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 防火堤 标准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c728f8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4.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储罐区是各类石化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必不可少的设施,储罐区的防火堤设计是确保储罐区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本文将从设计规范的角度出发,探讨储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规范。
一、防火堤的基本要求1. 防火堤应完全包围储罐区,具备防火抗爆炸能力。
2. 防火堤应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结构,避免火灾蔓延。
3. 防火堤的高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以抑制火势蔓延。
4. 防火堤应具备防雷电、防静电等功能,以防止点火源的产生。
二、防火堤的设计参数1. 防火堤的高度:高度应根据储罐类型、储罐数量等因素确定,通常建议不低于储罐高度的1.5倍。
2. 防火堤的宽度:宽度应根据储罐体积、距离等因素确定,通常建议不低于储罐半径的1.5倍。
3. 防火堤的厚度:厚度应满足结构强度要求,通常建议不低于30厘米。
4. 防火堤的土方开挖及回填:土方开挖时应留意地下管线、电缆等,回填土应经过充实、夯实等工艺处理,以确保土体的稳定性。
三、防火堤的结构设计1. 防火堤应采用耐火材料进行结构设计,如混凝土、耐火砖等。
2. 防火堤应具备防漏堤功能,可采用防渗漏材料进行处理。
3. 防火堤应具备防破堤功能,可采用加固措施,如设置加强钢筋等。
4. 防火堤应具备通风功能,可设置通风孔、通风系统等,以避免积水、沼气等产生。
四、防火堤的维护管理1. 防火堤应定期检查,及时修复破损、裂缝等问题。
2. 防火堤应定期清理,保持防火堤内外的清洁。
3. 防火堤应进行可燃物清理,如杂草、垃圾等,以防止火源引发事故。
4. 防火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防火堤的有效运行。
综上所述,储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规范包括:基本要求、设计参数、结构设计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储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规范的严格执行,能够有效提高储罐区的防火抗爆炸能力,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f2136e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b.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本文介绍了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文说明。
其中,油罐组防火堤的布置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包括油罐罐壁到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侧堤脚线之间留有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等。
此外,油罐区成组布置时,需要考虑油罐容量大小、数量以及布置的排数等因素。
为了控制火灾范围和损失,规定油罐组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油罐组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积。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油品,也有不同的布置规定。
例如,储存丙B类油品的油罐可以布置成4排,以节约用地和投资。
总之,储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规范对于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需要严格遵守各项要求,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浮顶罐(包括内浮顶罐)因为浮顶下面基本上没有气体空间,所以不容易发生爆炸。
即使发生爆炸,也只会将浮顶盘掀掉,不会破坏油罐的下部。
因此,油体流出油罐的可能性较小,即使有些油体流出,其量也不会太大。
对于浮顶罐来说,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应该规定不少于最大储罐容积的二分之一,这样比较安全。
防火堤的高度下限规定为1.0m,是为了防止消防水及泡沫液外溢,同时也是为了限制罐组占地面积过大。
防火堤的高度上限规定为2.2m,从外侧计算,主要考虑满足消防操作视野的要求。
同时,也考虑到单罐容积和储罐组容积越来越大,储罐区占地面积急剧增加,为了减少占地,并尽可能增大防火堤的有效容积。
根据隔堤的定义及其功能,将隔堤的高度规定为0.5~0.8m是合适的,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简化了结构尺寸。
国外NF-PA 30 1990年版规定隔堤的高度为450mm。
为了统一计算方法,本条给出了防火堤有效容积的计算公式。
公式中各参数的图示见图1.防火堤内场地地面设计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
因此,本次制订根据调研结果分别对待。
对于大部分地区,为了排除雨水或消防水,堤内地面均应有不小于0.5%的设计地面坡度。
调研发现,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地区,在降雨或喷淋试水后地面产生沉降或膨胀,可能危害到储罐和防火堤的基础安全,所以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水害。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8c2bce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2.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是一个特殊的工业区域,其中充满了易燃易爆的物质,为了避免发生火灾,储罐区的防火堤的设计规范尤为重要。
首先,储罐区防火堤应建在储罐区外,防火堤应具备足够的阻燃效果,如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砌块嵌垫等建筑技术。
同时,建设防火堤时还需要利用水池,用于放置灭火车,方便抢险救灾。
其次,储罐区防火堤的铺设也有讲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铺设,选择良好的储罐区自然环境,选择风流平缓,地面平整的地块,做到无垂直及水平坡度。
同时,防火堤的外围还需要围以防火防护挡墙,墙板材质可以根据火场的严重性作出不同的选择。
