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31345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02.png)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掌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概念,单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和成就。
教学重点: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难点: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划分的依据。
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理解单倍体和多倍体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抓住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明确每一种生物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这样就保证了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在亲子两代间的连续性,从而表现出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
当自然或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生物的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异叫做染色体变异。
讲授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的缺失、易位和倒位。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个别染色体的增减。
2、染色体组成倍地增减。
(1)什么是染色体组:一种生物的'染色体组是由形态、大小、结构都不相同的、一定数目的染色体组成。
一般地说,生殖细胞中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举例:果蝇体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
(让学生看书p197-198染色体组一段,以求理解)(2)二倍体和多倍体:①二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果蝇就是二倍体,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②多倍体:凡是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
如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多倍体表现出的特点是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结果。
a、多倍体的成因:b、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实例:三倍体西瓜。
(3)单倍体:①什么是单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人教版教学教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人教版教学教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9b85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5.png)
人教版教学教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变异的概念: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3.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
4.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可遗传性和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类型、原因和特点。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引发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详细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实例。
4.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分析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对染色体变异的影响。
5.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特点:阐述染色体变异的可遗传性和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6. 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8.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染色体变异概念、类型、原因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3. 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练习,了解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实例和特点。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
![人教版(2019)生物必修2: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c7e79de80d4d8d05a4f4d.png)
染色体变异【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3.通过对具体实例、概念,认识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3)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2.教学难点:(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1)21三体综合征(即先天性愚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2)性腺发育不良:患者比正常人少了一条X染色体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1.二倍体和多倍体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例如:果蝇、玉米、洋葱就是二倍体。
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以上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
例如:香蕉就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八倍体的黑小麦帕米尔高原的植物65%的种类是多倍体(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四倍体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比二倍体品种几乎增加一倍四倍体水稻千粒重比二倍体增加30%~60%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而在动物中则较少见(1)多倍体植株的特点①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蛋白质等含量增高②生长慢,发育延迟,结实性差(2)多倍体育种①低温处理;②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种子或幼苗。
A.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B.应用例子: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具有偶数染色体组的多倍体植物:可以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可育具有奇数染色体组的多倍体植物:无法减数分裂形成配子,不可育蜜蜂的性别决定蜜蜂的性别决定:雄蜂单倍体、雌蜂二倍体2.单倍体概念:生物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配子中的一样。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5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e860a3d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2.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5章第2节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通过了解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树立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加强学生热爱生命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学背景分析⑴教学内容分析“染色体变异”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尽管课标要求是了解水平,但该部分知识内容是近年的高频考点。
由于学生对染色体变异发生的原因、过程理解不到位,对染色体变异类型判断不准确,故该部分内容也成了学生的高频失分点,因此笔者将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染色体数目变异做了拓展,使学生更好的区分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⑵教材及学情分析陈述性知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概念和类型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文字和插图信息,就可以基本掌握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的概念和类型,比较简单。
学情分析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 染色体组的判断 二倍体及单倍体的判断 学情分析 学生看图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相对容易些。
但是对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原因分析时,需要联系到减数分裂过程,两部分知识在课本上的呈现顺序跨度较大,因此需要学生较强的分析能力。
染色体组的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归纳,推断并找出其中的规律,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较困难;学生很容易把单倍体和一倍体划等号,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学生容易混淆。
3、教学目标分析(1)课标分解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说明染色体数目个别增减的原因辨别染色体组的数目区别单倍体和二倍体(2)根据上述教材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通过模型分析,说明染色体结构变异对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影响,并能借助图像信息表达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与结果,提高正确运用相关模型表达生物学概念的能力。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61402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e.png)
染色体变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涉及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诸多概念,以及多倍体育种、单倍育种等知识,内容较多。
本节课的重点在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诸多概念的教学上,其中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
