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材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 1、为什么首先开放沿海地区
• 开放沿海地区是有客观的经济条件和地 理位置条件所决定的。
• 一、中国对外贸易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对外贸易学的对象是研究中国与世界其他 国家(地区)商品、劳务的交换,揭示其中的 本质与规律;从宏观上探讨中国发展对外贸易 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
• 三、中国对外贸易学的研究方法
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历史与 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与时俱进的思想方法。
表1: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及位 次
• 时间 位次 比重(%)
• 1978年 32 0.75
• 1985年 17 1.4
• 1990年 15 1.8
• 2000年 7
4.5
• 2006年 3
7.2
• 2008年 3 7.6
• 2010年 2
• 资料来源:世贸组织
• 4、国民经济发展对外贸依存度较高
2、外贸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 率
(1)1978—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1.5%。
(2)197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15.76%。
(3)1978—2009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65%。
3、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
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 使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不断提前,中国对外贸易在 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也不断提高,已进入世界贸易大国的 行列。
第一章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课件.
第二阶段(1957—1978年)。在对私营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后,中国的进出口业务全部由国营外贸专业公司垄断经营, 并严格按照国家计划进行。
36
1.4.2改革开放与对外经贸体制改革
思考题1:为什么说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对外开 放的巨大推动力。
(五)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的背景下,2014年 中国铁矿砂、大豆和原油进口数量分别增长了13.8%、 12.7%和9.5%,进口价格分别下降22.5%、5.9%和5%。 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在满足国内生产需要的同时, 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进口成本,节约了外汇支出,提高 了进口效益。全年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下降3.3%,而出 口商品价格指数仅下降0.7%,贸易条件连续三年改善。
24
25
26
(三)进出口商品结构和经营主体结构进一步改善
装备制造业成为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14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3.7%,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6%。装备制造业依靠突出的性价比优势开 拓国际市场,电力、通讯、机车车辆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10%以上。 纺织品、服装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851亿美元,增长5%。
第四步:开放沿海地区——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 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勃 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区。 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 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 开放区。
第五步:开放内地——开放 内地和边境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浦东新区
内地各省会 特点:沿海地区由点到线到面,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以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 对外开放格局。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二、封建社会对外贸易概况
(一)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开拓时期 (二)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发展时期 (三)封建社会对外贸易衰落时期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三、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具有以下一些不同于资本主义对外 贸易的特点。 (一)建立在封建社会手工业基础上的以丝织品和陶瓷品为主要 商品的出口贸易 (二)建立在封建社会以“天朝”自居理念基础上的朝贡贸易方 式 (三)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要求的垄断和集中的外贸管理 制度 (四)建立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非常 缓慢
(三)对外贸易交换不等价和长期入超 中国出口商品以原料性农副产品和矿产品为 主,附加值低,而进口则以消费性工业制成 品为主,附加值高,在国际市场竞争与交换 中处于不利地位。再加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 凭借其对中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控制,肆意扩 大中国进口工业品和出口原料产品之间的价 格剪刀差,通过不等价交换,进行残酷的掠 夺和剥削。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
(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贸大国 1. 进出口总额跻身世界前列 2.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投资居于世界前列 3. 外汇储备为世界最多的国家 4. 外贸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
(二)世界外贸强国的基本特征 综观世界外贸强国的情况,可以看出,作为世 界外贸强国,应具备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 经济高度发达,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 2. 对外贸易对世界外贸影响力强 3. 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4. 有很强的国际经营能力
第二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外贸易
(四)对外贸易对象主要集中于资本主义列强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在英国、日 本、美国、德国、法国、俄国等少数资本主义列强。自18世 纪以来,英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据首位。到19世纪30年代 初期,英国占中国对外贸易份额的80%左右,居于绝对优势 地位。19世纪40年代末的上海,进口货物额的80.6%来自英 国,出口货物额的82%也输往英国。1868年英国占中国对外 贸易的比重降至70%。1888年英国对华直接贸易(不包括香 港转口)占贸易总额的1/4。居于第二位的是美国。1845至 1860年,美国对华出口增加了近3倍。除英美两国外,其他 国家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全套课件407页PPT
的需要 3.对外贸易长期巨额逆差和不等价交换 4.贸易对象主要集中少数西方大国
第二节 对外开放条件下中国对外 贸易的快速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对外贸易大体可以分 为三个阶段:一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闭关 自守阶段(1949年到1978年);二是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前的 改革开放阶段(1979年到2000年);三是中 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市场化阶段。
3、对外贸易
与世界贸易是从整体上来观察国际交换, 而对外贸易则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 度来看国际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与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及劳务的交换活 动。