此外,储罐区防火堤设计必须根据辖区内储罐区的特点,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来把控,有时也可以考虑建设一个沙化挡土堤等沙堤,保护储罐区的安全。
总的来说,储罐区的防火堤的设计规范需要根据现场条件严格进行划分,为了避免出现火灾,以达到有效防护储罐区以及附近环境的目的。
储罐防火堤知识
![储罐防火堤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c6b2365a8102d276a22fa0.png)
储罐防火堤基本要求1、防火堤、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且必须密实、闭合。
2、沿无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5m;沿土堤或内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土堤内侧或培土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
AM,且沟内应有防渗漏的措施。
沿防护墙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 m.3、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
防火堤内侧高度大于等于1.5 m时.应在两个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
隔堤、隔墙亦应设里人行踏步或坡道。
4、规定油罐组防火堤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油罐组内一个最大油罐的容积是合适的。
5、浮顶罐(包括内浮顶罐),因浮顶下面基本上没有气体空间,不易发生爆炸。
即使发生爆炸,也只能将其浮顶盘掀掉,不会破坏油罐的下部,所以油体流出油罐的可能性小,即使有些油体流出,其量也不大。
故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对于浮顶罐来说,规定不应小于最大储罐容积的二分之一是安全的。
6、防火堤内有效容积对应的计算液面是液体外溢的临界面,故防火堤顶面应比计算液面高出0.2m,防火堤高度下限规定为1.O m,是为了防止消防水及泡沫液外3s溢,同时也是为了限制罐组占地面积过大。
7、防火堤高度上限规定为2.2 m,且从外侧计算,主要考虑满足消防操作视野的要求,同时也考虑到单罐容积和储罐组容积越来越大,储罐区占地面积急剧增加,为了减少占地,并尽可能增大防火堤的有效容积。
根据隔堤的定义及其功能,将隔堤的高度规定为0.5 -0.8m 是合适的,既满足功能要求,又简化了结构尺寸。
国外NF-PA 30199。
年版规定隔堤的高度为450mm.8、储罐间距要求注:1. 表中D为相邻较大罐的直径,单罐容积大于1000m3的储罐取直径或高度的较大值;2. 储存不同类别液体的或不同型式的相邻储罐的防火间距应采用本表规定的较大值;3. 现有浅盘式内浮顶罐的防火间距同固定顶罐;4. 可燃液体的低压储罐,其防火间距按固定顶罐考虑;5. 储存丙B类可燃液体的浮顶、内浮顶罐,其防火间距大于15m时,可取15m。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a487d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d.png)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1 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储罐组防火堤高度的一般原则和计算方法等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储罐组防火堤高度计算;石油库工程可参照执行。
1.3 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 计算规定2.1 一般原则2.1.1 储罐组防火堤高度的计算,应符合GB 50160 的有关规定。
2.1.2 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场地较为平坦的储罐组的防火堤高度的计算。
2.1.3 本计算方法不适用于储罐组内只需局部地面上存液即可满足防火堤内所需有效容积的防火堤高度计算。
2.2 计算方法2.2.1 防火堤内平均存液面高度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当储罐组内均为固定顶罐时,采用公式(2.2.1-1);当储罐组内均为浮顶罐时,采用公式(2.2.1-2);当储罐组内兼有固定顶罐和浮顶罐时,可按公式( 2.2.1-1)及(2.2.1-2)分别计算后,取其大值。
式中:h—储罐破裂时防火堤内平均液面高度,m;V—堤内最大储罐(固定顶罐或浮顶罐)的公称容积,m³;F—防火堤内堤脚线范围内的面积,m²;F₁—堤内除一个最大储罐以外的其余储罐的面积之和,m²;F₂—堤内全部储罐的面积之和,m²。
2.2.2 防火堤的平均高度,应按计算的堤内平均液面高度h加0.2m 采用,且高度不应小于1m。
2.2.3 当防火堤各角点处的场地标高差较大时,堤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标高,以减少防火堤的工程量。
但防火堤顶各点应至少比计算的堤内平均液面高度h所对应的标高高出0.2m,且高度不应小于1m。
3 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及说明6.2.11罐组应设防火堤。
[条文说明]地上可燃液体储罐一旦发生破裂事故,可燃液体便会流到储罐外,若无防火堤,流出的液体即会蔓流。
为避免此类事故,故规定罐组应设防火堤。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6a7542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5.png)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储罐区是工业企业常见的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地方。
在储罐区中,防火安全问题一直是工业企业管理的重点。
关于储罐区的防火安全,防火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
防火堤的定义防火堤是指围在储罐群周围的一种低矮的堤坝,用于防止储罐区发生泄漏或火灾时,液体溢出到场地外。
防火堤的分类防火堤一般分为沉淀式防火堤、混凝土防火堤、柔性防火堤等多种类型。
沉淀式防火堤沉淀式防火堤是指通过挖掘一定深度的土坑并建立高垄w,使储罐周围的地面都高于罐面一定高度,使液体泄漏或漫溢时呈现流进去而不流出罐区。
因此,沉淀式防火堤需要场地有一定的高差条件,并适用于储存容器小、液体粘度大的储存库。
混凝土防火堤混凝土防火堤是指将混凝土灌注到固定的模具中形成,一般作为固定的储存容器防火墙使用。
混凝土防火堤结构牢固,不易移动,适用于大型储存罐。
柔性防火堤柔性防火堤由于具有柔性、可延展性和可移动性等可塑性特点,因此得名柔性防火堤。
柔性防火堤具有与容器自由变形同步的特点,缓冲撞击、震荡和消耗能量能力强。
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防火、安全、环保等领域。
其主要构成包括防火滚筒和防火毯,作为一种便携式防火设备,可快速配置、使用和拆卸。
防火堤的要求不同类型的防火堤存在各自的要求,但是核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基本要求1.围堤高度应当符合规定。
