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曾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红杰:清华园里曾读书
——《清华周刊》中的书评
点评:选题适当,论述细致,一手资料考订比较详备,如范长江书评。留意书写规范,如“《<中国的西北角>简评》”里的书名号写法“《〈中国的西北角〉简评》”。再如“李宽,《《清华周刊……》”应写作“李宽:《清华周刊……》”。
“陶令不知何处去,清华园里可读书?”,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无数的大师曾在清华园里摆下了他们平静的书桌。这些良师益友的指引,加上当时的清华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阅读能力,并且相对宽裕的阅读时间,大量的阅读和书报评介活动,成为当时清华园生活的一大特色。在这种情况下,《清华周刊》上开始刊登“书评”。
《清华周刊》(1914年3月——1937年5月,1947年)是清华学子创办的、“在国内文化界和学术界都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大型综合性杂志”。《清华周刊》创刊于1914年3月,至1937年5月停刊,共出版了676期,基本上每学期所出刊物为一卷。抗战爆发, 清华大学南迁,《清华周刊》被迫停刊。1947年2月复刊后, 只出了17期便再次停刊了。
《清华周刊》中的“书评”的名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第5——8卷中被称为“含英咀华”,9——17卷中被称为“书报介绍”,19——23期中被称为“书报介绍副刊”,28——30期中被称为“书评述要”,32——40卷中被称为“介绍与批评”,41——45卷中被称为“书评”。从“介绍”到“评介”,再到“书评”,栏目名称的变化反映出《清华周刊》“书评”不断成熟,以及书评编辑们对书评的性质、特质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
《清华周刊》和大部分报纸杂志一样,负责人的更替性决定了刊物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栏目和风格上常有变化。而每当来了一个新的负责人的时候,他为了表现其能力,往往力求编辑理念与方式与前人不同,因此,栏目名称的多变时可以理解的。但是,就“书评”部分来看,不管其名称如何变化,它的基本宗旨是不变的。
《清华周刊》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守成期”,时间是从创刊到1919年以前,情况就是以实现其“发刊词”(1、求同学之自励,促教育之进步,以光大我校固有之荣誉,培养完全国民之性格;2、荟集全校之新闻,编列新鲜之历史,使师生之感情日益亲切,上下之关系日益密切……)中所列的宗旨为主要目标。二是“改造期”,即经过“五四运动”后,从形式到内容都经过一番较大的革新和改造,主要目标是向“五四运动”中兴起的新思潮以及“文学革命”靠拢,具体表现是:1、采用白话文代替原来的文言文;2、使用当时所通行的新式标点符号;3、改直排法为横排法;4、改“编辑制”为“集稿制”。三是“学术和创作期”。1928年“改大”后,校长罗家伦首倡并大力推行“学术化”的方针,一批学术大家和学者陆续被聘请到学校里来担任教职和学术带头人;为了迎接校内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的高潮,学校陆续创办或改办起一批学术刊物,包括《周刊》在内的一批原有刊物也加强了学术和创作分量。《清华周刊》连续不断的出版各种“学术专号”或各种类型的“创作专号”,以集中发表师生的研究和创作成果。从此,《周刊》就逐渐奠定了其在国内学术和文化教育界的地位。
与《清华周刊》的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清华周刊》中的“书评”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一. 初创期
初创期从第5卷74期(第一篇“书评”发表)开始一直到18卷260期,栏目先后以“含英咀华”和“书报介绍”为名,期间共发表了49篇书评。《清华周刊》首次设立的书报介绍栏目是“含英咀华”,这个栏目共发表文章32篇。在开设这一栏目时,编辑有一段说明:“西儒寡西根之言曰“ 人若不事事,亦当不饮
食。吾辈求学理,宜勤读。然中外书报,浩如烟海,学余时促,何去何从本刊同人,愿以所读所见,择其英华,介绍诸同学。非以少数人之意识为当,实尽自助助人之责也。诸君如惠稿本栏,同人无任欢祷。”这段文字简洁明了地道出了该栏目的目的“愿以所读所见,择其英华,介绍诸同学”。在此后的9——18卷中,又以“书报介绍”为栏目名称,零散的刊出了17篇文章,以介绍西方书报为主。
这一时期的书评规模不算小,材料也不多,每期大概介绍三四本书(如在设立“含英咀华”的当天介绍了《护民官之末运》、《旁观》、《大战争别后之非洲》三本书)。文章的特点是以翻译和介绍为主,文字简短,评论很少,文体驳杂,偶尔还有阅读古籍的笔记。
二. 发展期
由于之前的“书报介绍”的传统,从1923年3月第19卷开始筹办“书报介绍副刊”就顺理成章,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反映出清华学术氛围的上升。在第一期《书报介绍副刊》的序言中,编辑只用一句话交代了办刊宗旨:“ 报告国内外出版界的情形于留美及在校诸同学”。在《书报介绍副刊》的两年半时间里,书报介绍与之前零碎的介绍不同,更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在介绍书目的质和量方面都有所突破:介绍书的面更为广泛,涉及古今中外;另一方面把关很严格,学术性更强。
《书报介绍副刊》也是经历了几个时期,栏目才逐渐发展健全起来的。第一期时只有“中文杂志介绍”、“西方杂志、书籍介绍”等四个栏目,第二期时又加入了“中文定期刊物中的论文”和“入门书目”,第五期又增加了“清华作品介绍”,一直到第九期栏目最终固定为六部分:1.古籍新评,2.中文书籍,3.中文定期出版物中论文,4.英文书籍,5.英文定期出版物中论文,6.清华作品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期的《书报介绍副刊》中转载了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学生转载后提供给了梁启超,这才有梁启超的批评和后来的讨论。这是无意中遭遇了当时“整理国故”和“如何延续传统”的学术思潮,这一事件其
实暗合了清末以来处在当时“两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情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应对西方世界冲击的问题。国学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到第九期结束,并引出了梁启超的一大著作《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和《书报介绍副刊》“古籍新评”这一新栏目。
这一时期的书评除了介绍书籍杂志之外为帮助同学研究以及择业,还邀请本校的教员与校外的学者,开列入门书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与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及其读法》。此外,梁启超的《读书法》以及后来梁启超在清华讲《群书概要》的讲义也是这个时期重要的专题研究书目。
同时对于书评,编辑人员也逐渐提高了认识,“书报评论这一种著作,甚为重要,其有益于著者、读者、学术界、出版界者甚大。惟此种工作甚难,非寡学浅识所能率尔而为者,试观外国书评界之发达,即可以见其国人好学之笃。无怪其文化进步之速”。“中国出版太坏之无书可评,是固然也,惟学术界之不肯切实读书,与对学术界之不肯切实负责任,亦其大原因也。”
《书报介绍副刊》时期,是《清华周刊》“书评”稳定发展的时期。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是导读书目性质的文章较多,其次是有了初步的学术化倾向。《书报介绍副刊》后来停刊了,主要原因是它对写作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过高,书评的写作者较少,主要集中在几个有限的人身上(梁启超自己的就多达三、四十篇,占了总量的20%还多)。
“书评”在初期和此时都还不是《清华周刊》主要的栏目和目的,在清华学校改大学后,罗家伦校长明确提出学校“学术化”的发展方向,“书评”才配合广大师生潜在的要求成为传播知识、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工具,成为《清华周刊》五大功能之一。
三.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