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材料与TFT-LCD.
【结构】TFTLCD显示及所用液晶材料

【关键字】结构TFT LCD显示及所用液晶显示材料进展摘要:列举了一批近年来得到开发应用的TFT LCD显示用液晶材料,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TFT LCD要求液晶材料具备高电压保持率、低粘度、低双折射率等特性,而保守的液晶材料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含氟液晶、环己烷类液晶、乙烷类液晶因其极性较低,分子粘度低,电阻率高,电压保持率高,在TFT LCD中得到广泛应用。
初步阐明了其分子结构与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为新型液晶分子设计配方设计提供了线索。
1 引言随着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驱动液晶显示(TET LCD)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TFT LCD不仅占据了便携式笔记本电脑等高档显示器市场,而且随着制造工艺的完善和成本的降低,目前已向台式显示器发起挑战。
由于采用薄膜晶体管阵列直接驱动液晶分子,消除了交叉失真效应,因而显示信息容量大;配合使用低粘度的液晶材料,响应速度极大提高,能够满足视频图像显示的需要。
因此,TFT LCD较之TN型、STN型液晶显示有了质的飞跃,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显示技术之一。
2 TFT LCD用液晶材料的特点TFT LCD同样利用TN型电光效应原理,但是TFT LCD用液晶材料与保守液晶材料有所不同。
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物化稳定性、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之外,TFT LCD用液晶材料还须具备以下特性:(1)低粘度,时粘度应小于35mPa·s,以满足快速响应的需要;(2)高电压保持率(,这意味液晶材料必须具备较高的电阻率,一般要求至少大于1012Ω·cm;(3)较低的阈值电压(Vth),以达到低电压驱动,降低功耗的目的;(4)与TFT LCD相匹配的光学各向异性(△n),以消除彩虹效应,获得较大的对比度和广角视野。
△n值范围应在0.07~0.11之间,最好在0.08~0.1左右。
在TN、STN液晶显业中广泛使用的端基为氰基的液晶材料,如含氰基的联苯类、苯基环己烷类液晶,尽管其具有较高的△ε以及良好的电光性能,但是研究表明,含端氰基的化合物易于引入离子性杂质,电压保持率低;其粘度与具有相同分子结构的含氟液晶相比仍较高,这些不利因素限制了该类化合物在TFT LCD中的应用。
tft lcd原理

tft lcd原理
TFT 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视和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的平面显示技术。
下面是TFT LCD的基本原理:
1. 液晶材料:TFT LCD的基础是液晶材料。
液晶是一种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有机分子,它在电场的作用下能够改变光的透过性。
液晶被封装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这两块平板上有透明的电极。
2. 薄膜晶体管(TFT):TFT是薄膜晶体管的缩写,它是一种用于控制液晶像素的半导体器件。
每个像素都配备了一个TFT,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动,从而精确地调节液晶分子的方向和透过性。
3. 像素结构:TFT LCD的屏幕由许多微小的像素组成。
每个像素由三个亮度可调的基本颜色(红、绿、蓝)的亮度调光器组成。
这三个颜色的不同亮度组合可呈现出各种颜色。
4. 背光源:TFT LCD需要一种背光源,以照亮屏幕上的像素。
常见的背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
现代的LCD大多采用LED作为背光源,因为LED背光具有更低的功耗和更长的寿命。
5. 控制电路:TFT LCD屏幕上还有一套复杂的控制电路,用于接收来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适合液晶显示的信号。
6. 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TFT时,TFT会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调节其透明度。
通过调整每个像素中红、绿、蓝三个亮度调光器的亮度,屏幕可以呈现出几百万种不同的颜色,形成图像。
总体来说,TFT LCD的原理是通过电流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调节光的透过性,最终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液晶材料与技术——LCD工艺技术讨论—彩膜

膜厚
0.3~0.7 mm
1.35 μm 1.75 μm 1.00 μm 0.14 μm 3~4 μm 0.03 μm
液晶材料与技术
液晶材料与技术——LCD工艺技术讨 论—彩膜
二、彩色滤光片的特性要求:
1. 分光特性 2. 对比 3. 均一性 4. 平坦度 5. 无缺陷 6. 尺寸精确度
1. 耐热性 2. 耐化性
液晶材料与技术
R
G
B
R
B
R
G
B
G
B
R
G
R
G
B
R
B
R
G
B
G
B
R
G
G
B
R
G
B
R
G
B
R
G
B
R
液晶材料与技术——LCD工艺技术讨 论—彩膜
三角形排列:横向也是 按R、G、B顺序周期排 列,但行之间错开半个 基色单元位置,如同砌 砖墙。这种排列结构复 杂,但显示颜色逼真, 分辨率也高,所以彩色 质量高,
R
液晶材料与技术——LCD工艺技术讨 论—彩膜
n 三角形和玛赛克形的配置,则是鲜明高分辨率 表示,动态影像的液晶电视和影像、影音消费 性产品。
液晶材料与技术
液晶材料与技术——LCD工艺技术讨 论—彩膜
色再現性
n 色再现性是由彩色滤光片的光线透过光谱、背 光板的发光光谱以及液晶胞的光谱等因素所决 定的
所需三原色的彩色滤光片 n 因有杂色相混的问题,不同颜色的着色层间加设一道
黑色的遮光层,其制作质量良率影响最后显示影像的 画质分辨率及色彩鲜明度
液晶材料与技术
液晶材料与技术——LCD工艺技术讨 论—彩膜
显示技术中,LCD、OLED、IPS、TFT、SLCD、AMOLED、ULED这些都是什么?

