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
线性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实验报告)
![线性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9a2b17227916888486d757.png)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对顺序表的编程练习,加强对顺序表的特点、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提前了解实验相关的c语言的知识。
使用C语言根据相应算法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建立线性顺序表、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要求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编写一个C程序,上机调试通过,并观察其结果,写出实验报告书。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内容:建立一个容量10的顺序表,在其中插入3个元素,然后作删除运算。
原理:在第i个元素前插入元素,从第i个元素开始到最后一个元素均向后移动一个位置,然后将新元素插入到第i个位置,将线性表的长度加1。
删除第i个元素,从第i+1个元素开始到最后一个元素均向前移动一个位置,然后将线性表的长度减1。
三、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一台四、实验主程序#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struct List{int size;int n;int *head;};void init(struct List *pl,int size){pl->size=size;pl->n=0;pl->head=malloc(size*sizeof(int)); }void in(int i,int val,struct List *pl){int k;if(pl->n==pl->size){printf("list is full.\n");return;}if(i>pl->n)i=pl->n+1;if(i<1)i=1;for(k=pl->n-1;k>=i-1;--k)pl->head[k+1]=pl->head[k];pl->head[i-1]=val;++pl->n;}void out(int i,struct List *pl){int k;if(pl->n==0){printf("list is empty.\n");return;}if(i<1||i>pl->n){printf("this element is not in the list.\n");return;}for(k=i;k<=pl->n;++k)pl->head[k-1]=pl->head[k];--pl->n;return;}void print(const struct List *pl) {int i;for(i=0;i!=pl->n;++i)printf("%d ",pl->head[i]);printf("\n");}int main(void){int i;struct List list;init(&list,10);for(i=0;i!=5;++i)in(i+1,i,&list);print(&list);in(1,5,&list);print(&list);in(10,4,&list);print(&list);in(5,50,&list);print(&list);out(1,&list);print(&list);out(list.n,&list);print(&list);out(3,&list);print(&list);getchar();return 0;}实验结果五、实验心得通过实验学习,我理解了线性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的算法,了解到线性顺序表的插入与删除得效率低下,感到受益匪浅。
顺序表基本操作
![顺序表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8ce27a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4.png)
顺序表基本操作顺序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一组具有顺序关系的元素。
它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数据库中存储表格数据、在编程语言中存储数组等。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修改和遍历等。
我们来介绍插入操作。
插入操作可以向顺序表中的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
具体步骤如下:1. 判断顺序表是否已满,如果已满则进行扩容操作;2. 将插入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后移,为新元素腾出位置;3. 将新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
接下来是删除操作。
删除操作可以从顺序表中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具体步骤如下:1. 判断删除位置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则抛出异常;2. 将删除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前移,覆盖被删除的元素;3. 更新顺序表的长度。
然后是查找操作。
查找操作可以根据指定条件在顺序表中查找元素。
常见的查找方式有按值查找和按索引查找。
具体步骤如下:1. 按值查找:从顺序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每个元素的值,直到找到目标元素或遍历完整个顺序表;2. 按索引查找:直接根据索引获取对应位置的元素。
接着是修改操作。
修改操作可以修改顺序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的值。
具体步骤如下:1. 判断修改位置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则抛出异常;2. 根据指定位置找到对应的元素;3. 修改元素的值。
最后是遍历操作。
遍历操作可以依次访问顺序表中的每个元素。
具体步骤如下:1. 从顺序表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访问每个元素;2. 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输出元素的值或对元素进行其他处理。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可以通过编程语言实现。
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 语言实现顺序表的例子:```pythonclass SeqList:def __init__(self, capacity):self.data = [None] * capacityself.length = 0def insert(self, index, value):if self.length == len(self.data):self._expand()for i in range(self.length, index, -1):self.data[i] = self.data[i-1]self.data[index] = valueself.length += 1def delete(self, index):if index < 0 or index >= self.length:raise IndexError("Index out of range") for i in range(index, self.length-1):self.data[i] = self.data[i+1]self.length -= 1def search_by_value(self, value):for i in range(self.length):if self.data[i] == value:return ireturn -1def search_by_index(self, index):if index < 0 or index >= self.length:raise IndexError("Index out of range") return self.data[index]def modify(self, index, value):if index < 0 or index >= self.length:raise IndexError("Index out of range") self.data[index] = valuedef traverse(self):for i in range(self.length):print(self.data[i], end=" ")print()def _expand(self):new_data = [None] * (2 * len(self.data)) for i in range(self.length):new_data[i] = self.data[i]self.data = new_data# 测试代码seq_list = SeqList(5)seq_list.insert(0, 1)seq_list.insert(1, 2)seq_list.insert(2, 3)seq_list.traverse() # 输出:1 2 3seq_list.delete(1)seq_list.traverse() # 输出:1 3print(seq_list.search_by_value(3)) # 输出:1print(seq_list.search_by_index(1)) # 输出:3seq_list.modify(1, 4)seq_list.traverse() # 输出:1 4```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看到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是如何实现的。
java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代码
![java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67f155d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b.png)
java顺序表的基本操作代码Java顺序表是一种基于数组实现的线性结构,具有随机访问、元素插入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数组来创建一个顺序表,并通过编写一些基本操作代码来实现对该顺序表的操作。
