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合集下载

孔子的仁与礼的名词解释

孔子的仁与礼的名词解释

孔子的仁与礼的名词解释孔子一生致力于思考与探索道德伦理的问题,并通过他的言行举止成为了道德典范。

他强调的两个重要概念是“仁”和“礼”。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孔子对于这两个概念的解释和他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仁,是孔子所倡导的一种道德原则。

从字面上看,“仁”包含了“人”和“二”两个字,表明了孔子所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之间的亲近。

孔子认为,伦理道德的核心在于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而这种态度和行为应是以仁爱之心为基础。

仁的核心理念是关心他人,包括对他人的关心、关爱和关怀。

它要求我们去尊重他人的存在,并为他人的利益着想。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将他人的需要和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关注自身的利益。

他认为,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社会才能够和谐稳定。

孔子还认为,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态度和行为方式。

他强调了宽容、友善和感激之情的培养。

孔子认为,一个仁人应该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通过行为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善良。

除了仁,孔子还高度重视“礼”。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在个体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行为准则。

它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一种道德标准。

孔子认为,通过遵循合适的礼节和仪式,个体能够树立正直、恭敬和尊重他人的态度,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

礼的核心理念是尊重他人和谦虚。

它要求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适度的自持和控制情绪。

孔子认为,礼可以使我们摒弃自私、傲慢和冲动的行为,而是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他人。

通过尊重他人的权威和地位,我们建立起一种正当的尊重和相互配合的关系。

孔子认为,礼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

相反,它应该成为我们内在品格的一种自然体现。

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和反思,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实践礼的核心价值。

总结起来,孔子的仁与礼是一种关爱和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

仁是关注他人需要和切身利益的表现,而礼是通过遵循个体之间的适当行为准则建立和谐关系的方式。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真正理解和实践仁与礼,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并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安康。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摘要】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提出了仁礼相成的思想,并对人性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孔子也非常重视礼,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仪式。

孔子将仁和礼结合起来,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仁和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人伦完美的境界。

在孔子的看法中,人性是善良的,人们本性具有善良、勇敢、聪明等美好品质,但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发挥和完善这些品质。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强调了道德修养、社会规范和人性教育的重要性,为后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孔子、仁、礼、相成、人性观、人性教育、培养、思想、理解、重视、结合、总结。

1. 引言1.1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仁礼相成思想及对人性的观念。

在孔子看来,仁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关爱的基础。

而礼则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柱。

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将二者相结合,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在孔子看来,仁是立身之本,是做人的根本。

他强调与人为善、以仁心待人,认为只有怀有仁爱之心,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而礼则是在人们相处中形成的一种规范化的行为方式,它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孔子强调仁和礼的结合,即在尊重他人的同时遵守社会规范,这样才能既保持个体的尊严,又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

孔子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他认为人性本善,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培养,每个人都有成为有德有才的君子的潜力。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是一种基于道德伦理的社会理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关爱,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一思想对世界各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后人学习借鉴的宝贵财富。

