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垂线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5.1.2垂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5.1.2垂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5.1.2 垂线教课方案垂线【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观点,理解垂线的性质,掌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2.过程与方法:经历察看、剖析、归纳、阐述的学习过程,培育学生逻辑思想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进一步训练学生的作图能力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创建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创建成功的时机,体验成功的快乐【教课要点】使学生掌握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等观点,理解垂线的性质【教课难点】用垂线定义判断两条直线能否垂直及垂线的画法【教课方法】创建情境--主体研究--应用提升【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研究垂线的观点活动 1:两条直线订交形成4个角,在订交线模型中若固定木条a,旋转木条b,当b的地点发生变化时, a、 b 所成的角也会随之变化,学生察看:当所成的角是 90°时,我们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教师和学生归纳:若两条直线订交成 90°角,则称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时,此中一条直线就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AC ODADOCB B如图,直线 AB 与直线 CD 订交于点 O,若∠ AOD=90 °,则称为 AB 与 CD 垂直,记作 AB⊥ CD,交点 O叫作垂足注意:垂直是两个图形的地点关系,而垂线是一个图形二、创建情境,指引学生研究垂线的画法活动 2:如图(1)现有一条已知直线AB,分别过直线外一点C和直线上一点D,作AB的垂线,你能有几种方法?(2)经过上述方法作出的垂线有几条?从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CDA B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虑,着手操作,自主研究。

经过思虑、操作发现,关于问题( 1)能够有以下几种方法来画垂线①用胸怀法,用量角器②用三角板,如图C CD DA B A B③用折纸法,对折直线AB ,使折痕两旁的部分重合,且折痕过点C(点 D)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切合条件的直线关于问题( 2)学生经过上述作图,不难发现,只好作一条,于是获得垂线的性质教师活动设计:指引学生进行研究,实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的几何语言为规范的符号语言,同时在学生归纳的基础长进行归纳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且只好画一条垂线即: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活动 3]稳固练习画一条线段或一条射线的垂线,怎样画?CC CA AB ABB( 1)( 2)( 3)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虑、议论,沟通,特别是第(2)、( 3)个问题,让学生经过察看发现,作已知线段、射线的垂线其实就是经过已知点作已知线段、射线所在的直线的垂线,只需理解这一点,作垂线的问题就迎刃而解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议论过程中,适合的指引学生怎样作线段的垂线,特别是(2)( 3)需要将其延伸或反向延伸,才能作出垂线,从而归纳出垂线的性质三、问题引申,研究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培育学生的应意图识,以及研究精神[活动 4]问题:在浇灌时需要把河AB 中的水引到 C 处,怎样挖渠能使渠道最短?CA B学生研究:学生能够自主研究,先在直线AB 上任取一些点,连结此点和C,能够发现CD 最短,此时CD⊥ AB,于是找到挖渠方案(或经过教师的电脑演示,发现当CD与 AB垂直时,距离最短)CA D B教师活动:合时的给出观点:(1)垂线段:垂线上一点到垂足的距离(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解答〕过 C 作 AB 的垂线,垂足为 D ,则线段CD 就是挖渠路线[活动 5] 从上述研究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结论?学生归纳: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即:垂线段最短教师活动:纠正学生在总结归纳时语言的简短性与正确性[活动 6]问题:学校要测出一块三角形空地的面积,以便计算绿化成本,此刻已经丈量出 AC = 5 cm,还要丈量出哪些量,才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BC A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虑,自主研究,依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不难发现只需丈量出点B到线段 AC 的距离即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于是能够作出点 B 到 AC 的垂线段 BD ,再丈量BD 的长度即可BC A D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若出现思想上的困难能够合时的进行指引、启迪,经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观点,让学生体验在生活中数学的作用,加强学生的应意图识〔解答〕略四、拓展创新、应用提升,培育学生的逻辑思想能力问题 1:如图,直线AB 、CD 订交于点O, OE⊥ AB,且∠ DOE=3∠COE,求∠ AOD的度数ECA O BD学生活动设计:由 OE⊥AB 能够知∠ BOE=90°,于是∠ AOC+∠ COE=90°,又∠ DOE=3∠ COE,且∠ DOE+∠ COE=180°,于是 3∠ COE+∠ COE= 180°,从而∠ COE= 45°,所以∠ AOC= 90°- 45°=45°,从而获得∠ AOD= 135°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思虑或表述过程中实时提示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以此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观察学生的几何直观〔解答〕由于∠DOE=3∠ COE,且∠ DOE+∠ COE=180°所以 3∠ COE+∠ COE= 180°所以∠ COE= 45°由于 OE⊥ AB所以∠ BOE=90°所以∠ BOC= 135°又∠ BOC=∠AOD所以∠ AOD= 135°问题 2: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 AB上由 A 地开往 B 地, M、 N是分别位于公路双侧的乡村(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 AB 上点 P 地点时,距离乡村 M近来;行驶到 Q 点时,距离乡村 N 近来,请在图中的公路 AB 上分别画出点 P 和点 Q的地点(2)当汽车从 A 出发向 B 行驶时,在公路 AB的哪一段距离 M、 N两乡村都愈来愈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乡村 N愈来愈近,而离 M愈来愈远?MA BN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虑,在必需时能够进行适合的议论,经过思虑或议论能够发现关于问题(1)当汽车距离 M近来时,相当于过 M作直线 AB 的垂线,垂足就是 P 点,同理,过 N 点直线 AB 的垂线,垂足就是 Q的地点;关于问题( 2)能够经过图形察看发现,当处于 AP 路段时距离两村距离愈来愈近,在处于 PQ路段时距离 M愈来愈远、距离 N 愈来愈近MA P QB N教师活动设计:本问题的解决,再一次让学生领会(1)数学与生活的亲密练习(2)学生的作图能力的训练(3)垂线段最短的知识(4)两点之间距离的定义(5)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生研究时期,要赐予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借此让学生的主体性充足发挥,教师仅起到指引者的作用五、小结与作业小结:1.垂线的定义2.垂线的性质( 2 个)3.垂线性质的应用4.[作业]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 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  垂线 教案

