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毛概 第七章社会主义开放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 :
状况(性质、水 平、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 发展变化及其变 革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决定
推动 阻碍
适合 不适合
生产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脚和鞋的关系,是否适合,看脚是否舒服。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 规律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只有 运用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我国进 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城市: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苏南模式)
8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镇企业(集体所有)异军突起,但它们有真有假,所谓“假”,即名为 集体所有,实为个人投资。到90年代,假乡镇企业纷纷摘掉“红帽子”,成为私营企业。真正 的乡镇企业纷纷倒闭。
这也暴露出公有制 不如私有制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进入90年代,继乡镇企业纷纷倒闭以后,国有企业也举步维艰。不得不对 它们进行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有人说,是一场中国式的私有化运动。大量的国有资产被 私人占有。 国有企业改革,造成几千万的下岗工人。他们成为90年代社会不稳定因素。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中国解决
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 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
没有发展一切无从谈起
第二,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 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1,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 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 2,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3,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4,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 部署。 5,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 6,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七章_(二)
强化阶段马哲知识点详解第七章(二)万学·海文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2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人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和生理方面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才是人的特殊本质所在。
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
马克思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社会性。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一论断的内涵有:( l )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这种社会关系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
( 2 )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关系起支配作用,人的本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 3 )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三点内涵)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生活的需要,又有精神生活的需要,因而人所创造的满足这些需要的价值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物质价值,又有精神价值。
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变化的,人创造价值的活动也要随之发展。
人的价值分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人的创造活动对于社会需要的满足,即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人的个人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即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
在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这两个方面关系的问题上,应将后者放在首位,因为个人的贡献是实现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
无论是个人需要的满足还是社会需要的满足,都要依赖于人的劳动创造和实践。
第七章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社会历史发展既是合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 又是人有目的的自觉的创造过程。两者统一在于 实践。
三、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 社会规律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统计”性质 ➢ 社会规律在作用形式上具有“合力”性质 ➢ 社会规律在实现过程中有“趋向”性质
与自然规律的实现方式不一样;具有历史性; 反映和体现人们的利益关系;复杂性。
第四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
1.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有多种含义与用法。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科学是对自然界、人 类社会、人的思维的发展规律的理论总结, 包括由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升华而成的理论 体系。它是以正确反映现实及其规律为内容, 并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等逻辑形式 表现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 scientia,原意指“知识”,是17世纪 在欧洲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而形成 的,19世纪取代了运用已久的“自然哲 学”概念而得以普遍应用。科学的含义 在现代已经非常广泛,广义的科学包括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 的科学指自然科学,即人类认识自然的 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物理学、化学、 天文学、生物学等基础自然科学和工学、 农学、医学等应用自然科学。
科学与技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技术总要以一 定的技术原理为基础,而技术原理又离不开自然科 学规律。技术的进步又会给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新 的方向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社会进
步的、革命的因素。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 思就指出科学技术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是最 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 体现在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的变 革上。
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的动力标题:社会发展的动力引言概述: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持续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的动力源源不断地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一、经济发展的动力1.1 技术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了生产和消费的扩大。
1.3 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扩张。
二、社会制度的动力2.1 法治建设:健全的法治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2.2 政府治理:政府的有效治理能够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环境,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2.3 公共服务: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
三、文化传承的动力3.1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精神支柱,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2 教育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
3.3 创新创造: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鼓励创新能够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四、环境保护的动力4.1 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2 资源节约:资源的有效利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节约资源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4.3 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全球合作的动力5.1 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相互依存,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5.2 文化交流:文化交流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推动社会的多元发展。
5.3 共同挑战: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合作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结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的,经济、社会制度、文化、环境和全球合作都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动力的作用,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的动力演讲稿
社会发展的动力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一起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重要话题。
社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动力则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
那么,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呢?