“以仁释礼”:孔子“礼”与“仁”的思想

“以仁释礼”:孔子“礼”与“仁”的思想
孔子把三年之丧传统礼制直接归结为亲子之爱生活情理把礼基础直接诉之于心理依靠这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强制定提升为生活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性神秘性东西变为人情日常之用从而使伦理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周礼便是满足与实现人内在仁心欲求之道是使人仁心乐满足之道践行周礼对于人们来说是十分快乐和必要事情因此践行周礼人们是有着内在积性和主动性孔子以仁释礼指明周礼根源于人内在仁爱之心与不忍之心并实现仁心内在需要和要求这就为人们履行周礼指明了内在驱动力从而使人们履行周礼有主动孔子恢复周礼政治事业虽然失败了但他在育事业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孔子对于人生和周礼理解传播给更多人并通后学传诸后世深刻影响了中国人孔子学问为何成为日后中国思想意识主流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一条大概就在于他所指出仁心与不忍之心确实很有力量人如果要上真正幸福快乐生活就不能不顾它内在需要和要求这是为何在两千多年后今天当我们重读孔子言论时心灵仍被深深打动原因所在参考文献
6 1 7 0 0 0 )
夫 的家 臣势 大 , 不 再 服从 其 大 夫 。 然 而 周 礼 在 表 面上 并 未 被 弃 用, 事实 上 , 贵族 阶 层 的 生 活 仍 然 处 处 充 满 礼 仪 , 但 是 贵 族 们 僭 礼 背 礼 的行 为 则 屡 见 不 鲜 。 周 礼 虽 然 仍 广 泛 存 在 于 贵 族 生 活 中, 但 多 是 徒 具 形 式 而 无 内 在 生命 。 周 礼 的 危机 同 时表 现 为 在 周 礼 指 导 下 的人 生 危 机 与政 治 危 机 ,父 子 不 和 以 至 骨 肉相 残, 君臣不和以至臣弑其君 , 天下 “ 君不君 , 臣不臣 , 父不父 . 子 不子” 。 贵族阶层秩序的崩坏导致政局动荡 . 兵 祸 频仍 . 广大 民 众 更 是 生 活 在 水 深 火 热 之 中。 面对周礼的崩坏 , 无 论 是 贵 族 阶 层, 还是 平 民 阶层 , 都身深其苦。 如何应对这一危机 , 恢 复 周 礼 的 秩 序 以使 天 下 重 归 有 道 , 便 是 孔 子 自我 承 担 的 使命 。 周 礼 于 当时 日益 流 于 形 式 ,更 有 一 班 以 导 演 礼 仪 为 生 的 “ 儒” . 以知 晓繁 复 的 礼 仪 自重 , 自称 为懂 礼之 人 。 周 礼 是 否 就 是那些揖让跪拜 、 玉帛钟鼓之类的仪文呢?关于这个问题 , 在 孔子之前 , 就有古人讨论过 。《 左传 ・ 昭公二十五》 有云 : “ 子 大 叔 见 赵 简 子 ,简 子 问 揖 让 周 旋 之 礼 焉 。对 日 : ‘ 是 仪 也 ,非 礼 也。 ” ’ 好 古 敏 求 的孔 子 自然 知 晓 这 些 。 针 对 那 些 认 为 礼 便 是 礼 仪的观点 , 孔子反 问: “ 礼云礼云 , 玉 帛云 乎 哉 ?乐云 乐 云 , 钟 鼓 云 乎哉 ? ” 既 然 诸 如 玉 帛钟 鼓 、 揖 让 周 旋 之 类 的礼 仪 并 不 能 就 称 之为礼 . 那么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在 孔子看来 , 不止 那些礼仪 是后起 的 , 就 是“ 礼” , 对 于 那 径。 高 职 教 育 不 仅 要 教 会 学 生必 要 的知 识 和 技 能 , 还要 培 养 学 生适应社会 、 企业 , 并在社会 、 企业 中生 存 和 发 展 的能 力 。 校 企 文 化 的互 动 融 合 为学 生 提 供 了 更 多 深 入 企 业 、 了解 企 业 的机 会, 感 受 企 业 严 格 钢 性 的管 理 和 近 于苛 刻 的 纪 律 要求 , 有 效 锻 炼 和 培 养 他 们 的生 存 能力 和 心 理 承 受 能 力 ;通 过 企 业 文 化 环 境 的营 造 , 培 养 学 生 关 注 企 业 的主 动 性 , 使 学 生 自觉 了解 企 业 的方 方 面 面 , 在实践活 动中修德砺 能 , 知行合一 , 主 动 调 整 心 态、 重 新 进 行 自我 定 位 。 提 高 他 们 毕 业 后 到 企 业 的适 应 能 力 , 缩 短 就 业 后 适 应 企 业 岗位 的时 间 。 较快完成从 “ 学生” 到“ 企 业 员工” 的 角 色转 换 。

对孔子仁的理解和认识

对孔子仁的理解和认识

对孔子仁的理解和认识
孔子仁是指孔子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也是孔子强调的核心价值观。

孔子认为,仁是人的基本特征和最高道德标准。

他认为,只有追求仁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和社会的安宁。

孔子对仁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孔子认为仁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和行为。

他强调要以爱心、同情心和关怀之心对待他人,不论是家庭成员、朋友还是社会中的他人,都应该以仁心来对待,尊重他们的尊严和利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他们得到满足和幸福。

其次,孔子认为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他认为,人应该以仁为指导,遵循道德规范,做到诚实守信、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诚诸子等。

他强调应该倡导和践行仁德,使人们相互尊重、友爱和互助,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他人,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孔子对仁的理解和认识,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追求仁德的高尚情操,以此来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他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价值观。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内在联系【内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了。

在哪个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

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

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内在联系。

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一、仁与礼的关系“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范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

