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曾读书

合集下载

“清华园里好读书”——《清华周刊》的“书评”概述

“清华园里好读书”——《清华周刊》的“书评”概述

《 华周刊》 书评 ” 目外 的书评文章有 1 清 “ 栏 9
文 化 教 育 、 想 意 识 、 至 新 知 识 新 思 想 的 传 播 篇 , 别 分 布 在 “ 纂 ” “ 术 ” “ 艺 ” “ 论 思 以 分 杂 、学 、文 、理 、论 等 主 和 国 家 与社 会 的结 构 转 型 。大 学 生 。 别是 本 文 批 评 ” “ 著 ” 栏 目中 . 要 是 比 较 长 的学 术 、 特 但 几 中 考 察 的清 华 大 学 里 的 青 年 读 者 ,他 们 具 有 强 文 艺 批 评 文 章 . 基 本 上 都 围 绕 一 本 、 本 图 书 烈 的 求 知欲 、较 强 的 阅 读 能 力 和 相对 充 裕 的 阅 或 者 某 ~ 作 者 的 相 关 著 作 展 开 。 因 此 我 们 也 把 读时 间 , 并且有 良师给 以指引 和在《 清华 周刊 》 它们 归入 研 究 范 围。 上 发 表 和 交 流 读 书心 得 的 机 会 。 此 , 量 的阅 因 大 总 体 上 在 长 达 2 年 的 时 间 内 .共 有 16 O 5 期 百 二 十 万 字 。 及 十 多 个 学 科 , 千 ~ 百 六 十 涉 一 读和 评 介书报 活动 。 为清 华 园生 活 的一大 特色 。 《 成 清华 周刊》刊载 了书评 文章六百五十余篇 , 约
南迁 ,周刊》 《 被迫停刊。14 年2 97 月复刊后 , 只出
了1 期便 再 次 停 刊 了 。 7
《 清华 周刊》 由在校 学生编 辑 出版 的 , 是 学
《 华周 刊 》 的“ 清 中 书评 ” 目数 次改 变名 生的 更替性 决定 了刊 物在相 对稳 定的情 况 下 . 栏
称 ,依 照 时 间 顺 序 分 别 为 : 含 英 咀 华 ” 第 56 在 栏 目和 风格 上 常 有 变 化 : 此外 新 的 主 持 人 为 “ ( 、、

27岁做教授90岁仍带博士他是清华男神却终生未娶 陈岱孙: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

27岁做教授90岁仍带博士他是清华男神却终生未娶  陈岱孙: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

27岁做教授,90岁仍带博士,他是清华男神却终生未娶陈岱孙: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编者按清华园里,陈岱孙先生的铜像基座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

」他学贯中西,27岁被聘为清华经济系教授,29岁兼任清华法学院院长,被尊为中国经济学领域的两大泰斗之一。

朱镕基总理将他誉为「一代宗师」,他的学生亲切地称他为「岱老」。

诲人不倦的他,80多岁还坚持上讲台,95岁仍主持博士生答辩。

丰态卓殊,气宇轩然,他是女学生心目中的男神,却终身未娶,将毕生精力灌注于学术与教育事业。

书林贯穿东西国28岁便任经济系主任陈岱孙,1900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的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和伯祖父陈宝璐、陈宝琛都是进士,陈宝琛还是溥仪的老师。

他六岁入私塾读书,接受了九年半的传统私塾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文史功底极其深厚。

在《私塾内外》一文中,他细数少年读书经过,其受中国传统儒家精神浸染之深可见一斑。

他的刚正、持守、谨严、自律,皆是从儒家而来。

▲青年时代的陈岱孙陈岱孙18岁进入清华学校高等科,20岁时完成预备课程,并作为「庚款留学生」留学美国。

22岁时,他取得威斯康辛大学学士学位,还拿到了美国大学生最高荣誉——金钥匙奖。

紧接着,先生进入哈佛大学先后攻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4年后,以《马萨诸塞州地方政府开支和人口密度的关系》一文拿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哈佛期间,他还通过了法、德两个语种的第一、第二外国语考试(在美国大学,英语自然不算是外国语)。

毕业后,他孤身游学,到英、法、意等国做短期考察。

27岁时,陈岱孙进入清华大学任教,成为经济系的教授,28岁升任经济系主任。

29岁兼任清华法学院院长,成为同时期清华园里最年轻的院长。

▲初入清华任教的陈岱孙中国经济学领域有两大泰斗,一个是北大校长马寅初,一个就是陈岱孙。

陈岱孙先生一直专注于财政学前沿著述,《比较预算制度》是他立志要编写的财政学系列教材的第一部,心血灌溉八年之久,可谓其早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

华罗庚读书的故事

华罗庚读书的故事

华罗庚读书的故事篇一: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的故事:勤奋成才(节选自王元《华罗庚》修改版)小时候,华罗庚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

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更懂得用功读书。

可怜的是他只有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从老师那儿借来摘抄的50页的微积分。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

为了抽出时间学习,他经常早起。

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

伏天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学习。

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

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与站柜台。

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

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

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

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

每逢遇到这种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地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的父亲烧掉。

华罗庚的志气与行径,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阻力愈大,反阻力也愈大;困难愈多,克服困难的决心也愈坚。

他承受了常人难以设想的困难与阻力。

不断前进,这倒反而锻炼了他。

没有时间,他养成了早起,善于利用零碎时间,善于心算的习惯。

没有书,就养成了他勤于动手,勤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华罗庚的故事:尊师重教(节选自王元《华罗庚》修改版)华罗庚1931年去清华大学工作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回乡,总要登门看望他的老师韩大受、王维克、李月波等以及他的同学、朋友。

特别令人难忘的是194年夏,华罗庚刚从苏联访问回国,又即将赴美访问。

这一去尚不知何日归来,他特地回乡一行。

这时,他的恩师韩大受与李月波也在金坛,他立即登门请安。

当时金坛各界特别举行了欢迎韩大受与华罗庚大会。

会前有人专程前来邀请华罗庚参加大会并讲话,华罗庚第一句话就说:“韩大受先生、李月波先生都在金坛,理当请他们两位讲话,否则哪有我说话的余地!”进入会场时,华罗庚坚持要两位老师走在前面,还用了一句数学语言:“百分之百应该是老师走在前面。

