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1
端午中外对比,感想
![端午中外对比,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708b627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8.png)
端午中外对比,感想区别一:名称不同。
在我国古代“端”有“初”和“重复”的意思,所以把五月初五称之为“端五”,而五月对应我国十二地支中的“午月”,因此,“端五”亦称为“端午”或者“重午”,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韩国的“端午”,时间上与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相同,古代朝鲜受到我国汉文化的影响,对名称的叫法和解释与我国是一样的,也是因为五月属“午”,而初五又是五月的第一个“马日”(十二生肖中马对应午),所以把那一天也叫作“端午”,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韩国端午是一个祭祀活动,所以称为“端午祭”,并不是“端午节”。
区别二:起源不同。
关于我国端午节的起源,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后来到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另外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介子推及镇妖辟邪日等说法。
关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由来也有好几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传说高丽太祖王建在建立高丽时,为讨伐神剑而处于危机,此时出现了两名僧人加以解救,从此就有祭祝大关岭城隍的端午祭。
另外还有说法是为了纪念统一朝鲜半岛的功臣金庾信、打败倭寇的护国国师泛日、大关岭国师女城隍等一些传说。
区别三:习俗不同。
我国端午节,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端午习俗,但其中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或菖蒲这些习俗基本上全国各地都有。
还比如河北省端午节打井水、山东省给孩子缠七色线、江苏省买石首鱼、四川省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等等。
这些习俗都极其繁杂,多为纪念屈原,或者驱邪避阴,祛病防疫等等的寓意在里面。
韩国端午祭,在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薏仁汁、饮菖蒲水。
韩国女人在这一天要用菖蒲汤洗头发或者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
这一天韩国人要往自家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亲朋好友之间还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区别四:祭祀仪式不同。
在中国端午的祭祀活动,以纪念屈原为主。
一般在端午当天在汨罗江畔点香、献酒、撒粽子、行跪拜之礼、朗读《祭屈原文》和《离骚》,礼毕后一般举行龙舟比赛。
中国端午节与其他国家的端午节有何区别?
![中国端午节与其他国家的端午节有何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512b93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18.png)
中国端午节与其他国家的端午节有何区别?中国的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比较重要的一个节日,并且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公认为中国节日的节日。
端午节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大大小小的端午节庆祝活动遍布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方。
而其他国家也有自己的端午节庆祝方式,但是与中国的端午节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端午节与其他国家的端午节有何区别呢?这个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下面就从历史背景、传说故事、节日活动和象征意义等四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据文献记载,最早的端午节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而其他国家的端午节则起源于当地的历史文化,比如韩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居礼而设立的,日本的端午节则源于古代祭祀天照大神的习俗。
二、传说故事中国的端午节和屈原有关,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春秋末期曾担任楚国宰相和军事将领,由于受到朝廷中的诬陷而被贬到了荆山,深感国家的危机和苍生的疾苦,于是便跳入洞庭湖殉国。
据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烹制粽子、赛龙舟,放爆竹,以显示民间的爱国情怀和怀念之情。
其他国家的端午节则和不同的人物故事有关,比如韩国端午节的居礼,是一位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民族英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会在端午节这一天煮食五色糯米饭,举办传统的武术表演和龙舟竞赛等活动,以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而日本的端午节则是和朝廷之间的百万大战有关,人们为了祭祀殉国的将士,就在端午节这一天把家门前的竹叶插入屋顶,以驱鬼辟邪,同时还会吃粽子和赛龙舟等传统活动。
三、节日活动中国的端午节庆祝活动主要有煮粽子、赛龙舟、放爆竹等文化活动,而其他国家的端午节则有自己的独特活动方式。
比如说,韩国的端午节会在清晨的时候去山上采食艾草,然后在家里洗净并用来洗澡,以驱赶疾病,同时还会吃五色糯米饭、挂艾草香囊等传统习俗;日本的端午节则会在家里摆放端午节棚屋,里面赛龙舟、吃粽子,同时还会举行大型的茶道、武术比赛等传统活动。
日本端午节的演变及中日比较研究
![日本端午节的演变及中日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c1e1c0804d2b160a4ec08c.png)
祖国2019.7.下|文化艺术|摘要: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经济等交流源远流长,至于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各方面交流可谓达到顶峰,至今仍能从日本的节日文化中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响痕迹。
