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东西方文化的论战

合集下载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及其当代启示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及其当代启示

“五四”前后东西文化论战及其当代启示作者:徐绮蔚张传有来源:《决策与信息》2022年第05期[摘要] “五四”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关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性、两者的长短优劣以及文化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支持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彻底批判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完全接受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文化才能实现旧中国的救亡图存。

支持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则认为,东西方文化有着巨大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文化的高低,应当以继承传统礼教为主,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文化的合理因素。

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西方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和辩证看待,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 “五四”前后;五四运动;中西方文化论战;中西方文明互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 G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22)05-0014-07“五四”前后发生的东西方文化大论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围绕中外文化问题进行的一场大讨论。

其持续时间之长、争论范围之广表明我国向西方的学习不只局限于科学技术层面,还扩展为了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层面。

科学和民主从而成为“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主旋律。

这场文化论战不仅引发了人们对西方文化的关注和传统文化的反思,而且为我党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提供了重要基础,还为我们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当代价值提供了有益启示和重要借鉴。

一、第一次论战:文化差异之争发生于1915年至1917年间的有关东西文化差异的争论,拉开了“五四”前后文化大论战的帷幕。

表面看来东西文化之争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和印度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与欧美西方文化的比较,其核心则是主张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派与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并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印度文化虽然有所涉及,但并非主流,论战的焦点仍集中于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

1915年陈独秀首先在《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上发表了东西文化差异的观点,主张批判传统中国文化,接受西方先进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之2: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与较量共18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之2: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与较量共18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之2:东西 方文明间的冲突与较量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中西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与冲突始于鸦片战争,迄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两种异质文化的相遇,交流与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陈独秀和梁启超是对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最早进行分析和总结的人。

陈独秀1916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梁启超1922年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都从器物(即物质文化)、制度(即制度文化)、观念(即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过程,堪称精辟。

近代,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下节节败退,这使中国的有识之土痛感中国在技术装备上的落后。

于是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结果,导致了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物质文化为目标的“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

这是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物质层面。

但是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人认识到,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地方不仅仅是在物质技术方面,更有管理制度方面的原因,于是,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进入制度层面。

由于中国封建制度已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因此,在制度文化这一层面的中西文化冲突则显得更加尖锐和复杂。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从政治上讲,有革命和改良的分别,而从文化的角度讲,要解决的却都是制度的问题。

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一个“西式”的共和国,但是,袁世凯的篡权使这个西式的共和国有名无实。

“吾人于共和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外迫于强敌,内逼于独夫”。

残酷的现实迫使中国人从心理层面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同时也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和了解,进而发动了具有启蒙意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这个时期出现的中西文化大论战体现了最深层面上的中西文化在精神领域的冲突,要解决的是文化深层即“国民性”的问题。

对于封建主义的中国来说,资本主义的西方文化具有双重作用:西方国家拥有先进技术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但其先进,一定程度是建立在对落后国家的掠夺上;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后,由独立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但是其社会形态也由封建时代步入近代社会。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

浅论近代中西文化之争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在世界市场的拓展,西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东方的各个国家,东方国家的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

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触从古代就有,但引发反思是在近代以后。

于是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近代中国遂成为中西文化之争的战场。

文化间的冲突,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里,绝不仅限于纯文化的性质,必然伴随着深刻的政治背景。

近代中西文化的矛盾,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和蓬勃向上的外部世界的矛盾在观念形态上的再现。

中西文化之争因此是伴随着中国的民族振兴之途而同步发展的。

由于各时代具备的条件和人们思维发展程度的不同,大致说来,近代中西文化之争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调和期,批判期和融合期。

鸦片战争失败到辛亥革命失败,这是中西文化的互相调和期。

太平天国运动是西方的基督教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而产生的,这说明在传统文化即将崩溃的中国,西学蕴含的巨大的变革力量正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是历史上中西文化结合的第一次尝试,但毫无疑问,这个不成熟的农民阶级造就的不成熟的体系必然会走向失败。

下层阶级运动的失败,必然导致上层阶级的反思,于是,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开始了。

洋务派极力主张“中体西用”以达到自强求富,然而,由于洋务派和守旧派对西学的不完整的认识,加上新兴的不完整的西学与传统的中体的结合,必然导致矛盾,这不仅无法缓和中西文化的矛盾,还进一步加剧了二者的不平衡。

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就意味着中西文化的结合尝试在实践上宣告了失敗。

洋务运动的失败,维新变法接着兴起,康有为、梁启超以中学为形式,以西学为内容的“托古改制”似乎是找到了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具有划时代的启蒙意义,维新派将向西方学习的层面、深度和广度都从原有的器物层面提高到制度层面,对中学,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认识和反省也比前人深刻。

但是由于中国内外政治形势的不稳定和时代、阶级的局限性,也最终宣告失败。

但在这个时代,由于前面学习西方的成果在不断地被积累,学习西方文化、科技也好,政治思想也罢,涌现了一批像严复一样比之前的洋务派、维新派对西方文化了解更深刻的人,他们从体用一致的观点出发,对中西之学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宣传介绍了一整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理论、民权、自由、平等学说以及进化论等,从而扩大了吸收西方文化的范围。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化回归”思潮滋长的重要因素。
3. 民国初年“共和制度”下政局的败坏和社会的衰敝
主动吸收借鉴 西方先进的工 业文明
二、“科玄论战”的文化哲学意义
科玄论战——也称“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主题 论战的 始作俑 者
•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在某 些学理上的拓深 • 张君劢
论战的 根本着 眼点

