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墙施工方案

隔墙施工方案
隔墙施工方案

1隔墙施工

本工程二次结构为轻质混凝土砌块MU5,M5 混合砂浆砌筑,部分隔墙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或FC 板)。

7.1 砌筑工程

二次结构砌筑工程主要为轻质混凝土实心(空心)砌块MU5,M5 混合砂浆砌筑,砂浆抹面,墙体厚度为:90mm、140mm、190mm、240mm。

7.1.2 施工准备

1. 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的楼层,尽快将插入砌体的砌筑施工。砌筑使用预拌砂浆,砌筑材料用外用电梯和手推车运输。

2. 材料选择

1) 材料进场前,必须提供出厂证明及合格证,进场后按规范要求抽验、送试验室复试合格后方准使用。

2) 所用砌块、预拌砂浆必须有出厂证明及合格证,生产厂家资质证明齐全。

3) 砌块产品质量应承重能力强,种类规格齐全,混凝土表面质量好。

拟选用产品规格

7.1.3 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材料检验→墙体拉结筋→不锈钢限制带→墙体砌筑→砖缝处理→检查

验收

7.1.4 墙体放线

根据结构施工中施放出的墙体控制线,放出墙体边线,并校核。

7.1.5 施工要求

1. 砌筑时严格进行垂直度检测,每层垂直误差不得大于2mm;

2. 砖缝应顺直,施工时采用小线准确控制,房间内砖缝误差不得大于3mm;

3. 所使用的砌块要符合国家规范《砖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所使用砂浆的原材料通过检验和试验,其配合比由一级试验室确定。砂浆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5min,砂浆随拌随用。

7.1.6 墙体拉结筋

方案一:如招标图纸拉接筋设置方式,结构施工时,在砌体墙相应部位,埋置拉接钢筋,钢筋预留端竖直弯倒埋于墙内,待二次结构施工前,将拉接筋剔出,剔凿墙体时注意先用云石机在墙面锯出竖向缝,再进行剔凿,不得损伤其他部分混凝土墙面。剔出钢筋后,要求用同等级的混凝土砂浆将凹槽摸平,二次结构砌筑时,将其掩盖于墙体中。拉接筋施工工艺参见下图。

墙体拉接筋施工工艺方案一

方案二(推荐):结构框架柱施工时,在设计要求的拉结筋位置预埋铁件,紧顶模板边缘,砌筑施工时剃凿出来,焊接拉结筋。参见下图:

墙体拉接筋施工工艺方案二

7.1.7 圈梁及构造柱

1. 砌体顶部与框架梁板接槎处采用侧向或斜向实心砖砌筑,避免裂缝产生。

2. 砌体长度超过4m,中间应加设构造柱,高度超过4m,墙中间应加设圈梁。

7.1.8 墙体砌筑

1. 砌筑前,砌块洒水湿润。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应在砌筑位置上弹出墙边线,以后按边线逐皮砌筑,一道墙可先砌两头的砖,再拉准线砌中间部分。第一皮砌筑时应试摆。

2. 在砖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起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m,过长应在中间加立),标明块层、灰缝、门窗洞口、过梁、圈梁、预制构件等的高度及位置。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其中第一皮砖按墙身边线砌筑。

3. 采用刮浆法。竖缝应先批砂浆后再砌筑。当孔洞成垂直方向时,水平铺砂浆,应用套板盖住孔洞,以免砂浆掉入孔洞内。

4. 砖墙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 砖墙的转角处,每皮砖的外角应加砌分头砖。

6. 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上下相互错开1/4 砖长。

7.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如留斜槎确有困难,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限制带。

8. 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9. 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

7.1.9 勾缝清理

砌筑完毕后,对砖缝砂浆进行修正,然后勾缝,要求勾缝所用的细实混凝土砂浆配比一直、颜色统一,具有清水涂层。

7.2 轻钢龙骨隔墙工程

部分隔墙采用轻钢龙骨双面石膏板(FC 板)隔断,内填岩棉,倒角处金属护角带接缝,腻子批嵌平整。

7.2.1 材料构配件要求

1. 轻钢龙骨主件:沿顶龙骨、沿地龙骨、加强龙骨、竖向龙骨、横撑龙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规格尺寸不同分为75 系列、100 系列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轻钢龙骨》的规定。

2. 轻钢骨架配件:支撑卡、卡托、交托、连接件、固定件、护墙龙骨和压条等附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3. 紧固材料:射钉、膨胀螺栓、镀锌自攻螺丝、木螺丝和粘贴嵌缝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填充隔声材料:填充岩棉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5. 罩面板材:纸面石膏板、FC 板等罩面板的性能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7.2.2 作业条件

1. 轻钢骨架罩面板隔墙施工前,宜先安排外装修,罩面板安装应待屋面、顶棚和墙抹灰完成后进行。

2. 根据设计图纸对隔墙位置放线并且经过验收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3. 设计要求隔墙有地枕带时,应先将地枕带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轻钢骨架的安装。

4. 主体结构墙、柱为砖砌体时,应在与隔墙交接处,按1000mm 竖向间距预埋木砖。

5. 根据设计施工图和提出的备料计划,查实隔墙全部材料,使其配套齐备。

7.2.3 工艺流程

轻隔墙放线→安装沿顶龙骨和沿地龙骨→安装门洞口框的竖向龙骨→竖向龙骨分档→安装竖龙骨→安装横向贯通龙骨、横撑及卡档龙骨→安装一侧罩面板→机电配合管线、线盒预埋隐蔽工程验收→安装墙体填充材料→安装另一侧罩面板→施工接缝做法

7.2.4 主要施工方法

1. 放线

根据设计施工图,在已做好的地面或地枕带上放出隔墙位置线、门窗洞口边框线,并放好顶龙骨位置边线。

2. 安装沿顶龙骨和沿地龙骨

根据已放好的隔墙位置线,安装顶龙骨和地龙骨,用射钉固定于主体上,其射钉间距为600mm。100 系列的沿顶、沿地龙骨应用双排钉固定,钉位要错开。

3. 安装门洞口框

按设计要求,先将隔墙的门洞口框安装完毕。洞口框应采用加强龙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