[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

”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内含有爱人的意思。

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

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

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

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内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地仁和礼思想谷晓洁英语系1302班2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地思想核心是“仁”“礼”.“仁”地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要求.“礼”地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地“礼”是西周地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地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地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仁政他人”“爱人:““复礼”思想.所谓““仁”””.”念,“果说,孔子地“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地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地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地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地.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地,因此儒家地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地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地道理地“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作为反动思想批判掉了,那么我们地社会如何不混乱,如何还能不发生“精神危机”呢?从这里看,对待传统地伦理思想,我们只能继承它、发展它,使之适合现今社会生活之要求,决不能抛弃它,而另外建立与之对立地“斗争哲学”.当然,在我们继承“传统”地同时,不仅应使“传统”得到发展与更新,要“日日新,又日新”(这也是中国地传统),而且还应充分吸收一切适应我们社会发展要求地其他民族地伦理美德.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地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地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地主要经典.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地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地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地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地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地.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地不断增强,汉学语》.文化”。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

孔子思想学说中的“仁”与“礼”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面,”仁”和“礼”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仁”是“礼”的内在根据,“礼”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依礼而行是“仁”的表现,这两方面相辅相成。

“仁”是人类社会中人最神圣而美好的特质,“礼”则是人们依礼而遵循的能够和谐相处的适当的方式。

习礼才会有敬畏之心,才能一步步靠近“仁”,使二者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思想;仁;礼;辩证统一在孔子儒家学说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仁”的观念固然是孔子提出并丰富的,但“仁”如何表现?它是深藏于内心的最为神圣而美好的特质,而礼的提倡正是人心的外在体现。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则成仁。

关于孔子儒家思想学说的“仁、义、礼、智、信”诸多方面,在众多的观点中,大家一致认同的就是“仁”和“礼”。

虽然,对仁和礼的内涵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仍有这样那样的观点,可无法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含义的两个概念。

1 孔子倡导的“仁”“仁”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专题论述“仁”的章句有55处,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

后人概括总结成儒家核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仁”也当仁不让地排在第一位,可见“仁”在孔子心中的分量。

那么,儒学的“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先看仁的本意。

仁字的笔画自古至今基本没有改变。

《说文》:“仁,从人从二。

”人,表示站立的人;二,表示复数。

不仅是一个人,还要兼及别人。

有文字学者进一步解释,这里的二还有代表天、地的意思,即以天性善良、地德敦厚来博爱、包容他人。

更有学者把二解作“丄”(甲骨文“上”字),表示提高、升华人的道德。

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仁的基本含义:亲爱别人。

《说文》:“仁,亲也。

”《礼记》:“上下相亲谓之仁。

”孔子说:“仁者,爱人。

”“仁者,人也。

”孔子把“仁”的整体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

浅析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

浅析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

浅析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我国的传统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先进代表,对于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以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最为著名,他主张“仁”与“礼”协调发展。

本文针对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对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仁与礼”;儒家思想;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其发展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各级教育部门在给予这些贫困大学生补助的同时,更多则是力求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教化,达到扶贫又扶志的理想效果。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礼仪之邦,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我国古代享负盛名的著名教育家——孔子,一直以来都被尊称为“圣人”,其主张的“仁”与“礼”堪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代贫困大学生的教化作用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仁与礼”儒家思想内涵(一)“仁”的内涵孔子主张爱人,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在儒家思想中,爱人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爱自己的亲人、爱他人、以人为本。

他身体力行,将这种“仁”的儒家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春秋时期,孔子开设私塾,无论是来自何方,无论出身如何,均可享受平等的教育。

在《论语》中,孔子提出“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成为了现代人际交往的道德准绳,被誉为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虽说“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仁”才称得上是儒家学派的原创思想,准确说来,“仁”才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礼”的内涵“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经过了几千年岁月的洗礼,“礼”已经成为了中华儿女的生活准则,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

“礼”的思想规定了在人际交往中,谁应该服从于谁、应该如何做才不会逾越道德的准绳。

而孔子则十分注重“礼”,它在《论语.季氏》中通过“不学礼,无以立”的语句向世人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

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什么孔子的礼的思想是“仁”,克己复礼为仁”。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这样社会个体成员道德境界的提高,整个社会文明政治秩序的稳定与推进,便是一个和谐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礼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恪守既定的社会关系,也赋予他们一定的道德责任。

如果人们都恪守这些关系,履行其道德责任,社会就稳定;反之,秩序受到破坏,社会便动荡不安。

“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

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

孔子“礼乐为教”思想的起源“礼乐为教”思想中的“礼”、“乐”来自于殷周时期的礼乐制度,选取殷周时期研究其起源;将“礼乐为教”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孔子时期作为探究重点;汉代作为“礼乐为教”思想与政治统治融合的关键时期,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

