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第26题题型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唐宋变革
四、唐宋思想变革:
3.市井文化的兴起:
文化重心下移,由贵族文化向庶民文化(市民阶层)转变; 文学上从雅到俗; 书法上从碑书为主到帖书为主; 绘画上从宗教政治题材到风俗画兴盛。
4.科技发展的高峰: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及火药配方的改进和完善,为推动世界历史 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 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发展,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人 口迅速膨胀,导致我国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使许多文人学者随之南迁,客观 上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过度开发。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① 君主制进一步发展,中枢权力机构由三省向一省制发展; ②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汉、唐、宋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 ③国家统一到民族政权并立,再到逐步走向国家统一,农牧文化逐渐融合; ④科举制度创立并不断完善,文官制度发展。
二、核心知识突破
【阶段特征】
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道(用来监察州,带有监察性质的行政区)、州(府)、县。 (2)唐朝后期:藩镇割据.
①概况: 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制度广泛用于全国。 中唐以后,节度使辖区也称道,不是单纯的监察区划,而成为实际的行政 区划了。
②评价:部分节度使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 威胁中央集权,成为唐朝后期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
【核心概念——宋元】
皇帝
三司 枢密院
中书门下 中书省
ຫໍສະໝຸດ Baidu
财政




中书省
行政




尚书省
枢密院 宣政院
军政




门下省
二、核心知识突破
【监察制度】
【核心概念——宋元】
1、宋代: 中央设御史台;路设提点刑狱司负责刑狱; 地方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
2、元代: 御史台
二、核心知识突破
二、核心知识突破
【核心概念——隋唐】
【监察制度】
1、隋朝:御史台。 2、唐朝:
(1)御史台:在隋朝基础上,在御史台下设三院: 台院:纠察百僚,弹劾不法;殿院: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察院:监察
地方官吏和尚书省六部。 (2)谏官制度。 ①沿革:先秦设立;魏晋初具规模;唐朝成熟。 ②权力:一是言谏之权,谏官可以随宰相入阁议事,参与决策权,同
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
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
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一、近五年高考题分析
(2019·全国Ⅱ卷·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
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开始瓦解,由人丁税开始转为财产税。
三、微专题突破
二、唐宋经济变革:
专题一:唐宋变革
3.商品经济的发展
“货币革命” 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化
“信贷革命” 王安石变法实施的“青苗法”
“都市化革命” 坊市界限打破、草市演进为商业市镇、市民阶层壮大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一:唐宋变革
四、唐宋思想文化变革: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一、近五年高考题分析
(2015·全国Ⅰ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的被视为海上保护神
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
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D.政府管理失控
(2016·全国Ⅲ卷·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
“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
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一:唐宋变革
内藤湖南及其“唐宋变革论”
“唐宋变革论”是以对比六朝隋唐贵族政治和宋代君主独裁政治两种政 治体制为核心而展开的,然后推广于经济、学术、文学、艺术、音乐等层 面的变化。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一:唐宋变革
一、唐宋政治变革:
2.中枢权力体系:由三省制到一省制
①三省制标志着宰相权力被三省分掌,秦汉的独相制度被群相代替,三省的 长官共议国政的新型治国方式。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一、近五年高考题分析
(2016·全国Ⅱ卷·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
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二、核心知识突破
【宋明理学】
【核心概念——宋元】
5.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2)发展: ①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②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③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④世俗化、平民化。 ⑤方法论:格物致知(向外);陆王心学:本心良知(向内)。
时也可以独立向皇帝进言; 二是封驳之权,如门下省接到中书省诏书后其要进行复议,
若有不同意见,可送回要求重新拟定。
二、核心知识突破
【中央官制】
2.元代:一省两院
(1)内容: 中书一省制,由中书省掌
管行政; 枢密院掌管军事; 宣政院掌管宗教事务和西
藏事务。 (2)特点:
元朝宰相权力较大,是相 权的一次反弹。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1)原因:
①北方战乱频仍,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 ③南方统治者为发展自身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方优越的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对外交往:
航海技术发达,对外贸易繁荣。
二、核心知识突破
【核心概念——隋唐】
【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
1、演变: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