清华园里的两位大师_友情故事_1

清华园里的两位大师_友情故事_1

清华园里的两位大师他俩的才华与英俊都一个样1919年的清华园,有一对亲兄弟般的好朋友,他俩不仅天资聪颖,而且都长得高大英俊,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对象。

年长两岁的陈岱孙来自福建,而周培源来自江苏,二人相交甚笃,结识了新朋友也彼此分享。

一日,周培源到同学家做客时发现了一女子的照片,形象温婉妩媚。

他原以为是同学的新婚妻子,后得知她只是与同学妻子相识。

且尚未有婚约时,心中不由得一阵窃喜。

照片的主人叫王蒂澄,虽不是名门闺秀出身,但看上去清秀雅致,性格又豪爽大方,更难得的是,聪慧,很有灵性。

善解人意的同学夫妇觉察出了周培源对女子的“一往情深”,遂决定找机会将他俩介绍认识。

后来,他与王蒂澄一见钟情。

随后,为了让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悦,周培源又赶紧将王蒂澄介绍给了陈岱孙认识,没想到,陈岱孙竟也对王蒂澄产生好感。

就这样,王蒂澄陷入了“三人行”的难堪境地。

每次,当众好友离去,只剩下他们三人面面相对时,谁都难以开口。

眼见王蒂澄左右为难的境地,陈、周二人为之心痛。

当时,正值国家积贫积弱,他们商定:两人出国留学,拿到博士学位回国后,再由王蒂澄做出最后的选择。

君子之争,其争也君子陈岱孙以优异成绩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

晚年的陈岱孙回忆说,哈佛的四年是他学习最紧张的年头。

当时,经济系有一个研究生自修室,每天除了上课外,研究生在那里都会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当讨论出现分歧,双方观点难以调和时,就会大声争辩。

最初,陈岱孙无法适应这种学习环境,因为在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中自己有些力不从心。

于是,他开始发愤苦读。

四年里,除了有两个夏天参加中国留美学生夏令会的20天外,他没休过星期天,也没过一个寒暑假。

陈岱孙的刻苦,感动了他的导师。

他被批准在哈佛图书总馆的书库里使用一个摆有小书桌的小隔间的权利。

在这个隔间星,他度过了在哈佛的最后两年。

除了阅读经济学专业书籍外,每天下午四五点钟,陈岱孙还到图书馆另一层的阅览室,浏览文史哲类的书籍。

现代名人勤奋好学小故事

现代名人勤奋好学小故事

现代名人勤奋好学小故事【篇一:现代名人勤奋好学小故事】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博大智慧的老人;读书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你看过哪些名人的读书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一些名人刻苦读书的,欢迎大家阅读。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一:苏洵发愤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

有一年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

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

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

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

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二:八十二岁的状元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

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

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

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

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

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

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

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

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

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

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

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9篇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11、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

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2、管宁割席分坐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

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

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

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3、陈*忍辱苦读书陈*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4、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

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勤奋学习的名人故事2读完《百位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一书,给我留下的,是无比的震撼。

这本书内容翔实,故事感人至深,让勤奋学习的种子在我的心田悄悄萌芽,我想也许,有朝一日[注:将来有那么一天。

],经过我的努力,它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吧?从前,我总认为自己已经很勤奋了,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努力和书中的人比起来,是远远不够的。

从巴金的“读书而无书”,到王亚南的绑在柱子上读书;从顾炎武的“自督读书”,到郭沫若的抄书;从华罗庚的“一个实字”到侯宝林的“抄书”。

都告诉了我“想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都离不开刻苦勤奋。

不下番苦功夫是不会有丰硕的回报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字—“苦”。

档案中的王国维清华园印迹

档案中的王国维清华园印迹

(栏目编辑:卢艳霄)王国维(1877.12-1927.06),初名国祯,字静庵(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人间、永观,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在王国维短暂的五十载人生中,其最后两年多时间曾任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他以渊博精深的学识、科学缜密的研究方法、求新务实的治学学风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杰出的文字学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而其自身学术造诣更趋成熟。

他汇聚凝练早年研究成果之余,更于西北地理、辽金蒙元史等方面开拓、蘖发学术新枝,做出开创性贡献,达学术之巅峰。

笔者拟通过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王国维相关文献,借以管窥、追寻先生在清华园的行迹,弘扬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师风范。

20世纪一二十年代,伴随着国内“改大(改办大学)潮”和“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当时清华作为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屡遭社会人士谴责。

为提升办学程度、推进国家教育独立,清华学校于1925年设立大学部,并积极筹办研究院,因经费所限先设国学一科,拟请王国维担任主任。

但王国维推而不就,仅任教职。

1925年4月18日,王国维举家迁入清华西院。

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的《研究院大事记》,采用编年体,简要记述了研究院聘请教授等重要事件,其中即有王国维到校等相关事宜。

早在王国维来校之前,吴宓就曾多次入城拜谒,商讨研究院章程、入学考试命题等。

到校后,王国维对国学研究院的筹办更为尽心竭力。

馆藏的两册《研究院教务会议纪(记)录》,详细记录了研究院入学考试命题、拟定录取标准、制定规章制度等讨论事项。

如1925年9月8日,国学研究院召开第一次教务会议,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及李济到会,由主任吴宓主持会议,商定普通演讲讲题时间和各教授指导学科范围等。

再如1926年1月7日,国学研究院召开第六次教务会议,此次会议纪录中载有王国维给校务会议的一份书面意见,提出不应减收学生及取消津贴用于扩充研究院事业等。

档案中的王国维清华园印迹■李珍1925年2月至1926年6月,《研究院大事记》1925年9月8日至1928年6月12日,《研究院教务会议纪(记)录》点击馆藏46国学研究院非常重视图书购置,《研究院教务会议纪(记)录》中多有记载。

走近吴晗

走近吴晗

走近吴晗学术出版中心李红或许真的有一种机缘,是人无法回避的。

知道吴晗先生,应该是在中学时的课本里面,记得课文的题目是《谈骨气》。

年轻的乡村老师在课堂上用质朴的乡音朗读这篇文章,从中,我知道了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知道了文天祥和他的正气歌。

