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师德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中师德师风建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师德师风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此,本文将就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展开讨论。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师德观。
校园师德的内涵包括了教师的敬业、敬人、敬业、敬心等品质,而这些品质的树立离不开正确的师德观。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做到心中有爱,头顶有责,手中有权。
只有树立正确的师德观,才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师德风采。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优秀的教学水平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榜样。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是主要的接受对象,他们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师德师风的建设。
高职院校需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
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才能形成健康的校园师德师风氛围。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需要强化管理与监督。
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监督,严格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
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师风建设的宣传力度,将好人好事宣传出去,营造浓厚的师德师风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意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践行良好的师德。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师德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强化管理与监督,共同努力,为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如此,才能在高职院校中建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助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构建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探索

构建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思考与探索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之才,对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重大。
而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一、背景与意义师德师风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行为准则,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然而,当前一些地方教师的师德行为存在不规范、教风教纪不严肃等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对教育的协调推进带来了困难。
因此,构建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构建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应立足于教师专业能力和道德素养的要求,注重科学性和客观性。
评价指标应该明确具体,不断根据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更新,反映实际需求。
(二)全面性原则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应全面覆盖教师师德和师风的各个方面,包括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管理能力等。
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的评价。
(三)目标性原则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应该明确评价目标,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可以参照相关法规、政策和规定,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四)制度性原则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应具备可操作性和制度性。
应建立起健全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程序,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构建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的探索(一)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针对教师师德师风的不同方面,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例如,评价标准可以包括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纪律、教育教学思想等方面;评价指标可以包括教师的准时率、备课质量、人际关系等。
(二)实施多维度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等,多维度地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全面评价。
这样可以综合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职业素养,并及时提供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建立日常监督机制构建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需要建立日常监督机制,监督教师的日常行为和教育教学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可以通过定期考察、督导检查等方式实现。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扮演着培养技能人才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近年来,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必要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形象。
一、存在的问题1. 师德不端问题突出高职院校的一些教师存在师德不端的问题,包括收受礼金、性骚扰学生、教学不负责、懒散敷衍等行为。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2. 师生关系不健康部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存在问题,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相互尊重和信任,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水平存有怀疑。
有的教师过于严苛,甚至对学生进行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 师风不正问题严重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方法陈旧,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不够积极,缺乏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这些问题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二、对策研究1. 建立健全师德评价机制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师德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进行认真评价,对教师的不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对师德高尚、教学优秀的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树立榜样,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2. 加强师生交流与沟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理解和关心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师生联谊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3.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修养。
要求教师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对教师的师德修养的培养和塑造。
4.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师德行为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对做好高职院校教师评价工作的思考

( ) 学研 究和改革方面的评价 七 教
教 育要改 革发展 ,必 然依靠 教育科 学 , 是提高 教学质 量的根本 , 它 教师要 想
