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珍稀树种可行性研究报告

珍稀树种可行性研究报告

珍稀树种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珍稀树种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树种的特点、生长环境要求、繁殖方式、种植管理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整合与分析,得出了有关珍稀树种的可行性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1. 引言珍稀树种具有独特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珍稀树种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其种植和管理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风险。

因此,对珍稀树种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以调研和分析的方式,对珍稀树种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

旨在为相关决策者、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参考,促进珍稀树种的种植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2. 珍稀树种的特点珍稀树种是指在某一地区或特定生态环境中分布极为稀少的树种,具有独特的形态、功能和特性。

珍稀树种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适应性强:珍稀树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类型、温度和湿度等条件。

•生长周期长:珍稀树种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耐心和长期的管理和培育。

•生态保护价值高:珍稀树种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经济价值突出:珍稀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药用、木材、观赏和研究等方面。

3. 珍稀树种的生长环境要求珍稀树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是栽培和保护的关键。

根据对多个珍稀树种的调研和分析,珍稀树种的生长环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温度要求:珍稀树种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但大部分树种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宜的生长温度一般在15℃-30℃之间。

•湿度要求:珍稀树种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适宜的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

•光照要求:珍稀树种对光照的要求因树种而异,有的树种对光照要求较高,有的树种耐阴性较强。

-土壤要求:珍稀树种对土壤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但大部分树种适宜在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4. 珍稀树种的繁殖方式珍稀树种的繁殖方式多样,常见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种子繁殖:部分珍稀树种通过种子进行繁殖,需要进行种子采集、处理和播种等工作。

红豆杉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可行性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度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天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中红豆杉就是备受关注的一种树种。

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之一,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由于其种子非常珍贵,导致其繁殖难度大,而且其生长周期也较长,因此红豆杉的种植和培育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

但是,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红豆杉的种植和利用已经成为可能,本文将对红豆杉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探讨。

红豆杉的特点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是一种常绿乔木,属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红豆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药用价值:红豆杉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一些极为珍贵的生物碱类物质,如红豆杉碱等,这些物质在抗肿瘤、抗癌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2. 观赏价值:红豆杉树形美观,枝叶繁茂,常常被用作园林绿化。

3. 生长周期较长:红豆杉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10-15年左右才能开始结果,而且其种子非常珍贵,难以获取。

红豆杉的种植技术由于红豆杉的种子非常珍贵,因此红豆杉的繁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题。

但是,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红豆杉的种植和利用已经成为可能。

浸种法浸种法是目前红豆杉种子繁殖的主要方法之一。

浸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健康的红豆杉种子,将其清洗干净。

2. 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这个过程中,可以将种子浸泡在75°C的水中20分钟,这样可以提高发芽率。

3. 浸泡后将种子捞出来,放入湿润的沙土中,浅埋种子。

4. 将种子所在的盆子放在室内或温室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等待发芽。

组织培养法组织培养法是红豆杉种子繁殖的另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大量培育红豆杉幼苗,从而提高种植效率和品质。

组织培养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选择健康的红豆杉松果,将其表皮去掉,取出种子。

2. 将种子表皮消毒,然后将种子分离成两个部分:胚珠和胚乳。

珍贵树种种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珍贵树种种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珍贵树种种苗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1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提要 (1)1.2 编制依据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3)2.1 项目建设背景 (3)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第三章种苗生产基地选址 (4)3.1项目基地选址原则 (5)3.2项目基地选定 (5)第四章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7)4.1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7)4.2主要不利因素及解决方案 (8)第五章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8)第六章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实施进度 (10)6.1建设规模和内容 (11)6.2项目生产实施方案选择及实施进度 (11)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12)7.1环境现状 (12)7.2环境影响分析 (12)7.3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12)7.4环境影响评价 (13)第八章劳动组合、管理与运行管护 (14)8.1人员管理 (15)8.2组织管理 (15)8.3经营管理模式 (15)8.4管护制度和措施 (15)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6)9.1投资估算 (17)9.2资金来源及筹措 (18)第十章效益与风险分析 (18)10.1效益分析 (1)10.2风险因素分析 (1)第十一章结论和建议 (3)**县珍贵树种种苗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 **县珍贵树种种苗生产基地建设1.1.2 项目承办单位:1.1.3 项目法人代表:1.1.4 项目技术支撑:1.1.5项目性质: 新建1.1.6项目主管单位: **县林业局1.1.7 项目建设地点:1.1.8 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建设占地200亩的育苗生产基地一处, 年供应各种珍贵树种苗木600万株, 辐射带动20000亩珍贵树种培育产业发展;基地扩建小型鱼塘, 兼作基地蓄水池, 安装喷灌管道5000米, 建设种苗生产大棚20个, 面积10000平方米。

