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7.2 分一分,数一数》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分一分,数一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分一分,数一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分一分,数一数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分”和“数”的概念;2.掌握将物品“分”成两部分的方法;3.通过“分”和“数”的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4.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如分类、分组等。

教学重点1.理解“分”的概念;2.学会将物品“分”成两部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1.熟练掌握“分”和“数”的操作方法;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两个苹果,将其分成两个部分,问学生分成了几份?每份有几个?观察(10分钟)1.教师出示一扇门,并让学生观察门上的格子,问学生门有几列格子?每列有几个格子?理解“分”的概念(10分钟)1.让学生想一想,将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需要怎么做?2.出示一张分数图表,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概念及含义。

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让他们相互分物品,并将分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2.统计每组分的物品数目,让学生找出每组的共同点。

数一数(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等,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物品。

2.让学生将这些物品分成两部分,再数一数每部分有几个物品。

温故知新(5分钟)1.教师出示上一节课所学的图片,让学生讲述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2.在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如将饼干分成两部分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观察等,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教师应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讨论环节中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

下一步应加强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数学课,我会带着同学们一起学习如何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使用西师大版的教材,主要学习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如何将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并且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且能够独立地进行简单的平均分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同学们独立地进行平均分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一些实物,比如苹果、糖果等等,以及一些分拣工具,如剪刀、小刀等等。

同学们则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学具,比如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给同学们展示一些实物,比如苹果,然后提问:“如果我们要把这只苹果分给你的同桌,你会怎么分?”引导同学们思考。

2. 讲解:接着我会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并且演示如何将一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桌。

3. 实践:然后我会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些糖果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主要是一些关键词,如“平均分”、“分一分”等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学具,将一些物品(如糖果、苹果等)平均分给自己的同桌。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比如一些关于平均分的数学故事,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平均分。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物平均分的操作理解在教案的引入部分,我会使用实物苹果来提问如何分给同桌,这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通过直观的物品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二年级数学下册七收集与整理1分一分(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七收集与整理1分一分(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95页例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十九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统计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学生答:唱歌、跳舞……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舞的人数最多……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解清楚了吗?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

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表格里。

学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你有什么感受?教师:对,在统计过程中,画“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会经常用到。

三、尝试运用,深化对统计的理解:教师:刚才我们统计了班上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节目的人数,大家表现得真棒!现在,森林里的兔妈妈想了解它的孩子们谁采集的蘑菇的朵数最多,同学们能帮兔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3的信息)教师:要知道它们1天分别采了多少应怎么办?教师:好!你们根据图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分一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分一分(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分一分(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读写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2. 分数的读写3. 分数的简单计算4. 分数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个苹果可以怎么分?2. 学生回答:可以平均分成两份、四份等。

3. 教师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就是一个分数。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教师示范分数的读写方法,学生跟读并模仿。

3. 教师讲解分数的简单计算,如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分数的计算方法。

三、合作交流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解答。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小组汇报解答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分数知识的小测验,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在合作交流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要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数的概念及其读写方法分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理解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二下《分一分,数一数》教案(公开课)

最新西师大版数学二下《分一分,数一数》教案(公开课)

7.2 分一分,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4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和练习十八3--5题,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提示: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多种不同的分类活动,并根据每项活动内容采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参与等活动形式,通过整理书包、整理衣物、分卡片、找不同的图形等活动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表达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学习用符表示统计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了解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克服统计活动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学习用符表示统计的物体。

难点:学习用符表示统计物。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水果图片。

学生准备:每人1套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出例如2情境图的学具卡片,并杂乱地堆放)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可口的水果,喜欢吗?看看有哪些水果呢?(香蕉、梨、桃、苹果。