5.1.2垂线教学设计课题 5.1.2 垂线单元第五单元学科初中数学年级七下学习目标1.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2.理解并掌握垂线的两个性质,能利用垂线的定义计算角的度数.3.经历观察、操作、探索、归纳、总结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何概念的认识方式和几何结论的归纳方法.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重点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能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难点理解并掌握垂线的两个性质,能利用垂线的定义计算角的度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察下面图片,你能找出其中相交的直线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日常生活中,如图中的两条直线的关系很常见,你能再举出其他例子吗?【复习回顾】两条直线相交形成几个角?这些角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若∠1=50°,求∠2,∠3,∠4的度数. 分析:∠3=∠1=50°观察并思考.回顾、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通过现实生活背景,让学生初步感受相交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通过复习回顾,为讲解垂线做铺垫.便于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2=∠4=180°-∠1=130°讲授新课【观察】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思考】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当直线AB与CD 的夹角∠BOC=90°时,这两条直线有怎样特殊的位置关系呢?【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所成角的位置关系与大小关系,为引出垂线的概念做铺垫.【归纳】当两条直线AB、CD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直线AB、CD互相垂直.AB与CD 的交点O叫做垂足.记作:AB⊥CD于点O读作:AB垂直于CD于点O“⊥”是垂直符号“ ┐”是直角符号观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让学生了解平面内两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之间有怎样的特征.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概括得出垂线的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概括能力.【合作探究】1.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其夹角是多少度?2.怎样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合作探究】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合作探究】过直线l 上一点A 画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总结:垂线的画法: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二移:移动三角尺使已知点落在它的另一条直角边上;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 小组交流合作,观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总结出垂线的性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探究】过直线l 外一点B画直线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结论: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合作探究】比较线段PO,PA1,PA2,PA3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结论: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线段PO 的长度.【观察思考】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 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分析:垂线段最短.【教学建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垂线的性质.【典型例题】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AOD=125°,求∠COE的度数.解:∵∠AOD=125°又∵∠COB=∠AOD∴∠COB=125°∵OE⊥AB∴∠EOB=90°∵∠COE=∠COB-∠EOB∴∠COE=125°-90°=35°【教学建议】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随堂练习】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是( )A. 有两个角相等B.有两对角相等C. 有三个角相等D.有四对邻补角答案:C2. 如图,∠ACB=90°,CD⊥AB,线段AC、BC、CD中最短的是( )A. ACB. BCC. CDD. 无法确定答案:C3.如图,BO⊥AO,∠BOC=35°,那么∠COA=______. 思考并积极回答.自主完成练习通过例题,规范学生对解题步骤的书写,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通过课堂练习巩答案:55°【教学建议】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与指导,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固新知,加深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并学会运用它们解决一些问题.课堂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板书1.垂线概念2.垂线段3.点到直线的距离4.垂线的性质: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最新人教版最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

