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_欧洲宗教改革ppt
第五章第一节:宗教改革的背景(共17张PPT)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 出现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西方宗教史》
结论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新旧文明的冲突,改革的必然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思考: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
端”的形式?
1、宗教异端——早期欧洲的反封建斗争
事件:
失败
①12C,法国南部“异端”运动
主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
失败
②14C-15C,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主张:信徒与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教士
③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判
切寄人托于是来神世的。附属,为信仰而生活。
组织“十字军东征”,垄断军事; 兜售赎罪券,掠夺财富; 导致封建王权衰落。
十字军东征
兜售赎罪卷
二、宗教改革前的西欧
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到严格控制 ②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 外衣。
异端裁判所的一次公开审判 托莱多 版画 罗马 1498年
而罗马帝国内忧外患——312年,君士坦丁受洗皈依,次年6月 发布《米兰敕令》(das Tolerantedikt von Mailand)成为基 督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结束了对基督教的长期迫害,恢 复了信仰自由与和平。 ❖ 5.公元329年,狄奥多西一世诏令全国,正式承认基督教为罗马 帝国国教——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宗教。
思想文化上:教会垄断学校教育,文学艺术 也蒙上浓厚的宗教愚色人彩船 布罗尼穆斯·博斯
油画 荷兰 1470年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纵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他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 糕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 者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 活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 为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宗教改革 ppt课件
总结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 根本原因: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腐朽的天 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
• 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 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强化王权。
• 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 解放
• 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 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
重的地区。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否定罗马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体现了资产阶级追 求自由平等的要求
否定天主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 现了资产阶级节俭和追求现世幸福的要求
问题: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 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相•同人 无:的 法主得 改张救变信与;仰否人得完在救全 现由 世强上 的调帝 成《预 功圣定 与经,失》人败的的就地意是位志得 不同救 文:与主加否张尔的简文标化把志教信。义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加尔
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反封建的社会、 思想改革运动
合作探究:
请回答: (1)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 材料一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
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 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 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
作用
英国国教
通过了《至尊法案》 通过《三十九条信纲》
局限
总结提升:
虔诚的信仰者对腐败的天主教会的抗 议,逐步演变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
新教教派、调整后的天主教会在不同 程度上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宗教宽容的理 念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个人有了选择宗教 信仰的自由。宗教改革给欧洲人带来一次 新的思想解放。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PPT
D
C
3、本课小结 天主教 的神权 统治
天主教的起源发展
天主教 确立大一统神权统治
法国的异端运动 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运动
宗 教 改 宗教 革 异端 的 背 景 向近代
过渡的 西欧
捷克人胡司的异端运动 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 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第 二 幅 图
B
B