)教师:对于这些水果的堆放,你有什么感受? (放得不整齐,放得乱七八糟的等。

)方便我们数出每种水果的数量吗? (不方便。

)教师:确实,像这样乱七八糟的放在一起很不便于我们观察。

那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整理这些水果图片,把这些图片来分一分,数一数。

板书课题:分一分,数一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摆放杂乱的水果图片,感受这样杂乱地堆放,不利于清楚地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个,激发学生分类和摆一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1)探究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怎样才能知道这些水果各有多少个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把这些水果先分类,然后再数出每种水果有多少个。

(2)那现在请小朋友们用水果图片分一分吧,边分边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开始吧!教师巡视,在这过程中,请两位孩子到黑板上分一分,一种是直接分类的,一种是分好类后整齐地摆放的。

分一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分一分(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一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教案标题:分一分教材: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一分”的概念,知道分数的基本组成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分数的概念。

二、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分数的定义,分数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组成。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3/4等。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分数的读写。

三、分数的简单计算(10分钟)1. 教师讲解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2.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过程。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分数计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些分数的计算题目。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分数计算的能力。

2. 通过作业批改,评价学生对分数计算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在巩固练习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作业布置环节,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的计算题目,巩固学生对分数计算方法的掌握。

整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和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收集与整理 分一分 数一数|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收集与整理 分一分 数一数|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收集与整理分一分数一数|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围绕“收集与整理”展开,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将物体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

学生将通过“分一分”和“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初步的数据处理能力,为日后的统计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分类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将物品按照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整理。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收集信息和数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细心观察的习惯,增强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并且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据的整理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各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小物品,如塑料珠、小玩具等。

- 准备分类用的容器或盘子。

- 准备记录用的表格或纸。

教学过程1. 导入: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分类的概念,例如衣服按照颜色分类,书籍按照大小分类等。

2. 探究活动: 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小物品,让学生尝试按照颜色、形状等标准进行分类。

3. 数据整理: 在分类完成后,引导学生如何记录每种分类的数量,并尝试用表格或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4. 讨论与分享: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结果,讨论不同分类方法的优缺点。

5. 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方法和步骤,并强调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分一分”和“数一数”进行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分类的基本概念。

- 分类的方法和步骤。

- 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两部分:1. 家庭作业:学生在家中找到可以分类的物品,进行实际操作,并记录下来。

2. 思考题:学生思考除了颜色和形状外,还可以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对分类概念的理解程度。

-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13)-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13)-西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13)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13)西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第13课时,主题是"分一分"。

这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材中给出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操作的道具,如水果、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分一分水果,让学生们感受到分一分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例题,讲解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们动手实践,通过分一分卡片、水果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注意点。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用所学知识,分一分家里的水果,并把分的过程和结果画下来。

2. 请家长们协助,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分一分玩具、书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分一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运用所学知识,比如分一分家里的物品,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这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一分 (13)西师大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实践操作的分一分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的分一分的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环节让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际进行分一分操作,从而加深对分一分概念的理解。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6.1《分一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读写分数,并能够将分数与实际生活中的物品联系起来。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如比较大小、加减运算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分数是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组成的,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2. 分数的读写:分数的读法是先读分母,中间加“分之”,最后读分子;分数的写法是在分子和分母之间加上一条横线。

3. 分数的运用: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2. 采用讲解法,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和运用规则。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让学生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和运用规则。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讲解分数的比较大小、加减运算等。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分数现象,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2. 在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和运用规则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

3.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4.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在课后作业环节,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分一分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 分一分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份,并了解分数的概念。

首先,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物体或一个集合分成几份,并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然后,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并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最后,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并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2.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3. 让学生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2.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物体或集合,用于展示如何将整体分成几份。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物体或集合,让学生观察如何将整体分成几份。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分成几份。

2. 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并展示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然后,教师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并展示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分成几份。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进行练习。

学生可以通过将物体或集合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表示来进行练习。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板书设计:1. 板书分一分2. 板书内容: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计算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物体或集合,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

同时,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提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用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讲解和练习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收集与整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收集与整理西师大版

收集与整理内容:教材第90-91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八第1题--(1)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重点: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整理的方法。