首先,我认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基石,是培养
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途径。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方向。
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够推动社会朝着更加文明、先进的方向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进
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科技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水平,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次,社会和谐稳定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能
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只有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最后,我认为,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人民群众是社
会发展的主体,只有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才能够激发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总之,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各个方面,教育、科技、社会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群
众的积极参与,都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
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发生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经济结构,包括生产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方面的现象,它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为经济基础服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
在唯物史观中,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
这一理论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教案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着重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要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深刻理解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阶级的实质与阶级划分的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技革命的两重性。
三、教学时数:7课时四、教学方法: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让学生观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内容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
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气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就是此理。
其次,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巨大的反作用。
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积极作用。
二是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的情况极为复杂。
总体起推动作用,个别环节有缺陷;总体起阻碍作用,调整、改革后有某些刺激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从基本不适合到新的基本适合这样一个川流不息、不断前进的发展过程。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内容:生产力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
意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确立,以此规律为依据。
第二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最终的发动力。 (3)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大体已经过手
工生产、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三 个阶段(P262) (4)在最终动力即生产力发展的推动 下,社会形态相应地不断由低级向高 级发展。(P261) 2、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 动力的方法论(P263) (1)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出经
律及其意义(P260—261)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 质和变化(P260)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 层建筑服务于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 础时,就促进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进步;当上层建筑服务于阻碍生 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时,就阻碍生产力 发展和社会进步(同上)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 1、社会改革及其同社会革命的本质区
别(P269—270) (1)社会改革定义(P269) (2)本质区别:改革不改变社会根本 制度,社会革命有改变社会根本制度; 社会改革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发动和 展开,社会革命由革命阶级自下而上 发动和展开;受到的阻
第三节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
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出生
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一切关系 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2)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 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 做自然历史过程。(P263)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思想 在当代中国的发展(P264) (1)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2)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概 第七章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的理论 P163-164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的性质和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 着矛盾 基本矛盾
毛泽东的矛盾学说
3、解决社会主义 基本矛盾的途径
4、两类矛盾学说 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P165
• 一是提出判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还 是矛盾的新的标准。 • 二是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 产力的问题。 • 三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 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 四是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 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原 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 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 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 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原则
• (1)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 (2)必须坚持“共同富裕” 。 • (3)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者的 辩证关系
•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 基础和前提; • 2、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 更生的能力; • 3、二者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
二、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
4、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 放 • 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三 个有利于”的标准: • 一是必须打破那种把某些并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 的、不合乎“三个有利于”要求的东西当作社会 主义来固守的思想。二是决不能把那些合乎“三 个有利于”标准的、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 判定为姓“资”而拒之门外。三是不能把那些合 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本来没有姓“资”姓 “社”问题、既可以为“资”服务又可以为“社” 服务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不予吸收。 四是对于那些确实姓“资”,但在一定条件下和 一定限度内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可以为 “社”所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适度发展。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及动力选择题
13.阶级斗争是: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C 无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D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4.社会革命是:
A同一个社会形态内部生产关系的调 整 B社会发展中的非根本性的量变过程 C 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决定 性环节 D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9.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
A 根本经济制度的改革 B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 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 面和环节的调整 E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方 面和环节的调整
4.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 用具体表现在: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 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独立性 E 经济基础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发上层 建筑的根本变革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表现在:
A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B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C 同危害自己经济基础的各种势力进行斗 争 D 摧毁旧上层建筑.改造旧经济基础 E维护和帮助自己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形 成.巩固和发展
A 二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二者并行不悖 C 以前者为基础,二者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D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解 决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 系是:
A 二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二者并行不悖 C 以前者为基础,二者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D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解 决
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 系中: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同的所有制形 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始氏族、部落社 会,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人们依靠原始的采集、打猎、捕 鱼为生,生产活动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最基本的生存资料, 物质产品很少出现剩余,经济增长更是微乎其微。在奴隶 社会和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以家庭 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商品交换不 发达。奴隶主和封建主对奴隶和农奴的榨取是为了满足其 自身的寄生性消费,取得使用价值是统治阶级奴役被统治 阶级的主要目的。只有在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交 换。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范围狭小,商品经 济不发达,经济增长也比较缓慢。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 造的价值,是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 部分。从价值形态角度来看,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从实物形态来看,国民收入=社 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 经济增长的定义: 从产出能力的角度来定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提 高。
• 经济增长的度量: 通常对经济增长的度量主要有货币值度量与非货币值 度量两类方法。货币值度量的常用指标主要包括社会 总产值和国民收入两种。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的实质
一、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经济增长
二是,产品种类或生产结构变化。用各种产品的劳动生产 率的高低来衡量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是以产品结构不变为前 提的,如果产品种类或生产结构是变化的,则生产力的发 展体现为产品向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革命,都是以产品 创新、生产结构变革为内容的。例如,工业革命开辟了纺 织、能源、机械、电子、化工、电信等一大批新的生产领 域;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又开拓出计 算机软件和硬件、卫星通信、信息网络、新材料、新能源、 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一大批新的生产领域。生产结构多 样化、复杂化和高级化的结果,是人类的需要在更多方面 和更高层次上得到满足。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三节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
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出生
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一切关系 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2)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 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 做自然历史过程。(P263)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思想 在当代中国的发展(P264) (1)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2)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意义(P272) (1)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和优
越性的发挥 (4)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条件和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共产党领导、 安定团结政治环境、深厚群众基础。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 1、社会改革及其同社会革命的本质区
别(P269—270) (1)社会改革定义(P269) (2)本质区别:改革不改变社会根本 制度,社会革命有改变社会根本制度; 社会改革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发动和 展开,社会革命由革命阶级自下而上 发动和展开;受到的阻
及其不断循环发展的最终发动力。 (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使人 类去改造自然界,从而形成人类的生 产力及其发展。 (2)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总体 运动及其不断循环发展中,生产力是
最终的发动力。 (3)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大体已经过手
工生产、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三 个阶段(P262) (4)在最终动力即生产力发展的推动 下,社会形态相应地不断由低级向高 级发展。(P261) 2、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 动力的方法论(P263) (1)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出经
毛概II第七章自测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对外开放B.阶级斗争C.改革D.发展社会生产力2、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A.姓“资”还是姓“社”B.独立自主还是自力更生C.友好往来还是闭关自守D.“三个有利于”3、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要改革社会主义制度B.一个阶级改变另一个阶级的政治地位的阶级斗争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是改良主义4、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B.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5、下列不属于近代中国发生的伟大革命是()。
A.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B.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所要解决的矛盾是()。
A.如何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矛盾B.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8、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9、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10、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全)
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两位数
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不足3%;国内生产 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 界的份额由1. 7%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 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1位。
4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要树立开放条件 下的安全观。
谢谢
本章节到此结束!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依据——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其他社会一样,社会主 义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中发展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 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 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 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 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
毛概总结
