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杂交实验一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白色公羊 X 白色母羊 黑色小羊
很明显黑色是隐性(用aa来表示)所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a
5.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亲本基因型为AA X AA 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 后代基因型全为AA 亲本基因型为AA X Aa 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 后代基因型 AA : Aa为1 : 1 亲本基因型为AA X aa 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 后代基因型全为Aa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2.82:1
299(不饱满) 2.95:1 152(黄色)
面对这些实验数据,你信服了吗?那又如何解释实验现象呢?
解释: P 亲本 F1
子一代
子二代 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
F2
♀ ♂ ×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
矮
×
DD P
dd
配 子 D
本质: 等位基因分离 时期: D与d分离:减Ⅰ后期。 D与D分离、d 与d分离:减Ⅱ后期。 细胞学基础: 同源染色体分离。
①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染色体; 适用范围: ②有性生殖,减数分裂中; ③细胞核遗传; ④一对相对性状。
区别: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相同基因、 复等位基因
D与d的雄配子相等, D与d的雌配子相等, 雄 配子多于雌配子,虽然雄配子更多,但与雌配 子结合的机会均等,如雄配子100个D 、 100 个d,雌配子10个D 、 10个d,产生受精卵20 个,受精卵数取决于雌配子数目。
F1
d
Dd 高
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现称基因)决定的。显 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 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用 小写字母表示,在体细胞 中是成双存在。 ②配子形成时,成双的基 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 配子。
分离定律1
解题探究
2.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 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 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
解析 基因型对表现型起决定作用,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 般也相同,环境条件同时影响表现型,A项正确。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 的基因,B项正确。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纯合子出现,C项错误。 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D项正确。
5.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
不出现 出现
表现型
基因
等位基因
下列关于显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合子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C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解析 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实验过程——发现问题
P
纯种高茎 × 纯种矮茎(正交或反交)
显性性状
F1
高茎豌豆
性状分离
F2 表现型 个数 比例
高茎 矮茎 787 277 3 ∶1
特点: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3:1
2、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1)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
×
P
紫花
♂ 白花
常见的几个符号:
P ——亲本 ♀ ——母本(雌性个体)
——父本(雄性个体) F1
× ——杂交
F1 ——子一代
提出问题
解决方案
1、是巧合吗?
1、进行重复实验
2、子一代性状跟母本一致吗?
正交
♀
×
♂
P
P
紫花
白花
2、正交、反交实验
反交
白花
白花
紫花紫花
F1
全部紫花
F1
全部为紫花
全部紫花
提出问题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老鼠生来会打洞。
遗传
龙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变异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一节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一、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
思考: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试验材料?
严格的自花授粉,闭花授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花冠的形状便于人工去雄。
(2)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本,另一个来 自父本。
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例:紫花亲本的基因型是 PP,白花亲本的基因型是pp
P 紫花 × 白花
PP
pp
配子 P
p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P 紫花 × 白花
PP
pp
配子 P
这种现象是否只出现在白花豌豆和紫花豌豆的杂交实 验中呢?是普遍的还是个别?