教法: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收集与整理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经历收集与整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发生知识冲突,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以此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

学法: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在实践探索中找出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整理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纽扣和水果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平时你们在家会自己收拾房间吗?1.课件出示两个房间图片。

(一个凌乱、一个整齐)师:你更喜欢哪个房间?为什么?生汇报师:所以不管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学会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收集与整理。

2(板书课题)二、新授1例1(合作分类)师:请看大屏幕,这里有许多的纽扣,说说你看了这幅图的感受。

生:乱糟糟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分类整理一下吧!在动手分类之前老师有以下几点要求:(课件)(师巡视——寻找展示学生,从单一标准到双重标准)(抽生展示)师:你按什么标准分的?分成了几类?生:我是按颜色分的。

(板书)黄色纽扣有7颗,灰色纽扣有5颗。

师:这样放好吗?(教师将同样颜色不同形状的的纽扣交叉放)生:可以,按颜色分只看颜色不看形状。

师:还有其他分类吗?(抽单一标准的学生)生:我是按形状分的。

(板书)分成了圆形纽扣和方形纽扣。

师:这样放可以吗?(教师将同样形状不同颜色的的纽扣交叉放)生:按形状分只看形状不看颜色。

师:能不能在颜色和形状的基础上再细分呢?生:我是既按颜色又按形状分。

(板书)灰色的圆形纽扣有2颗,黄色的圆形纽扣有2颗,灰色的方形纽扣有3颗,黄色的方形纽扣有5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一)-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数数(一)-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数(一)”。

课程将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数的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数数活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数数活动,学生能够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并能将数数的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计数器、数数卡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 学具:学生自带的计数器、数数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数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数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采用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地展示数数的方法和步骤。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数练习,让学生在课后完成。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难点是否解决,教学过程是否顺畅,以及学生的反馈和参与情况。

根据反思的结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本教案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深入理解数的概念,并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

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和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单元《分一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第六单元《分一分》(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一分》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一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分一分》是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除法》的第一课。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平均分以及怎样平均分。

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情境——实际操作——想一想——分一分——巩固练习这样几个层次,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牵引。

上好这节课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1.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碰到平均分的机会很多,所以已粗浅的接触了此类知识,脑海中已经有了浅略的表象,这是学习本课的基础,但学生的这种经验却是无系统、杂乱的,概括和升华学生原有“平均分”的经验也是本课的重要目的。

2.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了动手把物品进行简单分类的经验,同时通过本册表内乘法单元的学习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能力基础。

3.二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游戏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在玩中建立起知识结构。

三、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在分一分的过程中,经历不同分法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掌握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

3.了解平均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平均分的应用价值,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在深入钻研教材,以及全面了解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情况以后,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掌握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确立为理解平均分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6.1《分一分》(教案)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6.1《分一分》这一课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我打算使用西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讲解第61页的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如何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运算。

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比较和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实物,如苹果、饼干等,以及一些分数的卡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看看他们手上的苹果,然后把苹果分成两份,让学生明白分数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用卡片上的例子,讲解如何进行分数的运算,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乘除。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把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写上去,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数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以及运算规则至关重要。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的实物展示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一步。

通过将苹果分成两份,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本质——即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值。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并为后续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讲解环节中使用的分数卡片也是我特别关注的细节。

这些卡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分数,还能够让他们通过实际的操作,比如交换卡片或者合并卡片,来加深对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分一分、记一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分一分、记一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 分一分、记一记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第三节的“分一分、记一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分数中的分子和分母,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学会用分数表示一些常见物品的分割。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表示物品分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2. 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准确地表示物品分割。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学习用品、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通过PPT展示一些常见物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品的特点。

b. 提问: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些物品的分割?2. 探究新知a. 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分数的组成。

b. 讲解分数的概念,明确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c. 示范分数的读写方法,引导学生跟随读写。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每组一张彩纸,用剪刀将彩纸分割成不同的形状。

b. 学生用分数表示自己组的分割结果,并在黑板上展示。

4.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b. 提问:如何用分数表示物品分割?5. 课后作业a.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家里的一些物品分割,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1. 分数的概念: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表示物品分割的一种数学方法。

