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现状

合集下载

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治现状

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治现状
为 源 于 Ⅱ级 以 远 的 肝 内 胆 管 , 门 部 癌 则 被 划 入 肝 外 胆 管 癌 , 肝
两 者 在 症 状 上 与 肿 瘤 进 行 性 生 长 方 面 有 明 显 差 别 。 在 组 织 病 但 理 上 常 很 难 区分 , 内 胆 管 癌 与 胆 管 癌 之 肝 内 型 是 同 义 词 。 肝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R7 5 8
1 概 述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8 4 ( 0 2 1—0 50 1 7 —3 8 2 0 ) 11 2 — 4 反 复胆 管 炎是 主要 致病 因素。 反 复发作 胆 管炎 及胆 汁 淤滞 ( 结
石引 起) 致 肝胆 管 周 围炎症 , 膜 上 皮增 生 , 头腺 瘤样 增 生 可 粘 乳
维普资讯
重庆 医学 2 0 0 2年 1 1月 第 3 1卷 第 1 期 1
1 O25

专 家论坛 ・
肝 内胆 管 癌 的 临 床 诊 治 现 状
何 振 平
( 第三 军 医大 学 西 南 医院 全 军肝 胆 外科 研 究 所 重 庆 4 0 3 ) 0 0 8
肝 癌 的 5 4 ( 6 . 47 5例 ) 男 / 之 比 为 2:1 平 均 年 龄 男 为 6 , 女 , O
岁, 6 女 2岁 , 湾 报 道 1 2例 I C 男 7 台 6 HC 4例 , 8 女 8例 , 均 年 平
管 结 石 , 表 现 为 急 性 胆 管 炎 ,/ 均 1 3无 结 石 者 均 显 示 肝 大 。
( 3 ) HCV 阳 性 。 8 抗 肝 内胆 管癌 病 理 大 体 观 为 灰 白 色 , 化 状 呈 浸 润 性 生 长 , 硬

肝门部胆管癌诊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肝门部胆管癌诊治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陈 东 梁 力 建
中图分类号 : 7 58 R3.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0 9 9 6 2 0 ) 5 0 2 — 4 1 0 — 7 X(0 8 0 — 3 9 0 异 。多 因素分析 显示是 否行 P D以及术 前 T B B的水平 ( 0 1 m / L 2 gd ) g d ,0 m / L 不影 响术后 并发症 的发 生 。由此 ,B PD
PB T D组 胆 汁 细 菌 阳 性 率 明 显 较 E B 组 低 ( 5 V RD 6% S 10 P O0 5 。此外 , e ig等 ] 出 E B 0 %, = .3 ) H mm n 指 R D可致 严 重 的肝 门部炎症 , 使手术 操作 困难 。作 者在 临床 中亦有 这
样 的体 会 :胆 管癌 置 内支 架 引 流后 手 术时 肝 门部 组织 炎 症、 水肿 明显 , 增加 了手术 的 困难 ; 一些 晚期 胆管 癌置胆 管
的 8例 ( 0 因手 术后 并发 症死 亡 , 中 6例 死 于感 染性 1%) 其 并 发症 , 5例在 手术前 放 了胆道 支架 。H ew l 而 oh a d等…] 检 查 3 4例 胆道 引流 后再 行手 术治疗 患 者 的感 染情 况 ,发现
年生 存率 报道 在 1 %一 0 0 4 %。关 于肝 门部胆 管癌 的认 识 近 年来 有 所提 高 , 仍 然有 不规 范 之处 , 文 拟对 目前该 疾 但 本
本 中心 P B T D置 管 的成功率 接 近 10 P D相 关胆 管炎 、 0 %, B
腹 腔种 植等并 发症 发生 率低 , 提示 这是一 个较 为安 全 的技 术。 2 影像 学诊 断和评估 确 诊为 H C后 ,影像 学检 查应 着重 了解 以下 问题 : 肿 瘤 侵犯 胆 管 的范 围 、 门静 脉有 无侵 犯 、有 无 肝 叶侵 犯和 ( ) 叶萎 缩 的证 据 、 或 肝 有无 淋 巴结侵 犯及 远处转 移 。基于 上 述 问题 的 了解 可 以决 定 患者 能 否手 术 以及 确定 初 步 的

