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正式版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7365d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39.png)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浇铸作业的安全,规范操作行为,提高作业质量,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浇铸作业现场的操作人员,包括生产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浇铸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操作证书,并严格遵守本规程的规定进行作业。
第四条浇铸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应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并掌握相关安全操作知识。
第二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五条浇铸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勘察,了解浇铸方案、结构要求、操作流程等内容。
第六条作业人员应检查浇铸设备的工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七条在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检查浇铸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符合要求。
第八条浇铸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垃圾、障碍物等,确保作业环境整洁。
第九条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耳塞等,保障自身安全。
第三章浇铸作业的操作流程第十条浇铸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准备好浇铸模具、浇注材料等。
第十一条浇铸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不会出现泄漏现象。
第十二条浇铸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按照浇铸设备的操作规程,将浇注材料倒入模具中。
第十三条浇注过程中,作业人员应遵循浇注的顺序和速度,确保浇注材料均匀分布,防止气泡产生。
第十四条浇铸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将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第十五条浇铸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应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保证下次作业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浇铸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第十六条在浇铸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
第十七条在浇注材料过程中,作业人员应避免过度倾斜模具,防止溅出热液造成烫伤事故。
第十八条在浇注材料时,作业人员应注意防范溅出的液体,避免与皮肤接触,以免造成灼伤。
第十九条当浇注材料温度较高时,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被高温液体烫伤。
第二十条在浇铸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防护规定,保持安全距离,确保人身安全。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beebe5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d.png)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1. 本规程旨在确保浇铸过程中的安全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
2. 所有从事浇铸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更操作程序和顺序。
3. 涉及浇铸作业的工作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工作结束后及时清理工作现场。
4. 强化浇铸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安全生产。
二、操作准备1. 在进行浇铸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包括浇铸设备、工作平台、冷却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针对具体的铸件进行浇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熔化金属、预热模具、准备浇注辅助材料等。
3. 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整齐,杜绝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在,严禁吸烟等不安全行为。
三、浇注操作1. 在进行浇注前,必须对铸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明显缺陷和损坏。
2. 确认模具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防止模具在浇注过程中出现开裂或爆破的情况。
3. 浇注前要检查浇注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无损伤或漏料的情况。
4. 控制浇注速度,避免瞬间浇注过多金属液造成溅射和烫伤。
5. 浇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6. 浇注结束后,应立即清理工作现场,确保没有金属液残留和杂物。
四、安全防护1. 进行浇注作业时,必须佩戴相关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时,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每隔一段时间休息,并及时补水。
3. 严格遵守防火措施,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明火和火源,火灾应急设备和器材要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
4. 在浇注过程中,要防止热溶液溅到皮肤上,如发生烫伤情况,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救助。
5. 对于浇注设备和工作区域的维护保养,要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五、应急处置1. 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2. 在发生火灾情况时,应使用灭火器等灭火设备进行扑救,如无法控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安全撤离措施。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8e6e72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ae.png)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浇铸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提高浇铸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技能,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浇铸工是指在铸造过程中进行熔炼、浇注、冷却和后处理等工序的人员。
第三条浇铸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安全规定,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第四条浇铸工作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浇铸工作必须掌握和执行的一系列安全规范。
第五条浇铸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规程。
