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管理
linux系统管理员常用命令
![linux系统管理员常用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d04d64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3.png)
linux系统管理员常用命令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个人电脑。
作为一名Linux系统管理员,熟悉并掌握常用的命令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系统管理员命令,帮助管理员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系统。
1. ls命令:ls命令用于列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和文件夹。
通过ls命令,管理员可以查看目录结构,了解文件的权限和属性。
2. cd命令:cd命令用于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管理员可以使用cd命令进入不同的目录,方便进行文件操作和管理。
3. pwd命令:pwd命令用于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路径。
管理员可以使用pwd命令确认当前所在位置,避免操作错误。
4. mkdir命令:mkdir命令用于创建新的目录。
管理员可以使用mkdir命令创建新的文件夹,方便组织和管理文件。
5. rm命令:rm命令用于删除文件和目录。
管理员可以使用rm命令删除不再需要的文件和目录,释放存储空间。
6. cp命令: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和目录。
管理员可以使用cp命令将文件和目录复制到指定位置,方便备份和迁移。
7. mv命令:mv命令用于移动文件和目录,也可以用于重命名文件和目录。
管理员可以使用mv命令将文件和目录移动到其他位置,或者修改文件和目录的名称。
8. cat命令:cat命令用于查看文件的内容。
管理员可以使用cat命令查看文件的文本内容,或者将多个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
9. grep命令:grep命令用于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管理员可以使用grep命令快速定位文件中包含特定内容的行。
10. chmod命令:chmod命令用于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
管理员可以使用chmod命令设置文件和目录的读、写、执行权限,保护系统的安全性。
11. chown命令:chown命令用于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所有者。
管理员可以使用chown命令将文件和目录的所有权转移给其他用户或用户组。
12. top命令:top命令用于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
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
![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66a5e0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7.png)
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在Linux操作系统中,系统服务的管理是很重要且常见的任务。
通过正确使用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可以方便地启动、停止、重启、查看服务的状态及配置等操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Linux终端中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及其用法。
1. systemctl命令systemctl命令是目前最常用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它可以用于启动、停止、重启、重新加载服务、查看服务状态等操作。
1.1 启动服务要启动一个服务,只需在终端中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rt 服务名```其中,服务名可以是任何一个已安装的服务的名称。
例如,要启动Apache Web服务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rt apache2```1.2 停止服务要停止一个正在运行的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op 服务名```例如,要停止Apache Web服务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op apache2```1.3 重启服务如果需要重启一个正在运行的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start 服务名```例如,要重启Apache Web服务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1.4 重新加载服务配置有时候,在服务的配置文件被修改后,需要重新加载配置,以使之生效。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load 服务名```例如,要重新加载Apache Web服务器的配置,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reload apache2```1.5 查看服务状态要查看一个服务的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例如,要查看Apache Web服务器的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ystemctl status apache2```2. service命令除了systemctl命令外,service命令也是一个常用的系统服务管理命令,特别适用于一些较旧的Linux发行版。
Linux的系统管理员
![Linux的系统管理员](https://img.taocdn.com/s3/m/88f84d3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4.png)
Linux的系统管理员Linux是一种流行的开源操作系统,它适用于各种设备和应用程序。
Linux系统的成功归功于它的开放性、自由性和灵活性。
Linux系统管理员是企业和组织中负责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的专业人员。
Linux系统管理员需要具备广泛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和高效地运行。
Linux系统管理员的角色Linux系统管理员是企业和组织中的重要角色,为维护和保护Linux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