当时脑海中久久为这样的人格而感动,小小的心灵里面,不停地想,是怎样的人,写出这样的文章?只是,那时候,我不曾有机会多一点点了解吴晗先生。

再次知道吴晗先生,是在大学的课堂,白发的教授讲起“三家村冤案”,那是一场浩劫的开始,十几岁的我,对政治还没有些许的感觉,从图书馆查阅的相关文字,让心中充满了新的疑惑,人,为什么能把灵魂扭曲到变形?对于吴晗先生,只是把他当作了众多悲剧人物中的一个。

我不曾再试图多了解一些。

大学毕业以后,做了十几年的编辑。

偶尔也会浏览到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书店里,图书博览会上,屡屡看到,自己不禁羡慕起那些编辑,何时自己也能有机会接触那样的大家?终于,冥冥中的机缘,让自己在2005年也有幸接触到这样的大家,有幸编辑这样的大家的作品。

记得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还没到上班时间,自己正在网上浏览新出版的一本《吴晗画传》。

忽然领导通知说:准备一下,我们下午去谈一部稿子。

什么稿子?我很好奇。

自己是文字编辑,稿子还没有交到出版社,就让文字编辑介入,自然是稿子已经很有把握,而且也很重要。

吴晗全集。

啊?真的?过去的种种,一下子涌现进自己的脑海。

或者,这就是机缘?就这样,带着几近敬畏的心绪,我终于有机会阅读吴晗先生的作品,有机会走近吴晗。

他是年轻的史学家很多人说,有年轻的作家,没有年轻的史学家。

的确这样,我们往往聆听着白发苍苍的教授,讲历史的中国,不要说远古的黄帝尧舜,也不必说金戈铁马的战国时代,就是汉唐的长安,明清的北京,也要老先生娓娓道来。

仿佛那样才是浸在岁月长河中的历史。

但是吴晗先生是一个例外。

他是早早出名的历史学家。

一部《西汉社会经济》,不仅使他得到胡适的赏识,更使他从此走上了历史研究的路。

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

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

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精选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

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11946年7月,他出生在纽约曼哈顿一所慈善医院里。

不幸的是他被药用镊子伤到了面部神经,导致左脸颊部分肌肉瘫痪,左眼睑与左边嘴唇下垂,语言能力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幼年时期,他一直和保姆生活在一起,只有周末才能见父母一面。

因为长相的原因,大家都不喜欢他,也不愿意和他玩。

他十分渴望得到友谊和别人的关爱,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可人们总是将他拒之门外。

11岁那年,父母在不断争吵中分道扬镳,唯一让他感到温暖的母亲也离开了他。

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温馨美好。

父亲对他十分严厉,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稍有不慎,就会招来一顿斥责和辱骂。

父亲经常朝他嘶吼:“你为什么不能变聪明一点儿?你为什么不能强壮一些?”那段时间,他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

15岁那年,他来到费城,与母亲和继父生活在一起。

他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被人认为是一个带坏其他同学的典范。

他一共换了12所不同的学校,常常待不了多久就被学校找个理由开除了。

走过苦难的童年和少年,他渐渐长大成人,并且在体育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他想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或足球明星,可是没有一所体育院校愿意录取他;他想参加海军,可是又不够年龄。

无奈之下,他只好来到瑞士,一边给女学生上体育课,一边学习戏剧课程。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排演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时,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做一名演员。

不久,他满怀信心地回到了美国,进入迈阿密大学,正式学习表演艺术。

然而他的导师很不喜欢他,认为他不是演戏的料,永远也不会有前途,还劝他尽快退学。

尽管他不相信命运,也不愿意服输,但还是以三个学分之差,被迈阿密大学拒之门外。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

清华园日记读后感读完了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对季羡林的大学生活有了基本了解。

1928年的时候,北大的录取率是清华的两倍,他还是选择了清华大学。

在这里,他接触了英语、法语、德语,他在大学比较勤奋,每日预习、背单词、准备考试,和我们的大学生活并没有大的差别。

每天早晨起来,他都会先读法语,跟一般的外语系学生没区别,就是要背单词,学语法,还要背动词不规则变化变,而且他也要为生活中的钱担忧。

季羡林的阅读积淀也是从大学开始的,他也是从一本本书读过来的,看到他曾经订了一些名著,也会翻译小说,还会投稿,看到稿子没上,还会在日记里爆粗口。

他每天都会读一些德语,也要不停地读书考试,压力很大,他每天的日记还挺简单,就是今天读了什么书,上了什么课,这个老师讲的好不好,买了一本梦寐以求的书,投稿,翻译,一起和同学游玩,顺便吐槽一下老师,或者表达对某个老师的赞美。

想想季羡林还是一个刻苦的阅读者,每天读书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他每天都会给自己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比如今天读100页某本书,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100页,或者准备考试,他一般都在买书、看书、听课、写文章、翻译文章中度过。

后来因为抗日战争,还有家人生病,让他的思绪很沉重,害怕北平打仗,那个时候他觉得自己应该去打仗,而不是在读书,他瞧不起自己的不勇敢,在动荡的年代,他很难静下心学习。

曾经他觉得很无聊的看书学习的日子,在战乱时成为他最想过的日子。

战争让他思想很紧张和失落,战争影响了他的学习生活,那个时候时局很紧张,他也不免感到迷茫。

他立志大四要选德语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一直立志去德国读书。

也许读书的日子真的很单调,却不无聊,每次能够在睡觉前看书,他会倍感幸福。

他有睡前读书的习惯。

每次买到他想要的书,他会如获至宝,他也算一个书迷。

喜欢买书。

虽然经济并不是特别富裕,但是买书是让他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买到很难买的版本,他会特别开心。

他每天的读书的书目,以英国文学和德国文学为主,他也自己写书评,投稿,后来他立志在写作方面有所建树,这样他就能在文坛积累名气,以便找机会去德国留学。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阅读答案(2)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阅读答案(2)

《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阅读答案(2)《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阅读答案文章来自:xx杨绛先生的书香世界罗银胜杨绛与钱钟书都是有名的“读书种子”,对于他们来说,读书已经不是职业所需,而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

1949年,黄裳曾去北京采访,专程到清华园钱氏夫妇的寓所,亲眼目睹了这对教授夫妇静夜攻读的情形:“住在清华园里的名教授,算来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钱钟书。

