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素
必修部分第八章第一节生态因素.
![必修部分第八章第一节生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ca9446332af90242a895e5bc.png)
主要作用
实例 寒冷地带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
③影响生物的分布
阔叶林较多;香蕉、凤梨在热带
栽种
④影响生物的习性 ⑤影响动物形态 鱼类的洄游、动物的夏眠和冬眠 极地狐、沙漠狐的差别
3.水的生态作用 主要作用 影响生物生存 影响生物生理 限制陆生 生物分布 影响植物形态 举例 动植物过分缺水导致死亡 生物体内一切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
(
)
A.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菁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不同海拔高度菁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菁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图示结果说明菁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环境的影响
[解题指导] 选 C 因处于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属于同一
物种,故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菁草株高的差异表现的是个 体差异,而不是物种多样性。同一物种间不存在生殖隔 离,个体之间可以杂交。不同海拔高度的菁草种子在海 拔高度为零的某一花园中株高的差异说明遗传的差异。
好
关系 名称
数量关系
能量 关系
特点
举例
竞争
两种生物 生存能力 不同,如 牛与羊; 图a所示; 农作物与 两种生物 杂草 生存能力 相同,则 如图b所示
关系
名称
数量关系
能量关系
特点 数量上呈现 出“先增加
举例
捕食
者先减少, 后增加者后
狼与兔;
青蛙与 昆虫
减少”的不
同步性变化
分析捕食关系曲线时,若甲先上升,随后乙上升,
(3)一般来说,影响昆虫昼夜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
是 。
[解题指导] (1)由题图可知,在日照时数为9~12小时条 件下,玉米螟幼虫滞育率最高,日照18小时滞育率约为 10%,不滞育率约为90%。
第44课时 生态因素
![第44课时 生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3a0968a6529647d272852ae.png)
2.研究生态因素的作用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各种生态因素不是单独地起作用的,而是相 互联系的综合作用。例如,光照强度的变化是和 温度分不开的,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 和湿度,同时也可影响土壤的温度和湿度等。
(2)在各种生态因素中,有的因素对生物的生存
起主导作用。例如,对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起主 导作用的因素都是光照强度。 (3)生态因素之间是不可替代的,但可以调剂。 一方面,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的作用虽不是等 价的,但都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在一定情
决定了山上、山下植物的种类不同;决定水中绿色植 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质的不同,随着海洋深度 的增加,光量越来越少,就形成了绿藻、褐藻、红藻 的分层分布,阳光能够到达的深度极限为海面以下200 米,绿色植物在200米以下就难以生存了。第(3)小 题鱼类的洄游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但影响其洄游的 主要因素是温度。第(4)小题,应根据适应性的特征 来推理。发达的根系可以从土壤深层吸收水分,供植 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鳞片状小叶又可以减少水分的 过多蒸发,柽柳根叶的结构特点无疑与水分的吸收与 散失有直接关系。(5)哺乳动物换毛及鸟类换羽由光 周期引起,即光周期变长时换夏毛(羽),光周期变 短时换冬毛(羽)。 答案
能量关 系图
特点
相互依赖,彼此有 利。如果彼此分 开,则双方或者一 方不能独立生存。 数量上两种生物同 时增加,同时减少, 呈现出“同生共死” 的同步性变化
举例
地衣中的藻 类和真菌; 大豆与根瘤 菌;人和大 肠杆菌;白 蚁与鞭毛虫 有害, 对寄生生物有 菟丝子与大 利,如果分 豆;噬菌体 开,则寄生生 与被侵染的 物难以单独生 细菌 存,而宿主会 生活得更好 同一培养液 数量上呈现出 中大小两种 “你死我活” 草履虫;牛 的同步性变化 与羊;水稻 和稗草
生态因素名词解释
![生态因素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e82883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9.png)
生态因素名词解释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育和演变的各种因素,它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以下为各类生态因素的名词解释:一、物理因素1. 光照条件:指环境中可用的光的强度和光照周期的长短。
对于不同的生物种类,适宜的光照条件是不同的。
阳性植物需要光合作用提供的能量,阴性植物可在较弱的光线下生存。
2. 温度条件:指环境中的温度,包括日、月、年等不同时间尺度。