(二)对外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生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商人和商业资本的出现 国家的形成
续表:
2019年:21738(12180;7916;1774) 2019年:25616(14285;11330;2622) 2009年:22072(12019;10056;1960) 2019年:29727(15779;13948;1831) 2019年: 30420 (18986; 17434; 1551) 2019年1-6月18398;9543;8654;689
二、中国封建社会对外贸易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1.国家垄断对外贸易 2.贸易方式长期以“朝贡”贸易为主 3.中国特有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4.制约封建社会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
因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对外贸易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对外贸易的特点 1.中国对外贸易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产阶
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高速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共254页文档
讲序
➢第一讲 绪论 ➢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的经济学基础 ➢第三讲 技术进步和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讲 价格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第五讲 社会无差异曲线分析及封闭条件下的两部门模型 ➢第六讲 均衡的存在证明 ➢第七讲 简单封闭经济模型中的对偶性及生产可能曲线
➢第八讲 生产可能性曲线推导 ➢第九讲 比较优势 ➢第十讲 要素价格差异问题
• 生产函数曲线
X L
o
k K
L
• 在齐次函数的假设下,生产函数还可用等产量曲线来描述。
令=1/X 则 根 据 齐 次 性 假 定 ,生 产 函 数 可 以 写 为 : 1= F( K/X,L/X) =F(k,L), 这 里 k,L分 别 代 表
两 种 要 素 的 可 变 投 入 系 数 。
K
进出口的贸易依存度逐步提高。 如进口依存度由1980年的 12.6%提高到2005年64.5%。
进出口结构逐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 80年49.7%提高到2004年的93.2%。
• 二、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引发的理论思考
1、贸易的增长为什么会表现为工业所有部门的同时增长。 2、贸易的发展为什么导致出口产品的产业覆盖面越来越宽。 3、贸易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多大。 4、政府在对外贸易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5、中国能忍受多高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 观经济学基础
• 一、对厂商技术的描述
XF(K,L)
K 和L分别体表资本和劳动力 假设: (1)两种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不可 缺少的
F ( 0 ,L ) F ( L ,0 ) 0
• (2)生产函数F是关于K和L一阶齐次
X F (K ,L ), 0
令 k=K/L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313239课程名称: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Foreign Trade课程类型: 模块课总学时:48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学分:3适用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后续课程:开课单位: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国际贸易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经济通行规则,专门研究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全面把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原则,并能正确运用理论和方针政策来分析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的实际问题,从而为做好外经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贸易、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主要理论依据、对外开放与发展对外贸易、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外贸易管理、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我国对外贸易国别地区关系和方针政策、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国际发展援助等为授课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掌握)第一节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一、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二、对外开放的内涵三、对外开放格局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第二节对外贸易的建立与发展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节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二、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三、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四、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第二章发展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 (理解)第一节西方传统贸易理论一、绝对成本论二、比较成本论三、要素禀赋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一、国际分工理论二、国际价值理论三、社会再生产理论第三节新贸易理论一、技术差距论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三、偏好相似学说四、产业内贸易理论五、国家竞争优势论第三章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了解)第一节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一、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及其方式二、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三、中国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第二节对外贸易与工业化一、工业化概述二、对外贸易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三、世界范围内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典型实例四、中国对外贸易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分析第三节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二、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三、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战略的内涵一、对外贸易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二、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第二节出口商品战略第三节以质取胜战略一、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二、实施以质取胜战略的措施第四节科技兴贸战略一、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二、科技兴贸战略的措施第五节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对策措施第六节进口商品战略第五章对外贸易立法管理(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立法概述一、外贸立法管理手段的概念和特点二、运用立法手段管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三、外贸立法的发展与完善四、对外贸易立法体系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一、《外贸法》的立法宗旨二、《外贸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三、《外贸法》的基本原则第三节货物贸易管理立法一、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二、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