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蜀中学高2018级高一(上)月考物理试题及其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 . 只有体积和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 . 伽利略开创了运用实验研究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D . 对于运动一段时间后的物体,其路程总是大于或者等于其位移的大小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1m/s ,车尾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7m/s ,则车身中部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 )A . 3.5 m/sB . 4.0m/sC . 5m/sD . 5.5m/s3.一定质量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 与运动时间t 关系如右图所示,取g=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的最大速度为15m/sB .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2m/sC . 小球在4~5秒内小球走过的路程为2.5mD . 小球将在t=6s 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碰撞 4.某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s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 3/2s B . 2/3s C . 5/2s D . 2/5s 5.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设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车厢间间隙可以不计)( ) A .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 B .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 C .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 D . 在相等的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 6.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 A . 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B . 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C . 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 D .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 7.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 AB =15cm ,x CD =20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的加速度为5m/s 2B . 拍摄时B 球的速度为1.75m/sC . 拍摄时x BC =20cmD . A 球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5颗 8.射击运动员以接近竖直向上的方向从地面朝天开枪,子弹射出枪口速度为20m/s ,每隔一秒发射一颗子弹。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都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

今年10月7日,号称“天下第一潮”的钱塘江大潮如约而至,冲天而起的回头潮浪高接近20m,由此可估算出回头潮前来的速度大小约为(g取l0m/s2)A.5m/s B.20m/s C.30m/s D.50m/s15.“加油向未来”节目,做了一个大型科学实验,选了8名力气几乎相同的小朋友,水平拉动一辆130t重、处于悬浮状态下的磁悬浮列车,列车在30s时间内前进了四、五米远;然后,让4名小朋友在30s时间内用力拉整列磁悬浮列车,列车会怎样呢?A.移动2m以上 B.移动l~2m C.移动距离不超过lm D.静止不动16.有一个质量较小的黑洞与另一个质量较大的天体构成双星,相互缠绕,其间距始终不变,且质量较小的黑洞不断从质量较大的天体中吸取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绕转的周期变小 B.它们之间的引力变小C.它们之间的引力变大D.它们绕转的周期不变17.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上分别固定着+Q、+Q、-Q三个点电荷,如图所示,关于其三边中点、b、c的场强大小E、E b、E c及电势高低、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E=E b=E c,=b=cB.E=E b>E c,=b<cC.E>E b>E c,<b<cD.E=E c>E b,<b=c18.如图所示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其中E0=2×106V/m。

当t=0时,在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个电荷量为+5×10-7C的带电粒子,设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将以某一中心点做往复运动B.t=ls~2s内,电场力所做的功为零,电场力的冲量为零C.t=4s~18s内,带电粒子动量变化量的大小为16kg m/sD.带电粒子在t=ls~4s内的初、末位置间的电势差为零19.张鹏同学在家帮妈妈洗完衣服后,挂在如图所示的晾衣架上晾晒,A、B为竖直墙壁上等高的两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

1.1巴蜀2018-2019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1.1巴蜀2018-2019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考生姓名:年级:总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7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B.C. D.2.小张早上8:00开车从九龙坡出发去北碚缙云山去度假,行驶92km后在9:50到达缙云山某宾馆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C. 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3.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相遇两次B. t1~t2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D.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4.如图所示,是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0到t1时间内与t1到t2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同B. 0到t1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比t1到t2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小C. 0到t1和t1到t2两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 0到t1和t1到t2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赋诗一首:“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诗中“飞花”是以“两岸”作参考系而言的B. 诗中“满天云不动”是以“两岸”作参考系而言的C. “百里榆堤半日风”描述的物理过程中,船可以看做质点D. 诗中的描述体现了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6.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Δt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的速度为B. 超声波的速度为C.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D.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若从0时刻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0-0.1v2) m,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C.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 m/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 m8.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A. 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 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C.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D.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9.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木块并排地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一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一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是()A. B.C. D.10.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光滑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依次经过A、B、C、D四点,已知经过AB、BC和CD三段所用时间分别为t、2t和3t,通过AB段和BC段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有B. 小球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C.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D. CD段位移大小为11.物体由A到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2、v2的关系为()A. 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v1>v2B. 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v1<v2C. 当物体做匀速运动时,v1=v2D. 当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v1>v212.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6 m,乙车在前,甲车在后,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当t=4 s时两车相遇B. 当t=4 s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C. 两车有两次相遇D. 两车有三次相遇二、计算题(本题共5小题,共8+12+12+14+16=62分。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重庆巴蜀中学2018年高一(上册)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C. D.【答案】B【解析】设匀加速的加速度a,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1、v2和v3;据运动学公式可知:v22-v12=2ax1,v32-v22=2ax2,且v2-v1=v3-v2=△v,联立以上三式解得:a=,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小张早上8:00开车从九龙坡出发去北碚缙云山去度假,行驶92km后在9:50到达缙云山某宾馆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C. 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答案】B【解析】A、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汽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可以将车视为质点,故A错误;B、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说明两辆车相对静止,故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故B正确;C、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时间标量,故C错误;D、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率,但不可以求解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A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D坐标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B相遇两次B. t1~t2时间段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1~t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D. A在B前面且离B最远时,B的位移为【答案】D【解析】【详解】图象的交点表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可知,A、B分别在t1和t2两个时刻相遇,故A正确;t1~t2时间段内,两质点通过的位移相等,则B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故B正确。