显示技术中,LCD、OLED、IPS、TFT、SLCD、AMOLED、
ULED这些都是什么?
如你所说,这些都是显示屏的各种类型,每个类型都有侧重点,所以起的名字也有不一样。
LCD可以说是现在的主流显示器
用处非常广泛,基本上我们现在的手机与电脑用的都是这种,他的工作原理是使用两片极化材料中的液体水晶溶液,通过电流后会让其中的水晶重新排列从而达到成像的目的。
问题中的IPS,SLCD,ULED都是LCD的一种
可以当作是他的一个分支。
每个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特点。
IPS指的是LCD里对液晶分子的平面调控技术。
SLCD指的是超级液晶显示器,他的特点是功耗更低,显示更清晰,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关注。
ULED的作用有些小,仅仅是增强了普通LED的板功能。
OLED可以当作是LCD的升级版
虽然现在常见的是LCD,最让人认同的屏幕技术也是他,但现在OLED几乎可以说已经是后来居上了。
由于他可以主动发光,而不需要像LCD那样有两片极化材料,达到了省电的目的,受到很多人的青睐。
而AMOLED可以说是OLED的主流显示技术了。
综上,题主提到的这些显示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属于LCD,一类是OLED,而TFT则是他们两个都会用到的技术。
TFT—LCD液晶材料

TFT —LCD 液晶材料成果简介90 年代后,由于TFT—LCD 液晶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LCD 技术开始进入高画质彩色图像显示的新阶段。
TFT—LCD 广泛应用于电视机、数码相机、摄录一体机的监视器、取景器,汽车卫星导航(GPS), 掌上PC、便携PC以及台式PC作显示器。
TFT—LCD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没有TFT 的发展,也就没有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扩大。
我国在90 年代由原电子部组织进行了TFT—LCD 用液晶材料(电子部课题)的研究,并有一批研究成果,如研制了数百种TFT—LCD 用单体液晶材料和数种TFT—LCD 用混合液晶材料。
2003 年,科技部将TFT—LCD 用液晶材料列为“ 863 ”高科技项目,2005 年将完成该项目的研究和产业化,并拥有高质量的TFT—LCD 用混合液晶材料的技术和产品。
该项目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1)TFT—LCD 用液晶材料为世界高新技术材料,具有很高的附加值,该材料的生产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并逐步将部分重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为我国TFT—LCD 用液晶材料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TFT—LCD 显示器件的国产化起到强有力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同时降低我国LCD 显示器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4)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指标液晶材料的性能指标如下:(1)合成新型的TFT—LCD 用单体液晶,研制出新型的液晶的提纯方法。
单体液晶:纯度为9.5%混合液晶:电荷保持率为7%电阻率为X1012 Qcm(2)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液晶配方,具有下列性能参数;S— N <-40 °CC.P 身0 C?n 0.07—0.1V10 1.0 —5.0V<30mm 2/snrot.vis<250mpa sc.S:solid (固相);N : nematic (向列相);N :大相与向列相的相转变温度;?n:液晶的折射率各相异性;C.P:混合液晶清亮点;V10 :混合液晶的阈值电压;V10 :阈值电压;n:表示粘度(20 C 温度条件下测定);rot.visc. :旋转粘度应用说明TFT—LCD 用液晶材料是制造TFT—LCD 屏的关键的光电子材料。
tft和LCD屏幕哪个好

tft和LCD屏幕哪个好tft和LCD屏幕哪个好,tft和lcd很多人还不知道,小城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TFT的全称:薄膜晶体管,中文名字叫薄膜晶体管。
现在我们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的TFT显示屏,都是由液晶像素构成,由集成在像素后面的薄膜晶体管驱动。
因此,TFT 型显示屏也属于有源矩阵显示设备的一种。
TFT式显示屏是液晶彩色显示器中的佼佼者。
TFT型显示器有很多优点:高响应性、高亮度、高对比度等。
TFT显示器的显示效果最接近CRT显示器。
TFT型屏幕也经常出现在各大手机的屏幕上,分别有65536色、16万色和1600万色,显示效果也很出色。
2、TFT意味着LCD上的每个液晶像素都由集成在其背后的薄膜晶体管驱动。
因此,可以以高速度、高亮度和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最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之一。
3、Lcd(液晶显示器的简称)液晶显示器。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是在两块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放置一个液晶盒,在下基板玻璃上放置一个TFT,在上基板玻璃上放置一个彩色滤光片。
通过TFT上的信号和电压变化来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方向,从而控制每个像素的偏振光发射与否,达到显示目的。
现在LCD已经取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下降很多,已经全面普及。
4、液晶屏和tft屏哪个好?5、 TFT是液晶显示屏的一种。
6、 TFT(薄膜晶体管)是一种薄膜场效应晶体管,也就是说LCD上的每一个液晶像素都是由集成在背后的薄膜晶体管驱动的。
从而可以高速、高亮度和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
7、一个点点=三个RGB像素。
8、目前我们看到的TN面板大部分都是改良型的TN膜,也就是补偿膜,用来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
目前改进后的TN面板可视角度达到160,这是厂商在对比度为101时测得的极限值。
实际上,当对比度下降到100 1时,图像就会失真甚至偏色。
9、手机彩屏因液晶和R&D工艺的好坏而异,类型大致有STN (CSTN)、TFT(LTPS)、TFD、UFB、有机发光二极管。
LCD几种显示类型介绍