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现状与展望

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现状与展望

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现状与展望伍睿;李斌;王敬晗;姜小清【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25)4【摘要】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肿瘤位于胆囊管口以上、左、右二级肝管水平以下的肝门区胆管原发胆道恶性肿瘤。

其易侵犯周围组织、血管、神经,易发生淋巴转移,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往往已处于进展期阶段,如果不进行任何治疗,预后极差。

以往认为,可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HCCA宜行手术切除术,而无法达到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HCCA,可以考虑行肝移植术,但既往临床实践表明其远期生存率尚不乐观。

【总页数】4页(P317-320)【作者】伍睿;李斌;王敬晗;姜小清【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的方法及效果 [J], 董巍;王鹏;罗倩;张玉宝2.三维可视化联合3D打印在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个体化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J], 曾宁;杨剑;项楠;文赛;曾思略;齐硕;祝文;胡浩宇;方驰华3.三维可视化技术在Bismuth-Corlette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计划性肝切除中的应用 [J], 温志坚;陈战;闫兴洲;杨平华;林茜;刘理军;张宝华4.PTCD对Bismuth-CorletteⅠ/Ⅱ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J], 杨行甫5.三维影像分析在Bismuth-Corlette Ⅲ型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应用价值 [J], 王坤;何忠野;刘也夫;尚海;郝志强;傅熙博;马作红;冯照强;李文心;王鑫;张闻辉;华向东;韩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门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合并阻塞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现状及进展

1 胆 道介入 引流术
11 经 皮肝 穿刺 胆道 引流术 . 经皮 肝 穿刺 胆道 引 流 ( ec t eu a se a cc oa g ga h n riae T D)包括外 引流 、 p rua o s rnh p t h l i rp yadda g ,P C n t i no n
收稿 日期 :2 1— 2 1 020—4 作者简介 :茅爱武 ( 9 6 ),男 ,上海人 ,教授 ,主任 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消化 系统疾病 的介入诊治 。E m i 15 一 - a: l
y n li0 0 oma .o a - e2 1 @h t ie m l

6 — 9
Ab t a t Hi rc o a g o a c n ma i a e a d h r — — e t u ri l i . n r c n e r , n e v n i n l s r c : l h l n i c r i o s a r r n a d t t a mo c i c I e e t a s i tr e t a a o r t n n y o r d o o y a h e e a i r g e s a d a p a sa v n a e o te th l r c o a g o a cn ma He e we w i a i l g c iv d r p d p o r s n p e r d a t g s t r a i h l n i c r i o . r , l a l
内引 流和 内外 引 流 ,能快 速 引流肝 内蓄积 的胆 汁 、降低 胆管 内压力 ,既 可为 择期 手术创 造 条件 ,也 可作 为 姑 息治疗 手 段来 延 长患 者生 存 时间 。就采 用 的介 人治 疗方 式分 为胆 道 引流管 置 人 、金 属 内支架 置人 、 内涵 管置入 等 方式 。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

·综 述·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治疗现状西山煤电集团职工总医院(030053) 薛 源 肝门部胆管癌(HC)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管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其中58%~75%发生在肝胆管分叉处,又称中央型胆管癌或Klatski肿瘤[1]。

HC在肝外胆管癌中发病率较高,达75%左右。

由于其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故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因此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分型、分期目前广为应用的是法国Bismuth-Corlett分型方法,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但其不能准确地判断肝门部胆管癌的分期[2]。

具体分型为:Ⅰ型:肝总管平面,左右肝管相通。

Ⅱ型:侵及左右肝管分叉处并累及左右肝管开口处。

Ⅲ型:侵入肝内一级胆管和二级胆管。

Ⅲa型:侵入右肝管;Ⅲb型:侵入左肝管。

Ⅳ型:左右一级胆管均被侵犯。

按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提出TNM分期标准,可把胆管癌分为0~Ⅳ期:0期:原位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Ⅰ期:肿瘤侵及黏膜或肌层,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Ⅱ期:肿瘤侵及肌层周围结缔组织,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Ⅲ期:在上述情况下伴有淋巴结转移;Ⅳa期: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如肝、胰、十二指肠、胆囊、胃、结肠,有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Ⅳb期:无论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

