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的探究”教学思考
对探究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倡 导 探 究 式 课 堂 教 学 就 是 要 改 变 学 生 的 学 习方 式 ,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的转 变 , 键 是 教 师 教 学 方 式 的 转 而 关 变 , 为 新 的 教 学 方 式 是 对 新 的 教 育 理 念 的 体 现 。教 师 因 应 改 变传 统 的教 学方 式 , 课 堂教 学过 程 优化 处 理 , 将 变
既 可 以 突 出 一 节 课 的 中 心 , 可 以 陶 冶 学 生 的 情 操 , 也 3 'J -
那 么 , 成 这 场灾 难 的罪 魁 祸首 是 什么呢 ? ” 此 造 由
而 引 出“ 典性 肺 炎 ” - 一 传 染 性 疾 病 , 么传 播 非 — -种 那 非 典 l 炎 的病 原体 足什 么 ?传 染 源 、 播 途 径 、 感 i肺 传 易 人 群 分 别 是 什 么 ? 由于 学 生 课 前 通 过 网 络 搜 索 , 找 了 查
第1 2期 21 0 0牟 1 2月
中小学教学研究
T a hn e e rhfrPn r n d l h os e c ig R s ac ma ya d MideSc o l o
数 学 随 笔
对探 究教 学 的探 索与思考
王 永
( 州市铜 山县 张集 镇 中心 中学 , 苏 徐 江
一
学 生 摆 脱 了各 种 束 缚 ,放 开 手 脚 ,大 胆 地 进 行 探 究 学 习 , 使学 习不 再枯燥 、 味 , 满 神奇 与活力 。 也 乏 充 学 生 在 探 究 《 染 病 》 节 时 , 以 “ 典 ” 件 为 传 一 我 非 事
例 , 先 让 学 生 课 前 上 网 搜 索 “ 典 ” 病 原 体 、 染 我 非 的 传
的 哲 理 和 生 命 现 象 。 初 中学 生 天 真 、 奇 、 玩 、 动 , 好 爱 好 以形 象 思维 为 主 , 具 体 的 、 接 的新 鲜 事 物最 敏 感 , 对 直
探究式教学中应注意思考的问题1
四、如何创设具有真实感和愉悦 感的学习情境
1、应重视学生的情绪
为了创设学生提出问题的某种环境,就要让学 生有兴趣、热心观察事物现象,让学生用自己的看 法和观点去观察,或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解释 事物现象。 创设自由讨论的气氛十分重要,设臵听取同学 意见的场合,引导学生参考别人的看法来补充或修
改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的认识程度。
一位好教师能敏锐发现学生理解上偏差、疑惑、 学生经验中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判断决定 做到怎样的指导。探究教学是教师、学生、学 习内容之间展开的交流、对话,让学生学会相 互接纳、分享、赞赏、互助。
4、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不仅要考虑到如何 适应学生,还要考虑到尽量让学生的思想、 观点充分体现出来和活动起来,把学生的能 力、天资发挥出来。
4、争议、交流有助于激发彼此的灵感,建构 出的新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
5、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 的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发挥各自的优 势,完成单个人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 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 常介入过早,阻碍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 有时介入太晚,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 有时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指导,剥夺了 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有时又指导不充分, 以致学生束手无策。
3、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以研讨者的身 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讨论,了解 他们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 互相交流和质疑,引导学生丰富、调整自 己的理解。
探究的结果与某些变量之间具有因果联系,通 过演绎推理是可以成立的,否则学生难以把握。
这种因果联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通过探究活动来 证明。这里现有条件指:物质条件和学生的已有 知识准备的技能准备。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思考
平 台,使学生在 辩论 中进行合 作探 究,进而得 出探 究成果,
3巧 用 身 边 的 科 学 实验 素 材 。提 高 学 生 的 自主
探 究 能力
农村 小学条件有限 ,现有仪器 设备很难 实现人人动手操
提高学应变能力和探 究素养 ,为将来 的进一步学习奠基 比如在教学 “ 保温和散热” 这 一课时 , 笔者 以小组为 单位 ,
据教学 内容 ,挖掘 教材 内涵 ,联系 生活实际 ,结合学 生的年
素养。 那么如何 让探究活动充分 自主 化呢 ?笔者认为 ,要 让学
尊重学生在科学 学习中所 表现 出来 的个别差 异。在小组合作
特 见解 。因此 ,在组织 学生小组合作之前 ,教师应 先要求每
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究。
一、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在教室里,创造一个积极、尊重和支持学生的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保证他们的问题得到认真回应。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多样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
