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中身份构建的顺应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9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4期

Sep2012

[摘要]语码转换的产生与各种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社会身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论文在语码转换与身份构建关系的基础上,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在课堂的语码转换中是如何实现

多重身份的构建的,并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语码转换;身份构建;顺应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9-0076-02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中身份构建的顺应性分析

多晓萍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作为一个中性概念,“语码”(code)在社会语言学

中可以指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任何一种语言、方言、语体、语域以及语言变体。语码转换就是指在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变体的现象,它包括语言之间、方言之间及不同语体之间的转换。维索尔伦认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变化,是一个非常普遍或受人青睐的策略。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的定义表达不同,但内涵都是一致的,即指在讲话或文章中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或语体的现象。基于这个内涵,我们不难推断出教师语码转换是教师在课堂交际活动中交替使用目的语和母语的现象,不过这时参加转换的两种语码一般固定在学生熟悉的母语与志在习得的目的语之间。而且由于该文只是从顺应论的角度对教师在课堂语码转换中实现的身份构建进行分析说明,所以该文所指的语码转换作为包罗性的术语来统指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对二者不作区别使用。

一、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

对于语码转换,研究者们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及语用学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教师语码转换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双语教育研究。最近几十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和民族志等学科间的相互影响。其中着眼最多的是对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的研究。Gumperz将教师语码转换分为“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Myers-scotton运用标记模式,将教师语码转换分为“无标记语码选择”和“有标记语码选择”两大类。Giles用“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Theory),将教师的语码转换分为“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用来指教师在课堂交际中利用语码的趋同和求异两种策略亲近或疏远学生。Poplock根据语言结构区分了两种类型的教师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Auer提出了两种类型的语码转换:“与语篇相关的转换”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可见,外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不外乎两类:一种是用于教学的语码转换,着眼于教学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语言输入的理解和记忆;另一种是用于交际的语码转换,用于调整师生关系和学生心理情感。

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对语码转换述评性的文章,如祝畹瑾的《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

—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评价》,何自然、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研究述评》,唐丽萍的《语言课堂语码转换述评》,李经纬、陈立平的《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王瑾、黄国文的《语码转换之结构研究述评》等,这些文章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目前语码转换研究的现状,使我们更加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另外还有对语码转换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王瑾、黄国文的《从会话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语篇基调与报章语码转换》,吕黛蓉、王瑾、黄国文的《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语码转换》等,这些研究开始了对适合中国语言现实的语码转换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还有就是对语码转换实证及应用性研究,主要有陈立平的《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李经纬的《语码转换与称呼语的标记作用》等,这一类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且在为数不多的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中,研究者大都把研究语码转换的功能作为切入点,研究方法主要是分类和量化,研究焦点也主要是教师个人行为而不是师生间的交流。

二、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

语用学的语言顺应理论是维索尔伦在1987年就提到,之后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他在该书中将语用学重新定义为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语言现象作认知、社会、文化上的综观。在他看来,语用学既不是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也不属于具有相关研究对象的跨学科领域,而是语言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联系的纽带,具有交叉学科性质。这里语用综观的核心内容就是顺应论,即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而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而且人类之所以可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的三个本质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顺应性主要表现在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突显四个方面。从本质上讲,语言的选择与顺应就是语言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适应现象之一。它通过各种语境关系的作用,借助于社会心理,为人类提供了无穷尽的意义来源。

76··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全面阐释了人类使用语言的各种现象,深入探究了人类语言交际的心理机制过程以及社会文化的作用,揭示了语言运用的本质,对语言实践和语言教学均具有方法论价值和启发意义。

于国栋在维索尔伦语言顺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他指出,交际者的语码转换包括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的顺应。语码转换作为对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顺应,被认为是被动顺应,因为交际者的行为是受交际者外部因素来驱动的,也就是交际者似乎没有什么选择可言,他们必须顺应。而语码转换作为对心理动机的顺应,则是一种主动顺应,因为这种行为是交际者内在动机驱使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交际行为。而且交际者的动机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说什么以及怎样说,也就是什么时候以及如何进行语码转换。