最新人教版最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垂线的定义和作图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垂线的唯一性和尺规作图技巧,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垂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旗杆的高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使用尺规作图工具作出垂线。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学生们也提出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觉得这一点非常好,说明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求知。但同时,我也反思自己,是否在授课过程中讲解得不够透彻,导致学生还存在疑问。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确保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垂线这部分内容。
3.使学生理解垂线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培养其坐标几何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将垂线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增强其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垂线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演绎推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垂线的定义及性质: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关系,掌握垂线的唯一性、垂直角的性质等;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熟练掌握作图方法,注意作图过程中尺寸的准确把握;
(3)垂线与直角坐标系的关系:理解垂线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解决问题;
难点解析:学生需要理解坐标系中垂线方程的推导过程,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4)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将垂线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最七年级数学下册5.1.2垂线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1.2节,主要内容包括: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2垂线教案设计(表格式)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1.2垂线教案设计(表格式)

教课方案课题 5.1.2 垂线课时1班别教时间具教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看法,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学线;目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看法,并会胸怀点到直线的距离;标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要点两直线相互垂直的有关性质难点过直线上(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学过程内容及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流程明确目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检测:(1)什么是邻补角?(2)什么是对顶角?(3)对顶角有什么性质?2、导入: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以以下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标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教师与学生活动备注流程二、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 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边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相互______是两条直线订交的特别状况。

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两条直线订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 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 _____此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

3.垂直的表示方法:实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 AB垂直于直线 CD,垂足为 O”,则记为 ______________ ,并在图中随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三、合作研究生成能力施目标导学一:垂线的看法【种类一】利用垂直的定义求角的度数例:如图,已知点O 在直线 AB 上, CO⊥ DO目= 150°,则∠ 3 的度数为 ( )A . 30°B. 40°C. 50°D. 60°于点O,若∠1标方法总结:两条直线垂直时,其夹角为90°;由一个角是 90°也能获得这个角的两条边是相互垂直的.【种类二】垂直与对顶角、邻补角联合求角的度数例:如图,∠ 1=30°,AB⊥ CD,垂足为O,EF 经过点∠ 2、∠ 3 的度数.解:由题意得∠ 3=∠ 1= 30° (对顶角相等 ).∵ AB⊥ CD (已知 ),∴∠ BOD= 90°, (垂直的定义) ,∴∠ 3+∠ 2= 90°,即 30°+∠ 2= 90°,∴∠ 2=60°.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要点是依据垂直的看法,获得度数为的角,而后依据对顶角、邻补角的性质解决.O.求90°目标导学二:垂线的画法(1 )如图 1,已知直线 m,作 m 的垂线。

512垂线教案

512垂线教案

512垂线教案垂线是指与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且与之相交形成90度角的直线。

垂线的性质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教学中要重点对垂线进行讲解。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垂线的概念与性质,本教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什么是垂线;如何作出垂线;垂线的性质与定理;垂线的应用。

一、什么是垂线(定义)垂线是与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交,且与之相交形成90度角的直线。

垂线可以存在于平面内或立体中。

在平面几何中,垂线的存在是基于以下两个条件:1)两直线或线段关于一个点对称;2)两直线或线段间相交的角度为90度(直角)。

当两条直线或线段满足这两个条件时,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条垂线。

在立体几何中,垂线的定义与平面几何类似,但要在空间中考虑。

垂线可以从平面内延伸至空间内,或是垂直于平面的直线。

二、如何作出垂线(作图方法)在作图中,我们常常需要作出与给定直线或线段相交且垂直的垂线。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作图方法。

方法一:使用直尺与量角器1)先画出给定的直线或线段;2)找到直线或线段上的其中一点P作为作垂线的起点;3)使用直尺连接点P与直线或线段上其中一点Q,使直尺与直线或线段相切;4)以点Q为圆心,与直尺相切的位置作圆弧;5)找到圆弧上与给定直线或线段相交的点R;6)以点R为圆心,与直尺相切的位置作圆弧;7)找到圆弧上与前一圆弧相交的点S;8)连接点P与点S,即得到所求的垂线。

方法二:使用探测法(垂线定理)1)先画出给定的直线或线段;2)找到直线或线段上的其中一点P作为作垂线的起点;3)以点P为圆心,做一个大于半径PQ的半圆;4)找到半圆的两个交点R和S;5)将长度PR与长度PS用尺测出,并做相等的半圆弧;6)连接点P与半圆弧的两个交点Q和T,即得到所求的垂线。

三、垂线的性质与定理1)垂线与直线的关系: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互为垂线,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述为“垂线与垂线互相垂直”。

2)垂线的必要条件:如果直线l垂直于平面上给定的直线m,那么l一定和m的平面在其中一点上相交。

【原创】5.1.2 垂线 教案

【原创】5.1.2 垂线 教案

5.1.2 垂线【课标解读】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能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材分析】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作为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特殊的用途,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是后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基础,也是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直接基础。