2 诊 断2.1 影像学检查2.1.1 B超:以无创伤、可重复、简单、经济而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肝门部胆管癌的B超典型表现是:①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处扩张以远的左右肝管截断,并可发现中等或低团块回声的团状影,胆囊空虚;②胆总管不扩张,胰头无肿大;③可明确肿瘤与其临近血管(门静脉和肝动脉)的关系,以及有无癌栓,对术前判断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有较大帮助。

不足之处在于常规检查易受肥胖、肠道气体、肋弓气体以及操作者本身经验等因素影响。

2.1.2 CT:优点在于图像清晰,不受肥胖、肠道、肋弓气体以及操作者本身经验等因素影响。

肝门部胆管癌近年外科治疗疗效分析:附22例报告

肝门部胆管癌近年外科治疗疗效分析:附22例报告

肝门部胆管癌近年外科治疗疗效分析:附22例报告林烈文;李明岳;王谦【期刊名称】《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1(003)002【摘要】目的探讨肝门外胆管癌近年的诊治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进行性黄疸(19/22),术前均行MRCP检查,诊断准确率达100%,术前Bismuth Corlette分型与手术结果比较,分型准确率为86.4%.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10例根治性切除,9例姑息性切除,3例胆管引流,手术切除率为86.4%(19/22);根治切除率为45.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其中腹腔感染3例,胆道感染2例,治疗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中位时间30个月,根治性切除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36.6%、25.4%,姑息切除组患者分别为54.3%、13.3%、O%,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姑息切除患者.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近年来手术技术的进步,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不断提高,患者预后改善.【总页数】4页(P109-112)【作者】林烈文;李明岳;王谦【作者单位】518020,深圳,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8020,深圳,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518020,深圳,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附61例报告) [J], 时开网;席鹏程;倪绍忠;杨坤兴2.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附54例报告) [J], 刘建华;刘三光;张鸿飞;石运明;张大文3.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附27例报告) [J], 王家林;王光哲;梁瑞;于泳;马辉;卢俊4.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附51例报告) [J], 袁伟升;刘鹏;王志远;刁同进;张华;郑秀海;宫林5.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附65例报告) [J], 陈永标;张绍庚;江艺;吕立志;胡还章;林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

第18卷2009年第4期12月河南医学研究HENANMEDICALRESEARCHV01.18No.4Deeember2009文章编号:1004-437X(2009)04-0368-04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进展Thetreatmentofhilarcholangiocarcinomaprogress王向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外六科安徽芜湖241001)肝门部胆管癌在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黄胆,骚痒和腹痛。

影像资料显示:①肝脏肿大;②胆囊不肿大或萎陷;③肝内胆管扩张;④肝管分叉部梗阻。

凡具有以上的典型症状者,95%以上为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

治疗手段中放疗、化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治疗HCC治的首要选择。

1胆管癌生物学特性目前对胆管癌的认识与以前已大为改变,近年来低分化占的比例明显升高。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是影响胆管癌愈合因素,癌细胞分化程度与其有重要影响意义。

同消化道腺癌的一般规律相似,高分化腺癌或管状及乳突状腺癌者预后要明显优于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

HCC的转移途径有局部浸润、血管侵犯、淋巴转移、神经侵犯,腹腔种植五种行式。

而浸润转移的发生与胆管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淋巴转移和“嗜神经生长”的生物学特点是肿瘤的发展转移的主要途径,严重影响病人预后。

2肝门胆管癌分型Bismuth等…于1975年提出并于1955年做出修改的Bismuth.Corlette分型,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HCC的分型方法,此分型是以肝外胆管癌多数沿胆管壁自下而上浸润性生长为特征。

I型:胆管癌局限于肝;II型:胆管癌侵及汇合部并累及左右肝管开口;HI型:胆管癌已侵入肝内一、二级胆管,其中Illa型为胆管癌侵及右肝管,Ⅲb型为胆管癌侵及左肝管;1V型:左右一级胆管均被侵犯。