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性状
杂交
显性 隐性
花色
孟德尔第一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全
隐性致死:隐性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分为显 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
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现象。
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方法一:定义法
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没有 表现出来的即为隐性:甲×乙→甲,则甲为 显性。
方法二:性状分离法 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 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方法三: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 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 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
基因的分离定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 组合定律Ⅱ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
1.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 的判定及计算 2.遗传病系谱中遗传病(显、隐性) 类型判定及发病率的计算 3.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 有关问题 4.应用遗传基本规律分析解决一些 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
方法Ⅱ
1、性状类概念
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的遗传现象。 如ABO血型中的IAIB为AB型。
异常的性状分离比
例如:两只杂合黑鼠生下的四只小鼠不一定符 合3黑1白,可能是全黑,也可能全白,甚至既 有黑又有白,但比值不是3:1。
• 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
异常的性状分离比
某些致死基因导致性状分离比发生改变:
交实验。利用假说—演绎法,摩尔根
找到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沃森
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
相关训练:《讲》P55例2
解答遗传学试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确相对性状并判断显隐性 第二步:判断遗传方式(常染色体还是伴性遗 传)
第三步:推导基因型,写出遗传图谱
孟德尔定律—分离定律(普通遗传学课件)
一、遗传因子假设
(二)遗传因子假设的内容 1.遗传性状是由遗传因子 (hereditary determinant)决 定的
2.每个植株的每一种性状都 分别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 3.每一配子(性细胞)只有 成对遗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简称表型。它是基因型和外 界环境作用下具体的表现,是可以直接观测的。 豌豆:红花和白花 小麦:无芒与有芒 果蝇:红眼与白眼 人类:单双眼皮,有无酒窝,有无耳垂,蝶形与镰形红细
胞……
小麦的无芒与有芒
果蝇红眼与白银
三、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外界环境条件不变时
红花(CC) 白花(cc) 若纯合体 隐性纯合体
测交法
×
Ft
红花(Cc) 杂合体
编著者 申顺先;审阅者 卢良峰
红花(Cc) 白花(cc) 若杂合体 隐性纯合体
测交法
×
红花(Cc) 杂合体
白花(cc)
Ft
纯合体
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测交,若后代不分离全开红花则该红花植株 为纯合体(CC),若分编离著为者 申红顺先 花;与审阅白者花卢良则峰 其为杂合体(Cc)。
4.不同基因型的合子及 个体存活率相同。
三、分离比例的实现条件
5.各种基因型个体处在一致的正常环境条件下,并有较 大的群体。
结论
五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都会导致偏离这 些比例。
由此可见,表型比例3∶1、1∶1只是分离定律的一种表
现形式而已。
《遗传学》
自交法验证分离定律
引言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是完全建立在一种假设的基础上,这个 假设的实质是杂种细胞里同时存在显性与隐性基因(即C与c 基因),并且这一成对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 不干扰,因而产生C和c两种不同的配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总结很全面
×
♂
矮茎 高茎
P
配子
DD × dd
D Dd Dd d
(高茎)
F1
×
F1
配子
Dd d Dd D Dd
:
F2
高茎 矮茎
D
DD
3 : 1
d
dd
1矮茎
3高茎
实
验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雄性生 殖器官 雄配子
雌性生 殖器官 雌配子
注意事项
◇甲、乙两桶含有的D、d两种小球数量相等 ◇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 ◇将抓取的次数50次以上
课堂练习
4.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 状,d控制隐性性状,如下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 答下列问题:
红果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 。 (2)F1红果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 Dd ,F2红果的基因组 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DD :2Dd 测交 。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___ 黄果 ,基 dd 因组成是__________ 。
花的基本知识
柄
(1)两性花和单性花
(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闭花受粉
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材料——豌豆
优点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豌豆花大,易于去雄 和人工授粉 ◇性状易于区分 ◇生长周期短,易于 栽培 ◇籽粒多,便于统计
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 杂交实验方法 去雄(未成熟)→套袋→授粉(已成熟)→套袋
2.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 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 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B A.一定是白色的 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一定是黑色的 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基因的分离定律
血型
A型 B型基ຫໍສະໝຸດ 型IAIA 、IAi IBIB 、IBi
红细胞上的抗原 显隐性关系
A B IA对 i 完全显性
IB对 i 完全显性
IA与IB 为共显性
AB型 O型
IAIB ii
A、 B ii
隐性
8、(06上海生物29)棕色鸟与棕色鸟杂交,子代有23只 白色,26只褐色,53只棕色。棕色鸟和白色鸟杂交,其后 代中白色个体所占比例是 C
五、判断纯、杂合
1、纯合子特点
①只产生一种配子。 ②基因型中无等位基因。 ③连续自交后代中不发生性状分离。
2、杂合子特点
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且回答中会出现一定的纯合子。
3、判断方法 ①测交(最准确)。
植物: ②自交(最方便)。
③花粉鉴定法。
动物: 测交法
六、推基因型、表现型
1、正推(亲 子): 已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进 而分析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 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高茎用大写 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小写字母d表示。 随机的,才导致了3: 1的结果 ②在体细胞中,遗传 Dd Dd 因子成对存在的 ③配子形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分开,分 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合是随机的。基 因恢复成对 3(高茎)∶1(矮茎)
6.什么是不完全显性?