第二章作业环境安全第六条浇铸作业场所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安全要求。
第七条浇铸作业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洁,杂物必须堆放有序,通道必须畅通。
第八条浇铸设备和工具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保证其运行正常,未经允许不得私自拆改。
第九条浇铸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第十条浇铸作业场所必须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三章作业人员安全第十一条浇铸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培训合格证,并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第十二条浇铸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浇铸工作的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技术要求,严禁在未掌握操作技能的情况下进行作业。
第十三条浇铸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相关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火服、焊接面罩、防护手套等。
第十四条浇铸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饮酒、吸烟影响工作。
第十五条浇铸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工作纪律,不得私自留守、打闹、吵嚷,不得擅自离岗。
第四章作业前的安全检查第十六条浇铸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
第十七条安全检查内容包括:检查作业场所是否有安全隐患,检查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运行,检查个人防护设备是否齐全。
第十八条发现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并在得到指示后进行处理。
第五章融化和浇注安全第十九条融化和浇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
第二十条浇注前必须进行预热,提前通风,防止烟雾对人体的伤害。
第二十一条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熔融金属溅在人体上引起烫伤。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b675a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5.png)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标题: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1.本操作规程是为确保浇铸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保障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
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浇铸工作的员工,包括操作人员、监督人员和维护人员等。
3.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本操作规程,并且有义务向上级报告任何危险或不安全的情况。
二、岗位责任1.操作人员(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2)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设备,确保铸件质量。
(3)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4)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紧急停机程序。
2.监督人员(1)监督人员必须熟悉所有操作规程,了解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并确保员工的遵守。
(2)监督人员负责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并记录培训和考核结果。
(3)监督人员负责组织应急演习,确保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
3.维护人员(1)维护人员负责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维护人员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安全防护措施1.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1)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设备,并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
(2)操作人员在加入熔融金属前必须检查设备和炉体,确保其完好并无泄漏等问题。
(3)操作人员禁止穿戴带有流动部分的首饰或长发,避免被设备弄住。
(4)操作人员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熔融金属,避免烫伤。
2.消防安全(1)操作过程中应保持工作区域整洁,避免杂物和爆炸物接触到高温设备。
(2)操作过程中应保持灭火器材齐全,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3)熔融金属倒入模型前,应将周围材料和设备清理干净,避免火花引起火灾。
3.设备维护安全(1)维护人员对设备维修和保养时,必须将设备停机,并在操作范围上设置明显的禁入标识。
(2)维护人员在接触设备运转部件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和工作手套,保护自身安全。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78d63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c.png)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浇铸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浇铸工作的人员,包括铸造工、工艺操作工、设备操作工等。
第三条所有从事浇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操作指导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浇铸工作中,不得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借口,牺牲人员安全。
第五条遇有危险或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六条在进行浇铸作业前,必须进行以下准备工作:(一)检查铸造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其安全可靠。
(二)对浇注器具和配件进行检验,确保其不影响浇注质量和安全。
(三)检查现场的通风、照明和无毒无害的工作环境是否满足要求。
(四)检查熔炉和铸型的状况,确保其无风险。
(五)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的齐全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作业前的检查工作由专职安全员或指定人员负责,经过确认无风险后,方可进行浇铸作业。
第三章个人防护第八条每位从事浇铸工作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九条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具等。
第十条个人防护用品必须定期检查和保养,发现有破损或失效的应及时更换。
第四章熔炉操作第十一条熔炉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熔炉内无有害气体滞留。
第十二条进行熔炉操作前,必须清理熔炉周围的杂物和可燃物,确保工作环境整洁。
第十三条熔炉倒铁应由具备操作经验的人员负责,严禁新手从事此项工作。
第十四条铸造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炉渣、熔渣的情况,及时清理。
第五章铸型操作第十五条铸型操作前,应对铸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破损或裂缝。
