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转氨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转氨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682518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2.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并掌握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Transaminase)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之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在人体内,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其中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最为重要。
ALT和AST活性的测定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肝功能异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ALT活力。
ALT催化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转氨反应,生成L-谷氨酸和丙酮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2,4-DNPH)反应,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PNP)。
PNP在碱性条件下呈棕色,其最大吸收峰在520nm处,通过测定520nm处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ALT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鸡肝-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4)- 0.1mol/L丙氨酸- 0.1mol/Lα-酮戊二酸- 2,4-二硝基苯肼(2,4-DNPH)- 30%氢氧化钠溶液- 碘化钾溶液- 硫代硫酸钠溶液- 酶活力测定试剂盒2. 实验仪器:- 酶标仪- 电子天平- 移液器- 离心机- 恒温水浴箱- 试管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鸡肝剪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H 7.4),匀浆,离心取上清液。
2. 标准曲线绘制: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标准溶液,加入2,4-DNPH和30%氢氧化钠溶液,在520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将样品溶液、底物溶液、2,4-DNPH和30%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试管,混匀,在520nm处测定吸光度。
4. 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ALT的活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在520nm处,吸光度与丙酮酸浓度呈线性关系。
转氨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
![转氨酶活性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c72e0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f.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 学习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法在测定转氨酶活性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其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两种常见的转氨酶。
当肝细胞受损时,ALT和AS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这两种酶的活性升高。
因此,测定血液中ALT和AST的活性可以反映肝脏的功能状况。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液中ALT的活性。
在实验中,ALT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棕红色,通过测定其吸光度可以计算出ALT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动物肝脏、血清、丙氨酸、α-酮戊二酸、2,4-二硝基苯肼、磷酸盐缓冲液、NaOH、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新鲜动物肝脏和血清分别置于冰浴中,制备肝匀浆和血清样品。
2. 样品处理:将肝匀浆和血清样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反应体系中,加入丙氨酸、α-酮戊二酸和磷酸盐缓冲液,混匀后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反应。
3. 测定吸光度:在反应结束后,取出反应体系,加入2,4-二硝基苯肼和NaOH,混匀后立即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光度。
4. 标准曲线绘制:以丙酮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计算ALT活性: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丙酮酸浓度,再根据公式计算ALT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标准曲线后,发现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²>0.99。
2. 样品处理:实验过程中,肝匀浆和血清样品均未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说明样品处理得当。
3. 吸光度测定:实验过程中,分光光度计的吸光度读数稳定,说明仪器性能良好。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PPT课件
![血清转氨酶的活性测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50fe31f46527d3250ce004.png)