一、顺序表的定义和初始化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定义一个数组来创建一个顺序表。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public class SeqList<T> {private Object[] elementData; // 存储元素的数组private int size; // 当前元素个数// 构造函数public SeqList(int capacity) {elementData = new Object[capacity];size = 0;}}```在上述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SeqList类,其中包含了存储元素的数组elementData和当前元素个数size两个成员变量。
构造函数SeqList(int capacity)用于创建指定长度为capacity的数组,并将当前元素个数初始化为0。
二、顺序表的插入操作1.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下标来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因此,在进行插入操作时,需要先将要插入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一位,然后再将新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上。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public void insert(int index, T element)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throw new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插入位置越界"); }// 判断数组是否已满,若已满则扩容if (size == elementData.length) {ensureCapacity(size * 2);}// 将要插入位置之后的所有元素向后移动一位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elementData[i + 1] = elementData[i];}// 插入新元素elementData[index] = element;size++;}// 扩容方法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Object[] newArray = new Object[minCapacity];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0, newArray, 0, size);elementData = newArray;}}```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判断要插入的位置是否越界。
顺序表的基本运算
![顺序表的基本运算](https://img.taocdn.com/s3/m/46ab28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f.png)
顺序表的基本运算
顺序表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元素,并支持一系列的基本操作。
顺序表的基本运算包括插入、删除、查找和遍历等操作。
1. 插入操作:顺序表的插入操作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表尾插入元素,另一种是在表中的任意位置插入元素。
对于表尾插入元素,需要先判断表是否已满,如果未满,则将元素插入表尾。
对于在表中任意位置插入元素,需要先将插入位置及其之后的元素后移,然后再将要插入的元素放入合适的位置。
2. 删除操作:顺序表的删除操作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删除表尾元素,另一种是删除表中的任意元素。
对于删除表尾元素,直接将表尾元素删除即可。
对于删除表中任意元素,需要先找到要删除的元素的位置,然后将该位置之后的元素前移,最后将表中的元素个数减1。
3. 查找操作:顺序表的查找操作可以根据元素的值或者位置进行。
如果是根据元素的值进行查找,则需要遍历整个表,逐一比较元素的值。
如果是根据位置进行查找,则直接返回该位置的元素值即可。
4. 遍历操作:顺序表的遍历操作可以遍历整个表,也可以只遍历部分元素。
遍历整个表可以使用循环结构,依次输出每个元素的值。
遍历部分元素则可以通过设置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来实现。
- 1 -。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5af5ccfd0a79563d1e7215.png)
元素之后的所有数据都前移一个位置,最将线性表长减1。
3.顺序表查找操作的基本步骤:要在顺序表中查找一个给定值的数据元素则可以采用顺序查找的方法,从表中第 1 个数据元素开始依次将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返回该数据元素在顺序表中的位置,否则返回0 值。
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C语言实现#define MaxSize 50//存储空间的分配量Typedef char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data[MaxSize];int length; //表长度(表中有多少个元素)}SqList;动态创建一个空顺序表的算法:void InitList(SqList *&L) //初始化线性表{L=(SqList *)malloc(sizeof(SqList)); //分配存放线性表的空间L->length=0; //置空线性表长度为0}线性表的插入:status Sqlist_insert(Sqlist &L,int i,Elemtype x)/*在顺序表L中第i个元素前插入新元素x*/{ if (i<1||i>L.length+1) return ERROR; /*插入位置不正确则出错*/if (L.length>=MAXLEN)return OVERFLOW;/*顺序表L中已放满元素,再做插入操作则溢出*/for(j=L.length-1;j>=i-1;j--)L.elem[j+1]=L.elem[j]; /*将第i个元素及后续元素位置向后移一位*/L.elem[i-1]=x; /*在第i个元素位置处插入新元素x*/L.length++; /*顺序表L的长度加1*/return OK;}线性表的删除:status Sqlist_delete(Sqlist &L,int i,Elemtype &e)/*在顺序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 if (i<1||i>L.length) return ERROR; /*删除位置不正确则出错*/for(j=i;j<=L.length-1;j++)L.elem[j-1]=L.elem[j]; /*将第i+1个元素及后继元素位置向前移一位*/L.length--;/*顺序表L的长度减1*/return OK;}线性表元素的查找:int LocateElem(SqList *L, ElemType e) //按元素值查找{int i=0;while (i<L->length && L->data[i]!=e)i++; //查找元素eif (i>=L->length) //未找到时返回0return 0;elsereturn i+1; //找到后返回其逻辑序号}输出线性表:void DispList(SqList *L) //输出线性表{int i;if (ListEmpty(L)) return;for (i=0;i<L->length;i++)printf("%c ",L->data[i]);printf("\n");}输出线性表第i个元素的值:bool GetElem(SqList *L,int i,ElemType &e)//求线性表中某个数据元素值{if (i<1 || i>L->length)return false; //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e=L->data[i-1]; //取元素值return true; //成功找到元素时返回true}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h>#define MaxSize 50typedef char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data[MaxSize];int length;} SqList;void InitList(SqList *&L);void DestroyList(SqList *L);bool ListEmpty(SqList *L);int ListLength(SqList *L);void DispList(SqList *L);bool GetElem(SqList *L,int i,ElemType &e);int LocateElem(SqList *L, ElemType e);bool ListInsert(SqList *&L,int i,ElemType e);bool ListDelete(SqList *&L,int i,ElemType &e);void InitList(SqList *&L)//初始化线性表{L=(SqList *)malloc(sizeof(SqList));//分配存放线性表的空间L->length=0;//置空线性表长度为0 }void DestroyList(SqList *L)//销毁线性表{free(L);}bool ListEmpty(SqList *L)//判线性表是否为空表{return(L->length==0);}int ListLength(SqList *L)//求线性表的长度{return(L->length);}void DispList(SqList *L)//输出线性表{int i;if (ListEmpty(L)) return;for (i=0;i<L->length;i++)printf("%c ",L->data[i]);printf("\n");}bool GetElem(SqList *L,int i,ElemType &e)//求线性表中某个数据元素值{if (i<1 || i>L->length)return false;//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e=L->data[i-1];//取元素值return true;//成功找到元素时返回true}int LocateElem(SqList *L, ElemType e)//按元素值查找{int i=0;while (i<L->length && L->data[i]!