1.1.9建设期限: 二年1.1.10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万元, 流动资产投资288万元。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一、项目背景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在我国南方常见,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由于生长缓慢和采摘难度大,红豆杉已经逐渐成为了极为珍稀的植物资源。

考虑到市场对红豆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种植红豆杉成为了一项非常有前途的项目。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红豆杉种植项目。

2、项目内容:种植红豆杉,以生产红豆杉种苗为主,同时也可以进行红豆杉的饲料加工和药用品加工。

3、项目时间:建议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每年还可进行一次小规模补种,项目运行时间长达10年以上。

4、项目地点:建议选择气候温和、降雨充足、土地肥沃的地区进行种植,如江西、福建等地。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药用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是红豆杉这种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

此外,红豆杉作为观赏植物也备受欢迎。

2、市场前景:由于野生红豆杉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市场上的价格逐渐攀升。

自然保护区也在积极推广红豆杉种植业,使红豆杉种植业的前景更加光明。

3、市场竞争:目前国内红豆杉种植项目数量不多,但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开始抢占市场份额。

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

四、技术可行性分析1、育苗技术:红豆杉的育苗需要注意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

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红豆杉育苗技术,通过反复试验,能够保证苗木质量。

2、苗木管理技术:在苗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湿度,定期施肥,及时除草、松土等工作。

通过完善的管理技术,可以保证苗木的健康生长。

3、加工技术:红豆杉的饲料加工可采取加工干粉和浸水发酵的方式,药用品加工可采用破壁技术等方法。

五、经济效益分析1、投资分析:根据市场调查,红豆杉种植业在未来十年将会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考虑到红豆杉种植过程中需要购买土地、苗木及其他生产设备等成本,初期的投资预估为50万元。

2、收益分析:红豆杉种植一般在5年后开始进入收益期,每亩红豆杉每年可以产生300株苗木,每株苗木的利润在市场价1元左右,每亩土地年产值为300元。

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可研报告

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可研报告

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提要. (1)1.2 编制依据. (2)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3)2.1 项目建设背景. (3)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6)第三章项目区资源条件和利用程度 (9)3.1 项目区资源条件. (9)3.2 利用程度. (12)3.3 建设单位概况. (12)3.4 综合评价. (13)第四章项目建设指导、原则、目标和任务 (14)4.1 指导思想. (14)4.2 原则. (14)4.3 建设目标. (15)4.4 建设任务. (15)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15)5.1 项目总体布局. (15)5.2 建设方案. (16)5.3 建设期限. (22)第六章投资概算与筹资方案 (22)6.1 投资估算. (22)6.2 资金筹资、使用与管理...... . 24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 (24)7.1 生态效益分析. (24)7.2 社会效益分析. (25)7.3 经济效益分析. (25)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26)8.1 可行性研究结论. (26)8.2 建议. (26)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2、林权证3、建设单位自筹配套资金承诺函4、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通知(闽林综[2007]149号)5、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位置图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永安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1.1.2 项目建设单位:永安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1.3 项目法人代表:汪炎明1.1.4 项目技术负责:许国强1.1.5 项目财务负责:郑美珠1.1.6 项目性质:新建1.1.7 项目主管单位:永安市林业局1.1.8 项目建设地点:永安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燕江林场(燕东街道麻岭村)1.1.9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红豆树、香樟等珍贵树种无性系(或家系)种质资源收集区14.5hm2, 建设繁殖圃3.5hm2。

珍稀树种红豆树母树林营建技术及遗传改良策略研究

珍稀树种红豆树母树林营建技术及遗传改良策略研究

珍稀树种红豆树母树林营建技术及遗传改良策略研究珍稀树种红豆树母树林营建技术及遗传改良策略研究柘荣县林业局李晓艳[摘要]该文在对柘荣县珍稀树种红豆树自然资源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楮坪乡、富溪镇、东源乡、宅中乡等地现有红豆树林分,营建红豆树母树林103hm2,并从林分疏伐、整地与大苗移植、施肥、授粉、病虫害防治、种子采集与贮藏和技术档案建立等方面对红豆树母树林营建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针对红豆树树种资源濒危现状,提出了相应的遗传改良策略。

[关键词]红豆树母树林营建技术遗传改良策略红豆树(Ormosia hosiei Hensl.et Wils.)为蝶形花科红豆树属植物,天然分布于福建、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1],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三级濒危树种[2]。

红豆树木材坚实硬重,耐磨、结构细密、纹理美观,光亮圆润,是工艺、雕刻、高档装潢装饰、珍贵家具的上等用材[3,4]。

红豆树树体高大通直,端庄美观,枝叶繁茂多姿,宜作庭荫树、行道树或风景树,或在草坪中孤植、丛植,也可在大型建筑物前后配置,显得格外雄伟壮观[5],也是优良的庭院绿化树种。

