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预测题材:教育与金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作文预测:教育与金钱

高考作文预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

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

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

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

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莫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一】

学生不学习,老师有妙招,课后微信发红包,学生上课积极了,课堂活跃

气氛好。然而这并非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有家长明确表示此种用“钱”引导

的教育会使教育变味。功利化教育下酿成的后果,谁该为其买单?

中国的教育飞速发展,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使得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权。

但在这种普遍“精英化教育”下,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

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摆脱贫穷的境遇?为了飞黄腾达?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立人,而非培养出一个个只考虑利益的“精明人”。

老师微信发红包是无奈之举,面对各种学习乱象与工作成效的压力,焦老

师不得不采取这一方法来赢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可是,上课认真听讲,按

时出席课堂,认真完成作业不是学生的基本守则吗?当一个普遍的守则转化为

一种对于优秀的褒奖,可见教育的退化。正如“不随地吐痰”是公民的基本守则,若它成为需要奖励才可以促成的事,那社会必定出现问题。我们总说:

“今天做个优秀学生,明天做个良好公民。”如果连基本学生守则都无法做到,又谈何报效社会呢?

焦老师的做法无疑使教育染上了铜臭味。此种方法短期内或许效果十分明显,可长此以往,难免令学生生成“我来上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需要奖励的”这一扭曲心理。假若有一天,老师停止了发红包,引起的反弹恐怕会更大。此种诡异风气将难以遏制。这样“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行为实在得不偿失。

其实,功利化教育由来已久。那些时时将“我上好学,将来要赚多少钱”

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是没有办法领悟到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的。功利化教育的

产物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浑身铜臭味的他们难以成为对社会有担

当的公民。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为了立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个人

品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焦老师与其学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效益”被神化的今天,人们愈加浮躁,事事追求利益。可教育从来就

不是利益的附属品,一个真正有学问之人,又怎会汲汲于物质利益呢?若我们

的教育演变成“利益争夺战”,那我们所谓的人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

手段”的黑心人。社会文明程度要想提高,国民教育就是根源所在。只有从根

源做起,社会才能有所进步。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如今中国教育的弊端,学生不愿上课已经成为常态。想

要防止“焦老师式教育”的兴起,需要每一个人回归课堂,从源头做起。学生

应当自觉遵守学校制度,老师应当努力使课堂变得有趣,家长、学校乃至社会

都应为教育出一份力。教育是大事,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

我相信,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功利”乌云拨开之后,我们可以回

归真正的教育,真正是为了个人品格的培养、知识的提高,而非为了那现实的

金钱。

“红包”真的只是学习中的“调料品”?【二】

日前,一技术学院老师通过给优秀的学生发红包,使得教学质量及师生关

系有了显著提高。此举在获得广泛好评的同时,也面对着不少人的责难和质疑:如此功利会不会使教育变味?

不论外界如何评价,有一点无可厚非:在红包的刺激敦促下,学生们的学

习激情有了显著提升。单从结果来看,这一“红包攻略”实是卓有成效。随着

飞速发展的网络扩大着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学生的心也日渐浮躁。红包这一

略带社会气息的社交工具被这位老师股掌之间转换为催人上进,带有激励意义

的教学工具,的确成果喜人。

然而,这样显著成效的判断标准是基于使那些原本爱逃课的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而对于那些原本就用心上进一心钻研的人来说,红包的加入又会给潜心

学习的他们带来何种影响?没错,努力上进的优秀生是需要鼓励与奖励作为

“从动力”以维系他们为了丰富学识改变命运而努力学习的目标。但是当红包

的发放成为一种常态,而短期物质利益比长期内涵的熏陶与升华更具说服力、

更有激励作用,他们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抵御物质奖励对精神满足的不断刺激,从而使物质满足成为第一需求?在今后的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之中又有几

人能够扛住在茫茫知识海洋中探索的枯燥,不因物质追求而抛下可能使人类受

益无穷的重大研究?古时一位老人不堪院外孩童玩乐的烦扰,给孩子们钱财令

其玩耍。数日之后给钱渐少,孩童遂不愿玩乐。由此观之,我们有理由相信那

些学生们将来或在研究领域难有成就。

再者,如此案例的成功势必会引起一众人的跟风效仿。一旦形成一种惯例,该方案将不再成为驱动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而红包里的钱数反而会成为同学

们不愿努力的借口。所谓“三分钟热度”便是如此。一旦新鲜感消失殆尽,红

包只是成了套在老师脖子上的尴尬枷锁。一旦钱数减少甚至放弃分发,教学状

况马上便会恢复如初甚至雪上加霜。而如果坚持发放,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不

会再有提高,反而会随时间增长激情照样衰退,最终对此麻木。就算教师尝试

通过提高红包钱数重燃学生们的斗志,效果也相当有限,而且还会增加自己的

负担,违背美好的初衷。甚至随着学校流行起这种“红包教学”,学生与学生

之间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红包内的钱数进行攀比。一旦自己得到的钱比他人少,

便会产生“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应有的”、等值的报酬”的消极情绪,使积

极性大受打击,甚至出现“要求老师加钱、以自身成绩为要挟”的现象。如此

未来,怎能不令人担忧?

要避免这种现象,唯有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学习背后潜在的长远利益,避免短期的物质报酬成为学生们的首要目标,方能使学生真正兴趣上学习,兴趣上课堂。只有老师真正办出学生喜爱的风格,而不是通过红包将老师和学

生貌合神离地捆绑在一起,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益的。当然,不时的精神激

励帮助学生坚定目标也不可或缺。

自身的觉悟胜过金钱换来的专注【三】

某职校教师督促学生学习课后发红包奖励上课认真和学习优秀的同学,此

举一出坏学生纷纷改邪归正,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可此教师上课发红包的行为,展现了一种教师讨好学生的媚态,虽然促进了学生学习,却有些背离教育本意。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奖学金的一种变式,演化版。可这样泛滥的频繁金钱

诱导真的是一种演化吗?有人说这是一种创新,是奖学金模式的细化,奖励引

导机制的一种革新。这样利益为饵的行为真的配得上创新的高帽吗?

现存的奖学金制度是一种奖励机制,是在发现一个人的优秀作为与良好表

现后对其努力的一种肯定。这种奖励肯定初创造,鼓励再创造,并弘扬正确的

价值观。但反观这个上课红包,它更多的是以金钱为诱饵诱导学生完成老师所

肯定的事件。前者是一个人开疆拓土,达到巅峰后立下丰碑,受人肯定,而后

者是先立下丰碑再用各种方式鞭挞驱策人们前行。可以说这样的行为非但不是

进步,是一种更可怕的野蛮倒退。

此种所谓创新模式,失去了诱饵,一切变回归原样,坏的仍旧坏错的仍旧错,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善。教育是教之育之,而非驱之驭之。知识庸医学而非

以记,正如学导以义而非以利。

其实该老师的行为的确寓意颇深。课堂上的知识,学则有红包,不学则无。在职校,课上学的知识每一个都可能化为未来的技能在社会获得十倍百倍的红包。老师的行为让学生知道学习有钱赚。可是他没能更深入地让他们明白,除

去了他发的包,他们学习仍能赚钱,只是赚的是看不见感受不到的未来的钱。

若教师能有所改进,引导他们发现上课学习得到的不只是的微信红包,还有未

来的工作与舒适,这或许不失为一个尝试。毕竟学生自己引起的觉悟更胜于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