教师通过对果蝇体细胞和精子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分析入手,设置问题组揭示染色体概念的本质;通过实例、解析、比较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
最后,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并帮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3.了解解单倍体以及多倍体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4.通过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
讲述、探讨、比较、归纳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课后研讨题
1. 比较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2.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可能有什么影响?板书设计: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组
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染色体变异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染色体变异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ee7a06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8.png)
5.2 染色体变异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正常个体与某些变异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数目的变化),列举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通过对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与统计,概括染色体组的概念。
3、通过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发育起点以及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
(2)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新课导入】各位同学请看我手里这两种水果见过吗?一种是相交,一种是马铃薯。
回答正确,很好。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香蕉无籽呢?我们的马铃薯染色体是多少条?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本节内容,染色体变异.【新课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师活动: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1)染色体组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②染色体组数: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教师活动:首先讲解多倍体的含义,讲解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并展示相关图片。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3.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教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2
![【教案】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5c2cf4c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d.png)
生物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5.2染色体变异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高一课型新授课课时数 1课程标准要求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量的变异都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先介绍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再介绍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当中会出现一些重点概念,如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等,先讲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比较难以理解,但是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对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节课重点在于了解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归纳总结,说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
2、通过图片观察,阐明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通过自学掌握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变异(策略:通过自学引导学生突破重点。
)教学难点: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
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策略: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归纳进行突破难点)教学资源选择图片和自制PPT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展示“野生香蕉和改良香蕉染色体数目表”,思考问题:香蕉为什么没有籽。
教师简单解释这个问题是因为染色体联会紊乱造成的。
二、新课展示果蝇染色体图示,表明染色体变异分为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
1、个别数目变异:列举21三体综合征运用结构和功能观,说明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认识到染色体变异的危害。
2、整倍性变异:展示果蝇染色体图示,区分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重点讲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基于事实形成概念。
例题讲解联系染色体组的概念。
3、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且总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再回归教材,阅读教材88页第一段,并且总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通过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给出单倍体的概念。
就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引导学生辨析概念。
通过对减数分裂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异常行为的分析,探讨多倍体的概念以及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第1课时》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1f7fb112a0116c175e0e4841.png)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否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能够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进而引出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型。
二、讲授新课(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异主要有以下四种:①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引起变异。
②重复: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变异。
③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变异。
(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知识解析】比较染色体易位与交叉互换)④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数目包括两种:一种个别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教师展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染色体组成),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结合导入过程中提到的香蕉和马铃薯的染色体变化进行分析)。
1.染色体“个别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它只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一种类型。
原因:亲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例如,人类有一种叫“21三体综合征”的遗传病,患者比正常人多一条染色体——21号染色体是三条,其征状表现为智力低下,身体发育缓慢等(展示患者症状以及染色体组成);再如,人类的另一种遗传病叫“性腺发育不良(Turner综合征)”,患者少了一条X染色体,外观表现为女性,但性腺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
(展示患者症状以及染色体组成)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另一种类型是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倍增加或减少,这种类型的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更为普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5页)](https://img.taocdn.com/s3/m/43707cb26bec0975f465e25f.png)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陈立众一、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三个来源之一,在本模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巩固了基因变异的相关知识,又为本章第3节《人类遗传病》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 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 使学生理解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
4. 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单倍体在育种上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 以猫叫综合征产生的原因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引出染色体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2. 通过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的分析比较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通过对多倍体、单倍体的原理、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在染色体变异方面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钻研精神。