端午节在中国和日本都是极其重要的节日,中国的端午节也一直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及风貌。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本的端午节不断演变,最终形成其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通过探究两国端午节的各个方面,更好地增强我国传统节日在世界的影响力,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端午节日本比较研究日本端午节的演变及中日比较研究文/杜鹏飞邱柯源高功李文博付钰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国已有约两千年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端午节就已经传入了日本,给当时日本的社会生活带去了新的活力。
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端午节对于日本的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逐渐形成具有本国节日特色及内涵的传统节日。
而中国依旧保留着传统的节日内涵及习俗,在如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国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
本文拟从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东传、中日端午节的异同以及中日端午节的发展现状等方面,通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更好地发掘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层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端午节的起源在中国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众说纷纭,说法不一,至今尚未有明确定论。
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认为端午节主要源自先民避疫祈福的心理,另一类认为端午节源自对历史人物的纪念。
(一)避疫祈福的心理1.龙图腾祭祀说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提倡此说法,他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中说,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并认定它是全族的祖先兼保护神。
每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1],其中的一些习俗与现在的端午节习俗相似。
2.“恶日”说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男孩女孩都是不能抚养成人。
日本的端午节和咱有啥不同
![日本的端午节和咱有啥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2f147b4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e.png)
日本的端午节和咱有啥不同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而在日本,也有他们自己的端午节。
虽然两个节日都是庆祝端午这个节气,但是在庆祝方式和习俗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是对两个节日的对比解析。
一、起源和历史1. 中国端午节中国端午节源于屈原,大概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将领和爱国诗人。
据传,他是楚国的内相,曾经对于国家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但是后来,他却因为被重臣所迫而一死了之。
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人士,于是端午节就这样诞生了。
2. 日本端午节日本端午节又称“端午”或“菖蒲之节”,它的起源与中国端午节有着极大的关联。
在古代,日本曾经是中国的朝贡国之一,东汉时期就有日本人来到中国学习文化和知识。
端午节也是在这个时期被日本传入的,因此日本端午节受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庆祝方式和习俗1. 中国端午节中国端午节是一个采取香囊、龙舟、赛龙舟等节庆活动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准备各种各样的传统食物,比如说粽子、菖蒲酒、五彩糯米团,还有蒲公英茶等。
人们也会打扫房间、挂菖蒲、扎艾草和穿香囊,这些都是为了驱邪、避瘟疫、祈平安和庇佑家人。
此外,为了庆祝端午节,人们还会举行赛龙舟、踩高跷、掷毽、抽旱烟等活动,这些都是为了提高节日的欢乐气氛。
2. 日本端午节日本端午节也被称为“菖蒲之节”,这个节日和中国端午节有相似之处,也是庆祝端午节。
不过日本的端午节更加偏重于庆祝儿童和家庭。
比如说,人们会在门上挂上称为“屏风”描绘出儿童的生活画,以庆祝孩子们的成长,并为他们祈求健康和平安。
此外,人们还会在日本端午节用酒精浸渍过的杜鹃花叶子来饲养蚕蛹,在5月5日的那一天把它们放飞。
同时,人们还会食用菖蒲酒和吃粽子,但是日本的粽子采用的是红豆沙或草莓等甜品作为馅料。
三、文化交流和传承中国的端午节和日本的端午节,在文化交流和传承方面也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日本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节日,但是在日本传承的过程中,却派生出了自己独有的文化。
端午节与日本的端午节有何不同
![端午节与日本的端午节有何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494d6eb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8.png)
端午节与日本的端午节有何不同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
而在日本,也有一个被称为“端午节”的节日,但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从起源和历史背景来看,中国的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其中最为广泛流传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据传说,屈原在楚国被奸人陷害,最终投江自尽。
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纷纷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并划船竞渡以驱赶鱼虾。
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的重要传统。
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的端午节则主要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奈良时代,端午节习俗传入日本。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端午节在融合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节日。
日本的端午节更多地与武士文化和儿童节联系在一起,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与中国的端午节有着明显的区别。
其次,在庆祝方式和活动方面,中国的端午节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
包粽子、赛龙舟是最为典型的活动。