• 西文化的关系及其现代 化道路的选择上
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展开及其思想焦点
东方文化派:
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情结
第五章 社会改造与文化重建
第二节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展开及其思想焦点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东方 文化 派 陈独秀为 首的新文 化倡导者
围绕着中西文化的性质、关系 和前景等讨论
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展开及其思想焦点
陈独秀
杜亚泉
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展开及其思想焦点
论战涉及到一系列关系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理论 问题:
文化上主张一种中西“调和”的路线
二、“科玄论战”的文化哲学意义
科学方法是否有益于人生观,欧洲的破产是否科学的 责任?
如何认识现代科学的作用问题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问 题
三、耐人寻味的“文化回归”现象:
一些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社会现象:
1. 二十世纪初整个国际局势及其思潮演变的影响所至 2. 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显,也是促使国内“文
东西文化的性质问题
古今文化的关系问题
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未来方向问题
一、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的展开及其思想焦点
新文化主张的优缺点:

准确地把握了 时代的主脉
弊端
中国社会的落 后与腐败现状 一概归罪于传 统文化弊端 否认世界各民 族文化在不同 空间下形成的 特殊性 不重视文化的 延续性和变异 性

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

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

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作者:周可来源:《江汉论坛》2010年第07期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看法。

在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中,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派率先注意到现代技术的广泛运用对于东西文化的影响,并以战争所导致的西方文化危机来为中国传统文化辩护;而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反对派起初没有意识到这一时代问题。

真正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是瞿秋白,他运用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导致现代科技不合理应用的根源,并主张以革命的方式改造社会制度以化解现代技术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冲突。

关键词:现代技术;文化;制度;革命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0)07-0066-05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这场论战于1915年在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与杜亚泉主持的《东方杂志》之间展开,后逐渐演变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思想论战。

近年来学术界对这场论战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展开了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论战进行了重新评价,但对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这场论战中的观点与理论贡献关注较少,未能从根本上厘清马克思主义者与西化派之间的差别。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这场论战中的代表人物对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的不同看法,勾画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接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探索历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理论观点。

一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屡屡凭借坚船利炮侵入中国领土,这一残酷而屈辱的事实改变了中国人将西方科技斥之为“奇技淫巧”的观念,并激起了一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浪潮。

从自强运动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与学习逐渐深入而全面,受西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①这成为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思想界的最强音。

尽管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存在争论,如选择何种政治体制与实施途径等等,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无疑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基本共识。

近现代中外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

近现代中外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

3 文化发展
古往今来,各种文化都是在互 相冲突、互相碰撞当中互相融合, 互相消化吸收之中前进的。中国文 化的前行与发展亦如此。
二 近代以前的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1 汉武帝时: 张骞与丝绸之路 2 中古时代 佛教东传 (华佗 曹冲称象)
3 明朝末年 与传教士“福音”同来的西方新技术
三 近代以来中外思想文化 碰撞的四个阶段
林 则 徐 像
林则徐像 魏源《海国图志》
曾国藩
李鸿章
第一阶段的特点:
就整体而言,第一阶段即张之洞等人提出 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阶段,向西方学 习停留在物质层面,这个阶段随着甲午中日 战争的结束而宣告完结。
第二阶段——戊戌维新、辛亥革命时期
1 戊戌维新
甲午战败后国人思痛:学西方只学 技术不行,还要考虑制度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本讲重点。
一 文化与文化发展
1 中国文化与人类文化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 成部分;中国文化是古代人类四大传统 文化之一(古希腊——罗马文化;古印 度文化;古伊朗——伊斯兰文化),而 且是此四种文化中延续几千年、一直没 有中断的唯一一种文化。
2 什么是文化
三层文化论: 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深义文化。
五四运动中的陈独秀与李大钊
中国之民族 为“劣等东洋民族”;“爱和 平、尚安息、雍容文雅”为“卑劣无耻之根性”。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
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 西洋文明主动是也。 ——李大钊《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
第三阶段的特点:
“五四”时期冲破了传统习惯势力, 全盘西化尽管不妥,但正是在这种情况 下使人们认识到:要使中国迈入真正现 代化国家行列,必须认识文化最深层次 的问题,即意识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 这个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一种社 会科学传入中国,并很快地取得了其应 有的地位。

俄国斯拉夫派、西方派之争和我国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

俄国斯拉夫派、西方派之争和我国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战
月 党 人别 斯 图 热 夫 的 这 一 连 串民族历史上 的这两次著名 论争进行 比较观照, 以发 现, 可 它们之间既存在一 定的契合关系 , 又有着深厚的影响渊源。 遥 相契 合


相 近 的社会 背景
两大论 争产 生 的土壤 , 1 世纪 前半 叶 的 即 9 俄 国社会 和 2 世纪初 叶的中国社会 , 0 颇为相近。 12 年 1 月 8日, 90 1 周作人在北京师范学校发表讲 演时就 曾指 出: 中国的特别 国情 与西欧稍异 , “ 与 俄 国却 多相 同 的地方 。 【l 对此 , ”1n 】 瞿秋 白也 深有 感触 : 俄国的国情 , “ 很有与 中国相似的地方 , …… 如屠格涅夫所描写 的乡村教育 的简陋 , 果戈理所 描写的俄国官吏的卑鄙龌龊 , 都是如此 。 ” m
11 年 , 82 反对拿破仑侵略的卫 国战争在全俄 唤起 了罕见 的爱 国主义热潮 , 战争 的顺利结束也
收稿 日期 :2 1 — 2 2 00 1 — 0
日战争 的泥沼 , 随后 又遭受八 国联军 的侵 略和瓜 分。其 间, 一批批有识 之士开始 了救 亡图存 的改
作者简介:王汝良 ( 93 ),男,山东胶南人 ,天津师范大学比较 文学与世界文 学专业博士生 , 17一 主要从事 比较文学与 东方文学研 究。
制制度 的第一次革命运 动虽告失败 , 却唤醒了俄 国进步人士的精神 , 加速 了社会生活脉搏 的跳动。 “ 我们解 救了欧洲 , 难道是为了给 自己戴上锁链? 我们 给了法 国一个 宪法 , 难道是为了使我们 无权 谈论宪法?我们用鲜血换来 了各 民族 问的平等 , 难道是为了在 自己的家 中备受屈辱? [【 ” P 十二 】"
多进 步人 士的共 同情绪 。14 年代 , 90 伴随对社会 重 大 问题 进 行 关 注 的不 断 升 温 、 注 主 体 的 日益 关 知识 分子化 , 以及客观上为思想论 争提供温床的 莫斯科 沙龙的普及 , 关于俄 国发展道路的著名论 争在斯 拉 夫派 和 西方派 之 间持续 展 开 。 近代 中国千疮百孔 , 刚逃离第一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渊 , 又陷人 中法战争 、 甲午中