【名校解析】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含解析)

【名校解析】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精校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 . 只有体积和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 . 伽利略开创了运用实验研究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D . 对于运动一段时间后的物体,其路程总是大于或者等于其位移的大小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1m/s ,车尾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7m/s ,则车身中部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 )A . 3.5 m/sB . 4.0m/sC . 5m/sD . 5.5m/s3.一定质量的小球自t=0时刻从水平地面上方某处自由下落,小球与地面碰后反向弹回,不计空气阻力,也不计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小球距地面的高度h 与运动时间t 关系如右图所示,取g=10m/s 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的最大速度为15m/sB . 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的最大速度为12m/sC . 小球在4~5秒内小球走过的路程为2.5mD . 小球将在t=6s 时与地面发生第四次碰撞度大小为( )A . 3/2sB . 2/3sC . 5/2sD . 2/5s5.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设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车厢间间隙可以不计)( )A .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B .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C .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是1:3:5:…D . 在相等的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6.甲乙丙三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丙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又相同,则( )A . 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 . 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 . 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 .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个路标7.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x AB =15cm ,x CD =20c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的加速度为5m/s 2B . 拍摄时B 球的速度为1.75m/sC . 拍摄时x BC =20cmD . A 球上方滚动的小球还有5颗8.射击运动员以接近竖直向上的方向从地面朝天开枪,子弹射出枪口速度为20m/s ,每隔一秒发射一颗子弹。

【全国百强校】重庆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重庆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重庆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v 时发生位移x 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v 时发生位移x 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21211()v x x ⎛⎫∆+ ⎪⎝⎭B .212()2v x x ∆- C .21211()v x x ⎛⎫∆- ⎪⎝⎭ D .221()v x x ∆- 2.小张早上8:00开车从九龙坡出发去北碚缙云山去度假,行驶92km 后在9:50到达缙云山某宾馆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研究汽车经过收费站的时间时可以将车视为质点B .车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坐在小张车上的小朋友却感觉旁边的车没动,它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C .这里的8:00和9:50指的是时刻,之间的间隔是时间,但因为时间不可以倒流,所以时间是矢量D .根据题中数据可以求出小张开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3.如图所示为A 、B 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A 质点的图像为直线,B 质点的图象为过原点的抛物线,两图象交点C 、D 坐标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B 相遇两次B .t 1~t 2时间段内B 质点的平均速度与A 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C .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一定在t 1~t 2时间段内的中间时刻D .A 在B 前面且离B 最远时,B 的位移为122x x +4.如图所示,是一质点沿一条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到t 1时间内与t 1到t 2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不同B .0到t 1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比t 1到t 2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小C .0到t 1和t 1到t 2两段时间内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 .0到t 1和t 1到t 2两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同,方向相同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赋诗一首:“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诗中 “飞花”是以“两岸”作参考系而言的B .诗中 “满天云不动”是以“两岸”作参考系而言的C .“百里榆堤半日风”描述的物理过程中,船可以看做质点D .诗中的描述体现了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6.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t =0时刻起运动过程的位移x (m)与速度v (m/s)的关系式为2100.1x v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上述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10m/s 2B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sC .t =0时刻的初速度为10m/sD .刹车过程的位移为5m7.如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所受的阻力恒定(a 恒定),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分别为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C .t 1:t 2:t 3D .t 1:t 2:t 3-1):1二、多选题8.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 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 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 接收,从小盒子B 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t 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1.1巴蜀2017-2018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图片)

