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A. 艺术作品B. 美的规律C. 审美经验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马克思3. 审美经验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感知、情感、理解B. 感知、想象、创造C. 情感、想象、理解D. 感知、情感、创造4.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哪位哲学家的观点?A. 黑格尔B. 康德C. 柏拉图D. 尼采5.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A. 艺术作品的内容B. 艺术作品的结构和形式C. 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D. 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6. “审美距离”是指:A.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物理距离B.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C. 审美主体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D. 审美对象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7. 以下哪个不是审美价值的范畴?A. 审美愉悦B. 审美教育C. 审美功能D. 审美批判8.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指的是:A. 创作者的艺术技巧B. 创作者的艺术观念C. 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突发奇想D. 创作者对艺术作品的最终评价9. 以下哪个是现代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A. 模仿B. 表现C. 再现D. 以上都不是10. “美的相对性”这一观点认为:A. 美是绝对的,不受个人和社会的影响B. 美是相对的,受到个人和社会的影响C. 美是主观的,只存在于个人心中D. 美是客观的,存在于艺术作品之中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判断的三个特点。

2. 解释“审美经验”的四个阶段,并举例说明。

3. 描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区别,并给出各自的代表作品。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黑格尔美学中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含义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现代美学中“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并讨论其对艺术创作和欣赏的意义。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2024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2024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二)引言概述:本文为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美学的相关知识点,并为考试做好准备。

文中将分5个大点对试题进行分析,每个大点包含5-9个小点,详细介绍各题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最后,总结本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大点一:美学基础知识1. 美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2.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 美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4. 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5. 美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大点二: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1. 审美经验的概念和特点2. 审美经验的来源和形式3. 审美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4. 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和评价标准5. 审美价值的多样性和相对性大点三:艺术与美学1. 艺术的定义和特征2. 艺术与美学的相互关系3. 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审美功能4.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创作过程5. 艺术欣赏的主体和客体关系大点四:美学与社会文化1. 美的社会功能和美对社会文化的影响2. 美学在社会文化传承和人文教育中的作用3. 美的多元性和跨文化美学的研究4. 美学社会学与美学心理学的关联性5. 美学与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关系大点五:美学的发展与前景1. 当代美学理论的研究动态2. 新兴美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3.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4. 科技与美学的结合及其影响5. 美学在未来社会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总结:本文对美学期末试题进行了全面解析,针对每个大点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能够对美学的基础知识、审美经验和价值、艺术与美学、美学与社会文化以及美学的发展与前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同时,读者也能够通过解题过程对美学的应用能力有所提升。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美学学习和考试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学历自考(专升本)《美学》期末考试试卷【8k打印版】

学历自考(专升本)《美学》期末考试试卷【8k打印版】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内…………○…………装…………○…………订…………○…………线…………○………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装订线内不许答题
10.诗歌最突出的特征是深刻的思想性。

()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0分)
1.以下属于美的特点的有()A.美是感性存在 B.美有感染力C.美是流动的 D.美是新颖的
2.以下属于形式美规律的有()A.对称 B.象征 C.均衡 D.比例
3.自然美的特点有()A.具有自然性 B.侧重于形式美 C.具有多面性
4.关于美是什么的看法,有以下哪几种?()A.美在主观说 B.美在关系说 C.美在理念说 D.美在生活说
5.构成形式美的自然属性主要有()A.色 B.形 C.声 D.比例
6.以下属于形式美来源的说法有()A.格式塔说 B.积淀说 C.有意味的形式说 D.纯粹形式说
7.美育的终极目的是()A.审美式人生态度的形成 B.全面发展的个性的确立C.远离公共生活 D.掌握审美教育的知识
8.以下哪些选项可以证明早期人类是有审美意识的()A.考古发现的原始壁画 B.美字的出现C.人类具有诗性智慧 D.历代的美学典籍
9.对美字的理解有以下哪几种()A.羊大为美 B.羊火为美 C.羊人为美 D.羊多为美10.以下属于心理学美学的为()A.里普斯移情说 B.布洛心理距离说C.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学 D.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1、请简述美育的任务。

2、悲剧美感的实质。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岭南师范学院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岭南师范学院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岭南师范学院美学期末复习资料美学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一、填空1、审美现象的结构:最表面的一层是形式层,形式层的后面是意蕴层,意蕴的后面是“存在”层,中国美学称为“道”,西方美学称为“存在”。