7.“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

7.“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

第二节 论战之过程
一、论战双方:
新文化派:胡适、吴稚晖、陈独秀、 李大钊、瞿秋白等。 东方文化派:《东方杂志》主编杜亚 泉及钱智修、梁启超、梁漱溟、陈嘉异、 章士钊等。
注:东方文化派,是“五四”时期人们对当 时一些文化保守主义者的统称。最早使用这 一提法的是瞿秋白,最早定义这一提法的是 邓中夏。1934年出版的伍启元《中国新文化 运动概观》进一步将这一提法固定化,并沿 用至今。 东方文化派的基本特征: 反对西化,提倡东方文化; 反对物质文明,提倡精神文明; 主张新旧调和与东西调和。
鲁迅《论照相之类》:“印度的诗圣泰戈尔先生 光临中国之际,像一大瓶好香水似地很熏上了几 位先生们以文气和玄气,然而够到陪坐祝寿的程 度的却只有一位梅兰芳君:两国的艺术家的握手。 待到这位老诗人改姓换名,化为‘竺震旦’„„” 《花边文学·骂杀与捧杀》:“人近而事古的, 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 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 有徐志摩,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介绍了: ‘唵!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 得他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 望,离开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呢?”
背景:“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的兴起。 “东方文化救世论”:一战以后,西方文化出现 严重危机,只有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才能解 救其弊,从而使西方文化获得新生。 1919年罗曼·罗兰致泰戈尔的信:大战之惨祸, 已明白昭示欧洲文化弊病深重,非吸取东方文化 之精髓,融东西文化于一炉,不足以言自存。 英高秉德“亦叹美东洋文明,而尤渴仰中华文明, 居恒指摘欧洲文明之弊害,于多数欧洲人向所冷 视轻蔑之中国文明,则极力提倡,以为最宜学 步”,认为战后的欧洲人欲“创造新文明之欧 洲”,就必须“取中国文明所有精神的特质之优 越部分,以实行之”。

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2019年文档-新版.pdf

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2019年文档-新版.pdf

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这场论战于1915年在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与杜亚泉主持的《东方杂志》之间展开,后逐渐演变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思想论战。

近年来学术界对这场论战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展开了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论战进行了重新评价,但对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这场论战中的观点与理论贡献关注较少,未能从根本上厘清马克思主义者与西化派之间的差别。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这场论战中的代表人物对现代技术与文化问题的不同看法,勾画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接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探索历程,以及由此形成的理论观点。

一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屡屡凭借坚船利炮侵入中国领土,这一残酷而屈辱的事实改变了中国人将西方科技斥之为“奇技淫巧”的观念,并激起了一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浪潮。

从自强运动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与学习逐渐深入而全面,受西方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①这成为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思想界的最强音。

尽管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存在争论,如选择何种政治体制与实施途径等等,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无疑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基本共识。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对西方的看法。

战场上的血腥杀戮,战后的民生凋敝、信仰迷失等社会问题,暴露了西方文化的危机,也引发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怀疑与否定。

在一些中国知识分子眼里,西方文化开始变得不那么美好,哪怕之前被热烈讴歌的先进科技也受到了严厉批评。

一场关于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论战由此展开。

1916年到1919年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发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和《新旧思想之折衷》等文章,鼓吹以东方文明的优势补足西方文明的弊病,从而形成一种调和中西文明长处的新文明。

在他看来,欧洲各国在战争中运用其先进科技所制造的武器来杀戮同类,充分显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病,因此,中国人有必要反省之前盲目崇拜西方的态度,并思考东西文化的优劣。

中西文化论争

中西文化论争

四、近代文化论争(一)“夷夏大防”与“师夷长技”之争1、两种不同文化观之争“夷夏大防”和“师夷长技”是鸦片战争以后在士大夫阵营中较有代表性的文化观。

两种文化观都来自华夏中心主义的夷夏观,但“师夷长技”文化观的进步性表现在:它能够审时度势,以“变通”的态度对待中西所处的地位,并能够有限度的承认西方的长处。

而“夷夏大防”观却无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及声光化电优越的事实,较典型地表现出一部分封建士大夫顽固的文化保守性。

此两种文化观的分歧和斗争在洋务运动时期表现得较为明显,倭仁和李鸿章就是这两种对立文化观的代表人物。

2、“师夷”与“拒夷”之争1、京师同文馆之争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技术人才匮乏的问题日益严重。

奕 于1866年12月11日上奏朝廷,建议在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以便培养懂得“制造轮船、机器诸法”的技术人才。

招生对象从过去只限招收十三四岁以下的八旗子弟,扩大到具有科举功名及正途出身的五品以下京外官员。

这一新方案的提出,标志着清朝中央当权的洋务派对于西方文化态度的一次重大变化,表明洋务派已正式采纳了“采西学”的文化政策。

这种做法,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应不应该采用西学,终于成为文化观念大辩论的公开主题。

