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大客流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广州地铁站点客流量分析-PPT精品

广州地铁站点客流量分析-PPT精品
A++级站点
商务、旅游购物、住宅
休闲购物人群、社区居住人群
广州地铁二、八号线换乘站点,也 是前往广州南站的必经换乘站。周 边配套成熟,住宅小区、市级医院 、各级学校一应俱全,生活气息非 常浓厚,同时有柏丽酒店、信和广 场等休闲购物点,带动该区域的消 费人群。
137,820人次
数据来源:广州地铁运营总部
杨箕
A++级站点
住宅、交通、商务
居住社区人群;商务休闲人士
位于中山一路与梅东路的交汇处, 也是广州地铁一、五号线的换乘点 。周边交通便利,毗邻东风路,前 接中山一立交,成为通往环市路、 东风路、天河和广州大道的交通接 驳站。比邻多个大型商业大厦,并 分布众多生活住宅区域。
174,561人次
数据来源:广州地铁运营总部
.1 换乘站
西朗
A+级站点
交通枢纽、商务办公、旅于花地大道南与鹤洞路交汇处, 是广州地铁一号线与广佛地铁线的 首个换乘站点,成为广州与佛山两 地的商贸、旅游、生活的重要交通 枢纽。站点周边分布各类型大型专 业批发市场,东边临近芳村东沙开 发区。
35,814人次
广州地铁运营总部烈士陵园a级站点购物娱乐数码通讯文化旅游时尚消费年轻人群潮流通信消费人群文化观光人群该站位于广州三大商圈之一的中华广场商圈毗邻中华广场流行前线地王广场等年轻人潮流消费集散地汇聚众多时尚品牌专门店
百骏地铁线路站点介绍
Line & Station Introduction
目录
1. 换乘站 2. A++级站点 3. A+级站点 4. A级站点 5. B级站点
珠江新城
A++级站点
金融商贸、政府机关

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客流特征和问题

广州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客流特征和问题
情况 。
超 高 峰小 时 系 数 是 地 铁 车 站 公 共 区 、 闸机 等 设 计 的依 据 , 州 12 3号 线 约 3 % 的 车 站 超 高 峰 小 时 系 广 、、 0 数 超 过 14 其 中多 个 车 站 达 到 或 超 过 2 因此 部 分 车 ., 。 站 站厅 公 共 区 的 面 积 偏 小 , 造 和 增 加 闸 机 也 非 常 困 改 难, 常有 乘 客排 队 、 堵 和 客 流 管 制 。 拥 4 )正 常运 营时 车 辆 内站 立 密 度 6./ 的标 准 较 k m
的红线与橘 线 , 开通后 以 3节车厢在运 营 , 但系统 规模
均按 6 A编 组 建 设 。 香港 人 口为 7 0万 人 , 铁 除 机 场 1 地
Is tt o,Ld,G a gh u5 0 1 ) ntueC . t . u n z o 10 0 i
Ab t a t Sn e h r ai t n f ew o k d p r t n n s r c : i c t e e l a i o n t r e o e ai i z o o
5 结论 与建 议
根 据 对 广 州轨 道交 通 网络 化 运 营 客 流 特 征 的 分 析
及 运 营 中反 映 的 问 题 , 后 续 工 作 中 需 要 吸 取 经 验 教 在
横 排 座位 为 主 的 机 场 线 和 市郊 线 , 用 4人/ 作 为 采 m 站 立设 计 标 准 , 以提 供 乘 客 舒 适 度及 抗 客 流 风 险 能 力 。 4 )应 高度 重视 换 乘 站 设 计 。
21 0 0年 元 旦 长 寿 路 站 全 日进 站 客 流 9 5 65 5人
略高于 2 1 07年的预测客流。新 2号线 日客流量预测初

广州地铁APM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分析

广州地铁APM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分析

TECHNOLOGY WIND广州地铁APM 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分析郝雁峰钟淋(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通过对广州地铁APM 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推理出其客流组织的特点及薄弱环节,指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观光线路;大客流组织影响因素;应对措施一、前言所谓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分析,主要是指经过对车站及其周边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根据车站某个时间段的进出车站乘客数量及情况猜测,以安全运输为前提,最大客流量及最低运营成本为目标,制定符合地铁车站实际情况的乘客进站、乘车/换乘、下车、出站的疏导、指引方案,以及根据方案进行的车站行车、票务和人员组织。

其中车站设备主要是指自动售检票设备、车站行车设备及其他的服务设施等。

正常情况下的客流组织保障已经在设计阶段得到解决,突发情况下的大客流组织一直是客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而观光线路因其自身特点导致其设备、设施和空间与传统轨道交通线路有所不同,影响其大客流组织的关键因素也有所差异,故观光线路的大客流组织值得我们分析,探讨和总结。

下面我以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简称APM )为例,对其大客流客运组织进行具体分析探讨。

二、线路情况介绍图1广州市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简称APM )线路总长3.88km ,全部为地下线路,共设9座车站和一座车场,分别为赤岗塔站、海心沙站、广州歌剧院站、花城大道站、妇儿中心站、黄埔大道站、天河南站、体育中心南站、林和西站、赤岗塔车场,详见图1。