P82、审美现象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三者演变形态是:最先有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成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P163、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问世为标志,美学独立,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P174、Aesthetica即“感性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

P185、美学学科性质的确定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审美现象的特殊性,二是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

P226、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

P377、“美学”一名较早见于1875年德国传教士花子安的著作(《教化议》),他1873年出版的《大德国学校论略》中谈到了西方美学课程的设置。

另一种说法说“美学”一词是由从日本学者中江肇民的翻译转引进来的,有《维氏美学》,1883年出版。

P468、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P809、宗白华则分境界为六种:“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艺术境界主于美。

”P8110、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特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P11611、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

P12612、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不同线条丰富的感受经验,是线条之所以能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

13、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

这种状态,庄子称之为“坐忘”,杜夫海纳则称之为主体的“非现实化”。

P13114、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美术岭南版期末考试试题

美术岭南版期末考试试题

美术岭南版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是以下哪位?A. 徐悲鸿B. 齐白石C. 高剑父D. 黄宾虹2. 岭南画派的绘画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线条流畅B. 色彩鲜明C. 构图大胆D. 以上都是3. 岭南画派的创作理念是什么?A. 传统与现代结合B. 完全继承传统C. 完全摒弃传统D. 只注重形式美4. 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有哪些?A. 点染B. 泼墨C. 皴擦D. 以上都是5. 下列哪幅作品是岭南画派的作品?A. 《富春山居图》B. 《千里江山图》C. 《岭南春色》D. 《清明上河图》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岭南画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7. 岭南画派的绘画风格注重______与______的结合。

8. 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中,______技法是其特色之一。

9. 岭南画派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等。

10. 岭南画派在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史上具有______的地位。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岭南画派的艺术特色。

12. 阐述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影响和意义。

四、论述题(30分)13. 以岭南画派的一位代表人物为例,分析其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参考答案:1. C2. D3. A4. D5. C6. 高剑父、陈树人、高奇峰7. 传统、创新8. 点染9. 《岭南春色》、《岭南风光》10. 重要简答题参考答案:11. 岭南画派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又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技法和理念。

其次,岭南画派的绘画风格注重色彩的运用,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再次,岭南画派的构图大胆,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构图的束缚。

最后,岭南画派的绘画技法多样,如点染、泼墨、皴擦等,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2. 岭南画派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含答案(一)2024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含答案(一)2024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含答案(一)引言概述:美学原理期末考试是一门关于美学基本原理与概念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考核。

本文将对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的内容进行概述和详细解释,包括答案的解析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

大点一: 美学的基本概念与起源1. 美学的定义和涵义2. 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3. 美感与审美的区别4. 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范畴5.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大点二: 美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客观美学和主观美学2. 形式美学和实质美学3. 唯美主义和功利主义4. 表现主义和感觉主义5. 结构主义与后现代美学的对比大点三: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1. 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要素2. 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评价标准3. 观众的审美体验与艺术欣赏4. 艺术形式与美的表达方式5. 艺术创作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大点四: 美学的相关概念与思想家1. 美的标准和美的规律2. 美学的经典著作和重要思想家3. 西方美学与东方美学的对比4. 美学与个人价值观的关系5. 当代美学问题与争论大点五: 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美学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2. 美学在建筑和景观设计中的应用3. 美学在广告和宣传中的运用4. 美学在教育和社会文化中的作用5. 美学在心理学和人类行为中的应用总结: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对于理解美学基本原理和概念,以及应用美学知识于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本文所述的五个大点,学生能够对美学的理论和实践有更全面的认知,并且能够更好地应用于自己的创作和生活中。

希望本文能够对学生们备考和理解该考试提供帮助。

大一美学期末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美学期末考知识点总结

大一美学期末考知识点总结美学是一门研究艺术和美的学科,它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艺术创作、审美观念、艺术哲学等。

作为大一学生,我们在这个学期接触到了很多关于美学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美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对美学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哲学领域,并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启蒙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影响。

二、艺术的定义和分类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其定义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问题。

从最早的模仿论到现代的表现论,关于艺术的定义有了不同的看法。

同时,艺术也可以分为绘画、音乐、戏剧等不同的分类,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三、审美的主体与对象审美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涉及到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评价。

审美主体是指欣赏艺术作品的人,而审美对象则是指被欣赏的艺术作品本身。

通过对审美主体和对象的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审美经验的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

