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合集下载

城市地理学重点2023年修改整理

城市地理学重点2023年修改整理

都市地理学重点都市地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都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都市形成进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

1、研究对象:都市概念:都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别形态;2、要紧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市现象进展变化的规律性。

3、要紧内容:(1)都市形成进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都市空间组织研究①都市化研究②区域都市体系的研究③都市分类研究(3)都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都市可持续进展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都市地理学研究的特点(1)注重都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都市化的研究(4)注重都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和应用5、中国都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对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都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都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和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都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第二章城乡划分和都市地域1、都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是聚落的一种特别形态;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

2、城镇: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3、城镇不同于乡村的几个特点:(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结构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电灯,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还能够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养等方面查找城乡差异。

4、都市地域:亦称都市圈,与农村地域相对。

中国地理学理论

中国地理学理论

中国地理学理论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地理学理论则是对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进行探讨和解释的理论体系。

中国地理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独特的历程,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将从中国地理学理论的起源、发展、主要学派和研究领域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理学理论的起源中国的地理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学者主要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山海经》和《水经注》等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地理环境的信息,是中国地理学理论的起点。

二、地理学理论的发展中国地理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在古代,地理学主要是以地图绘制和地方志编纂为主,这些工作有助于积累地理知识。

到了中世纪,随着科学思想的兴起,地理学开始注重对地球形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探索和理论总结。

近代,地理学理论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学派和理论体系。

三、中国地理学理论的主要学派中国地理学理论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学派,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其中,以吴传钧为代表的地貌学学派,重视地貌的发育过程和地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地貌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理论总结。

以李学勤为代表的区域地理学学派,强调地理区域的综合研究和划分,提出了区域系统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以董作宾为代表的人文地理学学派,关注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出了人地关系理论和文化地理学理论。

四、中国地理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国地理学理论的研究领域涉及广泛,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等多个学科。

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

人文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和文化现象,包括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等方面。

经济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则关注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总结:中国地理学理论凭借其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通过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地理学为认识和改造地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支持。

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

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

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摘要: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主要探讨了学术研究中的地理学研究新方向,包括大数据分析、遥感技术、城市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和全球变化等方面。

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生物、人口、经济、文化等方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遥感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地理学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和思路。

本文将对这些新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是近年来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方向。

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获得越来越多的数据,包括人口数据、经济数据、环境数据、交通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发现新的规律和趋势,为政策制定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地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通过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得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包括地形、植被、水体、土壤等。

这些信息不仅可以用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还可以用于灾害预警和评估等方面。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成本。

四、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规模、空间结构、城市化进程、城市交通、环境问题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五、环境地理学环境地理学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地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环境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保护等方面。

城市地理学新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新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新研究领域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发展的学科领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理学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介绍城市地理学的新研究领域,并探讨其意义和挑战。

一、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它关注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城市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影响日益增加。

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中的生态系统,探讨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绿化、城市水循环、城市生物多样性等。

研究表明,城市绿化能够改善城市气候、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水循环研究则关注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以及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善。

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则探讨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生态系统,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社会地理学城市社会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组织和社会关系的学科领域。

城市是社会交往和互动的中心,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城市中的社会差异、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

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社会分层、社区发展、城市社会网络等。

社会分层研究关注城市中的社会阶层和社会不平等,探讨城市中的贫富差距和社会流动。

社区发展研究则关注城市社区的形成和变迁,以及社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城市社会网络研究则探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社会网络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社会地理学的发展对城市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组织和社会关系,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社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城市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空间组织和经济发展的学科领域。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经济地理学研究城市中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经济地理格局。

城市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产业集聚、城市竞争、城市创新等。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发展与演化等问题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城市的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城市内部结构、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城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问题。

下面是几个城市地理学中常用的名词的解释。

1.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向城市集中过程。

它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土地扩张、城市建设和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的变化。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2. 都市圈:都市圈是指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周围有着密集经济和人口活动的城市群。

都市圈区域通常由中心城市和其周边的卫星城市、乡镇组成,形成一种城市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关系。

3. 城市内部结构:城市内部结构是指城市空间组织和布局的方式。

一般来说,城市内部结构包括中心区、郊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4. 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资源管理,使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规划手段。

它包括城市绿地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 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城市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城市空间组织的优化和城市发展的竞争优势。