急性传染性肝炎、血清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 期、肝硬变代偿期、阻塞性黄疸、心肌梗死; 急性胰腺炎、胆囊炎、风湿活动性心脏病及一 些对肝脏有毒害的药物如安眠药、麻醉药、锑 剂、砷剂等均可使转氨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升高原因 肝细胞受损伤,使细胞内 酶泄露,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酶活性升高。 (转氨酶水平在0—40之间是正常的。)
7
实验操作步骤
1、绘制标准曲线 取5支试管,如下表加入试剂,绘制标
准曲线
8
试剂,mL 对照 丙酮酸标准液 0
1 0.15
2
3
4
0.3
0.45 0.6
ALT底物液 0.6
0.45
0.30 0.10 0
0.1mol/L磷酸盐缓冲液
0.1
0.1
0.1
0.1 0.1
丙酮酸毫克 1
丙氨酸转移酶活力单位/dl=
ALT底物
0.6
0
37 ℃水浴30min (酶促反应)
2,4 -二硝基苯肼 1.0
1.0
ALT底物 0
0.6
水浴20分钟后加入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10
min/室温,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根据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 ALT活力单位
10
实验操作步骤
3、结果分析计算 按照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酶活力单位数
-------------2.5
*
---0.1
*
100
加入上述试剂后,37 ℃水浴5min ,各管在加入2,4 -二硝基苯肼
溶液0.5 mL,混匀,水浴20min,再加入0.4MNaOH溶液2 mL,混匀, 于500nm处测量光吸收值。
9
实验操作步骤
2、血清ALT测定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结果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fb93352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1.png)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结果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力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常用于评估肝功能和诊断肝病。
本文将介绍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结果的相关知识。
血清中谷丙转氨酶活力(ALT)是指血液中存在的一种酶的活性,通常用于评估肝脏功能的状况。
正常情况下,谷丙转氨酶的活力是很低的,一般小于40单位/升。
当肝细胞受损或病变时,会释放ALT,使其活力升高。
高浓度的ALT通常与肝脏病变有关,例如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等。
此外,高ALT水平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例如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重型结核等。
因此,如果血清中ALT活力超过正常范围,应及时进行检查和诊断。
血清中ALT测定通常是使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医师会在胳膊上绑上一条缚带,并在手腕或肘部的静脉内取一小样血液。
样本会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
实验室会使用化学试剂和仪器来测量血清中ALT的活力。
结果会以单位/升(U/L)的形式报告。
正常情况下,成人男性的ALT浓度应在10-40 U/L之间,女性的ALT浓度应在7-35U/L之间。
但这些数值还受到年龄、体重、性别和肝脏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解读ALT浓度时,医生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其他情况。
ALT浓度的升高程度也是确定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当ALT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两倍以上时,就可以诊断为肝炎或其他肝病。
此外,还有一种称为谷草酰转移酶(AST)的酶,也与肝脏有关,但其升高程度不如ALT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ALT浓度升高可能表明肝脏病变,但不能单独确定肝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医生还需要进行其他检查和评估,例如肝脏超声、CT扫描、肝组织活检等,以帮助确定具体的病情。
总之,血清中ALT活力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通常用于评估肝脏功能和诊断肝病。
需要注意的是,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情况进行解读,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肝病。
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转氨酶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4527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22.png)
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转氨酶是指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类酶,包括谷草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
测定转氨酶活性可以反映肝脏、心肌、肌肉等组织的损伤程度,是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之一。
常用的转氨酶测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酶促方法:通过测定转氨酶催化底物的反应速率来间接计算酶活性。
常用的酶促方法有国际单位(IU)法、Karmen法等。
2. 光学方法:利用反应物或产物的吸光度变化来测定转氨酶活性。
常用的光学法有光度法、比色法、荧光法等。
3. 电化学方法:利用转氨酶在电极表面被氧化或还原的电流变化来测定酶活性。
常用的电化学方法有电位法、电能谱法等。
4. 免疫学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转氨酶结合来测定酶活性。
常用的免疫学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放射免疫测定法等。
不同的转氨酶测定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定。
生化考试的实验思考题
![生化考试的实验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8095412b160b4e767fcfee.png)
X9 肌糖原的酵解A)人体和动植物体中糖的存储形式是什么?实验时,为什么可以用淀粉代替糖原?人体中糖的储存形式为肌糖原与肝糖原,植物体中为淀粉。