其中,控制中心设置在赤岗塔车场内。

线路功能定位。

APM 线南北纵穿广州天河区最繁华地带,地面上部分布有花城广场、亚运开幕式场馆、广东省图书馆、广东省歌剧院、广州塔等标志型公益娱乐型设备设施,地面上部几乎全部为人行通道,广州市政府定义线路为旅游观光线路。

运营时间情况。

作为旅游观光线路,日常工作时间的主要客运人群为前往林和西上下班人群及少量有空闲时间参观广州塔等公益娱乐型设备设施的人群,运营时间为8:00~23:00,除春节外,其他法定节假日一般不进行延时收车。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

广州地铁运营方案一、总体概况广州地铁作为广州市的交通骨干之一,承担着城市内部的大量客流运输任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广州地铁的运营方案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广州地铁的运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营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客流分析1.客流特点分析广州地铁的客流主要分为工作日客流和休息日客流。

工作日客流主要以通勤客流为主,包括早高峰、晚高峰和非高峰时段,而休息日客流则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

2.客流分布分析广州市区的客流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周边重要节点,如天河、珠江新城、越秀公园等地区。

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新兴的商业区和居住区也开始逐渐成为客流的集中地。

3.客流特征分析广州地铁的客流主要以短途客流为主,即客流的出行距离一般在5公里以内,而长途客流相对较少。

此外,由于广州市的天气炎热,客流的季节特征比较显著,夏季客流明显增加。

三、运营方案1.时刻表优化根据客流特点和分布情况,合理制定时刻表,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加密列车班次,以满足客流需求。

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时刻表,增加非高峰时段的列车间隔,达到节约运营成本的目的。

2.服务设施改进根据客流特征,对车站和列车的服务设施进行改进和升级,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例如,在车站增设更多的自助服务设施、提供免费Wifi等服务,同时在列车上增设空调设备和冷饮供应等,以吸引更多的乘客选择地铁出行。

3.运输组织优化通过加强运输组织和调度,实现列车运行的平稳、快捷和安全。

同时,利用先进的调度技术和设备,增加列车的利用率,提高运输效率,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

4.客流引导措施加强客流引导,提高乘客的运输效率。

通过优化车站布局、增设导向标识、引导线路换乘等措施,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减少客流拥堵,提高客运能力。

四、节能环保1.智能节能系统在列车和车站中加装节能设备,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列车的动力利用效率、能耗和排放的减少,实现节能和环保的目标。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作者:黄丹燕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05期摘要:广州地铁客流日益攀升,客流潮汐现象明显,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的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客运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顺畅。

关键字:地铁客流特征客运一、线路简介广州地铁三号线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

三号线主线为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站,全长32.9公里,共设16座车站,连接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大型住宅区和主城区CBD地区。

三号线北延段为机场南站至体育西路站,全长33.2公里,共设13座车站,连接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居住集聚区和主城区商业办公区。

二、线路客流特征及分析三号线(含三号线北延段)日均客运量145.76万人次,其中三号线主线客流密度为2.94万人/公里,三号线北延段客流密度为1.48万人/公里。

三号线属通勤类线路。

客流以上班族、学生族等通勤客流为主,全日客流呈现“M”字型双峰态势,早晚高峰期客流以通勤类刚性出行客流为主,平峰期则以非通勤类弹性出行客流为主;工作日客流“潮汐现象”明显。

周末进站客流稍高于工作日客流,整体分布相对均衡。

线路进站客流占57%,换乘客流占43%,其中体育西路站的换乘客流位居线网之首。

图1:三号线工作日客流分布图(二)结合三号线、三号线北延段线路布局与地理特点,三号线分为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大塘-大石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四段客流组团,将三号线北延段分为机场南-永泰组团、同和-燕塘组团、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三段客流组团,分析组团车站客流分布与组成规律。

三号线以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发生量与吸引量最大,体育西路-客村组团与其他客流组团的交换量较大。

早高峰时段,客流发生量主要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分别占34.8%、26.8%;客流吸引量40%集中在体育西-客村组团,客流主要是由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居住聚集地流向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中心。

广州地铁五号线客流运输组织及行车方式探讨

广州地铁五号线客流运输组织及行车方式探讨

广州地铁五号线客流运输组织及行车方式探讨文章通过对广州地铁5号线日常客流组织及行车调整方式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出操作原则,在大客流情况下合理调整从而满足运营组织需要。

标签:广州地铁;5号线;大客流组织;行车调整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aily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 and traffic adjustment mode of Guangzhou Metro Line 5,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reasonably adjus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 passenger flow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operation organization.Keywords:Guangzhou Metro;Line 5;large passenger flow organization;traffic adjustment广州地铁线网不断扩大,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五号线作为广州东西向交通主动脉,在超高峰期间上线列车较多、以高密度的行车间隔疏导客流,但五号线的客流量持续增长,现在工作日的客流已经达到日均110多万人次,本文探讨考虑如何控制客流及如何组织行车调整,以在大客流情况下为乘客尽可能地提供优质安全服务。