区位理论认为,城市的区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合理的区位选择和区位优势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和竞争能力提升。

6. 城市体系:城市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城市集合体,包括城市的数量、类型、大小、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特征。

城市体系反映了城市在区域内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城市体系的研究来了解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区域经济的地域结构。

7. 城市网络:城市网络是指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城市网络在全球化背景下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城市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提高城市的全球竞争力。

城市地理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对外出口经济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对外出口经济

城市地理学名词解释对外出口经济篇一: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形态、城市发展及城市与环境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而对外出口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向其他国家或地区销售货物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外出口经济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对外出口经济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的影响。

正文将对对外出口经济在城市地理学中的概念和影响进行解释和拓展。

首先,对外出口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通过出口商品和服务,城市可以获得外汇收入,推动本地经济增长。

许多城市依靠对外出口经济来吸引外资和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和地位。

例如,中国的广州、深圳等城市依靠对外出口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其次,对外出口经济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形态产生显著影响。

为了提高对外出口的效率,城市通常会建设现代化的港口、机场和物流设施,形成与国际市场的紧密联系。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会改变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以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

例如,深圳的宝安区和广州的南沙区就是中国对外出口经济的重要集聚区,这些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形态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最后,对外出口经济也对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城市对外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往往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污染物。

因此,城市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以平衡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例如,一些城市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技术,减少对外出口经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对外出口经济在城市地理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城市的空间组织和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对外出口经济对城市的影响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路径,以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篇二: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地理环境的学科。

在城市地理学中,对外出口经济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

城市地理学重点归纳城市地理学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a.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b.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是一个“点”;c.城市本身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四个研究领域:城市形成发展条件、城市外部空间组织、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和城市问题。

3.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等;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城市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分类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区域的特点、城市的兴衰更新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4、城市问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口、自然、环境关系;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4.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城市现象的各种类型和过程;城市地理学虽然更多的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却具有很强的介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边缘学科的特点,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并在与其他学科进一步交叉渗透过程中,朝着一门综合的社会科学的目标发展。

5.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特点:注重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2、注重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3、注重城市化研究、4、注重城市地理新领域与新方法的拓展与应用7.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趋势:1、理论研究将进一步加强2、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城市的研究将加强3、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将加强4、对新领域、新方法的研究将加强5、城市规划等应用研究将进一步加强。

8.“城”:最初是指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

“市”:最初是商品交易的场所,现代:一级行政建制单元。

“镇”:最初:“镇”和“市”有着严格的区别,“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现代:镇也表示较低级的城镇居民点。

城市地理学概念

城市地理学概念

城市地理学概念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1.重点研究方向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和空间组织演化规律的学科。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的空间组织演化问题。

城市地理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从研究视角和研究问题的空间层面上来看,有两个突出的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从区域的视角研究区域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另一方面针对城市个体本身,研究城市内部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演化。

2.主要研究内容以上述两个重点研究方向为核心,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的研究领域,即:1)城市形成和发展条件研究。

结合对城市发展规律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对影响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地理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

如城市所在区域及城市自身的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及历史基础和发展条件等。

2)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或称区域城市体系研究,是将区域内相互联系的城镇群体放在区域城乡结构发展演变的整体背景下,研究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空间组织规律。

主要包括区域城镇化研究、区域城市体系组织结构关系研究。

其中,城镇化研究对象是区域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发展演变,区域城乡结构关系及其变动轨迹和趋势;区域城镇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区域城镇体系内城镇的职能分工、规模等级和空间组织结构三大主要内容。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又称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城市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关系和演化规律。

通过对城市内部的地域空间(各类用地的空间格局)、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等的研究,进而研究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型。

4)城市发展的支撑系统研究。

主要研究区域城市赖以发展和依托的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背景、资源支撑条件和为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社会联系提供基本保障的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5)城市问题和对策研究。

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交通问题、住宅问题、内城问题和社会分化、贫困等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城市地理学总结

城市地理学总结

城市地理学总结概述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等问题的学科领域。

它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深入了解城市的形态、功能、特征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

本文将对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城市地理学的意义进行总结和介绍。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城市城市是人类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居住和生活的聚集地,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多的人工建筑。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具有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差异和空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和规律,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影响。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城市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规律、空间组织和演化过程。