顽固派对开设天文算学馆大加反对。

顽固派一贯视洋器、西学为邪术歪道,对设立同文馆本来就耿耿于怀,现在看到又要让有功名、有身份的人来入馆学习“夷学”,当然不能容忍。

山东道御史张盛藻上奏,指责奕 的建议是“重名利而轻气节”,如果让科甲正途人员去习西学,就会败坏“士习人心”,动摇国本。

大学士倭仁也上陈反对意见。

为了遏制顽固派掀起的反对浪潮,奕 等人也上折,再次陈述开设天文算学馆的重要性,指出倭仁散布的反对言论已经造成严重的后果。

同年杨廷熙等守旧官僚继续上书反对意见,再度掀起波澜。

杨廷熙的奏折还对总理衙门进行抨击,直接涉及清朝最高统治者。

清廷发布上谕,以严厉的语气申饬了杨廷熙,并连带责备了倭仁之非,而对奕 一派不得不来一番好言抚慰。

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困境”——现代性视角下的五四东西文化论战

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困境”——现代性视角下的五四东西文化论战

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困境”——现代性视角下的五四东西文化论战作者:张翼飞来源:《学习与探索》 2019年第2期摘要:以社会理论的视角观之,“五四”文化论战双方分歧的本质在于对“现代性”的态度不同,“西化派”主张拥抱现代性,“文化保守派”主张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

态度差异源自论战双方对当时中国的问题意识不同。

这体现了中国近代遭遇的“现代化困境”,即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现代化的优点没有显著体现,现代化的弊端却暴露无遗。

西化派看到了前者,认为问题在于“西化不足”要引入西方启蒙时代的思想资源;文化保守派看到了后者,认为中国问题是“现代”过度,要通过提倡传统儒家价值来进行“治疗”。

事实上双方的解决办法都存在偏差,其重要原因在于双方均未认识到中国传统世俗文化其实和暴露出“现代性”弊端的西方晚期现代性文化极为相似。

关键词:五四运动;文化论战;现代性;梁启超;陈独秀;梁漱溟;张东荪;杜亚泉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19)02-0039-09①近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体性”的讨论相起了学界的很大关注,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东西文化论战”的一部分。

参见王学典:《或许我们正置身于一场新的文化大论战前夜》,《历史学家茶座》2004年第34辑。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韦伯与中国文化研究”(14ASH002);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精品文科支持计划(HEUCF20181309)作者简介:张翼飞,1984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一、审视论战的方法在“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著名的东西文化论战。

论战的双方都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学者。

西化派以陈独秀、胡适等为代表要求“全盘西化”,文化保守派以梁漱溟、杜亚泉、章士钊等为代表要求“东西调和”。

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类似的论战在20世纪80年代再次上演,而且又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重头戏”。

王元化先生敏锐地发现,20世纪80年代的这场文化论战还是在重复着“五四”这场论战的一些重要论点[1]10。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冲突- -[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始终比较活跃,可以分为近代与当代两个时期。

从交流的层面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相同之处,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心态、方式、范围、结果等处比较这两个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差异,揭示中西文化交流的特征与历史规律,或许可以为新时期中国现代化新文化的重构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历史时期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看,中华文化和不同模式外来文化的冲突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当佛教文化进入中国时,遭到中国本土道教和儒教文化的抵制。

从文化学意义上讲,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冲突、整合与发展的历史。

中西文化的大规模交流与冲突始于鸦片战争,迄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这期间,从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研究角度看,有两个历史时期特别值得关注,一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二是从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时期(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这两个时段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对外开放的起始阶段,其共同特征是中西文化交流空前增多,文化的冲突也较为激烈和尖锐。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巨大差异及中外双方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两个时期中西文化冲突又显现了较多的时代特点。

本文试图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相结合的角度研究这一问题,以从一定程度上揭示文化发展、文化交流与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基本关系。

一、时代与社会背景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着文化交流的总体状况、交流与冲突的广度与深度及方式等。

因此,对近代和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进行比较研究,首先要对两个时期的社会背景进行必要的叙述。

1.近代中西社会历史状况比较从近代历史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西方诸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在政治上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樊篱,完成了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

同时,经济上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与市场扩张的强烈需求,西方列强凭借其武力继续着在世界范围内攫取资源、占领市场、分割殖民地的行动。

东西方文化论战名词解释

东西方文化论战名词解释

东西方文化论战名词解释
东西方文化论战是指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进行辩论和讨论的现象。

这种论战通常涉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价值观、道德观念、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

在这种论战中,人们试图解释和理解东方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并评价这些差异对世界的影响。

东方文化通常指的是亚洲文化,包括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文化传统,而西方文化则是指欧洲和美洲的文化传统。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其中一些差异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误解。

因此,东西方文化论战旨在探讨这些差异,并寻求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东西方文化论战中,一些常见的名词包括文化相对主义、文化霸权、文化认同、文化冲突等。

文化相对主义指的是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文化霸权则指的是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主导和压制,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文化的同质化和失去多样性。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而文化冲突则是指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对立。

除此之外,东西方文化论战还涉及到一些具体的议题,比如宗教、政治制度、家庭观念、婚姻习俗、教育理念等。

人们在讨论这
些议题时,往往会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总的来说,东西方文化论战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涉及到
多个领域和层面。

通过理性的讨论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
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doc】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第三种文明”观