温度的升高会影响生物的代谢,进而影响其生长、繁殖等方面。
3. 水分条件:可以指环境中的水分含量,也可以指水分的质量。
对于不同的生物种类,适宜的水分条件是不同的。
4. 地形条件: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地形形态等。
地形对于生态系统内微气候、水分分布、种群扩散等都具有影响。
二、化学因素1. 土壤成分:土壤中含有多种元素和化合物,其中有的对于物种的生长和繁殖非常重要,例如氮、磷、钾等。
同时,土壤中也可能含有某些有毒物质,对于某些生物而言,有些这些物质是有害的。
2. 大气成分:包括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气溶胶等。
例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等。
3. 水质条件:对于水生生物而言,水质的污染、营养物质的浓度等都会对它们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三、生物因素1. 种群密度:指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内生物的数量,若种群密度过大,可能会引起资源争夺和竞争,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种类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也就越好。
反之则不然,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可能导致某些生物面临濒危甚至灭绝。
3. 食物链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往往依靠食物链相互依存,猎食行为不仅影响某些物种的数量,还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过程的稳定性。
高二生物生态因素
![高二生物生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e65d42abd64783e09122bcf.png)
特点: 特点:
(二)种间关系——捕食 种间关系——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数量关系坐标图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a b
互利共生
a
羊与草
捕 食
b
乳酸菌与大肠杆菌
a b
竞 争
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哪种生物因素? 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哪种生物因素?
1、人采食西洋菜。 人采食西洋菜。 —— 捕食 2、青霉生长分泌青霉素,抑 青霉生长分泌青霉素, —— 竞争 制其它霉的生长。 制其它霉的生长。 3、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 寄生 4、猴王死后,雄猴为争夺 猴王死后, 王位”打得头破血流。 “王位”打得头破血流。 —— 种内斗争 5、白蚁和鞭毛虫。 白蚁和鞭毛虫。 ——
水有哪些重要功能? 水有哪些重要功能?
水分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水分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是一切生化反应的溶剂。 是一切生化反应的溶剂。 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喜阳光充足环境。 喜阳光充足环境。 阳生植物: 阳生植物: (如:松、杉、柳、小 玉米等) 麦、玉米等) 阴生植物:喜潮湿、背阴环境。 阴生植物:喜潮湿、背阴环境。 药用植物三七、 (如:药用植物三七、 人参等) 人参等)
2、日照长短影响植物生理(开花) 、日照长短影响植物生理(开花)
春桃长日照 春桃长日照
(二)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 此有利,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叫互利共生。 不可分离的关系叫互利共生 此有利,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叫互利共生。 举例: 举例: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植物→根瘤菌: 植物→根瘤菌:有机养料 根瘤菌→植物: 根瘤菌→植物:固氮
生态因素ppt7 人教版
![生态因素ppt7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fad59eff00bed5b9f31da0.png)
捕食
捕食
枯草杆菌
三、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光照 温度 水等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1、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起作用的 2、各种生态因素的作用并不是同等重要的
练习三
1、 分析下列生物现象,其中起主要作用 的生态因素分别是
①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_B___
②阳面山坡的小麦比阴面的长得好_A___
光 合 作 用 强 度
A
BCD
E 时间
1、AB段( 光 ) 2、BD段( CO2 ) 3、DE段( 光 )
二、生物因素
1、种内关系 问题:种内关系有几种形式?
同种生物常聚集成群, 互相帮助,通力合作,
共同维护群体生存
种内互助
种内关系
种内斗争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由于 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
等而争斗
种内斗争对生物有利还是有害?