1 客运情况1.1 地铁5号线时刻表参数目前五号线工作日采取Z5136时刻表,相关列车间隔及上线列车数参数如表1。

1.2 地铁5号线客流情况分析(1)工作日全日客流的出行时间分布具有双峰特性,早高峰时段出现在7:00~9:00之间,客流较大的车站主要集中在西场~珠江新城上行、车陂南~火车站下行,晚高峰时段出现在17:00~19:00之间,客流较大的车站主要集中在火车站~车陂南上行。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客流问题愈发突显。

轨道交通大客流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居民聚集区以及大型活动场馆等区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高峰集中。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高峰时段一般消灭在早晚的上下班时段和周末的购物消遣时段。

这些时段通常人流量大、时间短暂且密集,给轨道交通运营带来肯定的挑战。

其次,长时间连续运营。

轨道交通通常需要长时间持续运营,特殊是在大城市的地铁系统中,晚上也需要保持运营才能满足夜间出行需求。

大客流时期,轨道交通需要提高运营密度,保证车辆和站点的到达频率,确保乘客能够准时进站、进车。

再次,乘客流淌性强。

轨道交通大客流的乘客往往是多次搭乘的,他们有着相对稳定的出行需求和频率。

这就要求轨道交通运营方在组织布局、运行调度、换乘设计等方面考虑乘客的流淌性,为乘客供应更好的出行体验。

此外,交通换乘需求突出。

轨道交通大客流往往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换乘,例如与公交、出租车和私家车之间的接驳,这就要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进行对接,提升交通网络的整体效率。

最终,平平稳定性要求高。

轨道交通大客流在高峰时段不行避开地会消灭拥挤、乘客流失以及其他平安问题。

因此,运营方需要加强平安设施建设,加强运营和平安管理,提高应急处理力量,确保乘客的平安和运行的稳定。

针对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可以实行以下措施进行管理和优化: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首先,加强设备升级和扩容。

依据客流猜测数据,运营方可以提前增加列车运行密度和调配站台资源,通过设备升级和扩容来满足大客流时期的需求。

其次,优化站点和换乘设计。

合理规划和设计站点布局和乘车换乘的方式,缓解站点拥堵和乘客流淌的瓶颈,提高乘客的便利性和出行效率。

再次,加强客流监测和调度。

通过设置客流监测设备和运用大数据技术,把握客流分布和变化规律,实时调整车次和班次的支配,提高运行效率和乘车体验。

广州地铁大客流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广州地铁大客流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
前 的6 9 1 次 ,增 幅5 0 % ;常态化 客流 控 制车站 从2 0 1 2 年 的 3 1 个 增加 至 目前 的4 3 个 ,增 幅3 9 % 。由此 可见 ,地铁 线
量高达 1 7 万人次 ,一直发展至2 0 1 3 年1 1 月 ,广州9 条运
营线 路 的 日均客 运 量 高达 5 6 0 万人 次 , 占广 州 公共 交 通 出行 量 的3 6 % 。但 是 随 着广 H 地铁 客 流量 的不 断增 加 ,
网客运量 的持续增长导致地铁车站客运组 织压力不断
增加。
表1 2 0 1 4 年 、2 0 1 5 年广 州地铁各 线路客 流 变化情 况
缱鼯 名 转

地铁运能与运量的矛盾逐渐加深。作为地下公共交通工
具 ,一旦在 地铁 中发 生群 死群 伤 的意外 安全 事故 ,必 定 会成 为公 众舆 论焦 点 ,不仅严 重 影响地 铁企 业 正常 的运 营秩序 ,而且 影响社会 秩序 的稳定 。
1 概 述
目前 广州 的地 铁线 路 已经 呈现 网络化 发展 ,客 流 量 也 日益增 加 。为 了合 理 安排地 铁运 输周 期 、价格 以及 线
网 的不 断扩 展 的延 长 ,广 州地 铁 客运 量 每年 保 持 1 2 % 的 稳 步 增长 。2 0 1 1 年 日均 客 流为 4 5 0 万人 次 ,2 0 1 2 年 上升
叠 号栈 五号线
: 音号线
4 6 . 7 3 { 9
: 4 3
2 8 9 3
5 0
3 0 9 9

. i % 6 5 %
2 2 O %
几号线 髀缱
A l
5 4 2 0 7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

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浅析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摘要: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特点进行了研究。

对大客流的分类、特点,应急处理在、机制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

轨道交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可以说,在阶段是我国轨道交通高速发展的时期。

至2021年底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西安、天津、沈阳、成都有9城市开通了地铁。

另外,已获批在建地铁的城市有:长春、大连、重庆、武汉、杭州、哈尔滨、西安、苏州、青岛、长沙、无锡、福州、东莞、宁波、济南、厦门、常州、郑州、南昌、南宁。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和完善,轨道交通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选择轨道交通出行已成一种趋势。