Aa
紫茉莉的不完全显性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 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做不完全显性。
7.什么是共显性?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 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 时在F1的个体上显现出来,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003 孟德尔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分离定律
• 如果F1均为一种性状的原因是遗传中来自亲本白花的基因丢失了。
• 那么F2豌豆也不应该出现白花性状,但是F2出现了紫花和白花且 比例为3:1,与实验结果矛盾。
• 为了解释F1豌豆都开紫花,并在F1豌豆自交后重新出现白花植株 的原因,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
朵的柱头上进行人工授粉。 • ④再套袋:完毕后仍套上纸袋并挂上标签以方便识别,等待受精完毕
并产生果实,也就是豆荚。
• 对于双性花,人工授粉过程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对于单性 花,授粉过程如何?
• 对于玉米这一类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进行人工授粉,不需要对母本 进行去雄处理,但是仍然需要两次套袋处理。操作过程为套袋—授 粉—套袋。
• 融合遗传的观点曾在19世纪下半叶十分盛行。然而,在奧地利的 一所修道院里(现捷克境内),一个名叫孟德尔的年轻人冲破了这个 错误观点的“束缚"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理论。
• 孟德尔从小喜爱自然科学,由于家 境贫寒,21岁便做了修道士。后来, 他被派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 数学。回到修道院后,他利用修道院 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菊、 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潜 心研究多年。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非 常成功,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 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
为什么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研究材料呢?
• 豌豆,花是豌豆的生殖器官,每朵豌豆花中都具有含花粉(雄配子)的 雄蕊和含卵细胞(雌配子)的雌蕊。当花粉落于柱头上萌发出花粉管后 ,雄配子经花粉管与雌配子相遇,雌、雄配子融合形成受精卵,胚珠发 育成种子。种子与花的其他结构发
孟德尔基因遗传和分离定律
孟德尔基因遗传和分离定律孟德尔基因遗传和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的经典理论,它由奥地利的修士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在19世纪中叶首次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进行了验证。
这些定律不仅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进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背景格雷戈尔·孟德尔在15年发表了他的《植物杂交实验》,首次系统地阐述了遗传单位的传递规律,被后世称为孟德尔遗传学。
他选用豌豆(Pisum sativu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杂交实验,揭示了基因在后代中的传递方式及其组合规律。
孟德尔的工作为后来的遗传学家们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范本和理论支持。
第一定律:单因遗传定律孟德尔的第一定律说明了基因以及其对应表型的传递规律。
在孟德尔的实验中,他观察到某些性状表现为显性和隐性形式,并且在第一代杂交中显现出显性性状,但在后代中隐性性状可以重新表现出来。
这一定律形成了“基因不会相互融合,而是独立地遗传给后代”的基本观点。
第二定律:分离定律孟德尔的第二定律(也称为分离定律)阐明了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
在自交实验中,孟德尔观察到在F2代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为1:2:1,而表型比例为3:1。
这表明了基因在受精过程中是独立分离的,并且随机组合形成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遗传学的现代发展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初的孟德尔遗传学经过扩展和改进,融入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知识。
DNA的发现和结构解析使得基因的物质基础得以明确,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机制也逐渐被揭示。
在当今的遗传学研究中,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仍然是基础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虽然现代遗传学已经超越了孟德尔时代的限制,但其提出的遗传单位和基本遗传规律仍然适用于多种生物,为遗传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伦理和应用随着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孟德尔定律也引发了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的讨论。
遗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使得基因可以更加精确地操作和改变,这对农业生产和医学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争议。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总结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总结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
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11、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对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 其结果也与茎的高度相类似。如下表:
性状 茎的高度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花的位置 种皮颜色 豆荚形状 幼果颜色 显性 高:787 圆:5474 黄:6022 叶腋:651 灰:705 饱满:882 绿:428 隐性 矮:277 皱:1850 绿:2001 顶端:207 白:224 不饱满:299 黄:152 F2之比 2· 84 :1 2· 96 :1 3· 01 :1 3· 14 :1 3· 15 :1 2· 95 :1 2· 82 :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是偶然的吗?