孔子生活的时期为西周后期,史称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一再强调,夏、商、周三代中,最灿烂、最文明的时代就是周公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具有完整的礼乐制度。

而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时代。

这一矛盾,促使孔子对“礼乐”制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能否把“礼乐”与教育联系起来。

以《左传》为例,它在叙事后都有君子的评论,对于事件的评论,最常出现的通常是“礼也”、“非礼也”,即符合道德与不符合道德,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尽管礼崩乐坏,但“礼乐”依然作为评价人、事的道德标准。

孔子为什么强调礼孔子重视礼的原因是孔子认为“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

“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

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孔子的仁和礼的含义

孔子的仁和礼的含义

孔子的仁和礼的含义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孔子提出的"仁"和"礼"是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对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核心观念。

仁,顾名思义,即对他人的关怀、尊重和友善。

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有通过教育和修养,才能使人的仁心得以发扬光大。

在孔子看来,仁是一种道德观念,是一种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准则。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具备了仁的品质,就能够关心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的人格,关爱弱者,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情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而礼,是孔子强调的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方式和方法。

孔子认为,礼是一种规范和约束,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基础。

礼的具体内容包括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礼仪规范等方面。

孔子认为,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诚意,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同时,孔子也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遵守礼仪,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心的人。

仁和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仁是内在的道德情感,是个人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而礼则是外在的规范和约束,是人们在社会中相互尊重和合作的方式。

仁和礼的相互结合,使得个人的仁心得以在社会中得到实践和发挥。

同时,仁和礼也相互促进,仁的情感可以促使人们遵守礼仪,而遵守礼仪也可以培养和强化人们的仁心。

对于孔子来说,仁和礼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他认为,只有通过培养仁心和遵守礼仪,人们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当今社会,仁和礼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们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尊重他人的人格,遵守社会的规范,共同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

浅议孔子思想的“礼”和“仁”

浅议孔子思想的“礼”和“仁”

浅议孔子思想的“礼”和“仁”出生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及不得志的政治家,是儒家的创始人。

他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社会现状,提出了“礼”和“仁”的思想,并构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

后经汉朝的独尊儒术政策,以“礼”和“仁”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流的正统思想,直至新文化运动。

孔子之“仁”作为正统思想,孔子的“礼”和“仁”自然会受到不同时代人的解读注译,时间长了,“礼”和“仁”就众说纷纭,难以捉摸,它们的内涵及关系也变得繁芜复杂。

对于“仁”,姜志勇认为,“除了伦理的含义外,仁还具有深层次的‘政治含义’,而这种‘政治含义’才是仁的思想核心”、“仁的观点不只是为了规范人民的道德行为,更是为治平天下提供理论基础”⑴;冯友兰认为“仁者,即人之性情之真的及合礼的流露”⑵;李泽厚则说“‘仁’是以实践理性为特征的思维模式”⑶;对于“礼”,有人说“‘礼’是一种政治秩序”⑷;荀子则指出“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⑸;对于二者的关系更是复杂,“儒家重视‘礼’,意图通过‘礼’的推行,辅佐‘仁’的实现”⑹、“儒家以“仁”为本,以“礼”为用”⑺、“孔子的政治主张是“礼”和“仁”⑻。

这些观点,要么认为“礼”是政治的,要么认为“仁”是政治的;要么认为“仁”高于“礼”,“礼”辅佐“仁”,要么是“礼”居于核心地位。

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礼和仁是平等两套社会法则,其中礼是伦理的,是用来理顺人与人关系的社会道德法则,仁是政治的,是牢固统治地位的社会政治法则。

一、礼孔子是一个非常重视“礼”的人,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学而篇》)。

他崇尚周礼,维护周礼,子张曾问孔子十代以后的礼制是否可以预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知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为政篇》),更有甚者,孔子因梦不到周而感伤。

在生活上,孔子也确实对于礼一丝不苟,在《论语·乡党篇》中就有仔细的描写,冯友兰对此写到,“孔子对于周礼,知之深而爱之切……《乡党》所记,起居饮食,俨然贵族。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

孔子的仁礼相成思想及人性观摘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

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

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

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

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关键词:孔子仁礼相成动态人性观孔子的学说,当时深得其心的弟子颜渊已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的感叹(《论语·子罕》以下引《论语》只出篇名),不同的弟子对孔子学说的理解也已有差异。