四、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的过程。

它涉及到创新、表达和技巧等方面。

而艺术批评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的过程。

通过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五、美的哲学思考美学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对艺术的探讨,它还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美的哲学思考涉及到美的本质、美与善的关系、美的价值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入思考美的含义和作用。

六、文化背景与艺术鉴赏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于艺术的发展和鉴赏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形式进行比较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对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对于多元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七、现代艺术与社会问题现代艺术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突破和创新,它涉及到了当代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的反思。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优美:即平时人们所讲的美,其实是美的表现形态之一,它是由于审美客体优美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优雅、秀丽的美;2、崇高:美的表现形态之一。

在这里它不是一般的形容词。

它是由于审美客体(崇高的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冲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雄壮、激扬的美,是主体在面对巨大客体对象压倒之势的情景下显示的对客体的突破和超越的人格精神,是精神对形式的抗争与高扬;3、悲剧:又称悲、悲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

它是由悲剧性冲突所表现出来的美。

通常以美好的毁灭、正义的失败、英雄的牺牲、生活的磨难等为其基本内容,不仅催人泪下,也具有警醒和感奋人心的巨大作用;4、喜剧:又称喜、喜剧性,美的表现形态之一。

通常是指以严肃的题旨为灵魂而以荒唐的艺术表现形式造成“悖谬”,从而引人发笑来鞭挞丑,征服丑,并显示实践主体自尊自豪、优越胜利的一种审美对象。

是由喜剧性矛盾所表现出来的美。

西方美学的三个基础1.对事物的本质追求。

(柏拉图)2.对心理知、情、意的划分。

(欧几里得几何学方式,鲍姆加登)3.各门艺术的同一性(艺技不分;艺术与技术关联;艺术脱离技术;18世纪时,区分开来。

)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1.无对本质的追问,且认为本质不可清晰言说。

(语言、事物、内心)2.对知、情、意无划分,认为心理是整体,并进行整体功能把握。

(性、心、意、志、情不同却互渗)3.各门艺术从未统一论述过,因为各门艺术不平等。

(诗文最高,书画次之,雕塑和建筑偏低,小说和戏曲最低。

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综合现象:唐、宋园林、元明清的戏曲;但此类综合从“闲情逸趣”出发,并未打破诗文的教化高位,因此并未统一。

)美作为“学”的历史(西方)一.本质——现象1.毕达哥拉斯学派:数2.柏拉图:“什么是美”(《大希匹阿斯》,《会饮篇》)从概念和定义的水平上给“美”确定一个恰当的内涵。

二 .从客体到主体鲍姆加登用德文Aesthetica使美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以美的方式去思维艺术。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美学教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技巧B.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C. 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D. 艺术家的个人生活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康德B. 黑格尔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案:B3. “审美经验”是指什么?A. 个人对艺术作品的主观感受B. 艺术作品的客观价值C. 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D. 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A4. “形式美学”主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哪个方面?A. 内容B. 形式C. 风格D. 技巧答案:B5.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创作中的基本原则?A. 真实性B. 创新性C. 功利性D. 审美性答案:C6. 艺术作品的“审美距离”指的是什么?A. 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物理距离B. 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C. 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D. 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答案:B7. “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培养艺术家B. 培养审美能力C. 培养创作技巧D. 培养艺术鉴赏家答案:B8. “艺术的再现”与“艺术的表现”有何区别?A. 再现是模仿,表现是创造B. 再现是创造,表现是模仿C. 再现是客观的,表现是主观的D. 再现是主观的,表现是客观的答案:A9. “审美情感”与“日常情感”有何不同?A. 日常情感是审美情感的基础B. 审美情感是日常情感的升华C. 日常情感是审美情感的升华D. 审美情感是日常情感的基础答案:B10. “艺术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创作B. 艺术作品的欣赏C. 艺术作品的保存D. 艺术作品的传播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的审美判断的四个特征。

答案:康德的审美判断具有四个特征:无利害性、无概念性、普遍性、主观性。

无利害性指的是审美判断不受个人利益的影响;无概念性是指审美判断不依赖于概念或定义;普遍性是指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即人们普遍认为美的事物是美的;主观性是指审美判断是主观的,每个人的审美感受都是独特的。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简化本