第二天的晚上。

吃过晚饭以后我找到他的住处,他和杨绛两位住着一所教授住宅,他俩也坐在客厅里,好像没有生火,也许是火炉不旺,只觉得冷得很,整个客厅没有任何家具,越发显得空落落的。

中间放了一张挺讲究的西餐长台,另外就是两把椅子。

此外,没有了。

长台上,堆着两叠外文书和用蓝布硬套装着的线装书,都是从清华图书馆借来的。

他们夫妇就静静地对坐在长台两端读书,是我这个不速之客打破了这个典型的夜读的环境。

他们没有想到我会在这时来访,高兴极了,接下去,就是快谈。

”当时,杨绛、钱钟书除了上课、办公、开会之外,可谓是深居简出,晚上的空余时间对他们来说,是辛勤耕读的好时光,他俩不愧是一对“读书种子”,用人类文化精华不断充实着自己。

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如既往杜门谢客,潜心读书。

她的闭门读书不是消极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享受”。

她说:“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反正话不投机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场,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门——就是说,啪地合上书面——谁也不会嗔怪。

”杨绛非常珍视如此读书的自由,她还感叹道:“壶台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及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

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以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

岳麓书社文史精品随笔《观澜文丛》问世

岳麓书社文史精品随笔《观澜文丛》问世

岳麓书社文史精品随笔《观澜文丛》问世杨云辉【摘要】@@ 一套以"国学观澜,悦读顾问"为宗旨的中国文史随笔和国学札记精品书系<观澜文丛>,日前由岳麓书社精印问世.rn岳麓书社是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的一个古籍专业出版社.【期刊名称】《山东图书馆学刊》【年(卷),期】2010(000)001【总页数】2页(P119-120)【作者】杨云辉【作者单位】岳麓书社【正文语种】中文一套以“国学观澜,悦读顾问”为宗旨的中国文史随笔和国学札记精品书系《观澜文丛》,日前由岳麓书社精印问世。

岳麓书社是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的一个古籍专业出版社。

自从 1982年创社以来,在湖南地方文献、华夏史籍、古典文史图书普及读物,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研究古籍整理和研究著作出版方面,遵循“刊行古籍旧书,整理地方文献,出版学术著作,致力文化积累”的方针,先后编辑出版了《船山全书》、《走向世界丛书》、《沈从文别集》、《湘绮楼日记》、《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等一大批既具有全国性意义、又富地方特色的精品书籍。

岳麓版的中国古典名著图书在零售市场业绩上列全国同行第一。

所承担的《湖湘文库》、《中华大典》、《大中华文库》等多项国家重大出版项目,为弘扬湖湘文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观澜文丛》,则为其在2010年元月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最新问世的传统学术随笔书系。

《观澜文丛》由来新夏《交融集》、马嘶《学人书情随录》、袁逸《书色斑斓》、林怡《榕城治学记》、姚伯岳《燕北书城困学集》、刘蔷《清华园里读旧书》、徐雁《江淮雁斋读书志》七种组成。

在象征国学庄严与文史浩瀚的满底黑色中,以一纸书签式标示书名、作者与出版者,一帧意境辽阔的国画和一枚红色印章,在点缀中显示了中国艺文的深邃底蕴,加上作者均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界坐拥书城、学有成就的知名学者,并为全书穿插学者人像、著作书影等图片数十幅,使本书系成为形神俱佳、图文并茂之作。

本书系由长沙多米诺设计咨询工作室吴颖辉团队精心装帧设计。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简介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简介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简介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简介【季羡林《清华园日记》内容简介】本书是乃季羡林先生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日记,是70年前季先生对清华园的真切描述,系作者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辅之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构成了本书独特的价值。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推荐理由】我原来是想用现在的笔,把清华四年求学的经历,连同感情和牢骚,有头有尾地,前后一贯地,精雕细琢地,像《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那样,写成一本十几万字的小册子,算是我的“自传”的又一段。

现在我改变了主意,我不想再写了。

我想就把我的日记原文奉献给读者,让读者看一看我写文章的另一面。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由季羡林先生亲自定名的散文丛书——“李羡林作品珍藏本”【季羡林《清华园日记》精彩书摘】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日记刚复活了,第一天就忘记了去记,真该打!总说一句,现在的生活,可以说是很恬静,而且也很机械(不如说单调)——早晨读点法文、德文。

读外国文本来是件苦事情,但在这个时候却不苦。

一方面读着,一方面听窗外风在树里面走路的声音,小鸟的叫声……声音无论如何噪杂,但总是含有诗意的。

过午,感到疲倦了,就睡一觉,在曳长的蝉声里朦胧地爬起来,开始译近代的小品文。

晚上再读点德国诗,我真想不到再有比这好的生活了。

二十三日真混蛋,今天又忘记了。

同昨天差不多,仍是作那些事情。

把用不着的棉衣寄到家里去。

晚上长之长之: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

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

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

1934年自清华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来访,说刚从城里回来,并且买了许多画片。

他接到大千大千:许振德(1911-?),山东恩县人。

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3年毕业,后去美国。

的来信,信上说柏寒柏寒:李琪,作者同乡。

清华校史

清华校史

1、清华园内第一批入校女生是从1928年。

2、2001年底,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清华名列其中,上榜的建筑有同方部、清华学堂以及早期四大建筑。

3、“清华八斋”指的是“前五斋”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均建于解放前;“后三斋”指的是强斋、诚斋和立斋,均建于解放后。

4、1957年以前是京张铁路的路基是现在校园内的南北主干道(学堂路)5、工字厅大门处“清华园”三字为(咸丰)皇帝所题。

6、1914年11月10日,(梁启超)来到清华学校,发表以《君子》为题的演说。

激励清华学子崇德修业,发奋图强,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7、清华大学的学风为(科学、严谨、求实、创新)。

8、(叶企孙)创办了清华大学物理系、被誉为“科学馆主”。

9、1926年3月18日,(韦杰三)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

10、王国维墓碑碑文是由(陈寅恪)在1929年撰写,其中最为有名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成为清华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清华大学校长中,(梅贻琦)担任该职务的时间最长。

12、1949年,针对最初拟定的新中国名称“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清华教授(张奚若)提出,最科学的叫法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3、“考古不是挖宝”是我校校友,“七国院士”夏鼐的一句名言。