粽子通常用糯米包裹着红枣、猪肉等馅料,用粽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
赛龙舟则是一项极具竞技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活动,多支龙舟队伍在江河中奋勇争先,鼓声震天,场面十分壮观。
此外,还有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佩香囊等习俗,这些活动都有着驱邪避瘟、祈福安康的寓意。
日本的端午节则相对较为简洁。
他们会在门口挂菖蒲叶,摆放武士人偶。
菖蒲在日语中的发音与“尚武”相近,因此有崇尚武士精神的含义。
摆放的武士人偶则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勇敢坚强。
日本的端午节没有赛龙舟的活动,但是会在一些地方举行传统的骑射表演等。
再者,从节日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来说,中国的端午节蕴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端午节成为了传承爱国情怀、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同时,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的期盼。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同”与“异”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同”与“异”](https://img.taocdn.com/s3/m/641eb560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59.png)
日本的端午节起源则与中国的端午节有所不同。根据史书记载,日本端午节 起源于公元7世纪左右,当时为了祈求农业丰收、人民安康,日本天皇下令在五 月五日这一天举行御田植祭,模仿中国唐朝的端午节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日 本端午节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男孩节和女孩 节。
二、传统习俗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同”与 “异”
01 一、起源和传说
目录
02 二、传统习俗
03
三、文化内涵和现代 意义
04 四、启示与展望
05 参考内容
端午节是中日两国都有的传统节日,尽管在时间和名称上略有不同,但两国 的端午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传统习俗。本次演示将从以下几个方 面对中日两国端午节进行对比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交融,中日两国的“家”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和 交流。在未来的发展中,“家”文化的趋同性和差异性的表育方式等方面将会 相互借鉴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是指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差异化教学, 以适应不同的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这种教育现象在中国教育发展中越来越受到 重视,成为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之,中日两国端午节“同”与“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 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可以为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力。
参考内容
在一个明媚的春日午后,让我们一起走进中日两国的“家”文化,探寻它们 的异同点,感受这两个国家独特的家庭氛围。
中日两国的“家”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相似之处在于中日 两国都注重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尊重长辈和传统价值观念。然而,在家庭结构、 家族观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两国却有着独特的差异。
感谢观看
当然,以上只是中日两国“家”文化的一些普遍特点,并不代表全部。事实 上,在这两个国家中,各个家庭和个人的观念和行为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地区、社会背景、个人经历等。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节的区别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节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7c6bb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4.png)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节的区别中国和韩国都有端午节,但两国的庆祝方式和传统食品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中国和韩国端午节的区别。
一、节日起源不同中国的端午节源自于古代的龙舟竞赛和纪念屈原的习俗。
根据古书记载,屈原是中国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为了抗议当时国家的腐败,投江自尽。
为了防止他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人们把米团扔到江里,以保佑他的灵魂平安。
后来,这个节日逐渐发展成为了龙舟竞赛、吃粽子等习俗。
韩国的端午节则起源于古代的龙图崔府,那是三国时期高句丽的王宫。
传说,当时有一只大蛇,威胁了村庄的居民。
一位名叫崔元翼的年轻人敢于挑战大蛇,最终成功打败了它。
为了感谢他的勇气和贡献,当地居民在每年的端午节上为他纪念庆祝。
二、庆祝方式不同中国的端午节有许多传统的活动,如龙舟竞赛、挂艾草、穿香包、吃粽子等。
在节日前夕,人们会挂起艾草,以驱邪瘟、清香祛毒。
龙舟竞赛则是一个比较著名的活动,为了纪念屈原,人们会划着装饰得十分华丽的船只,比速度和技巧。
韩国的端午节庆祝活动主要集中在吃粽子和参与传统舞蹈比赛上。
在端午节当天,韩国人会吃一种名为“粽子”的饭团,这种饭团与中国略有不同,口感更甜且形状比较扁平。
韩国的端午节同时也会举行传统舞蹈比赛,这些传统舞蹈通常包括韩国历史上的经典故事,以及韩国传统的舞蹈。
三、纪念的人物不同中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和思想家,他反对当时豪门贵族的政治腐败,无私地倡导爱国主义,并为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中国,屈原被视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不仅仅是纪念他的生平事迹,还要为他祈福,向他致敬。
韩国的端午节则是为了纪念崔元翼这位年轻人,他曾经在韩国历史上英勇地保护了自己的村庄不受蛇的侵袭。
在端午节期间,韩国人们会来到崔元翼故居的祠堂,祈求好运和平安。
结论中国的端午节和韩国的端午节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和历史背景。
虽然两种节日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它们都代表了东亚国家的丰富多彩的文化。