Linux系统管理员的主要职责包括:1.安装、配置和维护Linux操作系统2.管理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3.配置和管理网络服务4.定期备份数据并恢复系统5.监控系统性能和资源使用6.管理软件包和应用程序7.故障排除和解决问题这些职责需要管理员具备广泛的技能和知识,以确保Linux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的运行。
Linux系统管理员的技能和知识Linux系统管理员需要具备广泛的技能和知识,以维护和管理Linux系统。
以下是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和知识:1.操作系统和Linux内核的知识管理员应熟悉Linux操作系统架构及其核心组件,如内存、处理器、文件系统、I/O和网络架构。
2.Linux系统安全性在保护Linux系统的安全过程中,管理员要处理防火墙设置、密码管理、安全补丁管理、入侵检测系统等一系列事宜,同时还要学会处理众多的安全漏洞。
3.命令行操作Linux系统管理员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命令行界面对于Linux 系统进行配置、管理和维护。
4.网络协议Linux系统管理员需要了解TCP/IP及其他网络协议,通过这一技能,他们可以实现网络服务的配置与管理、网络设置的优化及网络故障排除。
5.开放性和自由性完全开放的特性为Linux系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因此Linux系统管理员需具备调整、修改、扩展和提高整个系统的能力。
Linux系统管理员的特质Linux系统管理员需要具备一些特质,以确保顺利地管理Linux 系统。
linux系统必须学会的系统管理命令
![linux系统必须学会的系统管理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79fcf8c80508763231121254.png)
目录◆df (2)◆top (3)◆free (7)◆quota (9)◆lp (10)◆useradd (11)◆groupadd (12)◆kill (12)◆crontab (14)对于Linux系统来说,无论是中央处理器、内存、磁盘驱动器、键盘、鼠标,还是用户等都是文件,Linux系统管理的命令是它正常运行的核心。
熟悉了Linux常用的文件处理命令以后,这一讲介绍对系统和用户进行管理的命令。
◆df1.作用df命令用来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df [options]3.主要参数-s:对每个Names参数只给出占用的数据块总数。
-a:递归地显示指定目录中各文件及子目录中各文件占用的数据块数。
若既不指定-s,也不指定-a,则只显示Names中的每一个目录及其中的各子目录所占的磁盘块数。
-k:以1024字节为单位列出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x:跳过在不同文件系统上的目录不予统计。
-l:计算所有的文件大小,对硬链接文件则计算多次。
-i:显示inode信息而非块使用量。
-h:以容易理解的格式印出文件系统大小,例如136KB、254MB、21GB。
-P:使用POSIX输出格式。
-T: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4.说明df命令被广泛地用来生成文件系统的使用统计数据,它能显示系统中所有的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总容量、可用的空闲空间、目前的安装点等。
超级权限用户使用df命令时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某个分区的容量超过了100%。
这是因为Linux系统为超级用户保留了10%的空间,由其单独支配。
也就是说,对于超级用户而言,他所见到的硬盘容量将是110%。
这样的安排对于系统管理而言是有好处的,当硬盘被使用的容量接近100%时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正常工作。
5.应用实例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非常多,包括JFS、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Minx、vfat、MSDOS等。
如何在Linux终端中查看和管理系统服务
![如何在Linux终端中查看和管理系统服务](https://img.taocdn.com/s3/m/960e48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0.png)
如何在Linux终端中查看和管理系统服务在Linux操作系统中,系统服务是指在后台运行的程序,用于提供各种功能和服务。
在终端中查看和管理系统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本文将介绍如何在Linux终端中查看和管理系统服务。
一、查看系统服务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系统服务:1. systemctl命令:systemctl命令是在最新的系统中用于管理系统服务的主要工具。
通过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列出所有当前运行的系统服务:```systemctl list-units --type=service```该命令会显示出当前正在运行的系统服务,包括服务名称、状态和描述等信息。
2. service命令:service命令是在旧版本的Linux系统中用于管理系统服务的工具。
通过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列出所有当前运行的系统服务:```service --status-all```该命令会显示出当前正在运行的系统服务,以及每个服务的状态。
二、管理系统服务在Linux终端中,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管理系统服务:1. 启动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启动一个系统服务:```systemctl start 服务名称```或者```service 服务名称 start```2. 停止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停止一个系统服务:```systemctl stop 服务名称```或者```service 服务名称 stop```3. 重启服务: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重启一个系统服务:```systemctl restart 服务名称```或者```service 服务名称 restart```4. 查看服务状态: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查看一个系统服务的状态: ```systemctl status 服务名称```或者```service 服务名称 status```5. 