防火堤的高度要大于储罐底部,高度应超过预期的液位和防泄堤的容积。
2.底部宽度通常为4-5米。
3.所有防火堤的结构请参照当地建筑规定的建筑物设计制作。
4.防火堤的材料应当是非易燃材料。
5.防火堤应当放置在储罐四周1.5m内。
混凝土防火堤的要求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
2.防火堤应当复合C20标准尺寸。
3.底部和边缘的角度应平滑。
4.墙壁的厚度至少应为15cm。
柔性防火堤的要求1.底部材料应该防水,绝缘,更好是带有防滑功能。
2.底部最小直径应为1.5m。
3.底部应保持平坦,以避免滚动防火滚筒的倾斜。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cd1c1a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3.png)
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一、设计要求1.防火堤应满足罐区的防火隔离要求,能够有效地阻挡火焰蔓延。
设计时应考虑周围环境条件、容器容积、液体或气体的性质等因素。
2.防火堤的高度应根据容器高度确定,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容器高度的一半。
同时,还需考虑防火堤内的液体或气体溢出后的膨胀量,确保防火堤的高度足够承载这种压力。
3.防火堤的宽度应根据周围环境、容器数量和容器的间距确定,一般应大于或等于容器直径的一半。
同时,还需考虑防火堤内的液体或气体溢出后的扩散范围,确保防火堤的宽度足够承载这种扩散。
4.防火堤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可以选择混凝土、钢板、耐火砖等材料进行构筑,也可以采用防火涂料进行保护。
5.防火堤应考虑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在防火堤内的液体或气体溢出后能够及时排除,以降低火灾的危险性。
6.防火堤的维护和管理要求应明确,包括定期检查、修复和清洁等。
定期检查应包括防火堤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并保持防火堤的清洁和畅通。
二、设计步骤1.确定罐区的防火隔离要求,包括容器数量、容器高度、液体或气体的性质等。
2.根据防火隔离要求确定防火堤的高度和宽度,考虑容器溢出后膨胀量和扩散范围。
3.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防火堤的构筑,保证材料的耐火性能和结构的稳定性。
4.设计防火堤的排水系统,确保液体或气体溢出后能够及时排除。
5.进行防火堤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修复和清洁等。
三、设计注意事项1.在设计防火堤时应充分考虑容器溢出后的液体或气体扩散范围,确保防火堤的宽度足够承载扩散范围内的压力。
2.防火堤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材料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设计防火堤时应考虑罐区的排水系统,确保液体或气体的及时排除,以降低火灾的危险性。
4.防火堤的维护和管理工作要定期进行,确保防火堤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5.设计防火堤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9f7d95e168884868662d613.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50351-20051 总则1.0.1 为合理设计防火堤、防护墙,保障储罐区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地上储罐区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
不适用于非液态储罐区的设计。
1.0.3 储罐区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文档3 防火堤、防护墙的布置3.1 一般规定3.1.1 防火堤、防护墙的选用应根据储存液态介质的性质确定。
3.1.2 防火堤、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
且必须密实、闭合。
文档3.1.3 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宜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
当必须穿过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封连接的形式。
3.1.4 沿无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沿土堤或内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土堤内侧或培土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8m,且沟内应有防渗漏的措施。
沿防护墙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3.1.5 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
防火堤内侧高度大于等于1.5m时。
应在两个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
隔堤、隔墙亦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
3.2 油罐组防火堤的布置3.2.1 立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该罐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或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注:高架立式罐(指罐环梁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大于1.5m的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下述高度的一半;该高度等于罐壁高度与环粱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之和减去1.5m。
3.2.2 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
3.2.3 同一个油罐组内的总容量及油罐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固定顶油罐组及固定顶油罐与浮顶、内浮顶油罐的混合罐组,其总容量不应大于120000m3。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ce0aef6c85ec3a86c2c5e7.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XGB 50351-20051 总则1.0.1 为合理设计防火堤、防护墙,保障储罐区安全,制定本规X。
1.0.2 本规X适用于地上储罐区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