=e)i++;//查找元素eif (i>=L->length)//未找到时返回0return 0;elsereturn i+1;//找到后返回其逻辑序号}bool ListInsert(SqList *&L,int i,ElemType e)//插入数据元素{int j;if (i<1 || i>L->length+1)return false;//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i--;//将顺序表逻辑序号转化为物理序号for (j=L->length;j>i;j--)//将data[i]及后面元素后移一个位置L->data[j]=L->data[j-1];L->data[i]=e;//插入元素eL->length++;//顺序表长度增1return true;//成功插入返回true}bool ListDelete(SqList *&L,int i,ElemType &e)//删除数据元素{int j;if (i<1 || i>L->length)//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return false;i--;//将顺序表逻辑序号转化为物理序号e=L->data[i];for (j=i;j<L->length-1;j++)//将data[i]之后的元素前移一个位置L->data[j]=L->data[j+1];L->length--;//顺序表长度减1return true;//成功删除返回true}void main(){SqList *L;ElemType e;printf("顺序表的基本运算如下:\n");printf(" (1)初始化顺序表L\n");InitList(L);printf(" (2)依次采用尾插法插入a,b,c,d,e元素\n");ListInsert(L,1,'a');ListInsert(L,2,'b');ListInsert(L,3,'c');ListInsert(L,4,'d');ListInsert(L,5,'e');printf(" (3)输出顺序表L:");DispList(L);printf(" (4)顺序表L长度=%d\n",ListLength(L));printf(" (5)顺序表L为%s\n",(ListEmpty(L)?"空":"非空"));GetElem(L,3,e);printf(" (6)顺序表L的第3个元素=%c\n",e);实验结果: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实现了数据结构在程序设计上的作用,了解了数据结构语言,加深了对c语言的认识掌并掌握了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表示和实现方法,掌握顺序表基本操作的算法实现,同时了解了顺序表的应用。
数据结构C语言版部分习题及答案[2]
![数据结构C语言版部分习题及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e044a021e87101f69e319522.png)
第二章习题与解答一判断题1.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按序号随机存取。
3.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因为每次操作平均只有近一半的元素需要移动。
4.线性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同一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是属于同一数据对象。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紧邻。
6.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
7.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8.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插入和删除时,移动元素的个数与该元素的位置有关。
9.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
10.在单链表中,要取得某个元素,只要知道该元素的指针即可,因此,单链表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二单选题 (请从下列A,B,C,D选项中选择一项)1.线性表是( ) 。
(A) 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B) 一个有限序列,不能为空;(C) 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D) 一个无序序列,不能为空。
2.对顺序存储的线性表,设其长度为n,在任何位置上插入或删除操作都是等概率的。
插入一个元素时平均要移动表中的()个元素。
(A) n/2 (B) n+1/2 (C) n -1/2 (D) n3.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其地址( ) 。
(A) 必须是连续的;(B) 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C) 一定是不连续的;(D) 连续与否均可以。
4.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
(A)便于随机存取(B)花费的存储空间较顺序存储少(C)便于插入和删除(D)数据元素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相同5.某链表中最常用的操作是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元素和删除最后一个元素,则采用( )存储方式最节省运算时间。
(A)单链表(B)双链表(C)单循环链表(D)带头结点的双循环链表6.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 )。
(A)不在需要头指针了(B)已知某个结点的位置后,能够容易找到他的直接前趋(C)在进行插入、删除运算时,能更好的保证链表不断开(D)从表中的任意结点出发都能扫描到整个链表7.下面关于线性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一: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
![实验一: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https://img.taocdn.com/s3/m/edecb484b84ae45c3a358ce3.png)
实验报告一------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1.实验目的1、输入一批整型数据,建立顺序表;2、实现顺序表的插入(输入插入位置i,插入元素)3、实现顺序表的删除(输入删除元素位置i)4、实现顺序表中数据的显示;5、实现顺序表中数据的查找和定位;6、编写主函数,调试上述算法。
2.实验源代码#include<stdio.h>#define max 100void sequenlist(int s[],int n) //建立一个顺序表{for(int i=0;i<n;i++){printf("顺序表第%d个元素是:\n",i+1);scanf("%d",&s[i]);}printf("所以该顺序表输出为:\n");for(int j=0;j<n;j++){printf("%d\t",s[j]);}putchar('\n');}void insert(int s[],int &n,int i,int x) //顺序表的插入{if(n==max||i<1||i>n+1)printf("插入失败!!!\n");elsefor(int k=n-1;k>=i-1;k--){s[k+1]=s[k];}s[i-1]=x;n++;}void dele(int s[],int &n,int i) //删除元素位置i {if(i<1||i>n+1)printf("无法删除!!!\n");elsefor(int j=i-1;j<n;j++){s[j]=s[j+1];}n--;}void disp(int s[],int n) //输出顺序表数据{printf("该顺序表输出为:\n");for(int j=0;j<n;j++){printf("%d\t",s[j]);}putchar('\n');}void locate(int s[],int &n,int x) //查找和定位{int k;for(int j=0;j<n;j++){if(s[j]==x)k=j+1;}printf("您要查找的数据位于第%d位!\n",k);}int main(){int s[max];int n;int i,x;int num;printf("请输入顺序表的数据元素个数:\n");scanf("%d",&n);sequenlist(s,n); //顺序表的建立printf("******************************************************\n" );printf("*************1.插入***********************************\n");printf("*************2.删除***********************************\n");printf("*************3.输出***********************************\n");printf("*************4.查找***********************************\n");printf("******************************************************\n" );while(1){printf("请选择:\n");scanf("%d",&num);switch(num){case 1:printf("请选择要插入的位置:\n");scanf("%d",&i);printf("请选择要插入的数据:\n");scanf("%d",&x);insert(s,n,i,x);break;case 2:printf("请选择您要删除的元素位置:\n");scanf("%d",&i);dele(s,n,i);break;case 3:disp(s,n);break;case 4:printf("请选择您要查询的元素:\n");scanf("%d",&x);locate(s,n,x);break;default:goto l;break;}}l:return 0;}3.实验结果见下图!。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后答案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da61f19e8b8f67d1cb93a.png)
2.3 课后习题解答2.3.2 判断题1.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按序号随机存取。
(√)3.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因为每次操作平均只有近一半的元素需要移动。
(×)4.线性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同一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属于同一数据对象。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相邻。