设置开机启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设置一个系统服务在开机时自动启动:```systemctl enable 服务名称```或者```chkconfig 服务名称 on```6. 取消开机启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取消一个系统服务在开机时的自动启动:```systemctl disable 服务名称```或者```chkconfig 服务名称 off```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命令中的"服务名称"是指具体的系统服务名称,可以通过查看系统服务列表来获取。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748b69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7.png)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Linux系统是当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上的操作系统。
作为一名Linux系统管理员和运维人员,掌握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手册将为您提供Linux系统管理和运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引导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维护Linux系统。
一、Linux系统概述Linux系统是一种开源的、免费的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它由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众多的应用程序组成。
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和多核心,并且可以运行在各种硬件平台上。
二、Linux系统安装与配置1. 硬件要求在安装Linux系统之前,需要确保硬件满足最低系统要求,包括处理器、内存、磁盘空间和其他外设。
2. 安装准备创建安装介质,如光盘、USB或网络安装镜像,并选择合适的Linux发行版。
根据硬件要求,选择适当的安装选项和分区方案。
3. 安装过程通过引导介质启动计算机,并按照安装向导逐步完成系统安装。
包括选择语言、时区、键盘布局、安装位置和网络配置等。
4. 系统配置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系统进行基本配置,如设置主机名、网络连接、用户账户和权限等。
还可以配置系统服务和软件包管理器,以便后续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三、用户与权限管理1. 用户账户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环境,每个用户都有独立的账户和家目录。
管理员需要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并设置密码和权限。
2. 用户组用户可以被分配到用户组中,以便共享文件和资源。
管理员可以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组,并管理用户组的成员。
3. 权限管理Linux系统使用权限控制机制来保护文件和目录的安全性。
管理员可以设置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包括读、写和执行权限,以及所有者、用户组和其他用户的权限。
四、文件系统管理1. 文件系统结构Linux系统采用树状的文件系统结构,以根目录(/)为起点,包含了各种目录和文件。
2. 文件操作管理员需要掌握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如创建、复制、移动、重命名和删除文件。
Linux终端命令系统服务管理与启动项
![Linux终端命令系统服务管理与启动项](https://img.taocdn.com/s3/m/31fc8cd7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8.png)
Linux终端命令系统服务管理与启动项Linux系统是一个非常强大和灵活的操作系统,而它的终端命令是管理和控制系统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Linux终端命令中的系统服务管理与启动项。
一、系统服务管理在Linux系统中,有许多重要的系统服务需要管理和监控,例如网络服务、邮件服务、数据库服务等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重要的终端命令来操作和管理这些服务。
1. systemctl命令systemctl命令是Linux系统中管理和控制系统服务的主要命令之一。
它可以启动、停止、重启和查看系统服务的状态。
例如,要启动Apache服务器,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systemctl start apache2```要停止服务,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systemctl stop apache2```通过使用systemctl命令,你可以方便地管理和控制各种系统服务。
2. service命令除了systemctl命令外,service命令也是管理系统服务的重要工具。
它可以像systemctl一样启动、停止和重启服务。
例如,要启动MySQL 数据库服务,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service mysql start```要停止服务,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service mysql stop```service命令在一些旧版本的Linux系统上仍然被广泛使用,因此熟悉这个命令也是很有用的。
3. journalctl命令有时我们需要查看系统服务的日志来排查问题或者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时,journalctl命令就能派上用场了。
它可以用来查看系统服务的日志记录。
例如,要查看Apache服务器的日志,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sudo journalctl -u apache2```通过使用journalctl命令,你可以方便地查看和分析系统服务的日志信息。
Linux操作系统下的权限管理
![Linux操作系统下的权限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20035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3.png)
Linux操作系统下的权限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诸多的操作系统中,Linux以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成为了广大用户和企业的首选。