二、提出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与封闭性问题不同,开放性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是:“你认为什么是幸福的定义?”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幸福是什么,并通过各自的经历和观点来回答。
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提供一些资源和材料,鼓励学生去发现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实验、调查和观察来寻找答案。
四、批判性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教授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和观点之间的差异。
五、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
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这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实例和案例来实现,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进行教学。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六、及时反馈和评估在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中,教师的及时反馈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的学习进程,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评估和互相评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思考3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思考雒永宏靖远县第二中学 730600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明确指出“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并建议“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思考在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元化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改革的突破口。
所谓“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呢?一、创设问题情景,实施探究式学习。
创设问题情景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矛盾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从而求得问题的解决和思维的优化。
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揭示矛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创设问题情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一)通过化学实验、创设探究情景。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展示化学现象,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
在探究式教学中开展化学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设计实验方案,学生主动设计有明确探究目的的实验活动,在探究性实验中学生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这不仅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基本性质时,教师请学生思考: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是什么?有什么现象?学生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很快写出:2Na+CuSO4=Na2SO4+Cu,现象是钠溶解,同时有红色的铜析出。
教师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将金属钠投在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金属钠浮在液面上,融化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并且有蓝色絮状的沉淀产生。
看到此现象,学生感到很迷惑,为什么实验现象和预想的不同?于是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引发了探究问题的欲望。
对“探究式”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
启发学生思考 , 小结上述方法 只能证 明这 些物质含 碳酸 根, 不能证明是否含钙元素 。接 着展示碳 酸钠 、 酸钾 、 碳
碳酸 氢铵 的化学式 , 导学生分 析组 成点 , 引 推测它 们 的 化学性质 。接着学生进行实验探 究 : 将上 述三种 物质分 别与 盐酸反 应 , 并将 产 生的气体 通入 澄清 石灰水 , 录 记 实验现象 。最后小组问交流实 验结果 , 师引导 学生 总 教 结 出碳酸盐 的检验方法 。在这个 过程 中 , 学生组 成合作 小组 , 根据所 学知识 , 过实验 、 通 观察 , 出碳 酸钙 的检 得 验方 法 , 再通 过实 验探 究总结 如何 检验碳 酸盐 , 生不 学 仅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和学 习方法 , 而且通过 同学 间的 讨论 , 使其 思维发 生激 烈碰撞 和提 升 , 促成 化学探 究课 堂模式 的实现 。 五、 营造 良好课 堂氛 围 。 促使 学生进行主动探 索 在初 中化学 课堂 上 , 师要 营造 良好 的课 堂氛 围 , 教 促使学生进行 主动探索 。由于学生 刚接触 化学课程 , 知 识基础较差 , 另外 , 化学学科 难度较 大 , 而且 面临着 升学 的压 力 , 习节 奏随之 加快 , 学 必然会 使学 生倍感 学 习的 无趣 , 甚至 对 学 习化 学 感 到 惧怕 , 而 产 生厌 学 情 绪 。 从 作 为初 中化学 教师 , 用心 去与 学生交 流 , 应 营造 一种 和 谐 的课 堂 氛 围, 学 生轻 松 学 习 。教 师 一个 肯 定 的眼 让 神 , 个信任 的微笑 , 一 都能 让学 生感 到温 暖 。学 生 只有 在真心地喜 欢 和认 可 化学 教 师 的前 提 下 , 能学 好 化 才 学 。教师应尽可能地以朋友 的身 份 出现 在学生 面前 , 充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 2