中日端午节风俗比较
![中日端午节风俗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9275bd3aa00b52acfc7caf8.png)
、
1 、 端 午 节 的 起 源
中国的端午节始于春秋 战 国时期 ,其 起源 分为 : “ 纪念 屈原说 ”、 “ 纪 念伍 子胥 说 ” 、“ 纪 念 孝 女 曹娥 说 ” 等 几 种 。 其 中 比较 为 中 国百 姓 所 接受的是 “ 纪念 屈原说 ” ,现 了人民对于这位忧 国忧 民的爱国诗人 满腔 的爱 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的缅 怀之情 。大家怀 着对屈 原 的无限 崇敬 与追 念 ,将 端 午 节 这 个 节 日发 扬 光 大 。
2、端 午 节 的 风 俗
据相关考证 ,中国的端午节最早起源 于南方 ,逐渐传 到北方后 ,亦
得 到 了北 方 人 民 的 喜 爱 与 重 视 。 由 于 中 国 幅员 辽 阔 ,各 地 端 午 节 的 习 俗
并不完全相 同,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 种: ( 1 ) 挂 艾 叶 ,驱毒 辟 邪 。艾 叶 ,又 名 艾 草 、 艾 蒿 。 由 于 它 的 茎 叶 都含有挥发性精 油 ,所 以能产 生特殊 的芳 香 ,可 以驱蚊 驱蝇 ,净 化空 气 。并且 中医经常 以艾 蒿入药 ,可 以理气血 、暖 子宫 、祛 湿寒。因此 , 每 到 端 午 ,家 家 户 户 均 在 门上 悬 挂 艾 叶 ,用 以 驱 毒辟 邪 , 这 一 风 俗 至 今 仍然被完好 的保 留了下来 。 ( 2 )吃粽子 ,祈愿安康 。 “ 粽子香 ,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 插在大 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 阳,J gJ L 端 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 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 民谣 。总体上说 ,各地人民过端午节 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 ,古往今来 ,中国各地都一样。除此之 外 ,在长江流域地区,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极为盛行。古语 曾说 :“ 饮 了雄 黄酒 ,病魔 都 远走 。 ” 雄 黄是 一种 矿 物 质 ,俗 称 “ 鸡 冠石 ” ,一 般 饮 用 的雄 黄酒 ,只是 在 白酒或 自酿 的黄 酒里 加入 微量 雄黄 而成 ,有 杀菌 驱 虫解 五 毒 的 功效 ,中医还 用来治 皮 肤病 。 在没 有 碘酒 之 类 消 毒剂 的古 代 ,用雄 黄 泡 酒 , 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 ,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 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健康长大。 ( 3 )赛龙舟 ,追思 先哲 。相传 起源 于古时楚 国人 因舍不 得屈原 投 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 赶拯 救。他们 争先 恐后 ,追 至洞 庭湖 时不 见踪 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 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现在 ,赛龙舟不单单 是一种体 育娱乐活动 ,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 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比较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ab9ea09998fcc22bdd10d7b.png)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比较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用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庆祝端午节。
而作为中国临水之邦的日本,在端午节传入日本后,它更多地是一种人们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节日。
一方面,它保留了端午节驱毒避邪、保护生命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它也将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从而赋予了端午节新的生命力。
一、中国的端午节1、中国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中国端午节的起源之说,民间有很多种版本。
有的说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源于纪念屈原,有的说源于恶月恶日驱避说,有的说源于夏至。
其中,纪念屈原的传说最广为流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人们通常把节日的活动都附会到他的身上。
据湖南一带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划着船争相前往抢救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这在后世就演化为龙舟竞渡;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儿吃掉,人们会用箬叶包了米喂鱼,这也就是人们现在所吃的粽子。
2、中国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在中国,端午节的习俗可谓是丰富多彩。
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蒿、采草药等。
这些五彩缤纷的端午节活动内容,大多都有各自的传说与典故,而这些都从侧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譬如之前提到的与纪念屈原紧密相关的赛龙舟活动,它不仅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也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一个节目。
而插艾蒿、挂菖蒲也是我国端午节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日本的端午节1、日本端午节的起源关于端午节传入日本的确切时间,其中有一说法是在中世纪初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最初,端午节是由我国遣唐使传入日本的,由于当时遣唐使大多是由贵族子弟当中挑选,所以一开始端午节在日本带有浓厚的贵族气息,一般也只是在皇宫之中搞一些庆祝活动。
而进入江户时代之后,端午节逐渐变得大众化、普遍化。
每年的公历 5 月 5日,人们都会在家中悬挂鲤鱼旗,以此来祈求男孩健康成长。
1948年 7 月,日本正式将端午节改名子供(儿童节),使得端午节成为现代日本的法定节日之一。
端午节的中外对比
![端午节的中外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0b277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5.png)