三、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立法第四节技术贸易管理立法一、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二、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第五节服务贸易管理立法一、服务贸易立法发展概况二、主要服务业立法第六章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概述一、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的概念和特点二、经济调控手段的作用机制三、中国运用的主要经济调控手段四、实施对外贸易经济调控的必要性第二节对外贸易税收一、对外贸易税收概述二、进出口关税三、进出口商品国内税第三节汇率与汇率制度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效应分析二、汇率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三、中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第四节进出口信贷制度第五节出口信用保险第七章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概述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的概念二、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对象三、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特点四、对外贸易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第二节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一、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资格管理二、对重要货物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第三节货物进出口管理一、货物进出口管理概述二、货物进出口管理的主要手段第四节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一、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二、海关管理三、外汇管理第八章中国吸收外资(掌握)第一节中国吸收外资的概况第二节中国吸收外资的方式一、外商直接投资二、对外借款三、对外证券融资四、其他方式第三节“入世”与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一、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二、中国外资立法的框架及特点三、中国吸收外商投资法律法规调整四、中国外资立法与世贸组织规则的接轨五、中国利用外资立法的发展与完善第九章中国对外投资(掌握)第一节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一、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概况二、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溯源三、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第二节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和战略一、中国对外投资的方式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第三节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一、中国对外投资的宏观管理二、中国对外投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鼓励与保护措施第十章技术贸易(掌握)第一节技术贸易概述一、技术贸易的概念二、国际技术贸易的特点三、技术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第二节引进技术一、中国引进技术发展回顾二、引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三、中国引进技术的政策第三节技术出口一、中国技术出口发展回顾二、中国技术出口政策第四节技术进出口管理一、技术进出口管理依据二、技术进出口管理原则三、技术进出口管理措施第十一章服务贸易(掌握)第一节服务贸易概述一、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二、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概况第二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第三节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与措施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措施第四节中国服务贸易管理一、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二、我国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发展思路第十二章国际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了解)第一节国际工程承包概述一、国际工程承包的含义二、国际工程承包方式三、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及其特点第二节国际劳务合作概述一、国际劳务合作的概念二、国际劳务合作的作用及其必然性三、国际劳务输出的方式四、国际劳务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三节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管理一、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概述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的管理体制第十三章国际发展援助(了解)第一节国际发展援助概述一、国际发展援助的概念二、国际发展援助的方式第二节主要发达国家的对外发展援助一、美国的对外发展援助二、日本的对外发展援助三、法国的对外发展援助四、德国的对外发展援助五、英国的对外发展援助第三节中国与国际发展援助一、中国对外发展援助二、中国利用国际发展援助三、中国参与国际发展援助的意义第十四章对外贸易关系(了解)第一节中国-欧洲联盟的贸易关系第二节中国-美国的贸易关系第三节中国-日本贸易关系第四节中国-中国单独关税区的贸易关系第五节中国-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四、课程建设与改革(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的教学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最新变化;内容全面,重视应用;课程体系的安排突出了各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二版)教学课件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十二章 人大出版社
业态和模式创新主要是指通过利用新一代技术实现贸易交易方式的变革,比如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以及 通过改变组织形式和制度而产生的新模式,比如市场采购贸易、外综服企业、离岸贸易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 是对中国外贸发展现有模式的重要补充,为中国外贸发展开拓了新空间和新思路。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二、加强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政府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 1. 健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2. 构建知识产权壁垒的管理体系 3. 合理运用法律手段 4. 加强国际沟通和联系 5. 加快对专门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二、加强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二)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企业应大胆起诉或及时应诉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出口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二)企业应对知识产权壁垒的策略
1.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企业应大胆起诉或及时应诉
一、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现状及特点 (一)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数量持续增加
2000-2020年,我国对全球发起贸易救济原审立案累计305起; 全球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原审立案累计1932起,2020年同比增速为30.39%。
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摩擦问题
(二)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国别范围广泛 (三)中国遭遇贸易摩擦的产品和行业结构不断扩展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壁垒成为新掣肘 (五)延伸至制度与体制层面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第五章 中国服务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课件