提 高教学效 果 , 少走 弯路 , 就必 须学 习科
学 的教 育 理 论 , 用 以指 导 自己 的教 育 实 并
企业 技术 革新 发展 ,不断提升能力 素质 ,
,
近年来 , 随着 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 不断创新
人才培养 模式和机制。因此 , 在对高职 教 师进行 评价 时 ,应 以此作 为重要 的评 价 点 。唯其如是 , 才能 不断激活教师 改革创
新 的 动力 和活 课时及 其他 工 作) 和学生 的学 习成绩及指导学生开展创
新 活动 的成 效 进 行 的 评 价 。
教学 能力是教师工作 的重要条件 。 发 展 学生 的能力 是现代 教育最 为重 要 的 目 标, 要达到这一 目标 , 受制 于诸 多因素 , 但 近年来 教育改革实践证 明 , 影响学生能 力 发展 的关 键性 因素在 于教 师行为 能力 的 高低 , 较强 的教 育行 为能力有助于提高 老 师传 授知识的效率 , 从而加速学生能力 的
要 求和 教 师评 价 的 目的 , 出高 职 教 师 评 提
价 应 突 出的 内容 。
另一方面 , 高职教育是与经济社会 联系最 为直 接 、 最为 紧密 的教 育 , 它必须 时 刻 紧 跟 国家技术和经济发展 的步伐 , 因国家产
业结构 的调整 而调 整 ,从这个意义上说 , 高职教育 的过 程是 动态的过程 、 发展的过 程、 不断调整和完善 的过程 。它需要从事
浅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师德师风不够规范在一些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不够规范,存在着教师身份的模糊、职责的不清晰等问题。
一些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言行不当,甚至存在着侮辱学生的现象。
2. 师生关系不够健康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并不健康,存在着以权谋私、以权压人等问题。
一些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缺乏原则,私心较重,存在着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3. 教师敬业精神不足部分教师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敬业精神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敷衍塞责的情况。
4. 学校管理不够严格一些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方面的管理不够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导致了一些师德师风问题的滋生。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亟需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予以解决。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师德师风规范建设高职院校应加强师德师风规范建设,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明确教师的职责和行为规范,加强对教师言行的规范引导和监督,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激励优秀教师,约束不良行为。
2. 打造健康师生关系高职院校要积极倡导健康的师生关系,加强对师生关系的管理和引导,明确师生之间的权责规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信,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3. 提升教师敬业精神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
通过组织教师培训、评优奖励等方式,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4. 加强学校管理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管理,完善师德师风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力度,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构建监督重于惩罚的管理氛围。
高职院校内部师德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

高职院校内部师德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摘要: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实现师德目标,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高校师德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和高职院校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师德评价的机制,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师德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评价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师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行为做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构建科学规范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师德评价体系能为教师未来的发展指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促进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师德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对教师的考核基本上都是采用本科高校所沿用的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领导、学生、同行三方面评价进行加权得出考评结果的模式。
尽管各高职院校都强调师德的重要性,从教师年度考核到各类评优、职称评聘、出国选拔等,都对师德表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把职称学历层次、教学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作为硬性指标,而个人的工作态度、育人实绩、师德、师风这些软要求,往往就被忽略了。
师德评价只是流于形式,师德评价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尤其在评价体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忽视职业院校特点,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由原来的中专校合并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其办学层次、办学环境和办学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内部要建设一支既是“学者”又是“工程师”,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在当前高职院校广泛深入的进行教改和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师的师德和师风一直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成长和教育质量的关键。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我们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重视教育的思想性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育的重要性就在于为学生提供知识的同时,也是为他们培养优秀的精神品质和道德观念。
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教育的思想性,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人生观念。
要使在教育中培养出的高素质人才更加健康、美好,我们的师德就必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
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是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应该以一个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并在教育实践中贯彻职业道德的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三、强化教师的素质提升
四、加强师风师范建设
只有真正强化高职院校的师风和师范建设,才能真正提升教育质量,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要加强教师的管理和监督,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在教育实践中树立起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对于高职院校教师而言,学生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对象。
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思想与道德方面潜移默化地给予他们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指导。