但红豆树自然繁衍能力和传播扩散能力都较差,受此生理特性限制,红豆树自然分布不多,现有林分稀少[6]。

柘荣县红豆树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拥有100多hm2天然林分,主要分布在楮坪、东源、富溪、宅中等乡镇。

建立母树林是林木改良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多数乡土阔叶树来说是一重要环节[7]。

通过红豆树母树林建设,可以扩大优良珍贵乡土树种资源,保存红豆树的遗传多样性,对于珍稀濒危树种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试验地概况柘荣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为近海山县区,位于东经119°44′~120°03′,北纬27°05′~27°20′之间,东邻福鼎市,西靠福安市,南接霞浦县,北与浙江省泰顺县隔溪相望,东西宽幅34公里,南北间距27公里。

南方红豆杉繁育及栽培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方红豆杉繁育及栽培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南方红豆杉繁育及栽培开发申报单位(盖章):***********公司联系人:******电话:*********传真:编写时间:*******年*****月*****日科技主管部门:*******科技局一、项目概述红豆杉(Taxus )又名紫杉、也称赤柏松。

系红豆杉科,属浅根植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天然珍稀植物,有着“神树”的美誉;红豆杉也是第四世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 万年的历史,因此也被称为“活化石”。

红豆杉果实成熟时,外红里艳、红果满枝。

艳丽多姿,宛如南国的“相思豆”,故而得名。

又因其有极高的经济效益被称为“黄金植物”。

南方红豆杉属植物是我国一级珍濒危植物,被称为植物“大熊猫”全世界共14 种,我国有4 种1 变种。

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 产于南半球外,其余分别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

中国有5个种类;即东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中国红豆杉( 变种) ,其特点是:分布地域广、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生木。

红豆杉因其次生代谢产物紫杉醇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广普、强活性的抗癌药物,因此紫杉醇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而倍受关注。

南方红豆杉属国家一级保护珍贵树种,天然资源十分稀缺,除其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外,美丽富贵南方红豆杉独特的外观造型、四季常青的鲜艳绿色,又是优良珍贵的绿化、盆景、用材树种。

本项目旨在通过种子、扦插和组织培养等手段对南方红豆杉进行规范化、工厂化繁殖,以丰富南方红豆杉的种质资源,同时也为满足红豆杉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需求奠定基础。

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公司位于****市东南近郊,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庐山脚下,被莲花洞国家森林公园环抱,属于****市庐山区莲花镇莲花村。

该公司是多年从事苗木花卉栽培、育种和销售工作的股份制企业,现有人员(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科研开发、苗木销售、一线生产)60多人,固定资产总值400多万元,年产值近70多万元,在九江乃至江西种苗花卉界享有一定的声誉。

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万亩红豆杉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万亩红豆杉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万亩红豆杉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万亩红豆杉种植基地1.1.2建设地点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张集村、三和村等四个行政村1.1.3项目主管单位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人民政府1.1.4 项目建设单位安徽省濉溪县双堆集镇人民政府1.1.5项目法人代表邵峰1.1.6技术依托单位安徽省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安徽省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1.8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限3年,即2012年3月—2015年3月。

1.1.9建设规模项目共用地1.6万亩,基地建设用地15400亩,投资66918.00万元。

科研旅游景观用地600亩。

1.1.10主要建设内容(1)红豆杉16000亩,曼地亚红豆杉苗木33000000万株。

(2)基础设施☆深150米水井10口(包括配套设备),1000立方米蓄水池10座,灌溉设施10套(固定管道和移动管道);☆配电房10座,变压器10台及配电设施;☆护林房生产用房200座;(同旅游景观基础设施相配套)☆基地主干道路(绕园路)38000米,支道114000米。

☆机械设备: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挖坑机10台、推土机1台、病虫害防治设备20台、高枝修剪机30台和运水车9辆,其它生产机具工具305件套。