14、国庆六十周年游行中,清华新生参与的游行方阵为(“毛泽东思想”标语方阵)。

15、“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人谢浑的诗:“惠风荡繁囿,白云曾存阿,寒裳顺兰沚,水木湛清华”。

16、二校门的“清华园”和研究生院的“清华学堂”题字是清末要臣那桐所写,选清华园为校址就是经他批准的。

17、在1935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爆发的“一二九”运动前夕,爱国学生喊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的名言。

这句名言见当年清华救国会出版的刊物《怒吼吧》第一期《告全国民众书》一文。

18、1948年12月15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海淀,清华园解放。

19、1949年6月28日,根据中共北平市委的指示,清华地下党正式向全校公开,从此,清华党组织结束了秘密工作状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了创建新中国社会主义大学的伟大征程。

高中语文 文摘(校园)清华不是读书的好地方

高中语文 文摘(校园)清华不是读书的好地方

清华不是读书的好地方我曾问人:清华大学和清华园这两个名字将来谁更出风头?有人说:照眼前的事实看来,风头是属于后者的较多。

这话大概没有什么错罢?你说:可不是嘛!大门口的“清华园”三个字是皇皇石刻而且巍巍居中,“国立清华大学”六个字便是写在木头牌上而且只好一旁侍立呢。

我说:决不止此!清华的来宾往往是踵趾相接的。

假如我说这些人之中被清华园的草、木、泉、石所吸引的一定比为了看清华大学的图书、仪器、标本、机械而来的多五十倍,该没有人反对罢?那末,无怪其然你一写信约朋友来玩,多半说“请来园子里逛逛罢”,而很少用“请到敝校参观参观”。

清华原是“园”的空气多于“大学”的空气啊。

这样便可以转到正题了,“清华不是读书的好地方”理由不和“春天不是读书天”一般简单吗?春天有比读书更有趣的事让你做,清华有比读书更有趣的事叫你不得不做。

最可怪的,没有一个外人不对清华人赞叹:“贵校的读书环境真好!”而每一个清华人,纵然是最谦虚的你,也决不曾摇头否认。

这是什么意思?你当真相信清华最适于读书么?我不信你比我缺少那些经验,随便举一件便可以做这句话的反证。

远的不用说,就以最近这两个礼拜说罢,你如曾有一次整个钟头耐心耐意地坐在教室里笔记,那才是奇迹呢!你有眼看得见黑板上的白字,当然也有眼看得见窗外那些轻摇慢舞的鹅黄细柳,那些笑靥迎人的碧桃,那些像有胭脂要滴下枝来的朱梅,那些火似的、像有一种要扑到你身上来的热情的不知名的花,那些,那些……迷人的东西,真的没有把你的心从a、b、c、d中勾走么?就算你是道学家,有“目不窥园”的修养,还有玫瑰呢,丁香呢,它们会放香!熏风从那里钻进窗户,又在你鼻端打了一个回旋,你心不动么?就算你受了春寒,鼻子不通,还有云雀呢,杜鹃呢,远远地唱起来了,蜜蜂又团在窗外哼,甚至一双燕子索性坐在窗槛上说起情话来了,你又待怎样防御呢?总之,一切都引得你的心往外飞,这时的心,固然教授们的什么论,什么史,什么法,什么问题,什么公式抓它不住,便是你书中的颜如玉也照样不行。

最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阅读答案

最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阅读答案

最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阅读答案
梁实秋在他的《清华八年》一文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园里谈不到什么景致,不过非常整洁,绿草如荫,校舍十分(甲)(俭朴/简朴),但是(一尘不染)。

工字厅后面是荷花池,池畔松柏参天,厅后匾额上的“水木清华”四字确是当之无愧。

又有长联一副,颇为精彩;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淘是仙居。

我在这个地方不知(乙)(消磨/消耗)了多少黄昏。

西园榛莽未除,一片芦蒿,登高西望,圆明园的断垣残石历历可见,俯仰苍茫,别饶野趣。

这一带景色宜人,是同学们常来读书游憩而流连忘返的去处。

清华园中的荷花池,后因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荷塘月色》,更是(如雷贯耳),招致(莘莘学子)的钦羡,使人(丙)(难免/不免)心生神往,希冀也能漫步在这荷花池畔,沐朝霞,送夕阳,书声与清风相应和,度过一段终生都值得回味的读书时光。

1、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

A、俭朴、消磨、难免。

B、俭朴、消耗、不免。

C、简朴、消磨、不免。

D、简朴、消耗、难免。

2、文中加框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一尘不染。

B、流连忘返。

C、如雷贯耳。

D、莘莘学子。

3、文中“工字厅”的长联因情景交融而颇有韵味。

下面的对联与之意境最接近一项是(B)。

A、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

B、山川佳色澄悬镜,松竹清阴静读书。

C、贵客登堂谈真道,高朋满座叙福音。

D、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高中语文读书杂志美文细哉文心读宗璞《南渡记》素材

高中语文读书杂志美文细哉文心读宗璞《南渡记》素材

细哉文心读宗璞《南渡记》两年前,宗璞六十岁生日,冯友兰先生写了一副对联送给她:百岁寄风流,一脉文心传三世;四卷写沧桑,八年鸿雪记双城。

宗璞在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第一卷《南渡记》的后记里写道:“当时为这部小说拟名为《双城鸿雪记》。

因不少朋友不喜此名,现改为《野葫芦引》。

”冯先生的上联特别有味道,宗璞这部小说(四卷中的第一卷)的特色也恰在于那淡雅而又深邃的“文心”。

有些小说以情节胜,《南渡记》同样不乏引人入胜的情节。

然而最值得称道的是以下两点:小说写的是“史”,虽然二、三、四卷还没有出,但“四卷写沧桑”,全书必是一部抗日战争时期的北校南迁史,原书名的“双城”显即北京和昆明。

此其一。

第二是书里有那么多前一辈知识分子,再现了他们在民族命运垂危时的风貌、谈吐、举止。

那一代知识分子一般不大会说好些掷地有金石声的豪言壮语,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自己的国家爱得真挚、深切。

像本书里写的,“大家虽都谨慎,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语,却于沉重之间感到腥风血雨之必来,而且不该躲避。