因肌肉糜中含有可以酵解淀粉与糖原的酶类,最终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参与显色反应。
B)试述糖酵解作用的生理意义?糖酵解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供能途径,但其释放的能量不多,而且在一般生理情况下,大多数组织有足够的氧以供有氧氧化之需,很少进行糖酵解,因此这一代谢途径供能意义不大,但少数组织,如视网膜、睾丸、肾髓质和红细胞等组织细胞,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仍需从糖酵解获得能量。
在某些情况下,糖酵解有特殊的生理意义。
例如剧烈运动时,能量需求增加,糖分解加速,此时即使呼吸和循环加快以增加氧的供应量,仍不能满足体内糖完全氧化所需要的能量,这时肌肉处于相对缺氧状态,必须通过糖酵解过程,以补充所需的能量。
在剧烈运动后,可见血中乳酸浓度成倍地升高,这是糖酵解加强的结果。
又如人们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的初期,由于缺氧,组织细胞也往往通过增强糖酵解获得能量。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严重贫血、大量失血、呼吸障碍、肿瘤组织等,组织细胞也需通过糖酵解来获取能量。
倘若糖酵解过度,可因乳酸产生过多,而导致酸中毒。
X10 脂肪酸的β-氧化A)为什么说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制备新鲜的肝糜?新鲜的肝糜中酶的活性高,所以生成丙酮的量才高如果不新鲜,酶的活性太低了,丙酮的量太低甚至没有,那实验就会失败B)什么叫做酮体?为什么正常代谢的产生的酮体量很少?在什么情况下血中的酮体含量增高,而尿中也能出现酮体?答:1、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2、因为代谢正常的情况下,血糖能够供给人体足够的能量,满足机体的需要。
这时就不需要脂肪大量分解来提供能量。
酮体的生成就是来自于肝内脂肪酸的分解。
脂肪不大量分解,自然没有大量脂肪酸分解成酮体。
3、但若人体血糖量不足,为了维持血糖稳定,就会促进脂肪的分解,生成一定的能量供给人体正常需要。
测定转氨酶活力的实验报告
![测定转氨酶活力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f62e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2.png)
测定转氨酶活力的实验报告测定转氨酶活力的实验报告引言:转氨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
通过测定转氨酶的活力,可以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转氨酶的活力,探究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
2. 试剂:包括转氨酶检测试剂盒、生理盐水、麻醉剂等。
3.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等。
实验步骤:1. 将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
2. 实验组小鼠经过麻醉后,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清。
3. 对照组小鼠同样采集血液样本,离心分离血清。
4. 使用转氨酶检测试剂盒,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血清中转氨酶的活力。
5.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各组样本的吸光度值,并计算相应的转氨酶活力。
6.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结果:实验组小鼠的转氨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
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讨论:转氨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实验组小鼠中,转氨酶的活力明显增强。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组小鼠受到了某种刺激,导致转氨酶的合成和释放增加。
转氨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重要过程,其活力的增强可能与这些代谢通路的活跃有关。
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肝功能异常常常伴随着转氨酶活力的改变。
通过测定转氨酶活力,可以及早发现肝脏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转氨酶活力的测定还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肝毒性,指导药物的使用和剂量调整。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转氨酶活力的测定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实验条件的控制、样本的保存和处理等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时,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并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测定转氨酶的活力,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情况,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https://img.taocdn.com/s3/m/d606c0c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0.png)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5页一、实验目的1. 掌握测定血清ALT活力的方法和原理。
2. 熟悉ALT在肝脏功能监测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ALT是一种酶,分布在人体的细胞内,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肌、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
正常情况下,ALT主要在肝脏中发挥作用。
当肝脏受到损伤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ALT活力的升高。
因此,测定血清ALT活力是一种常用的肝功能检测方法。
本实验使用比色法测定血清ALT活力。
利用谷草-丙氨酸转移酶测定(AST)所产生的谷草酸,和血清ALT催化产生的丙酮酸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胺,其吸光度与丙酮酸的浓度成正比。
由此计算出血清ALT活力。
