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
2024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
2024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2024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总结摘要:在2024年,空巢老人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他们是指年龄65岁及以上,子女已婚或独自居住,无人陪伴的老年人。
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空巢老人进行调查,并分析调查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空巢老人面临着孤独、生活质量下降以及健康问题等多方面的挑战。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应采取措施,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好的关怀和支持。
一、空巢老人的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空巢老人有近2500万人。
这个数字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增加,这意味着空巢老人问题日益严重。
他们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其中女性空巢老人数量略多于男性。
此外,大多数空巢老人年龄在70岁以上,且教育水平偏低。
二、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1. 孤独感:由于缺乏亲密的家庭联系,空巢老人往往面临孤独感。
他们的社交圈缩小,难以获得充实的人际关系,这对他们的精神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生活困境: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许多难题,如独自购物、煮饭、打理家务等。
这些问题不仅给他们带来实际困扰,也加剧了他们的焦虑和无助感。
3. 健康问题:缺乏照料和陪伴,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他们的身体状况下降,发生意外和疾病的风险增加。
然而,由于资源有限,许多空巢老人无法得到及时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三、解决方案和建议1. 政府责任:政府应制定政策和法规,加强空巢老人的保障和福利,提供养老服务和医疗保健等支持。
同时,加大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力度,推动发展社区支持和照料服务体系。
2. 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如社区服务中心、公益机构可以提供志愿者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社交活动和心理支持。
同时,他们还可以组织义工担当照料者,协助空巢老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3. 个人责任:空巢老人可以主动参与社区活动,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寻找社交支持。
此外,他们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身体,并及时就医,保持健康。
结论:空巢老人问题在2024年愈发凸显,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范文6篇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范文6篇社会为了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关爱、帮助空巢老人,让他们安度晚年,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空巢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超多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
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
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状况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
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
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
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
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
20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
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
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那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
镇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镇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
这导致了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日益突出。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工作或生活,将父母独自留在农村的现象。
这些空巢老人面临着经济状况不稳定和社会保障问题的困扰。
本文将对镇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及社会保障问题进行分析。
一、经济状况分析1.1 退休金不足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退休金。
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退休金水平较低。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农村退休人员的平均退休金仅为城市退休人员的一半左右。
这使得空巢老人的生活负担加重,难以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1.2 缺乏养老保险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相对较低,很多农村空巢老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这意味着他们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各项福利,如医疗保障、养老金等。
缺乏养老保险的空巢老人在面临疾病和意外事故时,往往需要自己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给他们的经济状况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1.3 缺乏经济支持由于子女外出工作,空巢老人往往缺乏经济支持。
他们无法依靠子女的经济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空巢老人很难找到稳定的经济来源。
他们的经济状况往往依赖于自己的退休金和农田收入,但这些收入往往难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社会保障问题分析2.1 医疗保障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体系相对不完善,空巢老人在面临疾病时往往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由于医疗费用高昂,很多空巢老人无法负担得起医疗费用,导致他们在疾病面前无助和无奈。
2.2 养老服务不足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设施相对不完善,空巢老人缺乏养老服务的支持。
他们往往无法享受到社区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无法得到专业的照料和关怀。
这给空巢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困扰。