不适用于非液态储罐区的设计。
1.0.3 储罐区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X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可修编.- -可修编.3 防火堤、防护墙的布置3.1 一般规定3.1.1 防火堤、防护墙的选用应根据储存液态介质的性质确定。
3.1.2 防火堤、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
且必须密实、闭合。
3.1.3 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宜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
当必须穿过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封连接的形式。
3.1.4 沿无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沿土堤或内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土堤内侧或培土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8m,且沟内应有防渗漏的措施。
沿防护墙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3.1.5 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
防火堤内侧高度大于等于1.5m时。
应在两个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
隔堤、隔墙亦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
3.2 油罐组防火堤的布置3.2.1 立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该罐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或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注:高架立式罐(指罐环梁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大于1.5m的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下述高度的一半;该高度等于罐壁高度与环粱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之和减去1.5m。
3.2.2 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
3.2.3 同一个油罐组内的总容量及油罐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固定顶油罐组及固定顶油罐与浮顶、内浮顶油罐的混合罐组,其总容量不应大于120000m3。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2c2e4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2.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首先,在进行储罐区防火堤设计时,需要根据储罐的类型和数量确定
防火堤的类型和尺寸。
防火堤的类型主要有挡土墙、挡水墙和阻燃墙等,
而尺寸则需要根据储罐的容积和间距来确定。
一般来说,防火堤的宽度应
能容纳储罐爆炸后可能飞溅出的物料,并考虑到消防车辆的通行需要。
同时,防火堤的高度应足够抵挡任何可能蔓延至储罐的火焰。
其次,在防火堤的构造上,应选用阻燃材料,并采取相应的阻火措施。
防火堤的材料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岩石填充和植被等,其中,
混凝土是常用的防火堤材料,其具有很好的阻燃性和抗火性能。
在构造上,主要采用重力式结构或加固结构,以增加防火堤的稳定性和耐火性。
此外,还可以在防火堤内设置消防水池,用于供给消防灭火水源。
然后,在防火堤的维护管理上,需要定期检查其完整性和功能性。
防
火堤应保持干燥,不得有积水存在,以防止水溢出和冻结。
同时,还需要
保持防火堤周边区域的清洁,以避免可燃物积聚和火灾扩散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定期对防火堤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其防火功能的正常运行。
最后,在储罐区防火堤的设计上,还需要考虑人员疏散通道和消防通
道的设置。
储罐区应设置足够数量和宽度的人员疏散通道,以保证人员的
安全疏散。
同时,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以确保消防车辆的快速接近现场。
总之,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确保
其能够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保护储罐群的安全。
储存罐组防火堤的设置
![储存罐组防火堤的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c3acaf2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d.png)
储存罐组防火堤的设置储存罐组防火堤是一种用于保护储罐组的重要安全设施。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时,能够迅速控制火势,并阻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储存罐组防火堤的设置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标准、材料选择、建设要求等。
一、设计标准储存罐组防火堤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一般来说,国际上常用的标准有NFPA(美国国家消防协会)和API (美国石油学会)等。
这些标准对于储存罐组的布置、防火隔离距离、堤坝高度等有详细规定,设计时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二、材料选择储存罐组防火堤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一般来说,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铸铁、钢板等。
混凝土是最常见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而铸铁和钢板则具有较高的抗压能力和耐冲击性能,适用于承载大荷载和防止泄漏。
三、建设要求储存罐组防火堤的建设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堤坝形状和高度:防火堤的形状应考虑到火势蔓延的方向和程度,一般选择圆形或长方形。
堤坝的高度应根据所需的防火效果和设计要求确定。
2. 防渗措施:防火堤应采取防渗措施,以保证火灾发生时不会有泄漏物质渗漏出去。
可以采用地下防渗层、防渗垫和防渗墙等。