1.1巴蜀2017-2018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答案图片)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次月考高2020届(一上)物理试卷姓名:班级: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道3分,共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A.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B.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C.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D.在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2.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速率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A.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B.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C.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D.三个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这个观点后来被伽利略推翻B.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C.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其核心是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4.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当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D.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5.汽车以8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5s内汽车的位移为()A.16mB.15mC.14mD.20m6.自由下落的物体第101秒内通过的位移比第100秒内通过的位移多多少?(物体并未落地,g取10m/s2)( )A.10mB.100mC.101mD.99m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固定两块木板AB 、BC ,紧挨在一起,木板AB 的长度是BC 的三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 0从A 端射入木板,到达 C 端速度恰好为零,用的时间为t ,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到B 点的速度为04v B.子弹到B 点的速度为02v C.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为34t D.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为4t8.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 为测速仪,A 为汽车,两者相距169m ,某时刻B 发出超声波,同时A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 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 、B 相距173m ,已知声速为340m/s ,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4m/s 2B.6m/s 2C.8m/s 2D.10m/s 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道3分,共计24分,每道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选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不得分)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6m/s 2,那么任意1s 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6m/s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6倍C.物体的位移一定为6mD.物体的位移一定比前1s 内的位移大6m10.A 、B 两质点运动的x -t 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质点做直线运动,B 质点做曲线运动B.A 、B 两质点在4s 末相遇C.B 质点最初4s 做减速运动,后4s 做加速运动D.前4s 内,B 质点的平均速率大于A 质点的平均速率11.如图所示的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x -t 图象中t 1时刻v 1>v 2C.两图象中,在t 2、t 4时刻2、4开始反向运动D. v -t 图象中0至t 3时间内3的平均速度小于4的平均速度大小12.为了求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外,还需要知道石子下列中任一量即可求塔高的是( )A.落地时的速度B.落地前最后1s 内的位移C.完成落地前最后1m 位移所用的时间D.第二秒末和第一秒末的速度1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内的位移为7m,第3s内的位移是9m,则可知( )A.第1s的位移为1mB.物体的初速度为0m/sC.第2s末的速度为8m/s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14.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重庆巴蜀 高一上学期 物理 月考试题(学生版)

重庆巴蜀 高一上学期 物理 月考试题(学生版)