(三)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在于近几年跨境电 子商务快速发展。
从居民的角度看,2013年,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出口总额分别 为376.5亿美元、516.6亿美元和106.6亿美元,其中旅游出口总额居 各类服务之首,这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第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增加,居民对休闲产业需求增加。2014年,中国出境人数大约增长 15%,出境人数可达到1.1亿人次。
2014年,亚太地区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 务市场,占全球的比重为35% 。
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3%,跨境电商中的服务业,如金融服务、 咨询、物流、创新产业等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渐进有序
中国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应持积极态度。但应以本国经 济发展状况为基础,加强服务网络一体化,提高行业 进入成本,积极实施产业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强度, 产业之间应加强协调,互相合作,以降低成本、提高 竞争力,实行渐进式开放,实现逐步的自由化。
视频:香港是内地服务贸易迈向全球的首选地
(七)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服务贸易涉及的相关服务行业较多,现阶段,我国的服务贸易 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缺陷,服务贸易政策缺乏透明度,政府对 于服务贸易发展的认识不足。
(八)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切实履行承 诺,推行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第一章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市场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过渡第一节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源对外贸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国家的产生(社会条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出现(物质条件)概念: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流通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对外贸易法》第二条第二款作了这样的定义:本法所指的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一、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对外贸易规模通常用一定时期一国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来表示。
两个明显特征:1、对外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增长率。
2、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显著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发展演变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改革开放后的对外贸易(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1.迅速与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起贸易关系,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2.大量进口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如钢材、有色金属、化工原料、橡胶、机床、拖拉机、化肥、农药、车辆、船舶、飞机、石油以及稳定市场等的棉花化纤、砂糖、纸张、手表等物资。
3.出口大豆、桐油、茶叶、猪鬃、肠衣、蛋品、厂丝、钨砂、水银和绸缎等。
4.进出口总额从1950年的 11.35亿美元增长到1952年的19.41亿美元,增长了71%,其中进口额从5.83亿美元增长到11.18亿美元,增长了49.1%。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由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
对外贸易围绕着该任务扩大内外物资交流,积极增加出口,换回我国生产和建设所需要的机器、工业器材、原料以及其他物资。
进口了前苏联的56个大型项目和东欧的68个项目。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件pp9
第 九 章
国
际 贸
(三)修改信用证
易
实
务
审核信用证是前提
修改函是依据
第 九 章
国
际
贸 易
拟写修改函时应遵循的原则
实
务
及时
一次提出
完整和明确
第
九
章
国
际 贸
三、办理出口手续
易
实 (一)租船订仓和装船
务
出口公司委托货运服务机构(货运代理 公司等)办理货物运输
(二)报关
第 出口公司向装运港海关申请报关,
九
章
普惠制单据
检验证书
国 际
贸 三、制作审核结汇单据的基本原则
易 实 务
正确
完整
及时
第 九 章
BACK
简明 整洁
国 际 贸 易 实 务
第四节 索赔与理赔工作(自学)
第 九 章
国 际 贸 易 实 务
Thank You !
第 九 章
九 章
一般也委托货运服务机构办理。
国
际 贸
(三)投保
易
实
务
在CIF或CIP条件下,出口公司代买方向
保险公司办理投保手续
(四)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第 九 章
国 际
装船通知的内容和格式
贸
易
实
务
Shipping marks
Port of destination
B/L NO
Disproportion of goods
4.审单付汇
5.报关、接货
6.检验、拨发
7.进口索赔
第 九 章
BACK
国
际 贸
第三节 主要进出口单据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材课件汇总完整版ppt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全书教案课件合集
(一)贯彻以质取胜战略的意义
➢是适应国际竞争机制的需要 ➢是回避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需要 ➢是尽量避免与国外贸易摩擦的需要 ➢是阻止贸易条件恶化趋势的需要
(二)“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 ➢创名牌出口商品
开放昆明、乌鲁木齐、南宁、哈尔滨、 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7个边境、沿海省 会城市。
3.设立特殊经济功能区
1992年以来,全国共设立了54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3个国 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9个国 家级出口加工区,15个国家级保税 区和1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4、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一、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建立
(一)废除各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二)没收官僚资本 (三)建立国营对外贸易企业 (四)改造私营进出口业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发展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十年动乱”与拨乱反正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952年)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
策写入我国新宪法,我国的对 外开放政策作为基本国策最终 得以确立。
(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含义
广泛采用世界各国通行的方式, 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发 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互利的各种经 济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由封闭型 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促进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迅速发展。
格局基本形成 ➢2001年以来对外开放进入历史新阶
段
(一)1992年以前重点开放沿海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1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 点
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 贸易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经贸联系不断扩大,贸易形式更加多样化 “官民并举”,稳步发展