三、实验步骤1. 将标准品和待测血清样品准备好,室温恢复至20-25°C。
2. 取比色管,在无菌条件下加入以下试剂:2.5ml缓冲液pH7.5、0.25ml 10mmol/L 肌酸盐缓冲液、0.2ml5.5mmol/LNADH、0.2ml2mol/L丙酮酸、0.1ml3%的PEG,混匀。
3. 加入待测血清样品1ml,立即混匀。
4. 马上读测吸光度(Zero)。
5. 在37℃恒温箱中孵育10分钟。
6. 然后再读一次吸光度。
7. 加入ALT试剂,混匀,孵育60秒钟。
8. 反应结束后7分钟内,读取吸光度值,记录。
9. 将标准品同样操作,测定吸光度,计算样品中ALT活力的单位(L_0.9)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的所有仪器、试剂、杯器等都要事先清洗干净,确保无污染。
2. 实验操作应在干燥、无尘、无异味的净化房间内进行。
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常温。
4. 实验中的吸光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定,避免影响结果。
5. 测定前,必须保证血清样品无血浆外渗。
6. 测定期间谨慎操作,防止试剂泼溅,注意安全。
五、实验结果分析ALT活性测定值与肝损伤的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当ALT活性超过健康人参考范围时,说明肝脏功能出现异常,可能出现肝炎、脂肪肝等肝病状况。
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
![转氨酶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7d363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f.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转氨酶活力的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Transaminase)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
它们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尤其在肝脏、心肌等组织中活性较高。
转氨酶在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
谷丙转氨酶催化丙氨酸(Ala)与酮戊二酸(α-KG)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生成丙酮酸(Pyruvate)和谷氨酸(Glu)。
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2,4-DNPH)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2,4-DNP-Pyruvate),加碱处理后呈棕色,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血清样本、底物溶液、2,4-二硝基苯肼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等。
2. 仪器: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准备工作:将血清样本、底物溶液、2,4-二硝基苯肼溶液、氢氧化钠溶液、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等实验材料准备好。
2. 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丙酮酸为标准品,按实验步骤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3. 样本测定:将血清样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测定,计算酶的活力。
五、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绘制:a. 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标准品,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b. 加碱处理后,于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c. 以丙酮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本测定:a. 取一定量的血清样本,加入底物溶液,混匀;b. 于37℃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c. 加入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d. 加碱处理后,于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e.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酶的活力。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相关系数。
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转氨酶活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a33b0c3767ec102de2bd896c.png)
实验4 转氨酶活性的测定(一)原理转氨酶是体内重要的一类酶。
转氨酶催化α–氨基酸的α–氨基与α–酮酸的α–酮基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氨基酸与一种新的酮酸,这种作用称为转氨基作用。
它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分解等中间代谢过程中,在糖、脂及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相互转变上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动物机体中活力最强、分布最广的转氨酶有两种:一种为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GPT),另一种为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简称GOT)。
它们的催化反应如下:GPT丙氨酸+ α–酮戊二酸谷氨酸+ 丙酮酸37℃GOT天冬氨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 谷氨酸37℃GOT催化生成的草酰乙酸在柠檬酸苯胺的作用下转变为丙酮酸与二氧化碳。
由上可见此反应最终产物都是丙酮酸。
测定单位时间内丙酮酸的产量即可得知转氨酶的活性。
丙酮酸可与2,4 –二硝基苯肼反应,形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显棕红色。
再与同样处理的丙酮酸标准液进行比色,计算出其含量,以此测定转氨酶的活性。
丙酮酸+ 2,4 –二硝基苯肼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棕红色)转氨酶的活性单位为:每毫升血清与基质在37℃下作用60min,生成1μmol丙酮酸为1个单位。