(3)观光林业、科研旅游景观基础设施。

1.1.11建设目标16000亩,年经济效益61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1.1.12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总投资66918.0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1124.35万元;设备及购置3853.40投资万元;其它费用投资1940.25万元。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 产量及价格指标栽植密度:1110株/亩;1.2.2其它主要指标苗木标准:1年生,地径厘米,高度厘米;苗木:1元/株(1年生Ⅰ、Ⅱ级,整地、栽植);工日价:35元/工日;农药:60元/亩/年;肥料:88元/亩/年;道路:基地主干道路195元/米,支线道路100元/米;灌溉系统:水泵及配套74.5万元/套;深井设施:15.0万元/口;深井配电房设施14万元/座;蓄水池:43.5万元/座;电缆:100元/米,电缆配套工程50元/米;生产抚育:耕犁耙耱2个工日/亩/年,除草2个工日/亩/年,打药2个工日/亩/年,施肥2个工日/亩/年,浇水2个工日/亩/年,修剪2个工日/亩/年,环割2个工日/亩/年,35元/工日×14个工日/亩/年×10000亩×3年;管护费用:看护7个工日/亩/年(每百亩地2个人,工资24500元)35元/工日×7个工日/亩/年×10000亩×3年;房建工程1500元/座;景观基础设施:100元/平方米×109335平方米;土地补偿:257.30元/亩×13600亩×3年;林木补偿:186.03元/亩×13600亩×1年。

红豆杉种植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种植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曼地亚红豆杉种植可行性分析报告红豆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第四世纪冰川孑遗植物,是世界珍稀濒危树种,现全世界分布极少。

红豆杉既有高大的乔木,又有低矮的灌木,全世界约有几十种,曼地亚红豆杉就是其中之一。

曼地亚红豆杉(图1)是欧洲红豆杉与日本红豆杉的一个杂交种,又名紫杉叶、赤柏松,学名Taxusmairei,属红豆杉科常绿针叶乔木和灌木,果实似红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我国的云南、四川、安徽、东北等地区均有发现,已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其木材细密,颜色红艳,坚韧耐用,为珍贵的绿化用材树种,特别是含独特抗癌成份“紫杉醇”(图2)而尤其珍贵。

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当前最有效的抗癌药物,是治疗癌症、白血症、艾滋病的特效药,目前世界销量第一。

天然红豆杉树的紫杉醇一般分布于树皮中,整株利用率低。

曼地亚红豆杉则是植株各部分均含有紫杉醇,枝叶含量达0.03%以上,根系部分可达0.06%,全株用于提取紫杉醇,植株利用率高,其深度加工后综合经济价值更高。

1.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1.1生物学特性曼地亚红豆杉 4 月上旬开始发芽、抽梢,边生长边分化腋芽,无遮荫条件下,7 月份生长停止,腋芽不萌发,腋芽数量多,饱满。

遮荫条件下,10 月上旬封顶,腋芽萌发,腋芽数量少,新梢粗壮灌木形、枝叶茂盛、萌发力强;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无性繁殖容易,寿命长;生长快,为我国红豆杉生长速度的3倍。

1.2生态学特性适应性强,可在多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良好地生长,尤以生长季节长、气候温和、空气湿度较大的沿海地带生长最佳。

曼地亚希克沙品系红豆杉是耐荫树种,可在光照条件较差或无光照的条件下较好生长。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0-30℃,1月份日平均气温0-5℃,7月份日平均气温16-20℃,冬季气温在-20℃以下,希克沙红豆杉仍能安全越冬。

年降水量以900-1800 mm为宜,最好种植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里,土壤以微酸性(PH值5.8-6.5) 为好。

红豆杉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述衢江区地处华夏古陆北缘江南古陆南侧之间的凹陷地带——钱塘江复向斜构成的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水利条件优越,地形地貌和土质适宜开发建设特色高效基地,本项目充分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加快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一体的林业产业发展,促进衢江区的经济发展。

本项目的基本情况:1、预先核准企业名称:衢州市XX苗木种植基地法人代表:注册资本:50万元2、预算投资规模:预算总投资2675万元,其中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220万元、生产性投资200万元;2010-2012年投资2255万元用红豆杉的种植、加工。

3、建设目标:建设2000亩森林食品基地,形成一个以种植为基础,集产品加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项目名称衢江区红豆杉产业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期限及进度项目建设期为5年。

第1年:建立曼地亚红豆杉苗木扦插圃20亩,营造曼地亚红豆杉480亩;第2年:建立曼地亚红豆杉苗木移植圃45亩,营造曼地亚红豆杉455亩;第3-5年:每年营造曼地亚红豆杉300亩;第4年:建设综合楼;第4-5年:建设紫杉醇生产工厂(生产纯度95%以上),第五年年底前投料试生产。

8项目提出背景由于红豆杉具有不可替代的药用价值,以及其独特的绿化观赏价值,所以野生红豆杉资源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红豆杉在不少地区已濒于灭绝。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拦目也以"哭泣的红豆杉"为题,对此做了专门的报道。

红豆杉的人工栽培在全国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广泛的关住,一些具备实力的企业和个人开始把目光投向红豆杉人工栽培领域。