LCD几种显示类型介绍LCD(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平板显示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设备中。
根据不同的原理和结构,LCD显示器可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将介绍LCD的几种主要显示类型。
1.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是当前最主流的LCD显示技术,它采用薄膜晶体管作为每个像素点的控制开关,能够实现快速的响应速度和高质量的画面表现。
其中,TFT代表薄膜晶体管,表示每个液晶像素都被一个晶体管控制。
TFT-LCD显示器的最大优点是颜色还原度高,显示效果细腻,且能适应高分辨率与高亮度的显示要求。
大多数电脑显示器和高端电视就采用了TFT-LCD技术。
2.IPS-LCD(进通气孔开关液晶显示器)IPS-LCD是一种在TFT-LCD技术基础上改进的显示技术。
它的最大特点是拥有广视角,色彩还原度高,同时具有快速响应速度和较高的亮度。
这种液晶技术克服了TN-LCD(下文会介绍)的观看角度狭窄、色彩变化等问题。
IPS-LCD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由于需要大视角和高色彩精度的领域,如专业设计、摄影等。
3.VA-LCD(垂直对齐液晶显示器)VA-LCD是一种垂直微扭转液晶技术,其特点是对比度高、观看角度更广,显示效果优于TN-LCD。
基于VA-LCD技术制造的显示器,能够实现更高的静态对比度和更大的观看角度范围,能够呈现更深的黑色和更鲜艳的颜色。
VA-LCD显示器因为良好的色彩表现和高对比度,适用于观看电影、游戏和图片等需要高画质表现的领域。
4.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TN-LCD是最早问世的液晶显示技术,其特点是响应速度非常快,也较为廉价。
然而,相较于其他LCD类型,TN-LCD的观看角度较狭窄,色彩表现较差,同时在大面积亮部显示时会有较明显的亮度不均匀情况。
因此,TN-LCD并不适用于专业需求色彩准确性和广视角性能的场合,但在市场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应用。
5.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另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显示技术,它不同于LCD,是一种基于有机发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技术。
TFT_LCD

一、平板显示器件(FPD)平板显示器件(FPD)分为发光型和受光型两类。
1、发光型FPD。
发光型FPD按照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1)、离子体显示器件(PDP)2)、电致发光显示器件(ELD、LED)3)、场发射显示器件(FED)4)、真空荧光显示器件(VFD)2、受光型FPD。
受光型FPD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四种。
1)、液晶显示器件(LCD)2)、电致变色显示器件(ECD)3)、电泳显示器件(EPID)4)、铁电陶瓷显示器件(PLZT)二、LCD1、LCD定义液晶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
它的分子排列决定了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
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由此引发了人们发明液晶显示设备的念头。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
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80年代,STN-LCD(超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出现,同时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技术被研发出来,但液晶技术仍未成熟,难以普及。
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产技术,LCD工业开始高速发展。
LCD是在一定电压下(仅为数伏),使液晶的特定分子改变另一种分子的排列方式,由于分子的再排列使液晶盒的双折射性、旋光性、二色性、光散射性等光学性质发生变化,进而又由这些光学性质的变化转换成视觉的变化,也就是说LCD是一种液晶利用光调制的受光型显示器件。
2、LCD的特点LCD的特点是体积小、形状薄、重量轻、耗能少(1~10微瓦/平方厘米)、低发热、工作电压低(1.5~6伏)、无污染,无辐射、无静电感应,尤其是视域宽、显示信息量大、无闪烁,并能直接与CMOS集成电路相匹配,同时还是真正的“平板”式显示设备。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