3. 排水系统:防火堤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以保证在发生泄漏或火灾时,可以迅速排除堤内的液体,减少火势蔓延和扩散的可能性。
4. 灭火装置:防火堤内应设置灭火装置,以防止火势蔓延到其他区域。
常用的灭火装置有水幕、喷雾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等。
5. 出入口设置:防火堤应设置合适的出入口,以便于检修和维护。
出入口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火势蔓延。
6. 监控和报警系统:防火堤内应设置监控和报警系统,及时监测堤内的情况,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于及时采取措施。
综上所述,储存罐组防火堤的设置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选择适合的材料,并满足建设要求。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储存罐组防火堤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起到保护人员和设施安全的作用。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8f3a99576eeaeaad1f33051.png)
围堰(cofferdam) .
术语和定义已采用
符合
3
第三条
3.1.1 防火堤、防护墙的选用应根据储存液态介质的性质确定。
3.1.2 防火堤、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且必须密实、闭
合。
3.1.3 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宜从防火堤、防护墙顶部跨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
序号
重点条款
法律要求
执行情况
是否符合
1
第一条
1.o.1 为合理设计防火堤、防护墙,保障储罐区安全,制定本规
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地上储罐区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中的防火
堤、防护墙的设计。不适用于非液态储罐区的设计。
1.0.3 储罐区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
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当必须穿过防火堤、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
并应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
封连接的形式。
一般规定已采用
符合
4
第三条
3.3.8 储罐组内的隔堤、隔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 压 力式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凝液储罐组,当单罐容量小
于5000m3,且储罐组总容量不大于6000m3时,可不设隔墙;当单
罐容量小于5000m3,且储罐组总容量大于6000m3时,应设置隔
墙,隔墙内储罐容量之和不应大于6000m3;当单罐容量大于或等
于5000m3时,应每罐一隔。
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液及其他储罐组
防 火 堤 、 防 护墙 的布置已采用
符合
5
第四条
4.1.1 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应在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46d1b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e.png)
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一、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目的和范围二、油罐区防火堤的设计要求1.设计原则:(1)保证油罐区防火堤的强度和稳定性;(2)控制火灾蔓延速度,防止火势扩大;(3)降低火灾带来的温度影响,保护周围设备和建筑;(4)确保消防设备的畅通和供水能力。
2.基本参数及防火堤形式:(1)油罐区防火堤应由防火墙和油罐湖组成。
(2)防火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容纳可能泄漏的油料。
(3)防火堤应围绕油罐区完整布置,形成封闭的防火区域。
3.防火墙的设计:(1)防火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
(2)防火墙的设计应满足抗火等级要求,并采用耐火材料进行施工。
(3)防火墙应具备一定的高度和宽度,以有效隔离油罐区和周围环境。
4.油罐湖的设计:(1)油罐湖的设计应考虑泄漏油料的容量,并采取防漏措施。
(2)油罐湖应具备合理的排水装置和泄漏收集装置。
(3)油罐湖的排水系统应能够迅速将泄漏物排出,以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害。
三、油罐区防火堤的施工要求1.施工材料的选择:(1)防火墙的主要材料应为耐火材料,具有耐高温和防火性能。
(2)油罐湖的材料应具备耐腐蚀性和防泄漏能力。
(3)其他施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相应的阻燃和耐高温性能。
2.施工工艺与技术:(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操作。
(3)施工现场的管理应科学合理,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四、油罐区防火堤的验收与监督1.验收标准与要求:(1)油罐区防火堤的验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防火墙和油罐湖的尺寸、强度、外观等应满足设计要求。
(3)防火堤的材料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监督与检查:(1)施工期间应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2)使用阶段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防火堤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关于SY0075—93油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的详细介绍,该规范的出台和实施对于预防油罐区火灾的发生,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f640bcf58f5f61fb7366693.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浏览次数:628日期:2010年3月15日11:14摘要: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条文说明]GB 50351-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03-17发布2005-07-01实施3.2 油罐组防火堤的布置3.2.1 本条规定油罐罐壁到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对于隔堤到油罐罐壁的距离,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操作要求确定,规范不再作出规定;对于高架立式罐的罐壁到防火堤内侧堤脚线的距离,以注解的形式加以规定。