(×)6.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
(√)7.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8.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插入和删除时移动元素的个数与该元素的位置有关。
(√)9.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
(√)10.在单链表中,要取得某个元素,只要知道该元素的指针即可,因此,单链表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11.静态链表既有顺序存储的优点,又有动态链表的优点。
所以它存取表中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无关。
(×)12.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2.3.3 算法设计题1.设线性表存放在向量A[arrsize]的前elenum个分量中,且递增有序。
试写一算法,将x 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并且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提示】直接用题目中所给定的数据结构(顺序存储的思想是用物理上的相邻表示逻辑上的相邻,不一定将向量和表示线性表长度的变量封装成一个结构体),因为是顺序存储,分配的存储空间是固定大小的,所以首先确定是否还有存储空间,若有,则根据原线性表中元素的有序性,来确定插入元素的插入位置,后面的元素为它让出位置,(也可以从高下标端开始一边比较,一边移位)然后插入x ,最后修改表示表长的变量。
int insert (datatype A[],int *elenum,datatype x) /*设elenum为表的最大下标*/{if (*elenum==arrsize-1) return 0; /*表已满,无法插入*/else {i=*elenum;while (i>=0 && A[i]>x) /*边找位置边移动*/{A[i+1]=A[i];i--;}A[i+1]=x; /*找到的位置是插入位的下一位*/(*elenum)++;return 1; /*插入成功*/}}时间复杂度为O(n)。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f6297e14a7302768f993984.png)
实验一线性表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学习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
设计顺序表的创建、插入、删除等基本操作,设计单链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1.顺序表的实践(1)顺序表的创建:基于顺序表的动态分配存储结构,创建一个顺序表S,初始状态S=(1,2,3,4,5)。
(2)顺序表的遍历:依次输出顺序表的每个数据元素。
(3)顺序表的插入:在顺序表S=(1,2,3,4,5)的数据元素4和5之间插入一个值为9的数据元素。
(4)顺序表的删除:顺序表S=(1,2,3,4,9,5)中删除指定位置(i=3)的数据元素3。
(5)顺序表的按值查找:查找顺序表S中第1个值等于4的数据元素位序。
(6)顺序表的清空:释放顺序表的存储空间。
2.单链表的实践(1)单链表的创建:创建一个包括头结点和4个元素结点的单链表L=(5,4,2,1)。
(2)单链表的遍历:依次输出顺序表的每个数据元素。
(3)单链表的取值:输出单链表中第i个(i=2)数据元素的值。
(4)单链表的插入:在已建好的单链表的指定位置(i=3)插入一个结点3。
(5)单链表的删除:在一个包括头结点和5个结点的单链表L=(5,4,3,2,1)中,删除指定位置(i=2)的结点,实现的基本操作。
(6)求单链表的表长:输出单链表的所有元素和表长。
(7)单链表的判空:判断单链表是否为空表。
(8)单链表的清空:释放单链表的存储空间。
三、程序源代码1.线性表的基本操作#include <iostream>#include<stdlib.h>using namespace std;#define OK 1#define OVERFLOW -2#define ERROR 0#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define LISTINCEREMENT 10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Elemtype *Triplet;typedef struct { //定义结构体类型:顺序表Elemtype *elem;int length;int listsize;} Sqlist;Status Initlist( Sqlist &L ) { //int n,i;L.elem = (Elemtype*) malloc (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if(!L.elem) {return(OVERFLOW);}cout << "输入元素个数和各元素的值:";cin >> n;for(int i=0; i<n; i++) {cin >> L.elem[i];}L.length = n;L.listsize = LIST_INIT_SIZE;return OK;}Status TraverList(Sqlist L) {for(int i=0; i<L.length; i++) {cout << L.elem[i]<<" ";}cout << endl;}Status ListInsert (Sqlist &L,int i,Elemtype e) { //插入Elemtype *newbase,*p,*q;if(i<1||i>L.length+1) return ERROR;//i不合法if(L.length >= L.listsize) { //需要重新分配存储空间newbase = (Elemtype *) realloc(L.elem,(L.listsize + LISTINCEREMENT)*sizeof (Elemtype));if(!newbase) exit(OVERFLOW);//分配失败L.elem = newbase;L.listsize += LISTINCEREMENT;}q = &(L.elem[i-1]);for(p=&(L.elem[L.length-1]); p>=q; --p)*(p+1)=*p;*q=e;++L.length;return OK;}Status ListDelete(Sqlist &L,int i,Elemtype &e) { //删除Elemtype *p,*q;if((i<1)||(i>L.length)) return ERROR;p=&(L.elem[i-1]);e=*p;q=L.elem+L.length-1;for(++p; p<=q; ++p)*(p-1)=*p;--L.length;return OK;}Status LocateElem(Sqlist L,Elemtype &e) { //查找int i;Elemtype *p;i=1;p=L.elem;while(i<=L.length&&*(p++)!=e) ++i;if(i<=L.length) return i;else return 0;}Status ClearList(Sqlist &L) {free(L.elem);cout << "该表已被清空!";return OK;}int main() {Sqlist L;int i,z;Elemtype e;if(Initlist(L)==OVERFLOW) {cout << endl << "OVERFLOW";return 0;}TraverList(L);while(1) {cout << "-------------------" << endl;cout << "选择要执行的基本操作:" << endl << "1:插入元素" << endl << "2.删除元素" << endl << "3.查找元素" << endl<< "4.退出" << endl;cin >> z;switch(z) {case 1:cout << "输入要插入元素的位置和值:" << endl;cin >> i >> e;if(ListInsert(L,i,e)==OK)TraverList(L);elsecout << "插入的位置不合法。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e6327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8.png)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顺序表的基本操作进行实验,加深对顺序表的理解,掌握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初始化顺序表,包括建立空的顺序表和建立有元素的顺序表。
2. 插入元素,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3. 删除元素,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4. 查找元素,根据元素值查找元素所在位置。
5. 输出顺序表,将顺序表中的元素依次输出。
三、实验步骤。
1. 初始化顺序表。
(1)建立空的顺序表,首先定义一个顺序表的结构体,包括数据存储区和表长两个成员变量。
然后通过动态内存分配为顺序表分配存储空间,并初始化表长为0,即建立了一个空的顺序表。
(2)建立有元素的顺序表,定义一个包含初始元素的数组,然后将数组中的元素依次复制到顺序表的数据存储区中,并更新表长。
2. 插入元素。
在指定位置插入元素时,需要先判断插入位置是否合法,然后将插入位置后的元素依次后移,为插入元素腾出位置,并更新表长。
3. 删除元素。
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时,同样需要先判断删除位置是否合法,然后将删除位置后的元素依次前移,覆盖被删除的元素,并更新表长。
4. 查找元素。
根据元素值查找元素所在位置时,需要遍历顺序表中的元素,逐个比较元素值,找到匹配的元素位置后返回位置信息。
5. 输出顺序表。
将顺序表中的元素依次输出时,可以通过循环遍历顺序表中的元素,并逐个输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实现了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和输出等基本操作。
通过对顺序表的操作,加深了对顺序表结构和操作方法的理解,掌握了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技巧。