最详细的TFTLCD液晶显示器结构及原理TFT-LCD(T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包括智能手机、电视、电子游戏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主要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背光装置、液晶模组、控制电路和驱动芯片。
首先是背光装置,它通常由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LED背光源组成。
背光装置产生光线,并通过背面照亮整个显示面板。
接下来是液晶模组,它包含两片玻璃基板和液晶材料。
其中液晶材料由液晶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具有光学特性,可以通过外部电场的作用来调节光的透过程度。
液晶材料位于两片玻璃基板之间,其中的每个像素点由一个液晶分子和一个电极组成。
然后是控制电路,它负责接收从电源和信号源传来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来控制液晶分子。
控制电路通常由硅晶圆制成,包括存储器、时钟、逻辑电路等。
最后是驱动芯片,它与控制电路紧密结合,用于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液晶分子的状态。
驱动芯片通常包括行驱动器和列驱动器,分别用于控制液晶分子的行扫描和列选择。
TFT-LCD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电压施加:控制电路将电压信号发送到驱动芯片,然后驱动芯片发送适当的电压信号到液晶模组中的每个像素点。
2.电场影响: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
当电场施加到一个像素点时,液晶分子会重新排列,导致光的透过程度发生变化。
3.光的透过:背光照射在液晶模组后,根据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光线可以透过模组的一些区域,被观察者看到。
4.彩色显示:在一些液晶显示器中,为了显示彩色,每个像素点通常由红、绿、蓝三个亚像素组成,其中每个亚像素有一个滤光片来控制光的通道。
通过调整不同颜色亚像素的透光度,可以实现彩色显示。
总结起来,TFT-LCD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和原理主要涉及背光装置、液晶模组、控制电路和驱动芯片。
什么是TFT-LCD

什么是TFT LCD?LCD的历史1888年,澳大利亚的植物学家Fredreich Rheinizer发现了液晶。
“液晶”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肥皂水就是一种液晶),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既不同于固态、液态,又不同于气态的特殊物质态,它既具有各向异性的晶体所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一般可分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类。
在显示应用领域,使用的是热致液晶,超出一定温度范围,热致液晶就不再呈现液晶态,温度低了,出现结晶现象,温度升高了,就变成液体;液晶显示器件所标注的存储温度指的就是呈现液晶态的温度范围。
液晶由于它的各向异性而具有的电光效应,尤其扭曲向列效应和超扭曲效应,所以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显示器件(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科学家展示了液晶在外界电压的作用下会改变它的透光性的特性,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化学物质,象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
如果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越。
早期的样机(六十年代末期生产的)太不稳定,不适于大规模生产,直到一位英国的研究者提供出一种稳定的液晶材料——联二苯时,情况才发生根本的转变。
今天的彩色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器所使用的TFT LCD屏基本上是采用了类似三明治的分层结构(如下图所示)。
稿草什么是TFT LCD?TFT(Thin Film Transistor)为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件,在每个像素点上设计一个场效应开关管,这样就容易实现真彩色、高分辨率的液晶显示器件。
TFT LCD的结构有如三明治(见下图),从上到下分为偏光镜(Polarizer)、滤色玻璃板(Color filter glass)、TFT玻璃板(TFT glass)、偏光镜以及提供光源的背光,滤色玻璃板与TFT玻璃板两片玻璃之间填充的是液晶材料。
草稿TFT 玻璃板上分布着与显示像素一样多的薄膜晶体管,而滤色玻璃板则起着滤色的作用,用以产生彩色。
tft-lcd原理与技术

tft-lcd原理与技术TFT-LCD原理与技术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见的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
本文将介绍TFT-LCD的原理与技术,帮助读者理解这一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TFT-LCD是由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层组成的。
薄膜晶体管是一种电子器件,可以控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排列状态,从而实现像素点的亮与暗的切换。
液晶层由液晶分子组成,这些分子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改变其排列方式,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
TFT-LC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
当电场施加在液晶层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变化,使得光通过液晶层时发生偏振。
通过调整电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从而控制光的透过性。
这样,当电场作用在某个像素点上时,该像素点就会变亮或变暗。
TFT-LCD技术在制造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材料和工艺。
首先,需要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制作出薄膜晶体管。
常用的材料有氧化铟锡(ITO)等。
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和化学蚀刻等步骤,将这些材料制作成薄膜晶体管的结构。
接下来,液晶层的制作是关键步骤之一。
液晶层由两片玻璃基板组成,中间夹着液晶材料。
在液晶材料中,还需要加入对齐剂等物质,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
最后,通过封装工艺,将薄膜晶体管和液晶层组装在一起,形成最终的显示器件。
TFT-LCD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实现高分辨率和高色彩饱和度。
由于每个像素点都有独立的薄膜晶体管控制,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像素密度和更细腻的图像显示。
此外,TFT-LCD还具有响应速度快、视角广、功耗低等优点,使其成为了电子产品中最主流的显示技术之一。
然而,TFT-LCD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TFT-LCD在观看角度较大时会出现颜色变化和对比度下降的问题,这被称为视角效应。
此外,TFT-LCD在显示快速运动的图像时,可能会出现残影现象,影响图像的清晰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改进技术也被应用于TFT-LCD中,如IPS(In-Plane Switching)和VA(Vertical Alignment)等。
TFT液晶屏