4.下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 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 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 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5.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 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 ) 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 卡诺莎晋见 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 C.自由平等——等级观念 D.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back
第 四 幅 图
中 世 纪 圣 母 像
用一个词描绘你心目中的母亲,用一个词描述图 中的圣母,这个图片反映了那方面的什么问题? ③思想文化: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
back
以上四幅图都在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天主教神权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
第 幅 五 六 图
华丽的祭坛 愚人船 荒宴中纵情声色的修女 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 和修士们,他们正试图咬下 志搜刮的财富要高出德意志中 悬在空中的糕点。 央政权年财政收人的20倍。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时间:中世纪
“中世纪”也称中古,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于古代奴 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时代。主要适用于欧洲。
地点: 欧洲 角色: 天主教
佛教
宗 教
天 主 教
基督教
东 正 伊斯兰教 教
基 原 人类生而俱来 督 罪 的、洗脱不掉 的“罪行”。 教 的 主 上帝派遣其独 要 救 教 赎 生子耶稣基督 降世为人做牺 义 牲 拯救人类。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PPT课件
教会 兜售“赎罪券”
天主教会宣扬:购买“赎罪券”的人,当钱币落 到赎罪钱柜“叮当”作响时,死者的灵魂就立刻被 送到了天堂。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10月31日 万圣节前夕,路德在 维登堡教堂大门上张 贴了《关于赎罪券效 能问题的辩论》—— (《九十五条论纲》) 全面提出他的宗教改 革论点,成为德意志 维登堡卡斯尔教堂北门 宗教改革运动的开端。
第五单元 第2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专题五
第二课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德意志宗教改革
罗马天主教区
阅读材料后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三:天主教会控制德意志二分之一的土地,每 年从德意志流向罗马的财富达三十万古尔登以上, 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每当罗马教会出 现财政问题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德意志聚敛钱 财,整个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 材料四:这个时候的德意志,已经受到了欧洲人 文主义思想的巨大影响。为了培养人才的需要, 德意志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里面建立了大学,新 的思想得以传播。
马丁· 路德的核心 思想:每个人可 以凭自己的虔诚 信仰得到拯救, 个人信仰建立在 自己对《圣经》 的独立理解上。 即“因信称义”。
天主教会
教皇或教士
《圣经》 重
新教
②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意义:否定教会神学的垄断地位 ___________
马丁· 路德把《圣经》翻译成德文时的手稿
③建立廉俭教会。(简化圣礼、 精减教职、减少宗教节日)
15
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原因
( 1 )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德 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 ( 2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经济 掠夺和政治控制。 (3)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 改革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
religiousreformation宗教改革PPT精品文档
The most famous and well-known emigration to America was the migration of the Puritan separatists from the Anglicanism, they establish the colonies of New England , which later became the United States
(1)Cracked down the Catholicism severely,collapsed its unified theocracy in Europe. New religion branches were born and shaped a new religion pattern.
•18
Eastern Orthodox
①Lutheranism ②Calvinism ③Anglicanism •2
Contents: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Background and Reasons
Major Events(Lutheranism,Calvinism,Anglicanism)
(2) Brought boost to 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 countries in west Europe
(3) Provided ideological weapon to early capitalist movement.
•17
Thank you!
Influences
•3
Background
14~16century Capitalism began to sprout in West Europe
宗教改革
们的观念。
• 2.天主教面临的挑战:
1)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对天主教形成 威胁。
2)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对。
