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7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 (共59张PPT)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第7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 (共59张PPT)
的特征。+分析 (2)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来源、动力、标准、归宿。+分析 (3)认识的反作用。+分析 (4)真理的特点。+分析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分析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部分
(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
(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追求真理)
1、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3、真理的特点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一)实践的特征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内容表述: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 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 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 2.表现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 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
3.方法论要求 (1)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 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 特别提醒 ] 系之间不矛盾。
(四)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1.内容表述: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 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 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 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复习课件精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复习课件精品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干原理、 •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 源、动力、标准和目的) 。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 的观点,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 •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 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用 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 3.真理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 平等的原则,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 4.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 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 历史的统一)。这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结伴而行的, 错误总是难免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错误。 • 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 个过程。要求我们与时促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 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方法论: A、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 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结合 起来。 (3)反对: 不尊重客观规律,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唯心主义; 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否认主观能动性----形而上学
【拓展】
三、
1、含义:
规律、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 不是主观添加的(如乌鸦报丧) 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 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 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客观的) B、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C、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专题复习(共27张PPT)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专题复习(共27张PPT)

答:(1)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本次罕见 的灾害是自然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天灾不由人”有其合理性。 但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如果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 (2)规律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 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因此“抗灾不 由天”也是正确的。 (3)总之,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中的标志性词语: 根据…情况,针对…特点,根据……形势,从……实际出发, 立足于……基础,提出……计划、方案、战略;从…中得到经 验指导实践;从……中总结教训。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
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
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六、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 永恒的和绝对的。 •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和相对的。 • 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的统一。 【错误倾向】
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 ⑴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⑵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 ⑶普遍性: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 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 客观规律办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 世界,造福于人类。 3、〖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或认为规律可以创造和消灭的唯 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唯心 主义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要哲理及主观题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4)

政治:《生活与哲学》主要哲理及主观题复习课件(新人教必修4)

(4)①12个“一号文件”正确把握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 期的具体特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出矛盾有特殊性, 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②12个“一号文件”都抓住了当年三农方面的重点问题, 体现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抓住了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分) ③12个“一号文件”都能正视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 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 正视矛盾而不回避和掩盖矛盾。(2分) ④12个“一号文件”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都顺应 和指导了农村改革发展,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 的记忆。体现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分)




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观点?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1)抗震救灾要重点做好的第一项工作是救人体现了 坚持重点论,抓主要矛盾;各部门协调配合,迅速展开 救援工作,体现了坚持两点论,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2)抗震救灾工作需要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加 强协调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3)各部门加强协调,科学调度,有序推进体现了要 坚持系统优化的观点。 (4)灾后“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体 现了事物的发展是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ຫໍສະໝຸດ 5、中央加强农村建设的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 关键举措,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确保广大农民分享改革发展的 成果。 增加农 业补贴 增加农 业农村 投入
中央财政拟安排补贴资金1335亿元,比上年增加60.4 亿元。进一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重要农 产品临时收储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 930亿元,坚持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 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 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

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

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问)
•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 体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 〖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坚 持真理时,要做到,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丰 富和发展真理。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 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 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复习 课件: 生活与 哲学辩 证唯物 主义认 识论重 要原理 及主观 题应用 (共19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复习 课件: 生活与 哲学辩 证唯物 主义认 识论重 要原理 及主观 题应用 (共19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复习 课件: 生活与 哲学辩 证唯物 主义认 识论重 要原理 及主观 题应用 (共19 张PPT) 优秀课件PPT公开课优质课PPT课件20 20年 高考政 治复习 课件: 生活与 哲学辩 证唯物 主义认 识论重 要原理 及主观 题应用 (共19 张PPT)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①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
②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 ③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 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 哲学思想(共13张PPT)

2020年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  哲学思想(共13张PPT)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的研 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解放思想: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 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方向保证: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 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③精神力量: 真正的哲学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哲学的三大功能 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的含义: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的含义: 是指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的内涵: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

界观,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
特点
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 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
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
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 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自 发的、朴素的、零散的, 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 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
联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与世界 系 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 (共32张PPT)

地位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依据
原理运用: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 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 2.运用群众观的有关知识,分析 (1)原理+方法论 (2)物质财富+分析 (3)精神财富+分析 (4)社会变革+分析 (5)总结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运用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分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析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分析 (5)改革是.....强大动力。+分析 (6)群众观 +分析 2.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 3.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 4.运用认识社会的知识,分析.... 同上
3.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 析.....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决定...。+分析 (2)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 识..。+分析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分析
(二) 社会基本矛盾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推动生产力 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判断: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分配制度改革、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 程是曲折的。 (2)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 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 级斗争实现的;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 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3)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改革 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 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重要考点知识归纳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重要考点知识归纳ppt课件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 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一)唯物论:(关键词:物质、意识、规律)
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系统优化的方法: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要 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 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 事物。
(关键词:发展)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 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 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关键词:社会、价值)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历史唯物主义(第11-12课)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建立新的联系。 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
(关键词:社会、价值)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与主动创造性。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 条件为转移。
2.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共17张PPT)