2.3 社会关爱不够农村地区的社会关爱体系相对薄弱,空巢老人缺乏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他们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社交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研究分析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及研究分析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空巢老人将逐年增多,这一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比城市更为严重,主要是由于农村可利用的养老资源极少,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接着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养老模式做了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标签: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1 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的现状1.1 农村老人的居住状况多以独居为主全国老龄委员会2009年的调查报告显示:空巢、类空巢老人以有配偶同住为主占64.9%,丧偶的占28.8%。
老人自愿与子女分开居住约有40%,主要以夫妻户、低龄老人为主,同时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相对较好。
老人被迫与子女分开居住有48.3%,其中老人想与子女同住,但因子女不孝、婆媳关系紧张、子女外出发展等原因而不得不独守空巢的占30.7%。
老人自愿入养老院占17.6%,但多因经济条件、养老院收住对象限制、当地无养老机构等原因而不能如愿。
1.2 农村老人的经济负担较重农村老人的经济支出主要体现在生活费用、生活物品费用以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提供,并且有一半以上的老人家庭收入水平均在600元以下。
经济来源比较单一,收入只能满足日常生活开支。
对于医疗费用,若是数额较小可以承受,一旦老人有重大疾病,则抵抗风险的能力急剧下降甚至不具备应对突发疾病和重大疾病的能力。
因此,老人的医疗费用应当由社会各方统筹,以提高老人应对突发疾病的能力。
1.3 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照料困难农村老人的生活照料状况分为日常的生活照料和生病后的生活照料两种情况,调查显示农村老人生活照料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成员。
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老伴和子女照顾的老人占到90%以上。
农村老人生病后生活照料的提供者绝大部分是家庭成员。
对于农村空巢老人而言,日常和生病后的照料还是主要依靠自己和老伴,其他人的照料不具备条件也不能及时对老人平时的生活加以照料。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1.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日益突出。
由于经济压力、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老人被留守在农村,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不能得到保障。
本文从社会和个人层面分析了导致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提供思路和参考。
2. 原因分析2.1 社会层面•人口外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人选择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和工作,导致原本社区里的人逐渐减少。
•经济压力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很多家庭无力支付留下的老人及其日常生活的开销,只能让老人留在农村过日子。
•偏远地理很多老人居住在偏远山区或村庄,因为交通条件不便,导致很难与家人联系。
2.2 个人层面•子女抛弃很多子女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无法照顾到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他们无法在身边。
•子女离异一些老人由于子女离异或其它原因,无法和子女同住,只能留在农村生活。
•因病抛弃有些老人生病后,由于种种原因,不被子女所包容,只能孤独地生活在农村。
3. 对策和建议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现状,下面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层面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1 社会层面•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快发展社区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引导集体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村社区发展集体经济,提高社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物质需求。
•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法律保护,对那些恶意拐骗和侵犯老年人的行为做出严厉的法律处理。
3.2 个人层面•强化家庭责任与观念家庭成员应该加强家庭责任观念的重视,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生活支持,使其能够享受到充分的生命福祉。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老人应该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通过社会资源互动,来满足自身的社交和精神需求。
镇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
镇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需求调查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
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他们的子女都在城市工作或生活,无法陪伴他们。
本文将对镇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及需求进行调查分析。
一、生活状况调查为了了解镇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我们对某个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共计50人,年龄在60岁以上,子女都在城市工作或生活。
1. 生活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空巢老人居住在农村的老旧房屋中,房屋条件较差,存在漏雨、墙体开裂等问题。
同时,周边环境也不够整洁,缺乏绿化和公共设施。
2. 经济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较为困难。
他们的退休金收入较低,无法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同时,由于子女在城市工作,他们也无法得到子女的经济支持。
3. 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由于年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容易患上各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同时,由于缺乏照顾和陪伴,他们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需求分析根据对镇村空巢老人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需求分析:1. 生活环境改善由于空巢老人居住的房屋条件较差,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老旧房屋的改造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改善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提高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2. 经济支持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较为困难,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空巢老人的经济支持力度。
可以通过提高退休金标准、发放补贴等方式,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
同时,可以鼓励和支持空巢老人参与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