端午节的中外对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
然而,与中国的端午节相比,世界其他国家也有一些类似的庆祝活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外端午节的对比,揭示他们的异同之处。
一、起源和背景中国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楚国,是为了纪念屈原,一个历史上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
据说,他在公元前278年的端午节那天,在江汉鄂楚地区的汨罗江跳江自尽。
为了阻止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在江中撒下了粽子,并划龙舟打击水中的鱼虾。
后来,这成为了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与此不同的是,台湾的端午节源于泰山地区的民间信仰。
这个节日是为了祭拜大山圣母,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去登山、祈福,希望得到庇佑。
在国外,尽管没有严格的端午节,但有一些类似的庆祝活动。
韩国有龙舟比赛活动,但他们的主要节日是秋夕,也被称为“韩国的中秋节”。
而日本则有端午节的独特版本,被称为“端午节”,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相似的庆祝活动。
二、食物在中国的端午节,人们最喜欢吃的是粽子。
粽子是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美食。
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各有特色,有咸味的、甜味的,还有豆沙、肉类等多种馅料选择。
与此相对应的是,台湾端午节最著名的食物是艾草饭团。
艾草饭团以泰山的特产艾草为主要食材,搭配糯米、红豆等,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而韩国的龙舟节则以韩国传统糕点“粽子”作为主要食物,非常类似中国的粽子,但口感和馅料略有不同。
三、习俗和活动中国的端午节最为著名的活动之一就是龙舟比赛。
这是为了纪念人们划船打击水中鱼虾的行为,人们组织队伍比赛划龙舟,展示团队合作和力量。
台湾的端午节则以泰山的登山活动为主要习俗。
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前去泰山观光、登山、祈福。
韩国的龙舟节也有类似的龙舟比赛,但韩国的活动时间与中国有所不同,他们在秋天的中秋节举行。
而日本的端午节则以举行古老的相扑比赛为主要活动,吸引着众多游客和观众。
四、象征意义中国的端午节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漫谈中日端午节习俗的异同
![漫谈中日端午节习俗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21e6db0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c.png)
示一家人。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在《鲤鱼旗》一文中 流七里,深三里。”
描写道:“东京的鲤鱼旗一般只有红鲤黑鲤和飘带。
《太平御览》卷九百三十六《鳞介部》八“鲤
有一次我兜风到外地,看见每幢宽大的老宅上都熙 鱼”引唐初窦维鍌撰《广五行记》曰:“隋炀帝大业
熙攘攘挂了许多旗子,数目想必和家里孩子的人数 初为诗,令宫人唱之曰:‘三月三日向江头,正月鲤
视
日本端午节最独特之处,是挂鲤鱼旗。因为端 代。在江户时代以前端午节这天是挂一般彩旗,正
二 午节这天又是日本的男孩节,这一天家家在屋顶上 如前引黄遵宪著《日本国志》所言:五月五日“士庶
二 一
挂鲤鱼状的彩旗,在家摆土偶人,表示庆贺。旗是布 得男,必竖彩旗陈武像及木刀枪,以饮燕”,以后才
年 ·
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分为黑、红和青蓝三种颜色, 渐兴挂鲤鱼旗。鲤鱼旗象征什么?中国学者都用“鲤
及菖蒲于门檐,饮蒲酒,食粽”,均同于中土风俗。 服,前往师傅家里表示祝贺。武家的内人们,会在端
日本端午节的食品主要有粽子和槲叶糕,关西地区 午节这一天,在锦袋内填入药材香料缀以五彩制成香
(主要包括大阪、京都、奈良等城市)多是端午节吃 荷包,挂在柱子上以祈求去瘟避邪。虽然在荷包内装
粽子,而槲叶糕则多见于关东地区(主要包括东京、 入药材香料制成香包的习惯,一年四季都有,并且四
痛扁他的这位西洋拳师学习,继而又向东学习打败 了北洋水师的日本(原来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或小兄 弟)。历史如此的残酷和残忍,丝毫没有给一贯以 “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帝国留下一丝情面。
为什么会这样? 前引《停滞的帝国》有一段话可以说明。这段话 是: 尽管在许多民族的行为中可以发现变态的迹象, 但没有哪个国家比满族统治的中国在这方面走得更 远了。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来 说,这种变态不仅表现为自视比他人优越,而且在生 活中认为世上唯有他们才存在。我们可以形之为集体 孤独症。 “集体孤独症”一语,不仅批评了大清的皇帝,同 时也批评了大清皇帝和大清文化治化下的国民。 从乾隆大皇帝的“远慕声教向化维殷”到光绪 大皇帝的“文明久著政治日新”,我们看到了“集体 孤独症”带给中华文明的损害和破灭。同时,我们又 看到这个古老文明的衰变更新时的内生机制与外来 因素。从晚清民初来看,这一古老文明的更新与再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的区别端午节vs端午祭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的区别端午节vs端午祭](https://img.taocdn.com/s3/m/c37417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2.png)
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的区别端午节vs端午祭【中国端午节和韩国端午祭的区别】端午节和端午祭有很大的区别,端午祭从酿制神酒开始,民族活动包括竞赛、歌谣、拔河、创作比赛、射箭等等,大多都是民间的娱乐活动。
而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族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它的用意是去驱毒辟邪,这是两国端午的文化差异。
【中国端午节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赛龙舟: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
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daad1ecf89eb172ded63b795.png)
在 中 国,农 历 五月 五 日是端 午节 ,又称 端 阳节 、重 午 节 等 ,与春节 、中秋节并称 为中 国的三大 传统节 日。中国端 午 节的传统 习俗 是农历五 月初五吃粽 子、赛龙舟 ,庆祝 端午 节 。但是端 午节传入 日本之 后 , 日本 人除沿袭插菖 莆之类与 中 国端 午 节 相 关 的 习俗 以 外 ,又 赋 予 端 午 节 以新 的 内 容 , 即 在 自家 门前竖 起高 高的 “ 鱼旗 ” ,为男孩 消灾去邪 。战 鲤 后 , 日本政府 又把这 一天定 为全 国性 的节 目,称为 “ 儿童
一
二、 日本的端午节
中国纪 念端 午节 的 习俗 在 中世 纪初 传入 日本 。 日本 飞 鸟时代推古天皇 ( 9  ̄6 8 )时 , 日本 人用五彩丝 系菖蒲 53 2年
责任编 辑:李娜