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共17张PPT)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知识阐述为什么要从粗放扶贫 转变为精准扶贫?
4、①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做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一。粗放扶贫对贫困的状况不明,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不强、指向性不准,未真正 做到从贫困的实际情况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贫困状况和扶贫的任务、难度在变化,粗放扶贫存在不足,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思路, 调整创新扶贫政策措施。③把发挥主动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 的革命精神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精准扶贫由于精确把握贫困的实际 情况,遵循经济规律办事,能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
5、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美丽中国”是立足于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一客观实际所作出的正确决策。(4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美丽中 国”,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4分)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 律为前提,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尊重自 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实现人富山水绿。(4分)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行动体现的哲学道 理。(12分) 【答案】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要求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顺应、 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体现了正确处理人类同自然界 的关系。(3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制定 的目标是针对气候变暖这一客观实际作出的反映。(3分)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要求树立正确的意识。我国政府应对 气候变亻化行动制定的目标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可持续 发展,是正确的决策。(3分)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 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正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造福人类 的具体体现。(3分)

最新高考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ppt优质课件

最新高考政治复习: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重要原理及主观题应用ppt优质课件

10、“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 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 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 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 我国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 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 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 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 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 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重视实践的观点,用正确的认识来 指导实践活动。(可套用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问)
•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 体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答题模板
模板16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 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多结合人们改造自 然、社会改革和科学实验的重大成果等进行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 (2)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对×××××X的正确态度 (3)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XX×××的探索过程 常用答题语言: 答题要素: 实践的特征+实践决定认识十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 碍作用。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特色专题生活与哲学课件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特色专题生活与哲学课件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识别的关键词] 人民╱人民群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与群众相结合╱农民,老百姓╱群众利益╱弱势群体╱民 生╱以人为本╱人权
(二)人生观与价值观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 的贡献 [识别的关键词] 说明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些先进人物的价值体 现在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识别的关键词] 具有不同(特点)╱存在着差别或差异╱区别对待╱用不同的 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不 同条件下或在不同情况下或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 策略或政策╱想问题、办事情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发展特 色农业或特色经济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事情要有针对性 ╱发挥……独特优势╱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针对……╱量身定 做╱独特╱根据当地当时实际╱符合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识别的关键词]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不入虎穴,焉得 虎子╱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比十所大学 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干兴邦
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 追寻真理
[识别的关键词] 第一次提出某种正确的观点或认识╱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经 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同时每一次认识都在向前发展、推进╱山 外有山,学无止境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识别的关键词]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 条件下/真理往前迈一小步就有可能是谬误
3.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识别的关键词] 在处理人与规律关系时,特别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人 的某些行为违背规律、破坏了规律(或自然规律),受到规律的惩 罚╱办事情要讲究科学态度╱讲科学╱办事情要实事求是╱超 载,过度,急功近利,滥……致使……╱符合、遵循……取得成 功╱面对……决定、预测╱拼搏、艰苦奋斗、反复试验、百折不 挠╱发扬……的精神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体系梳理及主观题答题指导(共23张PPT)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哲学体系梳理及主观题答题指导(共23张PPT)
补充哲理
1.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2.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3.认识具有反复性:(主体角度)认识受到人们实践水平的限制, 也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客体角度)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 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才能完成。--6分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6分 (1)依据:物质决定意识 (2)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 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设问一:唯物论 (2018常州一模)
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实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实 现了小康。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 文化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 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跃,社会生 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 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哲学体系梳理及 主观题答题指导
《生活与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的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生活与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的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 与追求真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归纳(唯物论) 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归纳(唯物论) PPT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认识和改造自然 与社会的过程中,要做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首先必须 承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 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出发,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认识和 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3、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5、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的原理
【原理内容】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 人们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 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 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 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原理归纳(唯物论)
一、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 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 史,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 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 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方法论】要求我们: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 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
【注意事项】(1)此原理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质决定意识,要 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意识。(2)判断一则材料是符合还是违背物质和意识辩 证关系原理时,要注意三点:A看有没有客观背景;B看有没有主观内 容,如:理论、方法、观点、路线、方针、政策、方案…… C看B是 否符合A,或B是否从A中得来,或B对A起了作用。如果B是从A中得来, 则说明物质决定意识;如果B与A相符,说明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如果 B对A起了作用,则说明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3)把握例词:物 质决定意识 → 一切从实际出发,常见判断例词:根 修订法律 、调整政 策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要求重视意识的作 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常见例词:学习、运用科学理论、制定合理计 划、提出目标、在XX指导下、借鉴经验。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课件(共18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生活与哲学综合复习课件(共18张PPT)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全书基本框架
唯物论 4、5课
马 克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第6课