此分型能够很好地反映癌肿解剖部位,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重要参考。

收稿日期:2009一11-09;修订日期:2009—11.16作者简介:王向阳(1974一),男,安徽芜湖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肝胆疾病的研究。

肝门部胆管癌综述

肝门部胆管癌综述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进展[摘要]肝门部胆管癌发病率有逐渐升高趋势,随着近年来外科学界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本文着重介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方面的新进展,以期对其有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管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又称中央型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

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由于特殊解剖关系及生物学特征,HCCA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1]。

随着对其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和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治疗观念及方法也需不断得到更新。

现综述如下: 一、可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目前HCCA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随着肝门部血管骨骼化技术及联合肝叶切除技术的发展,HCCA手术切除率显著提高,远期疗效有所改善。

但对具体治疗方式的选择尚存有争议。

一种主张扩大根治切除;另一种则认为HCCA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该病术后复发率很高,远期治愈低,主张以姑息性手术加其他辅助性治疗为主。

实践证明,根治术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HCCA转移途径包括直接浸润、种植转移、神经周围间隙转移、淋巴道及血道转移,以沿神经周围间隙转移为主。

其中淋巴转移主要沿肝固有动脉旁淋巴结转移[2,3]。

因此有人认为HCCA一个区域性的疾病,病变常累及一侧肝叶、肝门区血管及周围淋巴结。

因此,根治术主要包括肝门区血管骨骼化、扩大淋巴结清扫、联合肝叶切除。

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为[4]:上达肝门部,下抵肠系膜上动脉,右侧从胰十二指肠外侧缘开始清扫,包括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的血管鞘全部剥除,做到真正的骨骼化清扫。

也有学者[5]认为这类手术创伤太大,建议术中分步做淋巴结冰冻+病理,以决定清扫范围。

联合肝叶切除术,是提高肝门胆管癌切除彻底性的关键步骤[6]。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康瑞光【摘要】@@ 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其位置特殊,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晚,手术切除率低,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目前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近年来对肝门区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rn1 诊断rn肝门部胆管癌的经典诊断模式为:黄疸+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口径正常+胆囊空虚+肝门部占位病变,诊断并不困难,但多已属中晚期,若能在黄疸出现之前得以确诊,对提高切除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13)005【总页数】2页(P616-617)【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治疗【作者】康瑞光【作者单位】天津市蓟县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天津蓟县,30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肝门部胆管癌由于其位置特殊,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晚,手术切除率低,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目前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对肝门区胆管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经典诊断模式为:黄疸+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口径正常+胆囊空虚+肝门部占位病变,诊断并不困难,但多已属中晚期,若能在黄疸出现之前得以确诊,对提高切除治愈率具有积极意义。

1.1 实验室检查1.1.1 肝功能明显异常。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转肽酶均显著升高,而ALT、AST只轻度异常。

胆管梗阻致维生素K吸收障碍,肝合成凝血因子受阻,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1.2 肿瘤标记物检查。

CA19-9在无胆管炎的情况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血清CA19-9值>37kU/L者达86%(47/55),>222kU/L(正常值的6倍)者亦达71%(39/55)[1]。

CA19-9值的显著增高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

胆管癌相关抗原(cholangiocarcinoma-related antigen,CCRA)是近年来从人胆管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新的抗原物质。

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式的研究现状

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式的研究现状

肝门部胆管癌治疗方式的研究现状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又称Klatskin瘤[1],占肝外胆管癌的60%~70%,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根治性切除手术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的唯一希望。

然而由于其早期诊断困难,肝门部解剖结构特殊及容易早期侵犯周围组织等原因,根治性切除率较低。

针对已失去根治机会的病例,有效的胆汁引流、延缓肿瘤生长速度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手术治疗术前评估:术前评估不仅要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肝脏代偿能力、胆道重建难度,更要进行肿瘤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侵犯程度的判斷。

B超、CT、MRCP 相结合可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周围组织浸润情况、肝内转移及肝组织萎缩情况、淋巴结肿大及腹膜转移情况,可准确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有无受累。

完善相关检查后对HCC进行分型及分期,常用Bismuth分型和T分期,结合全身情况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术前准备:根治性手术常需联合肝叶切除,应考虑残存肝脏代偿能力的问题,日本学者最早实施术前右肝门静脉栓塞,使术后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下降。