TFT液晶屏TFT是“Thin Film Transistor”的缩写,又称为“真彩”,它属于有源矩阵液晶屏,它是由薄膜晶体管组成的屏幕,它的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薄膜晶体管来驱动,每个像素点后面都有四个相互独立的薄膜晶体管驱动像素点发出彩色光,可显示24bit色深的真彩色。
在分辨率上,TFT液晶屏最大可以达到UXGA(1600×1200)。
TFT的排列方式具有记忆性,所以电流消失后不会马上恢复原状,从而改善了STN液晶屏闪烁和模糊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液晶屏显示动态画面的效果,在显示静态画面方面的能力也更加突出,TFT液晶屏的优点是响应时间比效短,并且色彩艳丽,所以它被广泛使用于笔记本电脑和DV、DC 上。
而TFT液晶屏的缺点就是比较耗电,并且成本也比较高。
液晶是处于固态和液态之间具有一定有序性的有机物质,具有光电动态散射特性;它有多种液晶相态,例如胆甾相,各种近晶相,向列相等。
根据其材料性质不同,各种相态的液晶材料大都已开发用于平板显示器件中,现已开发的有各种向列相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双(多)稳态液晶、铁电液晶和反铁电液晶显示器等,其中开发最成功的、市场占有量最大、发展最快的是向列相液晶显示器。
显示用液晶材料是由多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组成的,这些小分子的主要结构特征是棒状分子结构。
随着LCD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开发和研究液晶材料的兴趣越来越大。
1、TN-LCD用液晶材料TN型液晶材料的发展起源于1968年,当时美国公布了动态散射液晶显示(DSM-LCD)技术。
但由于提供的液晶材料的结构不稳定性,使它们作为显示材料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1971年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器(TN-LCD)问世后,介电各向异性为正的TN型液晶材料便很快开发出来;特别是1974年相对结构稳定的联苯睛系列液晶材料由G.W.Gray等合成出来后,满足了当时电子手表、计算器和仪表显示屏等LCD器件的性能要求,从而真正形成了TN-LCD产业时代。
tft-lcd显示原理

tft-lcd显示原理TFT-LCD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技术的一种显示原理,它的全称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FT-LCD是基于液晶材料的特性和薄膜晶体管技术,通过将液晶材料充满在两块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并在其中的每个亮点放置一个薄膜晶体管来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特性。
它的分子具有长而细长的形状,有两个平行且密集分布的氢键。
液晶分子通过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方向,从而通过光的调制来实现显示。
TFT-LCD是将液晶材料充满在两块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形成一个液晶层。
TFT-LCD显示屏的显示原理主要包括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液晶分子的旋转以及调光滤光等过程。
首先,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是整个显示原理的基础。
液晶分子分布在两个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中,这两个玻璃基板上分别涂有导电层和薄膜晶体管。
当外加电压作用于导电层时,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像素点会通电,导电层上的电场会影响液晶分子的取向。
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会倾向于与电场平行排列,这种排列形式被称为平行型。
其次,液晶分子的取向控制成为不均匀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出现图像残留或者明暗不均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对液晶分子进行旋转。
将液晶分子分布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中,其中一个玻璃基板上的导电层为透明电极,另一个玻璃基板上的导电层为铝箔电极。
当外界电压作用于透明电极与铝箔电极时,透明电极处的液晶分子将会被电场拉扯,从而旋转一个特定角度,使得入射的光通过液晶后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液晶分子旋转后,液晶层中的分子会改变光的传递特性。
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旋转角度决定了通过液晶层的光的振动方向,从而控制光通过液晶层的旋转角度。
这通常通过具有光偏振功能的调光滤光片来实现,调光滤光片可以改变光的波长和振动方向,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 主要工作原理

TFT-LCD 主要工作原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技术在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作为一种主流的液晶显示技术,在手机、电视、电脑等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TFT-LCD 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主要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基本构成1. 液晶屏幕TFT-LCD 的核心部件就是液晶屏幕,它由液晶材料和玻璃基板组成。
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电压的变化来控制光的穿透和阻挡。
2. 薄膜晶体管TFT-LCD 还包括大量的薄膜晶体管,它们被集成在显示面板的背面。
每个像素点都对应一个薄膜晶体管,用于控制该像素点的颜色和亮度。
3. 驱动电路TFT-LCD 背面还集成了大量的驱动电路,这些电路可以给每个薄膜晶体管提供精确的电压,从而控制每个像素点的显示状态。
二、工作原理1. 液晶材料的特性液晶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可以根据外加电场的强弱来改变。
当没有电场作用于液晶材料时,它会保持无序排列,光无法通过。
而当有电场作用于液晶材料时,它的分子结构会重新排列,使得光线可以穿过。
2. 薄膜晶体管的作用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
当电压施加到晶体管上时,晶体管会改变通道的导电性,从而改变液晶材料的排列。
这就决定了每个像素点的显示状态。
3. 驱动电路的控制驱动电路是整个液晶显示器的控制中枢,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精确地控制每个薄膜晶体管的电压。
通过调节每个像素点的电压,驱动电路可以控制整个屏幕的显示状态。
三、工作过程1. 信号输入当外部设备发送视瓶信号时,这些信号会经过TFT-LCD 的接口进入显示屏。
2. 信号处理信号进入后,驱动电路会对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信号传送给每个像素点对应的薄膜晶体管。
3. 显示效果薄膜晶体管根据驱动电路提供的电压,改变液晶材料的排列,从而实现对光的控制。
整个屏幕就会显示出相应的图像了。
四、优缺点TFT-LCD 作为一种主流液晶显示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 优点4.1.1色彩丰富TFT-LCD 可以显示出数百万种颜色,色彩饱满丰富。
TFT-LCD面板介绍