总之,教育领域是一个“教育人”的专业领域,我们教师的行为和言行代表着高职院校的形象和人格魅力,要以全面、科学、稳健的态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用良好的言行举止和行为规范,引领学生走向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摘要:师德建设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职业院校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直接影响到职业技术院校人才的培养以及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由于职业技术院校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展,在职业教学中教师的素质可谓参差不齐。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字:职业院校;教学研究;师德建设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064-01一、高职师德建设的内涵分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启功先生提出的,1997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95周年之际被选为校训。
启功先生讲他对这八字的理解时说“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以至技能。
仅仅具有还不够,需要达到什么程度?校训讲得明白,是要能够成为后学的师表。
而师表的标准,我们能理解,绝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的。
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这包括着思想、行为、待人、对己。
师德并不仅仅是一个教师品德问题,它应是一名教师所具有的职业素养的综合表现。
它体现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等方面。
二、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奉献的精神,以“谋利”为宗旨。
很多高校在“变身”为职业院校后,很多老师的心态一下子变得松懈了,因为与普通高校相比,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各项指标都相对较低,对教师的考核也相对简单,缺少了压力就缺少了进步的动力。
加上市场环境的影响,很多职业院校忙于生源的竞争,将招生压力与教师业务职称挂钩,使得很多教师减少了教学的时间投入,无心业务研究,导致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考试前对学生“划重点”或“漏题”。
甚至一些教师将更多的经历用于校外兼职或商业活动上,以“谋利”为宗旨,有失教师的本职。
2.教学敷衍,忽视教学效果。
高校的教学模式比较特殊,课程多班级也多,不同专业会出现课程交叉现象,老师有如赶场一般上完课就走,很少与学生交流,一个学期下来互相还很陌生,有的班级甚至没有固定的教室。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探讨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探讨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培养各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凸显,需要深入探讨其重要性及途径。
一、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1. 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搭桥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师德师风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优秀的师德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的未来铺路搭桥。
2. 传承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个人成长,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优秀的师德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勇敢的职业精神。
3. 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还可以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优秀的师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学校内部的和谐发展;优秀的师德也可以成为学校和社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
1. 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培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师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专门的师德师风培训课程,组织教师参加专题讲座、研讨会和学习交流活动,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师德师风,激发教师的教书育人热情,提高教师的师德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
2. 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建立科学、公正的师德考核评价标准和程序,对教师进行师德考核,激励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师德师风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师德师风氛围。
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师生交流活动、主题讲座和宣传展示等形式,宣传先进的师德典型和故事,引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师德师风,弘扬正气、厚德载物,共同营造浓厚的师德师风氛围。
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高职辅导员德育工作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对策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职院校集人才培养与知识技术创新于一体,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是必可少的。
高职辅导员队伍状况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平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队伍是实现高职院校自身良性发展、履行大学职能的重要保障。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人事部门的重要课题。
德育绩效评价体系思路对策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高等教育也得到蓬勃发展,高职辅导员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高职辅导员的地位也得到明显提高。
然而,一方面,传统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束缚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高职院校的管理理念相对滞后。
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社会上过分追求物质利益与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对高职辅导员产生了直接影响,个别高职辅导员敬业精神下降、工作道德失范。
这给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基本上是通过对高职辅导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聘任或者解聘、晋升、奖励或者处分高职辅导员的依据。
目前,高职院校实行了高职辅导员职务聘任制,其基本原则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约管理、按劳取酬、优劳优酬,这一切工作都需要一个公正、客观的考核结果作为前提和基础,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评价工作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具重要性。
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高素质的高职辅导员队伍过程中,能否建立健全一套有效的高职辅导员激励约束机制,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对高职辅导员的绩效进行公开、公平、科学、高效地评价。
一、构建高职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的目标首先,从高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目标分析,我们承认每一个高职辅导员都有追求其自身发展机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 江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编辑部 , 镇 江苏 镇 江 2 20 ) 10 3 摘 要 :分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其 原因 , 可以从 建立健全科 学的领导机 制 , 完善制度 建设 、 构建 师德
建设环境 , 完善师德考评监 管体 系, 教师 的 自我建设等 方面加 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师德 建设 ; 制度 建设
上 产生 了不 良的影 响 。
2 高职 院校师德建设 中存在 问题的原 因分析
高职院校师德建设 中这些问题的产生 ,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既有社会方面的因素 , 也有来 自学校管理和
教 师 自身方 面 的因素 。
2 1 教 师 自身 因素 .
在 当前文 化多 元化 的背 景下 , 会上 各种 文化 思潮 相互 碰撞 、 互交 融 , 会各 阶层 出现 多 元 化 的价值 社 相 社
中图分类号 : 7 8 5 G 1 .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 84 (0 1 0 0 5 0 0 8— 18 2 1 )3— 0 9— 3