2. 分数的读写方法:先写分子,再画分数线,最后写分母。

3. 实践操作:用分数表示物品分割。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家里的一些物品分割,写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讲解、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用分数表示物品分割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提高了数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分一分 认识图形《分一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分一分 认识图形《分一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教案:《分一分》年级:一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西师大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图形,了解图形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分类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图形的分类方法。

2. 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图形卡片、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用图形卡片、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卡片,让学生找出相同形状的图形。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卡片,让学生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

4.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 教师引导学生用剪刀将图形卡片剪下来,并按照形状分类。

4.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和分类方法。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引导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和分类方法。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卡片,让学生找出相同形状的图形。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卡片,让学生找出不同形状的图形。

4.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新】西师大版年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分 一 分》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年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 《分 一 分》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2,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1.教师:刚才,通过分小圆片,我们知道了每份分得同样 多就是平均分。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小棒,要把它们平均分成3 分,可以怎么分?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分的过程 (2)指名台前展示分法:每次每份分1支,4次分完;每次 每份分2支,2次分完;每次每份分4支,1次分完...... (3)集体订正
七、课堂练习
1. 10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
)个。
2.
一共有8个西红柿,平均分成4份,每份( )个。
3.12串葡萄,每盘放6串,可以放几盘?每盘放2串可以放几盘?
每6串圈一次,圈了2次,分成(
)份。
每2串圈一次,圈了6次,分成(
)份。
每3串圈一次,圈了4次,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份。
每盘放6串或每盘放2串就是按照每6串或每2串分一份,看能 分成几份。
动脑筋,能借助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思考,他的这种方 法你们学会了吗?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3)学生之间进行。
5.教师:刚才在分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每次每份分1支,4次 分完;有的同学每次每份分2支,2次分完,这些方法比较麻烦,
如果我们借助乘法的知识来思考,就可以直接想出每份是多少 了,而不是盲目地分了。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 分一分》板书
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学 情境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提高 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课堂之上 ,教师大 胆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 教学过程中,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无一不是学生在主动探索与操作,正 因为教师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主动学习、动 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 主动体验,在教师创造的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一 定的开发。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   ︳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数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基本的数数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2. 数数的应用:找出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找出教室里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数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数数的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数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数方法。

3. 活动一: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出可以数数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例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4. 活动二:分组进行数数比赛,看哪个小组数得又快又准确。

5. 总结:让学生分享数数的心得体会,总结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互动情况,以及数数的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数数练习,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数数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通过数数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数数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活动一:让学生在教室内找出可以数数的物品,进行数数练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分一分|西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分一分|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第二节“分一分”。

课程内容围绕分数的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感知分数的意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写、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是由分子、分母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分数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意义的理解。

2. 分数大小的比较。

3. 实物操作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分数卡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的组成,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来感知分数的意义。

3. 活动实践:分组进行实物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4. 巩固练习:进行分数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使用图表、颜色等方式来增加视觉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寻找可以表示分数的实物,并尝试进行分数的比较。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本教案根据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内容严谨,注重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具学具,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需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分一分,数一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4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和练习十八3--5题,认识象形统计图。

教学提示: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多种不同的分类活动,并根据每项活动内容采用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参与等活动形式,通过整理书包、整理衣物、分卡片、找不同的图形等活动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学习用符号表示统计的物体。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了解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克服统计活动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学习用符号表示统计的物体。

难点:学习用符号表示统计物。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套水果图片。

学生准备:每人1套水果图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出示例2情境图的学具卡片,并杂乱地堆放)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可口的水果,喜欢吗?看看有哪些水果呢?(香蕉、梨、桃、苹果。