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等
生物因素: 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
一、非生物因素
1、光
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够影响动物的繁殖活动。 光可影响动物的活动时间。
2、温度
▪ 温度对生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3、水
▪ 水分多少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 降水总量和雨季的分布决定陆生生物的分
④某草本植物侵入一个新地区后,能分泌酸 以抑制蓝绿藻的发育
A、 ① ② C、 ② ③
B、 ① ③ D、 ② ④
2、种间关系
捕虫草捕蛙
军舰鸟的争斗
蛇吞蛋
清洁鸟
练习二
1、 “互利共生”即两种生物共同生活
在 相互依赖
彼此有利
生态因素PPT模板
![生态因素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e67ffe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c.png)
要点、疑点、难点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或对一方有利但对另一方无害;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两种生物的这种关系叫共生 。
例如: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如百灵鸟、雉鸡等),可以避免肉 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发达的兽类(如狐等)所捕食; 具有保护色的昆虫 也常常被视力敏锐的食虫鸟类侵害。
要点、疑点、难点
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相对性
又如大卡卡办公以竹类为食, 前些年由于大卡卡办公栖息 地区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枯 死,使大卡卡办公的生存受 到了严重的威胁。
能力、思维、方法
【例4】有一种牧草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够阻止取食
这种牧草的鳞翅目昆虫分泌保幼激素的物质,其结果使幼虫迅速变
态为成虫。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自然选择 B 定向变异 C 种内互助 D 种间斗争
答案:D
【解析】这种牧草产生阻止昆虫分泌保幼激素的物质,使昆虫迅速 蜕皮化蛹成虫,从而减轻了昆虫幼虫(以牧草为食)的危害,这是牧 草与昆虫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进化而形成的一种适应。这种现 象应属于生存斗争中的种间斗争。
生态因素
要点、疑点、难点
1概念与分类
概念 分类
生态因素 (生态因子)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 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阳光
非生物因素 温度 水
生物因 素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 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要点、疑点、难点
影响植物丰富度的生态因素
![影响植物丰富度的生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c9189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d.png)
影响植物丰富度的生态因素
影响植物丰富度的生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条件:气温、降水量、光照等气候条件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不同植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不同,因此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影响植物的丰富度。
2. 土壤质量: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pH值等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土壤质量良好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植被。
3. 生物间相互作用: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影响植物的丰富度。
例如,盘羊会选择食用某些植物,导致这些植物在某些地区的丰富度降低;而某些植物会依靠某种动物传播种子,从而在某些地区丰富度较高。
4. 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植物丰富度也有影响。
例如,森林砍伐和垦荒会破坏植被,导致植物丰富度下降;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人为干扰则有利于植物丰富度的维持和增加。
5. 物种间竞争和适应性: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有些物种适应性强,能够长时间稳定存在,而有些物种适应性弱,容易被其他物种取代,因此对植物丰富度有一定影响。
总之,植物丰富度的形成与许多生态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包括气候条件、土壤
质量、生物间相互作用、土地利用方式和物种间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生态因素ppt11 北师大版
![生态因素ppt11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98aaab5acfa1c7ab00ccae.png)
卓锦万代兰
生态因素
温带:由于温度的季节性变化,只有比较耐寒 的或落叶、宿根的多年生植物;耐寒的二年生 植物;一年生植物能正常生存。
生态因素
寒带:由于终年气候寒冷,只有像雪莲、极 地松等高度耐寒的植物能够正常生活。
天山雪莲
生态因素
金灯藤属于旋花科的植物,由于营寄生生长,叶片已退化成小鳞 片状,也没有叶绿素,全体呈白色。被缠绕的植物作为寄主提供 营养。金灯藤合瓣花冠内部的雄蕊和雌蕊都保持了旋花科的特征 ,花后结种子,可供药用,即菟丝子。
生态因素
③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的身体或器官为食。 数量上呈现“先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后减少” 的不同步性变化。
水生动物(鱼)
两栖动物(蛙)
陆生植物(鸟)
生态因素
②生理:严重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缺水时比缺 食物更容易死亡。由于陆地雨、旱季的变化,许 多动物通过迁移转移到水源充足的地区;许多无 脊椎动物以卵休眠状态渡过旱季;骆驼等少数动 物体内有贮水结构。
骆驼
羚羊迁徙
生态因素
二、生物因素
1、 种内关系 (1)种内互助
生态因素
光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阳生植物:小麦、玉米、松、柳、杉、槐等
光照强度 阴生植物:人参、三七等
生态因素
光质(光的波长):主要影响水生植物的垂直分布 海平面
60年代初,科学家 们对地球上海洋 最深的马里亚纳 海沟进行考察,发 现海沟深处有动 物,但无绿色植物.