第十六条在进行铸型操作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或省略步骤。
第十七条铸型加热时,应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十八条铸型操作时,应注意防止热风倒灌和烟尘呛人,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六章浇注操作第十九条进行浇注操作时,应确保操作人员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四篇)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8dcd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e.png)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一)钎焊钳工所操作的焊接叫做钎焊。
钎焊是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钎料, 在母材不融化的情况下, 钎料熔化并润湿及填充两母材连接处的间隙, 形成焊缝, 从而使被焊工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根据钎料熔点的高低不同, 钎焊分为两种:1.硬焊:钎料熔点在450℃以上。
硬焊的焊料是铜锌合金或铜银合金, 焊剂是硼砂。
焊接时把工件和焊料一起放入炉子内加热, 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取出, 撒上硼砂再放进炉内, 一直加热到焊料熔化, 并使熔化的焊料流到接缝中, 然后取出冷却, 即把工件焊在一起。
2.软焊:钎料熔点在400℃以下。
软焊的焊料是锡铅合金, 焊剂是氯化锌溶液。
焊接时把烙铁加热到400-600℃时, 把焊料熔化, 涂敷在焊缝上。
涂敷前要用焊剂清除烙铁上和工件上的氧化物, 使熔化的焊料和工件能很好地焊在一起。
(二)巴氏合金浇铸对于高速、重载的滑动轴承, 为了节省合金材料并满足轴承的要求, 常在轴瓦表面上浇铸一层巴氏合金。
操作过程是先将轴瓦彻底清理, 清理时除了一般的清理方法外, 要用硫酸进行酸蚀, 还需把轴瓦加热到300-350℃, 用刷子蘸氯化锌溶液擦洗或把轴瓦放入加热到80-90℃的苛性钠(苛性钾)溶液中清洗, 清洗完后先镀锡, 再涂氯化锌和氯化铵溶液, 最后浇铸巴氏合金。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反复多次接触到高温和一些强酸、强碱稍不注意, 就会造成烧伤、烫伤等人身事故。
在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1.浇铸巴氏合金时, 要用硫酸和盐酸对被镀工件进行酸蚀处理, 去掉工件表面的氧化皮。
软焊中使用的焊剂氯化锌溶液是把锌片溶解在盐酸中配制成的, 一般都由操作者自己配制。
如果焊接镀锌铁皮或镀锌工件时, 是直接把稀释盐酸刷在焊缝处。
硫酸和盐酸都是腐蚀性非常强的酸, 溅到衣服上就会烧穿衣服, 溅到皮肤上就会烧伤皮肤。
把浓硫酸稀释时, 一定不能把水急倒入硫酸中, 而是把硫酸慢慢地到入水中, 同时进行均匀搅动。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21b1c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2.png)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绪论1.1 安全操作规程的目的和意义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确保铸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明确操作规程,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1.2 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适用于铸工生产工段和铸造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铸工、熔炼操作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
1.3 安全操作的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将安全置于首位,不得以生产效益为代价来牺牲安全。
2)预防为主:注重事前预防,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
3)谨慎操作:合理安排工作计划,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不随意操作。
4)人机合一:人员要与设备协同作业,严禁作业人员绕过设备安全保护措施进行操作。
5)事故责任追究: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
第二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1 作业前准备2.1.1 进入铸工作业区域前,必须进行相应的安全技能培训,了解铸工作业的风险和预防措施。
2.1.2 准备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等,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1.3 检查并确保工作区域的安全设施完好,如照明设施、防护栏杆等。
2.1.4 审查工作计划和流程,了解工艺要求和操作要点。
2.2 设备操作2.2.1 在操作设备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如破损、漏电等情况,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2.2.2 操作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或绕过安全保护装置。
2.2.3 操作设备时,要注意设备周围的安全隐患,如移动部件、高温区域等,并保持清晰的操作环境。
2.2.4 针对特殊设备,如熔炉、压铸机等,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才能进行操作。
2.3 熔炼作业2.3.1 进行熔炼作业前,必须戴上防护眼镜和防护手套,并确保熔炉周围的安全通道畅通。
2.3.2 在熔炉操作时,避免熔融金属的溅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3.3 在熔炉周围严禁堆放易燃物品,保持熔炉周围的清洁和整齐。
2023年铸件焊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23年铸件焊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c63e6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9.png)
2023年铸件焊补(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1.1 本规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旨在确保铸件焊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1.2 本规程适用于进行铸件焊补(工)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作业人员、监督人员等。
二、作业前准备2.1 作业人员应参加安全培训,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2.2 作业前,必须对工作场所进行检查,确保工作场所没有安全隐患。
2.3 作业前,必须检查和保养相关设备、工具的工作状况,确保其正常运转。
三、个人防护3.1 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3.2 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宽松衣物,以免被卷入设备或被火花点燃。
3.3 作业人员不得穿戴金属饰品,以免发生电火花引发火灾。
四、设备操作4.1 作业人员在操作设备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安全可靠。
4.2 作业人员在操作设备时,需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误伤。
4.3 作业人员不得擅自调整、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五、焊补作业5.1 作业人员在进行焊补作业前,必须对工作面进行清洁,确保没有油污和其他杂质。
5.2 作业人员在进行焊补作业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以防止有害气体对身体的伤害。
5.3 作业人员在进行焊补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操作,不得超过设定的焊接电流和电压范围。