3.2.2 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侧堤脚线之间留有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是考虑到消防作业时的通行要求,便于对事故油罐的各个侧面进行扑救,同时,也能减小事故油罐组对相邻油罐组的影响。
3.2.3 本条为油罐区成组布置的规定:1、2 随着石化工业的发展,油罐的容量越来越大,浮顶油罐单体容量已达150000m3,固定顶油罐也达到了20000 m3,所以适当提高油罐组总容量有利于采用大容量油罐,以减少占地。
3 一个油罐组内油罐数量越多,其发生火灾事故的机会就越多;单个油罐容量越大,火灾损失及危害就越大。
为了控制一定的火灾范围和火灾损失,故根据油罐容量大小规定了最多油罐数量。
4 油罐布置不允许超过2排,主要是考虑油罐失火时便于扑救。
如果布置超过2排,当中间一排油罐发生火灾时,因四周都有油罐,会给扑救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也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扩大。
储存丙B类油品的油罐(尤其是储存润滑油的油罐),其发生火灾事故的几率极小,至今没有发生过火灾事故,所以规定这种油罐可以布置成4排,以节约用地和投资。
3.2.4 油罐组防火堤内有效容积的规定,主要出发点是:1 固定顶罐,油品装满半罐的油罐如果发生爆炸,大部分是炸开罐顶,因为罐顶强度相对来说要小些,而且油气聚集在液面以上,一旦火灾爆炸,掀开罐顶是多见的,而罐底和罐壁则往往保持完好。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在19起油罐火灾导致油罐破坏的事故中,有18起是破坏罐顶的,只有1次是爆炸后撕裂罐底的(撕裂原因是罐内中心柱与罐底板焊死)。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4fb3f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9.png)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 -2005总则:1.为了合理设计防火堤和防护墙,保障储罐区的安全,制定了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地上储罐区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防火堤和防护墙的设计。
不适用于非液态储罐区的设计。
3.储罐区的防火堤和防护墙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防火堤和防护墙的布置:1.一般规定:1.防火堤和防护墙的选用应根据储存液态介质的性质确定。
2.防火堤和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并且必须密实、闭合。
3.进出储罐组的各类管线、电缆应从防火堤和防护墙顶部跨越或从地面以下穿过。
当必须穿过防火堤和防护墙时,应设置套管并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
也可采用固定短管且两端采用软管密封连接的形式。
4.沿无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沿土堤或内培土的防火堤内侧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土堤内侧或培土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8m,并且沟内应有防渗漏的措施。
沿防护墙修建排水沟时,沟壁的外侧与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0.5m。
5.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和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
防火堤内侧高度大于等于1.5m时,应在两个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
隔堤、隔墙亦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
2.油罐组防火堤的布置:1.立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该罐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油罐的罐壁至防火堤或防护墙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
注:高架立式罐(指罐环梁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大于1.5m的罐)罐壁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下述高度的一半;该高度等于罐壁高度与环粱顶面到场内地面距离之和减去1.5m。
2.相邻油罐组防火堤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
3.同一个油罐组内的总容量及油罐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固定顶油罐组及固定顶油罐与浮顶、内浮顶油罐的混合罐组,其总容量不应大于m³。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1ded5f0859eef8c75fbfb3a6.png)
储罐区的防火堤要求前言(1)火灾危险性为甲、乙、丙类的液体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防火堤,防止储罐爆炸起火时液体到处流散,造成火灾蔓延扩大。
由于防火堤貌似简单,往往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在实际设计中,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防火堤的设计浅谈几点认识与看法。
防火堤的设置条件(2)不是所有可燃液体储罐都需要设防火堤。
据现行有关规范规定,下列情况之一的储罐、堆场,如有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可不设防火堤:1.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储罐区。
近年沿海地区的新建港区大量出现棕榈油成品油罐区,该油品为食用油,闪点远大于120℃,属于比较安全的可燃液体。
出于运输成本考虑油罐区紧靠码头,用地十分紧张,因此,该类罐区往往不设防火堤,只设置了简易围堤,以保障基本安全。
2.桶装的乙、丙类液体堆场。
例如桶装润滑油等,为便于运输中转,往往不设防火堤。
3.甲类液体半露天堆场。
这类半露天堆场常常是一些有盖无墙的棚房,例如液化石油气实瓶间,一般不设防火堤。