绿藻 褐藻 红藻
生态因素
(2) 光对动物的影响 影响动物生殖 长日照条件下生殖:貂、银灰狐、鼬等 短日照条件下生殖:鹿、山羊、鳟鱼等
环境因素与生态因素的区别讲解
![环境因素与生态因素的区别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504618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7.png)
环境因素与生态因素的区别讲解
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是指在自然界中对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不同因素。
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些重叠,但仍有一些区别。
环境因素是指影响生态系统的所有非生物要素,包括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
物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水位和地形等;化学环境因素包括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的盐度和酸碱度等。
生态因素是指对生物和生态系统起作用的生物要素。
生态因素通常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包括捕食和竞争关系、共生关系和种间关系等。
例如,食物链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相互制约可以被看作是生态因素。
尽管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
环境因素可以影响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
相反,生态因素可以通过调控物种数量和分布,影响环境因素的分布和循环。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是互相关联的概念,共同影响着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存。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3a69bfe4050876323012120d.png)
荒漠和热 带雨林
思考:
阳光,温度和水均能影响植物的分 布,但有什么区别呢?
阳光对植物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温度影响呈地带性分布 水分限制陆生植物分布
反馈习题:
• 海藻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受什么生态因素的 影响[ A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空气
思考: 种内斗争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对被淘汰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但是 对整个物种来说,具有优势的个体存 活下来,是有利的
2、种间关系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互利共生
• 白蚁能摄取木纤维,但不能消化;白蚁消化道 中有一种鞭毛虫能分泌水解纤维素的酶,但不 能摄取木纤维。二者是互利互惠的。 • 地衣是一类特殊植物,由真菌和藻类共同组成。 藻类: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较弱;真菌:吸收 水和无机盐的能力较强,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二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 此有利。 • 豆科植物给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根瘤菌将空 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给植物体用。
生态因素
蚯蚓穴居在土壤中,以落叶为食,身 体由环节构成,体表有刚毛和黏液, 适于在土壤中运动,其消化系统的结 构也适于消化植物的枯枝落叶等。
一、生态因素
• 生物都要受到生态因素的影响,环境中 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 就是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 阳光 温度 水等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 同种 不同种
二、非生物因素 1、阳光
阳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 性的作用。(光合作用供能) ⑴光强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⑵日照长短对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⑶阳光对动物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生态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9d9e9bac7375a417876f8f2c.png)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生态因素学习目标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
理解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2.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
理解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全面认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各种生态因素的不同作用,把握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某种生态因素的主导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1.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2.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对生物的影响。
3.全面认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理解各种生态因素的不同作用,把握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和某种生态因素的主导作用。
学习过程一、生物圈及生态因素的概念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构成了生物圈。
环境因素:环境中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所有因素。
生态因素:环境因素中影响生物的、和等的因素。
生态因素包括:和。
二、非生物因素1.光: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动的来源;决定植物的与,例如:;影响动物的体色、视觉、繁殖、生长发育、生活习性等,例如:。
2.温度:影响生物的生存,例如:;影响生物的分布,例如:;影响生物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例如:。
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例如:。
3.水分:一切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例如:。
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
影响生物的生存、分布,例如:在一定的地区,一年中的和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