在实际编程中,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是非常常见的,对于处理线性表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深入理解了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了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查找和输出等操作技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能更加熟练地运用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提高编程实践能力,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结构支持。
顺序表的查找插入与删除实验报告
![顺序表的查找插入与删除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fe150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3.png)
顺序表的查找插入与删除实验报告顺序表的查找、插入与删除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一学院:班级:姓名:程序名学号:日期:一、上机实验的问题和要求:顺序表的搜寻、填入与删掉。
设计算法,同时实现线性结构上的顺序表的产生以及元素的搜寻、填入与删掉。
具体内容同时实现建议:1.从键盘输入10个整数,产生顺序表,并输入结点值。
2.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在顺序表搜寻该结点的边线。
若找出,输入结点的边线;若打听不到,则显示“找不到”。
3.从键盘输入2个整数,一个则表示欲填入的边线i,另一个则表示欲填入的数值x,将x挂入在对应位置上,输出顺序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4.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表示欲删除结点的位置,输出顺序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二、源程序及注解:#include#include/*顺序表的定义:*/#include#definelistsize100/*表空间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里假设为100*/typedefintdatatype;/*datatype可以是任何相应的数据类型如int,float或char*/typedefstruct{datatypedata[listsize];/*向量data用作放置表中结点*/intlength;/*当前的表中长度*/}seqlist;voidmain(){seqlistl;inti,x;intn=10;/*欲建立的顺序表长度*/l.length=0;voidcreatelist(seqlist*l,intn);voidprintlist(seqlistl,intn);intlo catelist(seqlistl,datatypex);voidinsertlist(seqlist*l,datatypex,inti);voiddele telist(seqlist*l,inti);1createlist(&l,n);/*建立顺序表*/printlist(l,n);/*打印顺序表*/printf(\输入要查找的值:\scanf(\i=locatelist(l,x);/*顺序表查找*/printf(\输入要插入的位置:\scanf(\printf(\输入要插入的元素:\scanf(\insertlist(&l,x,i);/*顺序表插入*/printlist(l,n);/*打印顺序表*/printf(\输入要删除的位置:\scanf(\deletelist(&l,i);/*顺序表删除*/printlist(l,n);/*打印顺序表*/}/*顺序表的创建:*/voidcreatelist(seqlist*l,intn){inti;for(i=0;ilength=n;}/*顺序表的列印:*/voidprintlist(seqlistl,intn){inti;for(i=0;i/*顺序表的查找:*/intlocatelist(seqlistl,datatypex){inti=0;while(iif(i2/*顺序表的插入:*/voidinsertlist(seqlist*l,datatypex,inti){intj;if(i<1||i>l->length+1){printf(\插入位置非法\\n\exit(0);}if(l->length>=listsize){printf(\表空间溢出,退出运行\\n\exit(0);}for(j=l->length-1;j>=i-1;j--)l->data[j+1]=l->data[j];l->data[i-1]=x;l->length++;}/*顺序表的删除:*/voiddeletelist(seqlist*l,inti){intj;if(l->length==0){printf(\现行表为空,退出运行\\n\exit(0);}if(i<1||i>l->length){printf(\删除位置非法\\n\exit(0);}for(j=i;j<=l->length-1;j++)l->data[j-1]=l->data[j];l->length--;}3三、运行输出结果:四、调试和运行程序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4。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一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b5af5ccfd0a79563d1e7215.png)
元素之后的所有数据都前移一个位置,最将线性表长减1。
3.顺序表查找操作的基本步骤:要在顺序表中查找一个给定值的数据元素则可以采用顺序查找的方法,从表中第 1 个数据元素开始依次将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返回该数据元素在顺序表中的位置,否则返回0 值。
线性表的动态分配顺序存储结构—C语言实现#define MaxSize 50//存储空间的分配量Typedef char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data[MaxSize];int length; //表长度(表中有多少个元素)}SqList;动态创建一个空顺序表的算法:void InitList(SqList *&L) //初始化线性表{L=(SqList *)malloc(sizeof(SqList)); //分配存放线性表的空间L->length=0; //置空线性表长度为0}线性表的插入:status Sqlist_insert(Sqlist &L,int i,Elemtype x)/*在顺序表L中第i个元素前插入新元素x*/{ if (i<1||i>L.length+1) return ERROR; /*插入位置不正确则出错*/if (L.length>=MAXLEN)return OVERFLOW;/*顺序表L中已放满元素,再做插入操作则溢出*/for(j=L.length-1;j>=i-1;j--)L.elem[j+1]=L.elem[j]; /*将第i个元素及后续元素位置向后移一位*/L.elem[i-1]=x; /*在第i个元素位置处插入新元素x*/L.length++; /*顺序表L的长度加1*/return OK;}线性表的删除:status Sqlist_delete(Sqlist &L,int i,Elemtype &e)/*在顺序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 if (i<1||i>L.length) return ERROR; /*删除位置不正确则出错*/for(j=i;j<=L.length-1;j++)L.elem[j-1]=L.elem[j]; /*将第i+1个元素及后继元素位置向前移一位*/L.length--;/*顺序表L的长度减1*/return OK;}线性表元素的查找:int LocateElem(SqList *L, ElemType e) //按元素值查找{int i=0;while (i<L->length && L->data[i]!=e)i++; //查找元素eif (i>=L->length) //未找到时返回0return 0;elsereturn i+1; //找到后返回其逻辑序号}输出线性表:void DispList(SqList *L) //输出线性表{int i;if (ListEmpty(L)) return;for (i=0;i<L->length;i++)printf("%c ",L->data[i]);printf("\n");}输出线性表第i个元素的值:bool GetElem(SqList *L,int i,ElemType &e)//求线性表中某个数据元素值{if (i<1 || i>L->length)return false; //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e=L->data[i-1]; //取元素值return true; //成功找到元素时返回true}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h>#define MaxSize 50typedef char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data[MaxSize];int length;} SqList;void InitList(SqList *&L);void DestroyList(SqList *L);bool ListEmpty(SqList *L);int ListLength(SqList *L);void DispList(SqList *L);bool GetElem(SqList *L,int i,ElemType &e);int LocateElem(SqList *L, ElemType e);bool ListInsert(SqList *&L,int i,ElemType e);bool ListDelete(SqList *&L,int i,ElemType &e);void InitList(SqList *&L)//初始化线性表{L=(SqList *)malloc(sizeof(SqList));//分配存放线性表的空间L->length=0;//置空线性表长度为0 }void DestroyList(SqList *L)//销毁线性表{free(L);}bool ListEmpty(SqList *L)//判线性表是否为空表{return(L->length==0);}int ListLength(SqList *L)//求线性表的长度{return(L->length);}void DispList(SqList *L)//输出线性表{int i;if (ListEmpty(L)) return;for (i=0;i<L->length;i++)printf("%c ",L->data[i]);printf("\n");}bool GetElem(SqList *L,int i,ElemType &e)//求线性表中某个数据元素值{if (i<1 || i>L->length)return false;//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e=L->data[i-1];//取元素值return true;//成功找到元素时返回true}int LocateElem(SqList *L, ElemType e)//按元素值查找{int i=0;while (i<L->length && L->data[i]!