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简化本

一、美的本质:美,首先表现为人类生命主体对客体对象性、有益性的反映美的本质反映必须体现“三性”的统一,三性:人类生命主体性、客观对象性、两者在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人类生命主体性和客观对象性实际上是强调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问题,有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才有美的前提条件,才能谈得上审美和美感问题.但我们要分析的是美的本质问题,我们就不能停留在两体上,我们必须要研究两体中什么样的精神反映.这就是美的本质的关健问题.我们说,美的本质必须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这是对美进行本质分析的核心.美的本质、美的问题,必须是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反映.讲这个问题我们决不能脱离上面的分析,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是人类生命主体精神的特殊形式.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往下推断了.既然美是相对于人类而言,那么美与不美的精神意识,就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又由于人类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与人类生命主休生存发展有关,从而就决定人类对美与不美的反映,带有了精神功利性.我们不能否定这样的现实.换句话说,人类对美的认识是从人类生命主体出发的,一切有益于人类生命主体的反映才是美的反映,一切无益于人类生命主体的反映,都不是美的反映,甚至是丑的.美带有人的精神功利特点.美的意识就是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精神.(1)从美的产生上看我们说对美的本质认识是人类文明达到相当程度之后的事,而美感的产生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但我们分析美的本质时,我们又不能离开美感,美的意识.我们从美的产生上看,美感的产生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第一是具有审美对象——审美客体.第二是有审美主体——审美者.第三是要有一种安全感,保证生命不受侵害以及悠闲的环境.前两个问题我们已讲过了,第三点要有安全保证生命不受侵害优越的环境,是特指人类生命而言的.美及美感的产生都要与人类生命有益性有关,任何无益于人类生命主体或有害于人类生命主体的事物或环境境都违背美的本质的,如我们在动物园里欣赏老虎时,此时此刻,我们可以想到老虎的性格美、皮毛美,可当老虎跑出来,要伤害你的时候,这时在构成无益于人类主体生命的同时,美也就立即消失.此时的老虎成了凶残、丑恶的敌人.(2)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反映是美的唯一本质美的本质首先表现为人的思维本质,是人类精神的一个方面,美的本质,更表现为人类生命主体对客体对象性的关系.而这种对象性的关系,必须是一种对人类生命主体来说是精神上有益性的关系.任何对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启示和体现等,都是美的本质体现.美的本质是引起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的整体和谐与统一.2、美还表现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整体和谐和统一美的本质反映带有一种精神有益性的特征,但不等于说美是个别的,是某人的主观意识.不是说我认为对我有利的就是美.美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有益的精神,是一种人类生命主体有资本输出性精神,这就绝对排除了物质功利性,不带有物质功利的色彩.因此任何某个个别的人或团体从物的功利性出发,而不从整个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出发的行为和意识都不符合美的本质.美必须是一种引起人类生命精神有益性的反映.其次,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决不能忽略整个人类生命的整体,美要反映整个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的精神.再次,只有在整个人类生命主体精神有益性上的整体的和谐与统一才是美的本质.第一,美的本质不同于习俗,美的永恒取决于整个人类生命有益性之永恒.第二,有益性精神是从人类生命整体来衡量的.第三,美的本质有时还表现在时空上的相对矛盾,但这决不影响美的人类生命主体有益性精神整体的和谐与统美的主要理论依据:客观事物的存在只是一种状态,它形状的美丑完全是人类依据自身立场的一种看法。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正文:一、简答题1. 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美学是研究美和审美现象的学科,主要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起源、美的规律以及审美体验的特点和方法。

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美的概念、美的标准、审美情感、审美经验、艺术创造等方面。

2. 美的本质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一种感知和体验,它是指人们在感知事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和谐、完整以及引发审美情感的特质。

美的本质与事物的形式、结构、比例、颜色等因素紧密相关。

3. 请简述唯美主义和客观主义美学观点。

唯美主义认为美是主观的、个体内心的体验,美的标准因人而异,即每个人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唯美主义相信审美经验是个体内心的体验,无法通过科学或客观的方法进行界定或测量。

客观主义美学观点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与个体主观感受无关,存在于外部物体的形式、规律和结构之中。

客观主义认为美的标准是客观存在的,可以通过理性和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评价。

4. 解释“艺术反映现实”的观点。

“艺术反映现实”观点认为艺术作品应该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况和存在,通过艺术家对现实的观察和描绘,展现出社会、人性、生活等方面的真实面貌。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传达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观点。

5. 解释“艺术超越现实”的观点。

“艺术超越现实”的观点认为艺术作品不仅限于对现实的描绘和再现,艺术家应该通过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超越现实,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艺术超越现实可以以夸张、变形、象征等方式表达主观情感和观点,使观者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受。

