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郎织女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特点,能分层复述课文内容。
3. 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人物神奇,语言奇妙等特点。
教学难点:
1. 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人物神奇、语言奇妙等特点
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老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请做好听写准备。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
哥嫂衰老牛棚挣扎(师相机检查以便发现问题)
师:一起揭晓答案。
1.咱们一起看看“嫂”字的书写笔顺。
2.展示,重点提示“嫂”字的写法。
二、复述课文,再现情节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民间故事包括几部分?(情节人物语言)
2.回顾情节:哥嫂虐待,与牛为伴。
老牛指引,相识结合。
男耕女织,老牛诀别。
王母拆散,携子追赶。
天河永隔,七夕相见。
【设计意图:情节曲折生动,是民间故事所具备的典型特征之一。本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分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叙说事件梗概,理清文章脉络,对课文内容即故事情节准确地进行把握,也为本课时的复述课文打下基础。】
3.复述情节(生分层复述)
4.请数名学生复述课文。
三、了解民间故事特点。
1.走近故事的情节
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民间故事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而成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却能在民间经久流传,这是为什么呢?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当你读这个故事,读着读着,写到哥嫂待牛郎不好,只能以牛郎为伴时,这样一个穷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我们不禁对牛郎产生(同情)。还好,在老牛的指引下,牛郎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我们打心眼儿里为牛郎(高兴)原以为,牛郎不再孤苦伶仃,那知,好景不长,不料遭到王母的拆散,还用玉簪画出一条天河,从此,两人只能隔河相望。我们感到非常(气愤)。幸好,热心的喜鹊为他们搭起了一座鹊桥,才能七夕相会。这一个个的故事(板书:情节)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板书:曲折传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总
是那么扣人心弦,这样的故事怎能不吸引人呢?
【设计意图:复述课文是课后的练习要求之一,本课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复述,即分层复述与整体复述。首先是根据课文提纲,尽可能运用课文中质朴流畅、生动优美的语句。其次,让学生多次参与,参与面广。】
2.走进故事的人物
民间故事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我们走进故事中的人物(板书)
⑴师发现故事中的人物有——(天上的,人间的,动物),可见人物(板书:充满神奇)。在众多人物中,你觉得谁最神奇(引出老牛)
⑵你觉得老牛最神奇的地方在哪里?(会说话)
⑶老师从你眼神中读出了你对老牛充满了好奇。请你读读老牛说的这番话。
师:老牛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呦,老牛还当起了什么?(媒人)你也来当一回媒人吧,指读牛郎说的话。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牛?(生:善良的老牛,知恩图报···)
师:你就是那个善良的老牛,你来读一读。(两个学生来读)
评:A.好一个善解人意的老牛。老牛会说话,会当月老,这只有人才具有的本领,而眼前这位月老却是老牛,真是太(神奇)了,读出你的感受。
评:B.这哪里是老牛,分明是一位长者的风范呀!
(4)因为老牛这个月老所以成全了牛郎的婚姻,课文哪里还有老牛说的话?找出老读读。(第七自然段)老牛临死前做了什么决定?
师: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学生一起说出:“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我们善待自己的身体,老牛也是如此呀!可这老牛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头到脚把自己的皮扒下来,献给牛郎。这又是怎样的一个老牛?(大公无私、无私奉献)你就是那无私的老牛,请你读。
师:将自己的皮拔下来,献给牛郎,目的是……后来牛郎果真派上用场了,看来牛郎还有什么本领?(预知未来)真是料事如神呀。不仅如此,老牛的皮还有魔力,披上它就能飞了,这简直是一头神牛了。来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
5.总结:多么神奇的人物啊,会说话,会做媒、会预知后事,牛皮还有魔力。这就是民间故事与众不同吸引人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后面练习第三题是:“读完这篇民间故事,你对故事中的各个人物一定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和同学交流交流。”本篇课文在曲折生动,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中,所塑造出来的牛郎、织女、老牛、王母等人物形象,无不栩栩如生,鲜明感人。通过故事的讲述,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走近人物,对文中人物形象地感知自是水到渠成。】
6.走进故事语言。
1)师:都说民间故事是口头流传的,语言必然平淡、通俗易懂,真的平淡无味吗?我们再来读读老牛说的这段话。
2)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牛的话,发现语言的描写方面有什么奇妙的地方?
把上句末尾的词用作下一句开头的词,是首位相重合,这在修辞上称——顶针,你会发现这样的语言读起来有什么感觉?(有趣,很美、朗朗上口)指导朗读。(一个生读)全体生读。
3)刚才老牛的话让我们感受到叶老语言的魅力,课文还有一处,叶
老在编写时又用了一些精道的字眼?(课件出示第9自然段)自己读读这段话。
师:读着读着,哪些字词一下跳入你的眼帘?(抓、闯、拽、推)你很会读书,一眼就聚焦这些关键词,把这些字词送回句子读读。你的眼前会浮现一个怎样的王母?(凶狠、无情)
(1)带上你的想象读(2)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大家。
4)总结:因为这些精彩词语的使用塑造了一个铁面无情的专制者王母的形象。所以说语言在平淡中又有出奇之处,(板书:平中出奇)【设计意图:故事的语言比较平时,少有情感激荡的话语。但细细品味,精彩言语比比皆是,教学时要选取典型片断老牛与王母的话让学生仔细品悟,引领学生咀嚼揣摩,体会民间故事的语言文字精妙之处。】
四、回扣板书,伸化主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原来民间故事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是因为故事情节曲折传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故事中的人物大多充满神奇;语言虽然通俗易懂,却是平淡中又有出奇之处。总之,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奇”。那么,民间故事是如何形成?为什么能在民口口相传?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生活水平极低,婚姻根本没有自由,大多是父母包办。人们渴望美好的婚姻,大胆(板:追求幸福)生活,像牛郎织女这样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便自然产生了。
五、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民间故事?
2、《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和《牛郎织女》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去读一读这些故事,感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