它关注城市的地理特征、结构和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以及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形态与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内容之一。

它研究城市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态特征、空间组织和空间结构。

包括城市的尺度、形状、分布、布局等方面,以及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和空间关系。

城市发展与演化城市发展与演化是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它研究城市的发展历程、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

包括城市的起源、发展、扩张、衰退和再生等方面,以及城市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它研究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包括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能源消耗等方面,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城市地理学的意义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要求:1.重点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

2.熟悉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和城市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3.了解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最新研究进展。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1.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要求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1. 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城市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理论科学。

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聚落地理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城市地理学研究任务(1)最重要的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2)中国:从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城镇合理布局、城镇化水平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城市群、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城市职能更替和空间重组;城市保护和更新。

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1. 研究内容(1)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研究主要研究、评价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响。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①城市化研究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所处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大的效果与问题、城市化水平预测、各国和各地区城市化对比研究等。

②区域城市体系研究从区域角度、整体观点分析一国或一个地区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只能结构、空间结构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体系理论、模型和方法。

③城市分类研究城市分类的依据、指标和方法,划分各种类型的城市,主要有职能分类、规模分类和形态分类。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主要研究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等。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研究城市中的各种问题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城市地理学著作

城市地理学著作

城市地理学著作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著作,其中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分析》、《城市发展与空间行为》、《城市规划学导论》等。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是石仲泉教授编写的一本经典著作。

该书系统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详细分析了城市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布局。

通过对全球各大城市的案例研究,研究者深入探讨了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律,为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城市发展与空间行为》是张强教授主编的一本重要著作。

该书对城市发展和空间行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在书中,研究者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和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的形成和演变机制。

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实证研究,研究者揭示了城市空间变化的规律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城市规划学导论》是李明教授编写的一本经典教材。

该书全面介绍了城市规划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涵盖了城市规划的历史、理论和实践。

通过对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规划流程的详细解析,研究者系统介绍了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并深入探讨了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关联。

该书为城市规划师和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是学习和研究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资料。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发展,还涉及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不仅对于理解和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总结起来,城市地理学的著作涵盖了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著作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城市变化的规律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改善城市环境,也对于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3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3

城市地理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大都市带——是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

P252、城市化——城市化是乡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市化是农业向非农业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地域景观发生转变的过程;城市化是城市文化意识向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3、位序规模法则——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位序的关系来考察一个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4、逆城市化——特大城市中心市区和郊区人口均外迁,特大城市人口迁往中小城镇和乡村,特大城市人口减少。

5、再城市化——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重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6、过度城市化——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大量城市问题产生7、乡村城市化——指社区由乡村地域类型向城市地域类型演化的过程。

8、基本经济活动——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

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这一部分活动称为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它是导致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9、非基本经济活动——满足城市内部需求的经济活动,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他被称为分基本经济活动。

10、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11、城市职能——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12、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它代表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方向。

13、首位城市——指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14、城市经济区——概念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首先,城市形态与结构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关注城市的空间组织、城市地貌、城市发展模式等。

研究者通过对城市历史、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的分析,探讨城市的形成过程和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规模的演变。

其次,城市功能与发展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关注城市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城市竞争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产业组织、城市人口分布、城市经济特征等的研究,了解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对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比较,分析不同城市的发展优势和劣势,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用地结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土地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的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参考。