第七章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改革不是原有的旁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3.从各种意义上讲,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4.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1.重大意义: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2)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顺应国际国内大势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提出来的。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2.现实意义: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最初的“两手抓”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丰富、日趋完善的生动历程,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教学重点1.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 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3.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的。
★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未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的矛盾规律未进行系统的阐述。
★斯大林认为精神和道义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晚年虽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但未作为根本问题提出。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出发点。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给与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以高度的评价,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正是这两种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 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 有坚实基础。 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 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 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 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 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2、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以开放带 改革,以改革推开放,改革开放互相促 进,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经 验。 3、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国内发展 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 现国内发展的手段。 4、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本章小结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 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法宝。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 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 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 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 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 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 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 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 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 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和目标任务?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如何正确处理改特色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 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 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 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 法宝。
马克思主义哲学电子教案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教学内容第四节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自近代以来,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重大的 科技革命。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推动 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从纺织工业开 始,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使生产技 术进入机械化时代、蒸汽动力时代。其结果是 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最终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
③工业经济时代的基本 特征是“周期性”; 知识经济时代则是“持续性”。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采取积极对策迎接知识 经济这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江泽民同志在会 见中国科学院第九次、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 部分院士讲话时指出:
“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 特 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 而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 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年轻人才 脱颖而出。”
(三)新科技革命使人们的工作方式、 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比 例的变化、产业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化、系 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的结合等,企业的生产组织 形式和种种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也相应在发生变 化。
同时,现代科技革命如国际互联网的建立与发 展也为们们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为科学决策 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变革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思维方式
多媒体技术 远程教育
信息网络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科学、技术与生产日趋结合、统一的历史进程 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 术、生产“三位一体” 的时代。
农业经济先干后学 工业经济边干边学 知识经济先学再干
应当指出,科学技术的作用犹如一把 “双刃剑”,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 了危及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诸如环境污染、 生态失衡、臭氧层被破坏、森林资源减少、 动植物资源剧减、淡水供给不足、土地沙漠 化扩展、全球气候变暖等,都是人类不合理 地利用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生产关系能动地反作用于生产力,当其适合生产力时, 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其不适合生产力时,就阻碍生 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产方式的矛 盾运动。 A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B 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因素; C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 适合到不适应,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 复、不断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又可表述为生产关系适 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及其变化发展 B 上层建筑工地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其一,在服务方向上,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
盲目、自发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发展则是有 意识的有目的的人们的交叉力量作用的结果。 2、从发 展规律的形成机制来看,自然发展规律 形成于自然诸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而社会发 展规律在根本上形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 换以及物质和观念变换的过程 。 3、从发展规律起作用的方式看,自然规律发生 作用的条件是在自然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自发形成的,自然规律也是通过这种盲目 的相互作用实现出来的;而社会规律得以存在 并发生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则是有目的有意 识的社会活动它也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有意 识的活动才能实现出来。 4、从发 展规律的表现形式看,自然规律更多地 表现为动力学规律,而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
的崛起为标志 1、信息技术群体,包括微电子、计算机、激光、 光导纤维、光电子、卫星通讯等; 2、新材料技术群体,包括非晶体态、多晶薄膜、 碳纤维、结构陶瓷、记忆合金、分离膜、超导体 等; 3、新能源技术群体,包括核能、风能、生物质能 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4、生物技术群体,包括微生物酶、细胞、基因等; 5、海洋技术群体,包括海底采矿、海水淡化、海 水提铀,海水养殖; 6、空间技术群体,包括空间探测、空间工业,航 天运输,空间军事等。