3. 健康照顾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需要得到关注和照顾。
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空巢老人的医疗保障力度,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医疗服务。
同时,可以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对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指导,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4. 心理关怀空巢老人由于缺乏照顾和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2023年度空巢老人调研报告(2023年)
2023年度空巢老人调研报告(2023年)2023年度空巢老人调研报告(2023年)空巢老人调研报告空巢老人调研报告(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
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
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那些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农村老年人。
这一群体面临着诸多养老困境,如经济保障不足、生活照料缺失、精神慰藉匮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经济方面,农村空巢老人往往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在农村,许多老年人依靠种地为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劳动能力逐渐下降,种地的收入微薄且不稳定。
子女外出打工,虽然能给家里寄一些钱,但往往不足以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
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养老金水平较低,难以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
一些老人甚至因为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医疗费用,导致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加重了生活的负担。
生活照料是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无人帮助解决。
比如,房屋维修、水电故障等问题,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在饮食方面,很多老人为了省事,常常凑合着吃,营养难以保证。
而且,一些老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自理能力较差,个人卫生和居住环境也难以得到良好的维护。
精神慰藉的缺失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们感到孤独和寂寞,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
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失落、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农村的文化娱乐活动相对较少,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单调乏味。
有些老人甚至因为长期的孤独和压抑,出现了心理疾病。
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也给空巢老人的养老带来了不便。
一些村庄没有正规的医疗机构,老人看病需要去较远的乡镇或县城,路途奔波,十分不便。
而且,农村的医疗资源有限,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一些疑难病症难以有效诊治。
为了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金标准,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
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调查
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调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由于经济条件不佳、子女外出打工等原因,更难以解决养老问题。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一、调查结果1.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状况普遍较为艰难。
其中,有50%以上的老人没有子女在身边照顾,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弱,需要长期护理。
许多老人身体健康状况不佳,需要长期用药,但由于生活费用有限,无法得到及时、完整的医疗保障。
2.政府养老政策的落实情况在政府养老政策方面,调查发现政府养老金、医疗保险等政策落实不到位。
大部分空巢老人仅仅能够领取基本养老金,而基本养老金的数额过低,很难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医疗保险报销政策也不完善,甚至很多老人无医保,不敢去医院就诊。
3.家庭养老状况调查还发现,大部分空巢老人的家庭养老状况也比较困难。
由于经济条件不理想,很多老人居住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完备,家庭养老能力不足。
子女大多在外务工,不能定期探望老人,更不能长期照顾。
一些老人以自己省吃俭用又极力维持生计,但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维持正常生活水平,形成了较为严峻的养老问题。
二、问题分析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状况不理想,老人生活无保障。
很多空巢老人依靠基本养老金、子女赡养或自己勉力维持生计,但这些方式都很难满足正常生活需求。
2.政府养老政策依然不够完善。
目前河北省在人口老龄化态势下,发展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体系问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不断建立更为完善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3.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关系比较差,孤独寂寞。
农村社会关系相对封闭,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的社交活动较少,孤独寂寞感加重,会进一步影响身心健康。
三、应对策略针对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政府和社会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政府应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养老金数额,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共6篇)
篇一: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是通过对郑州市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主要涉及空巢老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以及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等内容。
1导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郑州是一座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虽然经济并不算特别发达,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查所界定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
2研究方法2.1 抽样方法2.2 收集资料方法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也搜集了大量的文献,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老人的聊天即个案访谈,所以这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