2017-2018学年10月 重庆巴蜀 高一上学期 物理 月考试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道3分,共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A.B.C.D.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做质点处理是( )原子核很小,必须把它看成质点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在研究某学生骑车返校的速度时可将其视为质点,而对这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1 A.B.C.D.甲、乙、丙三个观察者同时观察一个物体的运动.甲说:“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说:“它是静止的.”丙说:“它在做速率越来越大的曲线运动.”这三个人的说法(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如果选择同一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都对如果各自选择自己的参考系,那么三个人的说法就可能都对三人中总有一人或两人的说法是错误的2 A.B.C.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这个观点后来被伽利略推翻.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同样快.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开创了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其核心是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3一、单项选择题A.B.C.D.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当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一定越大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可能越来越小运动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4 A. B. C. D.汽车以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内汽车的位移为( )5 A. B. C. D.自由下落的物体第秒内通过的位移比第秒内通过的位移多多少?(物体并未落地,取)( )6 A.子弹到点的速度为B.子弹到点的速度为C.子弹从到的时间为D.子弹从到的时间为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固定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的长度是的三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从端射入木板,到达端速度恰好为零,用的时间为,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7 A. B. C. D.测速仪上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为测速仪,为汽车,两者相距,某时刻发出超声波,同时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相距,已知声速为,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8(本题共8道小题,每道3分,共计24分,每道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选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的不得分)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倍C.物体的位移一定为D.物体的位移一定比前内的位移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那么在任意内( )9 A.B.C.D.、两质点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点做直线运动,质点做曲线运动、两质点在末相遇质点最初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前内,质点的平均速率大于质点的平均速率10 A.B.C.D.如图所示的图像和图像中,给出四条曲线、、、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图线、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图象中时刻两图象中,在、时刻、开始反向运动图象中至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的平均速度大小11二、多项选择题A.落地时的速度B.落地前最后内的位移C.完成落地前最后位移所用的时间D.第二秒末和第一秒末的速度为了求塔身的高度,从塔顶自由落下一石子,如果忽略空气对石子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重力加速度外,还需知道石子下列中任一量即可求塔高的是( )12 A.第的位移为B.物体的初速度为C.第末的速度为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内的位移为,第内的位移是,则可知( )13 A.B.C.D.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速度()思考距离制动距离正常酒后正常酒后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正常情况下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若汽车以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14 A.变小 B.变大 C.变小D.变大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个人用手拿着绳子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释放小球,使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速度差为,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的方法释放小球,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和速度差将( )15乙甲A.B.C.D.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相同方向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内两车间距逐渐增大,内两车间距逐渐减小在时两车速度为,乙车速度为在时甲车恰好追上乙车在的时间范围内,当时甲车和乙车相距最远16(本道题有两道小题,17题8分,18题8分)下图为接在频率为电源上的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打个点所取的记数点,但第个记数点没有画出.17实验所用的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电源为 .(填“交”或“直”)流电,工作电压为 .(1)由图数据可求得:①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保留位有效数字)②第个记数点与第个记数点的距离约为.(保留位有效数字)(2)三、实验题18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加速度略有不同,某同学想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纸带上取得连续的清晰的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第、、、、、各点与第点的距离如下表:点的次序距离(1)以点对应的时刻为,他经过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请求出、两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并补充完后才能下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各点对应时刻()瞬时速度()(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物体下落时的图像.(3)根据图像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取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有四个小题,19题8分,20题12分,21题12分,22题14分,请写出相关原理及计算步骤) 19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加速滑行,加速度a=2,在到达斜面底端前内,滑块所滑过的距离为,其中为斜面长.求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和斜面的长度.20车正以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在右侧距离车处的车正在同方向做初速度,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请问:从此刻开始,车需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车?21如图所示,长的滑块沿倾斜的气垫导轨匀加速滑下,已知滑块经过导轨上、两个光电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和,并已知该滑块的尾端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大?(1)滑块的端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多大?(2)(3)、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多大?22在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和行人,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间距均为,且车长为,最前面的行人站在横道线边缘,已知横道线宽.若汽车启动时都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到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路口.行人起步的加速度为,达到后匀速通过横道线.已知该路口亮绿灯的时间,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无黄灯).另外交通法规定:原在绿灯时通行的汽车,红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允许通过.由于行人和汽车司机一直关注着红绿灯,因此可以不考虑行人和汽车的反应时间.(提示:绿灯亮起时,行人从走向,第辆汽车从朝向行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题述情景,亮绿灯的这段时间里最多能有多少辆车能通过路口?(2)按题述情况,不能通过路口的第一辆汽车司机,在时间显示灯刚亮出“”时开始刹车,使车匀减速运动,结果车的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求该汽车刹车后经多少时间停下?(3)路口对面最前面的行人在通过横道线的过程中与几辆车擦肩而过?。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时,速度增加了10m/s,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时,速度的增加量是()A.10m/s B.8.2m/s C.4.1m/s D.20m/s2.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3.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