Tsuda等[2]报道对2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患侧门静脉栓塞后,余肝体积增加8.6%,19例患者肝切除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发生。

Hemming等[3]对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出类似结论。

术前减黄是否进行及其价值一直存在争议。

减黄可改善肝功能,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减黄应作为肝叶切除术前常规处理措施[4]。

然而Ferrero等[5]的研究表明术前减黄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有选择的进行术前减黄的观点已渐渐被关注。

Laurent等[6]认为TB<200μmol/L、梗阻性黄疸时间少于2~3周的患者无需常规进行术前减黄。

根治性手术:Iwasaki等[7]提出HCC行根治性手术的标准:肿瘤未侵犯静脉及肝动脉主干;非病变侧门静脉和肝动脉无肿瘤侵犯;肿瘤侵犯远端胆管,但仍有足够的正常胆总管以便切除;肿瘤侵犯近侧胆管,但至少有一侧胆管的二级分支联合部正常。

肝门部胆管癌31例临床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31例临床分析

由于肝门的解剖特殊性 , 门部胆管癌 早期极易 侵犯肝 门 肝 部血 管、 神经 、 巴组织及邻近肝 组织 , 淋 诊断和治疗 较为 困
难 , 后 差 。现 对 我 院 20 预 04—0 5—20 0 8—0 1例 肝 门 33
部分肝脏 楔 形切 除之 后 , 当修 整左来自右肝 管 , 管 空肠 适 胆
3 讨 论
本组高分化腺癌 8例 , 中分化腺 癌 9例 , 低分
化腺癌 7例 , 黏液癌 5例 , 腺鳞癌 2例。 3 1 临床特征 . 早发现早 治疗 是其预后 的关键 , 定期体格
度 的 升 高 。全 组 3 1例 经 B超 、 T MR 、 R P明 确 诊 断 。 C 、 IE C 13 手 术 方 法 . 除 了 门静 脉 和 肝 动 脉 之 外 , 十 二 指 肠 韧 肝
2 0 — 3我 院 3 例肝 门部胆 管癌的临床 资料 。结果 : 范化的诊断方法 , 08 0 1 规 完善 的围手术期 管理 可以提 高肝 门部 胆管癌的生存率。结论 : 虽然肝 门部胆 管癌具 有解剖位置 、 临床表 现、 理、 病 侵犯 等特点 , 但随 着检 查手段、 手术
技巧 、 临床 经 验 的 不 断 提 高 , 以在 很 多基 层 医 院 开展 该 项 手 术 。 可 关键 词 肝 门部 胆 管癌 ; 术 ; 顾 分析 手 回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9 3 (0 0 0 0 3 0 0 5— 34 2 1 )4— 58— 2 中 图 分类 号 :R 3 . 75 8
疗效。
子蛋 白等 , 最终 上皮细胞 损伤 、 坏死 、 甚至 脱落 , 支气 管壁
充血肿胀 , 毛功 能下 降, 纤 管腔分 泌物不能排 出 , 导致 管腔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本组45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为4.44%,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亡原因为术后感染。

病理检查发现高分化腺癌20例(44.44%),中分化腺癌15例(33.33%),低分化腺癌8例(17.78%),黏液腺癌2例(4.44%)。

术后发生肝肾综合征3例,膈下感染2例,吻合口瘘1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

经随访2年依旧存活15例(33.33%)。

结论:临床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不能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进行引流治疗,并辅以放化疗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7-0123-02肝门部胆管癌也称klatskin瘤[1],为胆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肝门部胆管癌由于解剖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临床治疗上存在很大的困难[2]。

近些年,随着临床影像学、手术技术快速发展,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均取得显著进步。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62.22%),女17例(37.78%);年龄最小30岁,最大73岁,平均为(53.21±1.21)岁。