这次问卷调查始于2010年5月22日,这次调查共调查了200名老人,基本上都是由我们组12名同学到不同的社区及广场公园进行访问完成的。
本次调查在问卷回收后,通过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3结果分析3.1 城市空巢老人的基本特征在本调查的200名空巢老人中男女分别有100人,各占50%,年龄在60-69岁,70-79岁。
80岁及以上的分别有80人,89人,31人,各占被调查人数的40%,44.5%,15.5%。
在文化程度方面,按性别比较(如表一所示):小学及以下的男女分别有18人、57人,占总数的9%、28.5%;初中的分别有34人、22人,占总数的17%、11%;高中或中专的分别有23人、13人,占总数的11.5%、6.5%;大专及以上的分别有25人、8人,分别占总数的12.5%、4%。
在婚姻方面,未结过婚的有1人,占0.5%;初婚有配偶的有145人,占72.5%;再婚有配偶的有6人,占3%;离婚未再婚的有2人,占1%;丧偶的有43人,占21.5%;其他婚姻形式的有3人,占1.5%。
农村空巢老人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情况调研报告农村空巢老人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其主要问题和需求,为提供对策和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以农村空巢老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家庭结构、日常生活状况、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2.访谈:对部分农村空巢老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精神状态、社交活动、服务需求等方面的情况。
3.文献资料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和调研报告,了解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现状和研究成果。
三、调研结果分析:1.基本情况:农村空巢老人通常是家庭中唯一或者孩子不在身边的老人。
他们年龄普遍较大,多数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家庭结构:由于子女外出工作或者已经迁往城市,农村空巢老人大多数居住在独居的农村住宅中。
家庭结构比较单一,缺乏亲密关系的陪伴。
3.日常生活状况:农村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主要是自理,包括生活起居、饮食和日常家务等。
由于年龄增长和身体健康状况不好,他们在某些方面需要他人的帮助。
4.经济状况: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较为困难,只有依靠退休金或者农活养活自己。
很少有其他稳定的收入来源,无法承担高额的养老保健费用。
5.身体健康状况:由于长期独居和缺乏有效的护理,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普遍相对较差。
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和孤独感等。
四、问题分析:1.精神状态问题:农村空巢老人长期独居,缺乏亲人的陪伴,容易产生孤独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生活照料问题:农村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他人的帮助,但由于人力资源短缺,他们的基本照料和生活照顾存在困难。
3.经济困难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源有限,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和养老保健费用,因此缺乏相应的医疗和健康保健服务。
4.社交问题:农村空巢老人由于长期缺乏社交活动,容易产生孤独和无聊感,需要有相关的社交和文体活动来丰富他们的生活。
五、解决方案: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社区关怀服务:建立专门的社区关怀服务机构,提供定期的看护服务、心理辅导、养老托管等,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问题分析
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与问题分析一、背景当我们在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80后”成长历程,关注社会发展、城市变迁时,我们的目光是否错过了他们?他们是外出打工子女的父母,是在城市中打拼的“70后”“80后”的双亲,是失去老伴独留空房的老人。
他们是数目不断增长的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区各处静静地生活,数着日子盼儿女回家,守着电话等儿女的问候。
因为孤单,面临着很多问题:生活无人照料、病痛不能及时妥善治疗、抑郁烦闷的情绪无法排遣。
他们被称作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已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生存现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问题。
城市中空巢老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有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这是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利用文件综述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论文编写。
由于家中有亲戚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以下采访资料均来自于此。
二、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花苑社区位于桂城南边,东至宝翠南路,南至桂城中心村交界处,西至天佑六路,面积约1.5平方公里。
社区有旧的小区花苑广场、桂兴住宅区。
新的有鹿璟村、御景城市花园,还有一个商住结合的桂南名都小区。
居民住宅楼178幢,住户约有6000多户,总人口约13000多人,其中60岁的老人有1350多人,老龄人口占社区总数11%9月24日起,围绕着老年人在生活物质、情感、身体和医疗状况等问题,分别对南海桂城花苑社区居委会的10户老年人进行采访上门调查。
以下就列举其中的几个案例:1.具体采访对象:案例1 鹿璟村小区的关德全关伯今年65岁,有一儿一女,是一个国企退休的老职工,现在和老伴刘姨一起居住在鹿璟村的一厅两室的商品房里,儿女则分别在怡翠花园和保利星座那里买了房子。
通过交谈了解到关伯对自己的生活现状还是很满意的,每个月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而且儿女逢年过节也给了不少的钱。
平时关伯的主要活动是每天早上和以前的旧同事去喝喝早茶,跟着和老伴一起到市场买菜,下午就到小区的公园里下棋、聊天,然后就到花苑幼儿园去接小孙子。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打工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父母长期在家独自生活的老人群体。
他们往往面临着生活无人照料、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孤独等困境。
目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以下现状:
1. 生活无人照料:子女外出工作,无法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导致饮食、照顾卫生等方面存在困难。
2. 身体健康问题:年迈的老人由于缺乏照料和关爱,容易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疾病的发现和治疗也困难,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3. 心理孤独:长期独处的空巢老人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交流和陪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面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政府关注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关注,增加相关补贴和福利政策,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
2. 社会关爱与帮助网络:社会各界应组织志愿者团队,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情况,开展定期探访、陪伴和帮助活动,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3. 家庭关爱:子女应该积极履行照顾父母的责任,尽可能在周