S
蠊褰
一
瓣
■ 张跷密
学全过程 , 通过 自身 的主体探 索和体验 来逐渐形 成 勇 于 探究 、 于 实践 的个 性 品质 和 独 立 探 究 的能 力 。 敢 学 生 发 现 和提 出 问 题 以后 , 师 千 万 不 要 马 上 老 向学生奉送所谓 的真理 , 教师不仅要答疑解难 , 而且 要引导 、 鼓励学生充 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 积极主动地 思考问题 , 让学 生 自由驰骋在探 究学 习的广阔 时空 之中。如上述对效率 与公 平等 问题 的质 疑, 由于教 师营造了和谐宽松 的探 究氛 围, 学生在 讨论 中灵感 飞 现 , 意 迭 出 。在 如 何 提 高 效 率 的 问题 上 , 的学 新 有 生认真思 考后大胆提出 了自己的看法 : 分工协作 , 要 有团队精神 ; 赏罚分 明, 要 制定严格 的奖罚 制度 ; 国 家加强宏观调控规范管理 ; 把尊重客观规律 、 客观物 质条件和发挥 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等。学生 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 品质真是难能可贵。由 此可见 , 学生蕴藏着 巨大的潜能 , 只要我们充分相信 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 放手解 放学生 , 我们 的课堂就 会充满生命 的活力 。 3 开 展 多彩 的课 堂讨 论 , 导 学 生合 作 解 疑 . 引 学 会 合 作 是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提 出 的 面 向 2 l 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 一 , 合作 学习也 是我国新一 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研 究表 明, 合作能有效调动所有参 与者 的积极性 , 充分 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 , 激发高度的求异思维 , 从而 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 探究式课堂讨论 的形式是 , 教学中既可通过 对教学内容 重难 点的 善疑 巧问 、 浅处 探 问、 明知故 问 、 中生 有 等 , 织 学 生 进 行 限 时 性 课 堂 小 组 讨 无 组 论 , 论 怎样 推 动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大 发 展 大 繁 荣 , 如讨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作用等 。也应结 合学 生经验和 生活 实 际 , 重 要 的 问 题 进 行课 堂讨 论 或 辩 论 , 组 对 如 织“ 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 “ 、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 谁更重要” “ 、思想道德修 养与知识 文化修养 谁更重 要” 等课堂讨论会 , 使学生在 争辩讨论 中 明事 理、 出 新 意, 并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实践表明 , 限时陛课堂小 组讨论 是探 究式 课 堂讨论 的 主要形 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 目标巧设讨论 主题 , 力求每次讨 论都有精彩的 内容和独到 的思考 。在组织 讨论 的过 程 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 的讨论方法和技巧 , 引导 学 生 学 会倾 听 和表 达 , 学会 在 讨 论 中竞 争 , 竞 在 争 中合作 , 在合作 中解疑 , 在解疑 中与他人共 同分享 成 功 的快 乐 。 总之 , 教学方式的转变 是学生 学习方式 转变 的 重要 前 提。思 想政 治 探究 式 课 堂教 学模 式 “ 疑 质 思疑—— 解疑” 旨在通 过转变 教师 的课 堂教学 方式 , 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 体性 、 积极性和参与性 , 发展学 生的个性 , 养学生 培 的科学态度和科学 精神 , 提高学生 的科学探 究能力 和社会实践能力。我对这方 面的探索 还很不成 熟 , 许多方面尚需 在教学实践 中不断地加 以完善 , 这里 权 当抛砖引玉 , 希望引起广 大教师 的深入探讨。 ( 作者单位 : 河南省平舆 实验 中学)
对初中科学实验探究教学的一点思考
性 的学习方式 ,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创造 能力 的
一
条 有效途 径。 让学 生在学 习中确立 实验探 究的 内
教师 : 演示 2 把铁盒子加热 , : 再用盒盖密封 , 观
学生答 : 观察到一 …・ 从案例可看 出, 几乎全部 由教师包 办了科 学实
容, 合作或独立开展 实验探究 , 断经历探究 过程 , 察 到什么现象? 不
洒 呢? 是纸片吗?
学生答 : 也有压强 。板书 : ( 猜想 ) 教师问 : 能说 出猜想 的理 由吗?
学生丙 : 实验 1中, 在 难道是水 吸住 了纸片吗? 教师 : 同学们分小组有针对性地选择 一到两个 问题讨论一下 , 能否用 自己的经验事 实或用桌子上
学生小组讨论或实验 ( 有成功 的, 有失败 的 , 学
教师 :创设情境 ) ( 演示 1 用杯子装满水 , : 盖上一纸片 , 倒立 杯子 , 演示 2 空铁盒子放在火 上加热 , : 用铁盖密封 , 冷却下来 , 观察现象 。
学 中简单程序化 , 机械地搬出探究要素或牵强附会 观察现象。
教师 问 : 同学 们发现 了什么 问题 , 能否 用语言
学 生答 : 生活 中我们发 现 , 从 开水瓶 中装满 开
水 , 紧瓶塞 , 塞马上会被 冲起 。 塞 瓶
教师 :下面我 们设计几 个实验 证 明我们 的猜 的器材来证明 自己的观点 呢? 想 。板书 : ( 设计实验 ) 演示 1杯子 中装满水 , 纸片 : 用 盖住 , 倒立 , 请学生思考 : 水会洒 吗?