轨道交通为城市提供了一种容量大、运输速度快的交通工具,其根本任务是运送乘客,与其他公共交通相比较,具有客流量大、以车站为集散地、线路固定的特点。

由于地铁车站的分布一般都靠近人员活动密集的区域,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点上,会产生突发性的客流增长,在这一时段集中到达的、客流量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流量的客流川,这就是大客流。

本文就集中对轨道交通车站大客流的特点及影响作出如下分析:大客流的分类。

大客流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可预见性大客流和不可预见性大客流两大类。

可预见性大客流有以下类型:①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引发的车站大客流;②节假日大客流,主要指在国家法定的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市民出行及游客旅游等造成全线各站客流普遍大幅上升;③大型活动大客流,主要指在地铁沿线附近举行的大型活动结束后,大量的乘客在较短时间内涌入地铁车站乘车,造成车站客流迅速上升;④恶劣天气大客流,主要指由于大雨、雪等恶劣天气对地面交通造成影响,使较多的市民乘坐地铁或进人地铁车站避雨雪,造成地铁各个车站客流上升。

不可预见性大客流有以下类型:①车站周边临时组织的大型活动;②天气突变;③地铁发生紧急事件,如地铁车站发生火灾、大面积停电、列车延误等事故时。

广州地铁经济出现之九大特征

广州地铁经济出现之九大特征

广州地铁经济出现之九大特征广州地铁作为中国最早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一,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的特征和经济效应。

下面将从九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广州地铁经济出现的特征。

第一特征:交通疏解广州地铁的建设使得城市交通疏解效果显著,大大缓解了地面交通拥堵的问题。

通过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方式,地铁吸引了大量的乘客转移至地下交通通道,减少了大面积的车辆堵塞,提高了交通的流动性。

第二特征:城市形象提升广州地铁的建设和运营为城市形象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项具有高科技含量和现代化形象的基础设施,地铁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实力和现代化的面貌,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第三特征:居民生活改善广州地铁的建设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适。

通过地铁的延伸和拓展,将城市的各个角落连接起来,方便了市民的上下班、购物、娱乐等活动。

地铁的到来使得居民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市的资源和便利。

第四特征:促进经济繁荣广州地铁的建设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繁荣。

地铁线路的开通和拓展,将原本疏离的地区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商圈和商业街的互动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同时,地铁的建设也为土地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拉动了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

第五特征:就业机会增加广州地铁的建设以及后续的运营与维护工作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地铁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工程的开展为当地的建筑施工和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

地铁的运营与维护也为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新的需求。

第六特征:交通费用回收广州地铁的运营收入是一项重要的财政资源。

地铁的经营运营产生的票价收入和经营附加值,可以部分回收投资支出,并用于地铁的维护和改进。

这一特点使得地铁成为一个相对自给自足的经济系统,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第七特征:城市规划引导广州地铁的规划和建设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地铁的线路和站点的选址,可以由于城市规划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地铁的建设也会带动周边土地的规划和开发,从而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

基于IC卡数据的广州市地铁客流的时空特征分析

基于IC卡数据的广州市地铁客流的时空特征分析

基于IC卡数据的广州市地铁客流的时空特征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3T02:16:39.178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8月16期作者:徐颖[导读] 研究城市地铁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徐颖42011719950314****摘要:研究城市地铁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利于深入了解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需求,进而有计划的制定交通需求引导措施。

本文基于广州市地铁刷卡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和ArcGIS空间可视化方法,对地铁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利用SPSS的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结合NSI指数和早高峰站点出行平均时间,对站点类型及通勤难易程度进行综合评判。

研究表明:①广州市乘客地铁出行时间集中在15-45min,且早晚高峰时段出行时间的集中度更高。

②早晚高峰时段客流的流向和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对称性关系,早高峰居民出行目的地更加集中,而晚高峰时段地铁客流呈现出多目的地的特征。

③职住平衡型和居住型地铁更多,就业型站点分布相对较少。

地铁线路的始发/终点站及6号线萝岗方向、4号线南沙方向、地铁7号线沿线等站点通勤平均时间较长。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铁站点需制定不同的规划引导措施。

关键词:轨道交通;IC卡数据;时空特征;广州市1.引言研究城市地铁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能够甄别居民出行的日常需求和城市发展方向,有利于制定精细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实现公交优先发展。

自小世界网络模型和流空间理论的提出以来,利用图论、复杂网络等方法,从多元流要素视角探视城市空间发展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1]。

地铁刷卡数据是基于位置服务的时空大数据,具有准确的定位信息、数据量大且覆盖范围广、收集过程便捷迅速等特点,能够更好的应用于居民日常出行的研究。

学者利用智能交通卡刷卡数据(SCD)对居民出行与轨道交通、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发展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2],但缺乏从微观尺度构建地铁站点职住特征评价模型,提出科学的站点开发策略。

广州地铁3号线客运组织现状分析及优化

广州地铁3号线客运组织现状分析及优化

74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改造与更新中国设备工程 2019.01(上)广州地铁3号线于2005年投入使用,随着路网规模扩大及出行需求快速增长,目前其客流量已大大超过远期设计客流量。