末或假期回家陪伴长辈。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通话等,与老人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4. 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政府或相关机构可以在农村地区兴办老年活动中心,提供娱乐、交流和康复等服务,增加老人的社交活动和交流机会。
5. 加强医疗保健体系:健全农村医疗保健体系,增加老人看病的便利性和质量。
鼓励医生定期到农村提供基础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的来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面临较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
通过政策倡导、社会关爱和家庭陪伴等方式,可以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通用12篇)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通用12篇)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一、什么是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二、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通用12篇)在某些事情不明真相时,我们务必要去搞清背后真相,并且最后的结果会记录在调查报告中。
你想知道调查报告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通用12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为深入了解红旗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我校“三下乡”活动的三十几位成员在村里全面展开问卷调查,走进村民生活、深层次地了解村民各方面的状况。
帮年老的村民量血压,送上最真切的关爱。
二、调查对象衡阳市红旗村三、主要过程及基本情况走访的村户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占全村人们的90%。
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但甚至也有十岁左右小朋友独自一人居住在家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
家有老人的一般是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爷爷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
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少部分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便是自己放学就赶回家做饭、洗衣服。
与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
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而在空巢老人之中发现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缺乏安全感,一般陌生人都没法和他们沟通,这些老人很少与人交流。
他们有些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有生活保障,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孤独寂寞。
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结构日益呈现老龄化趋势。
其中,空巢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一部分,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和困境。
本文将围绕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二、问题一:孤独感与情感支持缺失空巢老人长期以来面临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孤独感与情感支持缺失。
由于子女外出工作或家庭结构变动等原因,导致空巢老人经常处于独居状态,缺乏亲密关系和社交伙伴。
长期的孤独感不仅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还可能加重其患上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风险。
(1)建立家庭支持网络:政府应鼓励并促进亲子关系和家庭纽带的强化。
通过媒体宣传或政策措施引导年轻人回归家庭、关注父母、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同时,鼓励空巢老人主动寻求社交活动和参与养老院或居民委员会组织的集体活动,以减轻孤独感。
(2)社区邻里关系建设:加强公共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营造健康、友好、包容的社区环境。
倡导邻里之间相互照顾、关心与帮助的理念,促进自愿者组织和邻里联席会议等形式的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三、问题二:生活无保障与医疗困难除孤独感外,空巢老人还面临着生活无保障以及医疗困难这两个重要问题。
(1)解决生活无保障:政府应加强对空巢老人的基本生活补贴或福利保障措施。
建立完善的居民养老金制度,并扩大其覆盖范围,确保空巢老人有基本经济来源来满足日常开销。
此外,鼓励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向空巢老人提供物质援助,包括食品、药品等。
(2)改善医疗困难:针对空巢老人的医疗困难问题,政府可以引入互联网+医疗模式,实现线上预约、送药上门等便利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的医保制度和免费或减免老年人常见疾病的诊治政策,以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优质、平价的医疗服务。
四、问题三:安全与自理能力下降空巢老人相比有子女陪伴的老年群体面临着更高的安全风险和自理能力下降的挑战。
常见情况包括跌倒事故、火灾风险、日常起居困扰等。
(1)加强生活安全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及社区广播、电视栏目等方式向空巢老人普及生活安全知识。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空巢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群体逐渐增多。
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已经独立或者移居他处,老年人独自居住的群体。
他们面临着许多问题,同时也需要我们给予关心和关爱。
本文将从身体健康、心理需求、经济困难以及社交交往四个方面来分析空巢老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身体健康问题空巢老人由于年龄增长,面临着各种慢性病和疾病的风险。
然而,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常常缺乏照料和监护,容易忽视健康问题。
此外,老人独自居住也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他们可能因为摔倒或突发疾病而无法及时得到帮助。
针对这一问题,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 社区医疗服务:社区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提供定期健康体检、健康指导和健康咨询等服务,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机制。
2. 健康监护:子女可以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定期与医生沟通,保证老人的药物和医疗用品供应,并确保老人按时就医。
3. 定期家庭访问:子女应该经常回家看望和关心老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如果有必要,可以请专业的护理人员提供帮助。
三、心理需求问题空巢老人由于独居的环境,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他们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常常感到心理上的空虚和无聊。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如下:1. 心理支持:社区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为空巢老人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他们处理情绪,缓解孤独和焦虑的感受。
2. 社区活动:组织各类活动,如健康讲座、户外运动、兴趣小组等,为空巢老人提供交流、互动的机会,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