【doc】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第三种文明”观

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第三种文明”观第23卷第l期2006年1月东疆学刊DongjiangJournalV o1.23NO.1Jan.,2006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第三种文明"观王青(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摘要:从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东西文化论战,幻想着以"中体西用";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国人已超越东西方文化局限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全新的"世界文化"这一意识,而李大钊在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中,把"世界文化"这一意识与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结合起来了,构成了东西文化论战中的第二种文明观.关键词:二次论战;东西文化;第三种文明观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06)01—0052—3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时期,西方列强的威胁首次使中国人天朝自大的心理受到严重冲击,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一场围绕如何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寻求东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从而展开了东西方文化调和共存的文化论战.如果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东西文化论战,那么五四运动前后围绕在承认普遍的世界文化的前提下,探讨中国文化存在的理由,为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寻求定位而展开的又一次大规模论战,就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在这场论战中论者们都认识到中国文化已经到了能否存续下去的紧要关头,表现出强烈的危机感和民族主义意识. 如果说第一次东西文化论战时,中国人尚未完全理解东西文化在本质上的差异,因而幻想着以"中体西用"的方法来对抗来自西方的威胁,那么到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时,中国人已经产生了超越东西方文化局限性的一种普遍的全新的"世界文化"这一意识,并表现出中国文化的主体的创造意识,这表明从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今天中国社会和围绕中国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却又一次面临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如何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的难题.在此回顾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的某些观点,或许对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时期,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也正是发生于五四运动前后的十余年间.以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为阵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国民愚昧,迷信和落后,缺乏民主与科学的基本意识,所以必须大力宣传欧美文明进化的理论观念,向传统的中国封建思想意识开战.他们崇拜西方文化,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颂扬法国文明的陈独秀还是赞美美国文明的胡适,都是把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放在了纵向时间进化的序列上.在他们看来所谓"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并非地域的差异,而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差异.因此他们试图根据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来解决中国在世界生存竞争中如何生存下去的课题,换言之也就是如何缩短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历史发展上的差距的问题.在陈独秀等人看来,东西文明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中国文明已经腐朽陈旧,正在走向衰落,已经没有任何能够贡献于当今世界之处,因此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完全摧毁旧的文化,由以科学,民主为核心价值的近代西方文化取而代之.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西方也出现了对西方文明进行反思的危机意识,一些西方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东方思想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而中国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们此时更加强调西方文明以其科学之利器戕杀人类,因此不仅不适用于中国社会,更需以中国文明加以改造融合.特别是一些顽固的国粹派,更是企图让中国社会在文化上和政治上实现全面的倒退.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旅欧归来的梁启超发表了《欧游心影录》(1920年),以他在欧洲实收稿日期:2005一lO一2O作者简介:王青(1964一),女,北京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52地考察的见闻为素材,描绘了欧洲在经济萧条和阶级斗争激化中挣扎的实际情况,断言正是自由放任主义政治,唯科学主义和个人主义学说导致了欧洲的衰退.梁启超指出:西方在自然科学万能的口号下,树立了纯物质和纯机械的人生观,否认人类意志的自由,把人类从善恶的责任中解放出来,从而导致了道德的颓废,因此必须以东方的精神文明挽救西方的物质文明,同时也是以西方文明发展我们的文明,并使之相互作用,从而演变成一种新的文明.可以说梁启超的东西文明调和论使东方文化的价值重新受到关注和评价,对于激进的全盘西化论者是一种有效的批判.原本仰慕西学的梁启超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受到启发,到了晚年开始转变为"尊孔崇儒",强调儒学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永久的价值,成为中国新儒家思想的先驱.梁启超终生奋斗的目标就是把中国建设成西方式的"独立富强"的近代民族国家,近代化国家的建设以高素质的新国民为立国之本,而一民族立国的精神本原存在于这个民族的文化遗传当中,梁启超受西方民族主义学说的启发,阐述了以启蒙国民思想为目的的"新民说".所谓"新民"包含着继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吸收西方新学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试图达到一种中西文化的融合.梁启超一方面对以科学的方法解释人生的西方文化持否定态度,同时他又承认中国文化恰恰缺乏这种客观的科学精神.因此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复兴不能是如国粹家们所说的单纯的复古, 而是必须吸收西学的研究方法,即提倡"科学的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并进一步吸取西洋文化的精髓之处.即以西学的长处补中学的短处,再以中学的长处补西学的短处,进而"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这也就是他所谓的"泰东文明"与"泰西文明"的"结婚",最终产生一种全新的人类文化的结晶,目的是"把这个新的系统向外扩充,让全人类都受到它的恩惠".也就是说,梁启超的思想不拘泥于一国的范围,而是具有一种"全人类"的普遍视角.比起全盘西化派以及把传统文化视为"圣域"的国粹派,梁启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可以说相当理性.应该承认他提倡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民族文化和融合西洋新学的"新民二义",使对儒学等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对国民思想的启蒙二者互相关联,互相推动,具有促进中国文化近代化的积极意义.