六、防火措施6.1 作业人员在进行焊补作业前,必须将易燃物品移离作业现场,并在附近设置灭火器材和应急疏散通道。
6.2 作业人员在进行焊补作业时,必须定期检查焊接设备和线路,确保其正常工作。
6.3 作业人员在进行焊补作业时,必须保持焊接设备周围的环境清洁,以防火花引发火灾。
七、应急措施7.1 作业人员在进行焊补作业前,必须了解周围的安全出口和应急疏散通道,以便在发生事故时及时撤离。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a70d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2.png)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铸工安全,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作业行为,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铸工作业的人员。
第三条铸工作业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要求,严守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四条作业人员要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和教育,掌握铸工作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第五条进行铸工作业前,必须对原材料进行检查,确认无损坏或异常问题。
第六条在进行铸工作业前,必须进行相关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第七条铸工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劳保用品,包括防护服、安全鞋、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第八条在进行铸工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并清除杂物。
第九条在进行铸工作业前,必须明确作业程序和作业流程,并促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
第十条铸工作业前,必须对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三章作业操作规范第十一条铸工作业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压缩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铸工时必须保持专注,严禁酒后作业。
第十三条铸工作业时,必须使用符合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的工具和设备。
第十四条铸工作业时,必须按要求进行个人防护,避免因粉尘、有害气体等产生危害。
第十五条铸工作业时,必须合理安排工作节奏,避免因疲劳和急躁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十六条铸工作业时,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规定。
第十七条铸工作业时,必须遵守工艺流程,不得擅自修改作业程序。
第十八条铸工作业时,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置第十九条发生事故时,铸工作业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停止作业,保证自身安全。
第二十条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同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置。
第五章作业后整理第二十一条铸工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除杂物和余料。
第二十二条铸工作业结束后,必须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无遗漏。
第二十三条铸工作业结束后,必须按照规定存放和保管设备和工具。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d8b7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d.png)
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模版1. 一般要求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保障铸工作业中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2. 生产环境管理2.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头盔、防护面罩、防护服等;2.2. 操作现场必须保持整洁,确保没有杂物、障碍物等,以防止操作发生意外;2.3. 操作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并保持定期检查;2.4. 操作环境必须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以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作业效率;3. 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铸工设备的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功能,每次操作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确保设备完好;3.2. 操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不能随便放置或悬挂物品;3.3. 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禁止使用损坏的工具;3.4. 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机械设备的清洁和润滑,定期检查设备的维护情况;4. 设备操作规程4.1. 操作前必须查看设备安全标识牌,确保设备状态正常;4.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考核合格后方可操纵设备;4.3. 操作人员必须掌握设备的启动、停止、调节和紧急故障处理等操作技能;4.4. 操作人员必须保持专注,严禁随意离开设备或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5. 危险源识别和应对5.1. 操作人员必须学习和熟悉铸工作业中的各种危险源,掌握对应的防护方法;5.2.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发现有可能产生危险的情况时,应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报警、予以隔离等;5.3.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加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应对能力;5.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危险源的报告和处理;6. 火灾防护规程6.1. 铸工作业中,禁止任何违禁物品、易燃物品的带入和使用;6.2.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发现火灾时,应立即采取扑灭火源的措施;6.3.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逃生通道和应急出口位置,并定期参加火灾逃生演练;6.4. 操作过程中,禁止在设备附近吸烟或使用明火,确保操作现场没有明火存在;7. 事故应急处置7.1. 操作人员必须掌握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学习并熟悉各种事故应对措施;7.2. 操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必须冷静,迅速拨打事故报警电话,并按照紧急救援计划执行;7.3. 操作人员必须学会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8. 巡检和维护规程8.1. 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定期设备巡检,并记录巡检内容和结果;8.2. 操作人员必须在日常维护中,按照规定的维护流程进行设备的保养和维修;8.3. 操作人员在巡检和维护过程中,必须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禁止随意操作未维修好的设备;9. 