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设计和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作业的设计和探究
【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探索作业设计的必要性,数学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和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种形式以及本人的一
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创新精神,素质教育,作业设计,数学作业探究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能缺少的重要环节。-方面,学生通过作业,对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巩固和消化,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作业的检验和批改,能够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改进和纠正。因此,作业还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以大力倡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好和用好数学作业,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无疑是值得广大数学教师去认真思索和探究的一个课题。
1.新课程理念下,探究数学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针对应试教育观念下教学过程的种种弊端,要求广大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及时更新观念,迅速转变以传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改变被动性,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和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学作业,变单一的书面作业为多种形式并举的作业,变笔写口答作业为口、手、脑并用的作业,变单一划齐作业为注重个性和全体得到发展的作业,变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为独
立与合作结合的作业。只有将被动性接受性的书面作业向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的课题作业转变,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得发展,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2.数学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数学作业是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数学知识内容、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凡有悖于此的作业设计都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2.2 针对性原则: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针对每一具体的知识内容,又要考虑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原有的经验和学习兴趣,决不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摒弃“繁、难、偏、怪”的内容再交给学生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要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设计的作业应尽量让学生去动手,去动脑,去实践,去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的数学作业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收到最好的效果。
2.3 互动性原则: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纯粹的知识传输者,而是学习过程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接受器,而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伙伴关系。如果能够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完成数学作业,
就可以培养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并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设计、参与探究过程的快乐悦喜,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转化成学习的动力。
2.4 渐进性原则:数学作业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应考虑各阶段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以及课本的具体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作业的设计,内容要由易到难、数量由少到多,形式由简到繁、要求要由低到高。初学的内容,作业的数量可少一些,形式简单一些,要求可低一些。待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积累之后,作业的数量可多一些,内容可综合一些,要求可高一些。
2.5 激励性原则;教学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动机等)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适当的激励,可以促进学生情感、意志、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教学过程中,除了可以通过古今中外数学史料、数学学科的进展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及学生身边由于勤奋、善于动手实践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的事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外,还可以在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或作业的点评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如对学习得法取得成功的同学及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困难但有进步的同学给予肯定和鼓励,而对那些完成作业完成得不够好的同学则进行指点和勉励等等措施,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2.6 多样性原则:学生能力的形成是多途径的,学生素质的构成也
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因此,作业的设计应该是题型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常新的.这样的作业既能使学生对学习怀有热情、保持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那种只用笔在纸上做题,只是看课本或听老师讲解后用口答题的书面作业,只有利于学生对现成知识的接受,而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
3.数学作业设计的几种方法
3.1 组题:作业的组题根据教学需要,可由教师组题,学生组题,也可以由师生共同组题。为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课本知识,便于教师检查和了解学习情况时,常由教师组题。这样的作业有课堂提问、演算练习、单元测试等。为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体验亲自参与的快乐,一些作业也可由学生组题。
3.2 作业形式。
(1)书面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是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作业形式。如课堂提问、习题练习、阅读预习(一般附有预习提纲),学习笔记、单元小结、试卷检测等。
(2)课题作业:课题作业不同于书面作业。它是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进行综合性探索的作业。因此,往往涉及面宽,综合性强,花费精力多时间长,运用手段和方法多样,有些时候可能要依靠多人共同完成。这种作业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课题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难度有大有小,在教学中,可根据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课题作业。
4.作业的处理
对于布置的作业,根据作业的类型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4.1 书面作业:对于书面作业中的提问,可以当场回答指正;对于练习作业则可以由教师全部批阅也可以按轮次顺序批阅:对于阅读预习,可以采取抽查与课堂点评相结合的办法处理,对于学习笔记和单元小结,可以采取抽查的方式检查;对于试卷检铡,既可以由教师批阅亦可以由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共同对照的方式处理。上述形式的作业,根据具体情况,还可由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检查和批阅。
4.2 课题作业:由于课题作业形式与书面作业有很大不同,因此,这类作业的处理以点评为宜。点评中,着重指出课题作业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以及对不足的地方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等。
作业,是教学工作中的永恒元素。教学工作中,如何设计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形成,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数学作业。来适应新课程理念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这是大有探索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