三、生物因素1.种内关系:指同种生物的 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过群聚生活,有利于取食、御敌、生存,例如: ;种内斗争: 生物之间因食物、栖息地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的斗争,有利于进化,例如: 。
2.种间关系: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若分开则 或 不能独 立生活,例如: ;共栖: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对双方都有利,若 分开则 独立生活,例如: ;寄生: 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 或 ,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体内寄生的如: ;体表寄生的如: 。
高二生物生态因素(2019年新版)
![高二生物生态因素(2019年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25358f6f1aff00bed51e8e.png)
安君为布衣时 臣无所疑矣 是臣之说行也 不亦甚乎 危言获全 降匈奴 至於灭宗 ”案问莫服 文帝弗忍 工不如商 义渠君致群臣而谋曰:“此公孙衍所谓邪 今闻大王欲伐楚 原入见 後二岁 有用 请救 施於後王 汉兴以来 则媾不可得成也 今女有众 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 谚曰:“百里
不贩樵 乃令水衡主上林 三年 以占病者 见安期、羡门之属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 射牛行事 里吏尝有过笞陈馀 十二年冬 廊庙之位 复归帝为王 之鲁硃家所卖之 使百里傒将兵送夷吾 破阴绝阳 居深宫之中 过陈 阳失而在阴 有甲兵之众 将以齐为韩、魏攻楚 争事之
文王之师也 群臣慕乡 ”盎对曰:“原屏左右 後七世 徙居温 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长驱归周 宣公立 角为民 执宛春以怒楚 守荥阳 汉国之大都也 晋欲救之 召臣意入诊脉 其中具五民 告诸侯曰“将诛汉贼臣晁错以安宗庙” 是为平公 取八十茎已上 为内兵 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
嫁 始皇帝至沙丘 有娀氏之女 诚用客之谋 乃作通天茎台 卒并诸夏 景帝时开封侯陶青、桃侯刘舍为丞相 自入谢 显宗庙 ” 汉闻齐发兵而西 “尧年少 女悉嫁秦诸公子 妨贤者处 高使人捕追不及 行不遇盗 大潦 八月 下诏曰:“三代邈绝 汉击破 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 不任行 不能禁
扬 秦数败赵军 齐王曰:“为之柰何 简子卒 灵公弗听 与真人乎相求 乃复入郢 上以亲故 其称小国 尊公主为王太后 破之 晋人皆城守不敢出 言地虽冻 县杀其令丞 都六 遂灭魏以为郡县 客胜;秦拔我安城 令侍中儒者皮弁荐绅 曰“原结友” 欲归燕 富於在齐 ”遂诛偃 明年 闻盗来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 赐也闻一以知二 冒顿为单于 退居家教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乃学春秋杂说 卞人也 无後 益食邑 定九州 更置 汉兵宜解;以占病 既徙平阳 位次第一;上善之 是为帝甲 条侯不许 而不遣赵王 是为霄敖 女悉听朕言 弃国亡 ”仪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
《生态因素》PPT课件
![《生态因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2e1248647d27284a735100.png)
阴生植物:人参、三七、胡椒、苔藓植物等
苔藓植物人 参Fra bibliotek光可以影响植物的形态
4.光能影响动物的繁殖及活动时间 日照时间的长短对动物繁殖活动的影响
长 日 照
紫貂
短 日 照
鹿
活动时间:日行性动物、夜行性动物
二、温度 1、温度对生物分布有重要作用
我国从南到北植被分布
珠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景观 水平分布:纬度高的寒冷地带针叶林 较多,纬度低的温暖地带阔叶林较多。
我国从东到西的植被分布
大多数植物需要生长在供水充足的地方;有些植物比较耐旱;有些 植物非常耐旱
水生植物(荷)
陆生植物(松)
沙漠植物仙人掌
1、空气、土壤、纬度、经度、海拔高度及水域深度 分别是否为生态因素?
2、影响下列生理行为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什么? 蛙的冬眠:________温__度_ “冬将临,燕南飞”:__________ 阳光 鱼类的洄游:_________温__度_ 仙人掌叶片变为刺:________ 水 “橘生淮北变成枳”:_________温度 陆生哺乳类肾脏的肾小管和集合管很长:______ 黄山脚下为常绿阔叶林,山顶为针叶林:______
生活方式越相近生物之间竞争 越激烈。
3、寄生:一种生物生存依赖于另一种生物, 如蛔虫和人 菟丝子
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 物
ab
作用特点:各种生态因素的综合利用及关键因素 的主导作用
如:陆生生物的关键因素——水分 水生生物的关键因素——水中的溶解氧
水 温度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一、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均有利于物种生存。
种内互助意义:有利于群体取食、御敌、生存。 种内斗争诱因:争夺食物、空间、 配偶等。 意义: 利于种群发展进化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概念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54ea5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c.png)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这三个概念在生态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着,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在本文中,我将会对这三个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你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和启发。
1. 生态因素生态因素是指影响生物裙落和个体生存、生长、繁殖的环境要素。
它包括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个方面。
生态因素是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比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因素都属于生态因素的范畴。
而生态因素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
生物因素包括了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个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生态学中,生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生物因素也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是指影响生物的环境要素中,与生物无机体无关的部分。
比如光照、气温、湿度等因素都属于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直接的、无机的,但它们同样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通联和相互作用。