(二)试剂1.磷酸盐缓冲液(pH7.4):甲液:1/1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9.47g(或Na2HPO4·12H2O 23.87g)溶于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
乙液:1/1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钾(KH2PO4)9.078g,溶于蒸馏水,定容至1 000 ml。
取甲液825 ml,乙液175 ml,混合,测其pH为7.4即可使用。
2.GPT基质液:称取a –酮戊二酸29.2 mg及DL –丙氨酸1.78g,溶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20ml 中,溶解后再加缓冲液70ml, 并移入100ml容量瓶内。
加1mol/L的NaOH 溶液0.5ml,校正pH至7.4。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实验原理的教学
![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实验原理的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7d43b2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c.png)
在医学实验中,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ST)活力是一项常见的实验项目。
AST是一种存在于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的酶,其活力的变化与肝脏疾病、心肌梗塞等疾病有关,因此对其活力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AST活力的方法,其原理简单、灵敏度高,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教学和临床实验中。
本文将介绍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教学方法及实验原理。
二、实验原理1. 原理概述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原理是通过测定NADH在340nm处的吸光度变化来间接测定AST的活力。
在AST催化下,谷丙酮酸被转化为丙酮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在这个过程中,NADH的量减少,其在340nm处的吸光度也随之下降。
通过测定NADH在340nm处的吸光度变化可以间接测定AST的活力。
2.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血清标本离心沉淀,取清澈液体作为实验样品。
(2)反应体系配置:在离心管中依次加入0.1mol/L磷酸缓冲液、0.1mol/L谷氨酰胺、0.005mol/L的NADH和待测血清标本,将混合液置于37℃水浴中预温。
(3)光度计调零:将光度计调零,设置吸光度波长为340nm。
(4)反应开始:向预温的混合液中加入谷丙酮酸,开始计时测定吸光(5)记录数据:间隔一定时间(例如30秒)记录一次吸光度值,直至吸光度不再发生变化。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在实验前,对分光光度法的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包括NADH在340nm处的吸光度变化与AST活力的关系,以及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操作:老师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展示如何配置反应体系、如何操作光度计、如何记录数据等。
3. 学生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学生合理分配实验任务,注意安全操作,并及时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的结果,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AST活力的实验,可以得到待测血清样本在一定时间内NADH在340nm处的吸光度值变化曲线。
血清转氨酶(GPT、GOT)活性的测定
![血清转氨酶(GPT、GOT)活性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7d38212b7360b4c2e3f6436.png)
血清转氨酶(GPT、GOT)活性的测定【原理】酶的活性即酶的催化效能,在一定条件下酶活性的高低代表酶的含量的多少,故酶活性的测定也即相当于酶含量的测定。
酶的活性通常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最适温度、最适的pH、必要的激动剂等),一定的时间内,测定该酶所催化的反应系统中底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来确定的。
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及血清谷草转氨酸(SGOT)分别以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天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为底物,催化它们进行如下反应:在SGOT催化下所生成的草酰乙酸又可在β脱羧酶和枸橼酸苯胺作用下脱羧,生成丙酮酸,而丙酮酸则可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呈棕色,在520nm比色时,α-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之光吸收远丙酮酸二硝基苯腙为低。
在反应后,α-酮戊二酸减少而丙酮酸增加,故520nm处光密度增加之程度与反应体系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之克分子比例成线性关系。
一般临床上用以测定SGPT及SGOT活性的方法有改良的穆氏法、金氏法及赖氏法,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上述原理而设计的,操作也基本相同,只是这些实验的某些条件、活性单位的规定和计算有所差异。
改良的穆氏法(Mohun)规定血清在37(pH7.4)的条件下,与底物作用30分钟后,每生成2.5μg丙酮酸为一个转氨酶活性单位。
金氏法(King)则规定在同上条件下,与底物作用60分钟后,每生成1μM丙酮酸为一个转氨酶活性单位。
赖氏法(Reitman)本身并未对转氨酶活性单位提出规定,他是用卡门氏法(Karman)来定单位的。
卡门氏法是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用1毫升血清,反应溶液总量为3毫升,在340nm波长下,用内径为1.0cm的比色皿,25℃ 1分钟内所产生的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使NADH变成NAD+,而引起光密度下降0.001为1个转氨酶活性单位。
而赖氏法则是用卡门氏法所测出的单位数相当于赖氏法所产生的丙酮酸量的相关系数,套用卡门氏单位而来。