3)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 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资源。
2、序幕及内容
序幕:
《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 核心
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内容:
信徒皆为祭司(普遍祭司) 建立廉俭教会 建立民族教会
3、影响及实质;
影响:
1)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2)促进了路德教派合法地位的确立;
3)推动了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4)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实质:
资产阶级反对教会神权统治和封建统治的社 会及思想改革运动
3、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政治:教权凌驾王权之上 经济:西欧最大封建主 思想:垄断意识形态 社会生活:从生到死,影响无处不在
4、麻醉灵魂的教义教规(原因)
1.天主教的思想基础: • 信仰高于理性
2.主要教义:
1)一神说和神创说; 2)原罪说和救赎说; 3)末日审判说; 4)禁欲说。
(二)教会的堕落和残暴
(二)卡尔文宗教改革----改革深入
1509年出生在法国努瓦营镇。他受 过良好的教育,在巴黎蒙泰居学院毕 业后到奥良尔大学攻读法律,也在布 尔日大学攻读过法律。正当卡尔文年 仅八岁的时候,马丁·路德把自己的 “95条论纲”张贴在教堂大门上发动 了宗教改革运动。卡尔文从小就成为 天主教徒,但在青年时期改信新教。 为了免受迫害,不久他离开巴黎。经 过一个时期的旅游生活后,就定居在 瑞士巴塞尔市。从此隐姓埋名,努力 钻研神学。1530年他二十七岁时发表 了他的最有名的著作《基督教原理》 。该书概括了新教的基本信仰,使他 一鸣惊人。
专题五_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五_欧洲宗教改革本节构:结二、日内的“教瓦皇”――卡文尔宗改教革一;、“奶牛”愤怒的――马丁路德的教宗改革;、国王领导三英国宗教的革改――利享八世宗改革;四教带、来民独立的族尼德兰宗改革教;―天―教主应会的对措施。
、五天教主会改的;革六、革改击冲――波洲欧教宗革改影的响;丁马德路宗的教革改;、改1的革原;1因)根原因本:德国本主资的发义;展)2要原主:因罗教廷的神马统治权;3)接直原因:1 571教皇年特派到德使4)观主原:国兜售因罪赎券。
马丁路德立志改革材。
料一:钱投入钱当柜丁当作时,增响加只是的婪爱财的欲贪,而望是不魂升灵天。
…信徒…得救一不教靠,二皇不圣礼,靠有只靠生终悔改”,“是基督才的教正。
道―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材料一)的述针论对是的当时什么的事件?答罗:教马皇派人到德志兜意售赎罪券。
材料:二教须让皇国我不受他再们不堪的忍受劫掠的搜和刮教,须交还我皇的们由、自利、权财……产教须让皇权皇为成副其名的实皇权。
――路《德十九条五纲论》(2)材二料中路德要的反映了求么什问? 题:答兴资产新级阶要摆脱罗求马教的控廷与掠制,建立夺适应发展需要的新教会其。
材料三教:在皇德的国特使报说:告十分之九的德“人国喊:‘路德’;剩高的十分下之少一数喊“马罗廷该死!”教―斯大―林《教改革和宗大伟民战争农时期的德国》(3)材三料明说什了问么题?答德:各国阶层同马罗教的皇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教改革在宗德意志有着泛的社广会础,基得到各阶的支层持。
马丁路德的宗改革;教2改、的序革;马丁幕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代了德表意志民族新兴和的、改3的革张;主资产阶的利级。
益具体讲见和书义第5本页。
6考:思马丁德路表代了什人的么益?为什利?么马丁路德正在贴钉九《十五条纲论》德路论姻婚与道修丁马德路认:为凡「道知自不己适独身生合活的人该应赶快做功些,奉上帝的夫名快结婚,男赶孩子晚最岁p廿女孩子十在岁到五八十岁间就应该之婚结这是,们正他康而健合结适的婚年。
教学PPT: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英国国教派 (1)创立者:亨利八世 (2)与教廷决裂之因 A.借口:离婚问题 B.主因:强化个人领导权 (3)成立:1534年
配合课本P.190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4)内涵
配合课本P.190
A.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领袖
B.教义、仪式和制度:与罗马教会无显著差异
(5)意义: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成为国王统治 的教会
(3)人人皆为教士:基督徒有权利阅读圣经,做 自己的教士,神职人员没有特权与法力
(4)其他
A.反对中古教会的教规礼仪、苦修及独身等
B.将圣经翻译成日耳曼文,鼓励信徒自己读经 ,不要全面听信教会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
(二)新教派系
配合课本P.189
1.路德教派 (1)受地方诸侯保护,继续宣扬宗教改革 (2)影响:欧洲各地开始呼应
配合课本P.191-192
• 新旧教支持者冲突不断
宗教迫害 • 1955年,奥古斯堡和约规定[教随君定]原则 与冲突 • 因宗教迫害而独立建国,如荷兰(新教)脱离西班牙
• 背景:17th初,波西米亚(今捷克,卡尔文教派)欲脱离神圣罗马帝国
• 导因:1618年布拉格掷窗事件
• 经过:几乎全欧洲国家卷入战争
(2)签订: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vs.日耳曼新旧教诸 侯
(3)原则-“教随君定”:各地诸侯得以规定领地 内通行的宗教
(4)协议:路德派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合法宗教
四、宗教战争
3.宗教迫害
配合课本P.191
(1)原因:新旧教对教义的歧见
(2)影响:新教徒以反宗教迫害为由,独立建国
→如荷兰为反抗西班牙的天主教统治而独立
(1)教宗帕特使到日耳曼地区销售赎罪券 (2)路德写下《九十五条论纲》 (3)人们不满罗马教会的腐败与搜括钱财 4.结果:促使宗教改革运动在各地展开
宗教改革课件
二.马丁•路德的伦理思想 马丁•
因信称义” 信仰基督就可得救” 核心内容) ① “因信称义”-“信仰基督就可得救”(核心内容) 。 因信称义 后奥古斯丁的影响,主张原罪说和性恶论。 后奥古斯丁的影响,主张原罪说和性恶论。他十分强 调自由与良心的关系,他认为良心是一种圣灵的启示, 调自由与良心的关系,他认为良心是一种圣灵的启示, 是信仰的结果,也是自由的象征。 是信仰的结果,也是自由的象征。 路德认为, 人具有双重的本性, 一是心灵的本性, ② 路德认为 , 人具有双重的本性 , 一是心灵的本性 , 一是肉体的本性。就前者而言,人被叫做属灵的、 一是肉体的本性。就前者而言,人被叫做属灵的、内 心的、新的人,是自由的。就后者而言, 心的、新的人,是自由的。就后者而言,人被叫做属 血肉的、外在的、旧的人,是受束缚的。 血肉的、外在的、旧的人,是受束缚的。人不可能靠 外在的事功或苦修使灵魂得到拯救, 对于生命, 外在的事功或苦修使灵魂得到拯救,“对于生命,对 于释罪,对于基督徒的自由,有一样东西, 于释罪,对于基督徒的自由,有一样东西,并且只有 一样东西是必需的,那就是上帝的最神圣的话, 一样东西是必需的,那就是上帝的最神圣的话,基督 的福音” 。 因此, 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 的福音 ” 因此 , 只有信仰才是获救的必要条件 。