塞 !童
一
对初}
嘴 谶辨 鬻 一 一 * 。 麓豫
’ r
寡验
。 2 一“ 勰 | 褥 4 一 赞背 j 磷 龉每 冀热
新课程下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下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思考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特别指出的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物理探究式实验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讨论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得结论→应用反思。
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相机设置探究性教学环节,千万不要使之流于形式。
进一步深化学业评价改革。
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是探究性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环节。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探究式思考一、新课标下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面向全体初中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特别指出的是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
这些都要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视探究性教学。
只有突出探究式教学,才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发展的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解决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能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物理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用开展物理探究式教学中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进行控制和指导。
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实践,那么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如何定位呢?概括说,教师应当幕后指挥角色或叫导演,其关键作用是“要精心策划,积极引导,有效指导。
”在活动内容上要指导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
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使学生人人都有充分参与机会。
笔者就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复合主体的互动,探究性教学中的利弊的辩证互化等问题进行一些实践和反思,并提出粗浅的意见,以就教于同行。
1.设计问题情境,便于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 ; 二 , 置 疑 问 , 求 有 针 对 性 和 启 发 性 ; 三 , 重 第 设 力 第 注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的 渐 进 规 律 , 握 问 题 的梯 度 。 把 其 次 , 师 要 在 激 发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的 基 础 上 , 强 教 加 培 养 学 生 发 现 、 出 和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要 充 分 挖 掘 教 提 材 中蕴 含 的 培 养 与 训 练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方 面 的 素 材 , 计 设 恰 当 的 化 学 问 题 , 发 学 生 自己 发 现 问 题 , 己解 决 问 启 自
学 源 于 思 , 源 于 疑 。教 师 要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质 疑 问 思
建 构 主 义 强 调 , 习 者并 不 是 空 着 脑 袋 进 入 学 习情 学 境 中 的 。在 日常 生 活 和 以 往 各 种 形 式 的 学 习 中 , 生 已 学 经 形 成 了有 关 的知 识 经验 , 生 对 任 何 事 情 都 有 自 己 的 学
题的意识 , 勇于提 出问题 , 既是一 种可 贵的探 索精神 , 这
也是创造之萌芽 。
首先 , 给学生创设一种 宽松 、 疑 的环境 , 发学 要 善 激
生对 问题 、 知识 的好奇 心 和求知 欲 , 导学 生积 极参 新 引 与 , 导 学 生 开 动 脑 筋 , 找 问 题 的 可 能 性 答 案 。 比如 指 寻 可 引 导 学 生 在 课 堂 伊 始 进 行 预 习后 的 质 疑 , 中进 行 深 课 入 性 的 质 疑 , 后 进 行 延 伸 性 的 质 疑 , 渗 透 质 疑 方 法 课 并 的 指 导 , 学 生 从 “ 问 ” “ 问 ” 同 时 运 用 多 种 方 法 让 敢 到 善 , 进 行解 疑 , 养 学 生 敢 于 标 新 立 异 、 于 想 象 猜 测 , 束 培 敢 不 缚 自己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创 造 品格 。 例 如 在 铁 的 物 理 性 质 的 教 学 中 , 设 置 如 下 问 题 : 1 铁 块 可 以拉 成 铁 丝 , 可 () 说 明铁 有 何 性 质 ? ( ) 块 可 以 打 成 菜 刀 , 明 铁 有 何 2铁 说 性 质 ? ( ) 菜 的 锅 铲 要 接 上 一 个 木 柄 , 明 铁 有 何 性 3炒 说 质 ? ( ) 丝 可 以 作 电线 , 明 铁 有 何 性 质 ? 这 些 问 题 4铁 说 可 引 起 学 生 的 兴 趣 , 利 于 学 生 明确 探 究 方 向 , 激 发 有 并
浅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习的过程 . 将学生被动学 习变为主动探究 . 提 高了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能有效 培养学生创 造思维能力 . 提高学习效率
等重要 物理知识是理论基础 . 学生的探究能 力是能力提升 , 两者相得 益彰。 当然 , 在物 理 新 课程标准 中.已经 明确学 生的探究能力 是 学习物理 的一项重要 的能力 无论是物理 课 堂教学活动 . 还是学 生的 自主探究学 习. 都离 不开物理学科 的某些概 念和规律 .对它们 的 深入理解 . 可 以为进一步的探究打好基础 学 生对物理现象 的探究 活动与课本知识密 不可 分 .学生只能基于他们 所掌握的基本理论 知 识去探究未知事物 如果教师期望 的教 学 目 标是学生学会如何去探 究 .那么学生所 掌握 的物理基本理论知识 就是达到这一 目的的媒 介 因此 . 教学应努力把知识 的传授与探究的 过程结合起来 。 教 师必须做到在物理学概念 、 规律的学习和探究能力 的发展两者之 间保 持 平衡 。 在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 的时代 .教师 肩负 着教书育人 的使命 在 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把 知识传授给学生 . 还 要教给他们学 习的方法 . 形成 自主探究的能力 只有具备 了这种能力 . 学生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 责编 赵建荣 )
在 实际运用探究式教学 时.教师应该把
握好 以下一些问题 探究式教学与多种方法并用 探究 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让 学生理解 科 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 对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 . 在教学中教师单 纯 使用一种教学方式 . 显得 过于单调 以探究式 教 学为主 . 多种方法并用 . 有助于调动学生 的 思维. 有助于教师 吸取其 他方 式的优点 . 弥补 探 究式教学方式 的单调 因为每一种教学方 式 都有 其长处 . 有其特殊 的功效 . 可 以满足不 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只有适 合学生 的方法 才 是好 的教学方法 . 作为物 理教师 . 我们一定要 根 据 学生 的 实际 学习 情况 和 物理 新课 程标 准, 将教 学 内容 、 教学 目标 、 教 学方法有 机地 结 合起 来综合考虑 。比如 . 针对简单 的问题 . 只需学生掌握相关结论 . 那 么教师采用传统
小学语文探究教学思考