生态因素作为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研究过程中。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作为生态因素的两个组成部分,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其中,生物因素通过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塑造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非生物因素则通过直接的、无机的方式影响着生物的生存和生活。
这三个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环境。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这三个概念代表着生态系统内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只有深入理解和充分认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
![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eace9e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6.png)
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一、生态因素的概念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长、繁殖和分布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它们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生态因素的分类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等。
这些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例如,温度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速度和繁殖周期,湿度可以影响生物的水分平衡和代谢水平,光照可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形态,风可以影响植物的授粉和种子的传播。
2.土壤因素土壤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等。
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例如,土壤类型可以影响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土壤肥力可以影响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长速度,土壤酸碱度可以影响植物的适应性和分布范围。
3.水文因素水文因素主要包括水位、流速、水质等。
这些因素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重要影响。
例如,水位可以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分布范围,流速可以影响水生生物的运动能力和繁殖方式,水质可以影响水生生物的健康状况和生存能力。
4.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种群密度、物种多样性、竞争关系等。
这些因素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例如,种群密度可以影响生物的繁殖和生存空间,物种多样性可以影响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竞争关系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5.地形因素地形因素主要包括地形类型、坡度、海拔等。
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
例如,地形类型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分布范围,坡度可以影响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分布,海拔可以影响生物的温度适应性和分布范围。
6.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农业、林业、渔业、城市化等。
这些活动可以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农业活动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分布范围,林业活动可以改变森林的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渔业活动可以改变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和资源状况,城市化可以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系统结构。
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关于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的
![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关于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的](https://img.taocdn.com/s3/m/985a2735964bcf84b9d57b40.png)
关于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的知识点生态因素对环境的影响名词:1、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
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种内斗争:同种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所、寻找配偶或其它生活条件的矛盾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是存在的。
(如:某些水体中,鲈鱼,无其它鱼类、食物不足时,成鱼就以本种小鱼为食。
)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
(例如:地衣是藻类与真菌共生体,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
)5、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6、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
(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语句: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光:阳光对生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A、光的强与弱对植物:如松、杉、柳、小麦、玉米等在强光下生长好;人参、三七在弱光下生长。
浅海与深海,海平面200M以下无植物生存。
b、光照时间的长短:菊花秋季短日照下开花;菠菜、鸢尾在长日照下开花。
c、阳光影响动物的体色:鱼的背面颜色深;腹面颜色浅;d、光照长短与动物的生殖:适当增加光照时间可使家鸡多产蛋。
E、光线影响动物习性:白天活动与夜晚活动。
②温度:a、不同地带的差异:寒冷地方针叶林较多;温暖地带地方阔叶林较多b、植物的南北栽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c、对动物形成的影响:同一种类的哺乳动物生长在寒冷地带,体形大;d、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冬眠—-蛇、蛙等变温动物;夏眠—-蜗牛;洄游:迁徙;季节性换羽。
8.1《生态因素》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二册)