在这场论战中,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指导者之一的李大钊于1917年发表了《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甲寅>日刊1917年4月12日),1918年7月1日发表了《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 季刊第三册)等文章,从而参与到论战当中.李大钊认为由于客观地理环境的制约,东西文明在本质上有根本不同之处,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当然这种分析其实也是当时一种非常流行的观点,而且有失偏颇.但是李大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不能认同把东西文明的差异归结为种族优劣的民族虚无主义立场,他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角度出发,认为东西文明之不同,不能以价值高低来判断,因此李大钊反对陈独秀等启蒙运动者们全盘西化的主张.在《"第三"》(1916年《晨钟报》)一文中,李大钊以一种进化论与中国传统的循环论相结合的类似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的发展观来批判主张彻底抛弃传统文化,照搬西方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立场.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大实在",是"无尽之青春",而有限的个体变化过程则为"青春之进程"."大实在的潮流"是在辩证法的方式中前进的,"一成一毁,天之道也".一种文明,一个国家或民族也有自己的青春,新陈代谢也是文明,国家或民族生命周期的基本特征.所有的事物都必须经过对立求得发展,没有任何东西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它的对立面,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在历史当中完全消失,任何特殊的历史综合都是不一致的,产生对立现象的双方都应当得到保留,无论怎样过去总是现在的一部分.基于这种观点,李大钊强调矛盾双方的调和,否认新旧势力有质的差别,新与旧,进步与保守是"比较而出,其中绝无褒贬之意,亦无善恶之分".但是同时李大钊又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他对于中国社会的危机和中国文化的衰败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也不能同意对传统文化不加批判的"中国文化复兴"论.他认为东洋文明"颓废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疲命于物质之下", 为拯救东西两文明的危机,只有靠以二者"本身的觉醒"为前提的"真正的调和",来创造"第三新文明".表面看来,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论也与梁启超的东西文明调和论相似,但梁启超的意图是以东洋文明救济西洋文明,因此他最终走向"先秦学术"的回归.而李大钊认为中国的出路将是既不同于中国的过去传统,也不同于西方的新的出路,是东西两文明经过自我扬弃而创造的第三新文明.根据地理环境决定论,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兼备东西文明的特质,因此开创第三新文明的希望就寄托在俄国文明身上.而十月革命的爆发,无疑就是宣告了这个新文明的诞生,因此李大钊高度赞扬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具有世53界史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这第三新文明是融合了东西两文明的长处,实现了灵与肉的一致,即兼有工业化带来的先进物质文明和人道主义的精神文明的新的世界文明.同时李大钊强调从历史和地理上来说,中国有继承"第三文明的至重的责任",而这正是中华民族"复活"之道,是"青春中华之创造之道",是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为世界作出新贡献的道路.1920年1月,李大钊首次根据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现状,写出了《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7卷2号)一文.他首先根据他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指出"南道文明"一东洋文明,自然条件优越,以农业为本位,营定居生活;"北道文明"一西洋文明,自然条件苛酷,以工商业为本位.而随着时代的改变,"西洋的工业经济来压迫东洋的农业经济了!"由于西洋以及进化为工业国如日本的侵略,现在中国即将沦为"世界的无产阶级",而中国的出路就在于"我们应该研究如何使世界的生活手段和生产机关同中国劳工发生关系".尽管李大钊知道根据唯物史观,"经济的要件是历史上唯一的物质的要件",但他仍然认为地理的自然环境是决定"经济的要件"的因素,这是因为李大钊看到发展阶段论最终会导致东方社会停滞论的弊病,因此他没有把东洋和西洋放在一元的世界发展史中,而是把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并列起来,就这样李大钊一方面以唯物史观为认识的工具,同时又坚持认为是地理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东西方经济的异质性,这种地理的唯物论与唯物史观折中的立场,可以看作是他避免对东西文化做性急的价值判断的民族主义感情的反映.对于李大钊来说,由东西的交流创造单一的世界文化的想法已经是无意义的了,必须从中国国民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制中,已沦为"世界的无产阶级"这一冷酷的现实出发,来对中国进行改革.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李大钊不再仅仅从东西文化调和论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十月革命的意义,他已经认识到十月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世界革命的先导,而世界革命只能是各国根据本国的现实,基于各个民族的主体性去摸索独自的改革道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而李大钊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的理解的加深,开始主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并且积极倡导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第二次东西文化论战的主要论题是围绕什么样的文化能成为世界文化而进行的,而李大钊的东西文化论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世界文化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把这一问题同探讨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结合起来,他自身也经过这一时期的求索,扬弃和发展,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后来的发展证明李大钊所预言的方向是正确的,他的东西文化论是这场论战最丰稔的成果.参考文献:[1]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新青年,1卷4号,1915(12).[2]梁启超欧游心影录[A]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89[3]王元周.李大钊的东西文明观及其对他接受马克恩主义的影响[A]李大钊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4][日]后藤廷子李大钊的东西丈化论——在东西文化论战中的地位与思想史上的意义[A](王青等编译),李大钊思想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责任编校明道] AThirdOutlookonCivilizationintheSecondPolemicsonEast—WestCivilizationsWangQing(InstituteofPhilosoh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732.China) Abstract:InthefirstpolemicsonEast—Westcivilizations,theChineseimagine"adaptingWestern culturetoChineseuse",whileinthesecondpolemicsontheissue,theyhavebredanewgenera1 consciousnessof"worldculture"beyondtheirownculturallimitations.Meanwhile,LiDazh aolinks" worldculture"withhisexplorationintotheChineserevolutionaryroadandthusathirdoutlOo koncivilizationiSformedKeywords:thesecondpolemics,East—Westcivilizations,athirdoutlookoncivillzation 54。