• 马基雅维利(1469-1527)他的伦理思想和 马基雅维利(1469-1527) 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的, 政治思想是紧密结合的,带有极大的现实 性和经验性。 性和经验性。
• 他认为,要建立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必 他认为,要建立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 须要了解人的本性性恶论是其伦理思想的 基础和出发点。 基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 空想社会主义者, 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 作家。1568年 家 ,作家。1568年9月5 日生于意大利南部, 日生于意大利南部, 1639年 21日卒于法国 1639年5月21日卒于法国 巴黎。康帕内拉1602 1602年 巴黎。康帕内拉1602年 在狱中写成的《太阳城》 在狱中写成的《太阳城》 一书, 一书,是具有深远影响 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 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 他的著作还有《 他的著作还有《论最好 的国家》 的国家》、《感官哲 论基督王国》 学》、《论基督王国》、 神学》 诗集》 《神学》、《诗集》及 《形而上学》等。 形而上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优质课件:单元总结: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2)加尔文改革和亨利八世改革还具有自己的特点 ①加尔文改革的思想核心是“先定论”,鼓舞了资产阶级 进取精神;实行共和式的长老制,并建立政教合一的日内 瓦共和国等。 ②亨利八世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通过“至尊法 案”,强调英国国王在教会中的权力与地位,保留天主教 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等。
2.历史作用 (1)政治上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 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 宗教改革运动中,资产阶级获得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很大一 部分财产,加尔文派又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神圣的 宗教外衣,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二、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北魏统 一黄河流域时,那里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鲜卑族拓跋 部原先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政治制度都较为落后,他们靠武力统 一黄河流域,又把鲜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传播到中原 ,用落后的制度统治黄河流域,这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要 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 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颁布均田 令,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知生识导产图 整方体架式构;整线索顿归纳吏思维治整,合 采学用会解封题 建体验的高考俸
又形成了雅典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推动了梭伦改革的进程。
(2)梭伦改革制定了有利于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措施。而债务奴隶制的废除促使雅典走
上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推动了工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
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 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 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
6 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PPT课件
13
Hale Waihona Puke 、耶稣会的教育活动❖(一)耶稣会简介 ❖(二)耶稣会学校的组织管理与
教学方式
14
❖ 在1750年,耶稣会控制的中学达217 所,神学院55所,修道院24所,以 及传道会160所,其毕业生更是遍布 当时的学术界、宗教界和政界。
❖ 从16世纪到18世纪,没有哪一个教 团像耶稣会那样在教育上发挥了重 要作用。
4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过程
❖1、发端 ❖2、发展
(1)瑞士的宗教改革运动 (2)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5
各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比较
意图 方式
内容
结果
德 反抗罗马 自下而 天主教廷 上的宗
国 的腐朽统 教战争 治和民族 欺压
瑞 反对罗马 自下而 天主教廷 上的宗
士 的专制和 教战争 欺压
英 摆脱罗马 英国国 天主教廷 王自上
17
❖ 5、思想上影响了夸美纽斯等人,并奠 定德国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
❖ 6、促使教育调查,学校督导,教师检 查考核,师资培养,双轨制等萌芽
18
宗教改革时期教育的进展及主要特点 1.积极方面
❖ (1)出现了公立的学制和实施普及 小学义务教育的思想与法令。
❖ (2)各级学校(尤其是平民小学)有 了较大发展。
国 的束缚 而下的 改革
以路德思想为指导、 与罗马天主教廷分裂,新
《九十五条论纲》为 教与旧教之间长期的战争
旗帜,主张因信称义, 最终确立了新教路德宗在
主张政教分离
基督教世界中的合法地位
由加尔文领导,否认 教会的权威,强调 《圣经》的权威,主 张建立民主的教会, 由世俗政权监督教会
国会通过《至尊法 案》,加强英国君主 的权威
宗教改革 ppt课件
——加尔文
⑤严格的道德标准,提倡节俭
探究二:请比较加尔文宗与路德宗教义的 异同。