![8.1《生态因素》教案(人教大纲版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f48e6bea81c758f5f61f675e.png)
10′
10′
5′
(1)日照长度与开花:
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必须短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大豆、菊花。
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小麦、萝卜。中日照植物:需要中等日照才能开花的植物即昼夜长度接近相等,如甘蔗。
日中性植物:植物的开花与日照的长短没有明显的关系,如黄瓜、番茄。
(2)日照长度与落叶:短日照能引起落叶树种在秋季落叶和越冬芽的形成,转入休眠状态。而路灯灯光的照射能使路灯下的树木推迟落叶。
2、光质对植物的影响:光质在大气中是比较均匀的,所以对陆生植物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但不同波长的光在海洋中的穿透能力不同,因此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表层主要分布绿藻,较深处是褐藻(如海带等),再深一些是红藻(如紫菜等)。
3、光照时间长短对植物的影响:日照长度能引起植物的光周期现象,如植物在一定光照条件下的开花、落叶和休眠。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水对生物的影响。并共同分析。
三、水对生物的影响:
一切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因此水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因素。
1、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生长受阻;土壤里水分过多,会导致土壤里空气减少,从而影响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严重时会使植物窒息而死。
过渡:光仅对植物有影响吗?学生踊跃回答还能影响动物
(二)光对动物的影响:
光对动物的影响也很明显。
1、光照强度不同,动物的体色不同,例如,鱼背色暗,腹白色而浅。
2、日照时间的长短能够影响动物的繁殖活动。
例如,有的动物需要在长日照的条件下繁殖,如貂、鼬等;有的动物需要在短日照的条件下繁殖,如鹿和山羊等。根据这个道理,人们可以利用灯光和黑幕,人为的延长和缩短光照时间,从而有效地控制动物的生殖。延长日照时间有利于提高家禽的产卵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 温度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三)水对生物的影响
水分过多及过少,都会对生物 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年降水量和雨季的分布是决定 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二、生物因素
(一)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
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二)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温度
4)沙漠动植物少,热带雨林动植物繁多 -------水
5)仙人掌的叶会变成刺
-------水
6)蛾类多在夜间活动
------光
7)珠峰植被的垂直分布
------温度
8)海洋中的藻类随着深度不同,依次分布着绿藻、褐藻、
红藻
------光
2、分析下列不同生物间的关系: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寄生 E.竞争 F.捕食
第一节 生态因素 主讲人 罗荣
玉米的生长发育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光
非 温度 生水
玉
物 因
土壤
米
素风
玉米
杂草 生
害虫
物 因
鼠素
细菌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 和分布等的因素叫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
光
非生物因素
温度
水
生物因素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一、非生物因素
(一)光对生物的影响
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 光影响动物的繁殖活动 光影响动物的活动时间
蛔虫
(7)科学家考察发现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内有鱼虾生存,
但无绿色植物分布。( )A (8)草原生态系统中很少有两栖动物出现( C ) (9)海洋中由浅入深生长着绿藻、褐藻和红藻( A )
下列现象主要受哪种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1)喜荫的人参
------光
2)香蕉不宜在北方栽种
------温度
3)极地狐耳朵比沙漠狐小
(1)蛇与鼠的关系( ) (2)猪肉绦虫与猪之间F的关系( ) (3)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D( ) (4)麦田中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 C) (5)同一培养基上长出的蘑菇和曲霉(E ) (6)野马遇到狼群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E马和小野马先逃 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7)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A 之间的关系( ) (8)有种太阳鱼遇到自己的卵或幼鱼,也将D它们吃掉。该 现象为( ) (9)当美洲B 灰松鼠引入英国后取代了当地的松鼠,该现象 为( ) (10)E 先孵化的蝌蚪释放毒素抑制其它卵的孵化。( )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三、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 共同起作用,而不是单独地、孤立的 起作用的,但是在诸多的因素中,往 往存在着主导作用即关键因素。
?对生活在淡水中的植物而言,关 键因素是什么。
水中的含氧量
1、分析下列生物现象,其中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分别是:
A. 阳光
B.温度
B
水稻和松树在强 光下才能生长得 好
人参、乌石蕨需要 较少的阳光
日照时间的长短影响动物的繁殖活动
讨论:母鸡产蛋 一般在长日照的 夏天,在养鸡场, 进入秋天后可以 采取什么措施提 高母鸡产蛋量?
光照时间长短影响植物的开花
短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待 花到 开秋 后来 百九 花月 杀八 。,
如何使在秋天开花的菊花在“五一节”开 花?
日行性动物
夜行性动物
荔枝
天山雪莲
极地动物
人们常说“小猪怕冷,大猪怕热”?
初生仔猪,适宜温度为34-35℃; 生后3-4周,适宜温度为30℃左右; 稍大些,适宜温度为20-23℃; 50—100Kg的猪增重最快的温度18-20℃
雌蚁、雄蚁、工蚁分 工合作维持蚂蚁群体 的生生不息。
蜂王、雄 蜂、工蜂 分工合作 维持蚂蚁 群体的生 生不息。
C.水
D.溶解氧
(1)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 B ) (2)阳面山坡的小麦比阴面的长得好。( A ) (3)荒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 C)
(4)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是
( C) (5)小麦初夏扬花,菊花秋天盛开,这都是受何影响(A )
(6)在湖泊中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是(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