为缓解运能和客流量之间的矛盾,需对广州地铁3号线客流调控方法进行调整优化,并结合适当的工程措施(如修建新线路)来缓解客流压力。

1 现状分析广州地铁3号线全长64.41km(含支线),如图1,行经花都区、白云区、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接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线路设有厦滘车辆段和嘉禾车辆段,配有71列车,高峰小时共有60列车上线运行;列车采用6B 型车编组,设计时速120km/h;信号系统运用CBTC 技术,支持移动闭塞。

目前本线采用以下两种行车交路。

(1)番禺广场-体育西路-天河客运站(三主线)。

(2)体育西路-机场北(三北线)。

图1 广州地铁3号线线路图造成3号线运能紧张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工作日客流集中且潮汐现象明显。

3号线沿途各站周边用地规划密度相对较高,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中央商务区)、住宅区等分布密集。

工作日早晚高峰,客流大且分别集中于CBD 和住宅区,导致目的地站内人数过多,断面客流量大,满载率高,显著降低了乘客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②换乘客流大,列车停车时间长。

当前车辆采用B 型车,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客流,再加上严重的客流对冲,列车停车时间延长,有时可达2分钟,显著影响了行车效率,经常导致后续列车在区间临时停车。

③折返站能力不足。

受体育西路站折返能力影响,三北线行车间隔最低仅能压缩到4分30秒(一般同等规格线路为2分至2分30秒),运能水平低。

2 当前举措(1)行车组织措施。

目前早高峰开行了同和——大石单向贯通交路区间车(无需在体育西路站折返),此区间最小行车间隔可达1分58秒,高峰小时运能提升约58%。

同时在客流较大的车站加开空车来缓解客流压力。

广州地铁运营客流分布特征研究与应用

广州地铁运营客流分布特征研究与应用

广州地铁运营客流分布特征研究与应用袁江;彭磊【摘要】针对目前广州地铁运营过程中列车车厢及车站站台过度拥挤的问题,通过对广州地铁实际运营客流分布特征的调查与分析,在时间维度上提出客流分布在年内、月内及周内的不均衡规律,分析节假日对车站客流的影响,在空间维度上分析车厢内客流密度在不同区间、不同编组、不同车厢区域的分布规律和客流在车站站台上的分布规律.通过对现状特征的重新审视,提出设计阶段客流预测数据的选用原则、车厢站立密度对站台乘客上下车时间的影响及车站布局形式与站台客流分布的关系.为广州后续轨道交通线路精细化设计提供依据,为国内类似城市地铁设计、运营组织提供参考.【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年(卷),期】2018(031)004【总页数】6页(P63-68)【关键词】客流分布;站立密度;上下车时间;精细化设计【作者】袁江;彭磊【作者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10;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51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近年来广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6年底, 建成开通约309 km轨道交通线路,稳居全国第三、世界前十,地铁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比例逐年增长至44%(见图1),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随着线网客运量的不断增长,列车、站台及相关客流集散通道的拥堵问题逐渐显现,如现状3号线高峰时段车厢站立密度已近8人/m2,因此掌握现状客流分布特征及相关客流密度分布的实际规律,提出与实际相符的精细化设计标准成为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阶段面临的新课题[1-5]。

通过对现状运营网络进出站刷卡数据的整合,利用EMME/4交通分析软件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建立分配模型,得出时间维度上的客流分布特征。

2016年地铁线网日均客运量701万人次/d,最高日客运量897万人次,最低日客运量260万人次,日客流波动幅度在–62.96%至+27.78%之间。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

广州地铁三号线客流特征分析及建议摘要:广州地铁客流日益攀升,客流潮汐现象明显,本文通过对广州地铁三号线的客流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客运管理的相关措施,确保车站客运组织的安全顺畅。

关键词:地铁;客流特征;客运一、线路简介广州地铁三号线呈南北“Y”字形走向,从北向南贯穿广州市区新城市中轴线和番禺区发展轴线。

三号线主线为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站,全长32.9 公里,共设16 座车站,连接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大型住宅区和主城区CBD 地区。

三号线北延段为机场南站至体育西路站,全长33.2公里,共设13 座车站,连接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三大城区,衔接城区居住集聚区和主城区商业办公区。

二、线路客流特征及分析三号线(含三号线北延段)日均客运量145.76 万人次,其中三号线主线客流密度为2.94 万人/公里,三号线北延段客流密度为1.48万人/公里。

三号线属通勤类线路。

客流以上班族、学生族等通勤客流为主,全日客流呈现“M”字型双峰态势,早晚高峰期客流以通勤类刚性出行客流为主,平峰期则以非通勤类弹性出行客流为主;工作日客流“潮汐现象”明显。

周末进站客流稍高于工作日客流,整体分布相对均衡。

线路进站客流占57%,换乘客流占43%,其中体育西路站的换乘客流位居线网之首。

图1:三号线工作日客流分布图结合三号线、三号线北延段线路布局与地理特点,三号线分为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体育西路-客村组团、大塘-大石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四段客流组团,将三号线北延段分为机场南-永泰组团、同和-燕塘组团、广州东站-体育西路组团三段客流组团,分析组团车站客流分布与组成规律。