2.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学情分析知识基础1) 学生应经学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变化规律。
(本节课可在此基础可进一步演绎出染色体数目变异)2) 学生应经知道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并且在学习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基础上,学生会较容易接受染色体变异的知识。
3)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多倍体的生活实例有一定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思维特征: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以及更为严密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同时他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上就会试图发表自己的观点,显得比较活跃。
尝试把自己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用理论去解释具体的客观现象和认识新事物。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2课时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2课时5页)](https://img.taocdn.com/s3/m/ba7a5412f7ec4afe05a1df18.png)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B.识记)。
2、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B.识记)。
3、单倍体和多倍体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B:识记)。
4、人工诱导多倍体的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B:识记)。
(二)、能力目标1、以猫叫综合症产生原因为例,引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以果蝇的染色体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3、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原理、应用的学习,训练学生演绎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在自然或人为条件下,染色体会发生结构或数目的改变进而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通过单倍体和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教具准备1.染色体变异实例图片2.雄果蝇染色体组图解动画。
四、课时安排本小节参考课时为2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第二课时学习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染色体结构变异、雌雄果蝇减数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过程的教学课件、三倍体无籽西瓜培育过程的教学软件或图解、八倍体小黑麦培育过程的课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小组讨论。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之初通过与本节课有关的图片、实例、实物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成为学习本节内容的内驱力。
染色体组的概念是理解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基础,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制作果蝇减数分裂过程的课件,通过动态的过程优化学生的理解过程。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a739f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b.png)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基本类型。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理解并记忆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进行育种的方法。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实验。
(科学探究)4、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生命观念)【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及应用。
2、教学难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教学过程】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2、变异类型和实例(1)概念: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2)染色体组数的判断方法①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方法: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3个染色体组,6个染色体组②根据基因型判断方法: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实例:AAAaaa 为6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数和形态数的比值判断方法:染色体数/形态数=每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染色体组数。
实例:果蝇体内该8条染色体/4种形态=每种形态染色体2条=2个染色体组。
4、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1)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几乎全部动物、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
(2)多倍体①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香蕉(3N ),普通小麦(6N ),无子西瓜(3N )②特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但结实率低,生长迟缓。
③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或用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3)单倍体①概念: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个体。
蜜蜂中的雄蜂(由卵细胞发育而来)②特点:植物弱小,高度不育(一般指二倍体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dcaaa1240c844768eaee29.png)
染色体变异●教学过程[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有关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原理和方法方面的知识。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学生讨论:1.什么是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2.单倍体、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什么?操作方法如何?有何优点?3.你所知道的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有哪些?(秋水仙素、低温诱导)教师:秋水仙素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课本中已经详细介绍,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师生互动]1.作出假设教师:要探究问题,首先得提出假设,你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学生:低温能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根据假设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1)你选择的实验材料是:洋葱(2n=16)、大葱(2n=16)、蒜(2n=16)、蚕豆(2n=12)。
(2)你选择的实验器具和试剂是:冰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剪刀、镊子、吸水纸、滴管、小烧杯、卡诺氏固定液、盐酸酒精解离液、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龙胆紫溶液。
试剂的配制:①卡诺氏固定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冰醋酸,按体积比3∶1的比例混合。
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②盐酸酒精解离液的配制:取无水酒精和盐酸,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
该溶液最好现配现用。
③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龙胆紫溶液的配制:将100 mL的体积分数为45%的醋酸溶液煮沸,加入1 g龙胆紫后,搅匀再煮5 min,待冷却后过滤,备用。
注意:盐酸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应小心使用,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实验步骤①培养根尖方法1:实验课前的3~5 d,把洋葱放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
方法2:实验课前的3~5 d,取蒜瓣剥去其外围干燥的膜质鳞片叶,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方法3:把50颗干燥的蚕豆种子浸在清水中一昼夜,使它们吸胀萌动,放在盛有少量水的培养皿中培养。
②低温诱导当根长到1 cm时,把数个装置连同材料分成3份:一份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另一份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还有一份仍留在25℃下培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染色体变异》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9a3e7a3c1ec5da50e270b9.png)
“染色体变异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讲述了染色体结构和数目两方面的变异。
教材前后涉及到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其中染色体组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学习其他概念的基础和关键。
本节内容与前面学习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有联系,也是学习“关注人类遗传病”一节的基础,还与生产、生活和人类的健康知识有关,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
因此,本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观察、动手、思考和讨论,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生物学的有关概念,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发展探究学习的能力。
