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17部名著常考题型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17部名著常考题型专项练习题
1《西游记》
1.《西游记》第六回中大圣变成一座土地庙,“只有尾巴不好收,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杆”,被赶到的真君识破真相。真君是怎样识破大圣变化的?你从这里悟出了什么道理?
真君从未见过旗杆竖在庙宇后面。__本领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弱点;假象总是难掩破绽;生活常识有助于人识别真相。
2.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
(1)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牛魔王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作红孩儿,号叫作圣婴大王。”
(2)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被观音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如今做了善财童子,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3.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尸魔三戏唐三藏: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一路走到了宛子山。山中有个妖魔白骨精,想要吃唐僧肉修得不死之身,于是两次施魔法变成村姑和婆婆,前去诓骗唐僧,不料均被悟空识破。最后白骨精变成白发老翁诓称前来寻亲,仍被火眼金睛的悟空识破,悟空不顾唐僧念咒阻止,挥棒将假老翁击毙。唐僧误以为孙悟空无故三次杀人,佛法难容,十分愤怒,从而逐走悟空。悟空苦苦哀求,但是唐僧不予原谅,无奈痛别师父跟师弟们,暂回花果山。_ “极真之理”:不要被假象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4.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2)三借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借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
(3)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等故事都写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4)《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奇异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主题。( √)
(5)《西游记》中,孙悟空因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连累了唐僧,被唐僧赶回花果山。( ×)
(6)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想象超凡,夸张神奇,赞扬了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
(7)《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镯”,能把金箍棒一股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
(8)《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金刚镯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
2《鲁滨逊漂流记》
1.下面是名著的插图,请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鲁滨逊和一条狗被海浪冲到荒岛上。他想记录日期却没有工具,于是就在上岸的地方竖了一个大十字架,刻下他上岛的日期,并用不同的刻痕来表示日、
周、月。这样,他就有了一个独特的日历。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出于生活的需要,我开始着手制造陶器。在找到陶土后,我做了无数次试验,刚开始,有的由于陶土太软没有做完,有的由于温度太高而爆裂。探索了两个多月之后,终于做成两个大瓦器,还有许多小型器皿,但还是没有可以装流质、经得起大火煮的泥锅。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有的泥制器皿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于是我开始研究烧陶的火力,最后烧成了三个瓦锅,两个瓦罐。
(1)该文段中的“我”指的是鲁滨逊,出自《鲁滨逊漂流记》。
(2)请结合上面材料分析“我”的性格特点。
“我”是一个聪明、机敏、执着、顽强、永不放弃、富有进取精神的人。
3《朝花夕拾》
1.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2.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记叙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3.名著阅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中描写的人物是阿长(长妈妈)。
(2)关于这部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
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4.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五猖会》中,记叙了这样的情节:父亲在“我”盼着去看五猖会时让“我”背书,背不出就不许去看,等“我”背完书再去看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兴致。(√)
(2)《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们家保姆,她姓长,又高又瘦,她迷信唠叨,令人厌烦,但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让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
(3)《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五猖会》《狗·猫·鼠》《二十四孝图》都选自这部作品。(×)
(4)范爱农因为想看光复的绍兴,便从日本回到故乡。但受到排挤迫害,生活潦倒,无奈又躲到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 ×)
(5)《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
(6)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迷信啰嗦却善良真诚的“长妈妈”,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 √)
(7)《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是鲁迅唯一的一本散文集。( √)
(8)《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既讽刺庸医,也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
(9)《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这部作品主要记录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理历程,富有生活情趣。(×)
(10)《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
4《海底两万里》
1.小明在复习自己读过的科幻类小说时,发现一张掉落的插图(见右图)。根据画面内容,他应将此页放回《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去,理由是“诺第留斯号”尼摩船长把金锭装在小箱子里,用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