3. 互助组织:鼓励空巢老人参与互助组织,通过志愿者活动或社区服务,找到参与感和归属感,提高生活质量。
四、经济困难问题对于大部分空巢老人来说,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退休金或者养老金。
由于退休金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的需要,尤其是医疗费用和吃穿住行等开支。
此外,空巢老人普遍缺乏劳动能力,无法靠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
农村空巢老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和建议首先,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子女外出务工及城市化进程。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农民子女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机会。
他们将自己的家庭迁至城市,而留下的父母成为农村空巢老人。
2.农村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落后。
农村地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相对较差,不如城市发达地区完善。
有些农村老人由于得不到适当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只能选择跟随子女或者独自居住。
3.传统观念和家庭结构变化。
传统观念中,子女负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压力的增加,子女无法全部承担起这个责任。
农村家庭结构由多代同堂变为核心家庭,导致老人不得不独自居住。
针对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和建议:1.完善农村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提供适当的养老院和护理机构设施,提高老人的医疗和养老条件,减少空巢老人的数量和问题。
2.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建立农村社区,并配备社区医疗站、养老中心和健身设施,为老人提供方便的生活和社交环境。
同时,鼓励老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和身体活动,减少孤独感和精神上的负担。
3.加强老人关爱和居家养老服务。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照顾、照料和陪伴。
同时鼓励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倡导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念。
4.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为农村空巢老人减轻经济压力。
例如,提供老年人福利金、优惠交通和医疗待遇等。
5.引导子女回归农村。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子女回归农村居住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减少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总之,农村空巢老人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多个方面的复杂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完善医疗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经济支持和福利政策,以及引导子女回归农村等措施,可以缓解农村空巢老人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关怀。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精选14篇)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精选14篇)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精选14篇)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务必要去调查清楚情况,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好的调查报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篇1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
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湖北竹溪县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藉难。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4.9万人,其中“空巢老人”1.8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38.39%。
收入不足——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水坪镇油坊梁村2组李发普的家。
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
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
“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
”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
”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
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
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
农村欠发达地区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欠发达地区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随着对中国老龄化关注度的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也逐步受到关注,但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情况仍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本文选取巫溪县上磺镇为调查区域,针对其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对形成原因及存在问题等方面作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老龄化已是我国不争的事实,而老龄办发布的《农村空巢、类空巢家庭老人状况调查报告》表明,农村空巢或类空巢老人数量巨大,共4742万人,数量远远超过了城市空巢老人,并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强。
可见,农村空巢问题形势严峻,亟待研究解决。
1.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分析1.1资料收集和样本特征本文所调查的空巢老人都是居住在重庆市巫溪县上磺镇。
该镇空巢老人多,且属于比较典型的欠发达地区。
使用问卷调查了上磺镇60周岁及以上的空巢老人70位,绝大部分采取上门访问完成,还有一些是在同村人举办的宴会上进行访问的。
在被调查的70位农村空巢老人中,男性34人,占48.5%;女性36人,占51.5%。
年龄在60—69岁、70—79岁、80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2.4%、35.7%和21.9%。
文化程度方面,不识字的占55.8%,读私塾的占10.9%,小学文化的占22.7%,初中文化的占10.6%,中专/高中及以上的在本次调查中没有。
目前还常常干农活的老人占38.6%,其余61.4%的空巢老人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年龄大、没有土地等等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在子女情况方面,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有2位没有结过婚,没有子女;68位有子女的老人共有子女 272个,平均子女数为4个。
2.2导致空巢老人出现的原因2.2.1自愿空巢主要是指老人不愿与子女生活在一起,而希望独立生活。
随着老年人经济实力的加强,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随着发生变化,不再一味追求儿孙绕膝,而希望有独立的、自由自在的晚年生活。