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4.如图所示,晾晒衣服的绳子轻且光滑,悬挂衣服的衣架的挂钩也是光滑的,轻绳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竖直杆上的A、B两点,衣服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保持绳子A端位置不变,将B端分别移动到不同的位置.下列判断正确的()A.B端移到B1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B.B端移到B2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C.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大D.B端在杆上位置不动,将杆移动到虚线位置时,绳子张力变小5.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受到1N、2N、3N、4N四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现保持1N、3N、4N三个力的方向和大小不变,而将2N的力绕O点旋转60°,此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大小为()A.2 N B.2 N C.13 N D.33 N6.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t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t7.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0.如果站在四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判断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甲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比乙的大9.如图甲、乙所示的x–t图像和v–t图像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0~t1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0~t2时间内,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距最远D.0~t2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1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位移是()A.4.5m B.3.5m C.2m D.1m11.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汽车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12.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 与5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5:4B .4:5C .3:4D .4:313.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s 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s 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 2)( ) A .15mB .20mC .11.25mD .31.25m14.在一次常规体检中,某运动员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0cm/s ,下图每格边长是0.5cm ,由此可知他的心率为:A .约100次/分B .约75次/sC .约80次/sD .约60次/分15.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 内( )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16.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A 和B 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在拉力F 作用下,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 ,撤去F 后的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为a A 和a B ,则A .a A =0,aB =g B .a A =g ,a B =gC .a A =0,a B =122m m g m + D .a A =g ,a B =122m m g m + 17.如图所示,物体m 静止在粗糙斜面上,现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推力F 作用在物体上,且使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则( )A .斜面所受物体的静摩擦力方向一直沿斜面向下B.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可能为零D.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18.去年,李世石的人机对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解说围棋的棋盘如图所示.棋盘竖直放置.棋盘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D.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19.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伽利略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实验,示意图如图.伽利略提出该理想实验的最主要意图是()A.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为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C.为了说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为了说明物体运动时就会产生惯性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二、多选题21.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静止一质量为m1的小滑块,现给木板施加一随时间均匀增大的水平力F,满足F=kt(k为常量,t代表时间),长木板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8为单选,9-12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48分)1.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到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15kmB.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kmC.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D. 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km/h【答案】D【解析】【详解】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9 km,路程为15km,AB错误;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C错误;车内速率计指示的速率为汽车通过某位置的瞬时速率,D正确.【点睛】速度计上的里程表记录的是汽车的路程,速度计的示数是汽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所受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B. 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D. 书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书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答案】C【解析】【详解】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重力是不变的,A错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但重力并不一定与地面垂直,B错误;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有时跟物体运动方向是相同的(如:在传送带上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动力,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有时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正确;书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错误.3.如图是火箭加速上升时的照片,此时喷出气体对火箭作用力的大小A. 等于火箭的重力B. 等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C. 小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D. 大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对火箭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火箭受到了气体对其竖直向上的推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可以根据合力的方向判断分力的大小;根据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解:A、火箭加速上升,则合力方向向上,所以喷出气体对火箭作用力的大小大于重力,故A 错误;B、喷出气体对火箭作用力与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4.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倾角θ缓慢增大,货物m 相对车厢仍然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货物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 货物对车厢的压力变大C. 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变小D. 地面对车的摩擦力变小【答案】A【解析】【详解】货物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f增大,N减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货物对车厢压力变小,A正确B错误;对货车整体受力分析,只受重力与支持力根据平衡条件,支持力不变;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错误;对货车整体受力分析,只受重力与支持力,不受摩擦力,D错误.5.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一秒末的速度是1m/s,第二秒末的速度大小是5m/s,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是4m/s2B. 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一定是6m/s2C. 该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一定是2mD. 该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大小可能是6m【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题中未给两个速度方向的关系,所以分速度方向相同和相反两个情况讨论.AB2s2s2s内的位移大小一定为2m,C 正确,D错误。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风力推动下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

图中M、N为同一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M点的线速度小于N点的线速度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C.M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D.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2.某同学为了判断自己正常行驶时是否超速,在一次正常行驶途中经过某一位置时立刻切断电源,让电动自行车沿直线自由滑行。