二、论述题请从你学习的美学理论中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理论(如形式美学、感知美学、表现主义美学等),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阐述。

我选择表现主义美学进行阐述。

表现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艺术家对情感与情绪的真实表达,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表现主义强调通过情感、形式和色彩的夸张和变形来表达内心感受,使观者感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共鸣。

一个著名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是毕加索。

美学原理》(XXX)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美学原理》(XXX)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美学原理》(XXX)期末复习资料整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P62.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P23、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XXX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XXX提出的,因此又称为“XXX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5.自然美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6.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美学专题课程期末复习(精品)

美学专题课程期末复习(精品)

美学专题课程期末复习《美学概论》导论重点:1.美学研究的对象。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要立足于“人和现实的审美关系”,全面研究美的本质、美感、美的形态、艺术美、审美鉴赏和审美教育等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使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一,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等伟大命题,为探讨美的本质和审美创造的规律,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视野,奠定了美学研究的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继承了康德-席勒-黑格尔对审美主体的高扬,康德“自然向人生成”的命题和黑格尔“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命题,被马克思用“劳动实践”带入了广阔的社会历史。

第三,以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探讨具体文艺作品时,提出了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美学研究要广泛借鉴艺术学、心理学、社会学、发生学和解释学等学科的方法,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要面向人类日益丰富的审美实践,拓展美学的学科领域。

第一章美论一美的探索重点:讨论美的三种模式。

美的三种模式是:美在于自然属性,美在于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美在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这三种模式对于发现“美的本质”都有着重大的理论贡献。

二美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美学“劳动创造了美”和“自然人化”的思想,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科学地解答了“美是什么”和“美从哪里来”的问题。

人类的历史性劳动实践为美的提供了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条件,从而真正使美以及对美的欣赏成为了可能。

重点:1.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一,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

经过认识的自然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这两方面就是自然美的根源所在。

人在劳动中结成的关系也是社会美形成的根源所在。

其二,劳动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主体自身通过历史性劳动的“人化”问题。

主体自身的自然“人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的、形体的、物质的和生理器官方面的(脑、手等);另一方面是内部的、精神的和心理素质的方面。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

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美学与美育期末复习重点题目与答案(按章节排列)第一章什么是美学一、单项选择题1.著名的“美的概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柏拉图)提出的。

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费希纳)。

A.席勒B.叔本华C.费希纳D.狄尔泰3.《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朱光潜)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4.美学主要是一门(A.人文学科)A.人文学科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验科学二、判断正误1.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答:错。

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

二者密切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

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答:错。

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

三、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P2—P7)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P2—P72、什么是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

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

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

3、什么是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美学期末复习资料

美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艺术发现:是指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认识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视时所得到的独特感知。

2.艺术构思:艺术家在生活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一定创作动机的推动下,通过审美想象在心中构思出完整的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3.物化:把艺术构思阶段所得到的成果,用某种媒介或形式客观的化为可感艺术形象或艺术作品。

4.简化:艺术家略去细节,抓住主干,强调“神似”传达出形象(意念)的大致轮廓和内在精髓的构思方法。

5.突出:是艺术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当中,抓住主要的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

为其服务,使其明确、清晰、构思独特,与众不同的一种方式。

6.美感:狭义—具体的审美感受,即美感的心理结构及其运动方式,它表现为主体在欣赏美的对象时综合的心理反应。

广义---是指人类的审美意识系统,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审美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和和观念形式的总和。

7.知觉:人的一种高级感知方式,通过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整理而达到对于对象的完整性的把握。

8.移情说:是指人在聚精会神中关照一个对象时,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外界事物里去,是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使本来无情的东西也变得有情,最后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统一。

9.表演艺术;是通过人的演唱、演奏或人体动作、表情来塑造形象、传达情绪、情感,从而表现生活的艺术。

10.造型艺术:运用可感的物质材料(如纸、布、金属等)和色彩、线条、构图等表现手法,以塑造空间静态形象反映生活或表情达意的艺术。

11.综合艺术:是指包含多种艺术元素并通过这些元素的有机结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以演员创造角色形象色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12.艺术批评:艺术批评是批评家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的价值标准,对各种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所做出的判断和评价。