=e)i++;//查找元素eif (i>=L->length)//未找到时返回0return 0;elsereturn i+1;//找到后返回其逻辑序号}bool ListInsert(SqList *&L,int i,ElemType e)//插入数据元素{int j;if (i<1 || i>L->length+1)return false;//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i--;//将顺序表逻辑序号转化为物理序号for (j=L->length;j>i;j--)//将data[i]及后面元素后移一个位置L->data[j]=L->data[j-1];L->data[i]=e;//插入元素eL->length++;//顺序表长度增1return true;//成功插入返回true}bool ListDelete(SqList *&L,int i,ElemType &e)//删除数据元素{int j;if (i<1 || i>L->length)//参数错误时返回falsereturn false;i--;//将顺序表逻辑序号转化为物理序号e=L->data[i];for (j=i;j<L->length-1;j++)//将data[i]之后的元素前移一个位置L->data[j]=L->data[j+1];L->length--;//顺序表长度减1return true;//成功删除返回true}void main(){SqList *L;ElemType e;printf("顺序表的基本运算如下:\n");printf(" (1)初始化顺序表L\n");InitList(L);printf(" (2)依次采用尾插法插入a,b,c,d,e元素\n");ListInsert(L,1,'a');ListInsert(L,2,'b');ListInsert(L,3,'c');ListInsert(L,4,'d');ListInsert(L,5,'e');printf(" (3)输出顺序表L:");DispList(L);printf(" (4)顺序表L长度=%d\n",ListLength(L));printf(" (5)顺序表L为%s\n",(ListEmpty(L)?"空":"非空"));GetElem(L,3,e);printf(" (6)顺序表L的第3个元素=%c\n",e);实验结果: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验,实现了数据结构在程序设计上的作用,了解了数据结构语言,加深了对c语言的认识掌并掌握了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表示和实现方法,掌握顺序表基本操作的算法实现,同时了解了顺序表的应用。
顺序表实验一
![顺序表实验一](https://img.taocdn.com/s3/m/ae700020192e45361066f55f.png)
LNode *p,*q;
p=L->next; //第一次因为p是最后一个连接所以把p->next设为空
q=p->next;
p->next=NULL;
p=q;
while(p)
{
q=p->next; //用q去保留p后面一个Node;
p->next=L->next;
printf("\t\t* 4.在顺序表中删除元表.........(4) *\n");
printf("\t\t* 5.退出 .........(5) *\n");
printf("\t\t********************************************\n");
//请在这里调用创建顺序表的函数,并删除printf函数
printf("创建一个顺序表\n");
break;
case '2':
//请在这里调用查找元素的函数,并删除printf函数
printf("在顺序表中查找元表\n");
break;
5. 设计一个函数,完成顺序表的删除。
从键盘输入1个整数,表示欲删除结点的位置,输出顺序表所有结点值,观察输出结果。
6. 设计一个函数,用于顺序显示当前线性表中的所以元素。
3. 主要实验方法
程序主框架已经设计好。见SqList.C文件。请按要求设计各个函数,并完成正确调用。
下面是SqList.C里的内容
L->next=p;
p=q;
}
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59436d55727a5e9846a61c7.png)
顺序表实验报告一、实验内容和目的实验目的:掌握顺序表的建立、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
掌握有序表的建立、合并、插入操作。
实验内容:1. 顺序表的建立2. 顺序表的遍历3. 顺序表的元素查找4. 顺序表的元素插入5. 顺序表的元素删除6. 有序表的建立7. 有序表的遍历8. 有序表的元素插入9. 有序表的合并二、实验原理基本原理:通过连续的地址空间实现逻辑上和物理上连续的储存的一系列元素。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元素的添加,查找,删除操作。
有序表的插入算法:元素插入之前的,先跟有序表中的逐个元素进行对比,以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
例如,已有有序表L,要向L 中插入元素18L={13,15,17,19,20,35,40}第一步:将18与L1进行比较,18 > L1,不是合适的插入位置。
第二步:将18与L2进行比较,18>L2,仍然不是不是的插入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知道找到18≤Ln,然后在(n-1) 和n之间插入元素。
(如果元素比有序表中的所有元素都要大,则把该元素放到有序表的最后)此例子中,L n-1 = 17,L n = 19插入元素之后的有序表L为:L′={13,15,17,18,19,20,35,40}仍然保持有序。
重置光标的位置:程序接受两种方式的输入。
一种是输入数字后按回车,一种是利用空格间隔的连续几个数字。
然而,在使用后者输入数字的时候,会出现提示输出不正确的问题。
(如图)这个问题的原因简单如下:当程序输出“请输入第2个数字:”的时候,应该等待用户输入;然而,在程序等待输入第一个数字的时候,用户输入了五个数字。
因此,程序输出“输入第2个提示以后”,程序发现仍然有数据没有进行处理,因此把上次输入但未处理的字符当成是用户的输入。
所以没让用户输入数据就自动继续执行。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每次输出提示时,将光标移动到行首,因此,输出提示的时候会自动覆盖已经输出的提示信息。
效果如下:具体的解决方法:#include<windows.h>// 将光标移动到行首void ResetCursor(){HANDLE hOut;COORD cTarget;CONSOLE_SCREEN_BUFFER_INFO info;int y = 0;hOut = GetStdHandle(STD_OUTPUT_HANDLE);GetConsoleScreenBufferInfo(hOut, &info);y = info.dwCursorPosition.Y;cTarget.X = 0;cTarget.Y = y;SetConsoleCursorPosition(hOut, cTarget);}三、程序流程图四、实现步骤4.1 创建顺序表的实现①通过scanf 函数从键盘中读入数据,并通过scanf函数的返回值判断用户输入的是数字还是非数字,作为判断输入结束的判断。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之链表顺序表的操作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之链表顺序表的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b78c85f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7a.png)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之链表顺序表的操作1、编写程序实现顺序表的各种基本运算:初始化、插⼊、删除、取表元素、求表长、输出表、销毁、判断是否为空表、查找元素。
在此基础上设计⼀个主程序完成如下功能:(1)初始化顺序表L;(2)依次在表尾插⼊a,b,c,d,e五个元素;(3)输出顺序表L;(4)输出顺序表L的长度;(5)判断顺序表L是否为空;(6)输出顺序表L的第4个元素;(7)输出元素c的位置;(8)在第3个位置上插⼊元素f,之后输出顺序表L;(9)删除L的第2个元素,之后输出顺序表L;(10)销毁顺序表L。
2、编写程序实现单链表的各种基本运算:初始化、插⼊、删除、取表元素、求表长、输出表、销毁、判断是否为空表、查找元素。
在此基础上设计⼀个主程序完成如下功能:(1)初始化单链表L;(2)依次在表尾插⼊a,b,c,d,e五个元素;(3)输出单链表L;(4)输出单链表L的长度;(5)判断单链表L是否为空;(6)输出单链表L的第4个元素;(7)输出元素c的位置;(8)在第3个位置上插⼊元素f,之后输出单链表L;(9)删除L的第2个元素,之后输出单链表L;(10)销毁单链表L。
1顺序表2 #include<stdio.h>3 #include<malloc.h>4 #include<stdlib.h>56#define TRUE 17#define FALSE 08#define OK 19#define ERROR 010#define INFEASIBLE -111#define OVERFLOW -212 typedef int Status;13 typedef char ElemType;1415#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初始分配量16#define LISTINCREMENT 1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17 typedef struct {18 ElemType *elem; //存储空间基地址19int length; //当前长度20int listsize; //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21 } SqList;2223 Status InitList_Sq(SqList &L) { //算法2.324 L.elem = (ElemType *)malloc(LIST_INIT_SIZE * sizeof(ElemType));25if (!L.elem) 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26 L.length = 0; //空表长度为027 L.listsize = LIST_INIT_SIZE; //初始存储容量28return OK;29 }//InitList_Sq3031 Status ListInsert_Sq(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算法2.432 ElemType *newbase, *p, *q;33if (i<1 || i>L.length + 1) return ERROR; //i值不合法34if (L.length >= L.listsize)35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增加分配36 