安全培训和考核9.1.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增加对铸工作业中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9.2. 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安全考核,测试对安全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9.3. 操作人员必须定期更新安全知识和技能,保持对铸工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执行;10. 违章处罚制度10.1. 对于违反铸工安全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将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处理;10.2. 违规操作行为将被记入个人档案,并可能影响日后的晋升和职业发展;11. 安全督导和监控11.1. 安全督导人员负责对铸工作业中的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11.2. 安全督导人员负责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11.3. 操作人员必须积极配合安全督导和监控工作,如实报告操作情况和安全问题;12. 安全事故记录和分析12.1. 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事故原因、损失程度等;12.2. 安全事故调查人员必须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2.3. 安全事故记录和分析结果必须及时上报,并纳入安全管理考核;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铸工作业中的安全生产,因此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任何个人行为不得随意变动或越权操作,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fc75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1.png)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浇铸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铸造工作的员工,包括铸造设备操作人员、铸造作业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安全操作要求1. 在进行浇铸工作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耐酸碱手套等,并确保装备的完好无损。
2. 在进行浇铸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变动工艺参数或操作方式。
3. 在浇铸前,要检查清理浇铸设备及周围环境,确保无杂物或障碍物存在,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消除故障隐患。
4. 在浇铸过程中,必须确保操作区域内无其他无关人员存在,以免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故障。
5. 在进行熔炼、浇铸等高温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防火安全规定,确保作业地点的通风良好且无易燃物质。
6. 在浇铸过程中,严禁随意破坏设备安全装置或改动控制系统,一旦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修。
7. 进行浇铸作业时,要随时留意熔融金属或熔融盐液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喷溅或燃烧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8. 使用起重设备进行浇铸操作时,必须确保设备的稳定性,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操作证书,并遵循起重设备操作规程。
9. 在浇铸过程中,要合理利用防护栏杆、安全网等设施,并确保运输通道畅通,防止物品倒塌或滑落造成伤害。
10. 浇铸作业完成后,要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将设备归位,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安全性。
(接着是下一个段落)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二)一、操作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方可从事浇铸工作。
2. 在操作开始之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各项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修。
3. 应检查所使用的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特别是铸造材料的质量要满足标准。
4. 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鞋、护目镜等,确保自身安全。
2023年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23年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243855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e.png)
2023年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浇铸工作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风险,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浇铸工作的职工。
第三条主要职责1.企业应制定和完善浇铸工作的安全管理制度。
2.职工应按照浇铸工作的安全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二章浇铸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第四条作业空间要求1.浇铸工作场所应具备充足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
2.作业空间应保持整洁,防止杂物堆积,地面应平整无障碍。
3.作业空间应设置明确的安全标识,确保职工能够清楚识别。
4.浇铸工作区域应与其他区域有明确的划分。
第五条职工防护用品1.浇铸工作场所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安全帽、耳塞、防护服等。
2.职工进入作业区域前应穿戴齐全的防护用品,保护好自身安全。
第三章浇铸设备使用及维护第六条浇铸设备的安全要求1.浇铸设备应经过专业维修人员检查和维护后方可使用。
2.确保浇铸设备运行正常,无异常声响和泄露现象。
3.职工离开工作岗位前,应关闭浇铸设备电源等相关设备。
第七条操作规程1.操作浇铸设备前,职工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严禁在运行中的浇铸设备上进行维修和调整。
第八条设备维护1.浇铸设备应按规定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维护时,应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第四章火灾防控措施第九条火灾防控手段1.浇铸工作场所应配备消防器材,职工应熟悉使用方法。
2.严禁在浇铸工作场所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五章事故处理和应急预案第十条事故处理1.发生突发事故时,职工应立即采取避险措施,并及时向负责人报告。
2.受伤或者发生事故的职工应及时就医,企业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第十一条应急预案1.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行动措施。
2.应急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第六章法律法规和责任追究第十二条法律法规企业应遵守相关的劳动安全法律法规和浇铸工作的安全技术规范。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范本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f976c6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7.png)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期间工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技术范本。