13.美育:即审美教育。

简单地说,美育指有意识地通过审美活动,使人的审美能力获得提高,进而提高人的综合性精神素质;深层意义上说,美育是指人通过审美活动而实现、建立自我的本质力量与存在的过程,指一个具有健康、丰富精神状态的人的生成过程14.心境:就是这种人的情绪弥漫,持续的状态和趋向,是一种微弱的平静的情绪,如闷闷不乐,心平气和等。

《美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 (共35题,总分值0分 )1. 美育的功能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2. _________和_________是构筑审美意象的两大基本材料。

(0 分)3. 移情作用的核心是_________ (0 分)4. 西方较为流行的悲剧分类方式是将所有悲剧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四类。

(0 分)5. 人物美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观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6. 悲剧的美感因素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分)7.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0 分)8. _________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数的比例与和谐”关系,_________区分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

(0 分)9.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 (0 分)10. _________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明确询问“美是什么”的问题。

(0 分)11. 自然美的形式风格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种类型。

(0 分)12. 艺术作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

(0 分)13. 新中国两次美学大讨论,第一次是由_________引起,第二次的主题是_________ (0 分)14. _________认为“艺术乃是象征着人类情感的形式之创造”,而_________则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而_________认为“艺术即经验”。

(0 分)15. 与自然美相较,社会美具有明显的_________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等社会属性。

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及核心复习资料

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及核心复习资料

美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及核心复习资料一.作者作品(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古希腊《诗学》亚里士多德2.刘勰的《文心雕龙》3.费希纳在《美学导论》4.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5.康德《判断力批判》6.英国的爱德华.布洛《心理距离》7.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8.苏东坡的《琴诗》9.费舍尔《A sthetik或美的科学》10.杜夫海纳:《美学和艺术科学主潮》11.阿诺德《文化与混乱》12.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13.萨特:《论意象》14.博克《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之哲学的研究》15.朗吉诺斯的《论崇高》16.席勒发表《审美教育书简》17.霍布斯《人类本性》18.朱光潜《悲剧心理学》19.黑格尔《美学》、维柯《新科学》20.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21.法国大文豪雨果《克伦威尔序言》22.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感性认识B.审美意识C.审美关系D.知、情、意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D)。

A.1725年B.1735年C.1740年D.1750年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C)。

A.认识关系B.伦理关系C.精神关系D.实用关系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A)。

A.主要方法B.具体方法C.次要方法D.综合方法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D)。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B.美的规律的问题C.美感问题D.美的本质问题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提诺D.黑格尔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B)。

A.自然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自然美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B)。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美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绪论一、审美现象为什么是审美意系中的现象:1.审美现象是审美主客体的有机结合2.审美现象发生的前提是对象和人发生了某种特定关系,只有人和世界发生了审美关系才会出现审美现象3.审美现象是艺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为基础二、审美关系的特点:1.通过感官建立2.审美关系是自由的3.是人的整体性和现实性发生的关系 4.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情感关系二、审美现象包含哪些要素,各要素的关系:1.要素: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即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的关系2.审美对象内涵:形式层、意蕴层、更深层次3.关系:静观、对话、存在3.各要素的特点:1.主体:感官的快乐、情感的融入、整体生命的承担三、如何认识关系在先原则:第一章一、什么叫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芽出来的有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二、审美现象经历的三阶段:1.审美意识的萌芽2.美学思想的形成 3.美学学科的诞生三、美学在什么时候诞生: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之父)《美学》一书问世为标志四、中国当代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意见:1.以美为对象 2.艺术 3.以审美心理、审美感受、审美关系为对象 4.审美关系四、美学主要研究对象、代表人物: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的审美活动五、美学学科为什么是人文学科:性质定位从,审美现象的特殊性、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出发(只能以人文学科即主体亲身在场的方式来考察和求证)第二章一、西方美学经历了几个阶段:本体论阶段、认识论阶段、语言学阶段二、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状况(横、纵;学说;人物;主张):1.横:(1)主观论美学;吕荧,高尔泰(感到就存在)(2)客观美学论;蔡仪;坚持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的(3)主客观统一论美学;朱光潜;单有主客观又不能成美,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作用,美才产生(4)实践美学;李泽厚;实践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实践、实践是美学研究的根本基础、实践是自然的人化、美与美感都是在漫长历史实践中诞生的,是社会历史的成果、非主派(蒋孔阳、刘纲纪)三、境界包含的三种意义:真实、率真、清新四、什么叫审美理想:又称美的理想,是指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2022年岭南师范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岭南师范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岭南师范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___________开始,又学习___________,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2、春秋时代的青铜器___________,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3、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___________”,其传世真迹有《___________》。