然而,正因为其开放性和高度可定制性,Linux的权限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Linux操作系统下的权限管理方法,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文件权限管理和程序权限管理。
一、用户权限管理1. 用户的分类在Linux系统中,用户被分为两类:超级用户(root)和普通用户。
超级用户root拥有系统的最高权限,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和操作;普通用户则只能在自己的主目录以及经过授权的目录下进行操作。
2. 添加和删除用户在Linux系统中,使用“useradd”命令可添加新用户,使用“userdel”命令可删除用户。
添加用户时,需指定其用户名、用户ID以及所属的用户组等信息;删除用户时,需慎重操作,以免误删重要数据。
3. 用户密码管理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用户需要设置密码进行登录。
在Linux系统中,使用“passwd”命令可修改用户密码,要求密码强度必须符合系统设定的规则。
此外,定期修改密码也是一种良好的安全习惯。
4. 用户组管理为了方便管理用户,Linux系统中引入了用户组的概念。
用户可以属于一个或多个用户组,而用户组再与权限进行关联。
通过“groupadd”命令可创建新的用户组,“groupmod”命令可修改用户组属性,“groupdel”命令可删除用户组。
二、文件权限管理在Linux系统中,一切皆文件。
对于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是Linux系统中最常见的权限控制。
文件权限包括读(r)、写(w)和执行(x)三种权限,可分为所有者权限、用户组权限和其他用户权限三个层次。
1. 权限符号表示在Linux系统中,使用符号表示文件的权限。
例如,-rwxr-xr-- 表示文件所有者拥有读、写和执行权限,用户组拥有读和执行权限,其他用户只有读权限。
Linux系统管理命令
![Linux系统管理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b5edc6e39b89680203d8257d.png)
在/media目录中同时创建多个子目录,名称分别为mp3 、mp4、rmvb:mkdir mp3 mp4 rmvb
du命令--统计目录及文件的空间占用情况(estimate file space usage)
使用“--help”选项查看ls命令的帮助信息(ls命令用于显示文件活目录列表信息)。:ls --help
使用man手册页:man手册页(Manual Page)是Linux系统中最常用的一种在线帮助形式,绝大部分的外部软件都在安装时为执行程序、配置文件提供了详细的帮助手册页。这些手册页中的信息按照特定的格式进行组织,通过统一的手册页浏览程序man进行阅读
-r:复制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表示递归复制所有文件及子目录。
rm命令--删除(remove)文件或目录:
-f:强制删除
-i:删除是提醒用户确认
-r:删除目录时必须使用此选项,表示递归删除整个目录树(应谨慎使用)
mv命令--移动(move)文件或目录:
将当前目录中的mytouch程序文件改名为tfile.exe:mv mytouch tfile.exe
按文件大小查找:-size 根据目标文件的大小进行查找,一般使用“+”、“—”号设置超过或小于指定的大小作为查找文件。常用的单位包括k 、M、G
按文件属性查找:-user
按文件类型查找:-type
在/etc目录中递归查找名称以“resol”开头、以“.conf”结尾的文件。:find /etc -name "resol*.conf"
显示当前目录中包含的子目录、文件列表信息(不包括隐藏目录、文件):ls
linux实用系统管理命令
![linux实用系统管理命令](https://img.taocdn.com/s3/m/364769e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7.png)
linux实用系统管理命令Linux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操作系统,已成为许多服务器和个人电脑的首选系统。
Linux系统有很多优点,其中一个很大的优点是它丰富的命令行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大大增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实用系统管理命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管理他们的Linux系统。
1. df (磁盘空间使用量查询)df命令可以用来查询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因为在管理系统的时候,了解磁盘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规划磁盘的使用。
以下是一个使用df命令查询磁盘使用情况的例子:$ df -h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1 20G 4.4G 15G 23% / tmpfs7.8G 0 7.8G 0% /dev/shm /dev/sda2 1.8T 1.3T 440G 76% /home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系统的根分区已经使用了23%的容量。
另外,df命令也可以查询其他分区的使用情况,仅需指定不同的挂载点即可。
2. top (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top命令可以用来查看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
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命令,可以帮助你了解系统资源的占用情况,以及哪些进程可能会耗费过多的系统资源。
以下是一个使用top 命令查看正在运行的进程的例子:$ toptop - 16:57:44 up 45 days, 5:43, 6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Tasks: 201 total, 1 running, 199 sleeping, 0 stopped, 1 zombie %Cpu(s): 2.6 us, 4.4 sy, 0.0 ni, 92.6 id, 0.0 wa, 0.0 hi, 0.4 si, 0.0 st KiB Mem : 16340792 total, 12160792 free, 2259268 used, 1917732 buff/cacheKiB Swap: 19527676 total, 19421868 free, 105808 used. 13718824 avail Mem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S %CPU %MEM TIME+ COMMAND 2130 root20 0 6355216 171672 70588 S 4.0 1.1 788:04.33 java 3444 mysql 20 0 844624 128776 8820 S 1.6 0.8 695:22.55 mysqld 5151 root 20 0 430100 12596 8180 S 0.7 0.1 5:16.04 php-fpm 4824 nginx 20 0 148405 10908 6464 S 0.3 0.1 78:36.75 nginx通过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正在运行的进程,以及它们占用的系统资源。