转氨酶测定
![转氨酶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e484ad72f60ddccdb38a008.png)
二硝基苯腙(黄色),进而在碱性环境中生成 取血清加入1号试管内,准确保温30min。
取2支试管并标号,用1号试管作为测定管,2好试管作为空白对照管。 酶活力(U/100mL)的计算
红棕色的苯腙硝醌化合物。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 丙酮酸的umol数(用1 umol丙酮酸代表酶活力单位),计算100mL血清中转氨酶的活力单位数。
据此与同样处理的丙酮酸标准液相比较,便可算出或通过标准曲线查出血清中GPT的活力。 取血清加入1号试管内,准确保温30min。 测定转氨酶活力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
酶活力(U/100mL)的计算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 丙酮酸的umol数(用1 umol丙酮酸代表酶活力单位),计算100mL血清中转氨酶的活力单位数。 取出后向各管加入NaOH溶液5mL。 室温下静置10min,以零号管作对照,于520nm波长处测定各管光吸收值。 向2支试管各加NaOH溶液5mL。 向2支试管各加NaOH溶液5mL。 室温下静置10min,以2号管作对照,于520nm波长处测定1号管光吸收值。 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丙酮酸的生成量,亦即与GPT活力的高低成正比关系。 各加入基质液,置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以平衡内外温度。 磷酸缓冲液()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实验目的】
1.掌握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原理】
测定转氨酶活力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分 光光度法。血清中的谷-丙转氨(GPT),在 37℃、的条件下,可催化基质(底物)液中 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
生化实验_转氨酶(GPT)活性的测定报告
![生化实验_转氨酶(GPT)活性的测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2d226a7e21af45b307a869.png)
实验二(2)转氨酶(GPT)活性的测定一.研究背景及目的转氨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一类酶。
转氨酶催化α-氨基酸的氨基与α-酮酸的酮基之间的相互转化而生成一种新的氨基酸与一种的新的酮酸,这种作用被称为转氨基作用[1]。
转氨酶种类很多,体内除了赖氨酸、苏氨酸外,其余α-氨基酸都可参加转氨基作用并各有其特异的转氨酶。
其中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重要。
GPT与GOT活性的测定在临床上有着重要应用,可作为一些疾病诊断的指标。
GPT催化的是谷氨酸与丙酮酸之间的转氨作用,GOT催化的是谷氨酸与草酰乙酸之间的转氨作用,草酰乙酸在柠檬酸苯胺溶液中可以转变为丙酮酸与二氧化碳。
由于都有丙酮酸的生成,所以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一定时间内丙酮酸的生成量而计算这两种转氨酶的活性。
本实验以动物的新鲜肝脏和血清为材料,分别测定其中的GTP的活性,以此来研究该转氨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由于动物肝脏和血清中的转氨酶活性较高,易于测得,且动物或人的转氨酶活性的测定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因此本试验选取家兔的新鲜肝脏和血清为实验材料,对其中的一种重要转氨酶——GTP的活性进行测定。
转氨酶活性测定的历史沿革建立了金氏法、穆氏法及赖氏法等较成熟的基本方法,本实验采用的是金氏法。
该方法对转氨酶活力的定义是:血清在37℃,pH7.4条件下,与底物作用60min后,每生成1μM丙酮酸为一个转氨酶活性单位。
丙酮酸含量的测定运用的是比色法。
丙酮酸可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显棕红色,所以通过测定溶液在520nm下的光吸收值并与标准溶液比色便可计算出丙酮酸的含量,丙酮酸的含量对应于一定的转氨酶活力单位。
三.材料、试剂与仪器材料:新鲜家兔肝脏和血清试剂[1]:①磷酸盐缓冲液(pH7.4)甲液:1/1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乙液:1/15 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取甲液825ml,乙液175ml,混合,测得pH为7.4即可。
转氨酶测定方法实验报告
![转氨酶测定方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f3bc9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b.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 掌握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谷丙转氨酶(SGPT)的活性。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是一种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
谷丙转氨酶(SGP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SGPT会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液中SGPT活性升高。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谷丙转氨酶催化丙氨酸与酮戊二酸反应生成的丙酮酸量,计算酶的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新鲜肝组织- 血清- 丙氨酸- 酮戊二酸- 2,4-二硝基苯肼-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pH缓冲液- 标准曲线试剂2. 实验仪器:- 酶标仪- 移液器- 恒温水浴锅- 离心机- 烧杯- 移液管- 试管- 实验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曲线:将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溶液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
加入碱性溶液后,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制备:取新鲜肝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用组织匀浆器制成匀浆。
取血清样本,离心分离后取上清液。
3. 反应体系制备:取适量的丙氨酸和酮戊二酸,加入pH缓冲液,调整pH值。