newbase = (ElemType*)realloc(L.elem, (L.listsize + LISTINCREMENT) * sizeof(ElemType));37if (!newbase) 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38 L.elem = newbase; //新基址39 L.listsize += LISTINCREMENT; //增加存储容量40 }41 q = &(L.elem[i - 1]); //q为插⼊位置42for (p = &(L.elem[L.length - 1]); p >= q; --p) *(p + 1) = *p; //元素右移43 *q = e; //插⼊e44 ++L.length; //表长增145return OK;46 }4748void DispSqList(SqList L)49 {50int i;51for (i = 0; i < L.length; i++)52 printf("%c ", L.elem[i]);53 }5455 Status ListDelete(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56 {57 ElemType *p,*q;58if ((i < 1) || (i > L.length)) return ERROR;59 p = &(L.elem[i - 1]);60 e = *p;61 q = L.elem + L.length - 1;62for (++p; p <= q; ++p)63 *(p - 1) = *p;64 --L.length;65return OK;66 } //ListDelete_Sq6768 Status GetElem(SqList L, int i, ElemType &e)69 {70if (L.length == 0 || i<1 || i>L.length)71return ERROR;72 e = L.elem[i - 1];73return OK;74 }7576int ListLength(SqList L)77 {78return(L.length);79 }8081 Status DestroyList(SqList &L)82 {83 free(L.elem);84 L.length = 0;85return OK;86 }8788 Status ListEmpty(SqList L)89 {90return(L.length == 0);91 }9293int LocateElem(SqList L, ElemType e)94 {95int i = 0;96while (i < L.length && L.elem[i] != e) i++;97if (i >= L.length) return0;98else return i + 1;99 }100101void main()102 {103 SqList h;104 ElemType e;105 InitList_Sq(h);106 ListInsert_Sq(h, h.length + 1, 'a');107 ListInsert_Sq(h, h.length + 1, 'b');108 ListInsert_Sq(h, h.length + 1, 'c');109 ListInsert_Sq(h, h.length + 1, 'd');110 ListInsert_Sq(h, h.length + 1, 'e');111 DispSqList(h);112 printf("%d\n\n",ListLength(h));113 ListEmpty(h);114if (ListEmpty(h))116 printf("Empty\n\n");117 }118else119 {120 printf("Not empty\n\n");121 }122 GetElem(h, 4, e);123 printf("%c\n", e);124 printf("%d\n",LocateElem(h, 'c'));125 ListInsert_Sq(h,3,' f');126 DispSqList(h);127 ListDelete(h, 2, e);128 DispSqList(h);129 DestroyList(h);130 }131132133134135136单链表137138139140 #include<stdio.h>141 #include<malloc.h>142 #include<stdlib.h>143144#define TRUE 1145#define FALSE 0146#define OK 1147#define ERROR 0148#define INFEASIBLE -1149#define OVERFLOW -2150 typedef int Status;151152 typedef char ElemType;153154155 typedef struct LNode {156 ElemType data;157int length;158struct LNode *next;159 }LNode, *LinkList;160161162 Status InitList_L(LinkList &L) {163 L =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164 L->next = NULL;165return OK;166 }167168 Status ListInsert_L(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 { 169 LinkList p = L,s;170int j = 0;171while (p && j < i - 1)172 {173 p = p->next;174 ++j;175 }176if (!p || j > i - 1)177 {178return ERROR;179 }180else181 {182 s = (LinkList)malloc(sizeof(LNode));183 s->data = e;184 s->next = p->next;185 p->next = s;186return OK;187 }188 }189190void DispList_L(LinkList L)191 {192 LinkList p = L->next;193while (p != NULL)194 {195 printf("%c\n", p->data);196 p = p->next;197 }198200201void DestoryList(LinkList &L)202 {203 LinkList p = L, q = p->next;204while (q != NULL)205 {206 free(p);207 p = q;208 q = p->next;209 }210 free(p);211 }212213 Status ListLength_L(LinkList L) {214 LinkList p = L; int n = 0;215while (p->next != NULL)216 {217 n++;218 p = p->next;219 }220return (n);221 }222223 Status ListDelete(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 224int j;225 LinkList p, q;226 p = L;227 j = 1;228while (p->next && j < i)229 {230 p = p->next;231 ++j;232 }233if (!(p->next) || j > i)234 {235return ERROR;236 }237 q = p->next;238 p->next = q->next;239 e = q->data;240 free(q);241return OK;242 }243244 Status ListEmpty_L(LinkList L)245 {246return(L->length == 0);247 }248249 Status GetElem(LinkList L, int i, ElemType &e) 250 {251int j;252 LinkList p;253 p = L->next;254 j = 1;255while (p&&j<i)256 {257 p = p->next;258 ++j;259 }260if (!p || j > i)261 {262return ERROR;263 }264 e = p->data;265return OK;266 }267268 Status LocateElem(LinkList L, int e)269 {270 LinkList p = L;271int n=0;272//p->length = 0;273while (p != NULL)274 {275if(p->data != e)276 {277 p = p->next;278 n++;279 }280else281 {282break;283 }284 }285if(p != NULL)286 {287return n;288 }289else290 {291return ERROR;292 }293 }294295void main()296 {297 LinkList h;298 ElemType e;299 InitList_L(h);300 ListInsert_L(h, 1, 'a');301 ListInsert_L(h, 2, 'b');302 ListInsert_L(h, 3, 'c');303 ListInsert_L(h, 4, 'd');304 ListInsert_L(h, 5, 'e');305 DispList_L(h);306 printf("%d\n", ListLength_L(h)); 307if (ListEmpty_L(h))308 {309 printf("Empty\n\n");310 }311else312 {313 printf("Not empty\n\n");314 }315 GetElem(h, 4, e);316 printf("%c\n", e);317 printf("%d\n", LocateElem(h, 'c')); 318 ListInsert_L(h, 3, 'f');319 DispList_L(h);320 ListDelete(h, 2, e);321 DispList_L(h);322 DestoryList(h);323 }。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d5c09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e.png)
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数据结构实验一顺序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顺序表是一种基本的数据结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现顺序表的基本操作,加深对顺序表的理解,并掌握顺序表的插入、删除、查找等操作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实现顺序表的创建和初始化操作。
2. 实现顺序表的插入操作。
3. 实现顺序表的删除操作。
4. 实现顺序表的查找操作。
5. 实现顺序表的输出操作。
三、实验步骤1. 创建顺序表的数据结构,包括数据存储数组和记录当前元素个数的变量。