挂在胳膊 上,用来灭灾减病 。端午节 时天 皇在宫 中举行 菖蒲 宴 ,饮雄黄酒 。每年 这一 天规 定向天皇献菖蒲 。 “ 古 天 皇 十 九年 五 月 五 日穿华 衣 去 菟 田野 猎 药 , 以祓 推 毒气 ”。公元 8 4 年的 《 3 令义 解》确定 五月五 日为节 日。 并在 日本文献 《 日本 后纪》里初 次明确记载端午 节 ,在仁 续 明天皇承 和六年 ( 元8 9 五月写着 : “ 公 3 年) 乙酉 ,是端午之 节 也。天皇御武德 殿,观骑射 。”不过 ,端午节 最早在 日本 是属 于 “ 贵族 俱乐 部 ”享 受的一 个节 日,通 常只 在皇 宫 内 搞 一 些 活 动 。 进 入 江 户 时 代 以后 ,端 午 节 “ 入 寻 常 百 姓 飞 家 ” , 皇 室 、 幕 府 、武 士 、庶 民 百姓 都 过 这 个 节 日了 。 随着 时代 的变迁 , 日本 在过 端午 节 的时 候 ,小 男孩 要 玩一 种 “ 菖蒲 打 ” 的游 戏 。在 日语 里面 , “ 菖蒲 ”与 “尚 武 ”是 谐 音 , 端 午 节 也 就 渐 渐 成 为 一 个 尚 武 的 节 日 ,备 受 武 士阶 层的推 崇 。当时 ,家 中有7 以下男孩 的 ,过 端午节 的 岁 时候都在 户外立幡 ,装饰 甲胄人形 。以后又用鲤鱼旗代 替 了 幡 ,借此 希望男孩子有 出息 ,能发迹 ,将 来做到 “ 鱼跳龙 鲤 门”。这种活动需要 勇猛精神 ,对后 代充满 “ ”的传承与 力 希望 , 自然与男性有 关 。就这样 ,端 午节演变成祝贺 男孩诞 生并 祈求男孩健康 成长的节 日,期望他将来能够武 艺高超 , 做 个 出人 头地 的 英 雄 。 14 年 7 9 8 月, 日本制 定 了 《 关于 国民节 日的法律 》 ,将 端 午节的名字 改为 “ 子供 ” ( 儿童节) ,成为现代 日本 的i个 1 法定节 日之一 。在这一天 ,全 国各地举行祈祷 男孩子健康 成 长 的 民俗 活 动 。 现在 的 日本 ,每 年一进 入4 ,有男孩 的家庭就 开始 在 月 家 中准备装饰 物 ,男孩节 当天或前一天 晚上 ,亲戚朋友在 一 起聚餐 以表 庆祝 ,晚上 不分男女老少 ,都要 洗 “ 菖蒲浴 ” , 据说菖蒲 的芳香能驱走 恶魔 。菖蒲在 日本端午节 中有着特 殊 地位 ,可 以说端午节 是一个菖蒲 的世界 。说到避邪 ,还有一 段传 说:从前有个 叫平 舒王的君主 ,诛杀了一个不忠 之臣 , 这个奸 臣死后 的魂化 成一条毒蛇 ,不断地加害于人 。有个有 智 谋 的大 臣 ,头戴 红色 的蛇 头帽 ,身 上洒 满 菖蒲酒 与之 激 战,最终制服 了毒 蛇 。从此 , 日本 在端午节 时,插 菖蒲. 、薰 艾 叶、喝菖蒲 酒的习俗就流传 开来 ,成为传统 的风俗 。 日本 民间流传 着这样一句话 : “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 现 在在 男孩 节这 天 ,家 里有 男孩 子 的家庭 ,要挂 鲤 鱼 旗 ,祈求 孩子 健康 成长 。鲤 鱼旗 由七色 彩旗 和红 黑两 色 的 “ 真鲤 ” “ 鲤 ”组成 ,旗子会 在蔚蓝 的天 空里迎风飘动 。 绯 “ 鲤鱼旗 ”表 示鲤鱼跳龙 门,是用布或绸做 成的空心鲤鱼 , 分为黑 、红和 青蓝三种颜色 ,黑代表父亲 、红代 表母亲 、青 蓝代表男孩 ,青蓝旗 的个数代表 男孩 人数 。
中国与日本端午节意义有啥不一样
![中国与日本端午节意义有啥不一样](https://img.taocdn.com/s3/m/6fc631df360cba1aa811dac7.png)
中国与日本端午节意义有啥不一样?端午的习惯是在日本的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
到现在,与中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了。
在中国是在阴历的这一天为纪念屈原而吃粽子和举行赛龙舟的活动。
5月5日是日本的端午节。
端午节在日本还有另一个名字——男童节,大家千万别误会,这不是道士练什么丹药,要收集童男童女,而是当地人为了寄托“望子成龙”的愿望换用的名字。
为什么在日本端午节变成男孩子的节日呢?这是因为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因此渐渐地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
人们希望男孩子茁壮成长和事业发展,而竖鲤鱼旗,摆上武士偶人、盔甲和战帽。
在节日当天,凡事家里有男孩的家庭,都会在自家竖起一根旗子,旗子上的图案比较统一,一律为鲤鱼,这就是传说中的“鲤鱼旗”。
这些鲤鱼旗做得很有特点,不是传统旗子那样的一张布了事,而是很有立体感。
通常是用布料按着鲤鱼形状做成中空式,再在中空的鲤鱼型上画上嘴、眼、鳞及尾巴。
风吹来,顺着鱼嘴穿过鱼体,把鲤鱼旗吹得起起落落、鼓鼓胀胀,让鲤鱼在空中摇来摆去。
每年的这个时候,如果仰望日本的天空,天空就像一泓碧水,那无数的鲤鱼旗就如无数条鲜活的鲤鱼在水中自由遨游。
风吹得鲤鱼旗哗哗啦啦的作响,好像是鱼儿游动时搅起的水声。
鱼儿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迎着风吹来的方向不停地摆动着身躯,不住地甩动着尾巴,真像是已经游到了瀑布跟前,憋住了气就要一跳了。
鲤鱼旗因颜色不同,还有各自不同的寓意。
例如,黑色指代父亲,红色指代母亲,蓝色指代儿子。
既然叫男童节,通常情况下,蓝色的鲤鱼旗自然最多。
日本人之所以要把家里的男童和鲤鱼联系起来,是因为一个古老的成语——“鲤鱼跳龙门”。
他们认为当鲤鱼溯流而上遇上瀑布时,绝不会畏缩不前,而是要顽强地一跳,哪怕赔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辞。
鲤鱼的强健体魄和这种不甘人后的性格让日本人大为感动并深受启发,就像中国人的“望子成龙”一样,日本人期望自家的男孩子将来能像鲤鱼一样,不仅体魄强健,而且奋发向上、事业辉煌。
中日端午节对比
![中日端午节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04d152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a.png)
-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THESIS DEFENSE POWERPOINT
XXXX 辩 人 :XXX
柏饼(かしわもち)鲤鱼旗(鲤帜/こいのぼり)
端午节的风俗
人形(にんぎょう)
3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意义(中国)
辟邪驱疫 追念先贤 传承精神 衔接传统与现代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意义(日本)
端午节在传人日本后,其文化 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 合,在秉承了驱毒避邪、保生 护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抛却 了龙舟竞渡、追思先行的文化 意义,进而演变成为了祈祷男 孩健康成长和农业丰收的"儿 童节"
2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中国)
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的风俗(日本)
日本最开始同我国一样,会在农历的五月五日过端午节,吃粽子、挂菖蒲、喝 雄黄酒 但随着历史的逐渐演变,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不再使用农历,而是统一改为公 历,日本的端午节也变成了公历的五月五日 到1948年,日本政府正式颁布法令将五月五日 定为法定儿童节,在这一天家里有男孩的家庭 会按习俗祈盼男孩健康成长,逐渐五月五便被 称为男孩节,有了自己的特色与习俗
中日端午节对比
xxxxxxxxxxxxxxx
-
1
端午节的来源
2
端午节的风俗
3
端午节的意义
1
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的来源
中国
日本