根据bismuth-corlette临床分型:ⅰ型21例(46.67%),ⅱ型11例(24.44%),ⅲ型8例(17.78%),ⅳ型5例(11.11%)。

肝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临床病理学研究现状

肝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临床病理学研究现状

肝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临床病理学研究现状
李振凯 卢云 张炳远
胆管癌一般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至胆管下端的肝 外胆管癌 , 不包括肝 内的胆 管细胞 癌, 胆囊癌 和壶腹部 癌, 其发病 率为 0. 0 1 % 0. 46% , 但近年来有增高趋势, � 其中以肝门胆管癌的处理较为棘手 , 约占胆管癌的 2 3 . 5 % 5 8. 0%
[1 6 ] ka go hri 等 2 003 年报道的 2 6 例肝门胆管 癌患 然而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发生率结果相差悬殊 �N a
者中经病理证实全部发生神经浸润, 发生率为 1 0 0% ; 丁振昊等[1 7]2 0 06 年报道的国内 31 1 例大宗病例显示肝 门胆管癌神 经浸 润的发生率为 2 8. 62 % ( 89/3 1 1 ) ; A i s hi m a等[1 8]2 00 7 年报道的 38 例肝门胆管癌患者中, 经病理证实有 2 9 例发生 神经浸润, 发 生率为 76. 32 % ( 2 9 /3 8 ) ; 李成刚等
[ 19 ]
2 008 年报道的 73 例肝门胆管癌病例神经浸润 发生率为 91 . 78% ( 67 /73 ) �综合来 看肝
门部胆管癌具有较高的神经浸润率, 肿瘤发生神经浸润 后, 常围绕 神经组 织发生扩 散, 致使术 后易复 发�因此在 行肝门 部胆 管癌根治术时, 应在彻底切除癌组织的同时, 注意对 癌周神经纤维组织的清除� 三,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途径和机制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 电子版 ) 2 01 1 年 6 月第 5 卷第 1 1 期
C hin JCl i n i ci an s( E l ec t ro n i c E d i t i o n ), J un e1, 2 01 1 , Vo l .8 7�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概况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概况
muhC r t t- ol t 型 l 于 1 7 e e分 d 95年 提 出 , 一 分 型 仅 能 反 映 癌 这
平 有 了 明显 的改 善 , 门 部 胆 管 癌 根 治 术 后 的 5年 生 存 率 也 肝 从 零 提 高到 2 ~4 , 肝 门 部 胆 管 癌 临床 诊 治 的 许 多 争 O O 对
左 右 肝 管 汇合 部 尚 通 畅 ; Ⅱ型 是 癌 肿 累 及 左 右 肝 管 汇 合 部 ;
Ⅲa型是 癌 肿 扩 展 至 肝 内 右 肝 管 ; b型 是 癌 肿 扩 展 至 肝 内 Ⅲ
门部 胆 管 癌 的临 床 诊 断作 一 综 述 。


病 因 和 发 病 特 点 及 临 床 表 现
肝 门部 胆 管 癌 ( l h l g crio a HC A) 指 Hircoa i ac m , C 是 a no n 累 及 胆 囊 管 开 口及 以 上 1 3的 肝 外 胆 管 , 常 扩展 至肝 管 汇 / 并
合 部 和 一侧 或 双 侧 肝 管 的 恶 性 肿 瘤 ,又 称 中 央 型 胆 管 癌 或 Ki s i肿 瘤 。约 占肝 外胆 管 癌 的 5 ~ 7 口 , 外 科 技 a kn t 8 5 ]是
术 最 难 达 到 的 部 位 之 一 。有 关 胆 管 癌 的 病 因 学 研 究 因 其 发
处 而 致肝 门胆 管 阻 塞 , 型 应 当 也 归 于 肝 门 部 胆 管 癌 , 其 此 将
定 为 V型 ; 胆 管 癌 源 于 右 肝 管 时 即 为 Va型 胆 管 癌 , 于 左 如 源 肝 管 时 即 为 V b型 。 V型 在 本 病 中 约 占 8 4 , Vb型较 为 . 以
左 肝 管 ; 型 为 癌 肿 累 及 肝 内 左 右 肝 管 及 其 2级 分 支 。国 内 Ⅳ 周 宁 新 l认 为 有 必 要增 加 V 型肝 门部 胆 管 癌 的 分 型 , 一 类 6 这

