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必修1-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6张PPT)

靠中国同志自己来解决。
的转折》
---节选《遵义会议——伟大
思考:为什么说遵义会议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 志?
分肤浅的。
③发动秋收起义
--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1951年8月1
日)
“八七会议”旧址
合作探究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 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 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 起义》 (1)材料中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此次起义与南昌 起义相比有哪些进步性?
--毛泽东《西江月》
井冈 山
12
毛泽东指出:目前,长沙那样的城 市,还不是我们能蹲的地方,那就 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 难得管的地方去,到农村去,到乡 下去,在乡下站住脚跟,养精蓄锐, 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思想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 讲话
合作探究二
假如毛委员派你们去创建革命根据地, 应该如何开展工作?
王明
博古
李德
19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图
次序
第一 次
第二 次
第三 次
第四 次
第五 次
国民党军 队 10万多
20万
苏区红 军 4万多
3万多
比例 60
50

40
2.5:1 30
约7:1 20
30万
近40 万
3万多 约10:1 7万多 约4:1
10
0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第五次
红么50军?万第五次万约反10围剿约有5:没1 有胜利的可能?为什
21
长征结束
遵义会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24张ppt)

3.深刻教训: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 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那种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外国经 验的教条主义,或者只凭主观热情而急于求成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左”,也要反右。
重点聚焦 要点 归纳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提出: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的斗争经验,从理论上说明了 中国革命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 市这样一条道路,是由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从而形成了“工农 武装割据”思想。 2.内容:其主要内容就是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 设三者结合起来。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答案:(1)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八七会议”上通过了开展土 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2)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认识错误纠正错误。中国共产党由幼 稚走向成熟。
重点聚焦 要点 1 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遭遇的两次严重挫折、挽救措施及教训 1.两次挫折及主观原因 (1)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运动 失败。 (2)毛泽东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左”倾领导人博古、 李德掌握军事指挥权,同敌人死打硬拼,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挽救措施 (1)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人 民军队,召开“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 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最后走出一条正确 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2)红军进行战略转移,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领导 人的军事指挥权,在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使革命转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 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如何理解此话的含义? 试答:
提示: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武 装力量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 政权的开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_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_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共35张PPT)

一、南昌起义
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1. 八七会议 2.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 土地革命 4. 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930年夏,全国建立 起十几块农村根据地
(3):★理论总结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主要内容: 武 装斗 争
土 地革 命(核心内容)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于 都县城东门渡口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乌蒙磅礴走泥丸
红军四渡赤水
金沙水拍云崖暖
位于皎平渡口的“红军渡江纪念碑”
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夹金山和青衣江 红军爬雪山
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0月22日抵达陕西吴起镇结束。 在一年多的革命征途中红军穿越了18条山脉,其中五条山脉终年积雪。 夹金山是红一方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
2. 经过:1934.10---1936.10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吴起镇
王稼祥
张闻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2理解
根据地建设
中共的领导(前提) 武装斗争 (军事保证) 根据地建设(经济保证)
土地革命(核心)
3影 响:
“农村包围城 市”的道路
1)形成“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2)开创中国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
一、南昌起义 二、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5课_国共的十年对峙(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5课_国共的十年对峙(共30张PPT)