取一定量的肝匀浆或血清,加入反应体系中,混匀。
4. 反应与测定:将反应体系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取出反应体系,加入2,4-二硝基苯肼,混匀。
在酶标仪上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丙酮酸浓度。
5. 计算酶活力:根据酶活力定义,计算SGPT的活力单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标准曲线,确定丙酮酸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2. 样品测定:分别测定肝匀浆和血清中SGPT的活力。
3. 结果分析:比较肝匀浆和血清中SGPT的活力,分析肝脏损伤程度。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分光光度法测定谷丙转氨酶(SGPT)的原理和方法。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改)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改)](https://img.taocdn.com/s3/m/de43f0140b4e767f5acfce14.png)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谷丙转氨酶活性的原理。
2、掌握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技术。
实验原理转氨酶又叫氨基转氨酶,它催化转氨基反应。
转氨酶在氨基酸的分解、合成及三大物质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上起很重要的作用。
转氨酶种类很多,在动物的心、脑、肾、肝细胞中含量很高,在植物和微生物中分布也很广,其中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力最强,GPT在肝细胞中含量最丰富,它催化a-酮戊二酸和L-丙氨酸反应生成L-谷氨酸和丙氨酸。
正常人的血清GPT含量很少,活性很低,但当肝细胞受损时(如肝炎等病变),酶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中的GPT活性显著增高。
测定GPT是临床上检查肝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GPT作用于L-丙氨酸和a-酮戊二酸后生成的一种产物——丙酮酸可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2,4-二硝基苯腙。
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条件下呈棕红色,其颜色的深浅与丙酮酸的含量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丙酮酸定量测定。
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进行GPT活力的测定并计算出血清中GPT的活力单位数。
实验器材和试剂1、器材试管及试管架、移液器或吸量管、恒温水浴锅、721型分光光度计、坐标纸、新鲜人血清。
2、试剂0.1mol/L磷酸缓冲液(pH7.4)、2μmol/L丙酮酸钠标准液、GPT底物液、2,4–二硝基苯肼液、0.4mol/L NaOH溶液。
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制作(1).取试管6支,标号,进行操作。
试剂/试管编号0 1 2 3 4 5V(0.1mol/L磷酸缓冲液)ml 0.10 0.10 O.10 0.10 0.10 0.10 V(GPT底物液)/ml 0.50 0.45 0.40 0.35 0.30 0.25V(丙酮酸钠标准液)/ml 0.00 0.05 0.10 0.15 0.20 0.25相当于丙酮酸实际含量/μmol 0 0.1 0.2 0.3 0.4 0.5(2)混匀后,置37℃水浴预温5分钟,再分别加入2,4–二硝基苯肼液0.5ml,混匀,保温20分钟,各加入0.4mol/L NaOH 5ml,混匀继续保温10分钟,取出,冷至室温。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件—35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课件—35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401ea39aeaad1f347933fac.png)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α-酮戊二酸也能与2,4-二硝基苯肼结合, 生成相应的苯腙,但后者在碱性溶液中吸收光 谱与丙酸酮二硝基苯稍有差别,在520m波长 比色时,α-酮戊二酸二硝基苯腙的吸光度远较 丙酮酸二硝基苯腙为低(约相差3倍)。经转 氨基作用后,α-酮戊二酸减少而丙酮酸增加, 因此在波长520m处吸光度增加的程度与反应 体系中丙酮酸与α-酮戊二酸的摩尔比基本上呈 线性关系,故可藉以测定谷丙转氨酶的活力。
3、酮体的测定
(1)另取2只50mL锥形瓶,按下表编号后加 入有关试剂。加完试剂后摇匀,放置10min。
编号
滤液1
I(实验) 2.0 II(对照) --
试剂(mL)
滤液2
0.1mol/L 10%NaO
H2O
碘溶液 H溶液
--
--
3.0
3.0
2.0
--
3.0
3.0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在标准曲线上查出丙酮酸的μmol数(用 1μmol丙酮酸代表1.0单位酶活力),计算每 100mL血清中转氨酶的活力单位数。
混匀后,37℃水浴20min
0.4mol/L NaOH溶液/mL
5.0 5.0 5.0 5.0 5.0 5.0
混匀后,室温放置10min,以0号管作空白,在505nm比色
丙酮酸的μmol数(横坐标) 0
0.1 0.2 0.3 0.4 0.5
A505nm(纵坐标)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2、另取2支试管,按下表进行操作。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本实验以丙氨酸及α-酮戊二酸作为谷丙转氨酶 (GPT或ALT)作用的底物,利用内源性磷酸吡哆醛 作辅酶,在一定条件及时间作用后测定所生成的丙酮 酸的量来确定其酶活力。丙酮酸能与2,4-二硝基苯肼 结合,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溶液 中呈现棕色,其吸收光谱的峰为439~530nm,可用于 测定丙酮酸含量。
转氨酶活力实验报告
![转氨酶活力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bd1c3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4.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转氨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2. 掌握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 学会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转氨酶活力。