除了上述几类情形,根据现行国家规范的有关规定,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燃烧材料的防火堤。
防火堤的基本要求(3)防火堤的根本目的是临时存放围堤内储罐的事故漏油,防止漏油到处流淌,因此,它的基本要求有两个:其一是防火堤有效容积应能容纳事故漏油;其二是防火堤的设计强度应能承受所纳油品的静压力。
简单地说,就是要满足“装得下”和“装得稳”的要求。
防火堤的有效容积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以下简称《建规》)和《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以下简称《石规》都有明确规定:1.对于固定顶罐,不应小于最大罐容量;2.对于内、外浮顶罐,不应小于最大罐容量的一半;3.当固定顶罐与内、外浮顶罐布置在同一组时,取上述两款最大值;4.对于半地下油罐,规定同上,但油罐容量按其高出地面那部分与容量计算。
另外,《建规》和《石规》都规定,防火堤的实际高度(H)应比计算高度(Hj)高出0.2m,也就是说,防火堤的有效容积是指防火堤0.2m 以下的实际容积,即H=Hj+0.2(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装置生产过程中,不直接参加工艺过程,但又需要紧靠装置设置的某些原料或成品等装置储罐,当其总容积:可燃液体储罐不大于1000m3时,其与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按照:甲B、乙A类装置储罐与介质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工艺设备(甲B、乙A类)不应低于9m;甲B、乙A类工艺装置与控制室、变配电室、化验室、办公室、生活设备距离不应小于15m,与可燃气体压缩机不应小于9m。
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场,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
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及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1的规定。
其中,甲、乙类液体罐区的总储量200m3≤V<1000m3时,与一、二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与三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四级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者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照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
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2的规定。
其中,甲、乙类液体单罐容量V≤1000m3
的地上式固定顶罐,罐距不应小于0.75D,浮顶储罐不应小于0.4D,卧式储罐不应小于0.8m。
设置充氮保护设备的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浮顶罐的间距确定。
当单罐容量V≤1000m3且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甲、乙类液体地上式固定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
甲、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立式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5、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周应设置不燃烧防火堤。
防护堤的设置应符合《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的规定:
1.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2.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
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卧式储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3.含油污水排水管应在防火堤的出口处设置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隔离装置。
4.防火堤的设计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且其高度应为1.0~2.2m,并应在防火堤的适当位置设置灭火时便于消防队员进出防火堤的踏步。
6、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7的规定。
其中,甲、乙类液体拱顶罐距离泵房不应小于15m,距离汽车装卸鹤管不应小于20m。
总储量小于等于1000
m3的甲、乙类液体储罐,其防火间距可以减少25%;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m。
7、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厂内铁路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8的规定。
其中,甲、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一、二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不得小于14m,三级不得小于16m,四级不得小于18m,厂内铁路线不得小于20m,距离泵房不得小于8m。
8、甲、乙、丙液体储罐与厂内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表4.2.9的规定。
其中,甲、乙类液体储罐与厂内铁路线中心线不应小于25m,与厂外道路路边不应小于20m,与厂内主要道路不应小于15m,与厂内次要道路路边不应小于10m。
4.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2.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1的规定。
表4.2.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m)
注:1 当甲、乙类液体和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储罐区时,其总储量可按1m3甲、乙类液体相当于5m3丙类液体折算;
2 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最近的储罐外壁、堆垛外缘算起,但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建筑物的距离
不应小于10.0m;
3 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半露天堆场和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
