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心得-兼述孔子思想基础概念
主讲:【太师】蟹的心
记录:【主录】花开
时间:2012年2月6日
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圈
群号:154652699
其实今天的内容,实在不好意思说是讲课。我自己的对今天的定位,就是针对论语学习中的一些心得,和大家沟通交流下。
当今社会,国学似乎成为风潮了。各种各样的国学论坛满天飞。所谓国学大师,或者对国学有心得的人物,也满天飞。但是很多人并非通过系统的阅读原典来学习国学,而是通过一鳞半爪、只言片语的传达,拼凑出自己对于国学的概念。个人以为,这是很有害的。想要学好国学,必须定下心,系统性的阅读原典。
老夫不才,乃是国学的外行。对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一看就头晕。但是在少年时,曾经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论语,自以为,对于《论语》这个单项,有些系统性的粗浅认识。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心得。
《论语》的背景,本次讲座完全省略,大家自己去百度,也节约点时间。好,正式开始。
《论语》作为最早的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素来被认为是最能直接反应孔子思想的。
孔子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但是究其本质、挖掘重点,无疑在于“仁”、“义”、“礼”这三项。其它各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都由这三个概念引申演进而出。
一、礼
在这三个概念中,“礼”是其它两个概念的基础和起点。何为孔子眼中的“礼”?狭义的“礼”,指的是仪式典章。广义的“礼”,指
的是节度秩序。
在《论语》之中,对“礼”的叙述随处可见,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大家注意的是:孔子眼中的礼,并非单纯的典章仪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节度秩序,而是超脱于二者之上的,“礼”的本源。
我们来看这一段:《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就是孔子对礼之本源的解释,他认为,礼之本源不在于奢华复杂的仪式细节,而在于其内涵。正如丧礼之上,相比与礼节周到完备,人心中对于逝者的悲戚怀念之情,才是礼之本源。只要把握住了礼之本源,其它一应具体琐碎,都可以相应改变。
再举一例,《论语.子罕》: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这样:按照古礼,帽子是用麻来做的,现在为了节俭,用纯布(丝)来做。节约是很好的,我和大家保持一致,耶!按照古礼,见到长者,应该在堂前下拜,如今大家图省事儿,直接上堂去拱个手就算了。这样不好,不好!虽然要违背大众的习俗,我还是要在堂前拜倒。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礼”,但他所强调的礼,并非简单地沿袭古代习俗或者大众习惯,而是经过他自身的判断,以礼的本质来统摄“礼”的施行与否、如何施行。
再举一个侧面的例子说明下,还是在《论语.八佾》的部分: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在那里。是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后一句是关键:吾不与祭如不祭—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如果你心思不在这上头,礼仪再完备,有什么意思?这说明,对于祭祀鬼神的立意,孔子重视的是实际参与时的情感、心态,不讲求仪式等形式的方面。
这些段落,都证明了孔子所倡导的,并非形式上的繁琐仪节,而是其内涵的核心内容,礼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礼的本质?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这一句,阐述了孔子对礼之本源的理解:义是礼的本质,礼是义的表现。
在孔子看来,礼的施行,必须依托于“义”这一实质本源。换句话:说作为社会人,我们一举一动的合理性、正当性,不依托于社会风俗、历史沿革之类外在的东西,而依托于我们自觉自发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考量。
单独的礼,并不足以为万世法,不足以为君子之道。礼的核心,是“义”。
二、义
那么,现在我们追随孔子的思想,逐步深入,由“礼”推进到“义”。—什么是孔子眼中的“义”?
《论语》之中,对于“义”的阐述非常多,定义也很多变。我随便选几则出来: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述而》: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等等等等。
这些文字之中,对“义”的定义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责任”,有的偏向“合理”,有的偏向“正当”,有的偏向“道理”。似乎没有特别明确的、直击本质的东西。
我阅读《论语》的时候,对这种一字多义的情况非常憎恶:)返身出来想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义”也是一个特别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其“义”。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黑社会的义是什么?就是讲义气,谁对我好,我就要掏心掏肺对谁好,其它不问。只要你对我好,我就替你卖命,随便是杀人放火贩毒逼良为娼,都行,只要我为你尽力,就是“义”。黑社会的“义”,就是讲兄弟义气。以这个“义”为起点,衍生出了黑社会那套烧黄纸、斩鸡头、拜关帝的“礼”。
而儒家的“义”,则经过后世学者层层推衍,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礼”。
“义”是一个宽泛而多适用、多解释的观点。我个人以为,何谓义?执正道而行是也。只要符合某个阶层的正道,就是“义”。不同的“义”,衍生出了不同的“礼”。
那么,孔夫子所说的“义”和那些各种各样的“义”有什么不同?孔子眼中的正道与其它学说的正道得以区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
就我个人的感觉,孔夫子的“义”,特别强调其与“利”的关系。孔子是以“义”“利”二者的相互对立统一,来明确其“义”的概念【题外话声明一点,今天讲的都是我个人感想,本人对当前所谓名家大家的论语讲座一概不知,不牵涉支持谁反对谁。】:论语中的“义”,首先确立的是他与“利”的对立性。在这个层面,儒家的“义”,指的是特别摒弃对于收获、成果考量的,最为单纯的正当性。由此彻底杜绝种种社会、感情、经济等等伦理对于“义”的侵蚀。
这是孔子非常旗帜鲜明提出的一点。我们看《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这个层面,义与利的分野,恰如君子与小人势不两立,绝无共同之处。
其次,确立的是“义”对于“利”的引导性。即儒家欲谋“利”,必然是判定其符合前期“义”的考量之后方可为之。在《论语.宪问》中,子曰:见利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