2. 初始化顺序表,将当前元素个数置为0。
3. 实现顺序表的插入操作:- 判断顺序表是否已满,若已满则输出错误信息。
- 将插入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后移一位。
- 将要插入的元素放入插入位置。
- 当前元素个数加一。
4. 实现顺序表的删除操作:- 判断顺序表是否为空,若为空则输出错误信息。
- 判断要删除的位置是否合法,若不合法则输出错误信息。
- 将删除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前移一位。
- 当前元素个数减一。
5. 实现顺序表的查找操作:- 遍历顺序表,逐个比较元素值与目标值是否相等。
- 若找到目标值,则返回该元素的位置。
- 若遍历完整个顺序表仍未找到目标值,则返回错误信息。
6. 实现顺序表的输出操作:- 遍历顺序表,逐个输出元素值。
四、实验结果经过实验,顺序表的各项操作均能正确实现。
在插入操作中,可以正确将元素插入到指定位置,并将插入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后移。
在删除操作中,可以正确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并将删除位置之后的元素依次前移。
在查找操作中,可以正确返回目标值的位置。
在输出操作中,可以正确输出顺序表中的所有元素。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顺序表的原理和基本操作,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了顺序表的各项功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如何判断顺序表是否已满或为空,如何处理插入和删除位置的合法性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我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对顺序表的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合并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合并](https://img.taocdn.com/s3/m/da7fbea90722192e4536f6f2.png)
scanf("%d",&i);
printf("Please input the elemvalue:\n");
scanf("%d",&e);
if(ListInsert_Sq(&La,i,e)==OK)
{
for(i=1;i<=;i++)
for(i=1;i<=n;i++)
{
scanf("%d",&e) ;
if(ListInsert_Sq(&La,i,e)!=OK)break;
}
for(i=1;i<=;i++)
printf("e[%d]=%d\n",i-1,[i-1]);
printf("Length: %d\n\n",;
/*-------------INSERT-----------------*/
printf("Length: %d\n",;
printf("Listsize: %d\n\n",;
}
else
printf("error!");
/*------------------INIT-----------------*/
if(InitList_sq(&Lc))
{
printf("Init is ok!\n");
printf("Please input the values of Lb:\n");
数据结构第2章基础习题-作业
![数据结构第2章基础习题-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f5cc5ac983d049649a66582c.png)
第二章习题一判断题1.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2.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可以按序号随机存取。
3.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时间代价,因为每次操作平均只有近一半的元素需要移动。
×4.线性表中的元素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但同一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因此是属于同一数据对象。
5.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两个元素在物理位置上并不一定紧邻。
×6.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不一定相邻。
7.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8.在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中,插入和删除时,移动元素的个数与该元素的位置有关。
×9.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来存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的。
10.在单链表中,要取得某个元素,只要知道该元素的指针即可,因此,单链表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11.线性表中每个元素都有一个直接前驱和一个直接后继。
(×)12.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排列顺序必须由小到大或由小到小。
(×)13.静态链表的存储空间在可以改变大小。
(×)14.静态链表既有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点,又有动态链表的优点。
所以它存取表中第i个元素的时间与i无关。
(×)15.静态链表中能容纳元素个数的最大数在定义时就确定了,以后不能增加。
()16.静态链表与动态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类似,不需要做元素的移动。
()17.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优于链式结构。
(×)18.在循环单链表中,从表中任一结点出发都可以通过前后的移动操作扫描整个循环链表。
(×)19.在单链表中,可以从头结点开始查找任何一个结点。
()20.在双链表中,可以从任何一结点开始沿同一方向查找到任何其他结点。
(×)二单选题 (请从下列A,B,C,D选项中选择一项)1.线性表是( ) 。
(A) 一个有限序列,可以为空; (B) 一个有限序列,不能为空;(C) 一个无限序列,可以为空; (D) 一个无序序列,不能为空。
顺序表
![顺序表](https://img.taocdn.com/s3/m/4ae12809eff9aef8941e06e0.png)
顺序表1.顺序表的定义(1) 顺序存储方法即把线性表的结点按逻辑次序依次存放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的方法。
(2) 顺序表(Sequential List)用顺序存储方法存储的线性表简称为顺序表(Sequential List)。
2.结点ai 的存储地址不失一般性,设线性表中所有结点的类型相同,则每个结点所占用存储空间大小亦相同。
假设表中每个结点占用c个存储单元,其中第一个单元的存储地址则是该结点的存储地址,并设表中开始结点a1的存储地址(简称为基地址)是LOC(a1),那么结点ai的存储地址LOC(ai)可通过下式计算:LOC(ai)= LOC(a1)+(i-1)*c 1≤i≤n注意:在顺序表中,每个结点ai的存储地址是该结点在表中的位置i的线性函数。
只要知道基地址和每个结点的大小,就可在相同时间内求出任一结点的存储地址。
是一种随机存取结构。
3.顺序表类型定义#define ListSize 100 //表空间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这里假设为100typedef int DataType; //DataType的类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这里假设为inttypedef struct {DataType data[ListSize];//向量data用于存放表结点int length;//当前的表长度}SeqList;注意:①用向量这种顺序存储的数组类型存储线性表的元素外,顺序表还应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线性表的长度属性,因此用结构类型来定义顺序表类型。
②存放线性表结点的向量空间的大小ListSize应仔细选值,使其既能满足表结点的数目动态增加的需求,又不致于预先定义过大而浪费存储空间。
③由于C语言中向量的下标从0开始,所以若L是SeqList类型的顺序表,则线性表的开始结点a1和终端结点an分别存储在L.data[0]和L.Data[L.length-1]中。
④若L是SeqList类型的指针变量,则a1和an分别存储在L->data[0]和L->data[L->length-1]中。
顺序表的概念和特点
![顺序表的概念和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2d5c6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13.png)
顺序表的概念和特点
顺序表是一种线性数据结构,它使用一段物理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来依次存储数据元素。
顺序表中的元素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存储,且物理相邻。
顺序表的特点包括:
1.存储空间连续:顺序表使用连续的存储空间来存储数据元素,这使得它具有较高的存储密度。
2.存取速度快:由于顺序表的元素是按照逻辑顺序依次存储的,因此通过下标访问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为O(1),即直接通过下标来存取元素。
3.支持随机访问:顺序表既可以进行顺序访问,也可以进行随机访问,即可以根据下标直接访问表项。
4.插入和删除较慢: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元素来重新排顺序,因此时间复杂度较高,为O(n)。
5.要求大片连续空间:顺序表需要一次性分配一定的空间,因此对存储空间的要求较高。
6.不适用于频繁插入和删除的情况:由于顺序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较慢,因此它不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情况。
总的来说,顺序表是一种非常基本和常用的数据结构,它适用于需要快速访问元素的情况,但不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