近年来,红豆杉备受我国专家青睐,已被纳入最有开发价值的植物"排行榜"。

国家林业局东北红豆杉繁育基地对繁育、种植红豆杉进行了多年系统研究,发现并掌握了红豆杉无性系苗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现在人工种植树龄达14年的红豆杉高达2--3米。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红豆杉种植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红豆杉种植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红豆杉种植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红豆杉种植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红豆杉种植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红豆杉种植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红豆杉种植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红豆杉种植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红豆杉种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红豆杉种植项目建议书红豆杉种植项目申请报告红豆杉种植项目环评报告红豆杉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红豆杉种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红豆杉种植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红豆杉种植项目规划设计咨询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10000亩红豆杉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0亩红豆杉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000亩红豆杉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大唐汇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提要 (1)一、项目名称 (1)二、项目性质 (1)三、项目承担单位 (1)四、项目负责人 (1)五、建设地址 (1)六、建设内容及规模 (1)七、建设期限 (1)八、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1)九、效益分析 (2)第二节可研依据与范围 (2)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3)三、研究范围 (3)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一、主要技术指标 (4)二、主要经济指标 (4)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6)第一节项目背景 (6)一、药用植物促进人类健康 (8)二、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原料林发展 (9)三、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9)第二节项目建设必要性 (10)一、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10)二、解决紫杉醇供需矛盾突出的需要 (11)三、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 (11)四、项目建设是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需要 (12)第三章项目建设可行性 (13)第一节国内外红豆杉市场条件分析 (13)一、红豆杉资源条件及发展概况 (15)二、红豆杉及紫杉醇开发利用进展 (28)三、我国红豆杉及紫杉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0)四、红豆杉(紫杉醇)市场需求 (32)第二节项目建设的技术条件分析 (33)一、项目实施的技术基础 (33)二、积极引进技术支持 (34)三、认真开展技术研究 (34)第三节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分析 (34)一、有丰富的种源保障 (34)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供种植 (35)三、产业化发展得到政策法律许可 (35)四、群众种植积极性高、发展快 (35)五、利用“三动一扶”措施促进项目建设 (35)第四章建设方案 (37)第一节建设指导思想及建设原则 (37)一、指导思想 (37)二、建设原则 (37)第二节建设地址和条件 (38)一、建设地址概况: (38)二、区位条件 (38)三、自然气候条件 (39)第三节建设内容及规模 (40)一、建设规模 (40)二、建设内容 (40)第四节建设方案 (40)第五节建设进度安排 (41)一、建设时间 (41)二、分年度建设任务 (41)第六节技术方案 (42)一、苗木定植 (42)二、管理 (42)第七节工程方案 (43)二、抗旱水池建设 (44)三、苗木遮荫 (44)第八节产品方案 (44)一、苗木生产标准 (44)二、品种选择 (45)三、产量设计 (45)第九节招投标方案 (45)一、招标依据 (45)二、招标范围 (45)三、招标方式 (45)四、施工单位资质要求 (45)五、招标工作组织 (46)第五章环境保护 (47)第一节环境条件 (47)第二节环境影响 (47)第三节环境评价 (47)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9)第一节投资估算 (49)一、投资估算范围 (49)二、估算依据 (49)三、投资估算内容 (49)第二节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50)第七章经济评价 (52)第一节经济效益评价依据、原则和方法 (52)一、依据 (52)二、原则 (52)三、评价方法 (52)第二节财务估算 (53)一、基本参数 (53)二、成本估算 (53)三、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估算 (54)第三节财务分析 (54)二、主要指标 (55)第四节效益分析 (56)一、经济效益 (56)二、社会效益 (56)三、生态效益 (56)第八章风险分析 (58)一、盈亏平衡分析 (58)二风险识别与程度评估 (58)三控制措施 (59)第九章结论及建议 (61)第一节结论 (61)第二节建议 (61)。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原创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原创

红豆杉种植项目可行性分析一、红豆杉概况:1、红豆杉简介: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ger)Rehd.是世界十大濒危珍稀物种之一。

红豆杉(Taxus):始载于《东北药植志》,又名紫杉,也称赤柏松,学名Taxus mairei,系红豆杉科,是常绿针叶乔木,结红樱桃大的奇特红豆果。

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也是远古第四世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 万年的历史。

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或小乔木),属中国特有种。

胸径有1米之多,高达5-15m。

树皮红褐色,长条裂。

种子扁卵圆形或倒卵圆形,杯状假种皮红色,。

它对于所生长的小环境要求很特别,在海拔2500-3000公尺的深山密林之中才可以见到它的踪影,成材需50--250年。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安徽,生于海拔1000-1200m处的山地。