0 引 言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 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 各地开展 了各种形式的以师德建设为中心的主题实践活动 , 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开展了“ 崇爱 尚美 、 创先争优 、 争当师 德模范” 主题实践活动 , 意在推动全校的师德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 的重要组成部 分, 肩负着向生产 、 建设 、 服务和管理一线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 加强师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 义 。师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 其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 特别是在当今文化多元化 日 趋加剧的环境 下, 高职院校的师德建设已经成为影 响高职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质量的关键 , 因此 , 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高 职院校的师德建设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师德师风建设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只有具备优秀的师德师风,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至关重要。
下面就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思考进行探讨。
一、加强师德师风理论宣传,凝聚教师共识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师德师风理论宣传。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主体,他们的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果。
只有让教师深刻理解师德师风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自觉践行良好的师德师风。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师德师风理论的宣传,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培训,使他们不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高职院校还应通过学术讲座、师德师风宣传栏目、师德师风教育专题等形式,凝聚教师共识。
只有形成“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局面,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素质,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
二、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意识,加强教育引导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意识的培养,提高教师师德师风修养。
教师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职业操守,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领学生积极向上。
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强教育引导,加强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观念。
只有让教师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三、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加强监督管理要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管理。
应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师德师风考核指标体系,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从教学态度、师生关系、学风班风、职业操守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估,为教师提供一个全面展现自身师德师风素质的平台,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师德师风素质。
关于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思考

1 2敬 业精 神 淡薄 , 利倾 向严 重 . 功 在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 行 各 业 都 实 行 各 以 市 场 为 导 向 , 获 取 最 大 的 经 济 利 益 为 以 目的 的市 场 化 运 作 模 式 , 职 也 不 例 外 , 高 谁 都希望在 一个好的环 境中潜心 钻研业务 , 认 真 备课 , 好 地 去 从 事 教 书 育 人 工 作 。 很 但 由于 工 资 与 文 凭 职 称 职 务 挂 钩 , 利 益 的 在 驱 动 诱 惑 下 , 分 教 师 的 职 业 理 念 发 生 了 部 动摇 , 过分 看 重 名利 和 个 人价 值 , 分 追 求 过 物 质利 益 , 业 奉献 意识 不 强 , 能 正 确 处 敬 不 理 精 力投 入 与 利 益 回报 的 关 系 , 出现 了“ 人 生理 想 趋 向实 际 , 值标 准 注 重 实 用 , 人 价 个 幸 福 追 求 实 在 , 为 选 择 偏 重 实 惠 ” 倾 行 的 向 , 且 这 种 倾 向 正 在 淡 化 着 教 师 的 神 圣 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
Q: 垫
S cI l e an T ech erc d noI ogY n I nov i Her d at on al
学 术 论 坛
关 于 高职 院校 师德 建 设 的 思 考 ①
王 仕 勋 ( 黄冈职业 技术学 院 湖北 黄冈
48 0 ) 3 0 2
摘要 : 师德建设是一个永 恒的话题 。随 着社会 经济的影响和 高职 内部体 制的深 刻变革 , 教师的教 书育人 意识及品德修 养 出现 了某种缺 失, 这 种 缺 失 很 不 利 于教 育 事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 系到 教 育 质 量 的提 高和 高 素 质人 才 的培 养 。 本 文 深 入 分 析 了高 职 院 校 教 师 师 德 存 在 的 主要 关 问题 及 其 成 因 , 就 加 强 高 职 院校 师 德 建 设 的 有 效 途 径 作 了积 极 的 思 考 和 探 索 。 并 关 键 词 : 书 育人 师德 建 设 原 因 对 策 教 中图分类 号 : G4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7 —0 x 2 0 ) () O 0 0 1 4 8 ( 0 9 1 a - 1 - 1 6 9 O 8 教 书 育 人 是 教 学 阵 地 永 恒 的 内容 , 不 管 时 代 如 何 变迁 , 会 如何 发展 , 校 职 能 社 学 如 何 拓 宽 , 书 育 人 的 宗 旨 是 永 远 不 会 变 教 更 的 。 为 教 师 的 育 人精 神 如 品德 情 操 能 直 接 渗 透 和 影 响 到 学 生 在 校 期 间 的 全 过 程 , 其 思想 品德 , 想 信 念 、 生观 、 值 对 理 人 价 观 等 的 形 成 与 培 养 产 生 着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 系 到 全 面 贯 彻执 行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 关 关 系 到 教 育 质 量 的 提 高 和 高 素 质 人 才 的 培 养。 强教师队伍 的师德建设 , 到 “ 身 加 做 一 正 气 , 袖 清 风 ” 教 风 正 则学 风 正 , 岗 敬 两 。 爱 业 , 于育人 。 勤 随 着教育 改革的深 化 , 职 将按 照 自 高 身的 逻 辑 规 律 朝 更 加 科 学 化 的 方 向 发 展 , 其 最 根 本 的 任 务就 是 培 养 适 应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高 素 质 技 能 人 才 , 渠 道 主 要 是 教 学 其 1 作 和 思 想 政 冶 工 作 为 主 的全 面 素 质教 育 : 活 动 。 发 挥 这 一 主 导 活 动 的 关 键 则 是 教 而 师 。 师 的 品 德修 养和 学 问 知 识 则 起 着 “ 教 润 物 细 无 声” 作 用 。 的 “由于 尺 子 的正 直 , 才能 衡 量 别 人 的 长 短 ” 教 师 只 有 自觉 率 先 垂 , 范 , 能 真 正 为 人 师 表 。 了高 尚 的 师 德 , 才 有 才 能 热 心 干 教 育事 业 , 不断 探索 教 学 内容 , 积极 钻 研 教 学 方法 , 高 教 学 质 量 。 果 每 提 如 个 教 师 以 自 己的 学 识 、 格 、 德 、 力 吸 人 品 魅 引 学 生 、 导 学 生 、 育 学 生 、 么 学 生 会 引 教 那 尊 重 你 , 戴 你 , 而将 对 教 师 的 敬仰 转 化 爱 从 为 勤 奋学 习的 动 力 , 化 为 人 生 奋 斗 、 转 为社 会 服 务 的 目标 。
浅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浅谈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近年来,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问题备受关注。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灵魂,师德师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教学质量,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1. 师德意识不够在一些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缺乏对师德的认识,对自身的教育者角色认识不够,影响了他们的教学行为和言行举止,甚至出现了不尊重学生、学生教师之间矛盾较大的现象。