第四,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另一个研究重点。

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规划、交通流动特征、城市交通拥堵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交通网络的分析,了解城市交通体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五,城市环境与资源利用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这方面的研究关注城市的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效率、城市生态系统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策略,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城市社会与人口也是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这方面的研究通常关注城市社会结构、城市人口特征和迁移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城市人口和社会变化的分析,了解城市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问题,为城市社会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功能与发展、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城市环境与资源利用以及城市社会与人口等方面。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研究方法 1.景观分析方法 对城市内部功能地域的配置组合状态进行研究,并进行模式化表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对于站在区域的角度研究城市的形态、区位、功能、结构、配置等的城市地理学而言,城市地域结构及其模式研 究最为重要。 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各种要素空间投影的内部地域结构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整个城市社会的全貌。 2.城市填图方法 从分析各种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组合状况出发,说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特征。 方格法和断面图法。 3.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方法——社会区分析、生态因子分析 社会地区研究法:美国,史域奇和威廉斯,1949年,《洛杉矶的社会地区》 1955年,史域奇和贝尔,《社会地区分析》,在方法论上更加精确化。 社会地区分析与古典城市结构模式的差异:古典模式是把现实的城市事例进行一般化后的归纳法模式,而社 会 地区分析是从整个社会的社会变动中演绎推导出城市的地域分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社会地区分析的具体步骤:第一步,指标的选取,形成三个复合概念:社会阶层、城市化、隔离。第二步, 对 这种复合概念,以国情统计区为单位,选取能用数字表示的指标。第三步,分区计算上述三指标的得分。第四步 以这三指标的组合情况决定各区的特性。 因子生态分析法:前提条件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多变量解析统计方法的开发,以及城市内 部小地区统计资料的整理。 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地区分析的不同在于,后者事先设定城市内部居住分化的主要因素,而前者则通过变数群的 统 计分析去抽出主要因子。
城 市



• • • •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城市地理研究方法 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念: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和空间组织演化规律的科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1城市是一种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城市作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1拥有高密度的人口和经济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干涉最强烈3是一个不完全脆弱的环境系统4呈复杂性且动态变化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为: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又包括城市化研究和区域城市体系的研究,以及城市分类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3中国当代城市地理学动向和内容挑几个,谈谈想法,如新型城镇化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

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

(2)途径多元化。

(3)聚集效益佳。

(4)辐射能力强。

(5)个性特征明。

(6)人本气氛浓。

(7)城镇联动紧。

(8)城乡互补好。

城市体系(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地理与城市地理学

地理与城市地理学

地理与城市地理学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学科,而城市地理学则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通过研究城市的地理特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理与城市地理学的关系,并分析城市地理学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1.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城市的地理特征、空间分布、功能结构以及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其研究对象包括城市形态、城市人口与居住、城市经济与产业、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等。

2. 城市地理学的重要性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地理学对于了解城市的发展过程以及城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城市地理学可以揭示城市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城市地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城市空间的不均衡性,从而引导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外,通过研究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活质量的关系,城市地理学还能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供相关建议和方法。

3. 城市地理学的应用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首先,城市地理学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划分建议,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其次,城市地理学可以帮助城市交通规划者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道路网络设计,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道路安全性。

此外,城市地理学还可以为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实例分析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对北京市的城市形态、城市人口与居住、城市经济与产业以及城市交通与交通网络进行分析。

北京市的城市形态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城区和周边多中心的特征;城市人口与居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及东部和北部近郊地区;城市经济与产业以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城市交通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呈现出多层次、多模式的交通网络。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城市地理学:教学大纲

城市地理学:教学大纲

《城市地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城市地理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096503051;106563051总学时:54 理论课学时:48 实验与课程实践学时:6适用专业:地理学授课对象:本科生一、课程性质、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三、《城市地理学》是地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使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教学基本要求(1)使学生牢固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2)使学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数据。

;(3)提高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与当前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

(5)进行短期2-3天的实际操作。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和主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有基本认识,从而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重点]]: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章难点]]: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二、主要任务三、主要内容第二节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三节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发展特点二、主要研究领域1.城市化研究2.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3.城市体系研究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第二章、城市的定义、特征及形成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城市的定义、定义城市的标准、城市的形成[[本章重点、难点]]:城市的形成第一节城市的定义一、城市的定义二、城市的特征第二节定义城市的标准一、中国市、镇建制标准二、市带县第三节、城市的形成一、城市的经济基础二、城市的社会基础三、城市形成的影响因素第三章、城市化原理 6 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城市化的动力以及城市化的类型和调度,本章是全书的重点之一,在本章学习中会出现对许多问题的不同看法,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对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释。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空间分布的影响和塑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人类文化、经济活动、城市发展、社会关系以及人地关系等。

本文将通过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几个主要研究领域,探讨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1.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通过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发展模式等,来理解城市的形成和变化。

它关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经济等方面的问题。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影响。

它关注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差异、商业地理等经济问题。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指导意义。

3. 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文化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展现和影响。

它关注文化景观、文化遗产、民族地理等方面的问题。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4. 社会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探讨人类社会关系在地理空间上的体现和影响。

