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
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团委书记李木)
摘要: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省体校)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升学就业等方面的优势还没有整体显示出来,就读省体校总人数有下降趋势。但我校作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为了保证人数,每年都组织专门招生团队进行招生宣传,录取分数线已不是重点指标,生源素质普遍下降,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我校教师正视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成因,研究对策,共同探讨现代化体校管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省体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然而我们部分教职员工,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还不甚理解,重视程度还不够,特别是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来看待。
省体校是一所全国重点职业中等专专业学校。近年来,在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校软硬件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
猛增,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84人,15个班,18个运动项目,成为吉林省体育系统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数最多的学校。因此,生源复杂,文化课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相对薄弱。笔者认为,学校教师分析当今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成因,研究措施有力的管理对策,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1.省体校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分析
应该说我校学生主流是好的。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心灵纯洁,思想上进,可塑性强。但体校的结构较之普高、中专要复杂得多,尤其产生了专业训练占绝对地位倾向性,学生知识起点参差不齐,在学习、思想、行为习惯、修养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纪律上放任自己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部分学生却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学校规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熟视无睹,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自我控制、自觉管理能力。主要表现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上学就来,不想来上学就不来。同学之间因一句话或看一眼便不舒服,拔出拳头就打,与授课教师吵架等,盲目冲动、争强好胜。
1.2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在我校学习与训练都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古人便有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求知好学的佳话。可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知道一天应该学什么。对学校抱有成见,认为要认真
学习就不会来体校而去别的学校了,还有的认为通过体校考入上级大学是很少的,没有什么希望的,于是便在学校得过且过混日子。主要表现为学习懒散,基础学习任务完不成。上课注意力分散,作业经常拖拉或拒做,甚至说我从小学开始从来不需要做作业。临近考试没有紧迫感,两场考试间还玩游戏、看小说,考试时睡觉、乱画等。对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厌学情绪严重,逃学事件屡见不鲜。
1.3思想上以“自我”为中心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人民群众自身生育观念的转变,使中学生队伍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在家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过惯了“有利先享”的“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使得在校期间集体观念淡薄,只讲权利,不提义务,只求索取,不讲奉献。记得开学初,06级新生有位班主任叫几位同学去领书本,结果有好几个班级的同学说为什么要我去领,要我为他们服务。有的同学连值日工作也不愿做,大扫除时,拈轻怕重,双手插兜远远站在一边。有责任便往别人身上推,有好处便往自己身上揽,自私自利,娇气任性。
1.4生活上享乐思想严重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勤劳致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家长“宁可自己节约点、苦点,也要让孩子吃好、穿好、用好”的观念影响,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部分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不能适应住校生活,埋怨条件差、要自己打扫卫生、洗衣服、清理房间卫生。连蒸
饭放多少水都不知道,脏衣服集中储存拿回家让父母洗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生活浪费,贪图享受,经常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条件的过高要求。
2.学生思想品德不良现状成因
2.1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活动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一般来说,父母不合,单亲家庭,独生子女、计划外出生的孩子,双亲嗜好烟酒、麻将、经营游戏厅、网吧、影吧或靠非法手段致富的个体老板,父母长期外出经商、办厂,只顾自己赚钱,不顾子女教养的“守财奴”是学生产生不良思想品质内在条件。
2.2社会因素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品德发展可塑性大,出现独立性和依赖性、成熟和幼稚、知与不知错综复杂而又矛盾的动荡性。黄色书刊、黄色录像、以色情为主的信息、爱情武打小说、电视、电影,还有摆阔气、讲排场的“拜金主义”、寻衅闹事、打架斗殴的流氓无赖等不健康的东西是学生产生不良思想品质外在因素。
2.3学校因素
学校正处于发展期,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还不能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专业师资、教学设备、训练场地、活动场所、后勤服务配套不完善,文化课、专业课的教育管理有待加强,各科室协调沟通存在一定局限性,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观、教育观、期望值与学生现状还存在一定差距,是学生不良品德形成的一个原因。
3.学生不良思想品德现状的管理对策
3.1摆正位置,充分认识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与发展的主题,加强与改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针对我校学生实际,应自始至终把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落脚点,转变观念,摆正位置,狠抓落实,形成特色。只有这样,学生在思想教育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和信念才能转化为学生积极向上,自主学好文化、刻苦训练的内在动力,才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理品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新世纪复合型体育人才。
3.2正视现状,激发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
存在不良思想品德现状的学生较多的是经常受到批评、训诉、讽刺和嘲笑,往往失去自尊、失信,比较自卑,自暴自弃,对教师存有疑惧心理,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应正视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育人”的最终目的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施之以爱,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到师长的慈爱和温暖,才能消除隔膜,打开心扉,与教师推心置腹,表明自己的心理活动,勇于承认错误,增强改正的勇气。教师应坚持劣中见优,表扬为主。注意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信心。有意识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挖掘自我,认识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