第二条本安全技术范本适用于进行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工作场所和场合。
第三条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范本的规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第四条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有关单位的负责人或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本安全技术范本的有关规定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钎焊作业的安全技术第五条钎焊作业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工作人员应了解工作任务、作业要求和作业区域的特殊环境条件;(二)工作人员应了解救护设备和消防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三)工作人员应了解钎焊机械和电气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四)工作人员应了解钎焊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和应对措施;(五)工作人员应了解组织和协调紧急救援和停电、停机等紧急处理措施。
第六条在钎焊作业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置禁止吸烟和明火作业的标识;(二)设置电源开关和紧急停机开关的标识;(三)设置劳动防护用品的佩戴标识;(四)设置危险区域和安全出口的标识;(五)设置紧急救护设备和消防设备的位置标识。
第七条在钎焊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焊工应佩戴防护面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二)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服、防护眼镜和防护耳塞等;(三)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
第八条在钎焊作业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和防尘设施;(二)设置如下电气设施:线路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和接地保护装置;(三)设置如下机械设备:机械防护装置、设备状态指示装置和操作平台等。
第九条钎焊作业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条钎焊作业人员在作业之前,应该对钎焊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三篇)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dddf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2.png)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1. 规程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和提升浇铸安全技术操作水平,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浇铸作业场所及相关人员。
3. 安全准备工作3.1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等部件是否完好、灵活,消防设备是否齐全有效。
3.2 检查工作区域是否干净整齐,无杂物和堆积物,确保通道畅通,避免跌倒和碰撞事故。
3.3 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符合要求,并经过合格检测,工具使用前需检查其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4. 作业规程4.1 浇注前的准备4.1.1 确定浇注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检查浇注材料的质量,确保符合要求。
4.1.2 根据浇注部位的形状和结构,选择合适的浇注工艺和浇注方法。
4.1.3 根据浇注部位的材料特性和温度要求,调整浇注材料的温度和粘度,确保浇注顺利进行。
4.2 操作要求4.2.1 在浇注过程中,确保操作人员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服和防护帽,戴好安全带,并严禁离开岗位。
4.2.2 操作人员应注意工作环境的气温和通风情况,必要时配备合适的防寒或防热用具。
4.2.3 操作人员在浇注前应仔细检查浇注设备和浇注工具的结构和安装情况,确保其牢固可靠。
4.2.4 操作人员在浇注过程中要保持清醒、专注,严禁饮酒和吸烟等会影响判断和操作的行为。
4.2.5 浇注过程中,应根据浇注部位的情况,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避免溅溢和压力过大导致安全事故。
4.2.6 浇注过程中,应定时检查浇注设备和浇注工具的工作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停止操作,并进行检修或更换。
4.2.7 在浇注过程中,要随时保持清洁和整理工作区域,及时清理掉浇注材料的溢出和冒溅,防止滑倒和污染环境。
4.3 浇注结束后的处理4.3.1 浇注结束后,及时清理和维护浇注设备和浇注工具,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寿命。
4.3.2 清理和处理浇注废料和废液时,要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类、封存和处置,严禁倾倒在地面和河流中。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f86739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6.png)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操作过程,但由于涉及高温、高压等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措施。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
一、钎焊作业的安全技术1. 个人防护:钎焊作业时需要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手套和安全鞋等,以防止热源、火花和烟尘等直接对皮肤造成伤害。
2. 通风和防烟措施:钎焊作业产生的各种烟尘和有害气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在作业区域内设置通风设施,并使用防烟罩、抽风设备等措施有效控制烟尘的扩散和呼吸系统的侵害。
3. 防火措施:在钎焊作业环境中,需要注意堆放易燃物和容器的防护。
同时,在操作钎焊时要严格遵守明火禁止使用的规定,防止火花引起的火灾事故。
4. 预防爆炸措施:钎焊作业时,如果材料中含有高燃点的物质或易燃气体,则需要采取防爆措施,如增加通风量或采用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焊接。
5. 防电击措施:钎焊过程中需要使用电源进行加热,因此需要确保电源的接地和绝缘情况,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6. 作业区域的安全标识:在钎焊作业区域的入口和显眼位置设置安全标识,明确作业区域的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7. 疏散逃生通道:在钎焊作业现场设置良好的疏散逃生通道,确保人员在发生突发事故时能够迅速离开现场,避免伤亡的发生。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二)1. 个人防护:巴氏合金浇铸作业时需要佩戴适合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服、手套和安全鞋等,以防止熔融金属的飞溅和烟尘对人体造成伤害。
2. 通风控制:巴氏合金浇铸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在作业区域内保持良好的通风控制,如安装抽风装置、设置风道等。
同时,在浇铸操作前要确保作业人员周围没有易燃、易爆物品。
3. 防火措施:巴氏合金浇铸作业涉及高温金属与模具的接触,因此需要防火措施,如确保作业区域的通风良好,禁止明火,密封炉门等。
