某个脏器
的损害为主,表现多种多样。
⒈局部刺激和腐蚀。例如,人接触氨气、氯气、 二氧化硫等,可出现流泪、睁不开眼、鼻痒、鼻 塞、咽干、咽痛等表现,这是因为这些气体有刺 激性,严重时可出现剧烈咳嗽、痰中带血、胸闷 、胸疼。高浓度的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 酸碱物质,还可腐蚀皮肤、黏膜,引起化学灼伤 ,造成肺水肿等。
三、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
由于毒物本身的毒性和毒作用特点、接触剂量等 各不相同,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各异,可累及全 身各个系统,出现多个脏器损害,同一毒物可累 及不同的靶器官,不同毒物可损害同一靶器官而 出现相同或类似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6995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正式版)常见生产性毒物手册(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1)铅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327℃,沸点1620℃。

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成烟尘。

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

卟啉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血。

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

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病变。

(2)汞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密度13.6,熔点-38.87℃,沸点356.9℃。

黏度小,易流动和流散,有很强的附着力,地板、墙壁等都能吸附汞。

常温下即能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加快。

不溶于水,能溶于类脂质,易溶于硝酸、热浓硫酸。

能溶解多种金属,生成汞齐。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

汞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3)铬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7.20,熔点1900℃,沸点2480℃。

氧化缓慢,耐腐蚀。

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热硫酸。

铬化合物中六价铬毒性最大。

化肥工业催化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六价铬化合物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

铬在体内可影响氧化、还原、水解过程,可使蛋白质变性,引起核酸、核蛋白沉淀,干扰酶系统。

六价铬抑制尿素酶的活性,三价铬对抗凝血活素有抑制作用。

(4)锰浅灰色硬而脆的金属。

熔点1260℃,沸点2097℃,易溶于稀酸。

锰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各不相同,化合物中的锰的原子价越低毒性越大。

工业生产中以慢性中毒为主,多因吸入高浓度锰烟和锰尘所致。

轻度中毒表现为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举止缓慢。

重度中毒者出现四肢僵直、动作缓慢笨拙,语言不清,智能下降等症状。

2、有机溶剂(1)苯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易挥发、易燃液体。

密度0.879,熔点5.5℃,沸点80.1℃。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的中毒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一般认为,苯中毒是由苯的代谢产物酚引起的。

酚是原浆毒物,能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核分裂最活跃的早期活性细胞的毒性作用更明显,使造血系统受到损害。

另外苯有半抗原的特性,可通过共价键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抗原性,发生变态反应。

(2)甲苯为无色具有芳香味的液体。

沸点100.6℃。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甲苯毒性较低,属低毒类。

工业生产中甲苯主要以蒸气态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皮肤吸收很少。

急性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和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慢性中毒主要因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的甲苯蒸气所致,出现头晕、头痛、无力、失眠、记忆力衰退等现象。

(3)四氯化碳为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油状液体。

熔点-22.9℃,沸点76.7℃。

不易燃、遇火或热的表面可分解为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和氯气。

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四氯化碳蒸气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液体和蒸气均可经皮肤吸收,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

3、硝基苯和苯胺硝基苯是五色或淡黄色具有苦杏仁气味的油状液体。

相对密度1.2037,熔点5.7℃,沸点210.9℃。

几乎不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或苯互溶。

苯胺是有特殊臭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相对密度1.022,熔点-6.2℃,沸点184.4℃。

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

苯的硝基和氨基化合物进入人体后,经氧化变成硝基酚和氨基酚,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

这类毒物还能导致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性贫血,也可直接引起肝、肾和膀胱等脏器的损害。

4、窒息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中毒是最常见的急性中毒,据1988年的全国职业病发病统计资料,窒息性气体中毒高居急性中毒之首;据化工部40年急性职业中毒死亡情况分析,高居首位的仍是窒息性气体中毒,由其造成的死亡人数竟占急性职业中毒总死亡数的65%,可见此类毒物的重要性。

根据这些窒息性气体毒作用的不同,可将其大致分为三类。

单纯窒息性气体这类气体本身的毒性很低,或属惰性气体,但若在空气中大量存在可使吸入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机体缺氧。

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氧含量约为20.96%,若氧含量10%即有引起急性CO中毒的可能。

由于HbCO为鲜红色,而使患者皮肤粘膜在中毒之初呈樱红色,与一般缺氧病人有明显不同,是其临床特点之一;此外,全身乏力十分明显,以至中毒后虽仍清醒,但已难行动,不能自救。

其余症状与一般缺氧相近。

④氰化氢属细胞窒息性气体,它的中毒临床特点为缺氧症状十分明显,稍高浓度吸入即可引起极度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强直痉挛;极高浓度HCN可在数分钟内引起呼吸心跳停止,死亡。