相同点:①信仰得救;②《圣经》 是最高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 ①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 论,鼓舞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②神职人员要由信徒选举产生,建 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2)加尔文改革的影响
把日内瓦改造成 政教合一的神权 共和国。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一: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 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赦罪或免罪。 第37条 赎罪券绝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 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
----《九十五条论纲》
只要信仰上帝就可得救,即“因信称义”。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普通的教徒与教士没什么区别。
全体信徒皆教士。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三:
路德翻译成德文的《圣经》
路德的《圣经》
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而非天主教会的 神学说教。
(3)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 材料四:
1527年7月,路德与 曾经当过修女的 Katharina von Bora喜 结良缘。图为其肖像。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以娶妻。
(1)加尔文的宗教主张
《基督教原理》这本 书对近现代基督教以 及近现代欧美思想的 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①《圣经》权威至高无上
一②个信人仰所得以救发财致富,不在于他
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
上③帝先的定恩论赐。财富本身决不像
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④样简做化就宗是教亵仪渎式神,明神。职人员选
举产生。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 改革的必要性。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三单元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优质课件(34张)(共34张PPT)
第9课 欧洲宗教改革
【学习目标】: •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
教改革的必要性; •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
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
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基督教的演变
基督教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 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任何时候我进入 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 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 商在一起,忙于鉴别 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 目,面前堆着成堆的 钱币。
——一位西班牙官员
迫害“异端”
1517年,罗马教会以修建 教堂为名推销“赎罪券”。 他们宣扬:只要支付金钱, 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 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 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 作用:论证了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合理性;为 资产阶级发财致富做辩护,鼓舞了积极进取精神,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仅因为这个人提出某种猜测就把他活活烧死,让人 为此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蒙田
让我们相互宽容罢,让我们不谴责他人的信仰罢。
——赛巴斯蒂安·卡斯特里奥
②一些有识之士谴责宗教迫害和宗教战争。
(2)表现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1555年,德国君主 签署《奥格斯堡宗教 和约》,规定“教随 国定”,即诸侯有权 决定本国臣民的信仰, 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 这是欧洲第一个宽容 新教的和约。
耶稣会在海外传 教的过程中,一方面 充当了殖民侵略的急 先锋,另一方面也在 某种程度上为东西方 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 献。
米兰大教堂
2、 呼唤宗教宽容
(1)背景
①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会与新教各派之间发生了长时间的 争论,迫害和战争。
宗教改革优秀课件
背景:
1、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德意志与罗马教廷 的矛盾成为 一切矛盾的焦点。 2、天主教会大肆搜刮民财,出售赎卷
六、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1、宗教改革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1)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 维护自 己的利益,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体系的束缚。 (2)天主教腐败及搜刮 (3)目的:为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建立适 合 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
2、宗教改革的实质
是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天主教会的 社会运动,也是一地场在宗教外改革 外衣下开展的政治运动
第四节 宗教改革
一、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的实质
1、宗教改革的背景 2、宗教改革的实质
阅读P15思考:宗教改革 的对象是谁?为什么采 用神学异端的方式?