遗传图解书写四要素 基因型 表现型 符号(亲本、子代、箭头、父本、母本) 比例
P
高茎 DD D
×
dd
矮茎
表现型——指 生物个体所表 现出来的性状
配子
F1
d
Dd
×
F2
DD
Dd
Dd
dd
基因型——指 与表现型有关 的基因组成。
高茎
矮茎
表现型:高茎:矮茎= 3:1 基因型:DD:Dd:dd =1:2:1
熟记6种交配的结果
① ②
AA× AA → AA(全为显性性状) aa× aa → aa (全为隐性性状)
③
④ ⑤
AA× aa → Aa (全为显性性状)
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什么 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
红发
a a
金发 ×
AA
卵细胞
a
A
精子
Aa
受精卵
金发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遗传因子 决定的。 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三)演绎与验证—测交实验
高茎
F1
×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测交 配子 D
Dd d
d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1
dd 矮茎 : 1
请 预 测 实 验 结 果 ?
(三)演绎与验证—测交实验
实验结果:F1 高茎×矮茎=30高∶34矮≈1∶1。 ↓ 结论: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③Dd,形成配子时, 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成对的遗传因子④ 中,产生⑤D与d 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三、遗传学中常用的概念
(三)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1.显性基因:又叫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又叫隐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控制相对性状(如
D与d是一对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
♀套袋
高茎豌豆的花
母本去雄→ 套袋 → 采集父本花粉 → 人工授粉 → 再套袋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亲本 (P)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787高茎 ∶ 277矮茎 3 ∶ 1
结果
1. 子一代(F1)只表现出显 性性状; 2. 子二代(F2)出现了性状 分离,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 状的数量比接近3 :1。
(四)总结规律
分离定律 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① 同一性状的遗传 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②成对的 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分别进入③不同的配子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 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 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分离,分别进 入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这就是基因的分离规 律。
5-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考点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验证
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自花
闭花
相对性状 异花
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四步曲” 外来花粉
3.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法”分析
相对 显性
性状分离
高茎
成对 的遗传因子
随机结合
4
1∶1
4.基因的分离定律
减数分裂Ⅰ后期 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
染色体 有性生殖
[概念检测]
(1)F2 的表型比为 3∶1 的结果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2)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 (√)
(3)孟德尔遗传定律不适用于肺炎链球菌。
(√)
(4)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Ⅰ时染色单体分开。
(×)
[教材拾遗] 1.(必修 2 P4 正文)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 F2 出现 3∶1 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
可以纯化显性优良性状品种,B 错误;测交也能用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组成的测
定,C 错误;测交后代表型种类反映了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D 正确。
答案:D
能力二 围绕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过程分析,考查理解能力
3.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C.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
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株杂交,所得 F1 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
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也就是说只 有亲本表型一致,子代出现不同性状时方可称作性状分离,选项 C 中的亲本表现为一 种性状,后代两种性状,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C 正确;选项 A 中,某非糯性水稻产 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但不属于性状 分离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德尔杂交实验一——基因分离定律一.概念辨析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现象:2、现象的解释(假说性):3、验证:(测交)4、分离规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杂合体体内的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即:等位基因独立分配)5、分离规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杂合子(Aa ):(1/2)n纯合子(AA+aa):1-(1/2)n(注:AA=aa)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答案:(1)Tt 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3)TT或Tt Tt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AA 正常白化病:常染色体隐性基因致病Aa白化病人类遗传病AA 多指多指:常染色体显性基因致病Aaaa 正常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Aa、Aa 1/4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
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DD或Dd 100%或1/2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示规律重难点分析: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⑴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豌豆)。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因此,天然的豌豆都是纯种)⑵研究方法采用由单列因素到多列因素。