红豆杉果实成熟时,红果满枝、外红里艳、艳丽多姿,宛如南国的“相思豆”,故而得名。

红豆杉多为灌木或乔木,四季常绿、枝繁叶茂、小枝互生、叶片条形排成二列,树皮红褐色、长条裂,杯状红色假种皮,果实球形坚果,种子扁卵圆形或倒卵圆形。

雌雄异株,异花受粉,花期5 月,果期9 — 11 月。

红豆杉系红豆杉科,根据全世界的红豆杉的生长地域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11个种类,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 一种产于南半球外,其余分别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

中国是红豆杉的原产地,有4种1变种,共5 个种类,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即东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变种),其特点是:分布地域广、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生木。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及云南西北部;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滇北等16 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叙永县珍稀特色树种种植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

叙永县珍稀特色树种种植研究报告可行性报告

珍稀特色树种种植研究可行性报告(初稿)第一章珍贵树种植项目投资背景项目的成功与否,首先是人的思想观念问题,其次才是市场、资金实力、技术、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人的观念问题,事业才会得到发展。

1.项目的由来×××××科技服务部为响应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收入,利用自有林权林地、三边地、退耕还林地,自筹资金引进银杏、红豆杉、桢楠、刺皂角、降香紫檀、红豆树、柚木、轻木等优质树种进行示栽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2.项目选地项目选址在叙永镇××社×××、×××三片林区,区最低海390米(××溪估计约320米),最高海拔600米(亮匹山)梁子,沟谷、坡地分明,森林、竹林茂密,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目前项目区桂花、皂角、蛾掌秋、楠木、香楠、板粟、青杠、斯粟子、酸草、苦楝、月合、灯台、紫荆、枣、木瓜、花红、桃、黄角树、金弹子、红子、香樟、杉、柳杉、千丈等原生树种生长良好。

2010年以来已累计引种银杏、罗汉松、红豆杉、广玉兰、皂角等树种各200余株,生长良好,适应性强。

第二章珍贵树种种植项目市场预测与分析1.以皂角为例简绍(其它品种略,参考相关资料)(1)皂角树形态特征皂角树(拉丁学名:Gleditsia sinensis)是落叶乔木。

树高可达15~20米,树冠可达15米,棘刺粗壮,红褐色,常分枝,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7对,小叶片为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状卵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先端钝,有时凸,基部斜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锯齿。

花杂性,成腋生及顶生总状花序,花部均有细柔毛,花萼钟形,裂片4,卵状披针形,花瓣4,淡黄白色,卵形或长椭圆形,雄蕊8,4长4短,子房条形,扁平,荚角直而扁平,有光泽,黑紫色,被白色粉,长12~30厘米,种子多数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袍色有光泽。

万亩红豆杉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万亩红豆杉种植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某省某县双堆集镇万亩红豆杉种植基地1.1.2建设地点某省某县双堆集镇张集村、三和村等四个行政村1.1.3项目主管单位某省某县双堆集镇人民政府1.1.4 项目建设单位某省某县双堆集镇人民政府1.1.5项目法人代表1.1.6技术依托单位某省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1.1.7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省环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1.8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限3年,即2012年3月—2015年3月。

1.1.9建设规模项目共用地1.6万亩,基地建设用地15400亩,投资66918.00万元。

科研旅游景观用地600亩。

1.1.10主要建设内容(1)红豆杉16000亩,曼地亚红豆杉苗木33000000万株。

(2)基础设施☆深150米水井10口(包括配套设备),1000立方米蓄水池10座,灌溉设施10套(固定管道和移动管道);☆配电房10座,变压器10台及配电设施;☆护林房生产用房200座;(同旅游景观基础设施相配套)☆基地主干道路(绕园路)38000米,支道114000米。