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且甲、乙类液体储罐区,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规定增加25%;
4 浮顶储罐区或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5 当数个储罐区布置在同一库区内时,储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储量的储罐区与四级
耐火等级建筑之间防火间距的较大值;
6 直埋地下的甲、乙、丙类液体卧式罐,当单罐容积小于等于50m3,总容积小于等于200m3时,与
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50%;
7 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在10MV A以上的室外变、配电站以及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
4.2.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
表4.2.2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m)
注:1 D为相邻较大立式储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
2 不同液体、不同形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规定的较大值;
3 两排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4 设置充氮保护设备的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浮顶储罐的间距确定;
5当单罐容量小于等于1000m3且采用固定冷却消防方式时,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顶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
6 同时设有液下喷射泡沫灭火设备、固定冷却水设备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沫灭火设备时,
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地上式储罐不宜小于0.4D;
7 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当储罐容量大于1000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当
储罐容量小于等于1000m3时,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4.2.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组内储罐的单罐储量和总储量不应大于表4.2.3的规定;
2 组内储罐的布置不应超过两排。
甲、乙类液体立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2.0m,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8m;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限;
3 储罐组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组内储罐的形式和总储量折算为相同类别的标准单罐,并应按本规范第4.2.2条的规定确定。
表4.2.3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分组布置的限量
4.2.4 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区的每个防火堤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
沸溢性液体储罐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内。
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与地下式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内,且地上式、半地下式、半地下式储罐应分别布置在不同的防火堤内。
4.2.5 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周应设置不燃烧体防火堤。
防火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火堤内的储罐布置不宜超过2排,单罐容量小于等于1000m3且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不宜超过4排;
2 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3 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
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卧式储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m;
4 防火堤的设计高度应比计算高度出0.2m,且其高度应为1.0~2.2m,并应在防火堤的适当位置设置灭火时便于消防队员进出防火堤的踏步;
5 沸溢性液体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每个储罐应设置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6 含油污水排水管应在防火堤的出口处设置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隔离装置。
4.2.6 甲类液体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和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区),当采取了防止液体流散的设施时,可不设置防火堤。
4.2.7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其泵房、装卸鹤管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7的规定。
注:1 总储量小于等于1000m3的甲、乙类液体储罐,总储量小于等于5000m3的丙类液体储罐,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2 泵房、装卸鹤管与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5.0m。
4.2.8 甲、乙、丙类液体装卸鹤管与建筑物、厂内铁路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8的规定。
4.2.9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9的规定。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