张,广泛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
精神
——播种机
(3)保存了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的精华。
—保存精华
(4)革命新局面开始了
——新开始
周恩来
起义代总指挥贺龙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5:05:2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122021/8/122021/8/12Aug-2112-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122021/8/122021/8/12Thursday, August 12, 202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一 、南昌起义
1、 背景 ①中共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
的重要; ②中共在国民革命军中掌握着部分武装力量, 国
民党企图消灭这些武装力量; ③南昌的敌人力量比较薄弱。
• 目的: • 挽救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
2、经过
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南昌 军队:国民革命军 领导人:周恩来、贺龙 过程:南昌起义---南下受阻----兵分两路 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十年对峙》ppt课件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
• 1.背景 国民革命 • 中共从__________ 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 到掌握________的重要性,决定将当时掌握 军队 南昌 的武装力量集中在________附近,以便发动 起义。
• • • •
2.过程 (1)时间:1927 ______年8月1日。 周恩来 (2)领导人: ________、贺龙等。 南昌 (3)结果:①占领 ______,起义成功。②南下 陈毅 受挫:一部分在朱德、 ______的带领下,转 海陆丰 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 ________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国民党 • 3.影响 中国共产党 • (1)打响了武装反抗 ________反动派的第一枪。 武装夺取政权 •人民军队 (2)标志着 ____________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பைடு நூலகம்
• 2.土地革命 • (1)范围:在革命根据地 ____________。 分田地 • (2)内容:打土豪,________ ,废除封建剥削, 土地革命 开展____________。 农民革命 • (3)影响:①调动了 __________积极性,促进 了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建设。 红色政权 ②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 __________。
毛泽东 ________ •②武装斗争: 朱德 、________领导红军 粉碎三次大规模的“围剿”,使根据地得到 1931 巩固和发展。③政权建设: ______年冬, 毛泽东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朱德 选举瑞金 ________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______ 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定都江西 ______。
• 思考3 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异同。 • 【答案提示】(1)异: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 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但又滋长了“左”倾 错误,给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了极大危害; 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 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 党从幼稚到成熟的标志。 • (2)同:都是在革命的危急关头召开;都纠正 了党内的错误路线,使革命转危为安;都撤 换了错误的领导人。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ppt课件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ppt课件

“左”倾 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 ③意义:结束了________ 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 了以________ 转折点 。 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 (3)走向胜利 中央红军 到达陕北________ 吴起镇 ,与当地红 ①1935年10月,________ 军会师。 ②________ 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________, 1936 甘肃 长征胜利结束。 4.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________ 长征精神 , 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3)开始了革命新局面。
4.(1)工农武装割据 (2)十几 5.(2)朱德 193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瑞金
三、红军长征 1.原因:博古、李德推行王明________军事路线,导致第 五次________失利。 2.目的:保存实力,实行________。 3.过程 (1)长征初期:________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开始长征, 此后三个月内,红军损失严重。 (2)遵义会议 ①时间:________年1月。 ②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________错误,肯定________的 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________的军事指挥权。 1.“左”倾 反“围剿” 2.战略转移 3.(1)1934 (2)1935 “左”倾军事路线 毛泽东 李 德
②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开始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 军被迫长征,到1935年遵义会议,开始了转变,中国革命开始在 正确路线的指导下转危为安。红军长征后,毛泽东发表一系列文 章,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还根据当时中国国情, 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七七事变后,八路军、 新四军开赴敌后并壮大,从而胜利完成了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3)启示 ①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脱离实际、照 搬外国经验的做法是错误的。 ②虽然中共在指导思想上曾犯过错误,但能够依靠自身力量 克服自身错误,正确把握形势,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特别提示: “八七会议”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但这次会议并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遵义会议只是纠正 了共产党在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而政治上、思想上彻 底纠正“左”倾错误是在延安整风运动。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得成功。” -----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合称“三大起义”
都是攻打大城市(省会)---受苏联城市中心道路的影响 都以失败而结束 说明城市中心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2、特点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 攻打大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3、意义:P70最后一段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民斗党争反,动创统建治人。 民 军队和武装夺取 政权的开始。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最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ppt优质课件
一、武装斗争
(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1、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的武装
陈独秀(1927年4月5日
背《景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
犯决言3思失上取、右策①②》败思①②想述消倾:)意教考国南清确材了紊错训:民昌义算 定料共误乱,为革起了…反产:使纠了命义、……映党大给正总中打总…了的组革陈结响,正错方陈独命陈织独大了针误独立处失独秀革武涣;;秀性败秀于这命装。 为和反散种首对抗③错中的革国误决党命的民路定中的党中线…央领反,国…在导动中动大权共统共武革,治产中装命出的央党起期卖第采义。 间了一指取的人枪④了明什民。什毛么政了么泽错权前措东误和施进提倾人?出向民的…?武方…装向理。论。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共21张PPT)(领先版)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共21张PPT)(领先版)