测得电动自行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5m,滑行的时间为5s,则该同学正常行驶的车速约为 ( )A.3km/h B.3m/s C.6km/h D.6m/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却不一定越大B.同一汽车,速度越大,越难以停下来,说明物体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也可能是一对平衡力D.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紧贴在圆筒的竖直内壁上,且随圆筒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周期T A<T B B.周期T A>T BC.线速度v A=v B D.线速度v A>v B5.如图所示,AB和CD是彼此平行的河岸,若河水以恒定的速度沿平行河岸方向向右流动,现使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A点匀速出发,则小船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 .直线PB .曲线QC .直线RD .曲线S6.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 )A .速率B .速度C .位移D .静摩擦力7.摩天轮一般出现在游乐园中,作为一种游乐场项目,与云霄飞车、旋转木马合称是“乐园三宝”.在中国南昌有我国第一高摩天轮﹣﹣南昌之星,总建设高度为160米,横跨直径为153米,如图所示.它一共悬挂有60个太空舱,每个太空舱上都配备了先进的电子设备,旋转一周的时间是30分钟,可同时容纳400人左右进行同时游览.若该摩天轮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乘客( )A .速度始终恒定B .加速度始终恒定C .乘客对座椅的压力始终不变D .乘客受到到合力不断改变8.如图为皮带传动示意图,传动时皮带不打滑,大小轮半径分别为R 和r ,且R>r ,则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轮的角速度小于大轮的角速度B .小轮的角速度等于大轮的角速度C .小轮边缘线速度与大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D .小轮边缘的线速度大于大轮边缘的线速度9.一个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2 N 、4 N 和5 N 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其合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A .0 N ,11 NB .1 N ,11 NC .1 N ,9 ND .0 N ,9 N10.有一列正在操场直线跑道上跑步的学生,队列长度为L ,速度大小为0v 。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

重庆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一 物理上学期10月月月考考试试题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 ,且M 、m 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 .3B .4C .5D .6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详细研究了落体运动,他所运用的方法是( ) A .假设-观察-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B .观察-假设-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实验检验-修正推广C .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假设-观察-实验检验-修正推广D .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观察-假设-实验检验-修正推广3.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31-B .23-C .312-D .1-3 4.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 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 、B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 、B 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变B .绳子对B 的拉力增大C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D .A 、B 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5.物块静止在固定斜面上,下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正确标明了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的( )A.B.C.D.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去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关于木箱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B.推力小于摩擦力C.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D.推力大于摩擦力7.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其中有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及在失重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第一次在太空中展示如何用牛顿定律测质量;测量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测量的方法为:先把航天员固定在人体支架上,然后另一航天员将其向外拉到一定位置松手(图甲所示),最后支架会在弹簧恒定弹力的作用下拉回到初始位置(图乙所示).假设支架向外伸长的位移为S,弹簧对支架的作用力为恒力,大小为F,支架回到初始位置所用时间为t,则测量者的质量为:A.2FtmS=B.22FtmS=C.24FtmS=D.2FtmS=8.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9.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9月2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杭州是中国第三个取得夏季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图中的“莲花碗”是田径的主赛场,下列关于亚运会田径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短跑运动员终点撞线时可将运动员看成质点B.在田径比赛中跑步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是一个时间间隔C.短跑运动员跑100m和200m都是指位移D.高水平运动员400m比赛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其他运动员200m比赛的平均速度10.如图,给物体一个初速度后,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上滑动。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三个带电小球A 、B 、C 依次分别固定在相同的带底座的绝缘支架上,底座置于水平粗糙地面上,三者共线,其中A 球带正电,A 、B 两球带电量大小之比为9:4,为使静止时A 、B 连个底座均不受地面的静摩擦力,则A .B 球必带正电,C 球必带负电B .C 球电量必大于B 球电量C .必须满足12x x =D .A 、B 两个底座均不受地面的静摩擦时,C 底座有可能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15.如图所示虚线是静电场中的一条等势线,实线ab 是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经过该等势线时的一小段轨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场强比b 点大B .a 点电势比b 点高C .粒子在b 点的动能比a 点大D .该粒子带负电16.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光滑轨道上放置5个小球,左边4个质量均为m ,最右边一个质量为3m ,原来均静止,现给最左边球一初速度0v ,每次碰撞都是弹性正碰,则之后总碰撞次数和最终左右两端球的动能之比为A .7次,1:1B .8次,1:1C .7次,1:3D .8次,1:31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滑块和木板,质量分别为m 1与m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给二者相同水平初速度0v ,不计空气阻力,关于二者之后是否发生相对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仅取决于1m 与2m 的大小关系B .仅取决于1μ与2μ的大小关系C .与1m 和2m 的大小有关及1μ与2μ的大小关系均有关D .与1μ与2μ的大小关系及0v 的大小均有关18.下表列出了太阳系5颗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已知各行星公转方向相同,各行星公转轨道视为圆,设各公转轨道精确共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道3分,共计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纳什·迪巴巴,可把特鲁纳什·迪巴巴看作质点B、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米的成绩获得金牌,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C、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但是它们大小一定相同D、“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40min指的是时刻2、科学研究表明,在太阳系的边缘可能还有一颗行星-幸神星.这颗可能存在的行星是太阳系现有的质量最大的行星,它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4倍,它的轨道距离太阳是地球距离太阳的几千倍。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幸神星绕太阳运动,不能将其看做质点B.幸神星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比地球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要小C.比较幸神星运行速率与地球运行速率的大小关系,可以选择太阳为参考系D.幸神星运行一周的位移要比地球运行一周的位移大3、伽利略文理研究自由落体得有点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对于这个研究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B、斜面实验放大了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C、不直接做落体实验是因为当时时间测量不够精确D、通过对斜面实验的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运动的规律4、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A、B、C、10m D、2m5、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cm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B、20mC、30mD、40m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像,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s这段时间内()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大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3m7、A、B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其运动的v-t图像和a-t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已知在0-t0和t0-2t0两段时间内,A物体在v-t图象中的两段曲线形状相同,则有关A、B两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为()A.、0-2t0时间内,A、B两物体的速度改变量相等B、a2=C、t0时刻,A、B两物体第一次相遇D、A物体先加速后减速8、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动”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