”(《南渡记》第6页)明仑大学(它的原型想来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樾的想法是:“我辈书生,为先觉者。

”(第7页)孟樾有一个温馨的家,“让人心里熨贴”:一位知书识礼的夫人碧初,相当有教养、带着灵气的两女一子。

那书房颇叫我辈书生羡慕:一排排书柜,一张大写字台,一堆堆书稿,小长桌上的几方“墨海”,墙上的大字对联。

那副对联,每个字一尺见方,是从泰山经石峪拓下来的:“无人我相,见天地心”。

孟樾时不时地对着这几个字默坐半晌。

那时他正在构思他的《中国史探》。

这几个字也许正是“史探”要达到的天地混一的境界,是历史,也是哲学。

这一切都何等雅气、何等幽静呵!然而,孟樾的心境却远不是这样平和,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关头。

看着这一切,孟樾喟然叹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孟先生兼着教务长,他此刻的主要任务就是迁校,校务会议已经决定了,孟樾忙着操持一切。

“中国好在地方大,到危急时候,衣冠南渡,偏安江左,总能抵挡一阵。

陈岱孙

陈岱孙

在我国,担当得起“宗师”二字的经济学家,只有两位:一位是写下《新人口论》马寅初,另一位,就是陈岱孙。

与马寅初写下宏论巨著不同的是,陈岱孙一生著述并不丰厚,但他自清华园起,执教70余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被朱镕基赞誉为“一代宗师”。

他淡泊、孤独,终身未娶,将全部精力贯注到教书育人中。

对他而言,教书不仅是安身立命的职业,更是全部生命的诠解方式,这种诠解一如宗教般虔诚和投入。

他情操高洁、德越其才,心胸坦荡,诚为师表,以至于有人说:“陈老的去世,标志着中国一代学人的终结,哲人其萎,山河同悲,这样的大师不会再有了。

”在北大燕南园55号门前,立有一尊老人的铜像。

老人手拄拐杖,端坐凝神,慈蔼的面目于平和中带着守护的神光。

铜像下方,刻着老人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

”这位执教了70年近百岁的老人,80岁还在给本科生上课,90岁还在带博士生,他就是经济学大师,陈岱孙。

01冥冥中有所注定似的,陈岱孙先生出生于农历闰八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恰恰是孔子的诞辰。

1900年10月20日,陈岱孙先生出生于福州闽侯县。

在福建当地,螺江陈氏乃是簪缨世家。

有官至刑部尚书的陈若霖,也有海军中将陈庆甲。

先生的伯祖父陈宝琛更是溥仪的帝师,内外亲戚里还有清政府驻外公使,位高权重。

陈岱孙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贵族子弟。

深厚的家学渊源,陈岱孙自幼耳濡目染,恰逢新旧时代变幻,又受到西学影响。

宣统皇帝退位后,旧教育弊端积显,除了旧式私塾,父母还专门,请老师教他英文、数学。

15岁陈岱孙考上鹤龄英华学校时,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由于家学甚厚,陈岱孙成了“专读生”,免修各年级中文课程,专修外文课程。

结果陈岱孙只花了两年时间,就把四年课程全部修完。

1918年初,他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科班,与同时代的清华学子一样,两年后赴美留学。

在上海考清华插班生时,陈岱孙曾去黄浦公园游玩,兴致勃勃来到门前,却发现大门上挂着牌子:华人不得入内。

“不管你是不是租界,在我们中国人的土地上,却不允许我们自己进去,实在是欺人太甚!”陈岱孙满腔激愤,深感中华民族的屈辱,回去之后加倍努力读书,誓要振兴中华。

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一):郭沫若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才学卓著的文豪。

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他在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古文字学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重要建树。

与此同时,他勤奋苦学的精神也十分感人。

郭沫若在小学一年级读书时,老师讲历史课--《十六国春秋》,其中有许多胡人的名字,跟外国人的名字一样,非常难记,因而记人名便成为当时历史课的一只“拦路虎”。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一天,郭沫若约了一位要好的同学躲进一间阴暗的自修室里,两人苦读硬记,进行比赛,直到把整本历史课本一字一句背得滚瓜烂熟才走出屋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即使在年假期间,郭沫若都手不释卷,天天苦读。

有一年年假期间,他把太史公司马迁写的《史记》,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并一篇一篇地进行分析、校订和评价,在旁边写下批注,连《伯夷列传》里有一句被历代注家解释错了的话,他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加以校正。

对其中一些精辟言论和难得的资料,郭沫若视为珍贵财宝,不惜时间和精力整篇整段地用毛笔把它抄录下来,放在案头,随时翻阅学习。

郭沫若一生写了不少诗词和文章,论著宏富。

但他从事著述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让旁人代为抄写,一律都是自己动手。

即使到了晚年,在他年近80高龄撰写《李白与杜甫》这部研究性著作时,因视力减退,有人提议让别人代抄,可他仍然不同意。

他的不少书都是前后几次易稿,全都是他亲自逐字逐句地反复进行斟酌、锤炼、修改和抄写而成的。

显然,郭沫若的这种勤奋苦学的精神,始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二):华罗庚一辈子从实以终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从小刻苦学习,成了著名的学者。

1950年2月,华罗庚带着全家悄然登上一条不大的邮船,离开生活了4年的美国。

当他踏上祖国土地的时候,电波播送了他的《告美国同学的公开信》。

信中激情洋溢地写道:“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数学系主任。

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

读书的故事六年级优秀作文

读书的故事六年级优秀作文

读书的故事六年级优秀作文读书的故事六年级优秀作文1同学们,相信你们一定也像我一样,希望自己的成绩能名列前茅吧?不出意料的话,你们肯定是希望能名列前茅。

但是,徐氏俗话说得好:没有付出努力,拿来的真正的成功?呵呵,想要成绩好,哪有那么容易?那你可能又会问了:“那有什么办法才能成功呢?”嘻嘻,爱迪生好像说了这样一句话:“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我认为,想要成绩好,不能只靠努力,还要靠方法。

读书是一个最重要的元素。

我们先来说说读书的好处。

主要有两种:第一种,能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知识。

第二种,能增加作文水平。

先来说说第一种。

你们可能会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同坐在一间教室的我们,学的是一样的知识的我们,为什么成绩各有高低呢?其则原因还是读书这一类问题。