【学情分析】在前面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垂直的定义和垂线的画法,也经历过将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此对将垂直的图形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的理解以及作垂线并不困难。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垂线的概念及表示、垂线的性质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等概念.2.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垂线,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测量方法.3.正确使用几何符号、几何语言,逐步熟悉一步推理的格式.数学思考:通过作图,把抽象的几何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平面模型,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问题解决:提高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画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变式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爱学、会学、学会.【重点难点】重点:垂线的概念、画法和垂线的两个性质难点:垂线的画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问题1:如图,(1)∠AOC的对顶角是哪个角,这两个角的关系怎样?(2)∠AOC的邻补角有几个,是哪几个角?问题2:如图5-1-53,当∠AOC=90°时,∠AOD,∠DOB,∠BOC各等于多少度?为什么?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怎样?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是如何变化的?三、实践探索,交流新知1.垂线的定义(1)如上图,直线a不动,当直线b转到什么位置时,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转动木条b时,它和不动的木条a互相垂直的位置有几个?(3)当a,b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其他三个角呢?通过模型展示及学生交流应使学生明白:当b的位置变化时,α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α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当α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引导学生概括垂线的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辨析:“互相垂直”与“垂线”:“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其中一条直线必定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2.垂线的符号表示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垂直于”.如图,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AB ⊥CD,垂足为O,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3.用垂线的定义进行推理(1)如上图,你能说出由什么条件能知道AB与CD互相垂直吗?板书:∵∠BOC=90°(已知),∴AB⊥CD(垂直的定义).(2)如果AB⊥CD,那么可得到什么结论?(填空)∵AB⊥CD于点O(已知),∴________________(垂直的定义).4.课堂练习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如图,已知一条直线l,画出它的垂线:作图工具:直尺、三角板.垂线的作图方法:如图5-1-57,把直尺放在直线上,三角板的直角边紧靠直尺上面,然后移动三角板到需要画垂线的位置,画出所需垂线,最后标注字母和直角符号,直线a就是直线l的垂线.口诀:一放二靠三移四画五标学生练习画图:(1)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多少条?根据垂线的画法,按照一放二靠三移四画五标的作图方法完成.(2)如图5-1-38,经过直线AB外一点P,分别在两图中画出过点P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这样的垂线分别能画出多少条?【探究3】垂线的性质由上述画图操作,师生探究,得到一个关于垂线的基本事实: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如图5-1-60,点A是直线l外一点,AB与直线l垂直,点B为垂足,点A到直线l上各点的距离长短不一,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短的线段应该是AB.线段AB叫做点A到直线l的垂线段.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探究4】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图5-1-39,线段AB 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思考:在体育课中,怎样正确量出跳远的成绩?四、开放训练,体现应用例1 ①直线AB垂直于CD,垂足为O,则直线AB与直线CD的位置关系是______,记作______,此时,∠AOD=∠______=∠______=∠______=90°.②过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线.④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例2 如图,分别过点P作AB的垂线例3 如图,过点P作AB的垂线.例4 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地开往B地,M,N是分别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例5①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Q点时,距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的公路AB上分别画出点P和点Q的位置;②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距离M,N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离M越来越远?分析:①当汽车距离M最近时,相当于过点M画直线AB的垂线,垂足就是P点的位置,同理,过点N画直线AB的垂线,垂足就是Q点的位置;②可以观察图形发现,当处于AP路段时距离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处于PQ路段时距离M越来越远、距离N越来越近.例5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1)若∠1=∠2,求∠NOD的度数;(2)若∠1=14∠BOC ,求∠AOC 和∠MOD 的度数.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对待已解问题与未解问题的对比分析能力;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充分讨论,争取让学生自己得到解答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见解.五、课堂总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习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2)本节课还有哪些疑惑?说一说.六、课堂作业七、课堂反思。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12垂线》教案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512垂线》教案

5.1.2垂线教学设计师:取出两条纸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其中的一根纸条a,转动另一根纸条b。

问题1:当a与b所成锐角α为30°时,其余的角分别为多少?问题2:分别为多少?问题3:纸条b与a成90º的位置有几个?此时,纸条b与a所在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一、垂线的定义师:如图(1),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我们将直线CD绕着点O旋转,使∠BOD为直角(如图(2)所示),当两条直线AB、CD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其他三个角也都成为直角。

此时,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它们的交点O叫做垂足。

我们把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几何语言:直线AB是CD的垂线(或者说直线CD是AB的垂线)证明过程:反过来,因为∠AOC=90°,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线线互相垂直的图形。

二、画垂线试一试:经过直线AB外一点P,按下图的两种方法,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

第一步:将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已知直线AB上;第二步:推动三角尺,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的点P;第三步:沿着直角边经过已知点画直线.如图,你能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吗?师: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垂线.三、垂线段在右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点A是直线l外的一点,AB与直线l垂直,点B为垂足。

点A与直线l上各点的距离长短不一,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最短的应该是线段AB。