列车A以恒定速率以360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

则()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s是相同的B.该乘客甲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min,则s为4km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1k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对得1分,选错不得分)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减为零时,物体停止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又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10、以初速度v=20m/s竖直向上抛一个小球(g=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经过4s达到最高点B、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C、小球在出发点上方15m时,速度大小为10m/sD、小球到出发点上方15m时,经过了时间一定是1s11、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1s.分析照片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由上述条件可知()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s2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s2C、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sD、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s12、如图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高度分别为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之比是3:2:1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13、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m/s,则2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14、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C.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D.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15、在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如图所示,图线a、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0到1秒小汽车加速度大小为10m/s2B.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C.在t=3s时发生追尾事故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米16、质点做方向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设在连续相等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x1和x2的比值可能为()A、1:1B、2:5C、2:1D、4:117、某同学在巴蜀中学物理实验室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1)实验室所用的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电源为 (选填“交流”或“直流”),工作电压为(2)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 4= m/s ,纸带运动的加速度a = m/s 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8、某同学用如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a .安装好实验器材.b .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重复几次,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

舍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隔2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b 中0,1,2,…,6点所示c 、测量1、2、3……6计数点到0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x 1、x 2、x 3……x 6d 、通过测量和计算,该同学判断出小车沿平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e 、分别计算出x 1、x 2、x 3……x 6与对应时间的比值36121236....x x x x t t t t 、、、、。

f 、以x t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x t 与对应时间t 的坐标点,画出x t—t 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及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 和 。

(填选项代号)A 、电压合适的50 Hz 交流电源B 、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 、停表D 、刻度尺E 、天平F 、重锤(2)将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的0刻线与0记数点对齐,0,1,2,5记数点所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x 2= cm ,x 5= cm 。

(3)该同学在图c 中已标出1,3,4,6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画出x t-t 图线. (4)根据x t-t 图线判断,在打O 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0= m/s ,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 = m/s 2。

图b图c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小题,19题10分,20题10分,21题12分,22题14分)19、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我国是“歼十”直升机方阵接受世界的检阅,如图所示,一直升机在地面上空高度A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待命,要求该机在11时16分40秒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B段加速后,以40m/s 的速度进入BC段的匀速表演区域,11时20分准时通过C位置.已知x AB=4km,x BC=8km.求:(1)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2)AB段的长度为多少20、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5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L=。

一次路考中,学员驾驶汽车。

假设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车头经过O点考官发出指令:“在D标志杆目标停车”,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学员需要经历△t=的反应时间才开始刹车,幵始刹车头距O点x0=8m,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计时器显示从计时开始到车头到达B杆时间为t B=,已知L OA=44m,求(1)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v0;(2)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计时器显示为9s时,车头离D的距离。

21、2014年7月24日,受台风“麦德姆”影响。

东部沿海多地暴雨,严重影响了道路交通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