3、教训:
(1)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 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不 能成功;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中国人数最多受 压迫最深的农民、同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 结合起来。
4、意义:
打响了。。。 标志着。。。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3)内容: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确定 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 治的总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 武装起义。
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
1、原因 直接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 (1934.10~1936.10) (开始、遵义会议、胜利会师)
3、长征意义及精神
遵义会议
召开背景:1934年10月,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长 征开始后,红军损失过半,处于危险中。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遵义 内容:(1)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2)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3)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4)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包括什么内容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
1. 思想内涵: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1)武 装斗 争 (2)土 地革 命 (3)根据地建设
共建设产深 化【,党三领者导的下关的系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得到农民阶级拥护的
主要原因是
A.坚持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5张PPT)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 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5张PPT)

二大到三大 从独立斗争到主张与国民党联合斗争
三大到国民 革命
建立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到
南昌起义 开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
秋收起义到 井冈山
从坚持城市为中心斗争到探索农村包围城 市,最后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
长征到遵义
会议 从依赖共产国际到独立自主地处理党内问题
(四)长征胜利的意义
“草地上渺无人烟,”戴医生说,“……没 有人,一个也没有……看不到人的影子,听不到 人的声音,也没有可以谈话的人。没有人从这条 路上走过,没有房屋,只有我们自己。就好像我 们是地球上最后一批人。”
长征途中,妇女无法照料孩子。刘英说:“听 起来可能很残忍,但他们不得不把孩子托给别人 或扔掉……扔掉孩子就像扔掉装备一样”。
选择反抗,是一种担当……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一声枪响
寻找正确的革命方式
特思背思 作思点考景考用:考::总::结南:昌 领人武统社败命认要国 怎 装 动 共起点民导装治会失识。性①②南革 样 反 独统①②军武反。义?南背①②败到,昌决命 的 抗 立治队装 抗中攻昌的 掌景国 中有起定。斗 国共 打进作国领的打标惨 握共民起是何武争 民开 大义程用民导第响志痛 军从大义什装, 党始 城特爆中?党武一了着教 队国革在么反创 反独 市发训 的民命有反装枪武中对中建 动?立 ,里 重革失的;国,
【重点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面临怎样的困境?
材料一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 ——汪精卫
材料二 1927年“4·12”事变后, 施存统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认 为共产党已前途无望,决定脱离共 产党,公开声明刊登在《中央日报》 副刊上。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8张PPT)
结 经 验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工农武 装割据 理论

农村革命根

据地的发展
八七会议会场内景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纠错”的会议
• 时间:1927.8.7 地点:汉口
• 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 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 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 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 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结果:红军苦战一年,未能粉碎敌人的“围 剿”,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
会宁会师茫茫水会草宁 地
过草地泸定铁索桥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爬雪山

夺 泸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终年积雪的夹金
遵召山义

议 开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4、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 革命转危为安;
4、教训:
(1)夺取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实际 情况 (2)革命武装力量没有同农民、同农民对于土 地的需求结合起来。
二、土地革命
方针确立:
准备: 受挫
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 向井冈山
武装反抗
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
峙政 权 对
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成立
军事 “围 剿” 反 “围 剿”
道路探索:创建 井冈山根据地 总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你知道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大革命的 失败中获得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吗?
教训: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 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威武之师,那么 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国的十年对峙优质课件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一课国的十年对峙优质课件
选择反抗,是一种担当……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一声枪响
寻找正确的革命方式
特思背思 作思点考景考用:考::总::结南:昌 领人武统社败命认要国 怎 装 动 共起点民导装治会失识。性①②南革 样 反 独统①②军武反。义?南背①②败到,昌决命 的 抗 立治队装 抗中攻昌的 掌景国 中有起定。斗 国共 打进作国领的打标惨 握共民起是何武争 民开 大义程用民导第响志痛 军从大义什装, 党始 城特爆中?党武一了着教 队国革在么反创 反独 市发训 的民命有反装枪武中对中建 动?立 ,里 重革失的;国,
施存统:上海中 国共产党早期组 织成员之一,社 会主义青年团第 一任书记。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材料三 中共如何抉择?
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 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 命。”
张太雷说:“整军经武,准备应变”
蔡和森说:“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 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
背《景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
犯决言3思失上取、右策①②》败思①②想述消倾:)意教考国南清确材了紊错训:民昌义算 定料共误乱,为革起了…反产:使纠了命义、……映党大给正总中打总…了的组革陈结响,正错方陈独命陈织独大了针误独立处失独秀革武涣;;秀性败秀于这命装。 为和反散种首对抗③错中的革国误决党命的民路定中的党中线…央领反,国…在导动中动大权共统共武革,治产中装命出的央党起期卖第采义。 间了一指取的人枪④了明什民。什毛么政了么泽错权前措东误和施进提倾人?出向民的…?武方…装向理。论。
进攻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放弃攻打长 沙,向山区进军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进军井冈山(第一个根据地)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ppt课件(5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ppt课件(51页)