线段AB叫做点A到直线l的垂线段。

四、垂线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如线段AB的长短就是点A到直线l的距离。

师:体育课上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垂线段最短。

做一做:如图,小海龟位于图中点A处,按下述口令移动:前进3格;向右转90°,前进5格;向左转90°,后退6格;最后向右转90°,前进1格.用粗线将小海龟经过的路线描出来,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2)垂线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5.1.2(2)垂线教案 新人教版

POA B C 重庆市云阳盛保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 5.1.2(2)垂线 教案 新人教版课题:5.1.2(2)垂线 月 日 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经历探究“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的过程,知道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会利用三角尺画垂线段,会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两个结论的探究、垂线段和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2.难点:几何语言. 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5—6页回答下列问题:1.思考:如图,直线l 表示一条河,现在要把河水引到农田P 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把最短的渠道在图中画出来.2.探究(P5内容):说明此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_____最短。

(也称垂线性质2) 简单说成: __________________。

1. 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如右图, ________________叫做点 P 到直线l 的距离。

PO 、PA 、PB 、PC 中最短的线段是______ 2. 写出垂线的两条性质:垂线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垂线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题训练单:5.用三角尺画出点A 到直线BC 的垂线段AD.6.如图,利用三角尺,画出点A 到BC 的垂线段AE ,画出点C 到DA 的垂线段CF. P lC B AB CA B C AD A CBCBA(第6题图) (第7题图)7.如图,点A 到BC 的垂线是线段 ,点B 到AC 的垂线是线段 . 8.思考题:如7题图,填空:(1)因为线段AC 是点A 到BC 的垂线段,所以AC < ; (2)因为线段BC 是点B 到AC 的垂线段,所以BC < ; (3)由(1)(2)题得出,线段 在三条线段中最长. 9.如图,直线l 外一点P 到l 的垂线段PO 的长度, 叫做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用尺子量一量,点P 到l 的距离= 厘米. 10.用尺子量一量第5题各图点A 到BC 的距离,它们分别是 厘米, 厘米, 厘米.四、问题生成单:五、谈本节课收获和体会:课题: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月 日 班级: 姓名: 一、教材分析:(一)学习目标: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含义,会在简单的图形中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含义.2.难点: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二、问题导读单:阅读P6—7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直线AB,CD 与EF 相交(也可说两条直线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所截)构成八个角,俗称“三线八角”其中直线____被称为截线. 2.细心研读教材有关三概念内容,结合图形及定义填空:图中同位角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内错角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同旁内角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如图,直线a 、b 被第三条直线c 所截,填空:(1)∠1与∠___是同位角;(2)∠8与∠___是同位角; l P O87654321F E D C BA FE DC BA cb a 12346578(3)∠2的同位角是∠___; (4)∠7的同位角是∠___.4.如图,直线BE 、CF 被第三条直线AD 所截,填空:(1)∠ABE 与∠________是同位角; (2)∠DCF 的同位角是∠________. 5.解析7页例题,说明(2)题中应用了哪些数学原理。

5.1.2垂线教案

5.1.2垂线教案

教学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活动1在相交线的模型(如图)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问题:(1)在相交直线所形成的四个角中,按照两个角的关系分类,•有哪两种类型的角?(2)两条直线所夹角中,如果按照角的大小分类,又有哪几种?(老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要继续固定木条a,缓缓在转动木条b,也可让学生亲自操作)设计意图: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五标准,在数学的学习上也是这样.几何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学科,它的定理也是在大量的实际问题的需要中产生的.因此,还几何的本来面貌,让学生把自己的手动起来,凡是能自己动手探索的几何问题,就一定让学生做.学生讨论。

师:在转动木条b的过程中,当转动到木条b和木条a•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位置时,其余三个角的大小如何?为什么?分组讨论。