三号线以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发生量与吸引量最大,体育西路-客村组团与其他客流组团的交换量较大。

早高峰时段,客流发生量主要集中在天河客运站-石牌桥组团、汉溪长隆-番禺广场组团,分别占34.8%、26.8%;客流吸引量40%集中在体育西-客村组团,客流主要是由番禺区、海珠区、天河区居住聚集地流向天河区办公、商务集聚中心。

广州地铁车站进站客流超高峰系数实证分析

广州地铁车站进站客流超高峰系数实证分析

广州地铁车站进站客流超高峰系数实证分析
彭磊;李昱澄;赵丹彤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年(卷),期】2024(27)3
【摘要】[目的]超高峰客流量是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各部位通过能力所需的重要参数,由高峰小时客流量乘以超高峰系数得到。

而超高峰系数目前还没有合理的确定方法,在实际设计中通常基于《地铁设计规范》给出的建议值并结合设计者的经验进行取值,需研究其分布规律和取值方法。

[方法]基于广州地铁现状客流数据,按照全日进站量和所在区位对车站进行分类,基于此,分析了不同类型车站进站客流超高峰系数分布范围的差异,探讨了进站客流超高峰系数的分布规律和确定思路。

[结果及结论]周边以岗位用地为主的车站,其晚高峰进站客流超高峰系数宜在《地铁设计规范》中建议值的低限附近取值;周边以居住用地为主的车站,其早高峰进站客流超高峰系数,可根据车站早高峰进站客流的出行距离分布集中程度来取值,如果出行距离分布集中程度高,则宜在《地铁设计规范》中建议值的高限附近取值。

【总页数】5页(P140-143)
【作者】彭磊;李昱澄;赵丹彤
【作者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92.5
【相关文献】
1.广州地铁换乘车站的客流仿真模拟分析与评估
2.广州地铁火车站站厅客流组织瓶颈分析与对策
3.地铁车站站内设施高峰客流到达率计算方法研究
4.大型活动散场期间地铁车站短时进站客流预测
5.基于车站客流密度系数监控及预警的地铁线网客流联控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交通调研报告

广州交通调研报告

广州交通调研报告广州交通调研报告一、引言广州作为中国南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交通发展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至关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广州的交通状况和问题,进行了一次交通调研。

本报告将根据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对广州交通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并对未来交通发展提出建议。

二、交通现状1. 高速公路:广州拥有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连接了全国各主要城市,对外联通十分便利。

2. 城市道路:广州道路密集,交通拥堵问题相对突出,尤其在市中心区域。

交通流量大,道路狭窄,导致拥堵现象时有发生。

3. 地铁:广州地铁发展迅速,已有多条线路贯穿城市。

地铁是居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有效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

4. 公交:广州公交车辆众多,车次密集,覆盖面广。

公交是居民通勤和短途出行的主要方式,但部分线路上客流高峰期拥挤现象明显。

三、交通问题分析1. 道路拥堵:广州市中心区域道路狭窄,交通流量大,导致拥堵现象突出。

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居民的时间,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2. 公交运营不足:虽然广州的公交系统覆盖面广,但仍存在车次间隔过大、车辆拥挤等问题,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和效率。

3. 地铁瓶颈:部分地铁线路在高峰期客流激增时容易发生拥堵,乘坐体验下降。

同时,地铁网络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四、对策建议1. 道路改造:广州需要加大对市区道路的改造力度,拓宽道路,提高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

同时,应推广使用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高交通流动性。

2. 加强公交服务:在公交线路设置上,要考虑乘客需求,提高线路质量和车辆数量,减少乘客拥挤现象。

增加电子支付方式,提高乘客出行便利性。

3. 地铁扩建:广州应继续扩大地铁线路网络,特别是连接市中心区域和郊区,提高公共交通覆盖范围。

此外,应加强地铁运行管理,确保高峰期地铁运营的顺畅。

4. 多式联运:广州要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提供更多便利的出行方式,包括共享单车、出租车、轮渡等,鼓励居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

3、针对不同客流方式构成,应深入研究进、出站客流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例如,对于进站客流,可合理规划站点周边用地性质,增加乘客出行目的的多样 性;对于出站客流,可优化出入口设计,提高乘客出站效率。此外,还可通过信 息指引等措施,引导乘客采用更为合理的出行方式。
四、总结
本次演示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 议。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特征进行全面了解,有助于更好地制定针对性强 的优化策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进 一步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同发展,以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优化方案
1、列车编组优化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可以通过增加列车编组数量、缩短发车间隔时 间等措施来提高运输能力。例如,可以采取“大组”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客流情 况灵活调整列车编组数量,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客流需求。
2、车站设计优化
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集散的主要场所,需要对车站设计进行优化以更好 地组织客流。例如,可以设置多通道进出站系统,增加车站显示屏、语音提示等 设施,以便乘客更加便捷地获取车次信息、了解进出站通道等。
三、优化建议
根据上述客流特征分析,本次演示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高峰期客流量大、运载压力大的问题,可通过优化列 车运行间隔、增加上线列车数量等措施来提高运能。此外,还可采用高峰期票价 策略,引导乘客错峰出行,以减轻高峰期运载压力。
2、通过合理规划车站布局,提高车站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乘客 出行目的的多样性,以均衡客流时间分布。例如,可在高峰期加强对通勤人群的 引导,使其在非高峰期进行出行;针对休闲旅游等目的的乘客,可适当调整列车 班次和发车时间,以满足其出行需求。