第七章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第一节 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一、发展过程中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P135) (一)自然运动是自在形式,社会运动是一种 自为形式。 1、自然运动的自在形式:以一种自发的、无目 的的方式存在着,发展的必然性通过一种自 发的、无目的的活动为自己开辟道路。 2、社会运动的自为形式:运动的主体是人,人 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运动的, 任何社会规律的实现都是离不开人的有意识、 有目的的活动。 (二)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与自为形式,即自 然发展形式与社会发展形式的区别: 1、从发展的源泉看,自然发展是自然界各种因 素
3、近代以来的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A、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于18世纪60—70年代发生 在英国,到19世纪30—40年代基本完成。以后美、 法、德、俄、日相继完成。以17世纪牛顿力学和 18世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B、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以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感应定律 的发现和发电机的生产、电力的应用为标志。 C、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中期,以电 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的出现为标志。 二、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 (一)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标志—以六大技术群体
4、科学活动的本质特征 A 科学活动生产精神特征 B 科学活动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C 科学生产的劳动方式带有明显的“个体性” D 科学活动具有不可强制性 (二)技术及科技一体化 1、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 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操作性手段、 程序和方法。 2、科技一体化——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 A 现代的技术发明越来越依靠科学,建立在科学 理论基础上; B 现代科学研究和发现也越来越依靠先进的技术 手段。
(三)社会发展的自为性并不能否定社会发展的 客观性 1、社会发展的现实,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个人愿望与个人行动的冲突构成社会发展的 “合力”,并形成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因为: A 他人活动制约某人活动,他人活动是制约某人 活动的客观条件;生产关系对个人活动的制约。 B 前人活动制约后人活动,前人活动是制约后人 活动的客观条件;前人创造的生产力对后人活 动及其关系的制约 。 C 他人活动在某人活动之外,前人活动在后人活 动之外,因而它们都具有选择性,即不以某人、 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四)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在横向上表现 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 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直接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 质和形式。 “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 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
3、科学的物化速度越来越快: 18世纪:照相机用102年、蒸汽机用100年。 19世纪:无线电广播用90年,电动机用5年,电话 机用56年,真空管用35年,柴油机用19年。 20世纪:电视机用14年,原子弹用6年,晶体管用 5年,太阳能电池用2年,激光器用1年。 三、科学革命、技术革命(P262) 1、科学革命:指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发生了质变和明显的断裂,传统知识、理论、 方法发生重大危机,一系列发现导致新概念新 理论和新方法的建立。 2、技术革命:指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 发生质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方法、能 力产生了飞跃。
答:1、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2、该观点用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 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性,是错误的。因为社会 发展规律的重复性并不等于历史的重复性。 3、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 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其中的偶然性使历史事 件各具特色,不可重复。 4、规律重复的只是同类历史事件中的共同的 本质的东西,不是也不可能是重复其中的偶然因 素。从人类总体历史来看,五种社会形态的产生 和依次更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生产方式的矛 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性 1、历史选择:是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可能性
形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同人 类社会共存亡。 3、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 系到的矛盾是根本的矛盾,整个社会基本矛盾 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开始的。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 式的运动,而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 作用的中介。 1、分工与生产力直接相联,具有生产力属性。 A 分工使统一的生产分解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
C 科学的物化速度越来越快 18世纪照相机用102年、蒸汽机用100年 19世纪无线电广播用90年,电动机用57年,电话 机用56年,真空管用35年,柴油机用19年 20世纪:电视机用14年,原子弹用6年,晶体管 用5年,太阳能电池用2年,激光器用1年 (三)科学革命、技术革命(P262) 1、科学革命:指科学概念,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 发生了质变和明显的断裂,传统知识、理论、 方法发生了重大危机,一系列发现导致新概念、 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建立。 2、技术革命:指劳动工具、生产工艺、管理技巧 发生质变,使人们改造自然的手段、方法、能 力产生了飞跃。
计学规律。 动力学规律提示的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是 一种一一对应的确定的关系,它指明一种事物的 存在必定导致另一种确定事物的发生,偶然现象 可以忽略不计。 统计学规律提示的不是事物之间简单的一一 对应的关系,它提示的是一种必然性和多种随机 现象之间的规律性的关系。 社会事件的发生大多具有随机性。 自然规律更多地表现为动力学规律,社会发 展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所以自然科学可 以准确地预见自然事件的发生,而社会科学只能 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不可能准确地预见社会事 件的发生。
经济斗争 政治斗争 思想斗争 第三节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 (一)科学及其特点 1、科学:是知识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关于 事物运动规律的知识。 2、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3、科学的特点: A 客观性。科学是一种客观真理 B 实践性。 C 逻辑系统性 D 发展性。
(五)社会心理是经济基础与观念上层建筑相互 作用的中介。 三、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什么是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即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 对抗和冲突,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 形式。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能推动旧的社会形态过渡到新的 社会形态,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质变。 2、阶级斗争还可失去阶级社会中同一社会形 态的量变过程。 (三)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 (四)阶级斗争的三种形式:
形成,巩固和完善;排除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对 立物。 其二,在服务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 活和控制(政治上层建筑用强制手段,观念上 层建筑用非强制手段)来为经济基础服务。 其三,从服务的效果看,上层建筑既可以促进 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 2、经济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又可 表述为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二、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因为: 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的具体展开,它们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不同的民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超越某一种 或某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1、西欧的日耳曼民族在征服罗马帝国后,越过 奴隶制,从原始社会直接走向封建社会 2、北美洲在欧洲移民到来之前仍然处于原始社 会,随着欧洲移民的到来,北美洲迅速建立起 资本主义制度,大洋洲也如此。 (三)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往往通过各个民族的 不同的发展道路表现出来;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也并不能否定人类总 体历史进程。某一民族可以跨越一定的历史阶 段,但它的历史运行路线不可能是同人类总体 进程逆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