(即:先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在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间的遗传规律)⑶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⑷实验程序科学严谨。
2、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⑴等位基因:生物体的每一对相对性状都是有相对的基因控制的。
这些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所占的位置是对等的。
所以,相对基因就是等位基因。
子一代体内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
如Dd、Aa等。
等位基因是由于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
⑵复等位基因: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称为“复等位基因”。
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基因。
⑶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两个基因。
补充:人类的ABO血型遗传现象:复等位基因:I A I B i基因型与表现型:I A I A I A i --A型血I B I B I B i --B型血I A I B--AB型血ii --O型血3、基因型和表现型、纯合体和杂合体:遗传学中把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它是肉眼看不到的,要通过杂交试验才能鉴定。
表现型是指基因型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总和,是可以直接观察到或通过物理、化学、生理学方法测定的。
不同的基因型有不同的表现型。
,不同的基因型也可以有相同的表现型。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学上把同源染色体相对位置具有相同基因的基因型叫做纯合体。
纯合体体内无等位基因,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是由两种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的合子发育而来的,其自交后代稳定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同源染色体相对位置具有不同基因的基因型,叫做杂合体。
杂合体体内至少含有一对等位基因,至少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是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的合子发育而来的,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4、基因的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和等显性:⑴完全显性: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它就能合成某一种基因产物或酶,使遗传性状得到完全再现,这在遗传学上叫做完全显性。
⑵不完全显性(显性的相对性):不完全显性是指等位基因中控制该性状发育的两个相同基因同时存在才能发挥完全的作用,只有一个基因时只发挥部分作用。
⑶等显性(共显性):是指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对代谢的控制都起独立的作用,从而决定它们所控制的性状在杂合体中都得到表现(如:人类的ABO血型)。
5、分离规律中最基本的六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D和矮茎d为例):①DD×DD→DD 高②dd×dd→dd 矮③DD×dd→Dd 高④DD×Dd→DD∶Dd 高⑤Dd×Dd→DD∶2Dd∶dd=3高∶1矮⑥Dd×dd→Dd∶dd=1高∶1矮6、显、隐性的确定方法: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亲本性状为显性。
②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字占3/4的性状为显性。
(新出现的、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为隐性)7、基因型的确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是两个隐性基因组成的。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为杂合体③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双亲是杂合体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AA,另一方是AA或Aa。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Aa ⑤8、遗传概率的计算: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
如:Aa×Aa→3正常∶1白化,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3/4,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
如:Aa×Aa→两个亲本产生A、a配子的概率都是1/2。
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2A×1/2A+2(1/2A×1/2a)=3/4正常。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B.测交C.检查染色体D.观察性状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
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4.隐性性状是指()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 1︰1 B.雌配子︰雄配子= 1︰3C.A雌配子︰a雄配子=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兔的长毛与短毛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 .避免小球损坏D .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A .全部是患者B .全部是正常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A .41B .43C .83 D .100 % 1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你认为这能说明( )A .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 .黑色为隐性性状C .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 .什么也不能说明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 ,则他第4次抓取是Dd 的概率是( )A .41B .21 C .0 D .l 14.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 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15.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 )1D.1 A.1 B.2C.3二、非选择题1.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豌豆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把标号④杂种种子作为亲本种下,F1的基因型为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
(3)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出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将纯种非甜(A)玉米种子和纯种甜(a)玉米种子间行种植(玉米为异花受粉植物),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穗上没有甜玉米子粒。
(1)在玉米中,甜味对非甜味是_______性。
(2)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中胚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从生物学上讲,玉米子粒的表皮是果皮和种皮的联合结构,则甜玉米果穗上子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纯合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