据考证,中国的端 午节最早在飞鸟时 代传入日本,而大 规模传入大概是在 奈良时代。最初, 日本的端午节日活 动,几乎全盘传承 中国端午节日元素 ,只是内容更为简 略
端午节的来源
中日端午节
![中日端午节](https://img.taocdn.com/s3/m/855ab033b52acfc789ebc9d5.png)
中日端午节篇一:中日两国端午节文化比较关于中日两国端午节之比较的调查报告(组员:姜航、孙奇、陶缙敏、王维)摘要:日本的端午节传自中国,古代日本端午基本上保持了“保生护命”这一中国端午的本义。
自古以来两个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文化交流,互相借鉴各自的文化,互相汲取经验,以求得两国的双赢。
在全球化的今天,与国际接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了解邻国显得尤为重要。
而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成为我们的文化象征。
与此同时,日本端午节与我们遥相呼应。
但是由于国家的不同,各自的文化氛围也不同,文化的差异才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关键词:端午节;中日;男童节;比较1.研究背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它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当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而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5月5日。
由于同处于亚洲圈,中日两国在文化方面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互相影响着对方,这使得我们不禁对两国的端午节文化进行对比。
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这一历史性的事件,对国人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我们赋予了端午节太多太多的文化意蕴——屈原的传说、大赛龙舟、插菖艾、裹香粽等等等等。
这些极具中国色彩的文化元素使得端午节成为亿万华人文化生活的筋骨,而既然能够申请成为世界遗产,说明端午节对世界文化有很深的影响。
基于这个因素,端午节才能被韩国申请成功,而正是这让我们这些屈原的后代感到悲凉,更让我们这一代意识到端午节的重要性,也更为珍视这个节日,由此一时兴起对于端午节的研究。
2.研究意义:此次研究对中日两国的端午节情况作了对比,我们了解了日本的端午节,也稍稍了解了民众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对日本的民俗文化做了一些基础的了解;并且也对本国的文化进行了研究,多姿多彩的风俗人情丰富了我们知识;与此同时,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我们不能脱离国际的轨道,与别国进行文化比较能够使得我们的知识更多元化,拓宽我们的视野。
日本人 端午节
![日本人 端午节](https://img.taocdn.com/s3/m/ec136ee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9.png)
日本人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节日之一。
而在日本,端午节也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传统节日。
本文将着重介绍日本人如何庆祝端午节,以及和中国文化不同的地方。
一、端午节的传统意义在日本,端午节被称为“端午の節句”,意为“端午节日”,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是在每年的6月初5日(或者是在这周围的一段时间内)庆祝。
而且在日本,端午节被认为是庆祝“男孩日”的日子,很多人会提前为此节日进行准备。
二、日本端午节的庆祝方式1、赛龙舟和中国文化一样,日本端午节最为著名的活动之一就是赛龙舟。
在日本,这项活动被称为“海の日(うみの日)”,或者简称为“ド不具合”,即“划船比赛”。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聚集在临近的河岸或者湖边观看龙舟比赛,甚至还有许多团体和学校自行组建船队,参加龙舟比赛。
相比于中国的龙舟赛,日本的龙舟比赛更加注重运动和健康,并且这项活动也比较少有商业化的因素影响。
2、吃粽子在日本端午节里,吃粽子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日本端午节的粽子叫做“ちまき(chimaki)”,有肉馅、虾米和蘑菇等不同口味的。
和中国的粽子一样,日本的粽子也是通过将糯米包裹在竹叶或者大豆叶里,再通过蒸或者煮的方式来制作的。
3、挂艾叶在中国端午节里,挂艾叶也是常见的风俗之一。
而在日本端午节里,同样也有挂艾叶的传统。
在日本,“艾叶”被称为“ぎょう(kayapi)”,这个习俗也被称为“菖蒲の節句”(しょうぶのせっく),把这个象征长寿的草药挂在门口或者窗户上,以求身体健康和家庭的平安,这也是日本端午节里非常重要的习俗之一。
三、日本端午节与中国端午节的区别虽然日本端午节和中国端午节庆祝的时间都是六月初五,而且两个国家的庆祝方式也很相似,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日本端午节是男孩们的节日,而不是女孩节或者全民节日,代表着“强壮、坚毅、勇敢”等品质,非常符合日本人的文化心理。
此外,日本的端午节更加凸显了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的主题,更偏重于清新、健康和自然的展现方式。
端午节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相似节日
![端午节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相似节日](https://img.taocdn.com/s3/m/ed0a77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ef.png)
端午节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相似节日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非正式节日之一。
它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
然而,中国并非唯一拥有端午节的国家。
在东亚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也都有与端午节相似的节日。
本文将探讨端午节与其他东亚国家的相似节日。
一、日本的端午节在日本,端午节被称为“端午の節句”(tango no sekku)。
和中国的端午节一样,日本的端午节也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不同于中国的赛龙舟活动,日本的端午节以庆祝男孩的成长为主题。
节日的习俗包括挂上锦鲤旗(koinobori)、赏花(特别是艾草和菊花)以及品尝粽子等。
这些庆祝活动在日本家庭中非常普遍,人们认为这有助于男孩们健康成长和祛除邪恶。
二、韩国的端午节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端午節”(Dano)。
与中国和日本相比,韩国的端午节日期略有不同,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或初六庆祝。
韩国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举行传统的华衣舞(Gwandeokje),这是一种民族舞蹈形式,用于祈求农作物的繁荣和健康。