☆机械设备:挖掘机1台、装载机1台、挖坑机10台、推土机1台、病虫害防治设备20台、高枝修剪机30台和运水车9辆,其它生产机具工具305件套。

(3)观光林业、科研旅游景观基础设施。

1.1.11建设目标16000亩,年经济效益61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1.1.12投资规模项目建设总投资66918.0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1124.35万元;设备及购置3853.40投资万元;其它费用投资1940.25万元。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 产量及价格指标栽植密度:1110株/亩;1.2.2其它主要指标苗木标准:1年生,地径厘米,高度厘米;苗木:1元/株(1年生Ⅰ、Ⅱ级,整地、栽植);工日价:35元/工日;农药:60元/亩/年;肥料:88元/亩/年;道路:基地主干道路195元/米,支线道路100元/米;灌溉系统:水泵及配套74.5万元/套;深井设施:15.0万元/口;深井配电房设施14万元/座;蓄水池:43.5万元/座;电缆:100元/米,电缆配套工程50元/米;生产抚育:耕犁耙耱2个工日/亩/年,除草2个工日/亩/年,打药2个工日/亩/年,施肥2个工日/亩/年,浇水2个工日/亩/年,修剪2个工日/亩/年,环割2个工日/亩/年,35元/工日×14个工日/亩/年×10000亩×3年;管护费用:看护7个工日/亩/年(每百亩地2个人,工资24500元)35元/工日×7个工日/亩/年×10000亩×3年;房建工程1500元/座;景观基础设施:100元/平方米×109335平方米;土地补偿:257.30元/亩×13600亩×3年;林木补偿:186.03元/亩×13600亩×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提要. (1)1.2 编制依据. (1)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2.1 项目建设背景. (2)2.2 项目建设必要性. (5)第三章项目区资源条件和利用程度 (7)3.1 项目区资源条件. (7)3.2 利用程度. (9)3.3 建设单位概况. (9)3.4 综合评价. (10)第四章项目建设指导、原则、目标和任务 (10)4.1 指导思想. (10)4.2 原则. (10)4.3 建设目标. (11)4.4 建设任务. (11)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11)5.1 项目总体布局. (11)5.2 建设方案. (12)5.3 建设期限. (16)第六章投资概算与筹资方案 (16)6.1 投资估算. (16)6.2 资金筹资、使用与管理. (17)第七章项目效益分析 (18)7.1 生态效益分析. (18)7.2 社会效益分析. (18)7.3 经济效益分析. (18)第八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9)8.1 可行性研究结论....... . 198.2 建议. (19)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2、林权证3、建设单位自筹配套资金承诺函4、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通知(闽林综[2007]149 号)5、某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位置图某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某市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1.1.2 项目建设单位:某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1.3 项目法人代表:1.1.4 项目技术负责:1.1.5 项目财务负责:1.1.6 项目性质:新建1.1.7 项目主管单位:某市林业局1.1.8 项目建设地点:某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燕江林场(燕东街道麻岭村)1.1.9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红豆树、香樟等珍贵树种无性系(或家系)种质资源收集区14.5hm2,建设繁殖圃3.5hm2。

维修生产管理房及2仓库200m,新建便道1km1.1.10 建设期限:1 年,即2009 年。

1.1.11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60 万元,其中种质资源收集区投资36万元,占60.0%,繁殖圃投资16万元,占26.7%,附属工程投资8万元,占13.3%。

1.1.12 项目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为60 万元,其中申请省级预算内基建投资补助资金30 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30 万元。

1.2 编制依据1.2.1 中共福建省委闽委发〔2004〕8 号文《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的决定》 ,福建省委、省政府;1.2.2 《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设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国家林业局;1.2.3 《福建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福建省林业厅;1.2.4 《福建省林业“十一五”计划和2015 年发展规划》,福建省林业厅;1.2.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国家林业局;1.2.6 《造林技术规程》(DB35/T84--2005),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2.7 《福建省某市营林生产定额》 ,福建省某市林业局;1.2.8 《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通知》(闽林综[2007]149 号);1.2.9 《某市“大种珍贵树种、建设绿色家园”活动实施方案》(永委办〔2007〕50号)。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项目建设背景福建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林业较发达,而且发展潜力巨大,占国土面积80%的山区,居住了60%的人口,农民致富的希望在林。

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有了经营山林的自主权,迫切希望提高林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而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林地上所种植的林木能否速生、丰产,选择好的树种和优良的种苗是促进林木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种好、苗优,林木才能速生、丰产、优质、高效。

近年来,全社会造林的积极性高涨,森林资源的培育得到了较大发展,全省造林面积大幅递增。

如何满足福建省造林热潮对优质种苗的需求,提高福建省森林资源质量和营造林效益,确保全省森林资源培育的稳定持续发展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种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尽管福建省林木良种繁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林木种苗攻关工程的实施,选育了一大批优良种质材料,建立了种子基地5609.94hm{,可供生产使用,但是由于投入不足, 良种繁育的设备设施跟不上, 限制了优势种苗的扩繁推广。

特别是珍稀阔叶树良种繁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新时期林业发展要求差距较大。

根据《福建省“十一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十一五”期间,我省需营造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3.7万hvm,需要大量的珍贵树种良种壮苗,而目前珍稀树种良种基地较缺,苗木繁育基地种苗生产规模有待提高。

为此,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项目建设符合林业发展和政策的要求,根据《福建省林木种苗发展“十一五”及中长期规划》,“十一五” 期间,福建省除继续抓好良种选育外,将加快优良树种、品种的选育快繁,突出加大速生丰产林、优良乡土树种、珍稀名贵阔叶树种的种苗繁育体系基地建设,提高优良林木品种快速繁殖的技术水平和设施条件,以满足全省对优良林木种苗的需求。

