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底板防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底板防水
摘要:随着建筑中地下室的增多,地下室的防水成了不容小觑的问题,文章就针对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底板的防水设计展开探讨,分析渗水原因,提出防水措施。
关键词:抗渗系数;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地下室防水是建筑产品的一项重要使用功能,不仅关系到人们居住和使用的环境、卫生条件,而且还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在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时,必须严格挑选防水材料,控制防水混凝土、防水卷材的施工,重点处理特殊部位的防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给用户带来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延长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1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底板的防水设计
1.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在地下室整体混凝土结构中,防水混凝土是一道重要的防线,也是做好地下防水工程的基础。实践证明,只要在施工中能做到严格的质量管理,地下混凝土主体结构自防水完全可以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笔者于1994 年主持完成建设的铁道部南京康复院游泳池工程项目,采用了单一混凝土结构自防水设计。在施工过程中,①现场自拌混凝土,砂石经水洗处理,有效控制了水灰比;②严格控
制计量、搅拌、浇捣程序,并做好混凝土养护;③混凝土拆模后进行了满蓄水试验,蓄水一周后检查结构表面无渗水,无湿渍,水位正常,达到了ⅰ级防水等级。游泳池自当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至今完好无渗漏。
表1 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不同厚度的抗渗系数
1.2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与抗渗系数
1.2.1 抗渗系数计算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与阻抗地下水的渗透能力成正比。混凝土厚度的增加,延长了混凝土内部的透水通道,加大了混凝土的阻水截面,衰减了地下水水头压力。通常混凝土结构的散湿量为0.012~0.024l/(m2d)。当渗透量小于蒸发量时,结构表面不会留有湿渍,达到了防水的标准。《防水规范》第4.1.12条规定:“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 mm”。以此为基准厚度,根据公式(1),可计算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厚度抗渗系数k,不同厚度混凝土相对应的抗渗系数值见表1。k = 防水混凝土结构设计厚度/防水规范规定的厚度 (1)公式(1)表明:随着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的增加,k 值增加,防水混凝土的抗渗能力提高。
1.2.2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厚度选择住宅类地下室防水混凝土外墙板和顶板通常设计厚度为250~300mm,按照《防水规范》要求,都应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而地下室防水混凝土
底板的实际厚度取决于建筑物自重与荷载的大小,由结构计算设计确定。在笔者曾参与的上海地区多个住宅项目中,不同类型住宅的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厚度有很大的差异,如低层(地上3 层别墅)地下室一层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设计厚度为300 mm;多层(地上6 层)地下室一层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设计厚度为350 mm;小区会所(地上2 层)地下一层设备间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设计厚度500 ㎜;小高层(地上12 层)地下室一层汽车库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设计厚度为750 mm;高层(地上28 层)地下室一层汽车库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设计厚度为1000 mm。在工程实践中,对于不同厚度的混凝土结构底板防水层应进行不同设计和施工。对于k<2 的混凝土结构底板,只需按常规在迎水面设计一道防水涂料即可;对于k≥2 的混凝土结构底板,则设计为单一的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下水和土质应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混凝土不需要设计混凝土防腐蚀保护层),采用抗渗防水混凝土,不再设置附加防水层。
2地下室漏水的原因分析
造成本工程渗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实践研究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设计原因
(1)某工程地下室水池四周墙体和车库入口处未设置柔性防水层,只考虑了抗渗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一道防线,属防水设防不足,
留下渗漏隐患。(2)地下室顶面外漏部位顶板防水层与外墙防水层材料设置不一致,致使交接处卷材不能有效粘结在一起,而发生渗漏现象。(3)设计的穿墙管道密封材料适应变形能力差,嵌填不密实,密封材料填和金属管道收缩不一致,出现裂缝而造成渗漏。
2.2 防水层局部失效的原因
从发现的地下室漏水局部看,水均由地下室结构的混凝土薄弱部分漏渗出来,它说明二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下室结构的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二是由卷材防水材料构成的整体柔性防水层也已局部破坏。
2.2.1 结构混凝土刚性自防水局部失效的原因
(1)结构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造成渗水通道。根据缺陷的状态产生的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混凝土结构振捣不严密、养护不良造成早期失水严重、施工时配合比不准、砂石含泥量大等,都易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产生渗漏通道。②模板表面清理不干净,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造成地下室渗漏。③混凝土中的预埋件没有严格实施防止渗漏措施,引起埋件与混凝土之间的裂缝。④施工时未能有效的消除水泥水化,造成混凝土裂缝。
(2)沉降不均引起的底板的开裂或沉降不均产生的墙体受力改变产生的开裂,这些开裂形成的穿水通道。(3)地下水的浮力作用下产生的结构变形,使底板会产生微小的径向裂缝。(4)地下水降水深度不足,结构混凝土成型的初期地下水过早地浸入结构混凝土造成
局部结构自防水的失效。
2.2.2 柔性防水层局部失效和破坏的原因
(1)使用防水层材料指标达不到要求,施工厚度不足;工艺不当;两种不同防水材料相接使用不当相互影响各自的防水效果等。(2)施工时部分筏板防水层未折向立墙,垫层防水层与立墙防水层在阴角处完全断开,卷材无搭接、不密封,导致渗漏。(3)柔性防水层的薄弱环节在地下水作用下切裂,形成整体柔性防水层的破坏,水穿透防水层。(4)下沉不均结构较大的开裂带动了柔性防水层的破坏,在水压力作用下,小局部防水层被击穿。(5)柔性防水层外部的砖砌保护层,在地下室出现较大的下沉时或回填土时,使防水层产生局部破坏。
2.3 细部建筑构造外柔性防水层的损坏或变形引起的漏水原因
(1)施工缝处理不当引起的渗漏水。(2)后浇带施工缝和沉降缝的施工构造不当引起的漏水。(3)室外墙管道施工不符合要求引起的漏水。(4)变形缝止水带定位固定方法不当,位置不准。(5)墙体模板的穿墙螺栓孔或其他孔眼未及时封堵或封堵不严。(6)细部构造防水不符合规范的规定,亦可造成渗漏源。
3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措施
3.1 防水混凝土搅拌及施工质量控制
原材料沙、石、水泥、外加剂、掺合物等严格按规范要求取样复验、多次试配,各项性能满足技术质量要求后方可用于砼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