孔子卒后,关于孔子学说的真谛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千多年来,解释孔子的著述汗牛充栋,但孔子的思想却不仅没有因此而变得清晰明朗起来,相反,却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更加难以把握了。

不过,在众多不同的解释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为大家所一致认同的东西,这就是仁和礼。

尽管人们对仁和礼各自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仍有不同意见,但几乎无人否认,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中具有纲领性意义的两个概念。

一、仁的发现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

据学者们研究,仁字和仁的观念皆渊源于古东夷文化,后来进入“中国”,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

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简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在《论语》中,仁与礼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仁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

孔子认为,仁是人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的道德准则。

在《论语》中,孔子多次强调仁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核心。

只有具备了仁的品质,人才能体现出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而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一套规则和礼仪。

孔子认为,通过遵循礼的规范,人们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性,认为礼仪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在《论语》中,孔子将仁与礼联系在一起,认为仁者必然遵循礼仪。

他强调,仁者应该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礼仪来保持社会秩序。

仁与礼的结合体现了孔子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综合考虑。

只有通过遵循礼仪,人们才能表现出仁的品质,并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仁与礼在《论语》中是密不可分的。

仁是个人道德追求的目标,而礼是实现仁的具体方式和规范。

通过遵循礼仪,人们能够体现出仁的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孔子之“仁”与孔子之“礼”

孔子之“仁”与孔子之“礼”

孔子之“仁”与孔子之“礼”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

同一个问题,往往因为由不同的求教者提出,他都会有不同角度的言说。

甚至同一个求教者在不同的时候提出,会有不同的回答。

向孔子“问仁”的人不少,《论语》中有不少孔门弟子问仁的章节,如果只从孔子的一两句话看,犹如瞎子摸象,综合诸多论述,涵盖各个侧面,方能对他心目中的“仁”字,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在此,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尝试。

司马牛问仁,孔子的回答是:“仁者,其言也讱。

”司马牛又问:“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孔子说:“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这个“讱”字,是可以解释为“慎重”的。

孔子实际上是对司马牛说,做为一个仁人,应当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知道做事之不易,就不要说大话,唱高调,吹牛皮。

不要去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司马牛就是司马耕,字子牛。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介绍,“牛多言而躁”。

可见,这两句话是针对司马牛的弱点说的。

子张问仁,孔子的回答是:“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子张请问是哪五种。

孔子说的是“恭、宽、信、敏、惠”,而且具体解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参见《论语·阳货》)子张是陈国人,叫颛孙师,读《论语》的为政篇、卫灵公篇、颜渊篇以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知,他曾向孔子请教过不少问题,包括怎样才能求取官职俸禄,这样才能获得名望声誉,孔子对他强调的都是忠信,笃敬、质直、好义,切忌“色取仁而行违”,也就是说,不要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与孔子在此处说的“五者”基本吻合。

仲弓问仁,孔子的回答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这番话有两个要点,一是办事要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二是处世要设身处地,宽以待人。

仲弓就是冉雍,是与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一起排在德行科的孔子的高足。

在孔子的弟子中,仲弓几乎就与颜渊一样受到孔子的赞赏。

对孔子的仁的理解

对孔子的仁的理解

对孔子的仁的理解?
答:对孔子的仁的理解如下:
孔子的仁是一种道德情感和行为准则,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和互助。

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道德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他认为,只有通过仁爱和道德行为,人们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孔子的仁还包含着一种平等的精神。

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人们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不因人的地位、财富、权力而有所偏颇。

这种平等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孔子的仁还强调的是一种持久的精神。

他教导人们要始终保持仁爱之心,不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他人。

这种持久的精神可以帮助人们在困难时期保持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

总之,孔子的仁是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尊重和互助,以及一种平等、持久的精神。

这些思想对于实现个人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浅析孔子的“礼”与“仁”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

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

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

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

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

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

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

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

浅谈孔子与“仁”

浅谈孔子与“仁”

浅谈孔子与“仁”浅谈孔子与“仁”古往今来,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逐步得到重视与亲睐。

谈到“以仁为本”,自然会提及孔子。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伦理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哲学思想是以伦理及教育为主的思想。

孔子对伦理、教育思想不仅讲得最多, 而且构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学说。

在孔子的思想里, 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紧密地结合了起来。

孔子最注重道德的修养。

他教育的目的, 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符合上层社会道德标准的“士”、“君子”。