2024年浇铸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24年浇铸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7f5859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f.png)
2024年浇铸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浇铸工机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规范浇铸工机械的使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浇铸工机械的使用和维护,包括浇铸设备、铸造机器人等。
第三条浇铸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持有效的上岗证方可进行操作,自觉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要求。
第四条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浇铸工机械的安全监管机制和责任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隐患。
第二章: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第五条操作人员在进行浇铸工机械的操作前,应仔细阅读相关设备的操作说明书,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第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确认设备没有明显的损坏和故障,并及时上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第七条每天工作开始前,应对设备进行预启动检查,确认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防护装置完好。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时,应穿戴符合相关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安全帽、防护鞋等。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保持清醒的状态,严禁在操作时饮酒、吸烟或接打电话等会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工作,严禁超负荷操作或使用不当的工具。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时及时停机并上报维修人员。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完毕后,应将设备清洁干净,并妥善保存,以便下次使用。
第三章: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定期的保养工作,包括清洁、加油、润滑等。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维护保养设备时,必须先停机,并断开电源,确保安全。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关键部位,确保其正常运转。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防护装置进行检查,发现松动或损坏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维修设备时,应使用符合标准的工具,并按照操作手册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在维修设备时,严禁擅自改变设备结构或调整设备参数,必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范文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1145c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6.png)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范文一、引言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措施,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和作业质量。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介绍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钎焊作业的安全技术钎焊作业是将金属零件焊接在一起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钎焊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技术:1.安全设备的使用:作业人员应戴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安全设备,以确保眼睛和手部不受伤害。
2.工作环境的整理:作业人员应将工作环境整理干净,并确保周围没有可燃物和易燃物。
3.保护焊口周围的物体:在进行钎焊作业时,应使用耐热材料来保护焊口周围的物体,防止其受到热损害。
4.操作规程的遵守: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焊接前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焊接过程中要保持焊点的坚固等。
5.气体和电弧的控制:作业人员应控制好气体和电弧的使用,避免产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以上是针对钎焊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人员在进行钎焊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确保自身的安全和作业质量。
三、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巴氏合金浇铸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也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下面是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1.模具的安全使用:在进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时,需要使用模具,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模具,并遵守操作规程,以避免发生事故。
2.炉料的选择和处理:作业人员应选择合适的炉料,并进行正确的处理,以确保合金的质量和稳定性。
3.熔炼设备的维护: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熔炼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故障。
4.安全操作规程的遵守: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穿戴好防护服、戴好安全帽等,确保人员的安全。
5.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作业人员应戴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安全防护设备,以保护眼睛和手部不受伤害。
以上是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作业人员在进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确保自身的安全和作业质量。
四、总结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在制造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879a85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c2.png)
浇铸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浇铸作业,保障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浇铸作业的工人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在进行浇铸作业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四条所有从事浇铸作业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第二章作业准备第五条操作人员在进行浇铸作业前,应检查浇口、排气孔等部位的漏水情况,及时修复漏水点。