你看啊,只要你认真读了课外书,认真去积累了、记住了里面的知识,你就会发现你学到的知识比那些没阅读习惯、只学会了课上的知识的同学要多得多。

这样一来,你的成绩会有大幅度提高。

你再也不会面对试卷要签名而发愁。

不用担心家长会批评你了。

你也给家长争光了。

这样的话,就会一举三得啊。

当然,增长知识的好处还不止这三种。

还有我们经常忽略的一些好处。

由此可见,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说完第一种,咱们接着来说第二种。

这个所谓的增长作文水平啊,其实就是能让你在写某个写作类型的时候,可以用上读过的书中的好词好句,其效果能让语句通顺、准确、优美生动。

总之,你的作文会脱颖而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获得高分。

但是,你不光要多读书,还要会选书。

要尽量选文学、科技、体育等方面的书来看,总之,要选有意义的书。

不要光欣赏故事情节,还要积累,记在脑子里,这样买书才会有意义。

读书的故事六年级优秀作文2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幼年的我是多难的,小小的我曾几度病危,是妈妈的爱把握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虚弱的身体使我失去了许多和同龄人嬉戏的欢乐。

但却使我与书结缘,获得了比同龄人广阔的知识面。

高尔基曾经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红杰:清华园里曾读书——《清华周刊》中的书评点评:选题适当,论述细致,一手资料考订比较详备,如范长江书评。

留意书写规范,如“《<中国的西北角>简评》”里的书名号写法“《〈中国的西北角〉简评》”。

再如“李宽,《《清华周刊……》”应写作“李宽:《清华周刊……》”。

“陶令不知何处去,清华园里可读书?”,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无数的大师曾在清华园里摆下了他们平静的书桌。

这些良师益友的指引,加上当时的清华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较强的阅读能力,并且相对宽裕的阅读时间,大量的阅读和书报评介活动,成为当时清华园生活的一大特色。

在这种情况下,《清华周刊》上开始刊登“书评”。

《清华周刊》(1914年3月——1937年5月,1947年)是清华学子创办的、“在国内文化界和学术界都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大型综合性杂志”。

《清华周刊》创刊于1914年3月,至1937年5月停刊,共出版了676期,基本上每学期所出刊物为一卷。

抗战爆发, 清华大学南迁,《清华周刊》被迫停刊。

1947年2月复刊后, 只出了17期便再次停刊了。

《清华周刊》中的“书评”的名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第5——8卷中被称为“含英咀华”,9——17卷中被称为“书报介绍”,19——23期中被称为“书报介绍副刊”,28——30期中被称为“书评述要”,32——40卷中被称为“介绍与批评”,41——45卷中被称为“书评”。

从“介绍”到“评介”,再到“书评”,栏目名称的变化反映出《清华周刊》“书评”不断成熟,以及书评编辑们对书评的性质、特质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

《清华周刊》和大部分报纸杂志一样,负责人的更替性决定了刊物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栏目和风格上常有变化。

而每当来了一个新的负责人的时候,他为了表现其能力,往往力求编辑理念与方式与前人不同,因此,栏目名称的多变时可以理解的。

但是,就“书评”部分来看,不管其名称如何变化,它的基本宗旨是不变的。

《清华周刊》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守成期”,时间是从创刊到1919年以前,情况就是以实现其“发刊词”(1、求同学之自励,促教育之进步,以光大我校固有之荣誉,培养完全国民之性格;2、荟集全校之新闻,编列新鲜之历史,使师生之感情日益亲切,上下之关系日益密切……)中所列的宗旨为主要目标。

二是“改造期”,即经过“五四运动”后,从形式到内容都经过一番较大的革新和改造,主要目标是向“五四运动”中兴起的新思潮以及“文学革命”靠拢,具体表现是:1、采用白话文代替原来的文言文;2、使用当时所通行的新式标点符号;3、改直排法为横排法;4、改“编辑制”为“集稿制”。

三是“学术和创作期”。

1928年“改大”后,校长罗家伦首倡并大力推行“学术化”的方针,一批学术大家和学者陆续被聘请到学校里来担任教职和学术带头人;为了迎接校内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的高潮,学校陆续创办或改办起一批学术刊物,包括《周刊》在内的一批原有刊物也加强了学术和创作分量。

《清华周刊》连续不断的出版各种“学术专号”或各种类型的“创作专号”,以集中发表师生的研究和创作成果。

从此,《周刊》就逐渐奠定了其在国内学术和文化教育界的地位。

与《清华周刊》的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清华周刊》中的“书评”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一. 初创期初创期从第5卷74期(第一篇“书评”发表)开始一直到18卷260期,栏目先后以“含英咀华”和“书报介绍”为名,期间共发表了49篇书评。

《清华周刊》首次设立的书报介绍栏目是“含英咀华”,这个栏目共发表文章32篇。

在开设这一栏目时,编辑有一段说明:“西儒寡西根之言曰“ 人若不事事,亦当不饮食。

吾辈求学理,宜勤读。

然中外书报,浩如烟海,学余时促,何去何从本刊同人,愿以所读所见,择其英华,介绍诸同学。

非以少数人之意识为当,实尽自助助人之责也。

诸君如惠稿本栏,同人无任欢祷。

”这段文字简洁明了地道出了该栏目的目的“愿以所读所见,择其英华,介绍诸同学”。

在此后的9——18卷中,又以“书报介绍”为栏目名称,零散的刊出了17篇文章,以介绍西方书报为主。

这一时期的书评规模不算小,材料也不多,每期大概介绍三四本书(如在设立“含英咀华”的当天介绍了《护民官之末运》、《旁观》、《大战争别后之非洲》三本书)。

文章的特点是以翻译和介绍为主,文字简短,评论很少,文体驳杂,偶尔还有阅读古籍的笔记。

二. 发展期由于之前的“书报介绍”的传统,从1923年3月第19卷开始筹办“书报介绍副刊”就顺理成章,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反映出清华学术氛围的上升。

在第一期《书报介绍副刊》的序言中,编辑只用一句话交代了办刊宗旨:“ 报告国内外出版界的情形于留美及在校诸同学”。

在《书报介绍副刊》的两年半时间里,书报介绍与之前零碎的介绍不同,更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在介绍书目的质和量方面都有所突破:介绍书的面更为广泛,涉及古今中外;另一方面把关很严格,学术性更强。