14
2.1 整體簡介
• 一般而言,背光模組可分為前光式(Front light )與背光 式(Back light)两種,而背光式可依其規模的要求,以燈 管的位置做分类,發展出下列三大結構:(1) 側光式 (Edge lighting)結構:(2) 直下型(Bottom lighting)結構: (3) 中空型結構: • 背光模組主要係提供液晶面板一均勻、高亮度的光源 ,基本原理係將常用的點或線型光源,透過簡潔有效 光機構轉化成高亮度且均一輝度的面光源產品。一般 結構為利用冷陰極管的線型光源經反射罩進入導光板 ,轉化線光源分佈成均勻的面光源,再經擴散片的均 光作用與棱鏡片的集光作用以提高光源的亮度與均齊 度。
8
1.4常见液晶面板(Panel) 1.4常见液晶面板(Panel) 常见液晶面板
TN型液晶面板 TN型液晶面板
TN型面板被广泛应用于入门级和中低端的液晶显示器当中,由 于他的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致使其响应时 间容易提高,目前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均采用的是TN面板。 但可视角度相对偏小是TN面板最大的缺点,因此现在市场中所 出售的采用TN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普遍采用改良型的TN+FILM( 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方面的不足,同时色彩抖动 技术的使用也使得原本只能显示26万色的TN面板获得了16.2M的 显示能力。总体来说,TN面板是一款优势和劣势都很明显的产 品,价格便宜,响应时间较快是其优势所在,可视角度不理想和 不能表现16.7M色所带来的色彩不真实又是其明显的劣势。
10
常见液晶面板(Panel) 1.4 常见液晶面板(Panel)
VA面板 VA面板 VA类面板是中高端液晶显示器所广泛采用的一种面板 类型,能够显示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这类液晶面 板的最大优势。VA类液晶面板大体上可分为由富士通 公司所开发的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面板。 MVA可达到178度的高可视角度。 三星公司所开发的PVA液晶面板技术是MVA技术的继 承者和发展者。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 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其普遍可 视角度可达170度,响应时间可以被控制在20毫秒以内 (采用Overdrive加速技术可达8ms GTG),而对比度 可轻易超过700:1。
显示技术中,LCD、OLED、IPS、TFT、SLCD、AMOLED、ULED这些都是什么?

显示技术中,LCD、OLED、IPS、TFT、SLCD、AMOLED、ULED这些都是什么?关于这几种显示技术,初看会被唬住,但是其实并没有很神秘,下面我们就来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
一、 LCD、OLED、IPS、TFT、SLCD、AMOLED、ULED都是什么显示技术现在主流的屏幕都可归结为LCD与OLED两类。
其他无论哪种屏幕(如iPhone的IPS屏、三星的AMOLED屏、SLCD屏)都属于这两类的延伸。
LCD与OLED分别代表着被动式和主动式的显示屏幕。
LCD依靠LED/CCFL背光源发光,而OLED则是主动发光。
可以形象理解为OLED屏幕每个像素点都是一个小灯泡,而LCD则是百叶窗后面放几个大灯泡。
从这一点上来说,OLED在厚度以及对比度方面比LCD有着先天优势。
通常认为,OLED在技术上比LCD是要更为先进的,不过OLED 发展仍不成熟,LCD的采用还相对普遍。
LCD就是指普通的液晶显示屏幕。
使用的时间已经比较久远了。
IPS、TFT、SLCD都属于LCD的子类。
AMOLED屏幕属于OLED,在技术上更为先进。
且AMOLED技术全部掌握在三星手中,这也是三星手里的一个王牌。
甚至可认为三星手机区别于其他手机的一个标志(虽然相继有不同品牌的手机采用了这个屏幕)。
至于ULED,则是海信公司的营销名词,利用了量子点技术扩大色域,跟索尼公司的Triluminos其实是一回事。
但是本质上仍然是Led背光的LCD。
二、这几种显示技术的各自特点1、LCDLC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
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2、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
TFT-LCD液晶材料对显示残像的影响