linux系统设备管理具体内容
![linux系统设备管理具体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a3785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e.png)
linux系统设备管理具体内容Linux系统设备管理是指在Linux操作系统中对各种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的过程。
Linux作为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以运行在各种不同的硬件平台上。
设备管理是保证Linux系统正常运行和提供优质用户体验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Linux系统设备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设备驱动管理设备驱动是连接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桥梁,它负责将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特性转化为操作系统可以理解和控制的接口。
在Linux 系统中,设备驱动通常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存在,可以动态加载和卸载。
设备驱动管理包括驱动的配置、安装、加载和卸载等操作,以及检测和解决驱动相关的问题。
二、设备文件管理在Linux系统中,每个设备都对应一个特定的设备文件,该文件在文件系统中的位置和命名规则由系统约定。
设备文件是用户和应用程序与设备进行交互的接口,通过读写设备文件可以对设备进行控制和访问。
设备文件管理包括设备文件的创建、删除、修改和权限设置等操作,以及设备文件的映射和链接。
三、设备节点管理设备节点是Linux系统中设备驱动和设备文件之间的中间层,它是设备驱动和设备文件的桥梁。
设备节点通过设备号来标识设备,每个设备节点都对应一个唯一的设备号。
设备节点管理包括设备节点的创建、删除和配置等操作,以及设备节点和设备文件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管理。
四、设备配置管理设备配置是指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和功能配置的过程。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配置文件、命令行工具和图形界面工具等方式进行设备配置。
设备配置管理包括设备参数的读取、修改和保存等操作,以及设备功能的开启、关闭和调整等操作。
五、设备诊断和故障排除设备诊断和故障排除是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对设备进行检测和修复的过程。
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日志文件、命令行工具和专业诊断工具等方式进行设备诊断和故障排除。
设备诊断和故障排除包括设备状态的监测、错误日志的分析和故障原因的查找等操作,以及设备驱动和设备文件的重新配置和修复等操作。
linux系统安全管理
![linux系统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f560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7.png)
linux系统安全管理一、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原则Linux系统安全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为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制定以下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及原则:1. 安全生产方针: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2. 安全生产目标:确保Linux系统安全运行,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系统可靠性,保障国家和企业信息安全。
3. 安全生产原则:(1)合规性原则:遵循国家和行业的安全法规、标准及要求。
(2)全员参与原则: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3)持续改进原则: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风险管理原则:识别、评估、控制安全风险,确保系统安全。
二、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组织机构1.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立Linux系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工作机构(1)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对各部门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2)安全技术研发部门:负责Linux系统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3)安全运维部门:负责Linux系统的安全运维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安全培训部门:负责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5)安全审计部门:负责对Linux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项目经理作为Linux系统安全管理的关键责任人,其主要安全职责如下:(1)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制定项目安全生产计划,明确安全生产目标、措施和责任人。
(3)组织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负责项目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6)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到人。
2. 总工程师安全职责总工程师在Linux系统安全管理中承担以下安全职责:(1)负责项目安全技术方案的研究和制定,确保技术方案符合安全要求。
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系统管理教程
![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系统管理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8d2ce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2.png)