①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
②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 ③ 10 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________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3.“工农武装割据”
(1)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根据地建设 ①创建根据地: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 村革命根据地。
成才之路 · 历史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自主预习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1)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 _____ 军队 的重要性。 (2)共产党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力量。 (3)南昌附近敌人的兵力比较薄弱。 2.过程 周恩来 、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 (1)1927年8月 1日, _______ 义。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
成才之路 · 高中新课程 · 学习指导 · 人教版 · 历史 · 必修1
3.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
①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②肯定________ 毛泽东 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共22张PPT)

“左”倾错误,生死攸关转折点;
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二转折:
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三转折: 革命重心从南方移到“一致对外”
小结
思维体系:三落三起四转折 重点理解:南昌起义的背景,工农 武装割据思想和遵义会议的意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堂检测 ABC

课本内容,对重要词句勾画圈点,
将阅读课本中有哪些疑惑,写在学
案探究未知,以便交流。
2.后6分钟,结合课本,解决学案基础感
知和深入学习的材料题。
前4分钟 (要求:勾画信息并概括归纳)

1.结合P70页,全面分析南昌起义
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工农武装割
据思想的内容?
3.遵义会议的意义?
口头展示:
1.南昌起义的背景?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
内容和关系?
工农武装割据
1.内容:“工农武装割据”即“农村 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它包 括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 设。
2.内在关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 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础 。
口头展示:
2017年规沙划场秋点兵,人民军队,何时惧战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南望,射天狼 六月战高考,一中学子,何时畏考场? 滴水穿石化笔符,斗志扬,定辉煌
高中历史 必修一 第四单元
15.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
学习目标
2017年规划
概述中共在十年对峙时期,领导新民主主 01 义革命的史实;(重点)
后2分钟 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问
要求:小组聚集,手拿笔记 录,全员出动

在思、议环节中未解决的疑 惑,请大家踊跃展示出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23张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23张PPT)

14
三.涅槃重生:红军长征 1.开始 2.转折点 3.胜利
4.意义
4.意义 ⑴转危为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
⑵薪火相传: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 的巨大动力。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⑶浴火重生:革命新局面开始了。民族矛盾激化,有 利于北上抗日,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13
三.涅槃重生:红军长征 1.开始 2.转折点 3.胜利
4.意义
3.胜利 ⑴陕北会师: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 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⑵会宁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 在甘肃会师。
注意:红军是三支军队分别同时长征,前面重点叙 述的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历史上没有红三军。
2
☆课文结构示意图
星星之火
燎原之势
涅槃重生
1927/8 /9 /10 /12 1928 1930 1931
南八秋井广井 工 中
昌七收冈州冈 农 华
起会起山起山 武 苏 义议义革义会 装 维
命 师 割埃

据共

思和

想国
1933 1934 1935 /10 1936 /12
第中遵陕 甘西
五央义北 肃安
10
【典型例题】☆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 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 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 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 了当时中共中央( )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解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第五次“反围剿”前后,中央苏区在人力、物力、 管理等方面已达极限,由于人口少,兵员补充难,耕 作只好依靠妇女,导致大量土地放荒。新战士最短只 训练6天即上战场,逃亡率增加。为筹备军粮,农业负 担加重,有的地方税负较苏区成立前增加了1倍。苏区 食盐完全依赖外界,在封锁下,价格飙升数倍,不得 不组织人挖厕所下的硝土等炼盐,由此引发了多起中 毒事件。苏区迅速壮大,革命力量增强,这是事实, 但地域狭小,为发展带来隐患,一旦遭遇挤压式进攻, 资源难以支撑,这可能是造成挫折的更根本的原因。
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 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有人问:李德指挥不行,那让毛泽东来指挥行不 行呢?事实证明,战争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 国共双方整体实力的较量。仅有20几个县的中央苏 区,经过了四次反“围剿”作战后,经济已到了崩 溃的边缘。再进行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反“围剿”作 战,基本没有胜算。当时的苏区在兵员征集、财政 储备、枪支弹药方面,也都无法支持战争再继续下 去。
参谋和向导朱德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4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30张PPT)
第15课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红军长征
国共的十年对峙
(1927—1937)
一、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 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人教版 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19张PPT)

