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验指导手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差别阈限

1引言

平均差误法又称均等法或调整法,是测量差别阈限的一种方法。其最典型的形式是:让被试去调整一个变异刺激直到他感觉到与所给的标准刺激相等,如此反复实验。这个方法的主要特点有:(1)测量差别阈限所呈现的变异刺激是连续变化的,不象极限法那样是以等距离,间断变化的,也不象恒定刺激法那样是几个固定刺激按随机顺序呈现的。(2)平均差误法的变异刺激大都是由被试操作或调整而产生的连续的量的变化。由于被试参与操作,因而容易产生动作误差。(3)被试调整得到在感觉上相等的两个刺激值,其物理强度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即平均误差,AE),就是所求的阈限值。其计算公式如下:AE=∑|X-S i|/N。式中,X——每次测定所得数据;S i——标准刺激;N——测定总次数。平均差误法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由于平均差误法获得数据的标准和计算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它所测得的结果可以说只是阈限的一个接近值。因此,用此法测得的阈限不能直接与其他方法测得的阈限进行比较。

长度估计测量器是一种能调整白背景上的黑色水平线长度的仪器。它分左右两半,各有一条水平线,并各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套子套在表面上。套子来回移动可以调整露出黑线的长度,通过背面的刻度可读出露出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实验时可固定任何一边黑线的长度作标准刺激,以另一边的长度作变异刺激,被试可移动这边的套子,改变该黑线的长度,以便把它调整得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本实验通过长度差别阈限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

2方法

2.1被试

------被试2人,年龄,性别,视力

2.2仪器

长度估计测量器

2.3程序

用长度估计测量器呈现白背景上的黑色线条,线条分左右两半,分别用活动的套子盖住。背面是以毫米为单位的刻度。主试移动一个套子使该边的直线露出10厘米作为标准刺激。用同法使另一边的直线露出明显短于或长于标准刺激的长度作变异刺激,被试移动套子,调整变异刺激,直到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为止。主试记下被试调好的长度。

为了消除动作误差,在全部实验中应有一半的次数呈现的变异刺激长于标准刺激(套子向内移动,简称“内”),另一半次数呈现的变异刺激短于标准刺激(套子向外移动,简称“外”)。

为了消除空间误差,在全部实验中应有一半的次数在中线的左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左”),另一半的次数在中线的右边呈现变异刺激(简称“右”)。这样呈现变异刺激的方法组合为“左外”、“左内”、“右外”、“右内”。

为了消除系列顺序的影响,实验如下进行:右外→右内→左内→左外→左外→左内→右内→右外,共8组,每组做5次,共做两个循环,共计80次。每做完20 次,休息两分钟。

让被试坐在仪器前面,使仪器上的水平线与被试的双眼等高。然后给被试的指导语如下:“这个仪器的左边(或右边)有一条黑色的水平线,现在请你向外(或向内)移动右边(或左边)的套子,让右边(或左边)露出来的黑线看起来和左边(或右边)的黑线一样长。请你慢慢的移动套子,到你刚刚感觉到左右两边的水平线一样长时为止,并且说一声‘一样长

了’。请你记住,一定要调到觉得和标准线一样长就停止,不要调过了头,也不要找任何其他的标记。”

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告诉被试其调整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刺激,也不要做任何有关的暗示。

换被试,再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

3结果

用前述公式计算两被试长度的平均误差(AE)。他们的长度差别阈限分别为:

对两个被试平均误差(差别阈限)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差异不显著,t=1.85,p>0.05。

如果被试较多,要统计所有被试的长度差别阈限,计算其平均数,并说明它的范围。4讨论

从结果看,误差分布基本上以100毫米为中心,得出的平均差误也符合以往此方面的研究。在误差控制方面,ABBA法有效控制了动作误差和空间误差,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可能产生干扰的因素,如活动套子不够灵活-------。此外,两被试间的平均误差不显著是正常的,因为两人来自同一群体,视力正常。

(4.1.比较被试的长度差别阈限的差别

4.2.平均差误法的特有误差是什么?本实验过程中是如何克服的?

4.3.实验中还有哪些变量没有得到很好控制而影响了实验结果?)

5结论

平均差误这个指标可以用来估计差别阈限。

6参考文献

7附录

实验原始记录。

被试调出的与标准刺激等长的线段长度(毫米)

深度知觉

1引言

深度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及深度的知觉。作为深度知觉的线索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单眼视觉线索。包括:遮挡、线条透视、空气透视、明暗和阴影、运动级差、结构级差等。②双眼线索。包括:水晶体的调节和双眼视轴的复合两种。③双眼视觉线索的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当人看远近不同的平面物体时,由于两眼相距约65mm,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到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都偏向鼻侧,这样,不在同一平面上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这一差异便称为双眼视差。因为双眼比单眼有更多的深度线索可以参照,所以根据以往资料和生活实际,均可得到单眼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差于双眼。

深度知觉的准确性是对于深度线索的敏感程度的综合测定。以往对于深度知觉准确性的测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①三针实验。此实验是由黑姆霍兹设计的。以两针为标准,被试在一定距离外,调节第三根针,使之与前两针在同一平面为止。黑姆霍兹的实验证明像差阈限小于60角度秒。②霍瓦——多尔曼深度实验。1919年由霍瓦设计的深度知觉测量仪,代替三针实验。本实验正是采用这种方法。

本实验所使用的EP503深度知觉测试仪是由霍瓦—多尔曼知觉仪(Haward—Dolman perception apparatus)发展而来的。这种仪器内有三根直棒。左右两侧固定的直棒是标准刺激,中间一根可以前后移的直棒是比较刺激。被试在2m距离外通过一个长方形的观察孔观察这两根直棒,并遥控来调节可移动的直棒,使三者看起来在同一距离上。在这种条件下,除了双眼视差起作用外,排除了其他深度知觉的线索。

2方法

2.1被试

被试2人

2.2材料

EP503深度知觉测试仪、电源、接线板。

2.3程序

2.3.1.学习使用深度知觉测试仪,被试坐在仪器面前,通过观察孔进行观察,以仪器内部三根立柱中两侧的立柱为标准刺激,距离被试两米,位置固定。以中间一根立柱为变异刺激,先由主试调到某一定的位置,然后由被试根据观察自由调节到他认为三根立柱在同一平面上为止,主试记录误差。

2.3.2.在双眼视觉的情况下,进行20次试验,其中有10次是变异刺激在前,由近向远调整;有10次是变异刺激在后,由远向近调整,顺序及距离随机安排,求出20次的平均结果。

2.3.3.按照上述程序,再做单眼视觉实验20次,并求出平均结果。

2.3.4.主试严格记录实验结果。

3结果

3.1.计算在双眼观察情况下,表示深度阈限的视差角。

利用公式:

视差角=206265×b△D/[D×(D+△D)] (单位:弧秒)

b:目间距6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