使用Linux命令行进行系统管理教程一、介绍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
Linux命令行是Linux系统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能够通过命令来控制和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
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Linux 命令行进行系统管理。
二、文件和目录管理1. ls命令:列出指定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2. cd命令:切换当前工作目录。
3. mkdir命令: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4. rm命令:删除指定的文件或目录。
5. cp命令:复制文件或目录。
6. mv命令:移动文件或目录。
三、用户和权限管理1. useradd命令:创建一个新用户。
2. passwd命令:修改用户密码。
3. su命令:切换到另一个用户账户。
4. chown命令: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有者。
5. chgrp命令: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所属组。
6. chmod命令:修改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
四、进程管理1. ps命令:列出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
2. top命令:实时显示系统的进程状态。
3. kill命令:停止指定的进程。
4. 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优先级。
5. nohup命令:在后台运行进程。
五、网络管理1. ifconfig命令:显示和配置网络接口。
2. ping命令:测试与目标主机的连通性。
3. netstat命令:显示网络连接和路由表。
4. ssh命令:远程登录到其他计算机。
5. scp命令:在本地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之间复制文件。
六、服务管理1. service命令:管理系统服务。
2. systemctl命令:控制系统服务的启动和停止。
3. crontab命令:设置定时任务。
4. iptables命令:配置防火墙规则。
七、日志管理1. tail命令:实时显示文件的末尾内容。
2. grep命令:在文件中搜索指定的字符串。
3. less命令:逐页显示文件内容。
4. logger命令:向系统日志中添加一条消息。
八、硬件管理1. lspci命令:显示计算机的PCI设备信息。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98f6b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2f.png)
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手册一、概述Linux是一款开源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安全性和高度可定制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企业级应用中。
本手册将介绍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的基本概念、常用工具和技术,帮助读者熟悉Linux系统的配置、维护和监控。
二、Linux系统配置1. 安装Linux操作系统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应选择适合的Linux发行版,并按照向导进行分区、选择软件包和设置用户等步骤。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硬件兼容性和网络连接等问题。
2. 系统初始化配置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配置,包括设置主机名、网络配置、时区和系统语言等。
同时,还需更新系统软件和安装必要的补丁程序,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用户和权限管理Linux系统支持多用户登录和权限管理,管理员可以创建用户、分配用户组和设置权限。
同时,还可采用访问控制列表(ACL)对文件和目录进行更精细的权限控制。
三、Linux系统维护1. 文件系统管理Linux使用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来组织和管理文件,管理员可以使用工具如fdisk和mkfs来创建和格式化分区。
另外,还需进行磁盘容量的监控和调整,以及定期进行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
2. 进程和服务管理Linux系统中运行着许多进程和服务,管理员可以使用命令如ps和top来查看和监控进程状态,使用服务管理工具如systemctl来启动、停止和重启服务。
3. 网络配置与管理在Linux系统中,网络配置涉及IP地址、网关、DNS、防火墙等方面,管理员可使用ifconfig和ip命令进行网络配置,使用iptables来配置防火墙规则,保障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四、Linux系统监控1. 性能监控了解系统的性能状况对于及时发现问题和优化系统至关重要。
Linux提供了诸如top、vmstat和sar等命令来监控CPU、内存、磁盘和网络等性能指标。
2. 日志管理日志记录是系统管理和故障排查的重要手段,Linux系统会生成各种日志文件,包括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和安全日志等。
Linux(admin)系统管理
![Linux(admin)系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04c53116edb6f1aff001f84.png)
$ vi .Xclients
输入一行:
startkde
保存文件。现在,让该文件对所有用户可执行:
$ chmod a+x .Xclients
检查权限是否已修改:
$ ls -l ients
Linux(admin)系统管理
KDE是一个非常好的GUI(图形用户接口),它的二进制代码存放在红旗Linux光盘上,如果您在安装过程中没有安装KDE,可以在系统启动后直接安装。
首先需要检查您的X Server是否正常工作,命令如下:
$ xinit
X Server是一个基本的X Window系统,它没有提供窗口管理器。您可以在X终端窗口输入程序名(以./或完整路径开头)来运行您的X Window程序,但是不能移动窗口、改变窗口大小或者增加图标。
以点开头的文件用ls看不到,这有些类似DOS的隐藏文件。可以用它的文件名或者ls -a察看。
如果您以root而不是普通用户创建该文件,还需要把文件所有者和所有组修改为恰当用户:
# chown user_name .Xclients
# chgrp user_name .Xclients
现在用startx应该可以起动X Server,并以KDE作为窗口管理器了。
红联Linux论坛:/bbs
如果要退出X Server,您可以在X终端窗口中输入exit,或者按<Ctrl><Alt><Backspace>键来杀死X Server(如果您的窗口系统挂起了,不必重启机器,而可以直接使用第二种方法退出窗口系统)。
Linux基础教程课件_第3章Linux系统管理
![Linux基础教程课件_第3章Linux系统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1294cad5bbfd0a795673d8.png)
3.2.3 结束进程
<Ctrl+c>组合键; kill命令: kill [-s 信号 | -p ] [ -a ] 进程号 kill -l [信号] Ø -s:指定需要送出的信号 (信号名/对应数字)。
Ø -p:只显示进程的pid,并不真正送出结束信号。 Ø -l:显示信号名称列表。
结束进程时,可以先通过ps命令找到进程号PID,然后 kill
3.1 用户和工作组管理
3.1.2 用户和组账户的维护命令
1. 增加用户帐号——useradd
useradd 用户名
1)在 /etc/passwd 文件中增添了一行记录; 2)在/home 目录下创建新用户的主目录,并将 /etc/skel 目录中的文件拷贝到该目录中去; 说明:UID,GID自动选取; 需设置口令后才能登录 passwd unsername; 自动创建与用户同名的私有组。
统用户中,除了root用户的UID为0,其他系统用户如
bin,adm,sync等的UID是介于1~499之间的整数值。
组是按某一规则将用户划分得到的若干组别。有惟一的组 号(GID)
3.1 用户和工作组管理
3.1.1 与用户帐号有关的信息文件
1. /etc/passwd——用户账号文件
管理linux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linux系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14312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56.png)
管理linux系统实验报告实验背景Linux 是一种以Unix 为基础设计的开源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领域和嵌入式系统中。
作为一个管理员,熟悉并掌握Linux 系统的管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实验旨在加深理解Linux 的基本管理技能,并通过实践加以应用。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用户管理2. 文件权限管理3. 进程管理4. 磁盘管理5. 系统日志管理实验步骤1. 用户管理通过命令行创建一个新用户,并设置密码。
其中,新用户需要有管理员权限(sudo)。
bashsudo adduser <用户名>sudo passwd <用户名>sudo usermod -aG sudo <用户名>2. 文件权限管理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夹,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给不同的用户组:bashmkdir test_directorychown <用户名>:<用户组> test_directorychmod 750 test_directory3. 进程管理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列表,并进行进程的查找、结束操作:bashps auxkill <PID>4. 磁盘管理查看系统的磁盘使用情况,并对硬盘进行挂载和卸载操作:bashdf -hsudo mount /dev/<设备名> /mntsudo umount /mnt5. 系统日志管理查看系统日志,并分析其中的信息:bashtail /var/log/syslog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Linux 系统的基本管理技能。
用户管理、文件权限管理、进程管理、磁盘管理和系统日志管理是运维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合理设置用户权限、熟练运用命令行工具、了解硬盘的使用情况以及分析系统日志,都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通过多次实践才能真正熟练掌握这些技能。
同时,还需要时常查阅相关的文档和资料,以便了解更多命令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动管理配置文件:/etc/inittab 默认启动项文件。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关机# 1 - Single user mode 单用户模式#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类似3,除了NFS。
相当于Windows中的安全模式# 3 - Full multiuser mode 完整的多用户模式,命令行# 4 – unused 默认不使用# 5 - X11 图形化#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重启id:3:initdefault: 设置默认启动级别。
启动过程:1.加电自检(加载BIOS)主板BIOS程序加载检查所有硬件是否正常工作通过BIOS程序调整硬件的工作模式引导项boot memu:所有可加载的存储设备(U盘、光盘、硬盘、软盘、网卡)2.引导程序加载(boot loader)加载引导菜单(提供选择操作系统的选项)选择进入操作系统时的模式(7种)如何找到kernel和驱动程序?引导程序的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onfroot (hd0,0)声明第一个磁盘的第一个分区(即/boot所在分区)是根目录kernel /vmlinuz-2.6.32-642.el6.x86_64 #kernel所在路径initrd /initramfs-2.6.32-642.el6.x86_64.img #驱动&模块所在路径都是以(hd0,0)为根目录3.内核加载(kernel)所有硬件设备驱动系统所需的功能模块(*.ko)确认系统默认启动级别(读取/etc/inittab文件)系统的守护进程(init进程,进程号是1)4.加载需要开机自启的服务。
依靠系统的守护进程init启动各类服务的进程。
依靠父进程为1。
根据系统启动级别确定所启动的服务。
(/etc/rc.d/)(K开头不自启、S 开头自启)。
引导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onf1、default=0 默认启动第一个操作系统2、timeout=5 设置进入引导菜单的等待时间3、splashimage 设置背景图片。
4、hiddenmenu 默认不显示引导菜单,如需显示可以注释掉5、title 引导菜单中操作系统的名称6、root (hd0,0) 表示第一个磁盘的第一个分区即boot分区7、kernel 内核的加载方式,可以在后面设置启动级别。
8、initrd 驱动及模块的加载方式9、password 给引导菜单或系统设置密码引导菜单设置密码时,如果password在title字段前,表示给引导菜单加密,但是不影响系统的启动,如果在title字段后,表示给系统加密,则启动系统必须输入密码。