此外,人们还会去山上采摘草药,并带回家中制作粽子,并举行祭祀仪式,祈福家庭的平安和幸福。
三、越南的端午节越南的端午节被称为“端午節”(Tết Đoan Ngọ)。
与中国、日本和韩国一样,越南的端午节也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
越南端午节的习俗主要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戳毒(flush evil spirits)等。
赛龙舟活动是该节日庆祝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组织团队参加比赛,以庆祝传统和团结精神。
总结:尽管在不同的东亚国家,端午节的名称和具体习俗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分享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意义。
无论是中国的端午节、日本的端午の節句、韩国的端午节还是越南的端午节,它们都强调着传统、家庭团聚、纪念历史和祈福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和比较这些相似的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东亚各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些节日不仅展示了东亚国家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也是人们凝聚情感、传承传统的重要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摘要: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日本的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的,但是传入日本之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并成立中国驱毒避邪,报生护命的文化内涵,同时抛却了龙舟竞渡,追思先哲的文化意义,即你问演变成为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
本文就端午节在中日两国的演变及特色,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关键词:中日两国端午节异同
在中国,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等,与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
中国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是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庆祝端午节。
但是端午节传入日本之后,日本人除沿袭插菖莆之类与中国端午节相关的习俗以外,又赋予端午节以新的内容,即在自家门前竖起高高的“鲤鱼旗”1,为男孩消灾去邪。
战后,日本政府又把这一天定为全国性的节日,称为“儿童节”。
一.端午节的由来
1. 中国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是,被普遍认可的是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据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节》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是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
在民俗文化领域,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紧密连系在一起。
2.日本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起源要追溯的中国古代,也称端午节并从很在开始就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从历史上看,段区级大约是在推古天皇时期从中国传入日本的。
从那时起到平安时期,庆祝活动就是采草药,挂菖蒲;进入镰仓时期以后,重视“尚武”的武家继承了菖蒲的成分,但开始在这一天摆设头盔、
长刀等武士用具,同时还在门前插旗帜。
后来,头盔变成了“头盔偶人”,旗帜则从江户时期安永年间开始演变成了鲤鱼旗。
据说,鲤鱼可以从龙门的瀑布登天变成龙,所以包含了希望男孩子能够出人头地的愿望。
总之,这是一种符合以男性为中心的武士社会的变化。
因此,在日本,5月5日于1948年根据国民节日的相关法律被确定为“儿童节”的。
二.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1.中日两国端午节相同之处
虽然端午节在中日两国的意义已经不相同了,但是在许多地方还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中国这一天有插艾蒿辟邪的风俗,日本也有插菖蒲辟邪之说。
另外,中国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日本就有挂鲤鱼旗的风俗。
由于历史的渊源,日本文化受中国的影响很大,但是从中国传来的文化,经过时间的积累,逐渐成为日本独特文化的一部分。
2.中日两国端午节不同之处
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日本,但是由于中日两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日本人在仿行过程中必然要按照本国的文化特征对外来习俗进行改造和创新。
端午节也一样,在现在的中国和日本,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第一,时间不一样。
在中国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而日本是阳历五月五号。
第二,习俗不一样(日本插鲤鱼旗)。
在中国端午节主要是纪念屈原,吃粽,系香包,划龙舟,插菖蒲及艾草当门饰并拿来洗泡,饮雄黄酒,立鸡蛋,并有白蛇传(许仙和白素贞)等民话传说,使得端午避邪色彩很重。
但是在日本,主要成了儿童节,吃粽子及柏饼,插鲤鱼旗,所以在日本「端午の节句」又名「菖蒲の节句」。
三.结语
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在生活习惯和节日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就端午节来探析中日“端午节”传入日本之后,在日本又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与中国的端午节虽有相似之处,但是还存在很大差异。
在中国,端午节以“保生护命”为目的,但是经过自古代起日本社会的长期改造,最后变成了一个以实战练兵,炫耀武力为目的的“尚武之节”。
从中可以看出:节日习俗等外来文化始终是在以日本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前提下被改造和吸
收的。
端午节在传入日本后,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在秉承了驱毒避邪,保生护命的文化内涵的同时,进而演变成了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儿童节”。
因此可以看出,中日两国文化本质上形同而神异,似同而实非。
那么以探求两者差异为目的的中日文化研究,便显得格外重要,这也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特色的一个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