二、德意志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 2、马丁.路德改革的经过 3、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4、路德教派的传播
三、加尔文教和瑞士的宗教改革 四、法国宗教战争 五、英国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PPT
4、新教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成为早期资产 阶级反封建的武器;
思考题: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本质、前提、斗争矛头)
区别: (核心内容、形式、实质和影响)
.
11
讨论
14--16世纪的欧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体现在几个方面;
1、经济领域: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密、资本主义工商 业产生、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A、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王权矛盾加深
C、资产阶级要求没收教会的财产和土地
D、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2、英国出现清教徒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国王要进一步加强王权
B、天主教会腐败不堪
C、英王成为国教最高首脑
D、英国资产阶级力量增长
3、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8
(二) 宗教改革的概况
1. 德意志宗教改革: 代表人物----马丁· 路德; 根本原因:德意志受教会压榨最严重地区,严重阻碍资 本主义发展
-----针对教会的欺诈,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原则?此原 则的实质是什么?
导火线(直接原因)
------罗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马丁· 路德提出------“信仰耶酥即可得救”的原则。
我们并不属于我们自己,所以,(除了信仰)无
论是我们的理性,还是我们的意志,都不能主宰
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加尔文
1
分组学习纲要
• 什么叫宗教改革
• 为什么要进行宗教改革
• 哪些人,哪些国家进行了哪些改革
• 宗教改革有什么意义
.
2
宗教改革
16世纪西欧各国反对天主教的资产阶级性质 的社会运动,政治运动。
欧洲的宗教改革:课件4(54张PPT)
教 权 阳,国 权 犹 , 它 光 阳 来 。 ——教 ——教 诺
红衣主教
华丽的祭坛
教皇出巡
大主教
教皇出巡
红衣主教 大主教
华丽的祭坛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 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 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 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神圣 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 20倍左右 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右。这种搜刮, 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 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 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有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家 梵蒂冈, 梵蒂冈 0.44平方公里 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平方公里, 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教堂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 力犹如月亮, 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 阳借来的。 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教皇英诺森三世
这段材料 反映了什 么问题? 么问题? 提示: 提示: 是欧洲中世纪封建王权 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11世纪的“卡诺莎之辱” 世纪的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 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 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 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 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 年仅26 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 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 子和孩子, 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 诺莎城堡, 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 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 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 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 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 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 他这个认了罪的人。 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 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 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 整等了三天, 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 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 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 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史称“卡 诺莎觐见” 又称“ 诺莎觐见”,又称“卡诺莎之 辱” 。
(专题五)二_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3、下列教派最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A、路德宗 C、英国国教
B、加尔文宗 D、耶稣会
4、下列属于英国宗教改革独特之处的是 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D、颁布《南特敕令》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 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 因为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 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 式的意识形态——宗教和神学。 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 在15、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 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 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 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反封建斗 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 争往往采取宗教神学异端的形式 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反封建斗 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1、宗教改革的原因
2、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3、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4、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影响
5、改革的实质
1、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四分五裂的政治格局阻碍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各阶层要求建立统一国家 罗马教廷的政治控制阻挠统一 2)主要原因: 经济搜刮影响资本积累 3)直接原因(导火线): 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4)主观原因
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享利八 世宗教改革 1、背景: 1)随着资义经济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 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 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的情绪高 涨 2)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 梏 2、时间: 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 进行宗教改革。
3、内容: 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 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 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 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4、影响: 积极:建立了民族教会,打击了天主教会 势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义的发展; 消极:但改革不彻底,随后出现了清教运 动,要求进一步清除天主教的残余,推动 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民版选修一改革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课件
②经济: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 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贪婪敲诈。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探究2〗 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
右图是16世纪的一幅讽刺画《灵魂 的运输车》。它用极富想象力的夸 张形式讽刺了教皇制度。画中恶魔 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 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 皇的身体,车轮辐条由主教、枢机 主教和修士构成。
的基督教徒,封建领主,农民群众等。
三、宗教改革的过程
〖探究1〗 欧洲宗教改革主要有哪三次运动,开始时间 以及新教形成了哪三个重要派别?