师: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位置是两条直线的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它在生活、生产实际中应用比较广,例如书本相邻两条边所在的直线.你还能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吗?生:红十字中的夹角.生:十字路口、围棋棋盘上纵横交错的线的夹角,……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种特殊情况(板书课题).二、垂线的有关概念多媒体演示(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到关于垂线的一些概念).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符号:“⊥”读作“垂直于”如图,AB⊥CD于O•,•含义: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垂足是O.3.对垂直定义的理解:(1)在垂直的定义中,强调只有一个角是直角就可以了,•不必说四个角都是直角,因为其他三个直角都可推出来.(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而言,因此,说到垂线,•一定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3)定义具有双重性,既是垂直的判定定理,也是垂直的性质定理.•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书写格式,如图,因为AB⊥CD于O(已知),所以∠1=90°(垂直的定义或垂直性质);因为∠1=90°(已知),所以AB⊥CD于O(垂直的定义或垂直判定).三、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垂线的第一个性质活动2问题:(1)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2)经过直线l上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每个问题,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垂直的定义,并由此得出垂直的第一个性质.教师可到某一小组参与活动,倾听学生的交流,并帮助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得出垂线的性质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垂线的画法和理由.如果有可能的话,还可以让学生板演)师:在图(1)中,过点A,作直线BD的垂线,在图(2)中,过A点分别作BD和DE的垂线.(1) (2)(教师可在学生画出垂线的基础上,总结出用三角板画垂线的基本方法,强调用两条直角边“一贴”:贴住已知直线,“一靠”:靠住已知点再画直线). 师:过A 点还能作出别的垂线吗?师生共析: ①过A 点作BD 或DE 的垂线有一条; ②过A 点作BD 或DE 的垂线只有一条.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概括出:垂线的第一个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①“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②“过一点”的点在直线外,或在直线上都可以. 四、应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1)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如图(1),请你过点P 画出线段AB 或射线AB 的垂线.(2)如图(2),过A 点AB ,BC 和CA 的垂线.(1) (2) 练习1,如图(1),∠B=90°,过B 作AB 、BC 、CA 的垂线. 练习2,如图(2),过B 作AC 的垂线,过A 作BC 的垂线,过C 作AB 的垂线.练习3,如图(3),过P 作AB 、BC 、CD 和DA 的垂线.(教师讲完例题和练习后,对过已知点,作已知线段的垂线问题加以总结,重点是:有时需要对线段加以延长,作延长线的垂线). 五、课时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1.理解垂线的意义;2.根据垂线的意义,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3.•理解垂线的第一性质:过一点(直线上或直线外)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EDBA5.1.2 垂线(一)一、两条直线相交的一般与特殊情况二、垂线的定义1.定义2.表示方法三、垂线的第一性质四、例题与练习题五、小结。

512垂线(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512垂线(教学设计)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

5.1.2 垂线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材”)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2垂线,内容包括:垂线的有关概念、性质及画法、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2.内容解析垂线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的高、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空间里的垂直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与其他数学知识一样,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和性质,蕴含着“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垂直定义、垂直性质的理解与运用.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理解垂线的有关概念、性质及画法;(2)知道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应用其解决问题.2.目标解析认识垂线,理解“互相垂直”和“垂足”的含义;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或射线、线段)的垂线:3.知道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画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形成垂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七年级学生是第三学段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思维活跃,有想法就会举手发言甚至是抢答,探索真理的欲望比较强.因此,我们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激活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充满好奇地学,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数学问题、在实践中领悟数学思想、在评价中逐步形成数学价值观.七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虽然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但这种兴趣并不稳定,上课时注意力也不易持久,容易分散,因而在教学中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5.1.2垂线数学教案

5.1.2垂线数学教案

5.1.2垂线数学教案标题:5.1.2垂线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垂线的概念,能够准确画出垂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垂线的性质和作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增强空间观念,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垂线的概念,掌握垂线的作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垂线的性质。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杆、篮球架等,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有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线。

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垂线。

(二)新知探究1. 垂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 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 垂线的作法:利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给定点画出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线段。

(三)例题解析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画出垂线,并分析垂线的特点和性质。

例如,如何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如何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它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四)课堂练习设计一些针对性的习题,如:判断哪两条线是垂直的;画出给定线段的垂线等。

(五)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垂线的概念、性质和作法,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测量家里的家具是否垂直;在公园里寻找垂直的例子等。

四、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垂线的知识。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5-1-2 垂线 教案