68位有子女的老人中有多过一半(52.4%)的人是自愿空巢。
关于调查贵州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报告
关于调查贵州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报告关于贵州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引言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开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移,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
贵州省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空巢老人现象尤为突出。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查,理解贵州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调查背景1. 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
2. 劳动力外流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家庭构造发生变化,空巢老人现象普遍。
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薄弱,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
调查目的理解贵州农村空巢老人的根本生活状况。
分析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探究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有效途径。
调查方法1. 实地考察深化贵州农村地区,通过走访、观察,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环境。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搜集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安康状况、经济来等信息。
3. 深度访谈选择局部空巢老人进展深度访谈,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调查结果1. 生活状况大多数空巢老人生活简朴,依靠微薄的养老金或子女的偶然资助维持生活。
2. 安康状况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安康问题,由于缺乏足够的医疗资和安康知识,疾病预防和治疗存在困难。
3. 心理状况空巢老人普遍感到孤独和无助,缺乏子女的陪伴和精神慰藉。
4. 经济状况空巢老人的经济来有限,主要依靠政府的养老金和子女的赡养,生活较为拮据。
分析与讨论1. 社会支持缺乏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注度不够,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2. 家庭功能弱化随着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对空巢老人的照顾和支持功能弱化。
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难以满足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
建议1. 加强社会关注通过媒体宣传,进步社会对空巢老人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进步空巢老人的养老金标准,完善医疗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关爱空巢老人论文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会热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从国内研究的角度来看,主要集中在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结构、精神慰藉等方面。
基于此种情况,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及时、客观地分析大连市目前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并针对空巢老人出现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对社区及政府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空巢老人;生活现状;对策分析一、导言(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统家庭模式的分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步入了“空巢老人”的行列。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空巢家庭1561.64万户,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2339.73万人,由此可见空巢老人现象已相当严重。
而近几年来,我国空巢家庭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全国老龄办2012年9月的数据显示,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比例已达49.7%。
在一些大城市,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很多青年人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空巢家庭问题更为突出。
我的家乡大连市虽然经济发展尚可,但经过调查,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其同时空巢家庭中的空巢老人也成为了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二)空巢老人概念的界定“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这些老人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二、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按照发生的顺序,可由低级到高级按阶梯状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根据此理论,通过几位老人自身的讲述,并结合个案资料的分析,我们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分析如下。
(一)第一层次:生理需要医疗费用过高。
在调查空巢老人的经济支出哪项比例最大时,126个老人的回答是生活必需品支出,占到绝大多数63%;其次是保健品及医疗支出54人,占27%。
由此可见,在中小城市空巢老人的生活仍以追求温饱问题为主,其次就是解决看病问题,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由于付不起高额医疗费用而送走生命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医疗费用已成为他们沉重的生活负担,生病没钱治也成为空巢老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二)第二层次:安全需要日常生活缺乏照料。
安全是一个人能够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而对空巢老人而言,安全在其身上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人身安全,用药安全,医疗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等等,以上这些因素多体现在老人生活的细节,属于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而从更深层次的理解,缺乏必要的照顾才是他们真正的健康难题。
老人上了年纪,身体的各项机能都随之下降,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实属正常,但如果身边没有人进行很好的照料,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那么很有可能小病演变成大病,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对于老人来说,最应该在身边照料的是子女,但在生活压力相当大的今天,很多子女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选择了远离父母,这样由于子女工作或居住地远等原因,老人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三)第三层次:社交需要除了老人与子女的关系问题,与社会的接触和与他人的交流也是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闲暇活动的场所而言,空巢老人去的最多的是室外空地(71.4%),其次是公园(45.6%),接下来是社区小商店(15%)、老年活动室(11.8%)、老年人协会(2.4%)等。