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一杜亚泉,一八七三年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伧塘乡。

原名炜孙,字秋帆,又署伧父。

少时刻苦自修,精于历算,通日语,长于理化、矿物及动植诸科。

他的治学道路颇曲折,青少年时,即觉帖括非所学,改治训诂。

甲午后,又觉训诂无裨实用,再改学历算。

一八九八年应蔡元培之聘,任绍兴中西学堂算学教员。

越二年,为提倡科学,培养人才,创办亚泉学馆,同时出版《亚泉杂志》。

一九〇三年应商务印书馆夏粹芳、张元济之邀赴沪,将其普通学书室并入商务,任商务编译所博物理化部主任,负责编辑教科书。

至今仍在延用的化学元素中文译名也是出于他的手定。

由于这些成就,人们称他是"中国科学界的先驱"、徐寿以后至二十世纪初成绩卓着的学者。

他在主编任上,奖掖后进,做了不少工作。

后来,胡愈之回忆在《东方杂志》当编辑时说,曾得到他的细心指导,并称他是忠厚长者,治学严谨,办事踏实。

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〇年,杜亚泉掌《东方杂志》笔政,前后凡十年。

他出任主编后,刷新内容,扩大篇幅,使这个刊物成为当时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杂志。

除主持编务外,他还勤于着述,着有《人生哲学》,译有叔本华《处世哲学》。

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论文达二百篇。

其中有些文章,今天读来,仍有一定启迪作用。

《东方杂志》编辑部在他去世后,在悼文中曾对他作了中肯的评价:"其对于人生观和社会观,始终以理智支配欲望为最高理想,以使西方科学与东方传统文化结合为最后目的。

先生实不失为中国启蒙时期的一个典型学者。

"蔡元培也说他"以科学方法研求哲理,周详审慎,力避偏宕"。

他在胡适以前,首开以科学方法治学的风气。

虽然今天看来,科学主义不免给学术研究带来不少弊端,但他在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社会问题时,却比今天一些号称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青年学者,要通情达理得多。

"五四"时期,发生了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这场论战肇始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批判《东方杂志》上发表的三篇文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上东西文化论战陈独秀在文化史上的贡献长期以来被忽略。

探讨陈独秀在东西方文化论战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正确评价陈独秀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东西方文化论战实质上是国粹主义,全盘西化、折衷调和、综合创新等各种文化观相互抵制、批判、影响、吸收的过程。

这些观点纷繁复杂:折衷调和派中有派、全盘西化中有完全的全盘西化和不完全的全盘西化,新的文化观中有积极的偏激的文化观,旧的文化观中有改良的顽固的文化观。

如果不清楚发起人陈独秀在东西方文化论战中的态度和作用,就难以搞清楚一些文化观的由来和各种文化观对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影响,也说不清陈独秀是如何转变为一个社会主义者的。

一、对东西方文化的辨析在东西方文化的论战中,陈独秀做出了贡献,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区别异质。

1915年9月,陈独秀发表《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等文章,将东西方文化两个不同质的东西加以区别,在当时是一个振聋发聩的话题,引起人们的重视。

由此,才有对东西方文化谁优谁劣、谁向谁学习的问题。

这很像黑格尔写《小逻辑》,马克思写《资本论》一样,都是矛盾分析法,从浑沌中找出差别,一切矛盾由此展开。

不同的是,黑格尔分析的是精神世界,马克思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陈独秀分析的是东方文化。

在陈独秀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将东西方文化与新旧对立联系一起思考,新派内部,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赞同的如汪叔潜(注: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916年2月15日1卷6号。

),反对的如张煊(注:张煊《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国故》1919年5月3期。

)、常燕生(注:常燕生《东西文化问题质胡适之先生》《现代评论》1926年8月9日。

),基本倾向是接受了陈独秀的观点:东方文化是旧,西方文化是新,认识新旧关系即认清了东西方文化关系。

(二)剖析模式。

为什么东西方文化同时存在而又不属于同一时代(东方文化代表了封建时代,西方文化代表了资本主义时代)呢?这在当时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陈独秀在《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中抽出西方文化模式——法兰西为近世文明代表,对其进行典型分析。

他从近世文明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三个特征方面,具体说明法兰西人的突出作用,为国内新派提供西方文化的范本。

陈独秀说明东西方文化区别,从其质而不是从量的规定性入手,否定了东洋文明,这种方法影响了东西方文化论战首先集中于异同优劣的争论。

该文同时也暴露了陈独秀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绝对分开,将“近世文明东西洋绝别为二”的绝对化的理论弱点。

(三)探求原因。

1915年12月,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提出西洋民族以战争、个人、法治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家族、感情为本位。

陈独秀从民族本性、根本思想的差异上分析两种文化的对立,这种新的分析方法刺激了中国知识阶层的觉醒和思想革命。

然而,观念活动本身不能说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最后原因。

陈独秀从民族思想的差异去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对立,在方法上有漏洞:每个民族作为人类共同体一部分,都遇到战争与安宁、个人与家族、法制与感情等矛盾,将这些矛盾截然分开,列入西方和东方民族之两极,必然忽视东西方文化关联,民族思想相通的一面。

(四)提出标准。

如何比较东西方文化,有一个谁优谁劣的标准问题。

只有解决了比较的标准,才能回答谁向谁学习、如何学习的问题。

各种文化观都提出了自己的东西方文化优劣标准。

杜亚泉提出以文明人口的多少作为标准观。

张君劢说,中国文化应以中国人“良心”上的需要为准(注:张君劢《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东方杂志》1922年2月。

)。

陈独秀认为,谁优谁劣不在西洋大、中国小,而在于其文化和经济谁在上在下。

强调东方文明制度落后于西方经济能力,这是陈独秀东西方文化思想中的精华。

从社会政治结构和经济能力上找文化优劣标准,比以“良心”上的需要、文明人口的多少作为优劣的标准也深刻。

杜亚泉以维护学术统一为名,进一步提出用儒学作为国是来统一全国的学术和统整西方文化。

“统整”中国文化,是用东方儒教来统整,还是用西方文化来统整,是东西方文化论战中表现出来的“国故”与“国新”的矛盾对立。

陈独秀从两个方面进行了驳斥。

首先,陈独秀认为学术发展比学术统一更重要,学术发展就要标新立异,引进西洋文化。

杜亚泉的学术“统整”以统治阶级思想为中心,必然是阶级“统整”,表现出学术思想上的专制作风。

其次,将科学标准引入东西方文化论战。

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无需追摹国故,而去整理国故;追摹国故的人,无从学习西方新的科学精神,除了追摹还是追摹。

因此,讲不讲科学不仅是对东方传统文化的方法问题,也是态度问题。

陈独秀将科学标准引入东西方文化论战,影响颇巨。

新派中的胡适、傅斯年、毛子水等人谈到科学与整理国故关系问题,其思路皆出于此脉。

胡适认为不管有用无用,要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毛子水对国故则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注:毛子水《〈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新潮》1919年10月2卷1号。