主辩证法 7-10课义哲 学历史唯物主义 11、12课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
《生活与哲学》主干原理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辩证)唯物论 (物质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辩证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关系
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认识论 (实践观)
实践的特征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关系) 真理的客观性、具体的和有条件的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励自己努力前行。不少朋友会写一些励志的话语贴在办公桌上,那么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有哪些?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经典有气质内涵的句子,看看正能量的句子经典语句,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满生机,向着美好的 未来前行!一、励志的句子致自己简短1、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2、穷则思变,既要变,又要实干。3、欲望如海水,越喝越渴。4、不去追逐,永远不会拥有。不往前走,永远原地停留。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 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7、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8、现实很近又很冷,梦想很远却很温暖。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10、东西,让你羡慕,却 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11、人生应该树立目标,否则你的精力会白白浪费。12、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13、最后的措手不及是因为当初游刃有余的自14、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 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15、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7、过去是经历,现在是尝试,未来 是期待。经历过,尝试着,就有期待。18、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19、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20、当你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不要忘记别人还在奔跑。二、经典有气质内 涵的句子1、不要问自己收获了多少果实,而是要问自己今天播种了多少种子。2、别为小小的委屈难过,人生在世,注定要受许多委屈。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的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3、如果你热爱一件事, 那么你整天都能埋头于这件事而不觉得无聊,这样你才能在这个领域内出类拔萃。如果你全力以赴地去做你真心热爱的事情,那没有人会是你的对手。4、把圈子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成绩往上提,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都会有。5、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总会变得越来越宽容,所以很多事情到最后并不是真的解决了,而是算了吧。6、人和人真是说不清的劫数,你为了一个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人又为了别人,神魂颠倒 食不知味。7、突然发现有些感情,有些事,不是几句煽情的文字就能决定的,终究抵不过内心的波涛汹涌以及现实的无奈。8、过去的人,有他们出现的意义,但不要太念念不忘。过去的人有过去的好,但最好的,都是你 身边的那个。9、不是谁辜负了誓言,而是被时间扯淡了思念。0、总有一天,你会在我的世界里下落不明,我会在你的世界里杳无音信1、在前进的路上,别急着一口气狂奔到底。静得下心,才能守住目标,沉得住气,才 能持续发力。以笃志力行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努力,踏踏实实的你,终将变得很了不起。2、不再向往单纯,而是让心底的单纯唤醒梦魇迷住的躁动与孤寂,于是慢慢的,开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珍惜,懂得了生命中那些 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种单纯的幸福幸福。3、我们总是喜欢拿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4、因为平时你们没有利益 冲突,自然相安无事。但有些人就是一旦触及利益,就绝不会忍耐你。所以啊,看一个人爱不爱你,重点是看有矛盾时,他会不会忍你。忍你的是好心,吼你的要当心。5、心,是静的才好,能静下来的,才是心情。不然, 烦躁中怎么能让自己染上心思。心思,是美的那种,女子的心思就是在安静的时间里,想一些事,看一本书,想一个人,那种心情只能在静的环境里生存。6、如果自己都在偷懒,命运又怎么会认可你。别再虚度光阴,叫醒 那个沉睡的自己。记住,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7、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原理及运用 (共25张PPT)

高三政治复习课件(生活与哲学):辩证唯物论原理及运用 (共25张PPT)

3.原理运用: (1)运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原 理 ,分析。。。。 ①规律+方法论+分析 ②人的主观+分析 ③结合1 +分析 (2)考多个 ①规律+方法论+分析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要求 我们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 起来。
3.[2014· 山东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 尊重规律 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 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 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 发挥主观能动性 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 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 尊规+发主 气派的文化精品。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 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 观能动性的关系的。
(4)调节和控制作用:调节、控制、生理、心 理、高昂的精神、萎靡的精神等。 3.原理运用: (1)运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 (2)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 ①决定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 ② 意识的特点。+分析 ③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分析 ④调节和控制作用。+分析
(3)考多个选择1个或多个 ①决定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分析 ② 意识的特点。+分析 ③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分析 ④调节和控制作用。+分析
(一)原理名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表述: (1)物质决定意识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 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 观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原理判断: (1)决定作用:实际、现状、状况、形势、国 情、实事求是、根据当前问题等。 规律和矛盾的特殊性。 (2)特点:4性、准确、精确、认识、预见、现 象和本质等。多与航天科技和医学成就有关。 (3)反作用:促进了、阻碍了、指导作用、积 极作用、消极作用、有利于、影响等。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30张PPT)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共30张PPT)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树立全局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
理想效果;
24
(2)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 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 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事物之间的联系
蝙蝠体内的免疫系统与 病毒之间存在联系。
人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存在联系
二、联系的特点 二 联系的普遍性、客性、多样性
事物内部
联 系 的 事物之间 普 遍 性
第七课 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唯物论
(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五课)
(世界是什么)
物质、规律、意识
马 克 思
辩证 唯物 主义
认识论
(第二单元:第六课)
(如何认识改造世界) 实践、认识、真理