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 5-1-2 垂线 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2 垂线1.使学生理解垂线的含义与垂线的画法;2.能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垂线段的意义;3.能在学习中了解几何在不同情况下的分类,并能在一个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高.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垂线段最短.垂线公理及垂线段最短的应用.〔投影〕如图,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 b所成的角是如何变化的?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与b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分别是多少度?总结归纳:有,当∠α=90°时,所成的四个角都是90°.【教学说明】在转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变与不变,什么变,什么不变,为什么,怎么变?当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另外三个角也是直角,这个在原理上必须让学生明白.1.垂直定义(1)显然,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90°是一种特殊的情况.(2)当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称这两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记作AB⊥CD,垂足为O.【教学说明】图形与语言的结合(转化)是几何中的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示范.(3)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情形是很常见的,如:〔投影2〕你能再举一些其它的例子吗?【教学说明】举出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学生对垂直定义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如图,已知直线AB和直线AB外一点P,过点P画出直线AB的垂线,你能画出多少条呢?学生画图,观察后总结:只能画一条.(2)如图,你能经过直线AB上一点P,画出垂直于直线AB的直线吗?这样的垂线能画多少条呢?学生画图后总结:只能画一条.【教学说明】作图的方法,可以作为一个补充知识进行讲解.在画垂线时,不一定局限于三角板或是量角器,也应懂得利用身边的东西.(3)通过以上的操作,你有什么发现?归纳总结: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学说明】这是一个难点,重点强调在同一平面内.3.垂线段(1)演示:在黑板上固定木条l, l外一点P,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之与l相交于点A.左右摆动木条a, l与a的交点A随之变动,线段PA 的长度也随之变化,a 与l的位置关系怎样时,PA最短?小结:a与l垂直时,PA最短.这时的线段PA叫做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教师强调垂线段和垂线的区别.(2)〔投影3〕画出PA在摆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点A1、A2、A3….在l上,连接PA1、PA2、PA3…,PO⊥ l,垂足为O,用叠合法或度量法比较PO、PA1、PA2、PA3…的长短,可知垂线段PO最短.小结: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可以再多画一些线段进行比较.然后教师再举出一些实例加深理解.(3)我们知道,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这里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上图,PO就是点P 到直线l的距离.【教学说明】教师强调点到直线的距离和两点间的距离一样是一个正值,是一个数量,所以不能画距离,只能量距离.1.如图所示,AD⊥BD,BC⊥CD,AB=acm, BC=bcm,则BD的范围是( )A.大于acmB.小于bcmC.大于acm或小于bcmD.大于bcm且小于acm2.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2cm的点有( )A.0个B.1个C.无数个D.无法确定3.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4.如图,AC⊥BC,C为垂足,CD⊥AB,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 ,点A到BC的距离是 ,点B到CD 的距离是 ,A、B两点的距离是 .5.已知:如图,直线AB,射线OC交于点O,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教学说明】对于第4题距离的理解是难点,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第5题要注意推理的合理性和格式的规范性.【答案】1.D2.C3.D4.4.8 6 6.4 105.解:OD⊥OE,∵OE平分∠AOC,∴∠COE=12∠AOC.∵OD平分∠BOC,∴∠COD=12∠BOC,∴∠DOE=∠COE+∠COD=12∠AOC+12∠BOC=12(∠AOC+∠BOC)=12∠AOB=12×180°=90°.∴OD⊥OE.1.当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称这两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4.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印象,重点是对于垂线段最短的理解和应用.对出现的疑惑及时予以解答,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知识.课本习题1.1。

5.1.2 垂线教案

5.1.2 垂线教案

XX市XXX中学统一备课用纸科目数学年级七年级班级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 5.1.2垂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垂线的意义和垂线的性质;掌握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线段最短.2、从实际问题中发现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及垂直的第一个性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画图的基本技能;3、通过分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垂线段最短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和垂线第二条性质的理解教具准备多媒体及课件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方法一、复习引入如右图,(1)∠AOC的对顶角是哪个角?这两个角的关系怎样?(2)∠AOC的邻补角有几个?是哪几个角?二、垂直的相关概念观察思考:在相交线的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α也会发生变化。

有一个位置十分特殊,是哪个位置?当α=90°时,a与b垂直.动手画一画: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问题如图,当∠AOC=90°时,∠BOD、∠AOD、∠BOC等于多少度?为什么?1.垂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例:如图,a,b互相垂直,O叫垂足.a叫b的垂线,b也叫a的垂线。

垂直的表示:2.垂直的记法、读法和性质、判定读法记法: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读作“垂直于”。

如“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就记“AB⊥CD”。

性质:∵AB⊥CD ∴∠AOD=90判定: ∵∠AOD=90°∴AB⊥CD巩固练习:1. 下面四种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正确的有(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A.4个B.3个 C.2个D.1个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是A. 有两个角相等B.有两对角相等C. 有三个角相等D. 有四对邻补角三、探究:垂线的画法及性质探究:(1)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2)过直线l上的一点A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3)过直线l外的一点B画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练习:请用三角尺过点A、B画直线l的垂线。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2垂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5-1-2垂线》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垂线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垂线的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掌握垂线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垂线的认识可能仅限于生活中的直观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垂线的概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垂线的定义,掌握垂线的性质。

2.能运用垂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垂线的定义及其性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垂线的概念,以及运用垂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垂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垂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讲授法,讲解垂线的定义和性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4.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画垂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生活实例、图形展示、问题引导的教学课件。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垂线模型或图片,以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垂线。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垂线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杆、楼房等,引导学生发现垂线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垂线?2.呈现(10分钟)展示垂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垂线的特点。

进而给出垂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从一点到直线的垂线,叫做垂线。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一条直线,然后从一点画出一条垂线。

引导学生运用垂线的性质,判断垂线是否垂直于直线。

5-1-2垂线教案

5-1-2垂线教案

垂线[ 教课目的]1. 理解垂线、垂线段的观点,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观点,并会胸怀点到直线的距离。