广州地铁大客流特征分析

广州地铁大客流特征分析

广州地铁大客流特征分析【摘要】随着广州地铁线路网络化发展,客运量日益增长,对线网客流特征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客流量是地铁运输输出的产量,在地铁运输安排中,只有准确掌握客流的特征,包括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及断面客流大小,方可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同时,经济合理的开行列车。

【关键词】客流;分布;断面;运输组织1 广州地铁历史大客流情况2014年线网单日客运量超过700万人次共有29天,其中工作日16天,占总数的55%,均发生在周五或者节前一天。

广州地铁客运量超750万的日期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元旦节前一天和节假日期间(尤其是节日当天)。

由此可见,元旦、五一、十一节前一天及节假日期间的客运量较大。

2 节假日及节前一天客流影响因素分析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主要地铁客运量大幅增长,主要受市民探亲、出游、购物及参与大型活动等行为的影响。

此外,假期长短、天气情况、交通衔接便利度、大型活动活动吸引力、线网各线路通达性等也对节假日客运量大小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做客流预测时,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对客流大小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客流预判。

3 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大客流车票使用情况特征分析通过对车票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推测大客流当天客流人群的变化。

2014年广州地铁全年单程票使用率达20%,而五一、十一、元旦节前一天的单程票使用率分别为21%、22%、20%,可以估算节前一天大客流单程票使用率约21%,较全年单程票使用率(20%)略高,也就是说节前一天客流增长主要是日常长期乘坐地铁的人群乘车次数增长,而额外增加的人群相对不多。

而五一、十一、元旦当天的单程票使用率分别为:37%、37%、33%,可以估算节假日当天大客流单程票使用率约为36%,较全年单程票使用率(20%)增长较多,平均每天单程票使用量约增长87万,也就是说节日当天广州地铁基本上每天可以吸引约87万日常不乘坐地铁的市民或外来游客乘坐地铁。

在充分掌握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大客流车票使用情况的前提下,广州地铁在大客流前提前做好单程票、预制车票、兑零备用金的储备及派发,为大客流现场票务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应对措施研究与探讨

关于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应对措施研究与探讨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科技与创新2021年第08期·139·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8-0139-03关于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应对措施研究与探讨*姬秀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430)摘要: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能够缓解城市环境压力和交通拥堵,是人们首选的公共交通方式。

大客流的发生对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冲击,甚至会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针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问题,以广州地铁公园前站为例,对大客流特点分析、大客流的组织原则及应对措施进行较详细的探讨,提出了如何有效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组织;大客流;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U293.13文献标志码:A DOI :10.15913/ki.kjycx.2021.08.0561背景介绍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各城市地铁线网不断完善,截至2020-12-31,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78.19km ,2020年共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1241.99km ,25个城市有新城轨交通线路投运,共新增运营线路36条,新开延伸段或后通段20段。

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

网络化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完善的线网也将吸引更多的客流,大部分城市线网日均客运量逐步增长并屡创新高,大客流已成为部分城市地铁的常态。

大客流的发生对地铁车站的正常运营造成了冲击,甚至会对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切实做好大客流疏导工作,防止拥挤踩踏,确保地铁平稳高效运行,针对大客流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研究及客流组织预案的建立,成为各城市地铁客运组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验地铁运营体系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的集中体现。

2大客流概述2.1大客流定义及特点分析大客流是指一个或多个车站在某一时期或时段内,客流集中到达车站,超出正常情况下车站客运组织措施和客运设施所能承担上限流量的客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地铁大客流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广州地铁线路网络化发展,客运量日益增长,对线网客流特征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客流量是地铁运输输出的产量,在地铁运输安排中,只有准确掌握客流的特征,包括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及断面客流大小,方可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同时,经济合理的开行列车。

【关键词】客流;分布;断面;运输组织
1 广州地铁历史大客流情况
2014年线网单日客运量超过700万人次共有29天,其中工作日16天,占总数的55%,均发生在周五或者节前一天。

广州地铁客运量超750万的日期主要集中在五一、十一、元旦节前一天和节假日期间(尤其是节日当天)。

由此可见,元旦、五一、十一节前一天及节假日期间的客运量较大。

2 节假日及节前一天客流影响因素分析
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主要地铁客运量大幅增长,主要受市民探亲、出游、购物及参与大型活动等行为的影响。

此外,假期长短、天气情况、交通衔接便利度、大型活动活动吸引力、线网各线路通达性等也对节假日客运量大小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做客流预测时,应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对客流大小的影响,做出合理的客流预判。