辩证法
(第三单元:第七、八、九、十课)
义 哲 学
(认识改造世界 的思想方法)
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创新)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2)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3)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的科学家们在2月1 1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 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个世纪前就预言的时空涟漪。1916年6月爱因斯坦创立 广义相对论时预测,时空会产生涟漪并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从物体向外扩张。很 多科学家怀疑这种波是否真实存在。 1969年6月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 夫〃韦伯宣布发现在引力波撞击探测装臵时发出了“声响”。但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 再现过,最终所有人都不认同这种结论。1974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教 授约瑟夫〃泰勒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首次发现了脉冲双星PSR B1913+16, 以爱因斯坦预测的速度螺旋式向内靠拢。此次发现被认为是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观测证 据,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类对引力波的探测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12 分) 9、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探测引力波的实践水 平是不同的。(3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物理学界对引力波的认识由于受到各种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是会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③认识具有无限性。 随着引力波探测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探测设备的更新,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不断 深化发展。(3分)④人类的认识是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中不断 发展的。人们对引力波探测和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变化过程。
答题模板
模板16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 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多结合人们改造自 然、社会改革和科学实验的重大成果等进行考查
常见设问方式: (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 (2)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对×××××X的正确态度 (3)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XX×××的探索过程 常用答题语言: 答题要素: 实践的特征+实践决定认识十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2)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 碍作用。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认识往往要 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 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 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人的认识是 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 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8、21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从“K时 代”到“G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中国 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主张”:“倡导建设和平、安 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推动互联网迈向全球共 治时代,中国不仅在说,更在努力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互联网建设“中国主张”的发展演变过程 所蕴涵的哲学道理。(10分)
结合材料,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党是如何正确处理理论创新与解决实践课题之间 的关系的?
10、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 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②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目前中国 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 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坚持了在 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材料一: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
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首次提出 “绿色化”。绿色化,在经济领域,它是一种生产方式——“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有着“经济绿色化” 的内涵,而且希望带动“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材料二:
11、近年来,某省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截至2015年底,该省已完成18家国有文艺院团和20家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完成 全省图书出版发行、省级和地市级电影公司和电影院的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 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请运用“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原理评析该观点。
③为救人而输血,并探寻失败原因,直至发现确定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
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二、考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7、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是新形势下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 的重大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 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 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保持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意义。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 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 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重视实践的观点,用正确的认识来 指导实践活动。(可套用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问)
•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 体的 。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①第一次输羊血成功,从而发现输血可以救治病人,说明实践是认识的 来源。
②从输羊血到输人血直到终于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 ③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及一次输血医疗 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 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
1、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 握】
.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 及其结果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 性
2、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 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 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 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 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 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10、“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 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 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 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解决 我国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 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11、①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 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文化体制改革要针 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 化单位的转企改制。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要防止真理 在某种条件下转化成谬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既要促进文化 产业的快速发展,又要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而不是全盘搞 文化产业化。
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
(1)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的实 践活动。(4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各阶段取得的成果来 自于科学实验的实践,并不断地在科学实验的实践中深化认识。(4分)认识 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载人航天工程三个阶段的实践反映了人类不断探索 宇宙空间,认识科学真理的发展历程。(4分)
8、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国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 情况,提出中国主张并推动互联网共建理论发展。(4分)②真 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构建网络空间 命运体的认识不断深化,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分)③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国关于互联网共建的理论随着实践 深入,不断向前发展。(3分)
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 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 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 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和归宿。
(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 (5)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 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012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载人飞船阶段,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掌握了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关键技术;空间实验室阶段,2011年 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突破了 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建成中国空间站,预计2020年之前完成,要解决 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材料二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仅影响到个人 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到一国的综合国力。目前,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 3.27%,相当于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迫在眉睫。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人类求索真理的哲学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1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