小学语文探究教学思考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尤为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成为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在本文中,将探讨小学语文探究教学的理念、方法和策略,旨在为语文教学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探究教学的理念语文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实践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其成为“有求知欲、有探究精神、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本、主动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文本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和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
二、探究教学的方法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故事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在语文探究教学中,文本是学生进行探究的重要对象。
语文教师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优秀文本,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等过程,深入探究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提出问题是促进学生探究的有效方式。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4. 进行实践探索语文探究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来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运用能力。
“专题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先 。根据这样三 个原 则 , 曾经 组织 学生探 究过 “ 运与 国 我 奥
运 ”“ 、科学与迷信” “ 、 黑哨与诚信 ” “ 、 网络与 学习” “ 融危 、金
机 与 中 国” , 果 都 不 错 。 等 效
三是组织学生进行专题探 究 。专题 确定 之后 , 教师要指 导学生围绕专题 , 进一步悼念相关 资料 , 提取 、 运用相关 知识 , 认真进行 探究前 准备。探究 的方式可根据专题的特点灵活运 用, 答辩式 、 辩论式 、 笔谈 式都 可 以。每 次探究都 要组织 学生 进行认真 总结 、 反思 , 教师要就某, 难 而且 “ 究” 探 也无法高质量进 行。开展专题 探究之初 , 我利用做班主任 的有利条件 , 意引导学生关 注生 着 活, 激发学生对 生 活 的热 情 , 要求 学生 每天 看 中央 电视 台的 “ 闻联播 ” “ 新 、焦点访谈” 每天浏览 一份 当地报纸 , , 每人订 阅 综合性文摘报刊 , 并定 期 、 轮流举行班 级新 闻发布 , 以检查
开 展 “ 题 探 究 ” 注 意 哪些 问题 呢 ? 专 要
首先 , 要充分发挥学生 的 主体 性 。专题 探究 的 目的不是 为 了教师更好地灌输 , 而是为 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 更好地 发展。因此 , 学生是专题探究 的主体 , 从话 题 收集 、 题确定 专 到组 织探究 、 总结反思 , 都要让学生做主角 , 放手让 学生动脑 、 动手 , 教师不能包 办代替 , 不能越俎代庖。充分 发挥 学生主体
“ 专题 探 究 " 学 的实 践 与 思考 教
2 6 4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 中学 丁佐燕 25 1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 我尝试运用“ 专题探究 ” 教学 方 式, 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 , 有了 自己较 为粗 浅的认识 。 专题探究的意义有哪些 呢? 专题探究可以贴 近现 实生 活和学生实际 , 激发 学生兴趣 。 任何教学 , 一旦贴近生活的实际和学生 的实 际, 就会对学生产 生强烈的吸引力 , 引起学生 的关注 。专题 探究 可 以提 高学生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的能力 。由于大部分 的专题 是 由学 生选 择和确定 的 , 由于采取 的方 式是 “ 探究 ” 学生 必须 围绕专 题 , 研究 的提 出、 专题 的探究 等做 充分 的准备 , 生 的信 息能 力 学 ( 收集 、 理 、 用 信 息 的 能 力 ) 认 识 和 思 考 能 力 、 合 运 用 处 运 、 综 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等等都得到 了培养和提 高。而 这几种能力 , 恰恰是素质 教育 的近几年高 考所 强调的 。专题 探究更 能够 提高学生 的思想道德素质 。由于抽象 、 泛 、 时 空 过 的宣讲灌输 太多 , 思想政 治课 对学生来 说 , 同嚼蜡 , 味 它的德 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由于专题探究 的话 题和方式 学生很感兴趣 , 且学 生感 到贴 近 、 并 有用 , 因此 , 就如 同是 它 “ 裹了糖衣 的药 ” 学生在一个个专题探究 中会潜 移默化 地受 , 到各种生动 、 刻的思想 品德教育 。 深 如何开展“ 专题探究” 教学 呢? 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关注 生活 。“ 题探究 ” 专 中的专 题, 有两个特点 : 一是来 自现实生 活 , 是 由学 生 自主选 择 和 二 确定。因此 , 引导学生关 注现实生活是 有效开展 “ 专题 探究” 的前提。如果学 生对 现实 漠不 关心 , 生活 无动 于衷 , 对 不仅
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浅议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思考摘要:初中物理教学新课改,在使学生学习到应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主要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
因此如何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促进和实现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是我们教学工作这应当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素质;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高素质已成为客观要求。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一线的教学老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讲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神融入和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实现教育教学探索的新发展。
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我们必须首先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以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一目标的实现,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在勇于科学探索思考的同时,还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的实践以及总结,发现探究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精心创设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尽管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知晓,即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
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着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初二物理引言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首先通过开教室的门,引入这门不是普通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我们大家将从这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求物理知识的奥秘。
紧接着再重温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上健儿拼搏夺冠的情景,例如,射击场上的三点一线与光学有关;举重、游泳项目等与力学有关;及时运用奥运健儿乒乓球队员的自信,自己战胜自己,最后达到我能的境界。
在讲物理是有用的时候,引入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
如在《什么是声音》的教学时,如果提前一天布置学生在家寻找一些能够发声的简单物体如木片、梳子、铃铛、纸哨、笔套、橡筋、纸盒等。
对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探究的思考
为 了使活动能顺利开展 , 须要对 活动进行 充分 的 必 准备. 活动准备具体包括设计 和布置开展 活动 的环境 和 场地 , 准备活动需要的设备 、 器材 、 具 、 工 资料 和信息 , 安 排需要配合 的人员等. 这些都要 在活动 开展前做 好周密
的考 虑 .