胆管癌诊治的现状与展望

胆管癌诊治的现状与展望
的 1 . 提 高至 1 8 ~ 1 8 年 的 1. %l 。 17 93 9 7 51 l 2
2 病 因
胆 管癌 的病 因 目前 尚不 清 楚 , 常 见病 因 包括 其
胆 道 先天 性 异 常 、 道 慢 性 炎 症 ( 原 发 性 硬 化 性 胆 如
C C 在 诊 断 肝 外 胆 管 和 肝 门部 癌 的 准 确 性 高 于 T )
胆 管炎 ) 肝胆 管 结 石 、 生 虫感 染等 , 临床 上 绝 、 寄 但 大 多数 胆 管癌 患者 并无 上述病 因 。我 国肝 炎病 毒 一 感 染特 别 是 丙型 肝 炎病 毒 感 染应 该 引 起 格 外 的 重 视, 因为 丙型肝 炎病 毒 的 肝 细 胞 以 外侵 犯 和 发 生 组
现 。C 99检 查 的 特 异 性 低 , 受 细 菌 性 胆 管 炎 、 A1— 并
19 ~1 9 9 5 99年的 0 8 / 0万, .5 1 而肝 外胆 管癌发 病 率却
由 17 99年 的 1 0 / 0万 下 降 至 19 .8 1 9 8年 的 0 8 /0 . 2 1
原发 性胆 管硬 化 、 酒精 性 肝 病 等 因 素 的 影 响 , 合 联 C A和 C 2 E A1 5可提 高其诊 断率 。胆 汁 中淀粉 酶 是 诊 断 恶性胆 道 阻塞 的 有 效 生物 指 标 , 低 水 平 支持 其 恶性 肿 瘤 的诊 断_ 。C 和 MRI 目前 最 常 用 的 6 j T 是
维普资讯
国 际 消 化病 杂 志
20 0 7年 2月 第 2 7卷 第 1 期 It gDs e ray2 .20 ,Vo.2 ,N . 1 n Di i,F bur 5 O7 J 1 7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术 中肿瘤分 期 , 中需 要更 改分 型 和分级 , 主要是 术 这
MR 联 合 MR I A对 评 估 肝 门部 胆 管 癌 血管 侵 犯 的价 值 和血 管 造 影 相 似 , 准 确 率 为 6 % , 其 7 高估 率 8 , % 低估 率 2 % 。一 组 3 5 6例 分 别 使 用 MR 和 血 A 管造 影评 估肝 门部 胆管 癌对 门静 脉侵犯 情况 的资料
K t r g癌症 中 心 的一 组研 究 资料 表 明 , eei t n 多普 勒 超 声对 评估 血 管 侵 犯 ( 别 是 门静 脉 ) 效果 与 C A 特 的 T
相似 , 至优 于 C A, 敏感 性 、 异性 和 阳性 预 测 甚 T 其 特 值分 别 为 9 % 、 9 和 9 % , C A 组 为 9 % 、 3 9% 7 而 T 0
肝 门部 胆 管 癌 ( i rcoa g cri m , C ) H l h l i ac o a H C a no n 是指发 生 于胆囊 管开 口以上 的肝 总管 和左 右肝 管 的
以发 现胆 管腔 内低 回声病 灶 , 常伴有 周 围组织 侵犯 , 有时 可发 现 肿 瘤 周 围组 织 纤 维 化 导 致 的 高 回声 改 变 。彩 色多 普勒 超声 能较好 的评 估肿 瘤 与血管 的关
因为术 前存 在难 以发现 的肝 脏 、 膜 和淋 巴结转 移 、 腹
者 对胆 道梗 阻 的准 确 率 达 到 10 , 对 于 评 估 肿 0% 而
瘤 生长 范 围 , C MR P要 优 于 E C 。 RP
有无 肝 脏转 移 、 以及肿 瘤 与血 管 的关 系等 相 关 证 据 以供 术 前准确 的分 期 分 级 、 术 方式 的选 择 和 预后 手