《书报介绍副刊》也是经历了几个时期,栏目才逐渐发展健全起来的。

第一期时只有“中文杂志介绍”、“西方杂志、书籍介绍”等四个栏目,第二期时又加入了“中文定期刊物中的论文”和“入门书目”,第五期又增加了“清华作品介绍”,一直到第九期栏目最终固定为六部分:1.古籍新评,2.中文书籍,3.中文定期出版物中论文,4.英文书籍,5.英文定期出版物中论文,6.清华作品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期的《书报介绍副刊》中转载了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学生转载后提供给了梁启超,这才有梁启超的批评和后来的讨论。

这是无意中遭遇了当时“整理国故”和“如何延续传统”的学术思潮,这一事件其实暗合了清末以来处在当时“两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情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应对西方世界冲击的问题。

国学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到第九期结束,并引出了梁启超的一大著作《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和《书报介绍副刊》“古籍新评”这一新栏目。

这一时期的书评除了介绍书籍杂志之外为帮助同学研究以及择业,还邀请本校的教员与校外的学者,开列入门书目。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与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及其读法》。

此外,梁启超的《读书法》以及后来梁启超在清华讲《群书概要》的讲义也是这个时期重要的专题研究书目。

同时对于书评,编辑人员也逐渐提高了认识,“书报评论这一种著作,甚为重要,其有益于著者、读者、学术界、出版界者甚大。

惟此种工作甚难,非寡学浅识所能率尔而为者,试观外国书评界之发达,即可以见其国人好学之笃。

无怪其文化进步之速”。

“中国出版太坏之无书可评,是固然也,惟学术界之不肯切实读书,与对学术界之不肯切实负责任,亦其大原因也。

”《书报介绍副刊》时期,是《清华周刊》“书评”稳定发展的时期。

有两个主要特点,首先是导读书目性质的文章较多,其次是有了初步的学术化倾向。

《书报介绍副刊》后来停刊了,主要原因是它对写作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过高,书评的写作者较少,主要集中在几个有限的人身上(梁启超自己的就多达三、四十篇,占了总量的20%还多)。

“书评”在初期和此时都还不是《清华周刊》主要的栏目和目的,在清华学校改大学后,罗家伦校长明确提出学校“学术化”的发展方向,“书评”才配合广大师生潜在的要求成为传播知识、营造学术氛围的重要工具,成为《清华周刊》五大功能之一。

三.成熟期这一时期从1927年9月23日28卷第1期开始,至1937年停刊截止。

这一时期栏目的名称几经变化,先后被称为“书报述要”、“介绍与批评”、“ 书评”、“ 书报评介”,之后才定位在“书评”上。

但是,整个时期文体的大致形态是一致的,已经接近于现代书评的文体:对所评书报有较为系统性的介绍和评价,最后还有对所评书报的推荐;采用新式标点、白话文。

例如,《清华周刊》1936年11月15日总第628期的“书评”中蒋启明的《<中国的西北角>简评》一文已经和我们今天的学术书评在格式上没什么两样了。

在正文前列出所评图书的出版信息,包括书名、作者信息、出版日期、出版和发行商以及定价。

正文开头作者首先介绍了范长江及《中国的西北角》的背景与社会上对该书的一些评价,作者认为范长江“实为新闻记者之榜样”。

接下来,作者又列举了该书的六个优点,然后作者又就认为值得商榷的两点与范长江进行讨论。

虽然有点程式化,但是书评的基本功能和内容,作者已然能够把握。

这一时期书评文章的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文章篇幅较长,而且以批评为主。

二、学术书评占的比重较大。

如1928年12月8日总466期中罗元一评王桐龄的《中国民族史》一文中,在简要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之后,就“编法之不善”、“材料之疏漏”、“记述之错误” 三项条分缕析讨论该书的得失, 洋洋洒洒五六千言。

这类书评并非个例,也不是只针对国内著作,在1932年12月18日总572期署名“作民”的一篇文章《洋书辨伪》,评论美国新闻记者W.F.Mannix 编著的《Memoirs of Li Hong Chang》。

作者从编著者的人格之不可靠、著作传授来源之不足信、书中所载事实之错误矛盾三方面,来检讨该书的真伪。

单第三项“书中所载事实之错误矛盾”就列出处,用可靠的材料证明其为伪作,该书作者并无真才实学,只不过道听途、胡乱汇集一些传闻敷衍成书而己,但其声称根据的是李鸿章的日记,因此出版后很受欧美读者的欢迎。

本篇书评从根本上纠正了谣传,其学力也实在令人佩服。

三、内容侧重在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苏俄文学和社会介绍,国际大势、中日关系类书籍的评介逐渐加重。

这固然与当时社会形势、学术思潮相关,实际上还有实用的目的在,即受制于留美考试。

1929年3月29日总454期《清华周刊》的“书报介绍”主持人周勉介绍编辑方针说:“我想介绍并批评各门学科中的几本基础书籍,使专读一科而欲旁通者,亦稍有阶梯之可寻。

例如今年学校的留美考试,考政治学的,须受试统计、财政诸学。

考经济学的,又须受试比较政府、政治、劳工问题、政治学。

其如考试工科的,且须受试政治、经济、社会、会计诸学。

大凡专习一系的,大学不过四年,时间有限,甚至于本科的课程且读不完,追言其选读科外者乎这就不得不自己于课余的时候,去寻书来看。

但是各科的范围极广,书籍浩繁,非有适当的介绍,和简略的批评,实在是有“ 不知所从”之苦。

所以关于此项工作,我已经分途谕定几位教授帮忙在政治学和政治忍想方面,已请浦薛凤先生在经济学方面,已请陈岱孙先生介绍经济原理、财政学等蔡可选先生介绍统计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等顾翎章先生介绍会计学及谢炯先生介绍铁路原理,和其他经济常识一类书籍在哲学方面,已请定邓以蛰先生;在社会学、劳工问题、人口问题等则已经请定陈通夫先生介绍书籍其在文学及文学常识方面,已经请定的,有毕树棠先生,尚未面请的,有朱自清先生和杨振声先生其余正在分途约请中的教授尚多,不及细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