11.1.2 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 的主要问题
日本的贸易壁垒有碍中日贸易的发展 日本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较严 贸易摩擦增多,摩擦范围扩大
11.4.1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 关系(续)
有利因素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 • 自1975年以来,我国与东盟许多国家相继签订了贸易、航空、海 运、投资保护等协定,相互给予了最惠国待遇。 • 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虽然存在很大竞争性,但仍不失其互补性。 如在工业原料、农副土特产品、机电产品、服装纺织品等方面,双 方都各有所需,具有一定的交换潜力。
11.4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11.4.1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 11.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11.4.1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 关系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状况 中国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合作的有利和不 利因素
不利因素
• 我国与东盟大多数国家处于类似的经济发展水平,进出口商品结构 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 • 我国部分出口商品在质量、档次和包装上不适应东盟市场的要求, 而一些畅销商品又货源不足,不能满足需求。 • 东盟一引起国家利用商品检验对我国向其出口的产品采取歧视性措 施。
第11章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 关系
11.1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11.2 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11.3 中国与欧洲联盟的经贸关系
11.4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11.5 中国与其单独关系区的经贸 关系
11.1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11.1.1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 11.1.2 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3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关于最惠国待遇问题 关于知识产权问题 关于美国限制进口我国商品问题 关于美国对华限制出口问题 关于对华反倾销及“非市场经济国家”问 题 关于台湾问题
11.2.3 美期间发表的《联合声明》中 已达成一致共识:“中美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分歧; 双方有重大的共同利益,决心共同本着合作和坦诚的精 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取得具体进展。”双方还 认为:“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 的根本利益,而且对于共同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二十一 世纪的和平与繁荣是重要的。”因此,“两国将共同致 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只要中美双方从两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 善处理出现的问题和纠纷,就一定能推动双边经贸关系 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欧盟对从中国进口限制较严
配额限制
• 双边配额限制 • 单边配额
反倾销调查
欧盟对我国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 中国出口商品对欧盟市场适应性不强
11.3.3 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 展前景
欧盟内部消除一切贸易障碍,各成员国的 进口标准将以欧洲统一标准所取代 欧元为中欧双方提供了新的重要商机,有 利于中欧双方加强经贸合作
11.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续)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问题 领导权问题 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经济技术合作两者关系处 理上尚有困难 南海主权纠纷、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国际恐 怖主义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1.5 中国与其单独关系区的经 贸关系
11.1.3 景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前
回顾中日贸易所走过的历程,尽管道路曲折,但 总是在不断前进,中日贸易所取得的成就,不仅 给中日两国带来了利益,同时也为繁荣亚太地区 经济和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起到了积极作 用。中日经贸关系的继续发展不仅是两国经济发 展的需要,也是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中日两国应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立 足于长远发展,加强政府间的协作和信息交流, 建立和健全双方贸易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 进一步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
11.5.1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 11.5.2 内地同澳门的贸易关系 11.5.3 中国大陆与台湾省的经贸关系
11.5.1中国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 系
我国内地与香港地区贸易关系的发展
两地贸易额剧增,互为贸易伙伴的地位不断上 升 两地进出口商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两地转口贸易发展迅速 两地贸易由单纯的商品交换发展到工业生产与 贸易紧密结合
11.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双方带来的机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建立,有助于巩固和加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友好 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双方贸易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整体竞争能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进一步促进双边经济合作,为亚洲和世界经济 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助于为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树立典 范,也有利于应对美、欧区域一体化所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助于提高双方的开放程度和国际政治地位,给 我国在世界经贸、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带来更大的发言权,并为东亚的经 济稳定提供另一重要的机制性支持。 有助于克服东盟自身的脆弱性,增强东亚区域“内循环能力”,加速本 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11.2 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
11.2.1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11.2.2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11.2.3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11.2.1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美贸易额迅速增长 中美贸易商品结构向多元化发展 商品贸易与直接投资相互促进
11.2.2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主 要障碍
11.3 中国与欧洲联盟的经贸关 系
11.3.1 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11.3.2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的问 题 11.3.3 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发展前景
11.3.1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
双边贸易持续增长 欧盟对我国技术设备出口领先于日美 我国与欧盟贸易得到官方大力支持
11.3.2 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 发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