不 清楚 。在欧 美 国家 , 发 性 硬 化性 胆 管 炎 是 肝 门 原 部胆 管癌 发生 的重要 危 险 因素 , 美 国有 4 % 的原 在 0 发性 硬化 性胆 管炎 病人尸 检 时发现 有胆 管癌 。在 东 方 国家 , 胆管结 石 和 寄生 虫 感 染 与肝 门部 胆 管 癌 的 发 生密切 相关 。此 外 , 肠 内引 流后 反 复 胆 道感 染 胆 常导 致胆 管癌 的发 生 。近年 来 , 内外 研究 提示 胆 国
发现 , A组 的诊 断 敏 感 性 、 异 性 和 准确 率 分别 MR 特 为 7 % 、1 8 9 %和 8 % , 9 而血 管造影 组 为 7 % 、2 和 8 9%
9 % 。故认 为 MR 0 A在 肝 门部 胆 管癌 血 管 侵 犯 的诊
断和评 估上 可 以替代 血管 造影 』 。 多 排螺 旋 C T及三 维 重建肝 门静 脉 以及 肝 内胆管 的侵 犯状 况 。但 是
9 % 和 9 % 。 9 5
MR P和 E C C R P均 可 很 好 的 诊 断 胆 道 梗 阻情 况, E C 而 R P对 梗 阻 部 位 以上 胆 道 状 况 显 示 不 清 , MR P可以发 现 E C C R P没有发 现 的跳跃 式 的远端 胆 道 病变 , 目前 多 被无 创 的 MR P所取 代 。一组 对 故 C 4 患者 使用 M C O例 R P和 E C R P检查 的研 究发 现 , 两
系, 内镜 超声 对 指 导肿 瘤 的分 期 优 于腹 部 超 声 。 日
粘膜上 皮癌 , 称 为 高位 胆管 癌 或上 段胆 管 癌。 亦
16 9 5年 Kasi 先描述 了胆管分 叉部 腺癌 的 临床 lt n首 k 病理特 点 , 强 调 此 类 肿 瘤 往 往 瘤 体 较 小 , 界 清 并 边 楚 , 有 转 移 , 又 将 肝 门 部 胆 管 癌 称 为 K a kn 少 故 l si t 瘤 。肝 门部 胆管癌 隶 属 于 肝 外 胆 管癌 范 畴 , 占肝 约
肝胆外科杂志 2 1 00年 1 0月第 1 第 5期 8卷
JunlfH p tbir u e ,o,8N . , c 2 1 o ra ea iayS r r Vl1 ,o 5 O t 0 0 o ol gy .
37 2
肝 门部胆 管癌 的诊治现状
梁廷 波 , 晓锋 汤
【 关键词 】 肝 门部胆管 ; 肿瘤 ;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7 5 8 3 . 【 文献标识码 】 c 【 文章编号】 10 - 6 ( 0 0 0 -370 0 6 7 1 2 1 ) 50 2 -5 4 -
的判 断 。 目前 常 用 的 检 查 方 法 包 括 超 声 、 共 振 磁 ( IMR P 、 MR 、 C ) 螺旋 C / T 胆 道造 影 等 。非 创伤 T C A、 性 的 MR 和 C I T逐渐 取 代创伤 性 的 E C R P和 P C造 T 影 。然而 , 术前 检查 所 得 到 的 肿瘤 分 期 往 往 要低 于
本 学者 使用 E S 多普 勒 U 、T和血 管造 影 对肝 门 U、 SC
部 胆管 癌血 管侵 犯 情况 进 行 对 照 研究 , 准确 率 分 其
别 为 9 % 、 4 、 4 和 8 % 。 M m r lS a — 3 7% 8% 9 e oi l n a o
外 胆管 癌 的 5 0~7 % 。胆 管癌 的发 病 率 和 发 病 原 5 因可能存 在地 区和 种 族 间 的差 异 , 目前 发 病 原 因 尚
管癌 与丙 型 、 乙型肝炎 病毒 感染 有相关 性 ¨ 。 j
1 术 前影像 学检 查
肝 门部 胆管 癌 的诊 断 主要依 靠病 史和影 像 学检 查, 检查 的 目的 除 了确 诊定性 诊 断和定 位诊 断外 , 还 需要提 供肿 瘤侵 犯 的长度 、 围 、 巴结 转 移 情 况 、 范 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