本项目建设,应用先进的育苗设施和技术以促进种苗繁育上一新台阶,为实现福建省种苗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1.2 某市红豆树等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发展现状三明市现有森林面积176.4万hn2,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m,竹林储量3.66亿株(其中毛竹3.55亿株)。

全市的木材、竹材、人造板、松香、机制纸等主要林产品产量均占全省1/3 左右,素有“林海竹乡”、“绿色金库”之称。

三明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的构想,2006年 6 月13 日,省政府函请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6月14 日,国家林业局批复同意设立。

根据三明的自然资源基础、经济社会条件和林业发展水平,本着“立足基础、突出重点、消化创新、注重辐射” 的原则,以点带面,全方位推进闽台林业交流与合作,把三明建成海峡两岸闽台林业合作的先行区域。

具体建设 5 个区、3 条带和 1 个中心其中苗木花卉及珍稀树种繁育是其建设内容之一。

某市地处福建省中部,位于闽西、江西赣州与厦门经济特区,闽北与广东连线上,是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

有优良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如楠木、香樟、沉水樟、黄樟、银杏、红豆杉、秃杉等)数十种,特种资源非常丰富。

但长期以来,在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上,对阔叶树种,尤其是珍贵阔叶树种的营造重视不够,导致森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天然林资源锐减,人工林面积迅速扩大,且人工林面积95%以上是以杉木和马尾松等针叶树为主,而曾居优势资源的许多乡土针阔叶树急剧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致使森林资源生态环保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为挽救物种,保护资源,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实现闽北树种越采越多,森林质量越来越高,促进森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充分发挥以及林业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加快某市乡土珍贵树种的培育刻不容缓。

为此,某市提出大力发展乡土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争取每年营造相当规模的珍贵树种,若干年后形成各具特色的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满足福建对特殊用材的需要。

建立珍贵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基地是林木良种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珍贵乡土树种,不仅生态效益好、材质佳、使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森林结构调整,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木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决定林分质量的内在因素,要发展珍贵乡土树种,抓好林木种苗是关键。

某市为挽救、保护、开发乡土珍贵树种,按照区域分布,选择本地速生、优质的阔叶树种进行选育,建设某市珍稀树种种质资源基地。

项目建设对发展乡土珍贵树种,优化森林资源结构,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产量,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增加林农收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我省树种资源丰富,但可用于人工造林的树种较少,多数树种处于天然状态,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优良的乡土树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红豆树(豆科Ormosia hosiei ),又名花榈木、花梨木。

分布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凉爽多雨雾,空气湿度大。

多散生于海拔800m 以下的山地丘陵、河边和村落附近,常混生于天然杂木林中,分布于福建、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苏、陕西、甘肃等省区,福建主要产于某、南平、古田、浦城、政和、松溪、沙县等地。

红豆树为我国特有种,属国家H级保护野生植物,是本属植物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树种,以其可爱的种子、优质的木材著称于世。

其木材光滑坚硬,纹理美丽,不经油漆却形同墨玉,因而与红木齐名,供作高级家具、工艺雕刻、特种装饰和镶嵌之用,举世闻名的龙泉宝剑柄就是用它的心材加工而成的。

它树形优美,叶色浓绿苍翠,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种子因其鲜红圆润或具黑色斑纹,光泽美丽,玲珑可爱,常用以做项链、耳饰等装饰品;还能供药用,主治产后恶露冲心、症瘕结气、白带漏下等症。

由于其种子易遭鼠食,种皮干燥后不易吸水,自然更新较为困难,加上人为采伐破坏,红豆树的野生资源渐趋枯竭。

在我省某建立红豆树等优良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加强红豆树种子丰产技术研究,利用扦插、组培等手段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苗,提高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苗的产量、质量,其成功实施,既能拓宽良种选育范围,增加全省造林树种种类,又能为项目区开展多树种的林木良种繁育研究创造良好的机会。

2.2.1 项目建设有助于林木良种壮苗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项目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科研力度不足。

现有的采种基地面积较小,分布不均,且多由当地农民人工采集,难以形成规模,与产业化生产要求和市场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项目建设使林木采种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中、规范、集约经营转变,同时重点应用扦插、组培等手段提高育苗规模与质量,逐步实现良种壮苗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

通过项目建设,可扩大与各科研部门、高等院校协作,成立科技攻关小组,制定科技攻关计划,使科研、生产一体化,减少科研成果转化中间环节,推动林木育种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2.2.2 项目建设有助于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苗的充足供应,解决当前树种结构调整需求林木种质收集基地经过严格的人工选择,所提供的林木种苗在当地有一定的生产基础,目前社会需求量较大,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可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采种基地,面积相对集中,管理集约,种子产量高且稳,能解决优良乡土阔叶树及珍贵树种的种子问题,满足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当前树种结构调整对阔叶树种子供给的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