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析

2021新版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析
2021新版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析

2021新版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

征与原因分析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4

2021新版平顶山十三矿突水特征与原因分

矿井突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对突水机理及突水危险性评价和预测是解决突问题的关键技术基础,构造裂隙是造成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因素。平顶山十三矿是1座设计能力180万t/a的大型矿井,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2次较大的突水事故。井田煤系地层属于石炭二叠纪,二叠系已煤组的二1

煤(或已16-17

煤层)为该矿井的主采厚煤层。煤田分布在汝河和沙河之间的分水岭地带,构造形态为一地垒型的复向斜构造,四周受接近东西向两组张性断裂的控制,形成一多边形的地垒型断块,由于煤田相对抬起,切断了与周围区域含水层的直接水力联系,阻隔了区域基

岩地下水向井田的侧向补给,使本井田成为一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1采面概况及突水过程特征

平顶山十三矿目前开采已组煤层,发生的2次突水事件分布在已一和已二的2个采区。第一次突水发生在已15-17

-12010采面,该采面位于一水平已二采区东翼第一区段,东至侯村保护煤柱线,西到上山保安煤柱,北至防水煤柱,南部尚未布置采面。采面走向长1285m,倾斜宽130m,采面煤层倾角平均为26°,煤层厚平均为5.28m。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沿煤层顶板放顶煤一次采全高,工字钢金属支架支护(图1)。第二次突水发生在已15-17 -11090采面,该采面位于一水平已一采区东翼第五区段,东邻襄郏背斜轴部,西至上山和东风井保安煤柱线,南北均未布置采面。回采走向长1090m,倾斜宽128m,采面煤层倾角平均为20°,煤层厚平均为5.4m。巷道掘进沿煤层走向和顶板施工,工字钢金属支架支护。采面里段采煤方法为分层综采,采高2.2m左右,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图2)。

图112010工作面平面示意图

图211090工作面平面示意图

1999年12月27日12:20,12010采面切眼里帮下机头以上7~11m范围内底板突水,标高-236.4m,最大突水量240m3 /h,12h后衰减为227m3

/h。28日15:30测得二灰水位开始以0.15m/d的速度下降,突水过程呈现出水量相对稳定的非稳定流状态。29日0:00后相对稳定,15d后水量稳定在150m3

/h。

2002年11月15日15:00,11090采面采空区侧底板有水涌出,水量为5~6m3

/h;18:00水量增大到150m3

/h,同时听到采面有响声,并伴有煤尘飞扬,14

#架后底板鼓起0.4m,水伴着大量煤沿运输机和支架间人行道奔涌而下,最大突水量达435m3

/h,采面下出口封顶后的平均出水量为300m3

/h,采面突水点标高由-496.6m上升至-457.4m。由于突水最较大,致使机巷最高点(-457.4m)以里共淹没巷道508m,最高点以外自流850m。30d后,水量稳定在168m3

/h,水温在38℃左右。

总之,2次突水具有突发性、矿压显现明显、水量大且稳定、水温高等特征。

2突水原因分析

2.1水文地质条件

已15-17

-12010采面煤层直接底板为黑色的砂泥岩互层,厚2.14m。老底为细砂岩,厚7.71m。采面区段岩层平均倾角为28°,掘进过程中揭露断层28条,走向大致为NE,最大落差10m(图3)。11090采面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1.8~3.25m;老底为细砂岩,厚6.9m。采面在掘进期间共揭露大小断层17条,影响走向长398m,断层组的2条主要断层间距23m,对采面影响较大(图4)。两采面下部为晚石炭世上古生界石炭系太原群上部灰岩段1~7层和寒武系(表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