2. 教育质量不高由于师德问题,一些教师缺乏爱心和责任心,对学生教学进行敷衍了事,导致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3. 学校管理不严一些高职院校管理不严,未能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行为及时监督和纠正,造成了师德师风问题的滋生和蔓延。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座谈会、心理疏导等途径,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他们对师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教师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师德师风行为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进行惩处和整改。
3. 强化监督管理学校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教师师德师风行为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良现象,确保教师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
4.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训班等途径,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深刻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师德师风水平。
5. 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受益者,他们最能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师德师风。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评价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以此来促进教师的师德师风行为。
6. 加强师德师风宣传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刊等途径,加强师德师风宣传,让全校师生都能深刻认识到师德师风对于学校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浅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浅析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思考摘要: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靠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师德建设是关键。
新时期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大学教师。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
高尚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对教育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加强师德建设既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责任,也是必须自觉承担的义务。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高职教师的师德决定了高职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
目前正值国家进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历史时期,各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入开展内涵建设,加强师德建设。
一、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从实践的角度来讲,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学生的道德基因的播种者。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师德的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该核心思想在调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行为准则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承担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责任,在教师所有素质当中,师德是最重要的一项。
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

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王琼(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管理系,安徽芜湖241000)摘要:高职院枝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发展科技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基地.高职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师德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是一所职校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策略思考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职教育系统内部的分配关系和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整个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和教师的评价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以及科技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人们的信仰、观念、价值追求出现新的变化.有的甚至发生冲突。
作为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高校,作为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于其劳动对象是人,实施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伞面发展的教育,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应当具备更高的素质——高尚的师德。
一、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几年来.高职院校结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大力进行了师德建设,整体水平是比较好的,大多数教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视野开阔,不断创新,求真务实,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等,赢得丰十会舆论的赞誉、学生和家长的敬重,但不良的师德现象仍然存在。
1.认识不到位.教书不育人。
有的教师缺乏责任感,对待T作没有敬业精神.对自身应有的职业道德、原则规范认识模糊.对师德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自身缺乏远大理想抱负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因而敬业奉献精神欠缺;有些教师缺乏爱心,只是把教师当作一个普通的职业看待。
作为养家糊口的谋生手段;有些教师只教书不育人,只注重传授书本知识,对于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良现象如旷课、迟到、打瞌睡、看其他书籍等违反课堂纪律现象不闻不问;也有个别教师把课堂当作发泄不满情绪的舞台,其结果,书也没有教好,义严重影响了育人质量。
高职院校师德评价体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师德评价体系的研究摘要: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如何根据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建立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师德评价体系,一直是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师德评价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科学建立高职院校师德评价体系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师德建设;师德评价;高职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才能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师德的建设需要科学的师德评价体系做为支撑。
当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师德评价体系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然而,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对师德评价的重视程度,和师德评价的体系构建上,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师德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一、高职院校师德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1、高职院校师德评价的标准过于宽泛高职院校师资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师德评价体系也应当具备高职特色,根据专业和课程性质的不同、人才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