在甘井子小公园进行访问时,随处可见老人活动,他们或在一起排练老年舞蹈,或三五人聚在一起聊天,或分组下棋,或锻炼身体,精神文化生活还是相对比较丰富的。
近几年来,大连政府在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方面做了不少实事,建造了好几个供居民休闲休息的公园,这就给有大量空闲时间的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场所。
另外,由于大连市目前在乘公交及旅游这一块对老年人实施了优惠政策,这就大大提高了大连城市空巢老人外出游玩的积极性。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原因分析(一)老人方面个人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过去常认为,人到老年最大的幸福就是与子女同住并享受天伦之乐。
而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的确立使得这一传统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代际分居成了一种新趋势,这客观上促成了城市空巢家庭的增多。
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老人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而选择与子女分居,尤其是那些经济上能够独立、身体状况较好、精神上需求又较为丰富的低龄老人。
还有部分老人比较怀旧,因对久居的社区怀有深厚感情,自身不愿意离开熟悉的住所和朋友,从而选择与子女分开生活。
(二)子女方面时间的稀缺性。
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时间资源的稀缺性,在大连这么一个生活节奏还不算太快的小城市,在上下班时刻,街上身边全都是匆忙的年轻人,而在他们为生计奔波的同时,家里剩下的是孤独无助的老人。
这样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把彼此的距离拉远了。
在这种情况下,子女时刻都要在有限的时间约束内选择是工作还是留在家中照顾老人。
根据需求理论预期,当照顾老人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照顾老人的需求应该下降,直接导致每周工作更多的时间。
我们将照顾老人的价格视为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人们会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外出工作,这就形成了纯粹意义上的空巢老人家庭。
还有一部分子女,虽然与老人住在一起,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事情太多,时间上根本不能保证起码的共处,这在本质上也构成了空巢老人家庭。
时间固然珍贵,但作为子女,应该完全有能力分配好时间的比例,太偏向工作,那么家庭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
(三)社会方面养老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城市养老机构的发展仍处于低水平阶段,这也是形成空巢老人家庭的一个客观原因。
个案采访中有两位老人曾经在敬老院里住过,通过他们的介绍,我们总结出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第一,养老院的价格过高,没有为老人考虑太多,很多老人认为长期住下去会给子女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太会去选择居住;第二,养老院的服务缺乏特色,社会安排一般都是固定模式,我们试想一下,每个老年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固有的生活习惯,如果不能做到人性化管理,那么长期下去老年人就会陆续出现心理问题,住的也不会舒服,这无疑是对老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煎熬;第三,养老院不具备必要的医疗条件,当老人生病后,家属仍需要请假带他们去医院治疗,这样既浪费了本可以节省的时间,又给老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养老机构由于存在以上几点弊病,很难成为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因此,大部分老年人仍然选择留守家中,这就给空巢家庭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四、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对策建议(一)老人自我调适改变自身认知观念。
目前我国的家庭,尤其是城市的家庭是逐渐由大家庭转化为多元化的小家庭,家庭赡养功能是在逐渐弱化的,多数老年人希望的“养儿防老”模式的实现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有困难。
自己所期望的欢聚一堂的场面与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也就给老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
因此,为了避免面对空巢,老年人应改变观念,接受社区和社会所提供的养老机构,如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这些机构在居住环境、娱乐场所、医疗保健等方面也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空巢老人生活的不错选择。
(二)子女尽职尽责子女应敬老养老。
子女应在可能的条件下,担负起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尽管存在多种养老方式,但大部分老年人喜欢与子女生活在一起,不愿意住在敬老院。
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养老机构很发达,但绝大多数老年人还是选择家庭养老。
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民族素来有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作为子女应尽可能的照顾老年人。
如果条件不允许老年人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经常的探望、电话问候也是必需的,儿女的关心常常会给他们带来慰藉。
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老歌唱的,歌词虽然平淡但却朴实,道出了父母与子女共同的心声。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老人不求儿女为自己贡献多少赡养费,而是实实在在的陪在身边。
(三)政府及社会相助不断完善城市的养老保障制度。
在基本养老保险这一块,要切实保证老年人的养老金增长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使老年人能够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尤其要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在配偶遗嘱补贴、社会老人补贴等方面,也要适时不断提高待遇水平,以使那些主要依靠这些收入来源生活的老人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也是从古到今人们一直追求的理想社会,而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构成方面,特别是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关爱,应是建立和谐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巢老人是一个独特的老年群体,按照老龄工作方针,切切实实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上,才能使空巢老人在街道、社区幸福、快乐地生活。
唯有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1]刘同昌.空巢现象与社会支持的对策研究---青岛市独居老年人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4,16(8):10-12.[2]何斯,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J].南方人口,2006,24(4):15-18.[3]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0-55.[4]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社会科学期刊,2009,32(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