国家 领导人 德国 马丁·路德
开始时间 派别 1517年 路德宗
卡诺莎之辱
①政治:教权高于王权。
教皇为皇帝加冕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探究2〗 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欧洲地位如何? 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 封建领主,它拥有天主教世界 地产的1/3; „„天主教会的 腐败和搜刮,引起各阶级阶层 的强烈不满。„„而教会的欺 诈和无耻掠夺,最终落到人民 群众身上„„他们对天主教会 的不满与日俱增。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探究4〗 天主教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矛盾? 轻商思想 教权统治 ——————资本主义产生 ——————强化王权
封神权色彩——————人文主义 宗教裁判所——————迫害进步人士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①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 的流行。
②政治因素: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 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③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的出现、文艺复兴 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④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 罪券”。 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神权统治阻碍资义发展。
16 世纪的第二次分裂 ____ 新 教 ____ 东正 _____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 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 2、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麦加)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麦加) 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 3、基督教 (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
麦加
麦加大清真寺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 地位, 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 必要性。 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 2、知道马丁 路德的宗教 改革主张, 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 改革的实质 实质。 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 主要内容 内容, 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 改革的历史作用 历史作用。 改革的历史作用。
需要一个强大的民 文艺复兴 解放思想 族国家作支撑
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 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 天主教会 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 障碍, 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 置于王权 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 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开始。 时代的要求 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开始。
火刑柱 插图画 中世纪 火刑是中世纪典型的 刑罚, 刑罚,把人绑在柱子上 烧死, 烧死,有点像中国古代 的炮烙之刑。 的炮烙之刑。
“被告人如不承认‘罪 被告人如不承认‘ 被告人如不承认 就反复用刑拷问。 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 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 成立。 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 处死。被告认罪之后, 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 即不在审讯,予以烧死” 认,即不在审讯,予以烧死”。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
教会的堕落和残暴
堕落: 加紧思想控制;生活腐化,道德败坏;贪婪 成性,疯狂敛财。 残暴: 设立宗教裁判所,野蛮迫害“异端” 设立宗教裁判所,野蛮迫害“异端”。 背景、表现、评价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反天 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
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
1.欧洲历史的新变化: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1.欧洲历史的新变化:经济;政治;思想文化。 2.天主教面临的挑战: 2.天主教面临的挑战: 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对凌驾于民 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形成威胁。 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对。 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 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 资源。 3.思考题:为什么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反封建斗 3.思考题:为什么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反封建斗 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 一般采用什么方式反 天主教会,为什么?
方向:1、从天主教统治的腐朽,激化社会矛盾角度去探究 方向: 从天主教统治的腐朽, 2、从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角度去探究改革的必然性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的起源、发展与分裂
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 产生:公元1世纪左右,产生于巴勒斯 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 坦一带,为下层人民所接受; 发展:公元4世纪后期, 发展:公元4世纪后期,成为罗马帝国 国教,实力大增; 国教,实力大增; 分裂:公元11世纪分裂, 11世纪分裂 分裂:公元11世纪分裂,教皇成为天主 教的领袖,组织了多次“十字军东征” 教的领袖,组织了多次“十字军东征”,实 力空前强大— 中世纪” 力空前强大—”中世纪”
教皇出巡
兜售赎罪券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 力犹如月亮, 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 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地位和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天主教会在欧洲的地位和 地位 表现如何 如何? 表现如何?