因此, 可以说, 孔子的教育主要是以人为本的伦理教育。

而且这种教育就是教人伦、道德, 这正是儒家教育的传统。

一、孔子关于“仁”的内涵阐述。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

孔子贵仁,一般认为“爱人”是仁的最根本的规定。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就人和物的关系而言,前者比后者更为重要;二是就人和人的关系而言,应当互相尊重和亲爱,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凝结于孔子的“ 仁” 中 ,使其体现了具有普遍的人道原则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一)“忠恕违道不远”忠恕, 简而言之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 从深层次看, 就是“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不论从单纯还是深层的方面看, 都是从己出发, 以己之所好, 推及人之所好, 以己之所恶, 推及人之所恶。

这种推己及人的办法就是“恕”道。

所谓“仁者爱人” , 也就是对别人的同情心, 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 要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

这些话听起来并不新鲜, 但确是人类长期社会生活关系中道德经验的总结。

人不是孤立的个人, 而是社会的人。

(二)“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 复礼是符合于礼。

孔子所谓的“礼”是周礼, 是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之礼,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 分封制, 世袭制。

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

礼与仁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题目: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

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

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

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

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

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

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

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

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

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

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

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

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

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

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

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

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

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

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

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

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

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

孔子作为这将要没落中的一员,看在眼里,非常反感这种变化。

于是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带着一班贵族,奴隶主的子弟,以保住、恢复周礼制度为目标,周游列国,到处劝说、谋官力求施展自己的主张。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

这就是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

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

第一:正名思想。

孔子提出“正名”乃是当时为政的首要任务(《子路》),要求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亦即恢复君主等级制的传统秩序,各人均在自己的等级地位上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尤其强调各级君主首先要模范遵行。

这就是孔子礼学思想的要义。

第二:强调道德教化。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这就是说,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犯上作乱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继续发展,但是人民并不认识这类事件的罪恶而感到羞耻,这类犯上作乱的事仍有一天可能爆发出来。

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于事前,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归服了。

“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

只要统治者作出表率,自觉地遵守礼制,人民就好治理了。

孔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

第三:举贤才。

孔子希望统治者能吸收一些庶人中有才能的人做官。

第四:仁。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是认为仁德作为一个人的美好素质,是行礼的基础;如果缺乏仁德,必不能真正行礼。

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相当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

其次说明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

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作为统治者,他们的行为具备了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论语》记载:子张问仁於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备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致侮(恭则不侮);待人要宽厚些,支使百姓,却使百姓不怨恨,以团更多的人(宽则得众);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信则人任焉);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敏则有功);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强调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宪问》)这就是说,贵族才有仁这个品德,即恭、宽、信、敏、惠等,而被统治的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根本谈不上这个品德。

孔子所说的仁的另一个特点是为仁由已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性的行为是自觉的、主动的。

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述而》)又说:“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这就是说明仁的自觉的特点,实现仁依靠本人的决定和努力,是每个人完全可以做到的。

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具备仁的品德,又如何能去实行礼呢?
一个人如何自觉地实现仁呢?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雍也》)这是从积极方面说的,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需要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

如果再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恕”。

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是实现了对他人的爱。

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孔子这里所谓的爱人,字面上虽然是泛指,但实际上并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指在奴隶社会中处于各种阶级关系中的人,例如君臣、父子、朋友等等,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说,他愿意做贵族,因此推己及人,愿意奴隶或庶人也成为贵族;他不愿做奴隶或庶人,因此能近取譬,也不愿奴隶或庶人老是做奴隶或庶人。

恰恰相反,孔子在这里是要肯定世卿世禄的宗法关系,而且通过忠恕之道来教育人、启发人自觉地遵守这些关系。

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这就是说,臣愿意君对他以礼相待,他就应推己及人,自觉地“事君以忠”。

而君愿意臣对他尽忠,他也应该自觉地“使臣以礼”。

可见,孔子的爱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先进》)。

如果君不遵君礼,不以礼对待臣民,臣就不必守臣礼,无须效忠而可以另择明君。

孔子的仁的又一个特点是说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具备了仁的品德以后,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就将没有忧惧而具有无尚的勇气。

这就是他说的:“仁者不忧”,“仁者必有勇”(《宪问》)。

因此,他要求每一个人不管在怎么匆忙仓促和颠沛流离的情况下,都要时时刻刻追求这种成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有时还用生命来实现和保卫仁,所以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

“孔子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

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

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

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

(冯友兰语)
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可能已经懂得了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