( ) 究过 程 三 探
教学 时 空 H NXE J OU AK O ZOG U I XE C NA A
对 课 堂 教 学 如 何 进 行 有 效 探 究 的 思 考
江 苏海安 县海 北 中学 (26 0 李 2 60 )
探 究性 学习是一种积极 的学 习过 程 , 就是让 学生 自
荣
己思 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 , 而不 是让学生 接受教 师思考 好 的现成的结论. 如何进行有效 的探究是 教师 实现高效 课 堂所必须 思考 的问题. 最近 的教学 引发 了我对 课堂教 学 如何进行有效探究 的思考. 有效探究应重视 的几个方面
( ) 程 资 源 四 课 在设计活动方案时 , 还要 考虑 开展活 动需要 的课 程
资源. 包括学校资源 , 如学校 的场地 、 设施 、 设备 、 图书资 料和教职工等 ; 社会资源 , 图书馆 、 物馆 、 如 博 科技 馆 、 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 、 类专 门人 员等 : 各 家庭 资源 , 家长 、 如 家里的图书 、 电脑 等 ; 网络资源 , 如有关 的 网站 、 网页等. 在 活动方 一 探
一
个具体探究 活 动 的学 习 目标是 根据 主题 单 元 的
学 习 目标 , 结合 本次 探究 活动 的具 体 内容编 制而 成 的. 由于这是一个具体活动 的学 习 目标 , 因此 必须 注意要具 体、 明确 , 要有很强 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对探究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D
t an 一
,
一y 5
,
又 tn = t n , a 0= =2 a 口
5
故 丢 嘞=
图 1
图
2
又如 , 平抛运 动 是 高 考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它
义但 又不复 杂的题 目, 帮助 学生 发掘 问题 的各 去 个方 面 , 使得 通过 这题 目, 就好 像 通过一 道 门户 ,
把学 生引入 到一个 完 整 的理 论领 域 。 物 理 教 学 ”
较好 , 能 预 习过 , 没有 真正 理解 ) 可 但
㈨ :
z
:
V0 t
一
摆O Z
故 tn a 0— 2a a tn 。
结论 平 抛运动 中 , 抛 出点 开始 , 意 时 从 任
刻速 度偏 向角 的 正切 值 等 于 位移 偏 向角 正 切 值
的两倍 。
( )任 意时 刻 速 度 的反 向延 长 线 与 对 应 时 2
从南 京 到上 海 , 车走 的路 程不 同 , 汽 车 的位 汽 但 置变 化还 是相 同的 , 以 C的观点 不对 。 所 E同 学反 驳 B: 车从 南京 向东 到上 海 有一 汽 定 的距 离 , 果 汽 车 向西 也 行驶 相 等 的距 离 , 如 但 汽 车 的位 置 变化 不 同 , 以 B 的说法 也不 对 。 所 教师 : 同学们 回答 得 都 很 好 。 同学 的 回答 E 说 明 了什么 ?