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没有针对自身特点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的师德评价体系,而是照搬本科院校的师德评价制度。
2、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所占的权重系数过大许多高职院校师德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所占比例偏高,但就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认知来说,他们还不够成熟,不能理性的对教师的师德做出比较科学、客观的评价。
责任心强、要求高及学科通过率低的的老师是许多学生心中的“坏”老师,师德评价得低分;要求低,课程通过率高的是“好”老师,师德评价得高分。
这就导致教师不敢管理和批评学生,严重损害了师德评价应有的客观、公正性。
3、师德评价结果得不到有效运用很多高职院校在师德评价过程中,重形式不重内容,重口号不重结果,师德评价结果也不及时反馈给老师。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分析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分析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日益强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却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在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思考分析,以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的规范,促使教师遵循规则,爱岗敬业,讲课认真,准时上下课,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师范形象。
此外,要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管理能力、业务负责程度、思想道德水平等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在师德范畴内的问题,提高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次,加强师德宣传与教育,让每个教师都能在学校德育文化中融入和发挥自己的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教师演讲比赛、开设德育课程、定期召开师德师风座谈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素质提高培训等方式,加强师德宣传和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
第三,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讲课水平和科研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会、案例研讨会等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授课技能和教学方法,使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意识。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科研活动、课题研究等,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
最后,建立健全适合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规范教师行为。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加强考核制度,完善监督责任体系,从源头上防止教师出现师德问题,确保高职教育质量,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总之,在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中,要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制度,加强师德宣传与教育,注重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建立健全适合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此外,还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从源头上防范校园违纪违规现象发生,为高职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内部师德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摘要:高校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实现师德目标,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
针对当前高校师德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和高职院校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完善师德评价的机制,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师德评价体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德评价评价机制评价体系师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行为做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构建科学规范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师德评价体系能为教师未来的发展指明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促进教师的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等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师德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对教师的考核基本上都是采用本科高校所沿用的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领导、学生、同行三方面评价进行加权得出考评结果的模式。
尽管各高职院校都强调师德的重要性,从教师年度考核到各类评优、职称评聘、出国选拔等,都对师德表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把职称学历层次、教学科研成果的获奖情况、发表论文的数量和级别作为硬性指标,而个人的工作态度、育人实绩、师德、师风这些软要求,往往就被忽略了。
师德评价只是流于形式,师德评价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尤其在评价体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忽视职业院校特点,针对性不强高职院校由原来的中专校合并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其办学层次、办学环境和办学规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内部要建设一支既是“学者”又是“工程师”,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在当前高职院校广泛深入的进行教改和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整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
而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的师德评价体系没有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设计,没有将教师的专业技能、职业情感、工程实践经历、项目指导等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作为观察点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
2.师德评价内容不够具体,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由于目前师德评价只是在面上进行,未能细化到具体的点上,评价的标准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价值,所以评价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搞形式主义,填表时就敷衍了事,一味唱赞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泄私愤的好机会,把对自己要求严厉的教师评得一无是处。
同样,教师们也对此褒贬不一,课多、班级多、学生多的教师在评价时问题最多;而课少、班级少、学生少的教师却往往获得很高的评价。
所以,这种评价标准没有从客观上体现教师的劳动价值,没有体现学生的主观意识,不具有科学性,最终只会流于形式。
只有目标设计全面具体,才能合理区分评价对象的师德水平;只有既看动机、结果还看过程才能使评价的内容和指标设计科学,才能真正考核教师的师德状况。
3.师德评价不具有发展性,平均主义突出师德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一方面,师德水平的高低,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评价一个教师的师德水平有多高无法说清,说他水平低,有多低,也无法说明白,惟其如此,才使教师个人师德的评价表面看起来是一个软任务、虚指标,使师德评价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况。
另一方面,对教师师德的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是评价者对“德”的评价标准、内容缺乏科学与一致的认识,师德评价平均主义化和庸俗主义化相当普遍,教师若无太大问题和教学事故,言行举止不至于太损形象,基本上师德评价等级能评为优秀。
评价结果没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不能促进教师以后的发展与提高。