3. 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 教课要点与难点 ] 1 .教课要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2 .教课难点:垂线的画法。

[ 教课过程设计 ]一. 复习发问: 1. 表达邻补角及对顶角的定义。

2. 对顶角有如何的性质。

二.新课:前言: 前方我们复习了两条订交直线所成的角,假如两条直线订交成特别角直角时,这两条直线有如何特别的地点关系呢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实例呢下边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垂线的定义 : 当两条直线订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相互垂直的,此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如图,直线 AB 、CD 相互垂直,记作 AB CD ,垂足为 O 。

请同学举出平时生活中,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的实例。

注意:1. 如碰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射线与射线、线段或射线与直线垂直,特指它们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

2 、掌握以下的推理过程:(如上图)CAB已知),CD (AOCCOB BOD垂直定义)AOD 90 ( .反之,AOC 90 已知)(AOBABCD (垂直定义)(二)垂线的画法 研究: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 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D2、经过直线 l 上一点 A 画 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3、经过直线 l 外一点 B 画 l 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画法:让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左右挪动三角板,使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已知点,沿此直角边画直线,则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如过一点画射线或线段的垂线,是指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垂足有时在延伸线上。

(三)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已知直线上或直线外),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而且只好画出一条垂线,即:性质 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2 垂线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罗溪镇初级中学七年级陶柱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垂直的概念,能经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通过画图,理解垂直公理及“垂线段最短”这个公理、
3、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重要概念、
4、初步锻炼作图能力,能运用本节的两个公理进行简单的说理或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探究出两个公理,在不同的情况下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通过瞧图会找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本节的两个公理,进而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说理或应用、
【情感态度】
进一步进行画图、探究、归纳等数学活动,特别强调动手画几何图形,体验数学的严密性、科学性、美观性、
【教学重点】
垂直定义、垂直公理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
点到直线距离与垂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1教具:在相交线模型中,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当b
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也会发生变化、体验当α=90°时,a
与b互相垂直的位置关系、
问题2已知点P与直线l,过点P画直线a⊥l、
问题3在灌溉时,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若比
例尺为1∶100000,水渠大约要挖多长?
【教学说明】在问题1中,教师可只作演示,从而引出互相垂直的定义,同时给出垂线、垂直等相关概念以及垂直符号的运用与读法、
在问题2中,要引导学生得出过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这一重要结论、
在问题3中,要提示学生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有无数种挖渠方法,但只有一种方法挖渠最短,从而引出垂线段最短的重要结论、要完成问题3中的第2个问题,可先提醒学生复习小学已学过的“比例尺=图距∶实距”这一重要知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思考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4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就是90°,那么其余各角分别就是多少度?
2、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O,A 1,A2,A3……,
其中PO⊥l(PO称为P到直线l的垂线段),比较线段
PO,PA1,PA2,PA3……的长短,这些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3、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归纳结论】1、定义:
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就是90°,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两条重要公理:
垂直公理: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公理: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可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3、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联系
垂线段就是图形,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
一个长度,就是一个数量,不就是垂线
段这个图形本身
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相对应的垂线段的
长度,没有作出这条垂线段,就无法度量
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CO⊥AB于O,OD⊥OE,∠AOE=42°,求∠
DOC的度数、
2、小刚牵着一头小牛从A先到B拿东西,再到河边让小牛饮水,请画出小刚的最佳行走路线,并说明这种画法的理由、
3、如图,PR⊥l,QR⊥l,R为垂足,那么P,Q,R在同一直线上不?
4、如图,已知AOB为一条直线,OC为一条射线,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教学说明】本环节可采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展开,其中题2、3、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逐步渗透用数学语言进行说明的能力、【答案】1、解:CO⊥AB于O,OD⊥OE,由垂直的定义可得∠AOC=90°,∠DOE=90°、
则∠COE=∠AOC-∠AOE=90°-42°=48°,
∠DOC=∠DOE-∠COE=90°-48°=42°、
2、解:小刚的最佳行走路线如图、
理由:两点间的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
3、解:P、Q、R在同一直线上,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4、解:OD⊥OE,理由如下:AOB为一条直线,∠AOB=180°,OD平分∠
BOC,OE平分∠AOC,所以∠DOC=1
2
∠BOC,∠EOC=
1
2
∠AOC,所以∠DOE=∠
DOC+∠EOC=1
2
(∠BOC+∠AOC)=
1
2
∠AOB=90°,即OD⊥OE、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垂直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直公理,垂线段公理、
课后作业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5、1”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真正亲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自主学习、同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升华了对知识的理解、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与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本节课实施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多次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学生与谐有效地互动,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民与镇董源路人民食堂对面
陶柱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