由 图 l见 下 页 ) 知 : n — 7 ( 可 t 0 J a . g, v— t
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实施科学探究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中图分类号】g7101、对科学探究的认识1.1 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习目标,也是学习的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科学探究也是学生完成物理课程所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
《新课标》对科学研究提出了明确有要求。
科学的探究方法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各探究要素意义的认识,都有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它属于物理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
1.2 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科学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探究精神是与生俱来的,物理教育学应该保护并发扬青少年的这种好奇的探究精神丁肇中说过:对于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自己做的事情要感兴趣,要为之而勤奋与不懈地工作。
”同样的道理,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原动力主要应该来自于对物理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如果学生仅仅是依靠功利目标(如为了将来谋一份工作等)指向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只有功利目标指向的学习很少会有学习的乐趣,更多的是感到枯燥。
试想,如果我们让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成为他们兴趣释放的过程,成为他们好奇心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那么,他们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也就成为了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学习必定是积极的与主动的。
1.3科学探究是一种过程,其探究的行为渗透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物理学的本质特征可以看作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其过程性特征,即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探究,体现了自然科学的共性;另一方面是研究对象和追求目标上的特征,以无生命的世界为主要研究领域,力图确认世界最基本的原理,追求内在的统一性。
物理学是在不断追求认识统一性的探究过程中发展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寻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统一规律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首先要体现的。
物理课不应当是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习题的结合,而应当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关注的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
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中学生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思考摘要:新课程改革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到了首位,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
如何在探究式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完美结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分析了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及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实践一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一些探究活动来了解未知领域、建构知识、增强能力、经历困惑与顿悟,从而增强自信心的一个自主学习过程。
将科学探究应用于教学中,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探究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存在很大差异,即便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也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与技能,它更重视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如何把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即知识的建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不是仅靠讲授一种方法所能完成的。
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与解读,强调的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严谨务实科学态度的养成。
而所有这些都必须让学生亲身体验类似科学家探究的这样一种科学研究经历才能达成。
新课程呼唤科学探究,然而我国教育长期以来,重视知识教育的积习始终难以打破,尽管我们的改革大大小小进行了十多次,但每次都是围绕知识而进行的,终究未曾冲破知识的樊篱,而且只重视教师的教,不重视学生的学,致使我们的教育培养许多“知识储备丰富”却不能灵活运用的人。
至于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更非是讲授式所能达到的。
新课程目标决定课程实施方法,新课程目标必须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要尽量使教学方式多元化。
探究式教学就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亲身体验探究的困惑与惊喜,理解科学探究内容,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二探究式教学体现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人性,体现人的教育。
该课从个人经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一系列探究活动展开,由学生自己提出假设、证明假设、得出结论、修改结论,学生不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旁观者,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成了规划调控自己学习的主人,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把学生看做是具体的历史的个人,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对象世界。
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第 一探究式教 学在 具体 活 动 的安排 出问题 . 标。 教 师必须做一 个教育教学 的研究者与 探 究很难进 行下 去 . 为了让 学生 实践者 。我们经过三年 的实践 . 发现探究 上 。 应遵 循由易到难 的原 则 , 逐 步加 大探 能提 出问题 , 我们 可以合理地创设物理情 式 教学 在物理 教学 中能起 到至 关重 要 的 究力度 。从探究 的环 节上来看 , 可 以逐个 境 , 让学 生从 日常生活 、 自然现 象或实验 作 用。 环节地 训练 。如可 以先从提 出问题开 始。 观察 中提 出有 关物理 问题 , 并且 要贴近科
出的 ,学生在这方面很少 有锻 炼的机会 。
因此 , 教 师除了在课 堂上设计 一些情境让
学生发现问题和提 出问题 之外 . 还可以引
面要处处 渗透探究 式教学 的思想 , 同时又 导学 生在课 外 生活 中发 现 和提 出一些有
用。 教 师则 为教育活 动的 参与者 、 组 织者 不能对所 有的教学 内容 都 进行 完整 的探 意义 的物理 问题 。
基本探 究内容 。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 探究活动 的数量应该 由少到 多 。 使教 师和 从这 些实践 活动 中学生 很容 易发现 问题 际 为参照 对象 ,为 学生提 供充分 自由表 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 从 总体上来 并提 出 : “ 为什么涂 上润 滑油 的瓶盖不 容
达、 质疑 、 探究 、 讨论 问题 的机 会 。 让 学生 说 。 可 以将科学探究 的环 节渗透到不 同的 易打开? 为什 么瓶没 有掉 ? ” 课堂教学 中探
通过个人、 小组、 集体等多种解难、 释疑等 教学内容中。每一 次探究活 动 . 学 生重点 究的 问题是教 材内容决定 的. 到什么时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的探究”教学思考-科学论文
“探究的探究”教学思考
胡近勇
大象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下册除外)由“探究过程技能训练”、“综合探究活动”和“探究的探究”三种单元组成,“探究的探究”单元是此套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