password -md5 [密文] 设置密文密码密文密码通过重新安装grub一般在grub被覆盖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手动安装grub到我们的MBR 中。
需要借助光盘的拯救模式。
根据提示加载光盘,进入修复模式。
1、chroot /mnt/sysimage由于时光盘启动的救援模式,所以它的根目录是虚拟的,我们需要用chroot 命令将真实的根目录挂载回来。
2、执行grub进入交互式界面root (hd0,0) #设置grub的主目录setup (hd0) #直接将grub安装到MBR中,不需要指定分区(硬盘开头)quit 推出grub,exit推出chroot。
最后再reboot重启。
找回菜单栏密码:同样是利用光盘进入修复模式chroot /mnt/sysimage /以挂载的硬盘位根分区vim /boot/grub/grub.confexit推出chroot,reboot重启内核模块模块位置:/lib/modules/2.6*****/kernel模块保存文件:/lib/modules/2.6*****/modules.dep函数文件位置/lib /lib64 /usr/lib /usr/lib64模块同步到modules.dep中depmod-a 扫描所有,并写入*.dep-A 扫描新模块,并写入*.dep-n 显示到屏幕,不写入*.dep查看模块:查看所有模块信息 lsmod(已生效的)查看单个模块详细信息 modinfo添加或删除内核模块:modprobe [选项] [模块] /(加载已存放但是未生效)a.下载到相应的模块b.复制到指定位置,一般/lib/modules/2.6*******/kernelc.用depmod进行扫描,将新模块写入modules.dep文件中。
d.用modprobe进行安装。
os 32位的在/lib下,64位的在/lib64下。
如果32位的软件装到64位的操作系统上,需要把/lib64下的依赖*.so或*.so.1链接到/lib下。
这样才能让软件找到。
服务管理RPM:安装:rpm -ivhyum install -y管理:手动管理:service [服务] start|stop|restart|reload|****/etc/init.d/[脚本名] start|stop|restart|reload|**** 自动管理:查看:chkconfig --list [服务名] //不加服务名时查看所有修改:chkconfig --level [启动级别] [服务] [on|off]增加:编辑一个启动脚本。
a、在脚本中添加两行信息chkconfig: 2345 55 45 #后两个数不得大于100.前面是启动级别description: [备注信息]b、chkconfig --add [脚本名] #将脚本添加到自启动管理序列c、chkconfig --del [脚本名] #将脚本删除自启动管理序列rpm的集中管理模式:xinetd服务管理多个小服务。
telnet-serverrsyncd方式1、安装xinetd,并设置xinetd为开机自启动(大开关一直开启)2、安装所需要的指定服务(telnet-server、rsyncd)3、调整指定服务的配置文件(disabled=no)4、重启xinetd源码:手动管理:绝对路径:/usr/local/apache2/***/apachectl start | stop …自动管理:借助/etc/rc.local文件开机自启。
将启动命令写入自启文件自己编写管理脚本/etc/init.d/ 存放位置service + chkconfig 方式。
系统管理三个概念:什么是程序?(代码)代替人管理操作系统,完成特定的任务,解决特定的问题的一段代码集合。
什么是进程?(只是一个载体)进程(process)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
什么是线程?(实际干活的)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被称为轻量级进程,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元。
进程的查看:1、ps静态查看系统中的进程,查询命令执行一瞬间的进程状态。
aux 以BSD操作系统的格式输出-le 以Linux标准格式输出。
选项详解:a 显示一个终端的所有进程u 显示进程的归属用户及内存使用情况x 显示没有控制终端的进程l 长格式显示e 显示所有进程结果分析:USER:该进程的运行用户,或者理解为产生进程的用户PID:进程的PID号%CPU: 进程占用的CPU百分比%MEM: 进程占用物理内存的百分比VSZ: 占用的虚拟内存的大小(KB)RSS: 占用的物理内存的大小(KB)tty: 登陆终端STAT: 进程状态(红色常见)D 无法中断的休眠状态(通常是IO的进程)R 正在运行的进程S 处于休眠状态T 停止或被追踪W 进入内存交换(内核2.6开始无效)X 死掉的进程Z 僵尸进程< 优先级高的进程N 优先级较低的进程L 被锁进内存的进程s 进程的领导者(在它之下有子进程)l 多进程的+ 位于后台的进程组START:进程的启动时间TIME:进程运行的时间(总时间),非系统时间。
COMMAND:该进程产生的程序或命令F:进程标志,说明进程有哪些权限。
1:进程可以复制、4:进程使用超级用户权限S:进程状态PPID:进程的父进程ID号C:CPU百分比PRI:进程优先级,数字越小优先级越高,越快被调用执行NI:进程优先级,数字越小越先被调用ADDR:进程存在内存的位置SZ:进程占用的内存大小WCHAN:进程是否运行(-代表正在运行)进程优先级:PRI(最终值)=PRI(初始值80)+NI值PRI最终值不会被修改,但是可以修改NI值来影响PRI最终值。
修改命令:nicerenice2、top动态交互式查看选项:-d 秒数指定刷新频率-b 使用批处理模式,和-n结合-n 次数指定top次数,和-b结合-p 指定查看某的PID进程-s 使用top在安全模式下运行,避免在交互模式下出现错误。
-u 用户名只查看(监听)某一个用户的进程。
交互模式下使用的命令:?或h 帮助信息P 按照CPU使用率排序M 按照内存使用率排序N 按照PID号排序T 按照CPU运行时间排序k 按照PID号给予某一个进程发送指令,可用于杀死进程。
r 按照PID给某个进程重设优先级(nice)值。
q 退出交互模式。
第一行信息:第二行信息:第三行信息:第四行信息:第五行信息:剩余选项和ps一样扩展:pstree /进程树-p 显示PID-u 显示运行用户Htop /更加高大上的top。
需要单独安装htop软件。
进程的结束1、kill [信号] [参数]-l #查看kill所支持的信号-1 /等同于service中的reload、用于重新加载配置文件,但不重启进程,保证进程号不变,保证进程持续工作,软重启。
用户连接不断开,工作中基本都是reload。
-2 /中断。
类似CTRL+C-15 /终止,正常退出进程。
不加信号默认是-15-9 /强制杀死。
-18 /继续运行,与-19相对。
-19 /暂停,等同于CTRL+D注:信号对pkill和killall同样适用。
2、pkill -9 -t tty1 /杀死终端3、killall [服务名] /杀死服务调整进程的优先级PRI(最终值)=PRI(初始值)+NI 通过更改NI值来改变PRI优先级普通用户的NI值:0到19,普通用户只能调高NI值,不能降低。
root可以随意调整,包含其他用户的进程。
nice [命令] /只能在启动或者重启服务时nice -n -5 service httpd start /NI值-5renice [命令] /修改已经是启动状态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