3 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大客流车票使用情况特征分析
通过对车票使用情况的分析,可以推测大客流当天客流人群的变化。

2014年广州地铁全年单程票使用率达20%,而五一、十一、元旦节前一天的单程票使用率分别为21%、22%、20%,可以估算节前一天大客流单程票使用率约21%,较全年单程票使用率(20%)略高,也就是说节前一天客流增长主要是日常长期乘坐地铁的人群乘车次数增长,而额外增加的人群相对不多。

而五一、十一、元旦当天的单程票使用率分别为:37%、37%、33%,可以估算节假日当天大客流单程票使用率约为36%,较全年单程票使用率(20%)增长较多,平均每天单程票使用量约增长87万,也就是说节日当天广州地铁基本上每天可以吸引约87万日常不乘坐地铁的市民或外来游客乘坐地铁。

在充分掌握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大客流车票使用情况的前提下,广州地铁在大客流前提前做好单程票、预制车票、兑零备用金的储备及派发,为大客流现场票务组织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客流时段分布特征
元旦、五一、十一节前一天均是工作日,进站客流走势与周五基本一致,呈双驼峰型。

早高峰期间7:00-9:00每小时进站客流较大,达35.5万人次/小时,晚高峰期间17:00-19:00进站客流达到全天小时进站客流巅峰,达46.1万人次
/小时。

节前一天12:00前小时进站客流与日常周五基本一致,12:00以后较日常周五增长逐步增多,特别是元旦前一天20:00-23:00每小时进站客流较日常增长达12万人次。

五一、十一、元旦节日当天线网进站客流走势与周六基本一致,呈单峰型。

其中,9:00—17:00期间进站客流较日常周六增长明显,每小时进站客流约增加7.5万人次。

5.节前一天及节日期间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5.1进站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节前及节日当天线网各线路进站客流量增长较多,元旦、五一、十一节前一天线网进站量较节前周五进站量分别增加103万人次、26万人次、51万人次,元旦、五一、十一当天进站量较节前周六分别增加93万人次、77万人次、66万人次。

广州地铁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客流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二、三、五号线,每天每条线路客运量平均增长约10万人次。

节前一天进站客流主要是邻近火车站、客运站的交通枢纽站点(如广州南站、广州火车站、滘口站、天河客运站等)及靠近大型活动现场的站点(如元旦前的广州塔、珠江新城、体育西等)进站客流增长明显,节前应作充分的准备。

节日当天进站客流除了邻近火车站、客运站的交通枢纽站点外,靠近商业购物圈或游乐场所的站点(长寿路、体育西、汉溪长隆等)进站客流增长明显。

5.2 换乘客流空间分布特征
元旦、五一、十一节前及节日当天线网各线路换乘客流量均有所增长,节前一天线网换乘客运量较日常周五分别增加72.6万人次、26.5万人次、46.1万人次,元旦、五一、十一当天换乘客运量较节前周六分别增长84.7万人次、70.1万人次、64.7万人次。

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一、二、三、五号线换乘客运量增长较为突出,平均每条线每天增长约10万人次。

节前一天体育西路、珠江新城、昌岗、公园前换乘客流增长较多,平均每站增长4.8万人次;节日当天珠江新城、昌岗、体育西路、西朗、客村换乘量增长较多,平均每站增长7.4万人次。

6 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客流断面特征分析
各节假日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随着市民出行活动的变化,线网各线路的断面客流分布形态及最大断面值均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节前一天广州地铁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呈早晚高峰双驼峰型,且晚高峰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节前一天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全天分布情况基本相同。

以三号线元旦节前一天为例,早高峰断面情况与日常工作日基本一致,10:00以后断面客流将趋于平稳,14:00以后断面客流逐渐上升;17:00-20:00断面客流达到巅峰。

五一和十一节前一天各线路断面客流在21:00以后逐渐下降,元旦节前一天受倒数活动影响断面客流在23:00仍保持在较大水平。

节日当天广州地铁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分布走势基本上与日常周六日一致,呈全天高峰型,但断面客流值较日常周六日增长较多。

节日当天线网各线路断面客流全天分布情况基本相同。

以三号线元旦当天为例,元旦当天断面客流走势分布与日常周六日基本一致,但断面值较日常周六日增长较多,最多增长2538人次/15min。

从运营开始断面客流逐步增长,10:00-23:00断面客流处于较高状态(平均5100人次/15min),17:00-20:00断面客流达到巅峰,23:00以后断面客流逐渐下降。

7 结语
近年来,广州地铁节假日及节前一天客运量屡创新高,地铁在大型节假日期间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日显突出,深入分析各节假日节前一天及节日当天客流特征也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大客流特征分析,掌握大客流产生的影响因素、大客流人群比例、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断面分布及变化,才能有效制定合理的运输组织方案,保证为市民出行提供有效的服务,提升地铁的吸引力,促进地铁与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锋等.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特征分析与启示[J].都市快轨交通,2012(5).
[2]沈丽萍等.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J].城市交通,20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