4、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紫迹,是辽宁牛河___________梁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5、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___________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___________的花鸟画。

6、“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锋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___________的评价。

7、突破“___________”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___________。

8、“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___________闻名,代表作品是《___________》。

9、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窑。

10、青铜器中的___________,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二、选择题11、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B.昭通霍氏墓C.安丘冬寿墓D.酒泉丁家闸墓12、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苑固建筑是()A.颐和园B.圆明园C.承德避暑山庄D.拙政园13、铜胎掐丝法邮的俗名是()A.唐三彩B.扣器C.景泰蓝D.宣德炉14、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是()A.张熊B.胡远C.虚谷D.吴昌硕15、开创金碧山水一派的画家是()A.李思训B.王维C.王洽D.吴道子16、被称为古代山水画中巨作的是()A.鹊华秋色图B.浮玉山居图C.富春山居图D.春山欲雨图17、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A.门阔B.墓表C.享堂D.坞壁18、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A.王时敏B.王鉴C.王翠D.王原祁19、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A.拙政图B.网师园C.怡园D.留园20、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复习资料(湛江师范学院)一、填空1、审美现象的结构:最表面的一层是形式层,形式层的后面是意蕴层,意蕴的后面是“存在”层,中国美学称为“道”,西方美学称为“存在”。

P82、审美现象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三者演变形态是:最先有审美意识的形成,其次是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最后由美学思想发展成为独立的美学学科。

P163、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问世为标志,美学独立,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

P174、Aesthetica即“感性学”,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美学”。

P185、美学学科性质的确定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审美现象的特殊性,二是审美现象反思方式的特殊性。

P226、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界一体。

P377、“美学”一名较早见于1875年德国传教士花子安的著作(《教化议》),他1873年出版的《大德国学校论略》中谈到了西方美学课程的设置。

另一种说法说“美学”一词是由从日本学者中江肇民的翻译转引进来的,有《维氏美学》,1883年出版。

P468、冯友兰把人生分为由低到高四种不同的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P809、宗白华则分境界为六种:“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艺术境界主于美。

”P8110、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精神存在特征体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的状态中。

P11611、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象征性两个方面。

P12612、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不同线条丰富的感受经验,是线条之所以能转化为审美条件构成因素的重要基础。

13、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越是忽视自身的现实存在,就越是有助于对象的存在。

这种状态,庄子称之为“坐忘”,杜夫海纳则称之为主体的“非现实化”。

P13114、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和开放性的特征。

P13215、生物本能说影响最大者首推达尔文的观点,他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察,提出动物也有美感能力的观点。

P13716、从本能角度探索审美发生问题的,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他认为,人的本能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

P13817、文化创造实质:“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

P13818、弗雷泽著有《金枝》一书,他认为原始巫术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以“相似律”为基础的“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另一种是以“接触律”为基础的“接触巫术”。

P13919、审美经验的最根本的实质是它的实践性。

审美活动在根本上都是人们人生实践的组成部分。

P27320、审美经验现象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理性认识活动的特点:不自觉性和突发性、非逻辑性、创造性等。

P28021、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P28322、黑格尔将感知称为“认识性的感觉”。

P28423、根据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关系的变化,我们可以把审美经验划分为呈现阶段、构成阶段、评价阶段。

P30324、古罗马时期的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寓教于乐”的创作原则。

P39425、德国美学家席勒于1795年发表《审美教育书简》(又《美育书简》),由27封书信组成,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概念,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出现。

P39626、席勒:分裂的任性分别受制于两种活动,一种是感性冲动或物质冲动,一种是形式冲动或理性冲动。

27、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著名主张。

他把美育称为“美感教育”,有《美育与人生》一书。

P40828、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明确提出了“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观点。

P41029、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的位置。

P9330、审美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外在表现。

P9531、审美活动是真正与人相通的活动。

P6532、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

P15133、悲剧的分类:命运悲剧、英雄悲剧、性格悲剧,也可以是日常生活悲剧。

34、审美教育的内涵:审美教育是人格教育,是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

35、巫术礼仪活动应该是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

36、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二、名词解释1、审美现象历史性——指审美现象本身以及人们对审美现象的反思都不是从来如此,永远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生存的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它们既有历史的延续性,又有不同时代和语境造成的差异性。