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神权统治 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神权统治
16 ____世纪第二次分裂 ____世纪第二次分裂 天主 _____教 _____教 新 ____教 ____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路德 卡尔文 英国国 ①______教②________教③________教 ______教 ________教 ________教
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 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什么原因造成这一 现象? 现象?
合作探究:天主教日益专制与堕落的表现有哪些? 合作探究:天主教日益专制与堕落的表现有哪些?
主教的俱乐部 油画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题。 主教的宫邸艳丽奢华,追随者们在一同“探讨”球艺的问题。在他们热 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成熟了。 情的参与下,保龄球运动已经颇为成熟了。教皇和红衣主教团几乎都是意大 利人,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 利人,他们把教会变成了一个奢靡的俱乐部,优雅的谈论着艺术、音乐和戏 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剧。却少有提及信仰的问题。
愚人船 布罗尼穆斯· 布罗尼穆斯·博斯 油画 荷兰 1470年 1470年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 这幅画描绘了在荒宴中纵 荒宴 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 情声色的修女和修士们,他 们正试图咬下悬在空中的糕 点。中世纪教会中所谓圣者 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活 的愚蠢与自负加上他们生活 中的堕落 堕落、 中的堕落、益发使他们成为 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嘲弄的对象 了人们嘲弄的对象。
原因: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剥削重。 原因: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剥削重。教权凌驾于王权 之上。一个人时时、处处受到教会的束缚,统治残酷。 之上。一个人时时、处处受到教会的束缚,统治残酷。教 会贪婪腐化,教士淫逸奢侈。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会贪婪腐化,教士淫逸奢侈。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民族的国家, 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民族的国家,成为新兴资 产阶级、新贵族和各国君主的希望。 产阶级、新贵族和各国君主的希望。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 思想。 思想。 方式:宗教异端 方式: 原因:天主教会在欧洲占绝对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原因:天主教会在欧洲占绝对统治地位, 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 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 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 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 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 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 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
思考:从以上图片,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从以上图片,可以获得什么历史信息?
天主教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贪婪敲诈、 天主教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贪婪敲诈、 野蛮残暴。 野蛮残暴。
理解材料: 理解材料: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的诉求, 皆因自身的腐败” 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 西方宗教史》 ——摘自《西方宗教史》 摘自《
基督教的分裂
东正教---东欧 东正教---东欧 --天主教---西欧 天主教---西欧 ---
中世纪: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 中世纪:史学上通常指封建时代,即介
于古代奴隶社会与近代资本主义之间的 时代。 时代。这一名词主要适用于欧洲。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知识填空: 基督教的发展演变知识填空: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公元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公元4 11 世纪第一次分裂( ____世纪第一次分裂 1054年 ____世纪第一次分裂(1054年) 天主 _____教 罗马为中心) _____教(罗马为中心) 东正教(君士坦丁堡中心) ____教 君士坦丁堡中心) ____ 东正 _____教 _____教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 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 梵蒂冈 0.44 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公里,却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教会之所以出现改革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 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的诉求,皆因自身的腐败” ——摘自 西方宗教史》 ——摘自《西方宗教史》 摘自《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 和经济的必然反映。 和经济的必然反映。” —— 毛泽东
结 论
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 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 盾,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说明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 合作探究:结合教材说明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 14 阶级结构和社会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 步?阶级结构和社会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 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 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 14~16世纪西欧出现 14~16世纪西欧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15、16世纪英、法、西班 15、16世纪英、 世纪英 牙顺应时代要求, 牙顺应时代要求,逐渐形 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