它关注社会空间的形成和变化、社会差距、社交网络等社会问题。

社会地理学的研究对于理解社会、文化和地理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5.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影响。

它关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行为和旅游管理等问题。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产业具有重要价值。

二、人文地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多样,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人与地球的关系,还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深入洞察和解释。

首先,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提供指导。

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更合理的城市规划政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其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和潜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建议。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它关注人类活动的空间模式、文化现象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主题广泛,涵盖诸多研究领域。

在以下1000字的篇幅内,我将简要介绍几个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主题。

一、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城市的形成、发展和变迁,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内的社会、经济现象。

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与乡村的对比,研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分析城市规划以及城市区域的发展趋势。

在城市地理学中,还有许多重要研究方向,如社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等。

二、迁移与人口地理学迁移与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流动和迁移现象,探究人口迁移对地理区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迁移与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口的迁徙模式、移民政策、移民社区的形成和演变等。

迁移与人口地理学还研究人口的增长和减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讨人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以及人类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塑造作用。

文化地理学关注地理空间中的文化现象,例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建筑艺术等。

研究者通过对文化景观、地方认同、地域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机制,并深入探讨文化在地理空间塑造中的作用。

四、农业与农村地理学农业与农村地理学研究农业生产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地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农业与农村地理学可以了解农业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农业与农村地理学还研究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农民生计和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五、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活动的地理分布、旅游产品与旅游需求、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它关注旅游景点的选择、旅游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探索旅游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

旅游地理学将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方法与旅游研究相结合,为旅游业的发展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一、中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1994年,中国地理学会设立了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城市地理研究集中在城市一区域、城市规划、城市化、城镇体系、城市发展方针、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7个方面。

1.城市—区域研究城市与区域是相互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动态统一关系,具有多层次、开放型的特点。

按照这一理论,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以区域发展为基础来确定城市发展性质、发展规模以及城市空间布局,多层次的“城市—区域”体系是中国城市经济区的本质特征。

区域分析和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必须改变传统的“就城市论城市、就区域论区域”的做法,使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据此,区域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分析工作作为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的基础得到广泛开展。

目前,通讯技术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城市的区域范围扩大,垂直联系加强,“城市—区域”观也赋予了新的内容。

2.城市规划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

3.城市化研究南京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吴友仁就“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发表探讨性论文,由此揭开了中国城市化研究的序幕。

包括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乡村地区城市化研究和城市化特征研究4.城镇体系研究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城市体系理论研究、区域城市体系实证研究以及城镇体系规划实践(1)城镇体系理论研究: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到城镇体系的界定、理论框架的构建,各种不同层次(省域、市域、县域等)城镇体系的现状特征、划分标准、发展趋势等。

(2)区域城镇体系实证研究过去近20年中,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广泛开展了对不同等级行政区域、流域、经济区域的城镇体系研究。

(3)城镇体系规划实践,南京大学地理系宋家泰、顾朝林等汲取国外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三个结构一个网络”的理论,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接受并应用。

地理学者又开始尝试探讨新的城镇体系规划理论和方法,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三结构一网络”的一般分析,进一步加强对城镇体系动态演变、合理模式、结构调整和科学预测的研究。

5.城市发展方针的研究:中国政府长期以来贯彻“以规模论发展”的城市发展方针。

地理学家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对个别城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尤其将重点放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镇的研究上。

6.城市空间结构研究:90年代,大城市地域结构优化、中心城市的扩散机制及空间发展趋势等问题成为城市地理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

主要加强了对大城市地域结构演变规律、扩散趋势、功能用地结构变迁等新趋势的探讨。

近20年来,城市地理学者主要开展了城市市场空间研究,城市形态研究,城市边缘区研究,郊区化研究,城市群研究和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研究这几方面研究工作。

7.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1)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自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顾朝林首先从研究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持续发展研究方向:①城市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②大都市持续发展研究;③中小城市持续发展研究;④小城镇持续发展研究。

目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侧重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城市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分析。

(2)生态城市研究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生态—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建设生态城市是寻求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生态规划方法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的规划思维方法。

二、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1.定量方法与模型模拟国外地理学界研究实践表明,正是数量方法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城市地理学在数十年内形成为有自己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学科。