2、唐代: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设中书省(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下
设六部)
②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2)特点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015·全国Ⅱ卷·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
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二、核心知识突破
【阶段特征】
唐宋时期是指从618年唐朝建立到1279年南宋灭亡的时期 (本专题题上延到魏晋,下延至元朝)。
②隋唐统治者大都门阀士族,宋代大多士大夫,文人政治特点明显。 ③扭转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促使宋代经济、教育、文化出现繁盛。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一:唐宋变革
二、唐宋经济变革:
1.国家土地所有制占优势转变为地主私有制占优势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促使租佃制的繁荣,释放了强大的社会生产力。
2.租庸调制转变为两税法
【2020寒假】:2020高考历史选择题第26题 题型研究
对应知识点:——中国古代 文明的发展与繁荣
(唐宋历史)
2020高考比拼的是寒假自主学习!
一、近五年高考题分析
二、核心知识突破
本课 结构
三、微专题突破
一、近五年高考题分析
(2019·全国Ⅰ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
①三教合一的理学:宋代儒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程朱理学地位确立; ②科技创新的高峰:科学技术发展出现高峰,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发明 与外传。 ③走向大众的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世俗性增强,多元发展,出现了文人的世 界。
二、核心知识突破
【阶段特征】
民族关系:民族融合加强
民族政权并立; 民族交流加快; 民族空间压缩; 民族意识增强。
1.质疑汉学,重建儒学信仰体系。
批判汉代儒学谶纬,回归先秦儒学,重建孔孟之道。
2.理学的哲学化与世俗化。
理学受到了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内核,吸 纳佛、道思辨哲学、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等理论及精神修养方法,而最终形成的 思辨形态,又有极为现实的纲常伦理内容的哲学体系。
三、微专题突破
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
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019·全国Ⅲ卷·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
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①相权三分,相互牵制;
②职责明确,提高效率;
③协商政务,集思广益;
④节制君权,减少失误。
(3)影响
①相互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②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二、核心知识突破
【核心概念——隋唐】
【地方制度--郡县制到道州县】
1、隋朝:郡县制。 2、唐朝: (1)唐初:
②宋承唐制,但门下省和尚书省虚设,中书省的职能限于政务,军权与财权被 枢密院和三司分割。
③元代中书省下设六部,掌握行政事务,枢密院负责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
三、微专题突破
专题一:唐宋变革
一、唐宋政治变革:
3.文官制度的完善(“士人政治”)
①中唐以后,士人广泛参与国家政治,武夫在政治上的权重削弱,宋太祖开 始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形成以科举出生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①宽松的经济政策:唐中期均田制崩溃;宋代“不抑兼并”,租佃制发达; 经济重心南移。
②紧张的政府财政:巨额的军费开支;文官政府的形成。 ③活跃的商业经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宋代“商业革命”出现; 唐宋城市功能转变。 ④成长的市民阶层:市民阶层壮大
二、核心知识突破
【阶段特征】
思想文化:走向全面繁荣。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2018·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
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二、核心知识突破
【古代科学技术】
【核心概念——宋元】
1.科学技术(四大发明):
①印刷术:
A.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彩色套印技术。
B.北宋平民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宋朝为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③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二、核心知识突破
【古代科学技术】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一、近五年高考题分析
(2018·全国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
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
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一、近五年高考题分析
(2017·全国Ⅱ卷·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
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宋明理学】
4.特点:
【核心概念——宋元】
(1)儒学哲学化、思辨化。 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2)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
(3)更多吸收了佛、道思想。 宋明理学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
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2)特点:
【核心概念——宋元】
①科技思想: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②科技内容: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③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法。
④科技使用: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
(3)地位:
中国古代科技13世纪前一直领先世界,是中国科技的辉煌时代,明清时期
逐步走向停滞,未转化为近代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