第六条浇铸作业前,应对铸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或裂纹等问题,确保铸型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条浇包和脱模剂的配制和调试应按照相关规程进行,确保浇包温度和脱模效果符合要求。
第八条铸件的装夹工作必须由具备相应技能的工人进行,且装夹牢固可靠,避免引起装夹松动。
第九条作业区域应保持清洁整齐,防止杂物、障碍物等影响安全的存在。
第三章浇铸操作第十条在进行浇注前,应挖掘排气孔,并确保排气孔通畅。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包括防火服、安全帽、耳塞、防护手套等。
第十二条在堆浇或接浇的过程中,应注意人员安全,并由专人提醒和指挥。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倒铸前,应检查铸道和浇注系统是否完好,确保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倒铸前,应检查液态金属的温度和浇注速度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五条对恶劣环境下的浇铸作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防止爆炸、防止中毒等。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十六条在浇铸作业中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发生火灾时,应立即启动灭火设备,并报警。
如无法控制火势,应迅速撤离现场并报警。
第十八条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进行紧急救护和送医治疗。
第十九条发生液态金属侵袭事故时,应立即撤离事发区域,并通知相应人员进行处理。
第五章安全考核和培训第二十条定期对从事浇铸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作业。
第二十一条不定期对从事浇铸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作业。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5773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a.png)
浇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浇铸工作人员的安全,预防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浇铸工作人员在铸造生产中的安全操作。
第三条浇铸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操作,执行生产现场相关安全工作规定。
第四条浇铸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并持有有效的操作证书。
第五条浇铸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和工艺参数。
第六条浇铸工作人员应加强自身身体素质锻炼,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疲劳操作。
第七条浇铸工作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对生产环境、设备运行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程第八条浇铸工作人员应在操作前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无缺损、漏电等安全隐患。
第九条浇铸工作人员在进行高温工作前,应佩戴防护用品,如耐高温手套、工作服、防护面罩等。
第十条浇铸工作人员在操作中应遵守操作规范,控制好操作的速度和力度,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第十一条浇铸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材料的配比和加工,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二条浇铸工作人员应遵守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第十三条浇铸工作人员在日常操作中,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保持操作区域整洁,预防火灾和事故的发生。
第十四条浇铸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防护措施,如禁止用手触摸高温设备、禁止近距离观察明火等。
第十五条浇铸工作人员对生产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参与整改工作。
第三章安全常识第十六条浇铸工作人员应熟悉有关浇铸工作流程及设备的特点和性能。
第十七条浇铸工作人员应了解各种浇注材料的特性,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八条浇铸工作人员应了解常见的安全事故类型和处理方法,如火灾、溅烧等。
第十九条浇铸工作人员应学习使用灭火器材,掌握灭火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二十条浇铸工作人员应熟悉紧急救援流程,了解急救知识和方法,做好自救和互救的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正式版
钎焊和巴氏合金浇铸作业的安全技术
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钎焊
钳工所操作的焊接叫做钎焊。
钎焊是利用熔点比母材低的钎料,在母材不融化的情况下,钎料熔化并润湿及填充两母材连接处的间隙,形成焊缝,从而使被焊工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根据钎料熔点的高低不同,钎焊分为两种:
1.硬焊:钎料熔点在450℃以上。
硬焊的焊料是铜锌合金或铜银合金,焊剂是硼砂。
焊接时把工件和焊料一起放入炉子内加热,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取出,撒上硼
砂再放进炉内,一直加热到焊料熔化,并使熔化的焊料流到接缝中,然后取出冷却,即把工件焊在一起。
2.软焊:钎料熔点在400℃以下。
软焊的焊料是锡铅合金,焊剂是氯化锌溶液。
焊接时把烙铁加热到400-600℃时,把焊料熔化,涂敷在焊缝上。
涂敷前要用焊剂清除烙铁上和工件上的氧化物,使熔化的焊料和工件能很好地焊在一起。
(二)巴氏合金浇铸
对于高速、重载的滑动轴承,为了节省合金材料并满足轴承的要求,常在轴瓦表面上浇铸一层巴氏合金。
操作过程是先将轴瓦彻底清理,清理时除了一般的清理方法外,要用硫酸进行酸蚀,还需把轴瓦
加热到300-350℃,用刷子蘸氯化锌溶液擦洗或把轴瓦放入加热到80-90℃的苛性钠(苛性钾)溶液中清洗,清洗完后先镀锡,再涂氯化锌和氯化铵溶液,最后浇铸巴氏合金。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反复多次接触到高温和一些强酸、强碱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烧伤、烫伤等人身事故。
在操作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浇铸巴氏合金时,要用硫酸和盐酸对被镀工件进行酸蚀处理,去掉工件表面的氧化皮。
软焊中使用的焊剂氯化锌溶液是把锌片溶解在盐酸中配制成的,一般都由操作者自己配制。
如果焊接镀锌铁皮或镀锌工件时,是直接把稀释盐酸刷在焊缝处。
硫酸和盐酸都是腐蚀性非常强的酸,
溅到衣服上就会烧穿衣服,溅到皮肤上就会烧伤皮肤。
把浓硫酸稀释时,一定不能把水急倒入硫酸中,而是把硫酸慢慢地到入水中,同时进行均匀搅动。
因为水和硫酸混合会引起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倒入硫酸内,硫酸就会四处飞溅,烧伤操作者;甚至会引起爆炸和火灾。
氯化锌溶液在焊接时,受热变成气体,这种氯化锌气体对人的身体各个器官都是有害的,操作时要注意防护,避免吸入这种有害气体,在盐浴钎焊中,这种危害性更为强烈。
配制这些溶液要接触强酸及苛性钠(或苛性钾)时,必须穿上工作服、橡胶鞋,围裙、防护镜和橡胶皮手套。
2.在锡焊工作中,一般所遇到的伤害
往往是由于不小心使用烙铁而引起的。
因此,在焊接操作时,烙铁要放稳,防止掉下;以免引起火灾或烫脚。
试验烙铁的热度时要在焊锡上,不可在身上任何地方试。
3.电烙铁通电后,一定要检查是否漏电;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4.硬焊时,如果工件不规则、焊接部位特殊,在加热和撒放硼砂时要注意烧伤。
5.在浇铸巴氏合金的过程中,要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并小心高温溶液烧伤。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