在中心地理论的研究中,城市地理学者建立了大量的模型来对城市分布、城市形态等作模拟分析。

90年代以来,数量方法、系统动力学、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职能划分、土地定级、城镇等级结构分析、城市系统演化规律分析、城市空间形态的计量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地理研究的科学性和实践应用能力。

2.遥感技术应用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城市地理研究中开始得到逐步推广。

采用遥感技术获得的遥感图象是一种综合的地理信息源,它包括各种地理要素,,同时又是一种空间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析提供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数据。

3.GIS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一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综合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地理学的范畴,它为资源与环境的管理和规划以及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工具。

GIS技术必须和RS、GPS 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各自最大的技术潜力。

三、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从目前中国城市和城市地理学发展看其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研究,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城市地理学的理论意义,而且丰富了城市规划内容,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2)城市现代化研究城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生态等的现代化,它是指城市的多功能与系统协调运行,从而使城市整体的发展和竞争达到并保持所处时代的先进水平。

(3)城市管治研究发展一个既公平、公开,又具世界竞争力的管治和协调系统,以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管治是将经济、社会、生态等可持续发展综合包融在内的地域整体管治概念。

(4)数字城市研究 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信息化成为研究的特点。

未来的信息社会,城市形态、人们的行为方式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注重三维表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数字城市将成为城市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现象市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就我国而言,当前正处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快速城市化建设向我国城市地理学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五、目前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热点与学术前沿1.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机制与体制创新研究,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研究历来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点,内容涉及全国及区域城市化的特征、地域类型、发展机制、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乡镇企业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小城镇与乡村城市化的关系等方面。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开始对城市化研究进行理性思考与理论总结,并对城市化研究中的难点,即城市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90年代末,我国政府对城市化和小城镇建设问题有了更为积极的认识,实施城市化战略被确定为我国“十五”时期的一大重要任务,但城市和区域发展中存在的诸如人口城乡转移渠道不畅、城市经济结构趋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衔接和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缺乏联合行动、统一规划缺乏实施和监督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从制度创新的角度、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研究城市化问题。

因此,对城镇规划、人口管理、经济组织、土地流转、资金筹集等经济社会体制创新和对小城镇发展的地域模式的研究形成新的研究热点。

2.城市体系与城市群(都市区、都市连绵区)的研究。

城市体系的传统研究领域主要是“三结构一网络”,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联系网络。

“三结构一网络”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不同区域、不同地域类型的因地制宜的应用研究、二是用新的方法技术对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三是对联系城市的航空、信息等网络系统结构的研究。

90年代后半期以来,城镇体系研究在“三结构一网络”基础上,向更深层次研究推进,即对城市群、都市区和都市连绵区等城市体系的特殊形态进行理论与实践(规划)两方面的研究。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经济、人口集聚与扩散的机制与调控研究”成果(2000),代表着国内研究的前沿;在应用研究方面,周一星主持的“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2001)、“南京都市圈规划”(2000)代表着国内研究的前沿。

对城镇密集地区(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连绵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是今后城镇体系研究的前沿领域。

3.大城市空间扩展与社会空间、感应空间的研究。

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包括CBD、边缘区、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市场空间、城市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5个方面。

其中,最新成果主要集中于城市空间扩展研究领域,包括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和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土地利用空间扩展动态研究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扩展规模、特征、动力和模式进行探讨;大城市郊区化研究主要对中国大城市郊区化的表现形式、动力机制和现象结果进行中西方、不同城市的比较研究。

周一星的“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对策研究”(2000)代表了这方面的前沿。

社会空间和感应空间研究是我国城市地理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成果相当有限,代表性成果有王兴中的“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研究”(2000)和柴彦威的“中日城市结构比较研究”。

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国外开展较多,并且对城镇规划和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应用价值,是我国城市地理学应开拓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4.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研究。

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新领域,研究面还较窄,成果数量还很少,代表性成果是阎小培的“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1999)。

基于信息化迅猛发展,信息网络对中国传统的城市等级体系、经济活动区位决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信息化对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影响、信息网络与城市体系的互动关系,信息网络与大城市地域结构的互动关系是城市地理今后应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

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增长点”,相比之下城市地理学对这方面研究较少,仅有一些理论综述、评价指标和土地利用的文章。

随着地理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深化和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的日益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也会逐步深化。

城市人居环境既包括人工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