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孔子作为这将要没落中的一员,看在眼里,非常反感这种变化。于是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带着一班贵族,奴隶主的子弟,以保住、恢复周礼制度为目标,周游列国,到处劝说、谋官力求施展自己的主张。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这就是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

第一:正名思想。孔子提出“正名”乃是当时为政的首要任务(《子路》),要求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亦即恢复君主等级制的传统秩序,各人均在自己的等级地位上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尤其强调各级君主首先要模范遵行。这就是孔子礼学思想的要义。

第二:强调道德教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犯上作乱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继续发展,但是人民并不认识这类事件的罪恶而感到羞耻,这类犯上作乱的事仍有一天可能爆发出来。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于事前,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归服了。“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只要统治者作出表率,自觉地遵守礼制,人民就好治理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

第三:举贤才。孔子希望统治者能吸收一些庶人中有才能的人做官。

第四: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是认为仁德作为一个人的美好素质,是行礼的基础;如果缺乏仁德,必不能真正行礼。

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相当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作为统治者,他们的行为具备了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论语》记载: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备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致侮(恭则不侮);待人要宽厚些,支使百姓,却使百姓不怨恨,以团更多的人(宽则得众);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信则人任焉);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敏则有功);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强调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这就是说,贵族才有仁这个品德,即恭、宽、信、敏、惠等,而被统治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根本谈不上这个品德。

孔子所说的仁的另一个特点是为仁由已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这就是说明仁的自觉的特点,实现仁依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具备仁的品德,又如何能去实行礼呢?

一个人如何自觉地实现仁呢?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雍也》)这是从积极方面说的,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需要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如果再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恕”。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是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孔子这里所谓的爱人,字面上虽然是泛指,但实际上并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指在奴隶社会中处于各种阶级关系中的人,例如君臣、父子、朋友等等,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说,他愿意做贵族,因此推己及人,愿意奴隶或庶人也成为贵族;他不愿做奴隶或庶人,因此能近取譬,也不愿奴隶或庶人老是做奴隶或庶人。恰恰相反,孔子在这里是要肯定世卿世禄的宗法关系,而且通过忠恕之道来教育人、启发人自觉地遵守这些关系。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这就是说,臣愿意君对他以礼相待,他就应推己及人,自觉地“事君以忠”。而君愿意臣对他尽忠,他也应该自觉地“使臣以礼”。可见,孔子的爱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如果君不遵君礼,不以礼对待臣民,臣就不必守臣礼,无须效忠而可以另择明君。

孔子的仁的又一个特点是说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具备了仁的品德以后,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就将没有忧惧而具有无尚的勇气。这就是他说的:“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宪问》)。因此,他要求每一个人不管在怎么匆忙仓促和颠沛流离的情况下,都要时时刻刻追求这种成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有时还用生命来实现和保卫仁,所以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孔子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冯友兰语)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可能已经懂得了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