TFT-LCD液晶材料对显示残像的影响摘要:分析了5种TFT-LCD液晶的组成,通过对这5种液晶所制成的TFT LCD产品的面残像和线残像水平测定,分析了液晶的组成与线残像水平的关系。
液晶的极性越大,其稳定性越差,线残像水平越差;含有丁烯基苯类的液晶材料,稳定性较差,线残像水平较差。
关键词:液晶;线残像;极性;稳定性近年来新型显示器件,特别是以液晶显示器(LCD)为首的各种新型平板显示器件(FPD)得到了迅速发展,液晶显示器作为重要的信息电子产品,变得日益举足轻重。
随着液晶产品拥有量的增大和使用的深入,人们对液晶产品的显示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以前鲜为人知的不良现象也为人们所认识并引起关注,残像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残像即影像残留,是在屏幕上长时间保持一幅静止的画面,液晶由于受到长时间的驱动被极化,造成液晶分子不能在信号电压控制下正常偏转。
过一段时间,即便你改变显示画面的内容,屏幕上仍然可以看到以前那个静止图像的痕迹,该现象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画面的改变而有所减弱,最后达到消失。
残像大致可分为面残像和线残像。
面残像是由于驱动电压和LCD Panel基板内部含有直流成份,可由信号电压及变更设计来达到改善的目的。
线残像是目前正在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这种图像残留不良程度大小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在大部分文献中,一般都将该问题以离子模型进行讨论,本文主要通过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的液晶在残像实验中的不同结果,对TFT LCD所用的液晶材料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寻找出液晶材料对线残像影响的相对规律。
1TFT-LCD工艺一般来说,T FT LCD制备过程中的彩色滤光片采用外购模式,因此TFT LCD制造的工艺流程主要包含以下3大工艺:阵列基板制备工艺:主要是在玻璃基板上通过成膜技术、光刻技术、刻蚀技术等半导体技术形成薄膜晶休管阵列图形。
液晶盒制备工艺:主要是把已经制备好的彩色滤光片和阵列基板以单元像素为单位精确对准后,利用封框胶密封,并在中间灌注液晶材料,同时切割成最终所需要的显示屏尺寸的过程。
tft-lcd原理