P122、审美关系——就是根植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情感关系。

P643、审美经验——亦称美感经验,简称美感。

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意义而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喜悦感。

P684、人生境界——主要标志着人在生存实践中的精神修养及思想觉悟程度,是人对宇宙和人生的自觉和对生命意义、幸福感的感悟水平,包括着人生实践中的审美的境界。

P765、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一种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独特精神要求。

P936、审美理想——又称美的理想,它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

就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

P937、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

审美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外在表现。

P958、价值——用以揭示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一种特殊关系的重要范畴,它从根本上表征着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本能式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属性。

P1049、审美惊异——人在一定的现实境遇中由于客体对象的直接契合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迥异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特殊心境。

P11810、审美体验——主体在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客体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咀嚼,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

P11911、澄明之境——就是光明、敞亮的境界,它与遮蔽、晦暗不明相区别,所谓走向澄明之境,亦即揭开遮蔽、去除迷误,从而走向光明之域。

P12212、崇高——人的本质力量在经过巨大的异己力量的压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终通过人生实践尤其是审美实践活动而得到全面的高扬和完整的体现。

P19513、优美——优美是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社会及自然、自由与自在、主观的合目的性与客观的合规律性的和谐统一。

P19714、气韵——气韵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洋溢着一股不可抑制的生命的活力,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而且这种生命的波动又具有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并且在文字、线条、色彩和声音等表现形式之外,给人留下很多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P23715、意境——人在审美活动中,用心灵去观照外界对象包括艺术对象,在把握和领会对象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在自己的思想意识领域里超越外在的形象,从而创造出新的意蕴和境界。

佛家的境界不是指客观物象和环境,是指人的主观对客观的感受、体会、认识。

P24716、比德——人们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习惯于把自然物的某些特征人格化,使之比附于人类的某种道德情操。

17、完形——乃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指人的知觉总是倾向于把对象的形式当作整体来把握。

一方面指人的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元素的相加,而是以整体的方式来把握对象的;另一方面则是指知觉活动总是倾向于通过修正和改造感觉材料来把握对象的完整形式。

P28518、“移情说”——代表人物是立普斯,即审美情感并非审美客体所固有的,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与之融为一体,使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

P28919、“同构说”——由格式塔心理学美学指出,即自然事物和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情感特征,是因为外在世界与人的心理世界有同构对应关系。

代表人物是阿恩海姆。

P29020、审美态度——指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观照、欣赏的态度。

P30321、坐忘——是庄子提出的重要的美学观点,指审美主体由身到心,到气、到虚无感知事物的过程,审美主体最后进入虚静心灵、物我两忘的境界。

P40322、审美教育——简称美育。

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丰富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

P42023、寓教于乐——由古罗马贺拉斯提出,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三、简答题1、审美关系的特点:P5(1)审美关系是通过主体的感觉器官来和现实建立关系,而把握的对象也具有感性的形象性和直觉性。

(2)审美关系是自由的。

包括外在自由和心灵自由。

(3)审美关系是人作为一个整体和现实发生关系,具有超功利性。

Eg:食物的色香味形,食物具有审美性。

(4)审美关系还特别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情感关系。

Eg:对夕阳的吟诵,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朱自清: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2、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P10(1)静观关系。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始终以一种无所为而为的超功利态度来对待对象,通过对于对象形象的观照、感悟而获得一种精神的满足。

而审美对象的形式是超功利的,对这种超功利的形式只可静观。

(2)对话关系。

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能够从对象上直观到自身,领悟到与自身存在息息相关的意义和意蕴,从而产生共鸣,形成交流、对话的局面。

如:柳——送别。

(3)存在关系。

审美主体从对象身上发现了自身的存在意义,从而忘我地投入到“存在”或者“道”境之中。

3、审美现象历史性的理解有何意义?P15(1)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审美现象。

审美现象是历史性的,是由人类生存的历史性、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所决定的。

(2)理解审美现象的历史性,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美学的发展演变。

(3)让我们探索美学问题时,把眼界扩大、放远,从人类生存的历史性、人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的广大领域着眼,从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着眼,来审美和理解审美现象和人们对审美现象的反思。

4、什么是美学?(美学的性质)P25美学是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是将以艺术活动为典范的现实审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是一门以人类生存实践为出发点,通过集中审视社会性的审美关系和历史性的审美活动,对审美主客体、审美形态、审美经验、艺术存在和审美及审美教育等进行思考、解释和论述的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