)教师:对于这些水果的堆放,你有什么感受? (放得不整齐,放得乱七八糟的等。

)方便我们数出每种水果的数量吗? (不方便。

)教师:的确,像这样乱七八糟的放在一起很不便于我们观察。

那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整理这些水果图片,把这些图片来分一分,数一数。

板书课题:分一分,数一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摆放杂乱的水果图片,感受这样杂乱地堆放,不利于清楚地知道每种水果有多少个,激发学生分类和摆一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1、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1)探究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水果图)怎样才能知道这些水果各有多少个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把这些水果先分类,然后再数出每种水果有多少个。

(2)那现在请小朋友们用水果图片分一分吧,边分边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开始吧!教师巡视,在这过程中,请两位孩子到黑板上分一分,一种是直接分类的,一种是分好类后整齐地摆放的。

(3)集体汇报。

(4)教师小结:像这样把水果进行分类,并整齐地摆放,让大家能一眼看出每种水果的多少。

(5)现在请小朋友们像这样重新把这些水果图摆一摆,注意在摆的时候,我们要整齐地从下往上摆。

(教师示范)开始吧!(6)现在请小朋友们在括号里填出每种水果的数量。

2、用符号统计教师:如果没有水果卡片,我们又怎么办呢? 4人小组里想想办法吧!学生汇报。

学生1:一个一个地画出水果图。

学生2:用○代替水果卡片。

……教师:一个一个地画出水果图这样太慢了,用符号○、△等是不是更简洁呀?教师:那现在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从下往上整齐地画符号进行统计,开始吧!全班汇报。

教师展示几个小朋友的统计图,并问一问学生,他图中的符号分别代表什么水果。

教师:老师也用符号画了图,我们一起去看看。

(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下面摆出4种水果图片。

)我用○来代表水果图片,香蕉有两根就在它的上面从下往上画出2个○,梨有3个,就在它的上面画3个○,以此类推。

这个统计图小朋友们看懂了吗?教师从图中任意指出几个○,问问学生代表什么水果。

引导学生要根据下面的水果图片去判断图中的○代表什么水果,请学生将各种水果的数量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学生填空。

) 观察:谁来说一说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 (苹果最多,香蕉最少。

)对比两种方法。

①刚才我们用实物和符号分别都表示了水果的数量,比一比,你认为用“实物摆一摆”和用“符号画一画”哪种方式更方便呢?为什么? (用“符号画一画”更加方便。

)②用符号表示这些水果更加清晰、简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去经历收集与整理数据的过程,感受通过对一个一个的数据进行整理而得到了整理的结果,并对整理方法进行比较,感受用符号统计更加清晰、简明,并初步感受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巩固新知:1、课堂活动第2题(1)二(1)班第1组的小朋友在美术课上搜集了很多小动物的图片,我们一起去看看。

(2)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同学们整理出来的小动物卡片,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我知道了小猫图有7张,小狗图有5张,小兔图有3张,小鸭图有4张。

学生2:我知道了小猫图最多,小兔图最少。

……(3)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请你们将动物图片的张数填在括号里。

(4)刚才我们学习了用符号来表示我们要整理的物品,看看这次小女孩用什么符号来代表动物图片呢? (△。

)你能帮她完成这张图吗?开始吧!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并提醒全班孩子,注意从下往上画,并把△对整齐。

(5)展示几个同学的统计图。

(6)图画好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哪种动物卡片的数量最多?哪种最少? (小猫图最多,小兔图最少。

)(7)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一些加减法的问题,教师及时请学生列式解答。

注意提示学生把问题回答完整。

)2、练习十八第3题(1)我们再来看看红光小学开展先进班集体评选的活动。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完成下面的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

3、练习十八第4题(1)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挑战挑战,去看看小灰兔、小白兔、小黑兔采蘑菇的情况。

请你仔细观察,完成下面的填空。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汇报。

(4)根据你获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学生提问题并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从图中分析数据的能力和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练习十八第5题。