二、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内部师德评价机制的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的机制能全面、合理地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保障师德评价取得成效,发挥师德评价应有的作用。
其具体评价的路径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完善的师德评价机制包括评价目的的确定(价值取向)、评价指标的构建、评价标准的设定、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对评价结果的反馈。
1.师德评价的价值取向师德评价从目的上分可分两种类型:一是奖惩性评价;二是发展性评价。
根据教师劳动、教师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以及高校管理的特点等,高职院校应按学校和教师发展的要求确定以发展性评价为评价的价值取向。
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和示范性等特点,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其劳动成果的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其行为成果往往是以内隐的形式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信息只有教师自己才能准确掌握,所以这必然要求运用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并重视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
通过评价及评价以后的相应的奖罚来调控教师的行为只是一种外因,而要真正起作用,还必须将其转化为教师的内在需要。
为此,就要求选择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作为评价的取向,以此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使教师注重自己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价值,使教师关注自己的未来发展。
2.师德评价指标的设计师德评价的指标应具备时代特征以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和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目前,师德评价的指标体系虽然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但也形成了一系列公认的师德规范。
其中,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依法从教、爱岗敬业的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表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学术规范等,都应该是师德评价指标中必须具备的要素。
高职院校师德评价的方案应该在内容详尽的基础上定出明确的指标,包括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细化到针对高职院校特点要求的具体的观察点。
可量化的指标要准确量化,不能或很难量化的指标要清楚明确地表达出其特征,以让评价者可以明白领会,不存在模糊认识。
3.师德评价标准的设定师德评价的标准是指师德评价的基本依据和主要规范,它是评判、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行为的尺度和准绳。
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标准涵盖内容的全面性,即既要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考查教师的教学态度,切忌师德评价过程中的唯质量论。
第二,标准的动态性,即师德规范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确立符合时代特色的师德规范。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继承前人的师德规范,也要解放思想,赋予传统师德以新的时代内容,努力构建新时期的师德规范体系。
第三,标准的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学校在制定师德规范时应体现出其层次性和差异性,力求能具体化、细则化,即既制定一些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也有一些具有激励性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鼓励教师努力做到。
4.师德评价方法的选择师德评价应努力调动各种力量,探索多渠道、多途径的评价方式。
在师德评价中,要力求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外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中应坚持评价者的主体性,多开展自我评价,以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自我评价能够在外在评价不能涉及的场合下发挥自我监督制裁作用。
由于教师的劳动大多是独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做出了不道德的行为也可能不为外人所知,社会评价就无从谈起,但自我评价却能调节教师的行为。
自我评价还能深入教师内心最隐秘的领域,而外在评价却只能对教师已经表现出来的师德状况进行评价。
另外,就最终作用而言,外在评价的作用也需要通过自我评价的配合才能发挥出来。
5.对师德评价结果的反馈师德评价不是为了对教师的品行进行“定性”或“定论”,而在于及时矫正不良行为,褒扬教师的良好品质,教育和引导教师,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进步,所以对师德评价结果的反馈十分重要。
为此,高职院校内部应建立一个师德评价的“反馈一矫正”系统。
科学的师德评价不应只是静止的终结性评定,而应通过将教师的师德表现与师德标准做对比,通过分析、综合与判断,从中找出差距和努力的方向,以调节教师的行为。
同时,在师德评价中,要改变有些学校或部门存在的以罚代建的做法,要体现以评促建的理念。
评价不是为了惩罚教师,而是为了促进教师师德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师德评价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1.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引导。
学生对师德评价只是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增强学校的竞争力。
因此,师德评价一定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在学生评价前,要对师生宣传师德评价的意义,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并积极参与,通过评价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如果师生对师德评价缺少了解,对意义认识不到位,学生作出的评价就不能保证公正、公平、客观,教师对师德的评价结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都会给师德评价造成负面影响。
2.要注意师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师德评价既不能单纯依靠定性,也不能单纯依靠定量,应该既要有相对“模糊”的定性指标,又要有具体合理的量化标准,两者相互结合。
缺乏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师德评价的尺度就难以“准确”把握;但是,评价指标又不应该也不可能做到全部量化,比如人的思想、动机和价值判断等,如果要将这些复杂因素一律量化,那么反而会使评价结果变得简单化和不准确,并带来危害,不利于师德评价开展。
实践表明,定性和定量的比例以40%和60%较为恰当。
3.要注重体现教师评价的发展性。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建设性的互动过程,它不仅仅关注教师的当前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教师的长期成长和发展。
通过实施教师评价,了解教师现有的工作状态与工作表现,根据现有基础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经常性或周期性的指导,也可以提供进修条件,从而提高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完善教师的业务发展。
师德评价也应如此,使被评价者处在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里,感到温暖,充满希望,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并能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
4.要注重师德评价的全面性、简便性和多渠道性。
师德评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注重师德评价的全面性,同时也要注重体现学校阶段工作的重点。
操作中,还应做到简单可行、易于操作。
并应探索多渠道、多途径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注重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运用校园网络、校长信箱和校领导接待日等多种途径,广泛听取师生对学校师德情况和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
总之,师德评价不在于制裁教师,而是通过规范对教师行为起到告诫和警示作用,树立师德榜样,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
并较好地发挥对师资队伍的激励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1]许宝林.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型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特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2]瞿鹤鸣,吴佳.高校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