人教版 必修一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共19张PPT)
武装反抗 国民党的 第一枪
1927.8
八七会议 反右倾, 指明方向
1927.1 1931.11
0创 建 井 冈 山
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
中国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 据地
第一个全 国红色苏 维埃政权
1934.10 1935.1
中央红军 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第五次反 “围剿”失 利
反“左倾” 转折点 成熟的标志
1.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进攻中心 城市长沙受挫,改转向山区进军(敌人理想比较薄 弱)。
2.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工农武装割据
(三)内容
土地 革命
武装 斗争
根据地 建设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意义:贫苦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 性空前高涨
第15课 国共的 十年对峙
1927-1937
课程标准: (旧)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新)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国共对峙时期重大事件1927.7七· Nhomakorabea五政 变
国共合作 破裂,大 革命失败
1927.8
南昌 起义
开始。
二、工农武装割据
(一)确定方针:八七会议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7日、汉口
2.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3.意义: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 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工农武装割据
(二)开创道路:“工农武装割据”
一、南昌起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 (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件 (共32张PPT)
国。”
•保存了经过千锤—百—哈炼里的森中·索国尔共兹产伯里党(和美红国作军家)
的精华。
——保存精华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 宣传•在队长,征长途征中是,播中种国机共。产…党…宣长传征了是自以己我的们政的治胜主利张、, 敌人广失泛败播的下结了果革而命告的结火束种。。
————毛传泽东播火种
吴起镇

三军会师会宁 1936.10 肃
腊子口
193陕5.1黄0.

西
西
草地

毛尔盖

渡 雪山四 川
泸定桥

河 安顺场
赤 1935.1.
金 水 遵义贵
江沙
贵阳




西


瑞金
1934.10.