)。

旧派一些人开始以进化论、西方近代哲学依据,来反驳新派的片面性,使东西方文化论争以精辟化的形式出现。

(五)提供阵地。

东西方文化论战以1915年《新青年》创刊为起点,陈独秀这个历史地位,也是其他人不可取代的。

东西方文化论战尖锐化以1918年9月陈独秀写《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为标志。

在这以前,东西方文化两派只有“论”,而没有“战”。

此后,《新青年》与《东方》形成了两军对垒局面,并成为新派一方的主帅,(毛泽东称其为“总司令”)。

由《新青年》与《东方杂志》为阵地的东西方文化思潮空前规模的激战逐渐形成,构成五四运动最雄伟的精神景观。

很多问题越辨越明,如功利主义是论战对方提出来的,促使陈独秀思考西方功利主义的意义;再如儒学与学术关系问题,也是杜亚泉提出用儒术统一国是之后,陈独秀在驳论中思考到的。

(六)阐述功利主义。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物质利益为一定政治关系服务,表现为政治倾向的功利主义。

资产阶级讲功利,封建主义也讲功利,孔子言礼立教,也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服务。

西方文化讲功利主义,既表现出高于近代东方封建文化的勃勃生机,也暴露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西方文化的弱点,因此受到旧派的反对。

赞成或阻截西方功利主义文化的输入,成为东西方文化观较量的一个焦点。

陈独秀旗帜鲜明主张“彻头彻尾颂扬功利主义”,从效用和贡献的角度来评价功利主义,对试图以反功利主义为手段来反对西方文化的观点进行了驳斥;另一方面,将西方文化的有效性归之于功利主义,是狭隘的。

陈独秀未从人类文化发展史角度看待东西方文化溶合,易导致误解。

二、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遗产一部分,经过吸收消化,其中仍有可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内容。

重新研究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换的过程,有利于人们正确地处理向西方学习和反对全盘西化的关系、正确地处理继承传统和发扬创新的关系。

(一)全盘西化。

学习西方文化,一种是选择为我所用的学习,另一种是“抄检”欧化,即全盘西化。

东方国家进行文化建设,不能“全盘西化”,因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除了具有近代化、现代化等文化发展规律这一共性,还有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对于西方文化内部矛盾性、特殊性以及局限性,新派、旧派甚至西欧一些学者都看到了。

旧派敏锐地感到了西方文化的种种弊端,明确否定全盘西化,认为“抄检”对欧化无增补。

西方一些否定全盘西化的学者认为西方文明不具有普遍性,出现了“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潮。

另一方面,如瑞士哲学家赫尔褒兹主张东方文化毫无价值可言,就有全盘西化的倾向。

在中国,全盘西化的观点首先在新派内部产生。

梁漱溟在1920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就说,新文化运动算不上中国的文艺复兴,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对于西方文化是全盘承受”。

新派多数人看到了西洋思想中也有旧的矛盾,否定全盘西化,重新确定“新”的含义。

在全盘西化问题上,陈独秀观点前后有变化,不能简单地说他是或者不是全盘西化论者。

早年,陈独秀对学习西方持否定态度。

1916年10月1日,陈独秀说:“吾辈少时,读八股,讲旧学,每疾视士大夫习欧文谈新学者,以为皆洋奴,名教所不容也”(注: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新青年》1916年10月1日2卷2号。

)。

说明陈独秀留日之前,对学习西方的意义认识不清。

1918年4月,陈独秀追求“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注:陈独秀《随感录(一)》《新青年》1918年4月4卷4号。

)。

陈独秀也有全盘西化的言论,如1918年7月,陈独秀提出“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注: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1918年7月5卷1号。

)。

陈独秀当时竖起“西化”这面旗帜,是有反封建主义的进步作用的,与社会主义条件下讲“全盘西化”截然不同。

而且,陈独秀全盘西化的言论,始终没有发展到如胡适那样系统。

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全面作了肯定,对东方文明作了全面否定。

他说,一部分西洋学者崇拜东方文明的议论,只是“一时病态的心理”,助长了东方旧势力的气焰(注: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现代评论》1926年1月10日4卷83期。

)。

胡适为资产阶级文明作了无条件辩护,乃至把社会主义思想也看成西洋近代文明“有能力自救”的表现,不承认资产阶级文化的内在矛盾,说明胡适的思想开始有多元倾向。

后来,胡适也看到“全盘西化”有语病,改称“充分现代化”。

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明确反对“全盘西化”,提出西方一切不良社会现象无不是“私有制度之下的旧道德”所造成的;1924年4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陈独秀说:“我们并不迷信西方已有的资产阶级文化已达到人类文化之顶点,所以现在不必为西方文化辩护”(注:陈独秀《太戈尔与东方文化》《中国青年》第27期,1924年4月18日。

)。

说明陈独秀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的同时,经历了从“全盘西化”到学习西方的长处、批判西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再到否定全盘西化的认识过程。

(二)传统文化。

胡适说“新潮之来不可止”,不是说没有人出来阻止。

譬如,杜亚泉提出用儒家思想来“统整”西方文化;梁启超认为只有东方文化才能拯救西方文化;佛教徒释太虚说,西洋文化无非是一种“制造工具”以满足“动物欲”的低下文化(注:释太虚《东洋文化与西洋文化》《学衡》1924年8月。

)。

传统文化如一概抵制外来文化,等于剥夺了自己发展的手段,产生限制民族文化发展的偏见。

这种偏见打着民族文化复兴口号,形成自我孤立主义文化观,即“华夏中心论”。

“欧洲中心论”则以西洋文化统整东方文化。

陈独秀提出勿尊圣、勿尊古、勿尊国为学术三戒,批判了杜亚泉用儒家思想来“统整”西方文化的观点。

在《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中,陈独秀问道:封建时代文化“何能行于数千年后之今日共和时代国家时代乎?”有学者指出,关于传统文化已无法适应于现代文明生活这个道理,陈独秀比鲁迅阐述得更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