三、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中的身份构建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反映社会的存在和变化。相应地,语言的功能是思维的工具、交际的手段、社会身份的标志。身份是存在于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系统性的、具有区分性的、有意义的一整套规范。可见,身份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于个体或群体中的潜在的同一性特征,它能把异质个体或群体区分开来。后现代结构主义的方法认为身份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之中。一个人的身份可以通过饮食、地域、服饰、语言等方面表现出来,其中语言是身份构建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语言选择和身份构建存在着辩证的关系:语言选择反映社会身份,身份是在语言的选择过程中构建的。同时,语言选择与身份的构建表现出动态双向性,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语言选择通常是以语码转换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知道,同种语言并不表明具有同一身份,语言与身份的关系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人们在交际中总是通过语码转换来实现多重身份的构建。语码转换中的身份构建强调语言的外部作用和语言使用所产生的影响。课堂上教师的语码转换作为一种微观的交际语境,同样体现出了语码转换与身份构建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

语码的选择和转换可以构建和代表某种身份。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都有维护自身及所属群体身份的愿望,可以说,语码的选择与转换是交际者寻求一种身份归属的重要途径,相应地,某种身份也可以激发或要求某种语码的选择与转换。这里是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的一个例子:Ok,nextsentence,mywifeandIhavetwochildrenofourownandanadoptedchild,butIfindithelpfultoconsid-erwhatmighthavehappenedinmyownmarriageifacopyofmehadbeenmadetoovercomeinfertility.这里作者说尽管他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通过克隆来克服infertility这种问题还是有必要的。Youknowtheword“infertili-ty”,yeah?Itmeans“inabilitytoproduceachild”.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在解释句子意思的时候转向了使用汉语,但是当她提到句中“infertility”这个词的时候,她又转换成了英语并且只给了英文的解释,尽管这个词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并不熟悉。为什么她会这样做呢?这里教师的语码转换就是为了构建和维护她作为教师的一个宏观的社会身份,即教师是受人尊敬并为他人树立榜样的角色。特别是这里作为一名女性教师,通常被社会公认为知书识礼、举止优雅,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她也不可能直接用汉语去表达这个词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教师的这一社会身份,促使她选择这样的语码转换来维护自己的身份。

另外,语码的转换除了可以代表某种身份,同时还可以标示人际间的亲疏关系。另外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的例子:Justnowyousaidwecouldcloneoneofourselvestodonateorganstocuresomediseaseswhennec-essary.这里我有一个突发的感觉,就是健康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那么重要,所以我们都应该感觉到非常的幸福。因为我们健康,其他的好像都不那么重要了,哪怕毕业以后我们找到一个比较差的工作也行……这里,在一些同学们表达了他们关于使用克隆技术的观点之后,这位教师转换到使用汉语来分析她自己的观点。正如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一样,这位教师在课堂环境的动态交流中,由一个课堂的组织者转变为一个参与者,通过这一语码转换所实现的身份构建,这位教师成功建立了她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创造了课堂讨论的和谐氛围,使同学们在这种亲密和谐的气氛中畅所欲言,它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是无法估量的。

从顺应论的角度来看,教师的这种语码转换是对社会规约的一种顺应,这里的社会规约主要指教师在社会和课堂上所承担的不同身份角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交际策略,语码转换的有意识性这一点已经毋庸置疑了。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虽然教师的语码转换是有意识的,但这种顺应是被动的,教师的社会身份以及他们在课堂这一特殊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得他们不得不顺应这一身份特征,从而顺利地完成课堂交际的各种目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论文在语码转换与身份构建关系的基础上,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在课堂的语码转换中是如何实现多重身份的构建的。虽然这种语码转换是对社会规约的一种被动顺应,但它还是教师为了完成课堂的交际活动而有意识地进行的,是为了满足课堂教学这一交际目的的。一方面,教师的语码转换代表了教师的不同身份,另一方面,也正是教师的这种身份要求他们适时转换语码,二者之间辩证统一,互为条件和结果。当然,在不同的社会交际情境中,语码转换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在当今经济和社会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交流日益加深和扩大,我们应对语码转换现象予以更多的关注,从而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和理解。

参考文献:

[1]Gumperz,J.J.Discourse Strategi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2]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

2004,(8).

[3]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

77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