由于HCN对细胞呼吸酶的强烈抑制作用,细胞几乎丧失利用氧的能力,致使静脉血中仍饱含充足氧气而呈现氧合血红蛋白(HbO2)之鲜红色,故早期中毒病人之粘膜皮肤颜色较红,成为氰化氢中毒的另一临床特点。

5、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是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一类有害气体,对人体,特别是对呼吸道有明显的损害,轻者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则致喉头水肿、喉痉挛、支气管炎、中毒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刺激性气体大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副产品,此外在医药、冶金等行业中也经常接触到,多具有腐蚀性,生产过程中常因设备、管道被腐蚀而发生跑冒滴漏现象,或因管道、容器内压力增高而大量外逸造成中毒事故,其危害不仅限于工厂车间,也污染环境。

失火、爆炸、大量泄漏等情况下还可造成人群急性中毒。

刺激性气体种类繁多,可按其化学结构分为以下几类。

其中某些物质在常态下虽非气体,但可通过蒸发、升华及挥发后以蒸气和气体作用于机体。

(1)酸无机酸如硫酸、硝酸、氢氟酸、铬酸;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乙二酸、丙二酸;丙烯酸。

(2)成算氧化物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铬酸。

(3)成酸氢化物如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

(4)卤族元素氯、氟、溴、碘(5)卤化物如光气、二氯亚砜、三氯化磷、三氯氧磷、氯化锌。

(6)氨、胺如氨、甲胺、丙胺、乙二胺。

(7)酯类如硫酸二甲酯、氯甲酸甲酯、乙酸甲酯。

(8)醛类如甲醛、乙醛、甲烯醛。

(9)醚类如氯甲基甲醚。

(10)强氧化剂如臭氧。

(11)金属化合物如氧化镉、羟基镍、五氧化二钒。

刺激性气体常以局部损害为主,仅在刺激作用过强时引起全身反应。

决定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因素是毒物的溶解度和浓度。

溶解度与毒物作用部位有关,而浓度则与病变程度有关。

高溶解度的氨、盐酸,接触到湿润的眼球结膜及上呼吸道黏膜时,立即附着在局部发生刺激作用;中等溶解度的氯、二氧化硫,低浓度时只侵犯眼和上呼吸道,而高浓度则侵犯全呼吸道;低浓度的二氧化氮、光气,对上呼吸道刺激性小,易进入呼吸道深部并逐渐与水分作用而对肺产生刺激和腐蚀,常引起肺水肿。

液态的刺激性毒物直接接触皮肤黏膜可发生灼伤。

(1)氯气黄绿色气体,密度为空气的2.45倍,沸点-34.6℃。

易溶于水、碱溶液、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

高压下液氯为深黄色,密度为1.56。

化学性质活泼,与一氧化碳作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局部刺激。

主要损害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引起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

吸入高浓度氯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呈“电击样”死亡。

(2)光气无色、有霉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空气的3.4倍,沸点8.3℃。

加压液化,相对密度为1.392。

易溶于醋酸、氯仿、苯和甲苯等。

遇水可水解成盐酸和二氧化碳。

毒性比氯气大10倍。

对上呼吸道仅有轻度刺激,但吸入后其分子中的羰基与肺组织内的蛋白质酶结合,从而干扰了细胞的正常代谢,损害细胞膜,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受损通透性增加,引起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3)氮氧化物由N2O、NO、NO2、N2O3、N2O4、N2O5等组成的混合气体。

其中NO2比较稳定,占比例最高。

不易溶于水,低温下为淡黄色,室温下为棕红色。

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对眼和上呼吸道黏膜刺激不大。

主要是进入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和肺泡后,在肺泡内可阻留80%,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

硝酸和亚硝酸被吸收进入血液,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并与血红蛋白作用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

(4)二氧化硫无色气体,密度为空气的2.3倍。

加压可液化,液体相对密度1.434,沸点-10℃。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吸入呼吸道后,在黏膜湿润表面上生成亚硫酸和硫酸,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大量吸入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痉挛而窒息。

(5)氨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密度为空气的0.5971倍。

易液化,沸点-33.5℃。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遇水生成氢氧化氨,呈碱性。

氨对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时可引起接触部位的碱性化学灼伤,组织呈溶解性坏死,并可引起呼吸道深部及肺泡损伤,发生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

氨被吸收进入血液,可引起糖代谢紊乱及三羧酸循环障碍,降低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的作用,导致全身组织缺氧。

氨可在肝脏中解毒生成尿素。

6、高分子聚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也称聚合物或共聚物,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体聚合或缩聚而成的分子量高达几千至几百万的大分子物质,由于具备许多天然物质难有的优异性能,如强度高、耐腐蚀、绝缘性好、质量轻等,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高分子化合物本身在正常条件比较稳定,对人体基本无毒,但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可释出某些游离单体或添加剂,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某些高分子化合物在加热或氧化时,可产生毒性极强的热裂解产物,如聚四氟乙烯加热到420℃即可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等物质,刺激性甚强,吸入后可致严重中毒性肺炎、肺水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