二、实验原理转氨酶是一类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反应的酶。
在生物体内,转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
转氨酶活力的高低可以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和肝功能状态。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转氨酶活力。
在特定条件下,转氨酶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
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后者在碱性条件下呈棕色,可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从而计算出转氨酶活力。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丙氨酸- α-酮戊二酸- 2,4-二硝基苯肼- 磷酸氢二钠- 磷酸二氢钠- 碘化钾- 氯化钠- 丙酮- 酒精- 37℃水浴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移液器- 试管- 试管架- 玻璃搅拌棒- 分光光度计- 移液管- 容量瓶四、实验步骤1. 配制工作溶液:- 丙氨酸溶液:称取0.1g丙氨酸,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1mol/L 的丙氨酸溶液。
- α-酮戊二酸溶液:称取0.1gα-酮戊二酸,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0.1mol/L的α-酮戊二酸溶液。
- 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0.1g2,4-二硝基苯肼,溶解于10ml丙酮中,配制成0.01mol/L的2,4-二硝基苯肼溶液。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丙酮酸标准溶液,加入1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反应60min。
- 在5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丙酮酸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取7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转氨酶溶液,加入1ml 丙氨酸溶液和1ml α-酮戊二酸溶液,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反应60min。
- 取出试管,加入1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混匀后置于37℃水浴中反应60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九&十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本实验八人一组(根据分光光度计来确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转氨酶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2、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谷丙转氨酶和丙酮酸的反应方程式)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移换酶也称转氨酶,能催化α-氨基与丙酮酸的α-酮基互换,在氨基酸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转氨酶的最适pH接近7.4,它的种类很多,其中以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简称谷丙转氨酶)的活力最强。
正常人血清中只含有少量转氨酶,当发生肝炎、心肌梗死等病患时,血清中转氨酶活力常显著增加,所以在临床诊断上转氨酶活力的测定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后,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催化反应方程式)。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加碱处理后呈棕色,可用分光光度法(520nm)测定。
从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的生成量,可以计算酶的活力。
三、操作:
实验九标准曲线的绘制(由于时间关系,只做一组数据,不要重复)
1、向试管中加入试剂(有改动):取6支试管,分别标上0、1、
2、
3、
4、5六个号。
按表中所列的次序添加各种试剂(由于后面测定样品时有对照实验,所以不需要加入谷丙转氨酶底物,以蒸馏水补齐;不需要保温10分钟来平衡内外温度)。
2、向各管内加入0.5m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后37℃保温20分钟。
3、分别向各管内加入0.4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加碱处理后呈棕色)。
在室温下保温静置30分钟,以0号管做空白,测定A520nm的吸光度。
用丙酮酸的摩尔数做横坐标,光吸收值为纵坐标,画出标准曲线。
实验十酶活力的测定
一、目的要求:
2、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谷丙转氨酶和丙酮酸的反应方程式)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计法。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后,生成的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催化反应方程式)。
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加碱处理后呈棕色,可用分光光度法(520nm)测定。
从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的生成量,可以计算酶的活力。
三、操作:
1、取2支试管并标号,用第1号试管做为未知管,第2号试管做为空白对照管,各加入谷丙转氨酶底物0.5mL,置于37℃水浴内10分钟,使管内外温度平衡(不需要)。
2、取血清0.1mL加入第1号试管内,37℃保温30分钟后,
3、向2支试管中加入2,4-二硝基苯肼试剂0.5ml,向第2号试管补加0.1mL血清,再向1,2号管内各加入0.4mol/l氢氧化钠溶液5mL,在室温下静置30分钟后,测定未知管的A520nm 波长吸收值。
4、在标准曲线上查出丙酮酸的μmol数,计算每100mL血清中转氨酶的活力单位数。
五、思考题:
1、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诊断的意义?
(2,4-二硝基苯肼是有机溶剂,可能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可做对照实验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