“探究的探究”是由美国生物学家、课程论专家施瓦布提出的,他认为“探究的探究”是基于阅读文献而不是实验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即教师给学生提供关于科学研究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对研究的问题、搜集的数据、技术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科学家所作的结论等方面展开讨论。
学生经历“探究的探究”过程,能够学会批判性看待和理解现有的科学探究方式,深化对科学探究方法和过程的认识,培养阅读分析能力、元认知能力和反思精神。
这是此套教材设计“探究的探究”单元的理论依据之一。
目前,“探究的探究”单元的教学普遍存在着“读故事”“讲案例”“说经历”的浅层次教学现象。
为了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发挥“探究的探究”单元的教育价值,达成本套教材的培养目标,教学时教师要切实做到“四个一步”。
一、钻研教材要“深一步”
“探究的探究”单元教材的编写紧扣每学期的探究过程技能训练要点,精选了大量的典型科学探究案例,作为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反思的重要内容。
为了保证教学有的放矢,教师钻研和理解教材要尽可能地“深一步”,要弄清每个经典案例的年代、人物、科学探究过程,以及蕴含的科学原理、科学方法和价值取向,明确每个单元的探究过程技能培养要点,准确把握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教
学目标,这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它是“探究的探究”的起始单元,探究过程技能培养要点(二级培养目标)是“分析观察成功案例,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探究如何更好地观察和提问”。
本单元共有11幅插图,分别呈现了伽利略发现了钟摆定律、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琴纳发明了治疗天花的方法——种牛痘、富兰克林发明了游泳加速器、鲁班发明了锯、王永民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输入法等中外科学家、发明家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发现并解决科学问题的生动事例,以及林恒韬发明了充气雨衣、陈凡发明了抓鱼手套等当代小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的典型案例。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了解每位科学家、发明家的科学探究故事,善于发掘和补充最新的典型案例,尤其要引导学生关注他们是怎样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生活情境的,是怎样发现和聚焦问题的,是怎样解决问题并取得研究成果的。
二、阅读、思考要“让一步”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探究的探究”单元以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形式呈现这些经典案例,形象生动,可读性强,利于小学生阅读和理解。
由于这种单元的内容无法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实验等“做中学”活动,容易使学习活动浅层化、单一化,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
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积极搭建问题支架,善于用问题聚焦学生思维,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同时注意将阅读和思考的权力还给学生,切实做到学生阅读、思考时“让一步”。
一是以核心问题为支架,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记录。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时,可以让学生围绕“魏格纳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这个问题去阅读、去分析、去思考。
交流研讨时,仍然抓住这一核心问
题不放,进一步追问:“魏格纳进行了哪几次猜想?”“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有哪些?”将学生的思考逐渐引向深入。
二是以问题链为线索,引领学生全面深度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既环环相扣,又步步深入。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教材以采访的形式展开,采访的过程就是逐步生成问题链的过程:“最初是谁发现了畸形青蛙?”“学生们是怎样开始侦破工作的?”“谁被怀疑与本案有关?”“学生们是怎样进一步寻找证据的?”“调查得到了哪些数据?”等等。
学生通过阅读小记者奇奇采访托尼·莫飞博士的记录,不仅能了解“一千个小侦探找青蛙”这一活动的起因、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内容,更主要的是使他们进一步学习了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发展了阅读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懂得有根据才有发言权的道理。
除了引导学生思考教材中已有的问题外,教师还要特别珍视学生自己萌生的斯问题,这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度探究的重要契机。
三、体验活动要“退一步”
“探究的探究”单元以典型案例和学生以往的科学探究经历为研究内容,以阅读文本、思考问题为主要学习形式,比较枯燥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
为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探究体验,教材有意设计了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体验活动。
教学前教师要认真领会每个活动的目的、要求及活动规则,充分准备活动材料,教学时不能为了节约时间而代替学生活动或简化活动过程。
教师要让学生当“主角”,自己“退一步”,切实将参与体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走向两极》单元的“拍卖会”活动,教师首先要弄
清活动的目的意义,掌握活动规则和操作要领,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教师要把握好教学时机,可以在学生阅读“他们各准备了什么”这一部分后进行,在开始阅读“建造大本营”之前完成。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时,可以先让每组给自己的考察队起个响亮的名字,然后启发学生小组讨论“到南极考察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如果每个考察队只有4万元,你们的考察队想装备哪些物品?”请列出采购清单。
”“拍卖会”开始后,进一步追问“每个考察队只有4万元的有限资金,你们考察队为什么要采购这些物品?”“你们对其他考察队有什么建议?”在整个“拍卖会”活动中,学生自主选择购置物品,全权使用和分配有限资金,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
通过“拍卖会”上的精打细算和激烈辩论,学生对计划与组织的方法和意义就会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四、回顾、反思要“慢一步”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是人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
引导学生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学习活动是培养他们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套教材围绕每学期的探究能力训练要点(一级培养目标),在三、四、五年级六册教材中,分别设计了“观察与提问篇”“猜想与假设篇”“计划与组织篇”“事实与证据篇”“模型与解释篇”“表达与交流篇”等教学板块,并且精心设计了一个表格,启发学生回顾和反思一学期的科学探究经历。
例如,四年级上册“计划与组织篇”,启发学生思考:“在本学期的学习经历中,有没有令自己骄傲的‘计划与组织’经历?”“我的探究学习活动选题是什么?我的合作伙伴是谁?我们的研究计划怎样?我们的研究计划是否调整过?我们的分工如何?这次科学学习经历给我的启示有哪些?”等。
教学时,教师不能轻描淡写地“走过场”,而要心平气和地”慢一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
时间,让他们回味、感悟,让他们静思、记录,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分享各自学习科学的得与失、苦与乐,培养他们理性思考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批判精神。
没有反思就没有成长,反思能力和批评精神对人个体的发展意义重大。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训练,要真正触及他们的心灵,“探究的探究”单元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为了落实好此种单元的培养目标,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做到“四个一步”,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心实意地做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欣赏者。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2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