课标对这一节内容要求是了解层次的,但教学内容的难点较集中,如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以及用字母表示几倍体情况,一般学生都难以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让学生自己画图、推导、自己总结规律,利于学生掌握有关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多举一些实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对不易理解的知识。
对单倍体,多倍体育种不但应了解原理,更应该强化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介绍我国科学家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部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较薄弱,教学时应注意由浅入深,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其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需要加强,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可以举一反三。
3、教学重点、难点a、重点:染色体数目变异b、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实例,能够概述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和影响。
(2)通过老师的引导及阅读文本,能够分析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并比较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以及植株的特点。
(3)通过资料分析、观看图片,探究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操作过程,能够概述其原理和优缺点。
染色体变异教案优秀
![染色体变异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fcaa0f2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6.png)
染色体变异教案优秀篇一:《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的第一课时,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来源。
其中“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重点内容,是学习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对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基因突变的知识已有学习,对无籽西瓜、多倍体草莓也有一定认识,对图片、资料等直观材料较感兴趣,学习难度主要是对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及联系和有关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知识。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时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资料、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1、通过复习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引入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再通过图片资料,由学生归纳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通过三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对比,使学生自然推测出染色体数目的改变与生物性状的改变的关系,从而得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有二种类型。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果蝇的染色体图入手,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进而理解二倍体、多倍体的概念。
4、利用蜜蜂中工蜂、蜂王与雄蜂的染色体差异,使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概念,并设计多种动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对比表,让学生比较辨析单倍体与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之间的本质区别。
5、通过对多倍体、单倍体和普通个体的图片比较,得出三者之间的区别,结合多倍体、单倍体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通过实例理解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②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能力目标:概念、原理、应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演绎思维能力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
![第2节 染色体变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86fd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8.png)
第2节染色体变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和形成原因;2.理解染色体变异对物种进化和生物遗传的影响;3.能够解释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内容1.染色体重组与丝粒分离;2.染色体的结构变异;3.染色体数量变异。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的概念和分类;2.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对生物遗传和进化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观察、实验操作、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讨论进一步掌握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影响。
五、教学过程1. 染色体重组与丝粒分离染色体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方式变化,对染色体的数量和结构没有影响。
丝粒分离是指有染色体缺失或复制的情况出现,常见于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实验操作:观察显微镜下的染色体,观察不同基因的排列方式和数量,观察有无染色体缺失或复制的现象。
2.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是指染色体在基因组中位置的改变或染色体内部某些基因的位置改变。
主要包括:•染色体片段丢失:染色体上的片段从染色体中掉落,导致基因削减或缺失;•染色体片段重复:染色体上的某一片段出现复制错误,结果出现重复片段;•染色体倒位:染色体上的一段基因序列发生翻转或倒位,改变了基因顺序;•染色体互换:染色体上的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发生了互换现象,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组的排列发生改变。
•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形成的染色体图谱,分析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变化和削减现象。
3. 染色体数量变异染色体数量变异是指染色体数量发生改变,包括:•异倍体:染色体数量发生整倍体变化,即比正常染色体数量多出来若干倍;•缺失或丢失:染色体数量少于正常的数量,出现染色体片段缺失现象;•数量不平衡:染色体数量介于正常数量和异倍体之间,表现为某一条染色体上基因数量发生改变。
•实验操作:通过观察不同物种的染色体数和形态,分析染色体数量变异对遗传和进化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病》生物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染色体变异病》生物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631128df705cc1754270957.png)
染色体变异1、知识目标(1)说出染色体变异的基本类型(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3)进行低温诱导的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2、能力目标(1)搜集生物变异有育种应用上实例(2)掌握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机制。
3、情感目标与生活生产实际相联系,体会染色体变异的生物多样性形成及育种等方面应用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概念及联系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一、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1.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_____基因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_水平的变异,而染色体变异是比较明显的染色体____或_________的变异。
2.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1)缺失:染色体中_______________缺失引起变异。
(2)重复:染色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变异。
(3)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____________上引起变异。
(4)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引起变异。
2.共性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_________发生改变,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
3.对生物体的影响:大多数对生物体______________。
例如人的猫叫综合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三、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一类是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综合征;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例如雄蜂。
2.染色体组的概念: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________染色体,在________________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和发育的___________________。
如右图中的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就代表一个染色体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1)说出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理解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3)理解单倍体以及多倍体的特点,并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进行比较。
2、能力性目标:
(1)以果蝇为例,引出染色体组的概念,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2)通过对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分类依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比较、分类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及策略: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