tft-lcd原理TFT-LCD原理TFT-LCD(Thin Film Transistor - Liquid Crystal Display)是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视、电脑等。
本文将介绍TFT-LCD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TFT-LCD是由许多像素组成的显示屏,每个像素由液晶分子和薄膜晶体管(TFT)组成。
液晶分子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可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液晶分子的光学特性和TFT的电子控制。
当外部电压施加在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会发生取向改变,从而改变光的透过性。
TFT作为驱动器,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来控制像素点的亮度和颜色。
液晶分子的取向是通过液晶分子在两个玻璃基板之间的对齐层来实现的。
液晶分子在没有外部电压的情况下,会沿着对齐层的方向排列,使得光无法透过。
而当外部电压施加在液晶分子上时,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发生改变,光线可以通过液晶分子并透过显示屏。
TFT作为每个像素的驱动器,控制着液晶分子的取向。
TFT是一种特殊的薄膜晶体管,通过控制栅极上的电压来控制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
当TFT接收到来自显示控制器的信号时,会根据信号的强弱来改变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电流,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取向。
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点的TFT,可以实现显示屏上不同像素的亮度和颜色变化。
TFT-LCD使用了背光源来提供背景光。
背光源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LED。
背光源的光线通过液晶分子后,在彩色滤光片的作用下形成彩色图像。
总结一下TFT-LCD的工作原理:当显示控制器发送信号给TFT时,TFT根据信号的强弱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改变光的透过性;背光源提供背景光,通过彩色滤光片形成彩色图像。
通过控制每个像素点的TFT,可以实现显示屏上图像的显示。
TFT-LCD技术以其优良的色彩还原度、高对比度、快速响应速度和低功耗等特点,在电子产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3、线偏振光在扭曲向列相液晶中的传播
把液晶盒的两个内表面作沿面排列处理并使盒表 面上的向列相液晶分子方向互相垂直,液晶分子在 两片玻璃之间呈90º 扭曲,即构成扭曲向列液晶,光 波波长λ<<P(螺距)。 当线偏振光垂直入射时,若偏振方向与上表面分 子取向相同,则线偏振光偏振方向将随着分子轴旋转, 并以平行于出口处分子轴的偏振方向射出;若入射偏 振光的偏振方向与上表面分子取向垂直,则以垂直于 出口处分子轴的偏振方向射出,当以其它方向的线偏 振光入射时,则根据平行分量和垂直分量的位相差的 值,以椭圆、圆或直线等某种偏振光形式射出。
光电子技术学课件之十七:
——液晶显示
1
§6.2 液晶显示
一、液晶发展史
液晶最早是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茨尔(F. Reinitzer)于1888年发现的,他在测定有机物 的熔点时,发现某些有机物(胆甾醇的苯甲酸 脂和醋酸脂)熔化后会经历一个不透明的呈白 色浑浊液体状态,并发出多彩而美丽的珍珠光 泽,只有继续加热到某一温度才会变成透明清 亮的液体.
利用传统的晶体光学理论可以描述光在液晶 中的传播。
16
1、电场中液晶分子的取向
液晶分子长轴排列平均取向的单位矢量 n 称为指向矢量,设 和 分别为当电场与指 // 向矢平行和垂直时测得的液晶介电常数。 定义介电各向异性△ε:
//
△ε>0的液晶称为P型液晶 △ε<0的液晶称为N型液晶
14
一定强度的电场、 磁场也可使胆甾相 液晶转变为向列相 液晶。胆甾相易受 外力的影响,特别 对温度敏感,温度 能引起螺距改变, 而它的反射光波长 与螺距有关,因此, 胆甾相液晶随冷热 而改变颜色。
15
三、 液晶的光电特性
由于液晶分子的结构为异方性(Anisotropic), 所以引起的光电效应就会因为方向不同而有所 差异,也就是液晶分子在介电系数及折射系数 等光电特性都具有异方性,因而可以利用这些 性质来改变入射光的强度,以便形成灰阶,应 用于显示器组件上。
Nematic也是由希腊语而来,是丝状之意, 因这种液晶的薄层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时,呈 现丝状型织构,故称之为丝相.分子位置杂乱, 但方向大致一致,故译向列相. 胆甾相液晶则是由于此种液晶最早是从胆 甾醇类物质中发现的,故称之为胆甾相. 8
作为显示技术应用的液晶都是热致液晶
固体 液晶 液体
T1
T2
4
二、液态晶体的类别
随着人们对液晶的逐渐了解,发现液晶
物质基本上都是有机化合物,现有的有机化
合物中每200种中就有一种具有液晶相. 从成分和出现液晶相的物理条件来看,
液晶可以分为热致液晶和溶致液晶两大类。
5
把某些有机物加热溶解,由于加热破坏结 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就是如前面 所说由于温度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
把某些有机物放在一定的溶剂中,由于溶剂 破坏结晶晶格而形成的液晶称为溶致液晶,它是 由于溶液浓度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液晶相,最常见 的有肥皂水等. 目前用于显示的液晶材料基本上都是热致液 晶,而生物系统中则存在大量溶致液晶.目前 发现的液晶物质已有近万种.构成液晶物质的 分子,大体上呈细长棒状或扁平片状,并且在 6 每种液晶相中形成特殊排列.
12
13
胆甾相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这个 名字的来源是因为大部份是由胆固醇的衍生物所生 成的,但有些没有胆固醇结构的液晶也会具有此液 晶相.如图所示,如果把这种液晶一层一层分开来 看,很像线状液晶.但是在Z轴方向来看,会发现它 的指向矢随着一层一层的不同而像螺旋状一样分布, 而当其指向矢旋转360度所需的分子层厚度就称为 pitch.正因为它每一层跟线状液晶很像,所以也叫 做Chiral nematic phase.以胆固醇液晶而言,与指 向矢的垂直方向分布的液晶分子,由于其指向矢的 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光学或是电学的差异,也因此 造就了不同的特性.
2
1889 年 , 德 国 物 理 学 家 莱 曼 ( O.
Lehmann)使用他亲自设计,在当时作为最新
式的附有加热装置的偏光显微镜对这些脂类
化合物进行了观察。他发现,这类白而浑浊 的液体外观上虽然属于液体,但却显示出各 向异性晶体特有的双折射性.于是莱曼将其 命名为“液态晶体”,这就是“液晶”名称 的由来。
10
11
向列 相液晶 (Nematic Liquid Crystals) 分子只有一维有序,分子长轴互相平行,但 不排列成层,它能上下、左右、前后滑动, 只在分子长轴方向上保持相互平行或近于平 行,分子间短程相互作用微弱,向列相液晶 分子的排列和运动比较自由,对外界电、磁 场、温度、应力都比较敏感,是目前显示器 件的主要材料。
由杆形分子形成的液晶(热致液晶),其液 晶相共有三大类: 近晶相液晶(Smectic liquid crystals)、 向列相液晶(Nematic liquid crystals)、 胆甾相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s).
7
Smectic 由希腊语而来,是肥皂状之意,因 这种类型的液晶在浓肥皂水溶液中,都显示特 有的偏光显微镜像,因而命名为皂相.分子分 层排列,有同一方向,比较接近晶体,故译近 晶相.
17
在外电场作用下——
P型液晶分子长轴方向平行于外电场方向
N型液晶分子长轴方向垂直于外电场方向
目前的液晶显示器件主要使用P型液晶。
18
2、线偏振光在向列液晶中的传播
19
20
随着光线沿着z方向前进,偏振光相继
成为椭圆、圆和线偏振光,同时改变了线 偏振方向。最后,这束光将以位相差所决
定的偏振状态,进入空气中。
低于温度T1,就变成固体(晶体),称T1为液晶 的熔点,高于温度T2就变成清澈透明各向同性的液态, 称T2为液晶的清亮点。LCD能工作的极限温度范围基 本上由T1和T2确定。 9
近晶相液晶(Smectic Liquid Crystals) 分子呈二维有序性,分子排列成层,层内分 子长轴相互平行,排列整齐,重心位于同一 平面内,其方向可以垂直层面,或与层面成 倾斜排列,层的厚度等于分子的长度,各层 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动,分子只能在层内做前 后、左右滑动,但不能在上下层之间移动。近 晶相液晶的粘度与表面张力都比较大,对外 界电、磁、温度等的变化不敏感。
3
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具有规则 性分子排列的有机化合物,一般最常用的液晶 型式为向列液晶,分子形状为细长棒形,长宽 约1nm~10nm,在不同电流电场作用下,液晶 分子会做规则旋转90度排列,产生透光度的差 别,如此在电源ON/OFF下产生明暗的区别, 依此原理控制每个像素,便可构成所需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