(1)今天小朋友们都学得很好,下面利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在小组内来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好吗?我们来调查小组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

(2)小组合作完成。

(3)根据调查结果用符号表示1个同学,并排一排。

(4)全班汇报(选择几组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查活动,不仅对知识进行巩固,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学有所用,并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达标反馈:答案:(1)略,(2)4 5 6 5 (3) 1 1 五、课堂小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布置作业:2、先计算再统计。

21÷7= 500+320= 6×7=480-80= 3×8= 2×6=42÷6= 300+250= 350-200=81÷9= 24÷6= 45÷5=780-700= 360+400= 420-220=18÷4= 65÷8= 7×9=(1)填一填。

算式加法算式减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是题数(2)()算式最多,()算式最少,()算式和()算式一样多。

答案:1、(1)12 8 10 (2)晴雨(3)10(4)4(5)22、(1)3 4 4 7 (2)除法加法乘法减法板书设计:收集和整理----分一分、数一数【设计意图:利用在黑板上贴实物图和符号两种方式,直观展示利用分一分、数一数的方式,进行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资料包:教学资源:利用分类统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例题:小东家来客人了,爸爸妈妈分头去买菜。

爸爸买了:山药、黄瓜、排骨、西红柿、苦瓜、鱼、茄子、鸡。

妈妈买了:芹菜、茄子、土豆、苦瓜、卷心菜、排骨、洋葱、冬瓜、羊肉,如果这些菜中买重的肉类要放到冰箱里,应怎么放?分析:1、买重的菜有:茄子、苦瓜、排骨。

2、这些菜中的肉类只有排骨。

解答:应把排骨放到冰箱里。

资料链接:1、符号化思想:符号化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用符号化的语言(包括字母、数字、图形和各种特定的符号)来描述数学的内容,这就是符号思想。

(2)符号化思想主要指人们有意识地、普遍地运用符号去表述研究的对象。

《课程标准》指出: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并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理解符号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有符号表示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在前半部分。

2、人民币的面值:现在中国人民币一共发行的人民币面值如下: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值,分别为,壹圆、伍圆、拾圆、贰拾圆、伍拾圆、壹佰圆、贰佰圆、伍佰圆、壹仟圆、伍仟圆、壹万圆、伍万圆。

第二套人民币共11种面值,分别为,壹分、贰分、伍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叁圆、伍圆、拾圆。

第三套人民币共10种面值,80补印53版壹分、贰分、伍分。

发行了,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伍圆、拾圆。

第四套人民币共9种面值,分别为,,壹角、贰角、伍角、壹圆、贰圆、伍圆、拾圆、伍拾圆、壹佰圆。

第五套人民币共6种面值,分别为,壹圆、伍圆、拾圆、贰拾圆、伍拾圆、壹佰圆。

3、统计小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发生在二战期间,并且都是盟军方面机智的统计学家,数学在二战期间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今天说的是统计。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地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求助于统计学家。

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

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很肯定地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第二个故事与德国坦克有关。

我们知道德国的坦克战在二战前期占了很多便宜,直到后来,苏联的坦克才能和德国坦克一拼高下,坦克数量作为德军的主要作战力量的数据是盟军非常希望获得的情报,有很多盟军特工的任务就是窃取德军坦克总量情报。

然而根据战后所获得的数据,真正可靠的情报不是来源于盟军特工,而是统计学家。

统计学家做了什么事情呢?这和德军制造坦克的惯例有关,德军坦克在出厂之后按生产的先后顺序编号,1,2,…,N,这是一个十分古板的传统,正是因为这个传统,德军送给了盟军统计学家需要的数据。

盟军在战争中缴获了德军的一些坦克并且获取了这些坦克的编号,现在统计学家需要在这些编号的基础上估计N,也就是德军的坦克总量,而这通过一定的统计工具就可以实现。

看过这两个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对统计有了更大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