广西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突破四道防线 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
•经 过 飞夺泸定桥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重点 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
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一、南昌起义
1.背景(结合课本引言及所学)
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失败的教 训里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的改组。
起义领导人在门口台阶上站在最前边举起右手 的是周恩来、贺龙(周恩来左边)、叶挺(周恩 身后)、朱德(叶挺左边)、刘伯承(坐者)等 会见起义部队。
影响:赣南闽西连为一片,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游击战术:
敌敌敌敌 进驻疲退 。 我我我我 退扰打追
作战方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 瑞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寇不足虑, 内匪实为心腹之患, 如不肃清内匪,则决 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 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思考: “外寇”、“内匪”各指什么?国民党对”敌我力量对比图
次序
国民党军队 中央苏区军队
进攻长沙受挫
文家市决策——放弃攻打长 沙,向山区进军
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 的绝对领导
进军井冈山(第一个根据地)
3、意义:
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 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 道路。
“一执.南著于昌城起市义,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 二产革.党命八人,七的 而会面 俄前 国议只 革(有命1一正9个是2榜从7.样城8.。市7那开汉就始口是的)已,经 并成 且功 在的 城俄 市国 首 三先.成秋功收。起然义而仿(效1俄9国27人.成9.功9湘的经赣验边并)没有在中国取
背《景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
犯决言3思失上取、右策①②》败思①②想述消倾:)意教考国南清确材了紊错训:民昌义算 定料共误乱,为革起了…反产:使纠了命义、……映党大给正总中打总…了的组革陈结响,正错方陈独命陈织独大了针误独立处失独秀革武涣;;秀性败秀于这命装。 为和反散种首对抗③错中的革国误决党命的民路定中的党中线…央领反,国…在导动中动大权共统共武革,治产中装命出的央党起期卖第采义。 间了一指取的人枪④了明什民。什毛么政了么泽错权前措东误和施进提倾人?出向民的…?武方…装向理。论。
八七会议
“工农等民众团体
均应受国民党党部之领 导探与究:监督,……工农武 装队⑴均“八应.服七从会议政”府在之怎管 理样与的训形势练下。召武开汉? 现有之
武装⑵纠做出察了队哪,些为重避大免决策政?
局之⑶纠对党纷和与中误国会革,命可的发减 少展或有何编重入大军意队义。? ”——
陈独秀(1927年4月5日
城市中心道路(俄)---农村包围城市(中)
1930年江西永丰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农 贫农 雇农、手工业者
所占人口比 6% 20% 60% 13%
所占土地比 80% 15% 5% 0%
探探探探究究究究⑴⑶⑵(::在农4表)了中这村格哪种立:共反情足些为映况?措了了下怎施立中样?足国的在共历革产史党命现怎根象样?据才地能采在取 ① 开革在“展命农打如土村根果豪,我据、地们地分主能田土拥够地地有普、革大废遍命除量地封有土彻建地什底剥,地么削而解和意占债决义人务土?的口地土问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程标准】:
掌握南昌起义的史实,理解南昌起义的意义,探究其原因; 掌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及实践;了解长征的史实,正确 分析遵义会议在党史上的地位,探究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的原因。 中共不断调整政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 想,说明了共产党的先进性;通过对长征精神的学习培养正确的 人生观。
八七会议
(二)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 1、地点:汉口
2、内容:
纠正陈独秀的右倾错 误; 确定总方针(土地革 命、武装反抗); 决定秋收起义;
3、意义:给正处于
思想紊乱、组织涣散 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 了前进的方向。
八七会议
(三)湘赣边秋收 起义(1927年9月) 1、领导人:毛泽东
2、过程:
选择反抗,是一种担当……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一声枪响
寻找正确的革命方式
特思背思 作思点考景考用:考::总::结南:昌 领人武统社败命认要国 怎 装 动 共起点民导装治会失识。性①②南革 样 反 独统①②军武反。义?南背①②败到,昌决命 的 抗 立治队装 抗中攻昌的 掌景国 中有起定。斗 国共 打进作国领的打标惨 握共民起是何武争 民开 大义程用民导第响志痛 军从大义什装, 党始 城特爆中?党武一了着教 队国革在么反创 反独 市发训 的民命有反装枪武中对中建 动?立 ,里 重革失的;国,
题大,地多我革数命们的。就农取民得却了少战地胜或一无切地敌。人的最基本条 ②件”领导根据地军—民—进毛行经泽济东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二、土地革命
工农武 思想内涵
装割据
武装斗争 军事保证 土地革命 核心根本 根据地建设 经济保证
① 井冈山根据地巩固扩大; ② 1930年,全国建立十几个根据地,革命
武装十万人; ③ 粉碎了敌人三次“围剿”; ④ 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
【重点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面临怎样的困境?
材料一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 ——汪精卫
材料二 1927年“4·12”事变后, 施存统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认 为共产党已前途无望,决定脱离共 产党,公开声明刊登在《中央日报》 副刊上。
施存统:上海中 国共产党早期组 织成员之一,社 会主义青年团第 一任书记。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
材料三 中共如何抉择?
毛泽东说:“要发动群众,恢复工作,山区的上山, 滨湖的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 命。”
张太雷说:“整军经武,准备应变”
蔡和森说:“只有以进攻对付进攻,以暴动对付暴 动,以政变对付政变,才能制胜一切敌人”
民斗党争反,动创统建治人。 民 军队和武装夺取
政权的开始。
一、武装斗争
(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1、背景
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革命的武装
2、特点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 攻打大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3、意义:P70最后一段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得成功。” -----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合称“三大起义”
都是攻打大城市(省会)---受苏联城市中心道路的影响 都以失败而结束 说明城市中心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都是攻打大城市(省会)---受苏联城市中心道路的影响 都以失败而结束 说明城市中心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中国特殊国情决定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 经济基础:资义经济薄弱,自然经济占主导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力量薄弱,农民阶级力量强大 政治特点: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